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地理学知识大纲文档格式.docx
《经济地理学知识大纲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地理学知识大纲文档格式.docx(5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8.区位因子与区位条件的区别:
区位条件是由于场所不同而生产条件不同;
区位因子则是对于生产者而言,由于场所不同表现出其生产费用或利益的差异。
9.土地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土地作为生产要素之一,主要是通过自身的特性及其所处的经济区位对经济活动发生影响。
土地的自然特性决定了土地利用的可能性。
包括空间位置、土地的形态、土地的地表物质构成以及与其他自然环境要素的相互关系等。
土地利用可行性更多地取决于土地所处的经济区位。
10.土地参与经济活动的两种基本方式:
一种是作为劳动对象,像农业生产活动,在这种土地利用形态中,土地的自然特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经济地理位置也会对农业土地利用产生影响;
另一种是作为作业的空间或活动场所,像工业、交通以及城市建设土地利用等。
在这种土地利用形态中,土地所处的经济区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11.原材料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1.影响机制:
原材料因子主要是通过原材料的可运性、运费大小、可替代性、自身价值及其在产品成本中的构成状况,对经济活动区位施加影响。
例如:
炼铁;
水果、蔬菜、水产等加工工业
2.原材料对区位的影响机制随着工业生产的组织方式而变化
12.能源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能源技术的进步改变了能源对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的影响。
燃料、动力的消耗在生产成本中占有很高的比重,一般在35%一60%。
能源供应量、价格和潜在的保证程度是决定布局重要因素
13.自然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一方面,自然环境条件对经济活动具有制约作用。
现代经济活动无论是生产活动还是服务活动,尤其是高精密度与高技术含量的产品生产与服务,都越来越多地要求良好的环境质量;
另一方面,经济活动的环境影响特性差异,也导致其不同的区位选择。
14.劳动力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人口密集地区或都市也是劳动力最密集的地方。
——劳动力的质体现为人力资本,是指人所拥有的知识、技能、经验、健康等。
随着知识和技术越来越多地对经济活动产生重大影响,劳动力素质和技能水平替代了劳动力数量,成为制约经济活动的重要因素。
——劳动力的迁移将带动经济活动的转移。
——对性质不同的经济活动主体,劳动力对其区位的影响程度也会不同。
15.资本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1)资本分为固定资本和金融资本。
固定资本包括厂房、设备等。
金融资本是生产要素中流动性最大的要素。
(2)不同企业对资本的需求不同。
一般性金融资本往往仅对成熟性产业与企业给予融资,就会受到成熟型产业或大型企业的关注;
而新兴企业尤其是新兴高科技中小企业,则更关注风险资本的获得。
16.市场潜能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1)市场潜能直接影响经济活动的存续。
任何经济活动,都必须达到一定规模的市场潜能才能够支持其基本的运营成本,这一规模即所谓的需求门槛。
(2)区位市场影响力的地域范围,直接影响当地经济活动的类型与规模
17.市场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1)市场意识的差异
(2)市场竞争环境和管理秩序
——充分的市场竞争能够从产品质量、产品价格、技术水平、生产效率、服务质量、创新能力等多个方面对企业产生激励。
——市场竞争不足会出现垄断,从而限制市场活力;
市场竞争过度或市场饱和,导致部分企业的退出或者生产规模的减小。
——在现实中很难找到完全竞争的市场环境。
要保持良好的市场秩序、相对稳定和健康的经济活动环境,政府管理调控不可忽视。
(3)专业化经济和多样化经济
——专业化经济又称地方化经济,是同一产业部门内生产相似产品的企业空间集聚所带来的收益;
