广安市广安区水利发展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983731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103 大小:80.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安市广安区水利发展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3页
广安市广安区水利发展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3页
广安市广安区水利发展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3页
广安市广安区水利发展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3页
广安市广安区水利发展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安市广安区水利发展文档格式.docx

《广安市广安区水利发展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安市广安区水利发展文档格式.docx(10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安市广安区水利发展文档格式.docx

5广安区“十三五”水利发展目标28

5.1防洪减灾目标28

5.2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供水目标29

5.3节水目标30

5.4水生态环境保护目标31

5.5水利扶贫目标32

5.6水利改革管理目标32

5.7水利安全生产目标33

6水利发展总体布局35

7水利建设主要任务38

7.1大中型水利工程建设38

7.2农村水利工程建设40

7.2.1农村饮水提质增效40

7.2.2已成灌区续建配套和灌排泵站更新改造40

7.2.3小型农田水利工程41

7.2.4农村水电工程41

7.2.5农村河塘整治42

7.2.6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示范区建设43

7.3防洪减灾工程建设44

7.3.1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44

7.3.2主要江河和中小河流防洪治理45

7.3.3山洪灾害防治46

7.4节水型社会建设47

7.5水利扶贫48

7.6水生态文明建设49

7.6.1水土保持49

7.6.2水资源保护49

7.6.3河湖水生态保护与修复51

7.7行业发展能力建设51

7.7.1防汛抗旱能力建设51

7.7.2水土保持监督管理能力建设与水土保持监测52

7.7.3水利科技创新能力建设52

7.7.4水利人才队伍建设53

7.7.5依法行政与执法能力建设53

8水利管理和改革主要任务56

8.1水利管理56

8.1.1依法治水56

8.1.2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管理61

8.1.3水利规划管理62

8.1.4河湖管理63

8.1.5水利工程建设管理65

8.1.6水利工程运行管理65

8.1.6水利工程安全生产管理66

8.2水利改革72

8.2.1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72

8.2.2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73

8.2.3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和运行管理体制改革75

8.2.4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76

8.2.5水价改革77

9投资规模和实施效果分析77

9.1投资规模77

9.2资金筹措77

9.3实施计划78

9.4实施效果分析79

10环境影响评价81

10.1环境影响分析81

10.1.1主要环境影响81

10.1.2环境影响分析81

10.2对策与保护措施82

10.2.1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82

10.2.2运营期环境保护措施方案86

10.3评价结论88

11保障措施90

前言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

水利是现代农业建设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代替的基础支撑,是生态环境改善不可分割的保障系统,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

深化水利改革发展,不仅事关农业农村发展,而且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不仅关系到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而且关系到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

为促进我区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必须下决心加快水利发展,切实增强水利支撑保障能力,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根据四川省水利厅、广安市水务局关于“十三五”规划的部署要求,我区高度重视,组织成立了广安市广安区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编制小组,进行了充分调研,系统分析了“十二五”规划执行情况、水利发展状况与存在问题,积极寻求水利发展的机遇,认真分析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对水利的客观需求,经广泛讨论和深入研究后,提出了“十三五”水利规划基本思路、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并广泛征求和听取区级有关部门及专家的意见,形成了《广安市广安区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

1基本情况

1.1自然地理

广安市广安区位于四川盆地盆中丘陵区东部,川东平行岭谷区的华蓥山中段西侧,界于东经106°

32′—107°

03′,北纬30°

18′—30°

50′之间,幅员面积1030.2km。

区境东靠前锋区,南连华蓥市,西及西南与岳池县相邻,北与渠县、蓬安县接壤。

区内地形地貌复杂,山地、丘陵、平坝交错,以丘陵为主。

辖14个镇、17个乡、5个街道办事处,耕地31078公顷,总人口101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6.7万人)。

1.2社会经济

2015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44.9亿元,同比增长10.1%,其中,一、二、三产业分别实现增加值24.5亿元、39.7亿元和80.7亿元,分别增长3.3%、7.6%和13.6%,一、二、三产业对经济的贡献率分别为5.1%、23.0%和71.9%,分别拉动GDP增长0.5、2.3和7.3个百分点;

人均GDP为23554元,增长9.8%。

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8.9:

29.8:

51.3调整为16.9:

27.4:

