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科学 专题知识梳理地理部分 浙教版文档格式.docx
《中考科学 专题知识梳理地理部分 浙教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科学 专题知识梳理地理部分 浙教版文档格式.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地图上的方向有三种表示方法:
经纬网定向法,指向标定向法(地图上有指向标,指向箭头的方向为北),一般定向法(面朝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主题二太阳系、银河系、宇宙
一、太阳系与星际航行
(一)太阳和月球:
1)太阳的基本概况
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
它是一颗自己能发光发热的气体星球。
太阳的直径约为140万千米,表面温度约6000℃,中心温度高达1500万℃。
它与地球的平均距离约1.5亿千米。
2)太阳活动与人类
常见的太阳活动有太阳黑子、耀斑、日珥等。
太阳表面的许多黑斑点称为太阳黑子,它是太阳表面由于温度较低而显得较暗的气体斑块。
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往往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约为11年。
黑子数最多的一年,称为太阳活动峰年;
黑子数少的一年,称为太阳活动谷年。
国际上规定从1755年起算的黑子周期为第一周,1998年开始为第23周。
太阳表面有时会出现一些突然增亮的斑块,叫做耀斑。
耀斑爆发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风增强时可以影响地球上的短波通讯,干扰地磁场产生磁暴。
黑子、耀斑活动增强时,产生过强的紫外线损伤皮肤。
太阳的大气层从内向外依次是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实际看到的主要是光球层。
光球层的主要太阳活动是黑子,在色球层的主要太阳活动是耀斑和日珥。
3)月球的基本概况:
月球是地球惟一的天然卫星。
月球和地球间的平均距离约为38.44万千米,约为日地距离的1/400。
月球的直径约为3476千米,太阳的直径约为月球的400倍。
月球的体积很小,约为地球的1/49,质量只有地球的1/81。
月球上既没有空气和水,也没有生命。
月球没有大气,造成月球上昼夜温差大,昼夜温度差达300℃。
不能传声,无天气变化和四季变化.
月球对物体的吸引力比地球弱,造成物体在月球上很轻.(跳高跳远)
月球的表面布满大大小小的环形山,是由于陨石撞击或火山喷发形成的。
4)人类飞向太空的历程和人类对月球与行星的探测
万户是中国明代的一名能工巧匠,他是世界上利用火箭升空的第一人。
14世纪末,他设计制造了一种“飞龙”火箭。
1959年,科学家们用他的名字命名了月球背面的一座环形山,纪念这位人类飞行的先驱者。
1959年9月,苏联“月球”2号探测器首次月面硬着陆成功。
1961年5月,美国宣布实施“阿波罗”载人登月计划。
1968年12月14日,美国“阿波罗”8号载人宇宙飞船首次成功绕月飞行。
1969年7月20日,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第一个踏上月球,人类首次登上月球成功。
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中国成功发射第一颗绕月探测卫星“嫦娥一号”
2008年9月25日,“神舟七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宇航月翟志刚实现我国首次太空行走。
(二)四季的星空
月相
1、月球的各种圆缺形态称为月相。
它的一个变化周期称为朔望月,平均为29.53天。
2、月相变化的原因:
(1)月球本身不发光,是反射太阳光。
(2)月球绕地球运动,使日地月三者的相对位置在一个月中有规律的变化。
3、月相与日地月三者位置关系和农历的对应:
(1)三者成一直线时:
地球——月亮——太阳(新月农历初一朔)
月亮——地球——太阳(满月十五十六望)
(2)三者成垂直时:
(如右上图)
月亮地球——太阳
(上弦月初七初八)
(下弦月二十二、二十三)
地球——太阳月亮
4、月相变化的规律:
上上上西西(上弦月出现在上半月的上半夜,出现在西半边的天空,月亮西侧半边明亮),
下下下东东(下弦月出现在下半月的下半夜,出现在东半边的天空,月亮东侧半边明亮)。
5、月相的形成变化图:
上半月为正“D”形,下半月为反“D”形。
6、月相变化规律和农历的关系:
月相名称从左向右依次为新月(朔)、上弦月、满月(望)、下弦月,出现日期依次为农历初一、初七(或初八)、十五(或十六)、二十二(或二十三)。
完整月相图:
农历节日与月相:
春节(正月初一:
新月)元宵节(正月十五:
满月)端午(五月初五:
近上弦月)
中秋(八月十五:
满月)重阳(九月初九上弦月)腊八节(腊月初八:
上弦月)
7、日食和月食:
(1)当月球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之间,它挡住了我们观察太阳的视线,就产生日食现象。
日食类型有日全食、日偏食、日环食。
日食发生在新月。
(2)月球进入地球的阴影月面变暗现象叫月食,月食发生在满月
农历中的阴历是根据月相变化的周期来决定的。
5)太阳系
太阳系的总体构成:
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占太阳系总质量的99.86%),包括围绕它转动的行星及其卫星、彗星、流星体等天体按照一定的轨道围绕太阳公转构成而构成的天体系统。
在木星和土星之间存在一个小行星带;
彗星由彗核、彗发、彗尾三部分组成,彗星是由岩石的碎片,固体微粒和冰晶组成的“大冰球“,著名的哈雷慧星公转周期是76年。
八大行星按与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是: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体积最大的两颗行星是:
木星、土星,有固体的核心和几万千米厚的氢、氦等构成的大气,体积大,卫星多,并且有光环。
水星离太阳最近的固体星球,无大气层,布满了环形山,表面情况与月球相似。
金星(表面有很厚的大气层,公转方向与其他行星相反,称“蒙面逆子”)
火星(类地行星,与地球相似但大气层主要由二氧化碳组成)
金星和火星有点像地球,是固体星,表面有大气,但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
地球(太阳系中唯一有生命存在的星球)
木星(体积质量最大的行星,最大的特征是表面有大红斑)土星(第二大行星,最大的特征有很多光环和卫星)
天王星、海王星(远日行星)天王星和海王星表面都笼罩着氢和甲烷气体。
6)公转
地球公转图:
阳历和地球公转的关系:
阳历就是以地球绕太阳公转运动作为根据。
地球公转一周所需时间约为365.2422天,既通常所说的一年。
农历的二十四节气是以地球绕太阳运行轨道划分的,是阳历成分,其在公历中的位置是固定的。
地球绕日公转太阳直射点移动情况、昼夜长短变化情况、太阳高度变化情况:
(对于北半球来讲)
一年中,太阳的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N23026/——S23026/),春分时节,太阳的直射点在赤道,随着季节的变化直射点向北移动,夏至太阳的直射点在北回归线,此后,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秋分时节,直射点在赤道,冬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
从春分到夏至,北半球昼长夜短,太阳的高度变大;
春分昼夜等长;
从夏至到秋分,北半球昼长夜短,太阳的高度变小;
秋分昼夜等长;
从秋分到冬至,北半球昼短夜长,太阳的高度变小。
五带的划分:
划分依据:
根据太阳热量在地球表面的分布状况。
热带:
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带,终年炎热,有太阳直射现象。
温带:
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为北温带,南回归线与南极圈之间为南温带。
温带地区的四季变化现象明显。
寒带:
北极圈以内为北寒带,南极圈以内为南寒带。
寒带地区终年寒冷,有极昼和极夜现象。
银河系和宇宙
宇宙:
广漠空间和存在的各种天体以及弥漫物质的总称。
是由大量不同层次的星系构成的。
宇宙是均匀的、无边的、膨胀的。
目前人类观测到的类似于银河系的天体系统就有10亿个左右,称为河外星系。
运动着的物质将时间和空间结合在一起就成为我们所说的宇宙。
目前,人类通过哈勃望远镜和空间探测,最远可以观察到距离我们地球约150亿光年的天体。
银河系的构成:
有众多的恒星及星际物质组成一个庞大的天体系统。
银河系的大小和形状:
银河系中像太阳这样的的恒星就有2000多亿颗,其中直径约为10万光年,银河系从侧面看呈铁饼状,俯视呈旋涡状。
太阳与银河系的中心相距约为3万光年。
宇宙的层次系统:
哈勃太空望远镜还看到了什么?
