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技术方案文档格式.docx
《电气技术方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气技术方案文档格式.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0**月30日前(含设备等专业)。
4、工程特点
由于电气工程是为主体效劳的辅助系统,工期较短是本工程的另一个特点。
设备没有就位,电气工程就只能做一些前期工作,设备要运转、电气工程就必须先行一步,提前做好试运行工作。
根据本工程的性质和业主所给工期决定本工程的交叉作业多,电气是一个效劳性专业,要根据主体设备的安装进度方案,及时进行配合,以满足总进度方案的主要节点的要求,应根据任务的轻重缓急和难易程度,适时调整我们的作业面,把相互影响减小到最小。
由于本工程所装设备自动化程度较高,技术要求也较高,因此要在设计的基础上,与各方协商解决好技术问题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必须有一个合理的施工进度方案,先进的施工机具、科学的施工方法,紧凑的工序衔接、协调的立体交叉施工,来确保工程按期完工。
在工程施工中,要用优质的工程质量,按期完成的工程进度,用优良的效劳态度来对待施工全过程,从安装开始到撤离工程止,必须服从指挥和安排,从试车开始到保驾护航完成,做到随叫随到,无论是哪方责任,先处理解决问题,确保试车顺利完成。
●GB5030320**《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GB5068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标准》
●GBJ4790《电气装置安装工程高压电气施工及验收标准》
●GBJ4890《电气装置安装工程变压器、油浸电抗器、互感器施工验收标准》
●GB50509《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GB50829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照明装置施工及验收标准》
●GB5069—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标准》
●GB5070—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旋转电机施工及验收标准》
●GB507—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结线施工及验收标准》
●GB50254—9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低压电器施工及验收标准》
●GB502559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力变流设备施工及验收标准》
●GB502579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标准》
●GB50258—9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KV及以下配线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
●GB50259—9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照明装置施工及验收标准》
●JGJ46—88《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平安技术标准》
根据我司ISO9002质量管理标准,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在公司工程部领导下,调集一批懂技术、会管理、有经验并参加过大、中型工程工程施工的工程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成立昆钢30000m3转炉煤气柜工程电气安装工程组,领导和管理本工程,组织机构构成如下:
、关键环节控制
●缆线、桥架的安装:
各种支架、预埋管,应在加工基地预制好,土建一旦具备安装条件,必须集中力量拼抢电缆沟支架、公用电缆桥架安装,并跟随气柜基础、厂房结构迅速完成预埋工作,为保调试创造条件。
●抢调试:
电气调试是本工程的关键节点,只有抓住设备调试的时间和确保调试质量,才能确保工程的预期目标顺利实现,在保各单机与系统按方案进入调试的前提下,应用超前管理的方法,随时跟踪设计、设备安装进度,选派专业技术人员关注主要设备的安装调试,提前掌握设备性能,熟悉设计思路,缩短现场安装调试时间。
