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及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及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及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积极倡导各地选择综合课程。
学校应努力创造条件开设选修课程。
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艺术、美术课中要加强写字教学。
4.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
为使学生在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有个性的发展,课程标准应有不同水平的要求,在开设必惨课的同时,设置丰富多样的选修课程,开设技术类课程。
积极试行学分制管理。
5.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结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
其内容主要包括:
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
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形成初步技术能力。
6.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在达到国家课程基本要求的同时,可根据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因地制宜地设置符合当地需要的课程,深化“农科教相结合"
和“三教统筹"
等项改革,试行通过“绿色证书"
教育及其他技术培训获得“双证"
的做法。
城市普通中学也要逐步开设职业技术课程。
三、课程标准
7.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
8.制定国家课程标准要依据各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具体内容,.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惶、实效性和主动性,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加强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革命传统教育和国防教育,加强思想品质和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要倡导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引导学生创新与实践。
9.幼儿园教育要依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教育规律,坚持课教结合有百否在为基本活动的原则,与家庭和社区密切配合,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保护和启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应适应普及义务教育的要求,让绝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都能够达到、体现国家对公民素质的基本要求,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应在坚持使学生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有一定的层次住和选择性,并开设选修课程,以利于学生获得更多的选择和发展的机会,为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教学过程
10.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教师应尊重学生地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11.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和,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五、教材开发与管理
12.教材改革应有利干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同时也应有利干教师创造性地进行教学。
教材内容的选择应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体现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反映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的发展需求;
教材内容的组织应多样、生动,有利于学生探究,并提出观察、实验、操作、调查、讨论的建议。
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
学校应充分发挥图书馆、实验室、专用教室及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的作用,广泛利用校外的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工厂、农村、部队和科研院所等各种社会资源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积极利用并开发信息化课程资源。
13.完善基础教育教材管理制度,实现教材的高质量与多样化。
实行国家基本要求指导下的教材多样化政策,鼓励有关机构、出版部门等报据国家课程标准组织编写中小学教材。
建立教材编写的核准制度,教材编写者应根据教育部《关于中小学教材编写审定管理暂行办法》,向教育部申报,经资格核准通过后,方可编写。
完善教材审查制度,除经教育部授权省级教材审查委员会外,按照国家课程标准编写的教材及跨省使用的地方课程的教材须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会审查;
地方教材须经省级教材审查委员会审查。
教材审查实行编审分离。
改革中小学教材指定出版的方式和单一渠道发行的体制,严格遵循中小学教材版式的国家标准。
教材的出版和发行试行公开竞标,国家免费提供的经济适用型教材实行政府采购,保证教材质量,降低价格。
加强对教材使用的管理。
教育行政部门定期向学校和社会公布经审查通过的中小学教材目录,并逐步建立教材评价制席和在教育行政部门及专家指导下的教材选用制度。
改革用行政手段指定使用教材的做法,严禁以不正当竞争手段推销教材。
六、课程评价
l4.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
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的多方面潜能,了解学生发展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
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
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建立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
周期性地对学校课程执行的情况、课程实施中的问题进行分析评估,调整课程内容、改进教学管理,形成课程不断革新的机制。
l5.继续改革和完善考试制度。
在已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地区,实行小学毕业生免试就近升学的办法,鼓励各地中小学自行组织毕业考试。
完善初中升高中的考试,考试内容应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重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部分学科可实行开卷考试。
高中毕业会考改革方案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继续实行会考的地方应突出水平考试的性质,减轻学生考试的负担。
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应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衔接。
要按照有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有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有助于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约原则,加强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改革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内容.探索提供多次机会、双向选择、综合评价的考试、选拔方式。
考试命题要依据课程标准,杜绝设置偏题、怪题的现象,教师应对每位学生的考试情况做出具体的分析指导,不得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并按考试成绩排列名次。
七、课程管理
16.为保障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教育部总体规划基础教育课程,制订基础教育课程管理政策,确定国家课程门类和课时。
制订国家课程标准,积极试行新的课程评价制度。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依据国家课程管理政策和本地实际情况,制订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实施国家课程的计划,规划地方课程,报教育部备案并组织实施。