55.7,三产业比重较上年提高4.4个百分点。

1.3水文气象

广安区属内陆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干湿季分明,夏不酷热,冬无严寒,少霜雪,春季气候回春早,但多寒潮和低温多绵雨,降温快,四季宜耕。

年平均气温17.2º

C,无霜期320天,年日照865.7小时以上,年均降雨量1072.7mm。

浅丘带坝区均温一月7.1º

C、七月27º

C、年较差6.2º

C、气温日较差6.3至6.9度,日照为1123.4小时。

1.4河湖水系

1.4.1河流

广安区水系发达,全区共有10平方公里以上的中小河流22条,连同渠江区境段,各类河流总长582.1公里。

境内河流属渠江水系,流域面积超过50平方公里的共有7条,20—50平方公里的共8条,10—19平方公里的7条。

主要河流特征如下:

(一)渠江干流广安段

渠江,长江支流嘉陵江左岸最大支流,也称渠河,古称“潜水”,又名岩渠水,两晋时称巴江、巴水,宋以后定名为渠江。

渠江流域面积约占嘉陵江全流域面积的25%。

从源头到渠河咀,地跨陕西省的汉中、四川的巴中、广元、达州、广安等市和重庆万州、合川两区。

在广安区境内,渠江从肖溪镇勤劳村入境,由东北向东南横贯肖溪、白市、白马、石笋、苏溪、大龙、方坪、化龙、官盛9个乡镇,至化龙乡杨柳村流出,区辖段长113公里,流域面积1535.81平方公里,年均流量750立方米/秒。

(二)肖溪河

肖溪河发源于蓬安县千佛岩,从郑山乡入境,肖溪镇汇入渠江。

横穿恒升、龙台、肖溪、井河、郑山。

其境内流域面积为449平方公里,境内长53公里,在肖溪河严家河段建有一座中型水库七一水库,共建有8处小型水电站,其装机容量2925kW,年发电量为397*104kW/h。

(三)西溪河

西溪河发源于蓬安县金城山,从浓溪镇入境,广安城区汇入渠江,横穿龙安、浓溪、协兴、枣山及市区。

其境内流域面积为142.43km2,境内长32km,西溪河中段建有全区最大中型水库全民水库,河段上建有2处电站,装机容量700kW,年发电量230*10kW/h。

(四)消水河

消水河发源于蒲莲乡黄七村,从龙台镇双村沟流出,横穿花桥、蒲莲、肖河、龙台,全长37.2km。

其境内流域面积为133.72km2,境内长37.2公里,其水资源利用主要为周边农田灌溉。

(五)蒙溪河

蒙溪河发源于悦来镇长石村,从大龙乡光华村流出,流经悦来、崇望、大龙、大安、彭家,全长20km。

其境内流域面积为89km2,境内长20km,其水资源利用主要为周边农田灌溉。

(六)鱼池滩河

鱼池滩河发源于花桥镇高山村,流经花桥、恒升、井河。

其境内流域面积为88.49km2,境内长29.8km,其水资源利用主要为周边农田灌溉。

(七)土河

土河发源于广门乡南峰寺,流经广门、广罗、枣山、化龙,其境内流域面积为58km2,境内长22km,其水资源利用主要为周边农田灌溉。

1.4.2湖泊

(一)北辰湖

北辰湖位于城北湖滨路社区,是一座人工开凿的以打造城市景观为主的水利工程,总库容15.6万m3,占地面积220亩,主要为百姓提供休闲娱乐场所,其水质更新主要来自全民水库渠道冲蓄水,沿湖心四周建有休闲广场、亭台、栈道等。

(二)官盛湖

官盛湖工程是以城市景观为主,兼有防洪的一项综合性水利工程,官盛湖最大坝高48.5m,正常蓄水位268m,相应库容918.4万m3,校核洪水位269.11m,总库容987.73万m3,工程规模为小

(一)型,工程等别为Ⅳ等。

主要由枢纽工程、泄洪渠工程组成。

其中枢纽工程包括粘土心墙石碴坝、左岸坝基放空兼导流管、左岸埋藏式溢洪道;

泄洪渠工程包括泄洪渠堤防、景观壅水坝及景观人行桥。

1.5水资源概况

我区水资源主要由境内地表水、过境地表水和地下水构成。

(一)境内地表水资源

广安区地表径流主要是大气降水,径流的地区分布同降雨趋势一致,其多年平均径流深空间分布为:

区境东部低山区430mm,中部山区400mm,西部山区350—430mm,全区多年平均径流深439mm。

区境内径流年际差异大,径流在年内分配不均。

根据达州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提供的资料显示,该区境内多年平均径流量为6.913亿m3,不同典型年的年径流量见下表。

广安区水资源统计表

典型年

P=50%

P=75%

P=95%

多年平均

径流量

(亿m3)

6.481

4.74

2.878

6.913

(二)过境地表水资源

全区过境地表水数量较大,主要有渠江、西溪河,过境地表水多年平均径流量为213.043亿m3,是境内地表水的30.8倍,过境径流量见下表。

广安区过境水资源统计表

河水

年平均流量

渠江过境水

其他溪河

合计

过境水流量

211.2

1.843

213.043

(三)地下水资源

广安区地下水资源的分布受地质构造、底层岩性、地形地貌以及自然气象条件的控制,分布极不均匀。

地下水补给来源主要为降水。

2广安区水利现状与发展形势

2.1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执行情况

“十二五”期间,我区水利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广安区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中确定的水利、水电、防洪、水保、水产等五大工程项目基本实现。

水利工程在抵御洪涝旱灾害,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障城乡基本供水需求,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以及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同时水利改革稳步推进,水利管理得到强化,机构能力建设进一步增强。

(一)治水理念得到明显转变

根据区委、区政府对水利工作的新要求,认真分析我区水利的状况、特点、规律以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对水利工作的需求,在总结多年治水实践和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坚持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提出了适合我区实际的水利发展思路。

以人民群众的迫切要求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导向,科学防御洪涝灾害,按照适当超前的原则提供水资源保障,率先实施农村饮水安全保障等工程,坚持保障防洪安全、水资源供给安全、改善水环境并重,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防汛抗旱能力明显增强

我区充分利用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强化社会管理和应急机制建设,全区上下齐心协力,统筹安排、合理调度,防汛抗旱能力明显增强。

2006年,广安遭遇特大旱灾,我区充分利用现有水源工程,科学防御了历史罕见的持续高温干旱,最大限度地减轻了灾害造成的损失。

2004年,2007年,2010年,2011年广安都遭遇了百年不遇的洪涝灾害,因水情、灾情预测预报准确,抢险救灾组织及时得力,将全区洪灾损失减少到了最低限度,保证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一是防洪工程建设方面。

“十二五”期间主要开展了渠江及中小河流防洪工程建设,渠江广安城区段堤防工程建设基本达到了20年一遇防洪标准,其他中小河流等堤防工程建设基本达到了10年一遇防洪标准。

这些防洪工程的建设为沿江河两岸的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命财产提供了有效的安全保障。

二是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方面。

“十二五”期间,我区狠抓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经过大坝安全鉴定、复核、审批、实施等环节,整治病险水库32座,共投入资金0.55亿元,其中国家投入资金0.5亿元,保障了下游42万人民群众和17万亩耕地的防洪安全。

三是山洪灾害非工程措施方面。

“十二五”期间,我区投入0.11亿元,实施了山洪灾害非工程措施、山洪灾害非工程措施补充完善及山洪灾害调查与评价三期项目建设,出据了山洪灾害调查与评价成果报告,建成了山洪灾害监控平台及13处自动雨量站、5处自动水位站、2处自动水位雨量站、4处野外视频站和64处简易雨量站,为及时收集全区雨情、水情提供了数据保障。

(三)依法治水取得明显成效

加大水利综合执法力度,合理开发、利用、保护水资源,促进人水和谐。

一是建立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建立水资源开发利用“红线”、建立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建立用水效率控制“红线”),对5处承担供水功能水源地的水利工程开展水质监测,全面开展小型水库水质普查,确保饮用水安全。

二是严格实施水行政的各项许可制度,全区取水户取水计量器安装率达100%,督促取水企业加强生产技改,实行多次重复循环用水,减少了污水排放。

三是水环境治理和保护工作深入开展,取缔肥水养鱼面积6000余亩,清理江河湖库水葫芦、垃圾5万余吨,天然水域水质明显好转。

特别是加强了广安西溪河城区段水面保洁工作,还广安城区一河清水。

四是贯彻“夏防、秋蓄、冬保、春用”的蓄水保水方针,及时协调用水纠纷,全区2015年末水利工程总供水能力达到1.59亿m3。

(四)小型水利工程进展顺利

“十二五”期间,我们坚持国家投资、地方配套的方针,多层次、多渠道筹集资金实施小型水利工程项目,共投入建设资金1.51亿元。

重点狠抓了全民水库、七一水库等水库渠系配套工程建设。

全区共新建渠系配套52km,渠道防渗3km;