2、关键工序质量控制
●经过CMA认证的电气调试室进行所有的电气检验及调试工作。
公司所属试验检测所派出的进入现场调试工作人员都具有相应的检定员证、电气调试上岗证。
所使用的设备都是在检定周期内或检验合格确认有效的完好设备。
检测所严格按程序文件规定进行试验工作,出具有CMA认证标志的试验报告。
●基础自动化安装工作中的接口试验
在控制电缆敷设完毕,端子接线完成后进行。
对现场各类控制器、远程I/O、PLC等分类分批实施。
先输入接口,后输出接口,先数字量,后模拟量。
接口试验依地址逐个进行。
此环节应排除所有信号和控制电缆中的串线、混线、接头端子松动,标号牌错套,漏套等所有电缆接线中的故障,确保各通道信号接点、各按纽、批示灯、各类开关、继电器接线正确,动作准确可靠,线路畅通无阻。
这是下一步顺利进行用户程序调试的必要条件。
●工艺施工质量
A、控制、信号电缆接线标号头统统用电脑标号打印机刻印
该工程控制对象种类多,数量大,高质量的接线是确保接口试验顺利进行的基础工作。
采用刻印的电缆标号头,在有限的位置上标清信号的来龙去脉,字迹清晰,不会退色,又使接线美观。
且套接紧密,标号头不会轻易脱落,为端子接线正确提了保障。
B、动力电缆和控制电缆终端头制作都采用热缩套管。
开展工厂化预制、标准化施工、现场组装的安装调试施工管理系统,管理、人才、标准、经验、计算机技术为后盾,通过简化、统一化、系列化、通用化、组合化等形式,按施工标准、标准图集和设计要求进行现场模拟构思、立体设计。
对各类电气设备、电气盘、电气柜以及计算机系统安装所需支托架、立柱、紧固件、线盒、结构件、管件、管材等安装配件按标准化要求进行工厂预制,制作标准化的施工机具、夹具、调试用组合接头,以满足流动、多变的现场施工,使熟练的技能通过适用的工机夹具,到达圆满的工程效果。
我司经过多的施工和积累,在仪表施工标准化管理实施的同时也进行了电气施工标准化管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电气安装工程标准化、预制化施工管理
(一)、施工前期准备工作
、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
根据业主提供的设计施工图组织施工人员及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设计交底,仔细审阅施工图,进行图纸会审工作。
了解工程概况,做到对施工的工程心中有数。
2、根据设计院的施工图纸,施工技术要领书以及特殊要求的施工技术标准、规程、标准、安装图册、设备产品说明书等资料,认真做好图纸的自审,其它专业的会审工作,同时听取本专业设计人员的设计交底。
3、根据已到的资料,提出甲方供的材料、设备方案,自己采购的材料方案,施工机具需用方案、所需人工数量及各工种的配备情况。
4、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和现场指挥部的规划,选择好现场的搭临设施及材料的堆放场所,解决好施工用电、用水,临时线路的敷设走向。
(二)、确保工程顺利投运的主要措施
、设备未到货之前就应该做好准备工作,准备好人员、机具、物资的进场,确保设备能“到一件安一件”。
2、在施工过程中合理调配人员、机具、物资的使用,使整个安装工作最大范围的展开,连续作业。
3、严格地实行程序化作业。
严格进行质量和平安监督,做好与自控的协调配合工作,对线路认真核查,确保施工及生产的顺利进行。
杜绝质量和平安事故。
4、在施工过程中,采用经济手段等杠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使整个工程的参战人员都能全力以赴,力保工程按期优质完成。
(三)、电气安装方案
、安装工序图
2、各分项安装工序
2.盘、柜基础型钢或构件制作安装程序
●制作
各种盘柜、屏的基础型钢均采用Q235槽钢,制作之前必须将槽钢检查矫直。
●安装
基础型钢矫平,整体的校平采用水准仪,局部采用水平仪测量校平,测量间距不大于m,对焊缝处要用磨光机打磨平整,基础型钢与盘柜连接采用螺栓连接。
基础型钢安装的允许偏差如下:
项目
允许偏差
mm/m
mm/全长
不直度
<
<5
水平度
位置误差及不平行度
2.2盘、柜安装程序
配电箱、屏、柜的就位安装,首先要求在土建施工单位基本施工完毕,四周墙壁已经粉刷,窗户已经加装玻璃,门已安装完毕,且上锁的条件下,才能将高压开关柜、低压配电屏及变压器等的就位。
A.盘、柜安装的允许偏差:
允许偏差(mm)
垂直度(每米)
<.5
水平偏差
相邻两盘顶部
<2
成列盘顶部
盘面偏差
相邻两盘面
成列盘面
盘间接缝
B.成套配电柜安装应符合以下要求:
控制开关及保护装置的规格、型号符合设计要求;
闭锁装置动作准确、可靠;
主开关的辅助开关切换动作与主开关动作一致;
