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dMark软件常规解释流程培训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
《LandMark软件常规解释流程培训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LandMark软件常规解释流程培训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六、UNIX常用命令介绍
(一)目录管理命令…………………………………………………………29
(二)文件管理命令…………………………………………………………29
(三)打印命令………………………………………………………………31
(四)网络操作………………………………………………………………31
(五)其他常用命令…………………………………………………………31
(六)vi编辑命令……………………………………………………………32
应用LandMark软件进行常规地震资料解释
OpenWorks是LandMark所有软件模块的一体化工作平台。
在此环境平台下,地球科学应用人员可以直接综合应用各种软件模块,解决各种地学问题。
在LandMark软件中进行地震资料解释的常规流程如下:
●数据加载
●制作合成地震记录
●三维地震资料解释
●时深转换
●构造成图
(一)启动LandMark
进入LandMark用户后即刻出现OpenWorks工作平台,LandMark软件各种功能的模块(SynTool、SeisWorks、TDQ、ZmapPlus、PostStack/PAL。
。
)都在Applications子菜单下。
加载钻井数据的工作流程分三步:
建立投影系统、建立OpenWorks数据库和加载钻井数据。
(二)建立投影系统
定义投影系统一般需要三种参数:
投影系统的坐标类型、地质坐标系统的类型和对应地质坐标系统的参数。
以建立TM投影系统为例,其建立过程如下所述。
1、进入“建立投影系统”的菜单OpenWorks->
Project->
MapProjectionEditor
2、建立TM投影系统
(1)选择投影系统的类型
(2)选择地质坐标系统
(3)定义地质坐标系统的参数
注意:
使用TM投影系统时,由经纬度转为X、Y坐标时,X、Y坐标有包含条带号和不包含条带号之分。
3、存储投影系统
4、检查投影系统
说明:
如果需要应用TM投影系统,就不必建立投影系统,LandMark已经建立了中国地区的各种TM投影系统,供我们选用。
这些投影系统已包含了我国所有的版图。
LandMark还建立了其他地区的不同的投影系统供选择使用。
因此,我们通常不需要重新建立投影系统。
(三)建立OpenWorks数据库
LandMark地质、测井、地震和绘图等软件的解释成果均储存在OpenWorks数据库内。
它是各种软件解释成果互相通讯的媒介。
在应用LandMark软件做任何工作之前,必须首先建立OpenWorks数据库。
1、进入菜单OpenWorks->
ProjectCreate
2、定义参数
(1)定义数据库名
(2)选择投影系统(3)选择测量系统
(4)定义探区的经纬度坐标(5)定义数据库的空间大小
3、设置解释员OpenWorks->
Interpreters
(四)加载钻井数据
在加载钻井数据之前,首先要建立一个地震工区。
1、建立地震工区
(1)建立一个Survey(工区的地理位置)
OW->
Data->
Management->
SeimicDataManager
(2)建立地震工区
Management->
SeimicProjectManager->
SeismicProjectCreate
(3)加载工区:
在OW->
Applications->
PostStack/PAL中进行。
2、加载钻井数据的准备工作
(1)钻井数据的加载总是执行“三步曲”,只要掌握这三步,加载钻井数据很容易。
“三步曲”是编制ASCII钻井数据文件、编辑格式文件和加载钻井数据。