发现1、所有的星系都在远离我们而去。
发现2、星系离我们越远,运动的速度越快;
发现3、星系间的距离在不断地扩大
大爆炸理论主要观点----勒梅特于1931年创建
大约150亿年前,我们所处的宇宙全部以粒子的形式、极高的温度、极大的密度,被挤压在一个“原始火球”中。
大爆炸使物质四散出击,宇宙空间不断膨胀,温度也相应下降,后来相继出现在宇宙中的所有星系、恒星、行星乃至生命。
宇宙的将来
:
永远膨胀下去,不断地扩大,我们将看到所有星系的星球老化、死亡,剩下我们孤零零的,在一片黑暗当中。
或者会塌缩而在大挤压处终结,无论地球上观察,还是在其它星球上观察,都可以观察到其它星球都在远离观察点而去,这是宇宙膨胀的结果。
其实,大爆炸而产生宇宙的理论也不能确定起始爆炸中心。
亚里士多德的地心说:
两千多年前,古希腊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
“地球位于宇宙的中心,整个宇宙由环绕着地球的七个同心球壳组成,太阳、月亮、行星和恒星分别处在不同的球壳上,它们都围绕地球做完美的圆周运动。
”这样,空间的位置是绝对的,地球的地心就是宇宙的中心,而每个物体都有它的天然位置。
亚里士多德把宇宙空间分为“月上”和“月下”两部分、天上的物体就在天然位置上,它们随天球做圆周运动,月下和地面附近物体的天然位置是地心,它们之所以做落体运动,是因为它们还没有到达自己的天然位置。
托勒密的宇宙体系——地心说
托勒密认为,地球处于宇宙中心静止不动。
从地球向外,依次有月球、水星、金星、太阳、火星、木星和土星,在各自的圆轨道上绕地球运转。
哥白尼与“日心说”
1543年,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在临终时发表了一部具有历史意义的著作——《天体运行论》,完整地提出了“日心说”理论。
这个理论体系认为,太阳是行星系统的中心,一切行星都绕太阳旋转。
地球也是一颗行星,它上面像陀螺一样自转,一面又和其他行星一样围绕太阳转动。
人类认识太阳系的历程
1.最早用肉眼观测到的是金星、水星、火星、木星和土星。
2.公元1609年,意大利科学家加利略发明了天文望远镜后,人们才撩开太阳系神秘的面纱.
3.1781年,英国科学家威廉赫歇耳发现了天王星.
4.1846年法国的勒维耶与英国的亚当斯发现了海王星.
5.1930年,美国的汤博发现了冥王星.
6.20世纪50年代,航天探测器的运用,是人类对太阳系的认识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太阳系的形成:
“康德——拉普拉斯星云说”
太阳系是由一块星云收缩形成的,先形成的是太阳,然后,剩余的星云物质进一步收缩演化,形成地球等行星。
理论依据:
九大行星绕日运行的特征
同向性—公转方向与自转方向相同,
共面性—公转轨道平面大多接近于同一平面,轨道的近圆性
太阳系的形成——星云说
星云:
是由气体和尘埃物质组成的巨大云雾状天体。
直径大多十几光年
人们把宇宙中星际气体、尘埃和粒子流等物质叫做“星际物质”。
星际物质在宇宙空间的分布并不均匀。
在引力作用下,某些地方的气体和尘埃可能相互吸引而密集起来,形成云雾状。
人们形象地把它们叫做“星云”。
太阳系家族的诞生
一:
50亿年前原始太阳星云因万有引力作用而收缩凝聚二:
凝聚的星云,绕着中轴旋转,形成中间增厚的大园盘
三:
继续旋转,盘面形成几个同心圆的圆环四:
中心部份质量较大形成恒星----太阳
五:
圆环部分形成一顆顆行星及卫星
恒星的演化
红巨星:
表面温度比太阳低,但体积比太阳大,亮度比太阳高。
行星状物质:
质量体积比太阳大,但亮度较暗。
超新星:
亮光相当于十亿颗太阳白矮星、中子星、黑洞:
体积小、亮度低,但质量大、密度极高。
恒星的一生:
决定恒星寿命的因素只有一个——质量!