标识器件标明被控设备编号及名称或操作位置,接线端子有编号,且清晰、工整、不易脱色。
C.二次回路接线应成束绑扎,不同电压等级、交流、直流线路及计算机控制应分别绑扎,且有标识;
配线应整齐、清晰、美观,并且编号清楚明白。
2.3电缆桥架安装
●电缆桥架(梯架、托盘)敷设时的距地高度,按设计规定。
假设无规定,则水平敷设时,距地高度不得小于2.5m。
垂直敷设时,在距地高度小于.8m的局部须加金属盖板保护。
●电缆桥架不能敷设在腐蚀性气体管道和热力管道的上方及腐蚀性液体管道的下方,否则要采取防腐隔热措施。
●电缆桥架固定点的距离,按设计规定。
假设无规定,则水平敷设时,为.5~3m。
垂直敷设时,小于2m。
●电缆桥架作多层敷设时,按设计规定敷设。
假设无规定,则层间距离为:
控制电缆间不小于0.2m;
电力电缆间不小于0.3m;
弱电电缆与电力电缆间不小于0.5m(如有屏蔽盖板,则为0.3m);
桥架上部距顶棚或其他障碍物不小于0.3m。
2.4电气管道敷设
●为便于穿线,管路的弯头不宜过多,当管路较长或弯头较多时,中间应加接线盒。
根据标准规定:
管长度每超过30m,无弯曲;
每超过20m,有个弯曲;
每超过5m,有2个弯曲;
每超过8m,有3个弯曲,都要加装接线盒。
●当线路明配时,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管外径的6倍;
当线路暗配时,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管外径的6倍;
当线路埋设于地下或混凝土内时,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管外径的0倍。
●管子弯曲的角度,不得小于90°
,管子弯曲处的弯扁度不得大于管外径的0.倍。
●管子的弯曲可采用冷弯(即采用弯管器或滑轮弯管器直接进行弯制)或采用热弯(即采用氧—乙炔加热管子后进行弯制)。
2.5电缆敷设施工程序
电缆在敷设前,应对照施工图检查其型号规格是否符合设计,电缆的绝缘及护套是否完好无损。
然后按设计布置、走向放电缆,并将电缆编号、记录。
不同电压等级的电力电缆及控制电缆、信号电缆的编号应有所区别。
对低压电力电缆、控制电缆、信号电缆及绝缘导线等采用500V~000V的兆欧表进行绝缘测试。
电缆敷设在电缆沟支架上时,应将各种电缆按以下顺序排列:
●将高压电力电缆放在低压电力电缆的上层;
●将电力电缆放在控制电缆的上层;
●将强电控制电缆放在弱电控制电缆的上层;
假设电缆沟两侧均有支架时,kV以下的电力电缆与控制电缆应与kV以上的电力电缆分开敷设在不同侧的支架上。
在低压动力配电及照明配电系统中,由于采用“三相五线制”供电,为今后正常使用和检修维护的平安性,建议业主按以下平安色要求购置铜芯塑料绝缘线:
相线:
黄、绿、红色。
工作零线:
淡蓝色。
保护接地线(PE线):
黄绿相间色。
2.6二次接线施工程序
●二次回路接线布置应整齐、清晰、美观,导线绝缘良好,无损伤。
接线应符合设计要求。
盘、柜内的导线不应有接头,导线芯线应无损伤。
●导线与电气元件间采用螺栓连接、插接、焊接或压接均要牢固可靠。
●每个接线端子的每侧接线宜为根,不得超过2根。
对于插接端子,不同截面的2根导线不得接在同一端子上;
对于螺栓连接端子,当接2根导线时,中间应加平垫片。
●电缆芯线和所配导线的端部均应标明其回路编号,编号应正确,字迹清晰且不易脱色。
●盘、柜内的配线电流回路应采用电压不低于500V的铜芯绝缘导线,其截面不应小于2.5mm2;
其它回路截面不应小于.5mm2;
电子元件回路、弱电回路采用锡焊连接时,在满足载流量和电压降及有足够机械强度的情况下,可采用小于0.5mm2截面的绝缘导线。
●对于连接门上的电器、控制台板等可动局部的导线应采用多股软导线,敷设长度应留有适当的余量。
线束应外套塑料管以加强绝缘。
与电器连接时,端部应绞紧,并应加终端附件或搪锡,不得松散、断股。
在可动局部两端应加卡子固定。
●对于引入盘、柜内的电缆应排列整齐、编号清晰、固定牢固、防止交叉。
铠装电缆在进入盘、柜后,应将钢带切断,并将钢带接地。
使用逻辑电路的控制电缆,应采用屏蔽电缆,其屏蔽层应按设计要求的接地方式接地。
强、弱电回路不应使用同一根电缆,并应分别成束分开排列。
●二次回路的接地应设专用螺栓。
●二次回路接线,应用500V~000V的兆欧表测量其绝缘电阻。
直流小母线和控制盘的电压小母线,在断开其它连接支路时,绝缘电阻应不小于0MΩ;
二次回路的其它局部的绝缘电阻应不小于MΩ,但在比较潮湿的地方,其绝缘电阻可降低到0.5MΩ。
测量后,假设发现某一回路的绝缘电阻达不到要求时,则应查找原因,采取措施,以保证二次回路的任何局部,其导线对“地”的绝缘电阻、缆芯间或相邻导线间的绝缘电阻,都不小于规定值。
2.7照明安装
2.8接地系统安装程序
(四)、电气调试方案
、上位机控制式的电动阀调试:
电动阀一般是4个DI点,2个DO点的形式和DCS(或PLC)连接,要注意分清公共端(卡件柜和电气柜的公共端要统一),防止出现短路或逻辑错误。
使用对讲机联系,反复上下行调准限位开关。
如以以下图所示:
2、断路器测试:
●用2500V摇表测量绝缘拉杆、导电回路的绝缘电阻。
●用伏安法分别测量每相导电回路的接触电阻。
●用500V摇表测量断路器分、合闸、储能电机的直流电阻值,与出厂值无明显差异。
●断路器操作机构试验。
●断路器模拟操作试验:
在不同操作电源电压下对断路器进行分合闸试验,操作过程为⑴储能⑵合闸⑶分闸,完成周期动作。
●在额定电压下测量断路器的分合闸时间,三相分合不同期时间。
●交流耐压试验过程中无击穿、放电等现象,试验前后绝缘无明显差异。
3、互感器:
●外观无破损、裂痕等现象,绝缘>000MΩ。
●电流互感器极性为L与K、2K为同极性,电压互感器极性为A与a、2a同极性。
●各绕组变比测定
●各绕组励磁特性测定
●交流耐压
4、高压电机:
●外观检查。
●绝缘检查,符合以下要求:
000V以下,≥0.5MΩ。
000V以上,定子绕组≥.0MΩ/Kv;
转子绕组≥.0MΩ/Kv;
吸收比要求k=R60/R5≥.2
●极性及接线方式:
电池感应某相时,其余两相检流计均反偏,说明U、V、W同极性,根据极性及工艺要求将电机接成Y或△接法。
●测量绕组直流电阻值:
采用QJ44双臂电桥测量各相定子、转子绕组的直流电阻值与出厂值无明显差异,且相间差不超过最小值得%。
●定子绕组耐压试验:
A.直流泄漏耐压,每0.5倍试验电压分段,每段停留分钟,记录泄漏电流值,各相之差不大于最小值得00%,当最大泄漏值在20μA以下时,不应有明显差异。
B.交流耐压,短接同一相头尾施压,其它相短接对地,时间为分钟。
5、保护继电器的调试技术和调试方法:
名称
主要技术要求要点
调试方法
中间继电器
.线圈、接点、铁芯间的绝缘≥50MΩ
2.可动局部转动灵活,接点间距离≥2mm
3.动作电压≤70%Ue,返回电压≥5%Ue
继电器的动作值、返回值与其要求相差较大时,可调整接点压力或衔铁与铁芯的气隙,满足要求。
信号继电器
2.动作电压≤70%Ue,返回电压≥5%Ue
动作电压≤00%Ie,返回电压≥5%Ie
3.注意有DC220V,0.5A,0.025A,0.05A型
继电器的动作值、返回值与其要求相差较大时,可调弹簧拉力或衔铁与铁芯的气隙,满足要求,调后不致因振动而引起信号掉牌。
时间继电器
.针对不同形式的时间继电器作不同的检验,注意有分正负极的DC220V,串分压电阻AC0V等型
2.检验继电器的每一对瞬动、延时、常开、常闭的接点的动作情况。
1.时限应指从瞬动接点断开到延时接点闭合的时间段。
2.校准时间后做好整定点标记。
电压继电器
.可动局部转动灵活,接点间距≥2mm
2.过电压型返回序数为:
0.85~0.9
低电压型返回序数为:
.05~.5
3.两线圈并联,动作值为刻度的2倍
两线圈串联,动作值为刻度相同
1.返回系数可通过调整限制螺钉改变舌片的起始、终止角、接点压力,铁芯两极间距要满足。
2.高刻度通过调整限制螺钉,低刻度通过调整整定值把手满足。
电流继电器
2.过电流型返回序数为:
.返回系数可通过调整限制螺钉改变舌片的起始、终止角、接点压力,铁芯两极间距要满足。
反时限电流
继电器
2.扇形齿轮与螺母杆的啮合深度为扇形深度的/3~2/3。
3.返回序数为:
4.使动电流≤40%整定电流
.返回系数可通过调整感应铁片与电磁铁间的距离,扇形齿轮与螺母杆的啮合深度要满足。
2.动作电流可调整拉力弹簧满足。
3.动作时间可调整永久磁铁满足。
6、直流屏系统调试(直流屏系统是供电设备的操作、控制电源的来源)
●外观及绝缘检查。
●柜内原理配线检查。
●确定三相进线电源相序为正相序。
●根据使用说明书对电池作充、放电试验:
a.快充、快放2次,整定恒压充电电压,恒流充电电流。
b.慢充、慢放次,再次充好后可使用。
整定浮充电压、电流。
c.整定接地、欠压等报警点。
7、电气系统连接上位机及通迅网络的调试:
●I/O地址校线。
●上位机程序编写、调试。
●上位机CRT画面对断路器单动分合操作试验,检查断路器状态与画面状态的反响是否一致。
●上位机程序联调。
●模拟加二次电压,观察上位机检测情况。
●模拟加断路器相二次电流,观察上位机检测情况及保护动作情况。
●通过CRT画面模拟送电操作程序。
●送电试车:
送电断路器的操作全部由上位机自动操作。
8、电气低压设备调试内容:
●热继电器的调整试验;
●电流、电压表的校验;
●时间继电器的调整试验;
●电机的检查及试验;
●系统接地电阻测试;
●二次回路检查及模拟动作试验;
●电流互感器校验;
●单机试车;
●系统试车。
9、电缆头制作及预防性试验
●电缆终端采用热缩套管头或塑料控制电缆头套制作。
●高压电缆在敷设前,先做耐压试验,无击穿现象为合格,方可敷设,做完中断头后再进行耐压试验。
低压电缆可用000V摇表测量,电缆绝缘不低于MΩ。
低压电缆可用500V摇表测量,电缆绝缘不低于0.5MΩ.
