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市小学语文教师感到困惑的几个问题的思考Word格式.docx
《对我市小学语文教师感到困惑的几个问题的思考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我市小学语文教师感到困惑的几个问题的思考Word格式.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课标版低年级教材识字量大,课文长,教学任务完成起来难度大,这是很多教师特别是农村学校教师普遍反应的问题。
如何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1.对教材的识字编排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课标版教材之所以在低年级安排较大的识字量,其目的是让学生尽早多识字,从而为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养成良好阅读习惯做准备。
课标版教材识字编排与以往最主要的区别是“认”“写”分开,在低年级要求多认少写,到中高年级要求会写的生字逐渐增多,这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课标版教材这样安排还考虑到现在学生的学情,即入学前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识字基础,如果还是按以往的编排,势必会影响很多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具体分析各人的教学情况,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1)对于“认”“写”分开这一点,在教学中是否这样去做了?
有不少的教师只要一出现生字就要求学生做到“三会”,即会读、会写、会用。
在低年级的教材中出现很多生字,如果教师们对那些只要求会认的字都要求学生做到“三会”,教学任务就会陡然增大许多,完不成教学任务也就在所难免。
(2)对于低年级阅读课中的“识字”,应放在教学中的什么位置上?
有很多教师对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定位不准,把分析理解课文思想内容确定为教学的重点,常常花大量的时间在这上面,挤占了识字写字教学的时间,一节课上下来,教师们都感觉该认的生字学生还不会认,该会写的生字也还不会写。
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识字写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应是教学的重点。
(3)对于农村的学生学前识字量少,家庭教育比不上城市,教师们采取了哪些积极应对的措施?
不少的教师有这样一个教学观念:
我在课堂上教给学生多少学生就懂多少。
这种观念必须要转变。
为了完成这么大的识字量,教师要想方设法让学生主动去识字。
如,开展识字竞赛,评选每日识字之星,颁发识字进步奖,邀请家长参加识字成果汇报活动……只要能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就应该不遗余力地去做。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起来了,识字的时间就不仅仅是课堂的四十分钟,识字的空间也不仅限于课堂上,其效果会超出想象。
(4)对于识字与阅读的关系,教师们的认识是否到位?
识字是阅读的基础,反过来,阅读可以有效地促进识字,特别是“认字”。
如果单纯的为识字而识字,识字与阅读割裂开,那么最受影响的首先是学生的识字兴趣。
学生因为识字,所以可以阅读;
因为阅读,所以可以了解大千世界,好奇心得到满足,就可以进一步激发识字、阅读的兴趣。
另外,通过阅读可以巩固所识的生字,识字跟“识人”一样,见面多了接触多了自然就会加深印象。
在阅读中学生可以识到许多未曾学过的字,生活中学生已经认识很多字的读音,但未必认识其字形,如“可怜”的“怜”,但在阅读中他可以通过具体的语境知道原来这就是“可怜”的“怜”字。
农村孩子识字量小,识字教学任务难以完成,关键还是阅读量太少,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给学生搭建良好的阅读平台。
二、关于作文教学的问题
农村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特别差,作文课怎么上?
这是很多教师关心的问题。
农村学生写不好作文,其原因有多方面。
作文教学是有规律可循的,我认为至少应认识到以下几点:
1.阅读是写好作文的基础
作文有别于口头表达,它要求使用的是比较规范的书面语言,语言的组织要比口头表达更严密,逻辑性更强。
如何组词、构段、成篇?
这些词汇、句式、段式、篇章结构从何而来,如何“植入”学生头脑?