通过天文观测和发现逐步证实和完善了恒星的演化理论。
主题三、地形和地壳的运动
1、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
地球内部从外到内可大致分为:
地壳、地幔、地核三个组成部分。
地球内部结构和煮熟的鸡蛋很相似:
2、地壳运动
(1)地壳是变动的:
地壳结构及其表面形态由于其本身或地球其他部分的物质与能量在内力作用下不断地循环和转化而产生或变形的运动,又称“构造运动”。
下表是两个最好的例证。
海陆变迁
实例
证据
海洋——陆地
喜马拉雅山
岩石中含有海洋生物化石
陆地——海洋
台湾海峡
海底有
地壳变动后的地质结构——褶皱、断层。
褶皱是在地壳运动的水平挤压作用下,使岩层发生弯曲,叫做褶曲。
如果发生的是一系列褶曲,形成波状弯曲变形,叫做褶皱。
喜马拉雅山系是板块在运动中碰撞推挤,发生褶皱而形成的山。
如果岩层受挤压过度,会形成断层。
断层是在地壳运动的强大压力或张力作用下,岩石受礼破裂并沿破裂面有明显的相对移动的断裂构造,称为断层。
著名的东非大裂谷和我国的汾河平原和渭河谷地等都是断层结构。
板块学内容:
地球表层分为六大板块:
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
这些板块“漂移”在软流层上,不断发生碰撞和张裂。
板块的碰撞和张裂是地壳运动的主要原因。
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
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
1)红海是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张裂形成的。
2)青藏高原是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抬升形成的。
3)地中海缩小是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碰撞挤压。
板块交界处地形:
巨大山脉、海沟、海岭、海洋
(2)火山和地震是地壳运动的表现
火山的成因:
火山活动一般常在一些不寻常的地质背景上发生,其中大多数都在构成岩石圈的庞大的板块边界处。
约80%的地球活火山及其相关的火山活动都发生在两个板块相聚,并且其中一个俯冲到另一个下面的地方。
俯冲下去的板块,一方面因挤压而造成局部压力增加,一方面其自身也融为岩浆;
这时,上面受挤压的板块如果出现裂口或薄弱处,压力极大的岩浆就会从这些地方喷发出来,形成火山。
火山的组成:
火山锥、火山口、火山通道三部分。
火山的喷发物:
气体、液体和固体喷发物。
火山的种类:
活火山、休眠火山、死火山。
休眠火山可以复苏、死火山也可以复活。
火山对人类的利和弊:
火山是一种破坏力极强的自然灾害。
火山喷发出来的熔岩、火山弹、火山岩烬、火山砾、火山灰、火山尘等。
不仅熔岩所到之处一切化为灰烬,而且还会引发地震;
火山灰遮天蔽日,随风飘到很遥远的地方,影响时间长的有好几年;
火山还会喷出有毒气体,造成的损失是难以估计的。
不过火山对人类也有好的一面,例如火山喷发形成的火山岩是很好的建材;
火山附近常有地热及温泉;
对科学研究来说,火山的喷出物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地球内部的构造。
火山的分布:
主要在环太平洋火山带、地中海火山带、东非火山带、大西洋海底火山带。
地震:
是地壳岩石在地球内力的作用下,发生断裂、错位而引起的震动现象。
地震的分布:
主要分布在环太平洋、地中海、喜马拉雅山。
3、地形
地形:
地形是地球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力作用形成高山、高原、低洼,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
外力作用重要是削低高山,填平山谷,使地表趋于平坦。
内力作用主要来自地球内部,表现为地壳运动、地震、火山等,外力作用主要来自地球外部,如流水、风、海浪、冰川等。
(1)主要的地形特征
地形类型
海拔高低
地表起伏特征
山地
较高(500以上)
峰峦起伏,坡度陡峻
平原
很低,一般在200米以下
平坦广阔(华北平原等)
丘陵
较低(500以下)
起伏不大,坡度和缓
高原
较高1000—2000以上
地面坦荡或起伏不大,边缘陡峻(青藏高原等)
盆地
没一定标准
四周高山环绕,中间低平(四川盆地等)
(2)相对高度和海拔:
相对高度和海拔是计算地面高度的两种方法。
相对高度是表示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
海拔又叫绝对高度。
指表示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3)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特点:
1.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海拔相同;
2.等高线都是闭合的曲线;
3.不同海拔高度的等高线一般不相交)
地形
山地山峰
盆地洼地
山脊
山谷
鞍部
峭壁陡崖
表示方法
闭合曲线
外低内高
闭合曲线外高内低
等高线凸向山脊连线低处
等高线凸向山脊连线高处
一对山谷等高线组成
多条等高线汇合重叠在一起
地形特征
四周低
中部高
四周高
中部低
从山顶到山麓凸起部分
从山顶到山麓凹起部分
相邻两个山顶之间,呈马鞍形
近于垂直的山坡,称峭壁。
峭壁上冲突出处,称悬崖或陡崖
说明
示坡线画在等高线外侧,坡度向外侧降
示坡线画在等高线内侧,坡度向内侧降
山脊线也叫分水线
山脊线也叫集水线
鞍部是山谷线最高处、山脊线最低处
地形剖面图可以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形的起伏状况。
在等高线的地形图上,沿着某个方向画一直线,例如图中的直线AB。
然后将该直线与等高线的交点一一投射到间隔高度相同的平行线上,得到不同的交点,把这些交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就得到地形剖面图。
按照上面的步骤,把下面的地形剖面图补充完整。
估计图中的C点、D点的海拔各是多少?
