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组织理论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944458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44.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行政组织理论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行政组织理论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行政组织理论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行政组织理论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行政组织理论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行政组织理论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

《行政组织理论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政组织理论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行政组织理论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

1.功能发挥的领域和程度以社会需要为限。

2.私人领域不违法则不应干预。

3.功能发挥以法律为依据。

4.行政组织自身能力有限,应量力而行。

十、关于行政组织理论

述定义行政组织理论是研究行政组织构成、建立运行和发展规律的学科。

性质作为一门学科,行政组织学既有特殊的阶级性,又有各个不同国家共有的社会性。

研究方法1.阶级分析;

2.系统分析;

3.理论联系实际;

4.静态与动态相结合;

5.纵向发展与横向比较相结合。

学习意义1、提高我国行政管理水平,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

2、为当前的行政组织改革提高理论上的指导;

3、提高行政人员素质。

4、建立有中国特色的行政组织理论体系

第二章行政组织的演变

一、外国行政组织的演变

(一)奴隶制时期的外国行政组织

国家(或地区)要点

古代埃及法老、无限的权力、六权

古代希腊雅典奴隶主民主政体、公民大会(最高权利机关)、元老院、400人会议---500人会议、执政官、10将军委员会

古代罗马共和国元老院(最高权利机关)、人民大会、高级长官

帝国五权(立法、行政、司法、军事、宗教)集于一身的皇帝

奴隶制时期外国古代行政组织特点1、职能简单且未明确分化;

2、古代希腊、古代罗马有初步的分工;

3、古代东方是君主集权;

4、中央和地方关系简单;

5、行政工作未职业化。

(二)封建制时期的外国行政组织

国地方分封的封建君主制1、行政组织按由宫廷到领地的系统分别建立;

2、封建领主在自己的领地内享有行政全权;

3、国王的行政组织是宫廷内务组织,仅管理国王领地和宫廷事务。

等级代表君主制1、设立三级会议,出现中央集权的趋向,同时也意味着行政与立法的相对分离;

2、国王的行政机关开始由家臣机关向全国性的官僚机构转变。

中央集权的专制君主制1、国家各项权力集中于国王手中;

3、国王的宫廷内务组织变成全国性的官僚机构;

3、按中央集权原则设置地方行政组织。

英国议会和内阁的发源地

封建时期英国法国的特点1、立法权和行政权相对分离,行政权受到立法权制约。

2、中世纪末期,随着专制王权的确立国王的宫廷内务组织演变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央行政组织;

3、地方行政组织较之奴隶制时期有很大发展;

4、王权与教权关系密切。

(三)资本主义时期的外国行政组织

1、内阁制的含义

2、总统制的含义

3、半总统制的含义

4、英国现代行政组织的构成

5、美国现代行政组织的构成、美国独立行政管理机构的特点

6、法国现代行政组织的构成

7、资本主义时期外国行政组织的特点

(1)行政权在国家政权系统中的地位越来越高;

(2)行政职能日趋独立且不断扩大;

(3)行政组织的总量不断增加;

(4)行政组织的管理方法越来越专业化和科学化;

(5)适度中央集权和适度地方分权事实是各国的共同要求。

二、中国行政组织的演变

(一)中国古代的行政组织

1、夏、商、西周时期:

夏:

王位世袭制、开始设官

商:

按照职能设官定制

西周:

三司六太、“外服”

2、中国奴隶制时期行政组织的特点

(一)秦、汉时期:

秦:

三公九卿制--丞相、太尉、御史大夫(集体宰相);

丞相下设九卿

汉光武帝以后:

尚书权力越来越大,成为三省六部制的雏形。

(二)隋、唐时期:

三省六部制--三省:

中书、门下、尚书(尚书省是全国的行政核心),三省长官为集体宰相

六部:

(在尚书省下)吏、户、礼

三省向一省过渡,中书省逐渐成为最高的行政机、兵、刑、工

(三)宋、元时期:

(四)明、清时期:

明朝--明初,废宰相,六部成为最高的中央行政机关;

但中期以后,内阁的权力日重。

清朝--设军机处;

地方大官直接听命于皇帝

(五)中国古代行政组织发展的特点:

(五点)

二、中华民国的行政组织

(一)南京临时政府时期(1912-1913):

先是总统制;

后实行内阁制。

(二)北洋军阀时期(1913-1928):