关键是格式文件的定义。
(2)对于地震数据解释,我们至少需要加载下述几种钻井数据类型:
钻进平面位置、地质分层、时深表、钻井的垂直位置、测井曲线和合成地震记录。
(3)加载钻井数据时,首先加载钻井平面位置,然后加载其他钻井数据,加载结束存入当前的Oracle数据库,即我们设置的OpenWorks数据库。
此外,加载钻井数据之前,可以打开OW->
WellCurveViewer和OW->
WellDataManager窗口,这是加载钻井数据正确与否的两个监控窗,在WellCurveView窗内将显示钻井名和测井曲线。
在WellDataManager窗内将显示加载的各种钻井数据信息,它是一个小型的数据库的菜单。
3、加载钻井平面位置
钻井平面位置和地质分层在OW->
Import->
ASCIILoader中加载。
首先介绍钻井平面位置数据的加载流程。
(1)编制ASCII文件。
在Unix窗口下用Vi等命令编辑钻井平面位置文件。
钻井平面位置文件一般包括钻井名、钻井标识名、X坐标、Y坐标、补心高类型、补心高高程数据、总深度等内容。
(2)进入加载软件,编辑格式文件。
ASCIILoader
a.输入钻井平面位置的ASCII文件
b.编辑格式文件
①进入菜单ASCIILoader->
Edit->
Format
②输入钻井平面位置的文件名和定义格式文件名
③编辑格式文件WellHeader
(a)建钻井标识名的格式行-Uwi
(b)建钻井名格式行的图片-CommonWellName
(c)建补心高类型KB格式行的图片-ElevType
(d)建补心高高程数据域格式行的图片-Elevation
(e)建X坐标格式行的图片-OrigXorLonSf
(f)建Y坐标格式行的图片-OrigYorLatSf
(g)建钻井总深度格式行的图片-TotalDepth
④储存格式文件
(3)加载钻井平面位置
4、加载地质分层
(1)先建立一个Surface
Surface/FaultDataManager
(2)加载地质分层数据
WellDataManager
在Pick下出入地质分层数据。
地质分层数据文件一般包括钻井名、钻井标识名、地质分层名、分层深度、分层顺序号等内容。
我们仅仅叙述了加载钻井平面位置和地质分层的方法,实际上“ASCIILoader”可以加载各种数据,例如:
钻头信息、取心信息、泥浆信息、油气产层分析和钻井测试分析等。
加载完钻井平面位置后,可以建立一个钻井列表OW->
ListManagement->
WellListManager
活化期望的钻井WellListManager->
List->
AllWells
存储钻井列表WellListManager->
SaveSelect
5、加载钻井垂直位置、时深表、测井曲线和合成地震记录
(1)常见的钻井数据文件
LandMark可加载四种格式的钻井数据,不同类型的数据文件应用不同的格式文件。
四种格式是:
a.LAS格式:
输入有文件头的ASCII钻井数据文件。
b.LIS:
输入二进制的钻井数据文件。
c.BIT:
d.ASCII:
输入ASCII钻井数据文件。
常见的ASCII数据文件有:
单井多曲线-曲线名横向排列;
多井多曲线;
单井多曲线-曲线名垂直排列;
多井单曲线;
单井单曲线-测井曲线值是横向排列。
ASCII文件的一般规律:
①文件内有Marker的有两种情况:
多井多曲线或多井单曲线的ASCII数据文件和曲线值是按行排列的ASCII数据文件。
②文件内没有Marker的两种情况:
单井多曲线或单井单曲线的ASCII数据文件;
如果文件内的第一列数据域是钻井名,即使是多井多曲线或单井多曲线,ASCII数据文件也不需要加Marker(钻井名相当Marker)。
由此,加载多井ASCII数据文件,第一列数据域又没有钻井名,格式文件必须设置Marker。
Marker在编制格式文件时是一项重要参数。
(2)编制格式文件的基本概念
a.进入加载钻井数据的菜单OW->
CurveLoader
输入钻井数据文件可以是ASCII磁盘文件也可以是磁带。
磁盘文件:
ASCII、LAS、BIT和LIS格式的输入文件;
磁带文件:
BIT和LIS格式的输入文件。
b.编制格式文件的菜单
对LAS、LIS和BIT格式的输入文件不必编制格式文件,LandMark已提供了蕴含格式文件,而ASCII文件需要编制格式文件,并且不同类型的ASCII数据文件需要编制不同的格式文件。
①定义格式参数
(a)RecordIDType定义记录ID(有Marker或没有Marker)类型。
(b)CurveDataRecordType标识一张记录内有一条或多条曲线。
②定义深度单位、水平距离单位和数据为零的标记值。
③DataType加载数据的类型:
WellLogCurves测井曲线;
PositionLogs钻井的垂直位置;
AngularDirectionalSurvery以方位角表示钻井的垂直位置;
SyntheticSeismograms合成地震记录;
TimeDepthTables时深表。
(3)加载钻井数据时的基本概念
a.加载所有的钻井数据LoadAll
加载正确的钻井数据。
所谓正确的钻井数据有三个条件:
钻井名必须在数据库内已定义;
曲线名必须在曲线字典内已定义;
ASCII数据文件正确。
另外,可以强迫加载不正确的数据(钻井名在数据库内没有定义或测井曲线名在曲线字典内没有定义),加载后钻井名输入数据库,曲线名将加入曲线字典内。
虽然钻井名已加入数据库,但它的WellHeader是不正常的,需要在WellDataManager菜单中修改。
b.加载选择的钻井数据LoadSelect
该种加载方法,必须首先扫描钻井数据文件,然后选择加载钻井数据。
只有两种情形需要用该选件:
加载ASCII数据文件时,钻井名在数据库内没有定义或曲线名在字典内没有定义;
加载LIS或BIT格式数据。
(4)以加载时深表为例,介绍加载钻井垂直位置、时深表、测井曲线和合成地震记录的方法。
a.进入菜单OW->
CurveLoader定义数据文件名和路径
①进入菜单CurveLoader->
Edit->
ASCIIFormat->
Format->
New编制新的格式文件,选择时深表数据文件。
②编辑格式文件
(a)定义格式参数
(b)定义深度单位、水平距离单位和数据为零的标记值
(c)加载数据的类型:
TimeDepthTables时深表
(d)编制时深表数据域的格式行:
井名、时深表名、基准面、深度、双程时。
③储存格式文件
c.加载时深表
要做一个工区的较为准确的解释工作,必须要有准确的标志层,因而在解释之前一个必要的步骤就是合成记录的制作。
合成地震记录是联系地震资料和测井资料的桥梁,是构造解释和岩性储层地震解释的基础,它是地震与地质相结合的纽带。
合成地震记录的精度直接影响地震地质层位的准确标定及岩性储层解释的精度,通过制作高精度的合成地震记录,可以将研究的目的层准确地标定在地震剖面上,在井资料与地震资料之间建立准确的对应关系,为解释工作以及精细储层描述打下坚实的基础。
根据反射波法地震勘探原理,合成地震记录近似为地震子波与反射系数序列的褶积。
如果用S(t)表示子波,R(t)表示反射系数序列,f(t)表示合成地震记录,则
用声波测井曲线和密度曲线求出地层的反射系数,然后与子波褶积生成一维模型即初始的合成地震记录。
通过调试合成地震记录制作参数,使之不仅在波形、频率方面与井旁地震道最佳吻合,而且在反射强度上也应达到最佳匹配。
LandMark在OpenWorks->
Syntool模块中制作合成地震记录。
根据制作好的合成地震记录得到的时深关系,可以将钻井资料得到的深度域的层位标定在时间域的地震剖面上,在SeisWorks中进行层位追踪;
可以在TDQ中建立速度模型并进行时深转换等工作。
工作流程:
(一)准备工作
1、有OpenWorks工区
2、有解释员
3、有测井曲线:
声波时差曲线、密度曲线、自然伽马曲线等。
曲线的深度必须是测量深度,加载曲线必须加载工程单位,尤其是声波时差曲线。
(二)启动SynTool制作合成地震记录
1、选择工区、测量系统、解释员、井列表、参与制作合成地震记录的井名。
2、利用输入的声波时差测井曲线和密度测井曲线计算得到反射系数序列,根据默认的方法提取一个子波(梯形滤波),以上两者进行褶积,得到初始的合成地震记录。