——多样化经济又称城市化经济,是不同产业部门的企业空间集聚导致生产成本下降和收益的增加。
——专业化经济和多样化经济所形成的市场环境有助于利用面对面交流所产生的知识溢出效应、降低企业之间的交易费用,从而吸引更多相关企业的集聚。
18.古典区位理论的基础是:
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地租学说、比较成本学说
19.技术影响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的主要方式:
•技术研发的区域差异
•技术应用(效益扩散、溢出效应)
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技术研发在成本构成中占有较大比重,其中高新技术产业即为典型的知识密集型产业。
——技术的溢出效应:
通过技术交流、扩散等知识共享方式,可以使相关企业从新信息的生产价值中获得相当的利润。
——技术的“黏性”:
即使在全球化经济下也仍然是地方性的。
例:
产业集聚区
——高新技术园区即是伴随这种产业集聚产生的一种新的空间组织形态。
区域专业化有助于新知识的发现和传播。
20.信息技术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信息技术的发展能够降低企业成本、改变社会生活方式,并进一步影响经济活动区位选择。
——信息技术需要与劳动力、资本、知识等共同发挥作用。
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其他传统区位因子的重要性。
例如,信息技术与劳动力;
信息技术与传输成本和流通成本。
——“互联网+”是信息技术影响经济活动的高级形态,是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推动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组织变革,提升实体经济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
21.交通要素及其内涵:
(1)交通网:
交通网由点和线组成:
点——汽车站、火车站、道路的交差点、港口、机场等。
线——连接点与点的铁路、公路、水路以及航线等。
(2)交通流:
交通流存在着方向性,即从起点到终点之间存在着方向。
交通流可区分为“起终点流”和“区间流”。
(3)地域:
交通现象的产生、交通网的存在、交通流的结果都受到人口、产业状况等地域条件的影响和制约,因而地域也是交通研究的重要因素之一。
22.交通运输对区位选择影响的机理:
交通运输过程中产生的运费成本以及交通便利程度都成为影响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
(1)运费成本对区位选择的影响
①运费的构成
运费主要由线路运行费和站场费两大部分组成。
线路运行费同运输距离相关,站场费则一般同运输距离无关,仅同装卸、站场设施以及管理维护费有关。
②交通方式与运费的关系
供给地与消费地的空间距离一般很难改变,但连接供给地与消费地的交通方式可以不同。
运输方式不同,运费也随之不同。
③运费的定价制度
运费根据定价制度而不同。
定价制度一般有距离比例定价、区段定价、远距离递减定价和均一定价。
(2)交通便捷程度对区位选择的影响:
交通便捷程度主要取决于交通网的完善程度。
交通网可以用密度与结构来表述。
交通网的密度是指在某一区域内单位面积的运输线路的总长度,当然也必须考虑到运输线路的类型以及总通过能力的差异。
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交通网密度越大交通越便利。
但是,并不是交通网密度大的地方交通就一定便利,衡量交通便捷程度还要考虑到交通网的结构,即要综合考虑连结度和通达度指标。
一般来讲,密度大、连结度高、通达度好的交通网络是完善的交通网络。
交通网连结度(connectivity)
贝塔指数(betaindex),为边的数量与顶点数量之比。
计算公式如下:
β=E/V
式中:
β为交通网的连结度;
E为边的数量;
V为顶点的数量。
通达度(accessibility)
①通达指数
网络中从一个顶点到其他所有顶点的最短路径之和,如下式:
Ai为顶点i在网络中的通达度;
Dij为顶点i到顶点j的最短距离。
②分散指数
用来衡量网络系统中总的通达程度与联系水平的指标,用D来表示(Dij同上):
分散指数越小,说明网络内部联系水平越高,通达性越好。
24.交通运输方式对区位选择的影响
(1)公路运输
公路运输站场费用小、线路运输成本高。
高速公路引起的“空间收敛”效应的主要结果是经济活动范围的扩大和空间相关类型的多样化和复杂化;
同时,也扩大了区位决策的范围和选择余地,提高了区位决策的灵活性。