在内阁制、总统制、帝制中变动。

(三)国民政府时期(1927-1949):

五院制;

行政院是国民政府的行政机关。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行政组织:

(一)中央行政组织的四个阶段:

1、建国初期(1949-1954):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是新中国行政组织诞生的标志。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政务院;

政治法律、财政经济、文化教育、人民监察四个委员会。

2、54年宪法体制时期(1954-1966):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国务院--(地位)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最高国家行政机关。

(组成)总理、副总理、部长、主任、秘书长。

(领导体制)集体领导

(组织结构)职能机构、直属机构、办公机构、秘书机构。

3、文革及拨乱反正时期(1966-1982):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行政组织以及与中央的关系

1、地方行政组织的层级

建国初期:

一般为大区、省、县、乡四级

1954年宪法:

一般为省、县、乡三级

1982年:

一般为省、地级市、县、乡四级

市的层级;

区域自治的行政组织;

行政特区

2、中央行政组织与地方行政组织的关系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组织的特点:

1.具有充分的人民性。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新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设置与运行,本着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

3.中央与地方关系基本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

(四)新中国行政组织发展历史给人们的启示:

1.新中国行政组织有很大发展。

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弊端。

如机构臃肿、职责不清。

2.虽然多次调整,取得一定成效,但摆脱不了两个怪圈:

一是机构设置上的“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二是权限划分上的“一统就死,一死就放,一放就乱,一乱就收”3.对国家社会各领域层面管理的高度集权是这两个怪圈的根本原因。

5.改革开放后,我们认识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政府职能是我国行政组织改革的前提和基础。

行政组织理论3-4章

第三章外国行政组织理论

一、外国早期的行政组织思想

思想人物著作主要观点

古代希腊柏拉图《理想国》1.社会分工是国家行政组织存在的基础。

2.无学识者不能治国。

3.治国者应以教育为第一要务。

亚里斯多德《政治学》1.第一次提出将议事权利、司法权利和行政权利相区别。

2.提出了设置依据:

A依据实际需要。

B要以管理业务或对象为依据。

C依据政体不同而设置不同的行政机构。

3.提出行政组织职能的思想。

中世纪欧洲的行政组织思想马基雅维利(意大利)《君主论》《讲话集》第一个论述国家行政组织管理原则。

群众支持、组织内聚力、领导者必须具有超出常人的能力、存在下去。

“官房学派”

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行政组织汉密尔顿(美)《联邦党人文集》主张建立强有力的行政组织(因素:

统一、稳定、充分的法律支持、足够的权利)

密尔(英)《代议制政府》1.提出并论证了,衡量一个行政组织工作好坏的标准是能否促进社会利益的增长。

2.界定了政府的职能:

应以不妨碍个人自由发展为前提。

3.提出行政组织的分工要合理,同一问题应交给同一组织。

行政工作必须实行个人负责制。

4.提出政府的全部工作要有特殊的专业性的人才来担任。

1、外国早期行政组织思想的评述

早期行政组织思想往往与政治思想、法律思想含混在一起。

没有单纯的行政管理思想,更没有单纯的行政组织思想。

二、传统时期的行政组织理论

(一)独立的行政组织理论产生的渊源;

现代西方行政组织理论发展的阶段

(二)传统的行政组织理论(20世纪初)主要人物、著作及观点:

论威尔逊西方行政学的创始人

组织科学管理原理论泰罗《科学管理原理》通过专业分工、合理化、标准化以及严格奖惩制度,提高工作效率。

一般组织理论与原则法约尔《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把管理划分为:

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与控制五个环节;

提出了成功的管理应遵循的14项基本原则。

官僚制的行政组织理论马克斯.韦伯1.组织的存在靠权威;

2.合法的权威有三种类型:

传统型、伟人型、法理型;

3.官僚制是法理型权威的最佳组织形式;

4.官僚制六大特征:

职位构成、功绩制、工作关系、专业分工、制度化管理、书面往来

古利克POSDCORB:

计划、组织、用人、指挥、协调、沟通、预算

厄威克8项组织原则:

目标、相符、职责、组织层级、控制幅度、专业化、协调、明确性

对传统行政组织理论的评价:

(1)基本贡献:

A.把专业化分工原理广泛地引入组织管理之中。

B.总结概括出管理幅度和层次原理。

C.倡导“理性化—法律化”的组织形态。

他们的这些思想奠定了组织理论进一步发展的基石。

(2)三点忽视:

A.忽视了对组织动态面的研究。

B.忽视了对人的主观能动性及多方面需求的研究。

C.忽视了组织与其外部环境的互动性。

三、行为科学的行政组织理论

人物著作或理论贡献主要观点

梅奥主持霍桑实验,揭开了人际关系研究的序幕。

发表《工业文明中的人性问题》1、人是社会人,有多种需求;

2、组织中存在非正式组织,与正式组织互相作用;

3、领导应在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的需求中保持平衡,通过激励来提高组织效率。

巴纳德西方现代组织理论中上系统学派的创始人1、组织是由相互协作的各个人组成的系统;

2、组织有三要素:

协作意愿、共同目标、信息联系;

3、权威有赖于下级的接受;

4、非正式组织有正负两种影响;

5、贡献应与报酬平衡,组织应该适应环境。

西蒙以决策为核心的组织理论1、组织的基本功能是决策;

2、组织的目标是追求决策的合理性;

3、组织是由人组成的集体平衡系统;

4、提出组织影响个人决策的因素;

5、提出组织设计理论。

对行为科学行政组织理论的评价:

(1)重视组织中的人;

(2)重视非正式组织;

(3)重视决策问题;

(4)三个缺陷

五、现代行政组织理论

系统与权变的组织理论帕森斯;

《社会系统论》主要思想:

1、组织是一个处于社会系统中的分系统;

2、其内部又包含许多小的系统;

3、组织必须具备四项素质:

适应环境、达成目标、统一协调、形态维持。

卡斯特、罗森茨威格;

《组织与管理》性质(开发性、整体性、权变性)主要思想1、组织是一个开放系统;

2、它由目标与价值、技术、结构、社会心理、管理这5个子系统构成;

3、所有这些系统都存在于更大的环境系统中;

4、提出了组织权变的思想(强调组织的多变量,否认存在普遍适用的组织原则和管理方法,谋求组织与环境以及组织内部各个分系统之间的动态的一致性)

生态行政组织理论雷格斯;

《行政生态学》主要思想:

1、提出了三种行政组织模式(融合型组织、棱柱型组织、衍射型组织);

2、指出了棱柱型行政组织的三种特征(异质性、形式主义、重叠性);

3、考察了经济体制、社会体制等外部生态环境与公共行政之间的制约关系。

帕金森定律英国的帕金森1职工人数与工作量毫不相关 2、现代政府机构之类组织日益膨胀3、组织的低效、无能根源于自发的嫉妒病 4、豪华的办公大楼和考察的环境是组织衰退的征兆。

彼得原理美国彼得在实行层第级组织中,组织的每一个成员都趋于晋升到他不能胜任的层级

新公共行政组织理论20节纪70年代美国费雷德巴克森1对传统公共行政学“效率至上”的批判,传统的突视了公共民应广泛社会责任,导致了经济发展的同时产生了大量的失业ping穷,经济效率是公共行政的价值目标之一,但不是核心的,核心的价值应该是社会公平、社会公平应该包括政治上的还有经济上的。

2、主张将“效率至上”转为“公平至上”。

3、提出公共行政组织存在分配、整合、边际交换、社会情感等四种基本运作过程

企业家政府理论奥斯本、盖布勒特征:

1.应掌好舵而不是划浆。

2.要妥善授权而非事必躬亲。

3.注重引入竞争机制。

4.注重目标使命。

5.重产出而不重投入……

对现代行政组织理论的评价

(1)将组织视为一个系统,注重组织的系统性、生态性和权变性的研究;

(2)带有综合性、开放性的特征;

(3)倡导组织变革;

(4)忽视对组织如何主动改变环境的研究,忽视对组织基本原则和运行规律的研究。

第四章中国行政组织理论

一、中国早期的行政组织思想

家孔子春秋时期儒家学派创始人。

提出以“礼”为核心的行政组织思想。

主张:

1、维护严格的等级秩序;

2、强调组织内部的和谐;

3、选拔正直的人来参与管理。

孟子战国战国时期儒家思想家。

强调以人为本、举贤任能和专业分工。

荀子战国时期儒家行政组织思想的集大成者。

1、提出了礼法结合的行政组织思想;