答案就是——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把第二、三学段的作文训练称为“习作”,“习”即学习模仿的意思。
学习模仿的是别人所写的好文章,那就离不开阅读。
阅读包括课堂上教师指导下的阅读和课外自由广泛的阅读。
课堂上的阅读是有意识的从课文中习得作文的营养:
词汇、句式、段式、篇章结构范式等,这种习得有时需要有教师的分析点拨引导,但更多的是学生自己去习得,有效的方法就是让学生反复地用心地去朗读课文,甚至熟读成诵。
在这个过程中,文质兼美的课文就会印在学生脑中,日积月累就丰富起来了。
在表达(口语表达、书面表达)时,学生就会出口成章,下笔成文。
当然,这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们如能从一年级就开始改革自己的阅读教学,教师的分析讲解尽可能少一些,挤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去朗读课文,背诵优美段篇,在小学阶段学生可以从400篇左右的课文中汲取丰富的作文营养!
课外的阅读对学生写作的影响更多的是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影响。
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更多地是学会对生活、自然、社会的观察、品味和思考,这一点对学生的作文极其重要,这种观察、品味和思考是否敏锐、高尚、全面、深刻直接决定学生作文内容的质量。
一个学生如果能博览群书,他就会比别人更注意观察生活、自然、社会,就会更喜欢思考,也会有更多独特的发现、感悟和见解,表达的欲望比别人更强烈,作文内容更丰富多彩。
2.写作方法的指导应放在阅读教学时
传统的作文教学大多沿袭这样的模式:
教师布置作文——教师指导——学生写作文——教师批改——教师讲评。
教师对学生进行作文指导多是放在学生动笔作文前这个时间段。
很多教师主要是是从审题、选材、表达技巧等方面去说,由于时间不多,教师能做到的也就是泛泛地说说而已,对学生写好作文帮助不大,有效性不高。
小学生的感性思维强于理性思维,要想让学生明白“内容具体”“语句生动准确”等等,就要在阅读教学时注意“读写结合”,抓住课文里一个个具体的“例子”让学生明白这就叫“内容具体”,那就叫“语句生动准确”“过渡自然巧妙”。
如果按这样的思路去做,因为阅读课的课时是最多的,所以就可以经常性地对学生进行作文指导,学生就会从许许多多的例子中学会怎样写作文。
3.作文前的指导应重在激发表达欲望
学生动笔写作文前教师应做什么?
多数教师是从写作方法、技巧等方面去指导学生,但实际的效果并不令人满意。
我市金秀县潘海珍老师的“情境再现,自主作文”课题研究给我很大的启发。
在学生动笔作文前,她会根据本次作文的要求,创设生活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经历过程、体验生活、有所感悟,然后顺势让学生动笔写作文。
我有机会观摩了她执教的几节作文课,都是借班上课,学生表达的欲望很强烈,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一吐为快的写作冲动,所写的作文内容都比较具体,最重要的是学生的作文写出了自己想说的话,表达的情感特别真实。
不少教师也许都有过这样的教学经历,“六一”儿童节到了,班里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活动结束后让学生动笔写作,写出来的作文都比较好。
让学生有话想说、有话可说是作文教学的关键。
“文章不是无情物”“情动而辞发”,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无不是源于作者强烈的情感驱动。
作文前教师最应该做的是让学生“情动”起来,让他们想说、想写。
教师干巴巴的有关作文方法技巧的指导无法激起学生写作的愿望。
试想,在作文课前学生上的也许是数学课、体育课,学生此时也许还沉浸在上一节课的情境中,这时却叫他们动笔写一篇作文,除非是特别优秀的学生,不然多数学生这时是心不甘情不愿地去写,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教师如果能够根据每一次作文的训练内容,精心地创设与之匹配的写作情境,可以通过教师充满感染力的教学语言,表演活动,播放多媒体课件等等,让学生融入此情此景后再动笔写,效果自然大不一样。
4.让学生学会修改习作十分重要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对此教师们都不会有异议,但在作文教学中却很少有教师坚持去实践这一规律,反而总是抱怨学生作文太糟糕。
作文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学生作文很难一次就达到要求,反复修改方能不断完善。
要让学生从改中悟写,掌握写作的方法。
教师们对此要有充分的认识。
如何指导学生修改习作?