主题四、土壤和地球上的水体
1、土壤的结构:
(1)土壤是由水、空气、矿物质和腐殖质组成的。
矿物质的多少是影响土壤结构最重要的因素。
土壤中还有大量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土壤微生物主要有细菌、真菌、放线菌、藻类和原生动物)
(2)不同性状的土壤对植物生长有不同的影响
土壤名称
土壤质地
性状
砂土类土壤
砂粒多,黏粒少。
土壤颗粒较粗
疏松,不易黏结,通气、透水性能强,易干旱。
有机质分解快,易流失
黏土类土壤
黏粒、粉砂多。
土壤颗粒较细
质地黏重,湿时黏,干时硬。
保水、保肥能力强,通气、透水性能差
壤土类土壤
砂粒、黏粒、粉砂大致相等。
土壤质地比较均匀
不太疏松,也不太黏。
通气透水,能保水、保肥,易于耕种。
植物与土壤的关系:
植被对土壤有保护作用植物需要土壤提供充足的水分、无机盐和空气。
壤土类土壤最利于植被生长,植物生长对土壤有影响(如:
具有保持水土的作用)
2、土壤污染及保护
(1)土壤资源的最大威胁来自于水土流失、土壤的污染和土壤沙漠化。
(2)我国土地资源目前正面临着水土流失、土壤沙漠化、土壤污染的严重威胁。
(3)土壤污染的危害有:
1)导致严重的直接经济损失;
2)导致生物品质不断下降;
3)危害人体健康;
4)导致其他环境问题。
保护土壤和防止土壤污染的重要性及主要措施:
土壤污染的防治:
(1)控制“三废”的排放;
加强污灌管理;
(2)控制化肥农药的使用;
植树造林,保护生态环境;
(3)生活污水无害化处理(如氧化塘处理);
(4)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再利用
依法预防:
制定和贯彻防止土壤污染的有关法律法规,是防止土壤污染的根本措施。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污染物排放标准,如农药安全使用标准、工业三废排放标准、农用灌溉水标准、生活饮用水质标准等。
建立土壤污染监测、预报与评价系统。
发展清洁生产,彻底消除污染源。
植树种草,合理开发,预防为主,加强监管、监测和综合治理,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壤。
地球上的水体
水体的分类:
地球上的水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有不同的分法:
根据水的存在状态分为:
固态水、液态水、气态水。
根据水的含盐量分:
有咸水和淡水。
根据水的分布分:
有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和生物水。
根据水的用途分:
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农业用水、交通和娱乐用水等。
各种水体的比例:
96.53%是海水,只有2.53%是淡水。
淡水又可以分为冰川水、地下水和其他水体。
目前人类可以开发利用的淡水占全部淡水资源的0.3%
循环的主要环节:
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水、下渗以及径流。
水循环按照其发生的领域可分为:
海陆间循环、海上内循环、陆上内循环。
海陆间循环又称为大循环;
海上内循环、陆上内循环又称为小循环。
世界和我国淡水资源的严重危机:
世界各大洲的水资源:
按多年平均径流量(径流量=降水量—蒸发量)由大到小的排序。
(1)各大洲水资源总量排序:
亚洲、南美洲、非洲、欧洲、大洋州。
(2)各个国家水资源总量排序:
巴西(第一)、俄罗斯(第二)、中国(第六)。
(3)从我国来看,空间上:
南多北少、动多西少;
时间上:
夏秋多,冬春少。
我国水资源问题前景不容乐观。
淡水总资源虽位居世界第六,但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的1/4,排名在世界第121位,被列为世界13个贫水国家之一。
合理开发和利用水资源的措施为:
合理开发和保护水资源,防止水害,充分发挥水资源的综合效益,适应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1988年1月21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4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1号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措施:
控制人口增长,协调人与环境的关系、节水惜水、防治水污染、兴修水利工程和跨流域调水;
积极探索海水淡化、利用两极和高山地区的固体冰川水资源的新途径,扩大水资源。
其中节水惜水、防治水污染、是最经济、最有效的解决水资源不足的途径。
淡水短缺原因
解决水资源不足的措施
自然原因
储量有限
海水淡化
在空间上分布不均匀
跨流域调水
在时间上分布不均匀
修水库
人为原因
用水量大大增加
节约用水,控制人口增长
水污染严重
防治和治理水污染
普遍浪费水
节约用水、减少浪费
主题五、天气与气候
大气分层:
1、天气:
短时间内近地面大气温度、湿度、气压等要素的综合状况称为天气。
2、气候:
某一地区长时间内的天气特征,包括天气的平均状况和极端状况称为气候。
我国各地气候差异很大,是由于不同的地区影响气候的因素不同。
常见的天气符号:
(P46)
记住和掌握常见的天气符号。
气温日变化:
一天之中,陆地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