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公务员制度存在问题及对策”_精品文档.doc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09656 上传时间:2022-10-06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公务员制度存在问题及对策”_精品文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我国公务员制度存在问题及对策”_精品文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我国公务员制度存在问题及对策”_精品文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我国公务员制度存在问题及对策”_精品文档.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我国公务员制度存在问题及对策”_精品文档.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我国公务员制度存在问题及对策”_精品文档.doc

《“我国公务员制度存在问题及对策”_精品文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公务员制度存在问题及对策”_精品文档.doc(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我国公务员制度存在问题及对策”_精品文档.doc

毕业论文:

我国公务员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毕业生论文

论文题目:

我国公务员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主考学校:

武汉大学

专业:

行政管理

准考证号:

900513250933

学生姓名:

陈文嘉

指导教师:

石书伟

工作单位:

武汉大学

2015年2月

摘要

国家公务员制度作为国家政治制度和行政制度的一项历史性改革和卓有成效的创举,对于现代国家人事管理、政府管理、乃至社会的发展、进步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建立有着中国的特色,它是在中国基本国情的基础上,借鉴了西方公务员制度形成的一整套符合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制度。

公务员作为政治与行政系统中特定的一个群体,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占据着特殊的地位,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特有的作用,也正因如此,我国的公务员制度为了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而进行完善也是当前我国政府亟待解决的工作之一。

本文旨在通过分析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发展和建立,对我国现行公务员制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借鉴外国公务员制度的优秀精髓,剖析现行制度中存在的问题,根据我国的实际国情,提出相应的完善措施和建议,以改进和完善现有的公务员管理体制,保持公务员队伍的活力。

关键词:

公务员、制度、问题、对策

导论

我国国家公务员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的、政府机关工作人员的管理制度。

它是在继承和发扬我国干部人事管理优良传统和基本经验的基础上,吸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成果,并借鉴发达国家的有益做法而形成的。

尽管各项改革目前已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由于制度变革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程度的惯性特征,旧的观念、旧的体制、旧的做法仍然留有诸多痕迹。

总体上讲,制度变革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要求还有明显差距,显得有些滞后。

因而,进一步转变观念、优化体制、改进操作就成为完善我国公务员制度的迫切任务。

要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公务员制度,需要在总结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吸收国外的先进经验,改进和完善现有公务员管理体制,保持公务员队伍的活力。

正文

一、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发展历程

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

而公务员制度,顾名思义,是指通过制定法律和规章,依法对政府中行使国家行政权力、执行国家公务的人员进行科学管理的一种人事制度。

现代意义上的公务员制度,最初形成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

19世纪中期随着资产阶级的经济地位日益上升,在政治上他们要求建立廉洁、高效的政府,出于稳定政局、发展经济的迫切需要,愈要求从事专门事务的官员职业固定。

因此西方的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建立起自己的公务员制度,并使这一制度很快得到推广。

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出现,是人事行政制度走向现代化的标志。

如果以英国1855年5月21日公布的《关于录用王国政府文官的枢密院令》作为现代公务员制度(也称文官制度)正式确立的标志,公务员制度的历史至今不过160多年。

公务员制度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共同成果,比如,中国的科举制度便为其注入大量经验。

现在几乎所有的国家都推行了这样一种人事管理制度,当然各个国家有各个国家的特点,各个国家也有各个国家的历史文化,每个国家在制定公务员制度时不仅仅局限于学习仿照其他国家的制度,更多的是从本国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本国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等等各方面的综合因素考虑,制定出一套符合本国国情的公务员制度。

我国的公务员制度从最初的提出,不断改进,到后来的日益完善经历了不平凡的发展历程,在这过程中有借鉴、学习、仿照,甚至是完全照搬的过程,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变化,也会为制度建设的变化带来一定的影响。

(一)从干部制度到公务员制度

  新中国建国以来,中国经济上是苏联式的计划经济,因此在政治上也借鉴了苏联的干部管理模式。

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党组织和社会团体的专职工作人员、企业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统称为干部。

由国家对干部进行统一管理、统一分配,每个干部都要服从上级的统一调动和安排任用。

采取单一层级结构,按级别对干部进行管理。

在中共中央和各级党委统一领导下,在党的组织部门统一管理下实行分级分部管理体制。

将全国各行各业的干部融入单一层级式构架之中。

根据职务高低,将干部职务从上到下分为国务院总理、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部(省)级正职、部(省)级副职、司(厅)级正职、司(厅)级副职、处(县)级正职、处(县)级副职、科(乡)级正职、科(乡)级副职、科员和办事员12个层级。

干部之间最大是差异是级别的不同,而不是职业的不同。

所有称为“干部”的国家工作人员,不分工作性质、职业的不同,都是按照国家行政机关的管理模式。

干部统一选拔,集中调配,责权分离,不分党政,不分政企。

干部选拔主要采取领导推荐的方式。

国家机关、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的各层次干部职位出现空缺,由干部管理机关按照一定的标准和条件,采取直接或间接推荐的方式进行选拔,然后按规定程序决定任命。

因此造成了干部管理机制的僵化,管理权限过分集中,缺少法制和公平竞争,缺乏活力,对于社会发展的应激反应能力比较差。

改革开放以前,干部管理权限虽然经历过多次调整,但这种体制构架基本未变。

 

  我国传统的干部管理模式是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相适应的,在计划经济时代有着自己独特作用,对我国的经济恢复和发展,以及社会管理起过巨大的作用。

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也提上了议事日程。

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邓小平同志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强调要改革不合时宜的干部人事制度,要敢于打破老的框框,健全干部的选举、招考、任免、考核、弹劾、轮换制度,对各级各类领导干部职务的任期,作出适当的、明确的规定。