2、论述了社会组织和分工的必要性(略加展开)3、认为“义”是社会组织的行为规范,是组织存在的基础;

4、主张选贤任能。

家商鞅1、以法为本;

2、强调组织领导的统一性。

韩非战国时期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以法为中心的法、术、势兼用的行政组织思想。

1、分析了法、术、势三者的含义;

2、主张法、术、势三者并用来治理国家和行政组织;

3、强调组织的分级管理与监督。

家墨子1、尚同(指挥统一);

2、尚贤(唯才是举);

3、上下沟通;

4、领导应博采众长;

5、节用、非乐。

家老子主张1、“无为而治”;

2、善下用人。

黄宗羲

顾炎武针对专制集权,提出组织分权的思想。

康有为开始借鉴西方政治思想来设计中国的行政组织结构。

对中国古代行政组织思想的评述:

三点。

二、中国近现代行政组织思想

(一)孙中山行政组织思想(五权并立、权能分开、均权主义)

(二)毛泽东行政组织思想(内容和评价)

邓小平行政组织思想(地位、内容与评价)

行政组织理论5章

第五章行政组织结构

一、行政组织结构的含义和构成

构定义行政组织结构即行政组织各要素的排列组合方式。

,它是各要素的分工合作关系

构成职位是构成行政组织结构的基本要素。

在职位的基础上,有四个层级:

工作单位→工作部门→一级政府行政组织→整个国家行政组织系统。

二、行政组织结构的功能:

1)合理的组织结构能有效的满足行政组织目标的需要 2)…有利于稳定工作人员的情绪、调动积极性3)..能使组织保持良好的沟通关系 4)…是提高微观和宏观行政效率的前提条件。

三、合理的行政组织结构的标准:

1.任务与组织平衡;

2.按比例设置单位和人员;

3.分工明确、合作良好;

4.适应环境、具有弹性。

四、行政组织的纵向结构的定义

行政组织的纵向结构指的是由纵向分工产生的行政组织的纵向层级划分。

行政组织的纵向分工有两种:

⑴宏观纵向分工(即不同层次政府间的分工);

⑵微观纵向分工(即各级政府内部或各个部门内部的层级分工)。

五、行政组织宏观纵向分工的特点:

以地域为基础进行分工;

行政组织层次越高,其管辖的地域范围越大,但是该类组织的数量越少;

总体结构呈金字塔型。

六、行政组织微观纵向分工的特点:

以职能的隶属关系为准进行分工。

七、行政组织横向分工的定义

行政组织的横向分工就是行政组织的部门分工,或者称为行政组织的部门化、分部化。

横向分工有两种:

(1)宏观的横向分工(即一级政府内的部门分工);

(2)微观的横向分工(即一个部门内的结构和职位的划分)。

八、行政组织横向分工的必要性

⑴适应行政管理有效性的需要;

⑵适应行政管理专业化的需要;

⑶适应行政管理综合协调、宏观管理的需要;

⑷适应行政管理程序化的需要。

九、行政组织横向分工种类及各自的优缺点

按业务性质分工定义:

指根据行政管理的业务性质的异同设置行政组织。

优点:

⑴符合专业分工的原则;

⑵有利于政策、法规的统一;

⑶事权统一,便于协调

缺点:

⑴如业务事权过于集中,易造成条条分割;

⑵如分割过细,易造成部门林立;

⑶如业务性质不清,易产生组织冲突。

按管理程序分工定义:

指根据行政管理工作过程的程序设置行政组织。

优点:

⑴有利于提高行政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

⑵有利于降低物质投入;

⑶有利于提高行政管理的整体效能。

⑴容易产重技术、轻政策,重手段、轻目的的倾向;

⑵多数工作程序无法独立出来,在使用上有一定的局限性。

按管理对象分工定义:

指根据行政组织服务的人群、物品为对象,设置行政部门。

⑴可使行政工作专业化,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⑵使政民关系简单化,易于沟通民政关系。

⑴随着管理对象的增加,会导致行政组织部门林立;

⑵容易割裂对象之间的相互联系,导致综合性工作无人负责

⑶容易造成行业的本位主义;

⑷容易与按业务性质划分部门发生重复、交叉。

   5)不利于市场经济发展

按行政区划分工定义:

指根据不同的行政区划设置行政部门。

⑴便于地方政府因地制宜地制定政策;