●电缆两端应挂电缆牌,电缆牌的内容、编号、电缆规格型号、起止端。
所有合股导线应压接线端子,低压点相导线应标明相色。
用对讲机校线,校好线普通电机要注意防雨防潮,用摇表检查绝缘,相序仪校对相序(特别是禁止反转的电机)前方可试运行。
调试程序如下:
A.一般检查;
B.单元调试;
C.整机调试;
D.联动试验;
E.试运转及验收。
(一)、一般检查
1.PLC、变频器安装条件检查:
机房内的土建、照明、空调设施等均已施工完毕,并经检查符合设计要求。
室内温度、湿度等均符合设计和设备要求。
如无设计要求时参照下表规定执行。
工程名称
温度
湿度
有害物质
尘埃
震动、冲击
要求条件
0—40℃
平均湿度〈75%,且不应有结露
SO2〈0.5ppm
H2S<
0.ppm
0.2mg/m2以下
不影响设备运行
2.设备校核按以下各项进行检查:
A.各设备,元器件及附件的数量,规格,应附合设计要求。
B.应用软件原程序清单的内容和数量。
C.以只读存储器EPROM(EEPROM)为介质的应用程序内容和数量。
D.程序框图和使用说明书的内容和数量。
E.设备说明书和图纸资料的内容和数量。
F.设备出厂试验记录。
3.外观检查和线路校对:
A.各设备元器件应无损伤、变形、生锈和脏污异物等。
B.元器件固定牢靠,密封无异常。
C.插座、插件连接应无松脱,灯、键、开关和仪表等应无缺损。
D.元器件上的标号和线号应齐全。
E.电源进线回路,盘内外控制回路,变压器、开关和熔断器等的连接应符合图纸,接线应正确无误。
F.保护接地线的连接应符合图纸。
G.信号线及屏蔽线的连接应正确。
H.各插件盒(箱)的装配应平整牢靠,倾斜角应小于5度,抽拉无卡阻,到位感觉明显.固定在金属底板上的插件盒底座绝缘良好,地线插件接触良好以保证可靠接地。
I.开关板上的设定开关和跨接线的设定应符合图纸和设备说明书的规定。
J.插件板,面板上的灯,仪表和测试孔均应符合图纸。
4.接地检查
A.测量接地电阻,应符合设计规定。
B.检查各种接地线安装的正确性,断开接地线,测量保护地对工作地,保护地对逻辑地之间的绝缘,确认各种地线之间应无混线。
C.测量保护地对220V(AC)电源中性点之间的电压,一般应不大于V。
5.绝缘试验
测量电源回路,信号线和输入输出回路的绝缘电阻,应符合标准要求。
(二)、单元调试
.UPS调试
A.在实际使用负载下持续通电2H,检查输出电压,电流和通风散热均应良好。
B.检查备用电的连接和切换动作,显示均正常,UPS电源间歇时间应符合规定。
2.PLC调试
A.CPU调试
●通电测量电源电压,负荷电流应在规定范围内。
启动运行程序和显示正常。
●CPU指令检查。
●主存储器动作试验:
使用测试程序,以主存储器为独立系统与逻辑单元配合进行试验。
●硬件计时器,定时器检查。
●用模拟信号或程序设定中断,使用测试程序中断检查。
●拉偏和稳定性检查。
B.数据输入/输出设备的调试。
C.过程输入/输出(I/O)装置调试。
●模拟量I/O和智能I/O调试。
●数字量I/O设备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