并要求认真调查研究,比较各国的经验,集思广益,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和措施。

根据邓小平同志的指示,从中央到地方,在人事制度改革方面,开始了积极的探索。

党中央在1984年提出要制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法》后,认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范围太广,决定改名为《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条例》,后又进一步更名为《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

1988年3月,为进一步加强政府人事工作,更好地推行公务员制度,中央决定成立国家人事部。

人事部的成立标志着国家公务员制度开始向实施阶段过渡。

人事部从1989年起即开始组织公务员制度的试点工作,首先在国务院的六个部门即审计署、海关总署、国家统计局、国家环保局、国家税务局、国家建材局进行了部门性试点。

1990年,又在哈尔滨市和深圳市进行了地区性的试点。

在此期间,《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草案中的一些单项制度,如考试录用制度、亲属回避制度、人事考核制度、人员培训制度等也在全国范围内试行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在此基础上,1993年8月14日,国务院总理李鹏正式签署颁发了《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

至此,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领导下,一个符合中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公务员制度诞生。

  

(二)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基本内容

为了加强公务员制定建设,我国拟定了《公务员暂行条例》,出台了10个配套法规和10个实施细则,初步形成了一套法律体系。

2006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对原有的《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进行了修订和完善,我国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基本内容在《公务员法》中有18章107条,规定了10种制度:

职位分类制度、录用制度、考核制度、任免制度、职务升降制度、奖惩制度、培训制度、交流制度、回避制度、工资福利保险制度、辞退休制度、申述控告制度。

(三)我国公务员制度的特点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我国的公务员制度是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而逐步建立起来的,它既借鉴了国外公务员制度中的有益经验,又坚持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充分体现了我国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既继承发扬了我们党的干部人事工作中的优良传统,又整合吸纳了新时期以来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最新成果,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

与西方文官制度比较,有以下几点不同:

1.我国公务员制度坚持和体现了党的基本路线。

中国共产党的基本路线是建立中国公务员制度的根本指导原则。

建立公务员制度的目的就是要为贯彻和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提供制度保证。

所以,要求公务员必须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坚决捍卫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而西方文官制度则强调所谓“政治中立”的原则,要求文官不得参加党派等政治活动,在公务活动中不得带有党派的政治倾向性等等。

2.我国公务员制度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

新公务员法第四条明确规定坚持党管干部原则。

中国共产党是领导各项事业的核心力量,公务员制度是党的干部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

在公务员的管理上,强调要坚持党的组织领导,贯彻党的组织路线,保持党对政府重要领导人选的推荐权。

而西方文官制度则强调文官管理必须独立于党派之外,“不受任何党派干预”,“与党派政治脱钩”,是独立的管理系统。

3.我国公务员制度强调德才兼备。

西方文官制度缺乏统一的,全面的用人标准。

国家公务员在录用中采用公开考试、严格考核、对思想政治方面要求严格。

在晋升中注重思想政治表现和工作实绩。

因此坚持德才兼备标准是国家公务员制度的重要特色。

4.我国公务员制度强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做人民公仆,为人民办事,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这是中国公务员最根本的行为准则。

中国公务员没有自己集团的特殊利益,也不存在任何形式的特权。

而西方国家的文官,则是一个独立的利益集团,它受雇于政府,是政府的雇员,一切服从政府需要,为政府利益服务。

二、国外部分国家公务员制度的特点

现代意义的公务员制度最初形成于西方国家,西方国家在公务员制度的长期的探索、实践中积累了许多的优秀的经验,值得我国参考借鉴。

(一)美国公务员制度的特点

美国实行严格的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从而形成三个不同的体系。

政府公务员的范围仅指在美国各级行政机构中执行公务的人员,他们由政府各级人事管理部门根据相应的公务员法律规定进行管理。

美国国会、州议会的雇员以及各级法院的法官,执行其他法律规定而不适用公务员法。

美国又是一个联邦制国家,联邦之下设州、州下设郡(相当于我国的县)、郡下设市。

各州有较强的独立性,有独立的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

例如,在威斯康星州。

人事管理局主要执行本州的公务员管理的法律条例及规定。

  美国公务员按职务性质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政治任命官员”即政务官,第二类是“职业公务员”,即事务官。

以威斯康星州为例,政务官是州长根据政治上的需要直接任命的,无须经过考试,主要是州一些重要部门的主管,其中一部分人的任命须经州议会的批准。

事务官是经过参加公开的竞争性考试而录用的公务员,他们一经录用,就受到公务员制度的保护,任期不受政府更迭的影响,如本人无重大过失,可一直任职到退休。

(也就是和我们现在考录公务员制度是一样的)

1.形成历史长,法规体系比较完善。

美国的公务员制度体系大致由国会通过的公务员法、总统发布的公务员有关法令以及政府人事管理机构制定的具体规定和章程三层次构成。

在威斯康星州,公务员管理主要执行州议会通过的法律、州长签署的条例以及人事部门制订的具体规定。

值得一提的是州人事部门的规定非常详细、非常全面,而且每年都要修改,这个规定也是规范人事行为、处理人事申诉的主要依据。

2.贯彻以能力和业绩取向为本的功绩制原则。

功绩制要求将官职向社会开放并建立公务员管理规范,它还放开了公务员发展道路,引入优胜劣汰机制。

在威斯康星州,公务员的招聘、录用、考评、奖惩等都要公开,公众了解、参与程度非常高。

3.政务官和事务官分途而治。

两者产生方式分别为竞选和考试.工作方式分别为任期制与常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案例设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