⑵便于一个地区内各项工作的协调、配合;

⑶能分担上级政府的工作,有利于提高上级政府的行政效率。

⑴划分行政区划的标准难以掌握;

⑵容易导致地方主义,妨碍国家、民族整体事业的发展。

如何科学地划分行政区划,取决于三个方面的因素

(1)有利于各地区人民和各民族的安定团结

(2)有利于国家政权的统一和巩固(3)有利于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作用

十、层级制、职能制、管理层次、管理幅度

十一、管理层次与幅度之间的关系

反比关系,即:

管理幅度越大,管理的层次越少;

管理的幅度越小,管理的层次越多。

十二、确定管理幅度与管理层级时,应考虑的因素

⑴领导者所在的纵向层次;

⑵下属工作的性质及难易程度;

⑶领导者个人的水平和能力的高低;

⑷被管理者的素质的高低;

⑸集权、分权与授权的程度;

⑹下级单位所在的位置,以及交通、通讯状况;

⑺技术装备和工作条件。

行政组织理论6章

第六章行政组织体制

一、定义、地位(作用)和种类

定义行政组织体制指的是行政系统内部制度化的权力分配关系。

位行政组织的权力关系是行政组织结构的灵魂和核心,也是整个组织运行的动力。

行政组织权力分配关系科学与否,关系行政组织能否完成阶级职能和社会职能,关系到其效率的高低。

型按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关系划分集权制、分权制、均权制

按决策权的归属来划分首长制、委员制、混合制

按层级制与部门的关系来划分完整制、分离制

按新出现的城市首长权力关系来划分名誉市长制、市经理制

二、集权制、分权制、均权制的定义、优点和缺点(自己填写)

分集权制定义是指行政决策主要集中于中央行政组织,中央行政组织对地主行政组织有完全的、监督之权力,地方行政组织接受中央行政组织命令的一种行政组织体制。

优点1)政令统一防止政出多门 2)层级节制,指挥灵便,令行禁止,有利于提高效率 3)集中全国的物力用于重点建设避免资源浪费

缺点1)压抑地方政府的积极性,不利于因此制宜的处理本地事务2)易导致中央机关专制和个人独裁3)事事汇报,易费时误事,不能及时、果断地处理行政事务 4)不利于下级人员工作责任心及工作能力的培养

分权制定义是指地广告下级其管辖地区内的地方行政事务有处方决定权,中央行政组织一般不加干涉的一种行政组织体制

优点1)能因地制宜、灵活机动的处理本地事务2)可防止上级专断与个人独裁3)可发挥下级人员的主动性,培养独立工作能力

缺点1)易形成地方本位主义,甚至导致国家分裂2)导致全国各地经济畸形发展,加剧地区的不平衡3)权限过大,中央统一的政策法律难以得到有效实施

均权制定义是指中央行政组织与地方行政组织的权力保持平衡,即不偏于集权又不偏于分权的一种行政组织体制。

优点即可保证中央政令统一与指挥又可因此充分发挥地方或下级的积极性主动性

缺点若均权不当,既不利于中央的统一指挥又不利于地方积极性发挥

三、首长制、委员会制、混合制的定义、优点和缺点

分首长制定义又称一长制或独任制,是指行政组织的法定最高决策权由行政首长一人执掌的行政组织体制。

优点一是事权集中,办事果断,指挥统一,行动迅速,有利于行政效率的提高;

二是责任明确,权责统一;

三是易于保密。

缺点一是个人独断,易形成专制;

二是首长易滥用职权,拉帮结派,营私舞弊;

三是首长一个力量有限,易出现决策失误

委员会制定义又称合议制,是指行政组织的法定最高决策术由两个以上人员组织的集体或委员会所执掌的一种行政组织体制。

优点一是能集思广益,容纳各方意见;

二是集体承担责任,能协调一致推行计划;

三是互相监督,不易营私舞弊。

缺点一是责任分散,且不明确,对决策后果易出现争功诿过;

二是委员间地位平等,难以彼此协调

混合制定义又称委员会和首长并立制,是指行政组织的事权一部分由委员会集体讨论决定,一部分由行政首长个人决定的一种行政组织体制。

优点可同时兼有首长制和委员会制之优点,而避免二者之弊端。

既利于权责集中统一,又便于集思广益;

既可避免个人独裁,又可避免无人负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