教师首先对全班学生的作文情况有基本的了解,找出做得比较好的有哪些方面,存在的共性问题是什么?
对每次作文训练存在的共性问题教师要重点指导学生修改。
如,内容不具体是小学生作文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师可以从本班学生作文中找出正反两方面的例子,可以是一段话,可以是整篇文章,或者从所学的课文中找出一些例子,教师利用这些“例子”让学生比较直观的明白怎样写才是“内容具体”。
学生有了一个可以学习借鉴的模式后,再修改自己的习作,或是与他人一起修改。
通过反复多次的修改,学生作文内容不具体的问题就一定会解决。
每个学生每次的作文都各自存在不同的问题,除了针对共性的问题进行指导外,教师还应给予个别的指导,如果时间不允许,每次可以选择一些问题比较多的学生作文进行指导。
学生的作文不可能做到尽善尽美,每次修改习作也不一定要求做到面面俱到,抓住主要问题进行修改,力求每课一得,长期累积就一定会达到目标。
5.作文训练要注意分层分类达标
分层,在这里指的是把学生的作文水平分为不同的层次。
作文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体现,学生个体之间会呈现较大的差距。
如果在教师的心中总是以一个标准来要求所有的学生,势必会造成这样的结果:
教师对一部分所谓的差生总是不满意,失掉信心,拿不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学生在这样的评价标准下,很难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久而久之就丧失了作文的兴趣、信心。
作文教学尤其要注意分层达标,给不同水平的学生在不同的阶段确定合适的教学目标。
如,水平高的学生可以让他达到中心明确,内容具体,语句生动形象,不写错别字,书写工整美观的目标;
对水平稍低的学生可以让他基本做到文章有中心,内容比较具体,句子通顺,减少错别字,书写工整;
而对一些特别差的学生,可以从把一段话写通顺开始训练,循序渐进不断提高。
作文教学分层达标体现的是以学定教、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可以让师生以更轻松的心态对待作文教学:
教师会变得宽容了,教学的针对性强了,而不是以前的“一刀切”;
学生作文会变得更有自信,因为每次作文的目标都是以他(她)现有的基础作为起点而确定的,只要学生跳一跳就可以够得着。
分类,在这里指作文训练常常涉及到的中心、内容、语句、书写等。
每一次作文训练虽说都是整体训练,但由于小学生理解接受水平有限,如果一次性提出太多的要求,就会顾此失彼完不成任务。
教师可以根据本班的学情在某一个阶段强化某一方面的训练,如某班学生作文在现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语句不通顺”,教师就可以在一个时期内重点对这方面进行指导训练,当该问题基本达标后再解决诸如“内容不具体”等问题。
由于训练目标明确集中,学生接受起来就容易很多,同时,作文训练的效果检测起来较简单,对提升师生的信心很有帮助。
三、关于课改与考试
课改了,平时上课时自己很注意让学生多说多练,但如果教学不跟着“试卷”走,学生就会考砸,现在对教师的评价是“一考定业绩”,自己感到很迷惑,该怎么办?
这个问题很能够代表广大教师的心声,毕竟这关系到教师切身利益。
在学校、教育主管部门对教师业绩的评价还不尽完善的情况下,教师如何来处理好实施课改与考试评价的关系?
我认为应该从两方面来思考:
一是对学生考试评价的方式、内容是否体现课程改革的要求?
二是教师是怎样进行教学的?