实现新增有效灌面3万亩,新增节水灌面2万亩。

共完成7个旱山村建设,新建蓄水池236口,新建、整治山坪塘280口,新建石河堰2处,整治石河堰4处,提高了农业综合抗旱减灾能力,提高了粮食产量。

(五)水土流失治理有序推进

“十二五”期间,我区按照治理与开发利用相结合的原则,坚持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坚持大规模、大连片、大示范的水土流失治理思路,以广南、广花等公路为纽带,以沟、凼、池、路为骨架,以坡改梯、经果林建设为重点,实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推进了水土保持大示范区建设。

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4km2,投入建设资金0.56亿元,新建蓄水池165口,整治山坪塘12口。

(六)安全饮水工程如火如荼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加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力度,大力实施“惠民工程”。

在“十二五”期间,我区新建集中供水工程73处(其中千吨万人以上工程2处,农村学校供水工程9处),分散工程935处,工程总投资1.2亿元,解决22.1406万群众的饮水安全问题,让项目区人民群众喝上了“安全水”、“放心水”。

(七)水利行业产业稳步上升

在“十二五”期间,我区在加强农村水电安全生产的同时,积极配合省上做好地方电力产权改革,新建小水电站4个,装机容量2.05万千瓦。

地方电力年均年发电量27000余万千瓦时,可实现利税5200万元。

(八)水利体制改革全力推进

一是积极推进水务体制改革。

根据省政府《关于加快水利发展的决定》要求,大力推进城乡水务一体化,加快建立权威、高效、协调的涉水事务统一管理体制,统筹配置地表地下、城区农村、区外区内水资源,提高涉水管理行政效能,增强应对水资源突发事件的能力。

二是积极推进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

坚持政府和市场相结合、争取资金和争取政策相结合,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的水利投入体制。

三是积极推进水权和产权制度改革。

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和市场机制作用,以水权和产权为基础,推进水利资源、水利资产转化为水利资本,以水利资本促进水利发展。

2.2水利现状与发展形势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我区水利事业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下,得到快速发展。

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水利建设进程加快,尤其是新区成立以来,水利事业全面推进,取得了跨越式发展。

截至2015年底,全区累计新建、整修和加固堤防18.11公里,兴建防洪控制性水库47座,工程总库容14078亿m3,防洪库容700亿m3,初步形成了江河防洪排涝工程体系,有效地控制了常年遇洪水,战胜了大洪水和特大洪水,减轻了洪涝灾害损失;

全区总供水能力达到1.59亿m3,其中城市供水能力增加到0.1亿m3,累计解决了农村40.17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

有效灌溉面积发展到23.5万亩,初步形成了以当地水资源利用为主体的供水格局和农田灌排工程体系,灌区生产的粮食占全区粮食总产量的2/3以上;

全区小水电总装机容量达3.0025万千瓦,完成了水电农村电气化县建设;

初步治理的水土流失面积累计达到158.21km2。

制定水行政管理规范性文件40余件,初步建立起了水管理制度框架体系。

水利在促进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保障供水和粮食安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

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防洪减灾体系滞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防洪体系尚不完善,排涝设施亟待建设,已建水库未能充分发挥调洪能力,不能满足防洪要求。

我区沿江(河)城镇(乡)地势低洼,城镇防洪压力很大。

现在虽然建成18.11km堤防护岸工程和2处约140m2救生高台,但分布零散,未形成有效的防洪能力;

目前还有10余个沿江(河)场镇未设防,约115km2面积,有7万余人的生命和财产及近4.7万亩耕地受到洪水威胁。

(二)水利工程老化严重。

现有水利基础设施老化失修严重,水利水毁工程欠帐较多,水利工程安全隐患问题突出,水利工程良性运行机制尚未建立。

我区水利设施大多建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修建标准低,遗留问题多,同时由于水费收取困难,水管单位无力正常维护与更新,以致多年带病运行,有的水利工程病害十分严重。

