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齐桓晋文之事.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096101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8.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7 齐桓晋文之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7 齐桓晋文之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7 齐桓晋文之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7 齐桓晋文之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7 齐桓晋文之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7 齐桓晋文之事.docx

《7 齐桓晋文之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7 齐桓晋文之事.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7 齐桓晋文之事.docx

7齐桓晋文之事

第四单元 以天下为己任

7 齐桓晋文之事

一、语言文字运用

1.(2019·全国大联考高三12月联考)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中国速度,可能中国人身在其中,不感觉特别;但在国外,却着实让人对中国企业侧目而视。

②一些媒体和网民对网络低俗语的使用和传播不以为意。

他们质疑:

“网络粗话真的非治理不可吗?

”继而指出:

“这些低俗化的网络语言的产生和使用并不能真正说明一个人的品位和格调。

③到15日上午,赣北出现入汛来最强降水过程。

一阵振聋发聩的雷声,紧接着倾泻大雨。

整个强降雨带集中在赣北的乐安河、昌江等流域。

④一位短小精悍的人来了。

一眼看去便知道他是广东人,哨兵向他敬礼,称呼他是排长。

⑤郑树森说,晚上工作到再晚,他也会等妻子一起回家。

他说:

“或许只有这样无数次的风雨同舟,才会有今天的相濡以沫。

⑥他满怀对地质事业的执着追求,肩负为国找矿的崇高使命,以满腔赤诚和无悔青春谱写了一页页求索攻坚、处心积虑、为国找矿的动人篇章。

A.①②⑤B.①③⑥C.②④⑤D.③④⑥

解析:

B ①侧目而视:

斜着眼睛看人,形容憎恨或又怕又愤恨。

不合语境。

②不以为意:

不把它放在心上。

表示对人、对事抱轻视态度。

③振聋发聩:

比喻高明的言论能使麻木糊涂的人觉醒。

不合语境。

④短小精悍:

形容人身材矮小精明强干,也形容文艺作品等简短而精炼。

⑤相濡以沫:

比喻一同在困难的处境里,用微薄的力量互相帮助。

⑥处心积虑:

形容蓄谋已久,费尽心思。

含贬义,此处感情色彩不对。

2.(2019·山东济南第一中学上学期期中考试)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201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香港社会各界庆祝活动不断,央视新闻也开启了以“我中意的香港”为主题的互动平台。

B.中华传统文化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变异性,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制约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奠定了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

C.印度电影《摔跤吧!

爸爸》意外走红,不仅以超5亿元的高票房打破了印度电影在中国内地的票房纪录,还连续多日牢牢占据单日票房

榜首。

D.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人们的诉求实现了从生存到生态、从温饱到环保,“会呼吸的痛”让人们渴望干净的空气和水。

解析:

A B项,搭配不当,“奠定……根据”搭配不当,应该为“提供……根据和奠定……基础”;C项,语序不当,应将“不仅”和“还”后面的内容互换位置。

D项,成分残缺,应在“从温饱到环保”后加上“的转变”。

3.(2019·山东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诊断)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见到仍然戴着白花的朋友,他同情地说:

“听闻家慈前些日子过世,希望你节哀顺变!

B.先生们,在座的不是董事长就是总经理,现在请大家出钱出物,为国家尽匹夫之责。

C.真是非常抱歉!

我刚刚接到家里的紧急电话,恕我失陪,请大家

见谅。

D.同学们,在高考语文之路上,请相信、配合老师,你若诚心跟随,我必鼎力相助!

解析:

C A项,“家慈”,指自己的母亲,为谦辞,此处表达不得体。

B项,“匹夫”是普通人,“匹夫之力”用于自谦。

C项,“失陪”,因故而不能陪伴对方。

“见谅”,请对方原谅自己。

表达得体。

D项,“鼎力相助”是敬辞,用于自己用“全力相助”。

4.(2019·安徽皖南八校高三第二次月考)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中国茶叶,与中华符号“茶马古道”息息相关。

随着文成公主和亲,唐蕃古道开通,茶文化传入了吐蕃,饮茶迅速在吐蕃地区传播开来。

但是酷寒的高原气候,①                ,只能依赖于中原入藏。

在以马匹作为主要动力的年代,中原地区主要为农区,不产马匹,②                ,这种出产的互补性使汉藏两个民族走到了一起。

于是,“茶马互市”产生了,③                。

这是一条完全用人和马的脚力踩出来的艰辛之路。

 

解析:

①处与“但是”前面内容应构成转折关系,根据后面“只能依赖于中原入藏”,内容应填“茶叶在西藏无法种植”的相关内容。

另外,根据前面“中原地区主要为农区,不产马匹”,及后面“这种出产的互补性使汉藏两个民族走到了一起”判定,②处内容应为“西藏盛产良马”。

③处内容可以直接根据前后语境进行判定。

答案:

①茶叶在西藏无法种植 ②西藏却盛产良马 ③茶马古道也因此产生

5.(2019·全国大联考高三十二月联考)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可穿戴计算机的诞生为我们传统的人机交互关系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并将对我们的生活产生重要影响。

我将来要选择在这一领域发展。

我只要认真学习,就一定能掌握可穿戴计算机的相关知识。

我要激发创新意识,而有了可穿戴计算机领域创新意识,一定能创造出更好的可穿戴计算机产品,将来就一定能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做出巨大的贡献。

①不是只要认真学习,就一定能掌握可穿戴计算机的相关知识。

解析:

“只要……就……”的说法太绝对,同样“一定”也过于肯定。

答案:

②不是有了可穿戴计算机领域创新意识,就一定能创造出更好的可穿戴计算机产品

③不是有了可穿戴计算机领域创新意识,将来就一定能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做出巨大的贡献

6.请运用相关知识,把下列短语组合成一副对联,完成以下题目。

池馆重新接草堂 宦游西蜀 派开南宋 志复中原

诗继少陵 烟尘誓扫还金阙 更入清风明月 高吟铁马铜驼

上联:

 

下联:

 

解析:

对联的要求实际上是运用对偶的修辞格:

一是字数要相等,二是词性相当,三是结构相称,四是节奏相应。

尤其要注意动词对动词,名词对名词,形容词对形容词等。

如上下联词句结构、意义相关,数量短语对数量短语,仄起平落等等。

答案:

上联:

宦游西蜀,志复中原,高吟铁马铜驼,烟尘誓扫还金阙;

下联:

诗继少陵,派开南宋,更入清风明月,池馆重新接草堂。

7.(2019·贵州遵义航天中学高三第二次模拟)《舌尖上的中国》栏目组正在你所在的地方向大众征求推荐传统美食,请你推荐一种美食(如羊肉粉、豆花面等),并仿照示例写一段50字以内的推荐词。

示例:

我推荐:

恋爱豆腐

推荐词:

恋爱豆腐嫩滑爽口,淋上一勺拌着折耳根的辣椒水。

吃的不仅是豆腐的嫩滑,吃的更是贵州人山野里自由生长的爽辣。

我推荐:

 

推荐词:

 

解析:

首先应确立模仿的对象,仿写的句式“……,吃的不仅是……,吃的更是……”。

内容上能从美食的配料、色、味和口感等不同角度写出美食的两个特色。

答案:

遵义羊肉粉

嚼劲十足且又鲜而不腥。

吃的不仅是米粉的嚼劲和羊肉的鲜味,吃的更是遵义人的坚韧和鲜活。

二、阅读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李时,字宗易,任丘人。

时举弘治十五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

正德中,历侍读、右谕德。

世宗嗣位,为讲官,寻迁侍读学士。

嘉靖三年,擢礼部右侍郎。

俄以忧归。

服除,为户部右侍郎。

复改礼部,寻代方献夫为尚书。

帝既定尊亲礼,慨然有狭小前人之志,欲裁定旧章,成一朝制作。

张孚敬、夏言用事,咸好更张。

所建诸典礼,咸他人发端,而时傅会成之。

或廷议不合,率具两端,待帝自择,终未尝显争。

以故帝爱其恭顺。

四方上嘉瑞辄拜疏请贺帝谦让时必再请由是益以时为忠赐银章曰“忠敏安慎”俾密封言事久而失之请罪帝再赐焉。

十年七月,四郊成,加太子太保。

雷震午门,彗星见东井,时请敕臣工修省,令言官指陈利害兴革。

帝以建言乃科道专责,寝不行。

其秋,桂萼卒,命时兼文渊阁大学士入参机务。

时张孚敬已罢,翟銮独相。

时后入,以宫保官尊,反居銮上。

两人皆谦逊,无龃龉。

帝御无逸殿,召时坐讲《无逸篇》,銮讲《豳风•七月》诗,武定侯郭勋及九卿翰林俱入侍。

讲毕,帝退御豳风亭赐宴。

自是,数召见,谘谋政务。

十二年,孚敬复入,銮以忧去,献夫致仕。

时随孚敬后,拱手唯诺而已,以故孚敬安之。

孚敬谢政,费宏再入,未几卒,时遂独相。

时素宽平,至是益镇以安静。

帝亦恒召对便殿,接膝咨询。

时虽无大匡救,而议论恒本忠厚,廷论咸以时为贤。

屡加少傅、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

会夏言入辅,时不与抗,每事推让言,言亦安之。

帝待时不如孚敬、言,然少责辱,始终不替,孚敬、言亦不敢望也。

十七年十二月卒官,赠太傅,谥文康。

(选自《明史·卷一百九十三》,有删改)