高速公路的发展有助于推进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等基于面对面交流和弹性交流的部门在公路沿线的集聚。
(2)铁路运输
铁路运输站场成本高、线路运输成本中等。
高速铁路具有运行快、安全性高、载客量大、全天候运行等优点,它改变了人们出行距离、出行方式、出行习惯,扩大了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的范围,重塑了区域经济格局和城镇体系。
(3)航空运输
航空运输具有快捷高效、安全舒适等特点。
航空运输对区位选择的影响集中体现在机场产业上,包括两大部分:
一是机场业务关联产业,包括直接管理与运营机场的航空公司、物品、货物运输与管理业、新闻业、饮食业、机场服务业及其他像金融保险、设施管理等服务业等;
二是在机场周围地区发展的与空运相关的产业,包括空运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航空农业、渔业等)、流通业、通信、运输业、广告、软件开发等信息关联产业以及其他服务型产业。
(4)水路运输对区位选择的影响
水运线路运输成本低、站场成本高。
水运是长途运输最为廉价的运输方式,特别是集装箱技术的发展进一步提高了货物装卸效率、降低了港口运营成本等站场费用,使得水运成为远距离运输的最佳选择。
水陆交汇的港口是经济活动的活跃区。
经济全球化和世界范围内的产业转移使得沿海港口已经成为全球生产网络与地方产业链接的地理枢纽,港口功能也由最初的交通枢纽、工贸据点转变为国际物流综合节点和全球资源配置的枢纽。
25.主体功能区战略
主体功能区战略是我国空间角度的重要发展战略和制度,同时也会带企业的区位选择产生重要的引导作用。
依据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等条件,主体功能区规划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四种类型。
不同类型的主体功能区具有不同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对经济活动的类型进行了相应的规定,从而直接影响特定类型企业在特地区域内进行区位选择的可能性。
26.产业政策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产业政策一般可分为鼓励类、限制类、禁止类三种类别。
鼓励类政策是为吸引特定生产要素或经济活动而采取的优惠措施,限制类政策是政府有条件地吸引特定生产要素或经济活动,禁止类政策是政府为减少特定生产要素或经济活动而规定的强制性规则。
开发区是集中体现产业政策及其导向的经济活动区域。
为促进特定产业的发展,政府会直接设立引导相关生产要素和经济活动流入的开发区,如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国家旅游度假区等。
政府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非常关注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与高级化、资源环境的承载力等目标。
因此,政府会制定相应产业政策以控制经济发展速度或者限制经济活动类型。
26.环境政策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环境政策旨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治理区域环境污染、引导经济活动节能减排、提升环境质量。
27.杜能农业区位论的背景与目的
①背景:
企业型农业经营时代
19世纪初,出现了由农业企业家和农业劳动者构成的农业企业式经营。
②目的:
农业生产方式的合理地域配置
杜能《孤立国》,采用科学抽象法,探讨关于农业经营方式区位的理想模式。
28.杜能农业区位论概要
(一)理论前提
——杜能关于“孤立国”的假定条件
(1)肥沃的平原中央只有一个城市;
(2)不存在可用于航运的河流,马车是唯一的交通工具;
(3)土质条件一样,任何地点都可以耕作且收成相同;
(4)距城市80km之外是荒野,与其他地区隔绝;
(5)人工产品供应只来源于中央城市,而城市的食物供给则只来源于周围平原;
(6)矿山和食盐坑都在城市附近。
追求利益最大化是其重要的前提条件
——要解决的问题
(1)在前述条件下,农业将呈现怎样的状态;
(2)合理经营农业时,距离城市的远近将对农业产生怎样的影响。
——研究的方法:
“孤立化”的方法
排除其他要素(土质、肥力、河流等)的干扰,只探讨一个要素(即市场距离)的作用。
即只考察在一个均质的假想空间里,农业生产方式的配置与距城市距离的关系。
(二)形成机制
杜能地租收入公式:
R=PQ-CQ-KtQ=(P-C-Kt)Q
R为地租收入;
P为农产品的市场价格;
C为单位农产品的生产成本;
Q为农产品的生产总量(等同于销售总量);
K为生产地距城市(市场)的距离;
t为农产品的运费率。
(三)农业生产方式的空间配置原理——杜能圈(以大城市(市场)为中心的土地利用的分圈层形态)
第一圈——自由式农业圈:
易腐难运的产品,如蔬菜、鲜奶
第二圈——林业圈:
供给城市用的薪材、建筑用材、木炭等
第三圈——轮作式农业圈:
以谷物(麦类)和饲料作物(马铃薯、豌豆等)的轮作为主要特色
第四圈——谷草式农业圈:
为谷物(麦类)、牧草、休耕轮作地带
第五圈——三圃式农业圈:
最粗放的谷作农业圈
第六圈——畜牧业圈:
养畜,以畜产品如黄油、奶酪等供应城市市场
29.杜能农业区位论的意义
(一)农业地理学上的意义
——对农业地域空间分异现象进行了理论性、系统性的总结。
杜能农业区位论揭示了即使在同样的自然条件下也能够出现农业的空间分异。
——提出了农业地理学的两个原理:
一是农业生产方式的相对优越性;
二是距市场越近、布局单位面积收益高的农业生产方式是合理的。
(二)经济学上的意义
采用了科学抽象法,并且首次将微分学引入经济研究,对现代经济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杜能农业区位论提出的一系列论点,对韦伯以及克里斯塔勒等后来的区位理论产生了很大影响和启发。
第一次从理论上系统地阐明了空间摩擦对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成为土地利用的普遍性理论基础。
30.杜能农业区位论的理论局限性
(一)现实的自然条件与理想化的杜能圈差异很大
(二)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农业经营的目的并非一成不变
(三)农业生产大部分为自给性经营而非商品性经营
(四)距离因素的制约趋于变小
(五)土地利用方式的多样性
31.重新认识农业
一是农业提供粮食(食物)和工业原料。
二是农业提供就业和输出剩余劳动力。
三是农业已成为重要工业品消费市场。
四是农业为工商业发展贡献资本。
五是农业可以发挥养护生态环境功能。
六是农业还具有文化传承和休闲体验的功能
32.韦伯工业区位论的背景与目的
时代背景:
在德国产业革命之后,近代工业有了较快发展,从而形成了大规模的地域间人口移动,尤其是产业与人口向大城市集中的现象极为显著。
目的:
韦伯从经济区位的角度,以工业生产活动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探索工业生产活动的区位原理,试图说明与解释人口的地域间大规模移动以及城市的人口与产业的集聚机制。
33.韦伯工业区位论区位因子及其分类
概念:
工业区位选择在一个特定地点的决定性因素。
从工业区位论角度讲,也即是在某特定地点生产某产品比在别的地点生产能够降低费用的可能性。
类型:
一般因子、特殊因子。
34.一般区位因子的确定
一般因子为与所有工业有关的因子。
(1)一般区位因子的具体确定
一般成本因素:
相关场所的土地费、固定资产(不动产与设备)费、获取加工原料和动力燃料费、劳动力成本、物品的运费、资本的利率、固定资产的折旧率。
(2)具有区位意义的因素选取固定资产的折旧率以及利率没有区位意义。
土地费(地租)在考虑集聚、分散因素之前认为是一样的,因此不宜作为区域性区位因子。
固定资产费主要反映在购入价格上,一般不与区位发生直接关系。
(3)具有区位意义的因素
具有区位意义的因素有三种:
原料、燃料费;
劳动力成本;
运费。
35.特殊因子
特殊因子为与特定工业有关的因子,例如,空气湿度等。
36.集聚因子与分散因子
促使企业为降低生产或销售成本而集中在特定场所的因子,为集聚因子。
促使企业为避免集中而带来的不利而分散布局的因子,则为分散因子。
37.韦伯工业区位理论建立在以下三个基本假定条件基础上:
已知原料供给地的地理分布;
已知产品的消费地与规模;
劳动力存在于多数的已知地点,不能移动;
各地的劳动力成本是固定的,并且在这种劳动力成本水平下可以得到劳动力的无限供应。
在以上三种假定条件下,韦伯分成三个阶段逐步构建其工业区位理论:
第一阶段:
运费指向;
第二阶段:
劳动力成本指向;
第三阶段:
集聚指向。
38.运费指向论
运费指向论所要解决的问题:
在给定原料产地和消费地的基础上,如何确定仅考虑运费的工厂区位(运费最小的区位)。
原料指数:
区位重量:
39.最小运费原理
在生产过程不可分割,消费地和局地原料产地都只有一个的前提下,以产生最小运费为目标的区位指向为:
仅以遍在原料为原料时,为消费地区位;
仅以局地原料且以纯原料为原料时,为自由区位;
仅以损重原料为原料时,为原料地区位。
用原料指数以及区位质量得出的一般区位法则:
原料指数(Mi)>
1(或区位重量>
2)时,工厂区位在原料地;