(三)供用水安全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近年来,持续不断的旱情和工矿企业的过度开采严重影响了我区人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

(四)水环境恶化的总体状况没有根本好转。

可持续发展和依法治水观念还需进一步加强,水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生态环境保护及污染整治的工作力度应加大。

(五)水土流失依然十分严重。

近年来,随着我区城镇化建设推进,加之人们水土保持意识淡薄,短视现象严重,造成了大面积的人为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治理难的核心在于治理投入严重不足,规费征收困难,造成水土流失加剧,严重影响我区水生态环境。

(六)水利行业能力建设有待加强。

一是科技创新能力和信息化水平需进一步提高,水利人才结构尚需进一步优化。

二是目前基层水利单位存在职能不明,人员不稳,资产流失,专业技术人员太少等问题。

3“十三五”水利发展需求分析

3.1经济社会发展总体目标

“十三五”期间,我区水利发展的总体目标任务是:

力争从根本上扭转广安区水利建设滞后的局面。

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以及生态环境建设目标中,主要实施防洪减灾工程、民生水利工程、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水资源节约保护工程、水土保持与河湖生态修复、行业能力建设等六大项目工程,五年规划总投资134.1676亿元。

到2020年,全区新建堤防47.14km、新(扩)建水库达13座,逐步形成有效的防洪抗旱体系;

新增有效灌面2万亩,新增节水灌面3万亩,新增高效节水面积2万亩,使我区有效灌面达到28.5万亩、节水灌溉面积达到10.1万亩;

水库除险加固29座;

农村供水工程受益人数达到52.4万人;

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达到170.15km2,其中新增治理面积11.94km2;

河湖生态修复面积达到90km2,其中新增生态修复面积70km2;

地方电力装机容量达到3.048万kW,其中新增装机容量0.0455万kW。

3.2经济社会发展对水利的要求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要求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水利保障能力。

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是与加快现代化建设相统一的目标,符合人民的愿望。

奋斗目标的提出对水利发展有着新的、更高的要求。

为完成这个奋斗目标,要求我区水利要有新的发展,必须坚持水利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水利的可持续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要确保水利可持续发展,首先要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这是可持续发展水利的核心和灵魂,也是可持续发展水利的重要目标,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除合理开发、有效保护、优化配置外,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节约。

节约用水、建设节水排污型社会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根本措施,也是解决用水紧张问题的根本出路;

二是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水利行业目前存在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目前水利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加剧,防洪标准低,水污染和水环境日益恶化,工程设施老化失修严重,管理体制不顺、机制不活、手段落后,水利法律法规不健全,执法力度不够高。

因此,只有确保水利全面可持续发展,才能保障国民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协调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水的保障。

(二)构建和谐社会、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求加快民生水利建设。

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加强水利建设。

水利与民生息息相关,解决好直接关系民生的水利问题,是当前水利工作的重中之重。

做好民生水利工作,就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人水关系,就是要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生活条件、生产发展、生态改善等基本的水利需求为重点,突出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水利问题,形成保障民生、服务民生、改善民生的水利发展格局,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水利发展成果,开辟水利事业的新局面。

(三)应对气候变化和突发公共事件,要求不断提高复杂条件下水利防灾减灾水平和应急管理能力。

水旱灾害是我区的主要自然灾害,防洪、抗旱、减灾是全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

目前全区重点河流的防洪标准还达不到20年一遇,有的甚至没有防洪能力,城镇防洪能力较低。

要实现本世纪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防治和减少洪旱灾害是水利发展的一个重要的任务之一。

一是要全面提高水利防灾减灾意识。

加强防灾减灾宣传教育,进一步增强公众防灾减灾意识,提高紧急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由被动防灾转变为主动减灾;

二是要全面提高水利防灾减灾监测预警能力。

建立健全水利防灾减灾的检测系统和信息处置系统,提高灾害监测预报能力,为科学应对突发性灾害事件提供决策依据。

三是要全面提高水利防灾减灾抵御防范能力。

建设一批对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基础性、全局性、关键性作用的防灾减灾工程,重点在渠江及中小河流建有重要城镇的地方实施防洪工程,提高防洪减灾能力。

四是要全面提高灾害和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在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方面,进一步完善相关应急预案,做好应急预案之间的衔接;

加强应急预案演练,提高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四)建设生态文明,要求转变粗放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方式,加强水生态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