(1)时深关系来源:
RCSonicIndirectly是软件默认的优选方法。
Checkshots校正只改变其时深关系,RCs和Synthetic并不改变。
(2)选择计算反射系数的声波时差曲线。
(3)选择计算反射系数的密度曲线。
(4)定义深度范围和深度取样间隔FromRCP-WaveSonic。
(5)在处理面板中,选择应用真垂深TVD和Checkshots校正。
(1)进行深时转换的来源有四种选择,适合在不同的情况下使用。
(2)斜井合成地震记录的制作
斜井测井曲线反映的是斜井轨迹周围地层的物理特性,由于斜井钻井存在着地面井口与地下靶点平面投影不在同一点的问题,故斜井的合成记录必然沿斜井轨迹标定,不应在斜井井口垂直方向上进行标定。
因此,需对斜井测井资料进行如下的准备和校正:
a.根据斜井完井报告数据正确计算钻井轨迹沿地层界面在井旁地震剖面上的投影位置,通常要有垂深、斜深及东西向、南北向的偏移量来描述这些位置。
b.将各类测井曲线每个采样点的测量深度转换成垂直深度。
c.用经过TVD校正后的声波测井资料按直井方法生成合成地震记录,沿斜井轨迹和井旁地震道直接对比。
3、对比合成地震记录与实际井旁地震剖面,对合成地震记录制作参数进行调试,使其在波形、频率、反射强度等方面与井旁地震道达到最佳吻合。
(1)对初始合成地震记录进行校正
a.三种基准面高程校正:
深度基准面、时间基准面、Checkshot基准面。
b.测井曲线校正:
在测井曲线采集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如井壁跨塌、基线漂移、电缆拉深等,需要对测井曲线进行编辑。
(表格编辑、块编辑、厚度编辑和鼠标编辑)注意:
曲线编辑是在深度域进行的。
c.Checkshot校正
Checkshot是存放于数据库中的时深表,一般选择VSP资料作为Checkshot,既可以从本井选择,也可以从邻井选择时深表作为Checkshot,其目的是为了合成记录更加匹配井旁地震剖面。
在应用Checkshot之前必须施加TVD校正。
Checkshot的方法很多,其中层间传输时间(IntervalTransitTime)是最常用的Checkshot方法,它强制综合时差曲线精确匹配时深对,与各Checkshot时深对对应的时差样点都要被减去或加上一个常数值,并可以切除在应用Checkshot后超过某些限度的差值。
(2)提取井旁地震剖面post到SynTool面板上,用以与合成记录的匹配。
(SynTool->
Panes->
SeisWorksSeismic或快捷图标)
a.将合成地震记录叠置在井旁地震剖面上,观察其匹配程度。
b.加入合成记录于井旁地震剖面相关面板,用来检验两者之间的相关性。
(3)调试制作合成地震记录的参数-提取子波
可选择的子波类型有:
高频理论子波(雷克子波)、单时窗提取井旁地震道子波、分时窗提取井旁地震道子波。
高频理论子波合成的地震记录分辨率高,但与实际地震剖面吻合度稍差一些;
单时窗提取子波吻合度好但分辨率稍差一些;
分时窗提取子波合成的地震记录分辨率和吻合度都要比前两者高,但是需要的资料比较多。
所以如果单一的只追求分辨率,对与剖面的吻合程度要求不高的话,用高频理论子波合成地震记录就可以了。
如果只要求与剖面的吻合度,用单时窗提取地震子波合成地震记录就可以了。
a.初始合成地震记录根据梯形滤波法提取子波。
b.从井旁地震道提取子波的方法有自相关法(比较常用)和维纳-莱文森算法。
c.提取Rick子波
d.子波参数
①子波的相位
相同振幅谱的诸子波中,零相位子波的分辨率最高,而最小相位子波的分辨率并不是最高的。
②子波的主频
提取Rick子波时需要定义子波的主频。
一般在PostStack中观察频谱频带宽度及主频。
分辨能力与频带宽度成正比,决定分辨率的是振幅谱的绝对宽度,而相对宽度决定子波的相位数,与频率没有直接关系。
③子波的长度
缩短子波长度是提高纵向分辨率的关键,所以子波长度不能太长;
当子波的相位数一定时,频率越高,子波的延续时间越短,即波长越短,分辨能力越强。
④子波的窗口长度
应用SeisWell模块来提取子波时需要定义子波窗口长度,一般为子波长度的2~3倍。