1.围绕语文素养确定考试评价内容、方式
学生语文素养的高低是语文学科考试评价的主要内容。
语文素养指学生在语文方面表现出的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
语文素养包含:
语文的积累、语感、语文学习兴趣方法和习惯、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和思想观念。
其中,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组成语文素养的核心。
很多地方的教育主管部门从质量把关的角度出发都会在期中或期末开展教学质量调研检测,从便于操作的角度考虑,多数是以书面检测为主,其他形式的质量检测较少。
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从人教修订版教材和各出版社的课标版教材的编写来看,注重内容的整合是一种趋势。
从我市各县(市、区)组织考试的命题情况看,卷面上对语文的积累、语感、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审美情趣、情感态度和思想观念等方面的考查很重视;
同时也间接地考查了语文学习兴趣方法和习惯、思维品质、文化品位、知识视野等。
如,有些阅读题以及口语交际题、作文题,既考查学生的语文能力,又考查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教育主管部门主导着期中、期末考试评价,那么作为学校特别是教师应重视对学生平时学习情况的考查评价,因为有些考查内容只有任课教师是最便于操作的,如:
语文学习兴趣方法和习惯、思维品质、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和思想观念等。
我认为教师如果做好了平时的考查评价,而且是从提高学生综合语文素养的高度来考查评价,那么,所谓的期中、期末考试要考好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事。
例如,如果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方法和习惯都比较好,那么考试成绩就不会差。
又如,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可以提高综合的语文素养,反之较高的语文素养,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并且要有一定的课外阅读量。
2.课改过程中语文教学出现基础不扎实的倾向
课程改革以来,语文教学较以往更关注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但也存在一些误区:
有些课为了体现学科间的联系,语文课上让学生又唱又跳,又画又演,课堂很活跃,而学生有关语文方面的学习收获却不多;
有些课为了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堂上让学生漫无边际的说,教师不加以引导,所谓的合作学习热热闹闹,却收效甚微;
有些课要体现以读为本的思想,整节课教师不提读书的要求,也不作必要的分析指导,就让学生不停的反复读,就像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
有些阅读课上,关于人文性的分析讲解太多,语文能力的培养却遭到弱化;
有些课为了所谓的密切语文与生活的联系,作了过多的拓展延伸,而忽略课内的扎实学习;
有的课为了体现尊重学生的独特感悟,教师动辄就创造机会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独特看法;
有些课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充斥课堂的大部分时间,用直观的教学手段代替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感悟,扼杀了学生借由语言文字进行想象的机会;
有些课年段教学目标不清楚,该在中高年段学习的内容放到低年级学,而要求在中高年级学习的却没有得到重视……
很多教师反映现在的学生敢说了会说了,但考试成绩却不令人满意,这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课堂热闹不等于就是进行课改,很多需要扎扎实实训练的内容还是不能丢掉。
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组成语文素养的核心,语文教学的本位还是要坚守,不能荒了自家的园,肥了别人的田,对于这一点大家要有充分的认识。
课改与考试并不矛盾,重要的是如何正确处理好两者的关系。
四、关于毕业班复习
有教师问:
毕业班系统复习如何着手?
我个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1.以大纲(课标)为依据,课本为主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和《语文课程标准》从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几个方面分别提出教学的目标要求,这些目标和要求就是复习考试的一把“尺子”,进入总复习时教师应认真研究这些目标要求,做到心中有数。
如识字数量是2500—3000字,书写的要求是正确工整;
阅读方面从词句的意义内涵、文章的表达顺序、文章的表达方法、文章内容、作者的思想感情等方面都提出了阅读目标要求;
又如习作要求:
“……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