原料指数(Mi)<
1(或区位重量<
2)时,工厂区位在消费地;
原料指数(Mi)=1(或区位重量=2)时,工厂区位在原料地、消费地都可(自由区位)。
40.综合等费用线(全部运费相等点的连线)
等费用线——运输费用相同的点的连线,围绕市场N、原材料地M的同心圆状连线。
41.劳动力成本指向论
劳动力成本是指生产每单位重量产品所需的工资。
42.集聚指向论
(1)集聚因子的作用形态
一是由经营规模的扩大而产生的生产集聚;
二是由多种企业在空间上集中产生的集聚。
(2)集聚的类型
纯粹集聚:
技术属于、经济性
偶然集聚:
例如运费指向或劳动力成本指向
43.集聚利益对运费指向或劳动力成本指向区位的影响
当集聚节约额大于因运费(或劳动力成本)指向带来的生产费用节约额时,便产生集聚。
一般而言,多数工厂互相临近的区域多为发生集聚指向可能性大的区域。
44.集聚指向的判断
指标:
加工系数
加工系数=单位区位质量的加工价值
标准:
加工系数高,工业集聚的可能性也大;
相反,集聚的可能性就小。
45.运费指向论的应用
依据原料指数可判断工业布局的区位倾向:
原料指数大于1的工业,在原料产地特别是在使用重量最大的原料产地布局,运费最低。
如:
水泥厂、钢铁厂、面粉厂、葡萄酒酿造业。
原料指数小于1小的工业,为消费指向性工业。
啤酒厂、酱油业。
原料指数大致等于1的工业,为自由区位。
世界石油精制工业。
46.劳动力成本指向论的应用
劳动力成本指数和劳动系数大的纺织、服装及玩具等行业的区位,是典型的劳动力成本指向性产业。
47.集聚指向论的应用
工业由分散走向集聚、再由集聚趋于分散已成为工业区位空间运动的一个规律。
在这个过程中,有的属于“偶然集聚”;
也有的属于“纯粹集聚”。
48.韦伯区位论的意义
韦伯首次将抽象和演绎的方法运用于工业区位研究中,建立了完善的工业区位理论体系,奠定了工业区位论的基础。
提出了最小费用区位原则,即费用最小点就是最佳区位点。
指向理论已超越了原本的工业区位范畴,发展成为了经济区位布局的一般理论。
49.韦伯工业区位论理论的局限性
韦伯工业区位论中有不少假定(如运费构成,完全竞争条件)与现实存在距离,同时,忽视了决策者的差异、技术进步以及政策因素等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因而降低了其现实有效性。
由于技术和交通运输的发展,带来了原料使用量和劳动力成本以及运费的大幅度削减,本来属于原料地和劳动供给地指向的区位类型现在已变为消费地指向区位类型。
工业区位出现了新的指向,如临空型、临海型和高智能型等。
这些类型的工业区位不能直接套用韦伯的理论,但也提供了一种思维方法。
50.帕兰德的区位理论
以价格为变量研究区位空间的均衡,并在运费分析上,提出了远距离运费衰减理论。
主要解决两大基本问题:
一是在假定原料的价格和分布地以及市场的位置已知的条件下,生产在哪里进行;
二是在生产地、竞争条件、工厂费用和运费率已知的情况下,价格如何影响生产者的产品销售地域范围。
51.胡佛的区位理论
胡佛对韦伯区位理论中的运费计算方法作了重大改进,他将运费分为场站作业费和线路运输费两个部分,并指出总运费是一条增长逐渐放慢的曲线而不是直线。
提出了自己的运费最小区位分析方法,即在区位三角形顶点处出现最小运费点的可能性最大。
52.廖什的市场区位理论
廖什认为大多数工业区位是选择在能够获取最大利润的市场地域,区位决策的最终目标是寻取最大利润化点。
最佳区位不是费用最小点也不是收入最大点,而是收入和费用之差的最大点即利润最大化点。
①需求圆锥体与理想的市场地域
以P为圆心、以PF为半径的圆形地域就成为啤酒生产的市场地域,其边际线即为啤酒的市场边际线。
②市场区体系的形成机制
六边形的市场区域结构可使需求达到最大化,区位空间达到均衡时,最佳的空间模型是正六边形。
53.史密斯的收益性空间界限分析理论
史密斯将空间费用曲线和空间收入理论相结合,通过对
收入的空间边界分析找到“最佳区位”、“接近最佳区位”或者“次佳区位”。
基本原理是:
“能够得到最大利润的区位是总收入超过总费用金额最大的地点”。
这一原理主要通过空间费用曲线和空间收入曲线来反映。
54.普雷德的行为矩阵
(一)基本观点
经济活动区位是从事经济活动的行为主体—“人”的决策结果,是决策者在占有相关信息的基础上,自身对信息的判断与加工后的决定。
区位决策是否合理或合理性如何,取决于在决策时的信息占有量以及决策者的信息利用能力。
(二)行为矩阵与区位选择
在行为矩阵中,决策者的位置越接近于右下方,其采取的行为越与最佳行为相近。
55.中心地理论形成的背景与目的
(一)背景
进入20世纪,资本主义经济的高度发展,加速了城市化进程。
城市在整个社会经济中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成为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