8.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四方上嘉瑞/辄拜疏请贺/帝谦让时/必再请/由是益以时为忠赐银章曰/“忠敏安慎”/俾密封言事/久而失之/请罪/帝再赐焉/

B.四方上嘉瑞/辄拜疏请贺/帝谦让时/必再请/由是益以时为忠/赐银章曰“忠敏安慎”/俾密封/言事久而失之/请罪/帝再赐焉/

C.四方上嘉瑞/辄拜疏请贺/帝谦让/时必再请/由是益以时为忠赐银章曰/“忠敏安慎”/俾密封言/事久而失之/请罪/帝再赐焉/

D.四方上嘉瑞/辄拜疏请贺/帝谦让/时必再请/由是益以时为忠/赐银章曰“忠敏安慎”/俾密封言事/久而失之/请罪/帝再赐焉/

解析:

D 根据句子开头没有画线的文字,得知当时有祥瑞从全国各地即“四方”送到了皇帝那里,“帝”才有了一些谦让的行为和动作。

但是,“李时”作为位高权重而又备受皇帝器重的大臣,就坚持请皇帝接受,所以“时必再请”,断句应当是:

辄拜疏请贺,帝谦让,时必再请。

因此,排除A、B两项。

俾密封言事,“事”做“言”的宾语,中间不能断开。

再看下面的动作,“帝”更加信任“李时”,要对他进行赏赐,物品即“银章”,这跟句尾也可以照应,所以断句为:

由是益以时为忠,赐银章曰“忠敏安慎”。

这里要克服“逢曰必断”的思维定式,可见此处有一定难度,这样可以排除C项。

9.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明清因皇帝只一个年号,故常以年号称皇帝,弘治、正德、世宗、嘉靖等都是年号。

B.服除的意思是守丧期满、去掉孝服,而服丧则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戴孝对死者表示哀悼。

C.大学士为辅助皇帝的高级秘书官,地位逐渐升高,明代亦称殿阁大学士、内阁首辅等。

D.赠指赐给死者的官爵或荣誉称号,跟“谥”连用,符合“生曰封,死曰赠”的说法。

解析:

A A项,“世宗”为帝王庙号,并非帝王年号。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时颇有才学。

他考中进士后,历任编修、侍读学士、礼部右侍郎等职,多次升迁官职。

B.李时顾全大局。

他在朝中帮助别人完成遗留事务,尊重论者的意见,为臣的态度恭敬和顺。

C.李时学识渊博。

他兼任文渊阁大学士参与机务,并为皇帝讲解《无逸篇》,受到皇帝的礼遇。

D.李时很有声望。

他任少傅、太子太师等职务时,声望超过张孚敬、夏言,赢得大臣们的尊敬。

解析:

D D项,“帝待时不如孚敬、言,然少责辱,始终不替,孚敬、言亦不敢望也”,并不是指“任少傅、太子太师等职务时”,原文未提到声望的比较,只说了一种情况:

世宗对待李时不如孚敬、夏言那么宠信,然而也很少指责、欺辱他,对他的信任始终没有减少,这是孚敬、夏言也无法相比的。

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或廷议不合,率具两端,待帝自择,终未尝显争。

译文:

 

(2)时虽无大匡救,而议论恒本忠厚,廷论咸以时为贤。

译文:

 

答案:

(1)有时大臣们的讨论意见不一,李时都摆出两方的观点,等待世宗自己来加以选择,始终不曾有明显的争议。

(关键点:

不合,意见不一;率,都;句意)

(2)李时虽然没有什么大的补救,但是议论总是以忠厚为根本,朝中大臣也都认为他是个贤人。

(关键点:

匡救,补救;恒,总是;贤,贤人)

参考译文:

李时,字宗易,河北任丘人。

李时考中弘治十五年的进士,改选庶吉士,授职编修。

正德年间,做过侍读、右谕德。

世宗即位后,充任讲官,不久升为侍读学士。

嘉靖三年升为礼部右侍郎,不久因守丧回家。

脱下丧服后,出任户部右侍郎。

后来又改任礼部右侍郎,不久就取代方献夫当上了尚书。

世宗确定尊崇父母的“大礼”以后,意气慷慨,产生了藐视古人的意思,想要裁定古代的典籍,完成本朝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