(4)对合成地震记录进行处理
对合成地震记录进行处理的方法有滤波处理、自动增益控制、乘法和改变极性。
其中,滤波处理就是提取Rick子波、梯形子波等不同类型的子波的方法,并可以进行分时间段滤波处理,即分时窗提取子波。
自动增益是软件在时窗内自动计算比例因子(不同的时窗内比例因子可能不同),然后根据比例因子增益合成记录的显示结果(波形的波峰与波谷更明显)。
乘法处理方法是乘以同一个因子,使显示的波峰与波谷得到相同程度的改变。
理论上讲,子波的极性应该与地震剖面的极性一致,一般先确定工区的地震剖面的极性,然后在提取子波时选择相同的极性。
通过对合成地震记录与井旁地震剖面的对比,选择是否改变极性。
上述几种对合成地震记录的处理方法,目标是合成记录更好地匹配地震剖面。
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处理方法。
4、SeisWell模块-新的子波提取程序
a.启动子波提取程序:
SynTool->
Extract->
SeisWell;
b.初始化地震工区-选择三维数据体;
c.编辑三维子波参数输入表选项:
欲扫描的地震道中心线号、中心道号、扫描线两边的线数、道数、反射系数相关时窗的开始时间、第一个地震相关时窗的延迟时间、各地震道相关的数目、相关时窗长度和平滑时窗长度。
d.得到SeisWell对3D数据的扫描结果:
图中圈为井眼位置,叉为全部的品质因素值最高的位置。
上图为信噪比观察图,图中色彩对应于品质因数值;
下图为延迟时间观察图,图中色彩值对应于延迟时间值。
e.点击品质因素值最高的位置,得到沿某一主测线的各个CDP点与各个相关开始时间的信噪比观察图,图中叉为扫描框图内的品质因数的最佳统计匹配位置,色彩值对应于品质因数值,即信噪比值。
利用此图可以快速识别最佳匹配子波位置。
f.从选择的位置提取子波,显示子波谱,并可以对提取的子波在相位和时间延迟上进行处理。
g.对提取的子波进行存储并使用其重新计算合成地震记录。
h.在子波被拾取和应用之后,SeisWell模块提供了质量控制工具,三个统计显示工具:
常态测试、稳态测试和相关测试,他们能够帮助我们分析计算结果的有效性。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通常直接应用SeisWell模块,自动快速识别最佳匹配子波位置并制作相应的合成的合成地震记录。
(三)合成地震记录的存储
对于制作好的合成记录可以四种方式存储:
以时间域存入数据库、以深度域存入数据库、存成ASCII文本文件和存成磁盘SEGY文件。
合成地震记录的存储:
首先存储时深表至数据库,然后存储合成地震记录至数据库。
存储时深表和合成地震记录时,可以存储成激活的,激活的时深表与合成记录可以直接在SeisWorks中应用。
(四)合成地震记录的输出
SynTool软件可以直接生成CGM绘图文件或PS文件,用于绘制SynTool面板图形。
若机器上安装了ZEH或SDI绘图软件,且配置了绘图仪如HP或VERSATEC绘图仪就可以直接绘图了。
File->
Print)
在一体化解释过程中,SeisWorks2D/3D软件可以直接调用存入数据库中的时深表和合成记录,但需要将其激活,用来进行层位标定与钻井地质的时深转换。
并且,在SeisWorks中可以直接编辑合成记录,再存入数据库中。
合成记录完成之后,有了准确的标志层,就可以根据需求对地层作标定,进行三维资料的解释工作。
在OpenWorks->
SeisWorks-3D模块中进行地震资料解释。
SeisWorks地震解释模块是LandMark软件中主要的模块,解释功能强、精度高、比较灵活。
它可以与LandMark的其他地球物理、地质和测井模块直接通讯,可以实现地球物理、地质和测井的综合解释。
SeisWorks解释模块的功能:
1、三维地震剖面的显示
2、工区底图的显示
3、层位、断层的常规解释
4、层位、断层的自动追踪
5、断层多边形的产生
6、等值线的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