课本是实施大纲(课标)要求的载体,大纲(课标)的要求在课本中得到一一的体现,教师要认真去分析教材编者在课本中如何去体现这些要求。
重点看几个方面:
每组课文前的“导语”部分,每篇课文后面的思考练习题,每一组课文后的训练内容。
在这几部分出现的训练内容、题型往往都是考试重点。
教师们在指导学生总复习时不应抛弃课本大搞题海战术。
语文学科考试趋向于整合内容,一般很少在题型变化方面作过多的文章。
要扎扎实实识字书写,积累语言,培养阅读理解能力,训练书面表达、口语表达能力,培养语文实践能力。
2.分析学情,确定重难点
进入总复习阶段前,每个班级都经过了长时间的语文学习训练,每个班的学情很不一样,任课教师要具体分析本班的学情,分析的“尺子”就是大纲(课标)提出的目标要求,以这把“尺子”来衡量本班学生的学习情况,看看还有哪些缺漏的地方,这就是总复习时的重难点。
如,有些班是识字写字方面还不过关,有些是作文水平还达不到要求,更具体的如阅读部分有些班级的学生对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文章表达方法等掌握得不够扎实,那么在总复习时就要重点去指导学生训练。
3.全面复习,突破重难点
毕业班总复习是对整个小学阶段教学内容的复习,既是对前一阶段教学的总结,更是为下一阶段学生进入初中学习打好基础,不同于平时的期中、期末复习,全面性是它的特点。
总复习时可以分块进行,也可以依照顺序对每一册所学的内容进行梳理复习。
分块复习就是按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进行。
如,识字数量为2500—3000字,可以采取分散和集中相结合的办法检查识字情况,书写主要靠长期的训练,但在总复习阶段可以强化训练一段时间,毕竟在考试时书写也占好几分。
又如阅读题历来是失分比较多的,总复习时要重点训练以下内容:
初步掌握一般的阅读方法,能整体感知阅读材料,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有关词语和句子的意义、内涵,体会其表达效果,能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能提出看法或疑问,能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语言的积累、运用等,在全面复习的同时,在难点部分如“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这方面要多花时间训练并加以突破。
4.分析题型,适当训练
教师可以认真分析近几年有关的试题,领会命题的原则、范围、题型等,其中题型是分析的重点。
比如,有些题目历年来基本上都会出现:
考查学生平时语言积累的情况,把成语、名言警句补充完整,在具体语境中运用所积累的名言警句,结合社会热点问题谈谈个人的看法、感受,模拟生活情境进行口语交际等等,教师对此要心中有数,在指导学生复习时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不至于眉毛胡子一把抓,理不出一个头绪来。
根据考试的题型,可以让学生做一些练习,训练的量要合适,不要只追求数量,而忽视方法的总结,让学生掌握方法是最重要的。
如,对于阅读部分,可以让学生再一次做做课文后的思考训练题,让学生掌握方法,然后可以适当进行延伸拓展,找一些有代表性的阅读短文编制一些典型的题目让学生练一练,加深理解形成能力。
5.分层要求,发挥能动性
十个手指有长短,学生的学习水平也各不相同,教师在制定复习计划时要根据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
对于识字、积累好词佳句、背诵名段名篇等,原来学习比较自觉的基础较好的学生,这部分内容需要花的时间不用太多,反之对于另外一部分学生来说由于平时积累得太少,基础打得不扎实,在总复习时就要多花些时间去记忆,这部分的内容在考试中得分相对较容易。
对于习作部分的复习,在学会审题,作文符合题意的基础上,对那些作文基础好的学生,可以在选材新颖,内容具体,多用上所积累的好词佳句使语句更生动形象等方面作强化训练;
而对一些作文基础较差的学生,要求不偏题,有一定的内容,要在“语句通顺”方面下功夫,因为写文从字顺的作文是小学阶段最基本的要求。
对于阅读部分,对于基础不太好,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要把主要精力放在课内,对课文后面的思考训练题要认真复习,从这些训练题中归纳方法,比如,领会文章的表达方法一般可以从哪几个方面入手去分析;
另外,在阅读部分,有不少主观题,要求学生组织语言答题,不少基础较差的学生常常因语句不通顺、辞不达意丢分不少,在复习时要多做这方面的训练;
而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在做好课内复习的基础上,可以做一些课外阅读训练。
在总复习阶段,教师的指导思想应是力争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收获,为今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对学生要以鼓励为主,想方设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每一个学生都看到自己的进步。
教师要充分了解本班学生在每一个学习内容上的优劣,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主动去补漏补缺,因为各人情况不一样,如果都是统一安排复习内容,效果肯定不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