经教育部批准,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可单独制定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使用的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
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对课程的实施和开发进行指导和监督,学校有权力和责任反映在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八、教师的培养和培训
17.师范院校和其他承担基础教育师资培养和培训任务的高等学校和培训机构应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与内容,调整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结构,改革教学方法。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应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核心内容。
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应制定有效、持续的师资培训计划,教室进修培训机构要以实施新课程所必需的培训为主要任务,确保培训工作与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同步进行。
九、课程改革的组织与实施
18.教育部领导并统筹管理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并规划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
19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
应始终贯彻“先立后破,先实验后推广"
的工作方针。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应建立课程改革实验区,实验区应分层推进,发挥示范、培训和指导的作用,加快实验区的滚动发展,为过度到新课程做好准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坚持民主参与、科学决策的原则,积极鼓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和中小学教师投身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支持部分师范大学成立“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
.开展中小学课程改革的研究工作,并积极参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践,在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各中小学教研机构要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中心工作,充分发挥教学研究、指导和服务作用,并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心建立联系,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建立教育部门、家长以及社会各界有效参与课程建设和学校管理的制度,积极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引导社会各界深人讨论、关心并支持课程改革。
20.建立课程教材持续发展的保障机制。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设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专项经费。
为使新课程体系在实验区顺利推进,教育部在高考、自考、课程设置等方面对实验匹给予政策支持。
对参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单位、集体、个人所取得的优秀成果.予以奖励。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复习要点
(一)新课程与教师
1、确定课程意识,由课程的执行者变为课程的设计者、开发者。
(课程设计,目标,开发,创新,评价意识)
2、具有反思意识,由知识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创新思维的培育者。
3、树立资源意识,由"
个体劳动者"
转变为“大教育”的合作者,有效开发利用资源。
4、由课程计划的执行者转变成课程的建构者。
5、由教学的管理者变为学生发展的指导者、合作者。
6、由裁判学生成绩的“法官”,变成学生成长的促进者。
7、从师生关系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学生人生的引路人)。
8、从教研关系看,教师是教育的研究者。
9、教学与课程关系看,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开发者。
10、从学教与社区关系看,教师是社区教育的合作者、共建者。
1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强调尊重,赞赏学生。
12、在对待教学上,强调帮助,引导学生。
13、在对待自我上,强调反思。
(教学前,中,后三个阶段)
1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关系上,强调合作。
(同事及家长等)
15、文化的传播者,潜能的开发者,学习的促进者,发展的伴随者,教育的探究者。
16、更新教育观念,转变角色;
重建教学方式,重构课堂教学;
改善知识结构,转变工作方式;
掌握新技能,学习新技术;
积极参与课程开发,通过研发提高自己。
(二)新课程与学生
学生是发展的人(发展中的人,有巨大的发展潜能,身心发展有规律);
学生是独特的人(完整的人,有独特性,与成人有巨大差异);
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独立的人,学习的主体,责权的主体)。
(三)新课程下的课程
1、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义务教育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分科课程综合课程相结合,高中分科课程为主。
2、强调课程综合,设置许多综合学科。
如艺术,综合实践等。
主要是强调学科整合,三维目标整合。
3、强调课程特别是农村中学课程要服务地方经济。
4、强调思想道德教育。
5、均衡科目结构。
6、特别强调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必修棵。
7、加强学科的综合性,设置综合课程,增设综合实践活动。
8、开放活动课程:
观念开放(体验课程观,平等师生观,三维目标观,生成教学观,发现的学习观)教材开放,主体开放,教学过程开放,评价开放。
9、学校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
民主科学的教管制度;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考评制度。
10、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它是一门综合课程,经验课程。
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
特点:
整体性,实际性,开放性,自主性,生成性。
主要内容:
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区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
(四)新课程与评价
1、重视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重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实现评价指标多元化;
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多样化;
强调参与,互动,自评,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注重过程,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中心的转移。
2、发展性课程评价的理念:
以学生发展为本;
促使课程不段改进提高,面向多元。
(对话,开放,反思)
3.
(1)对学生评价:
强调全面发展,质性评价,考试与其他评价相结合;
(2)对教师评价:
以学生的全面发展状况评价教师,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
强调”自评“促反思,建立的以学论教的发展性课堂评价模式;
(3)对课程实施评价:
建立促进课程不段发展的评价体系;
以学校评价为基础,促进新课程实施发展;
(4)考试改革:
考试内容重视考察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方式灵活多样,结合分析指导,科学上考虑综合素质。
4、新评价观的主要内容:
(1)对学生评价:
面向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承认学生间有差异,消除“差生”定位,进行个性化评价,以鼓励性评价为主,反对否定性评价。
是否有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观,学生观,是否具有较强的教学能力,应变能力,调控能力,创造能力,科研能力,教科研集一身,是否积极主动参加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的开发建设,具有良好的合作,参与,创新意识,实现从“教师匠”向“教育家”的跨越。
(3)对课堂者学的评价:
必须考虑学生的所获是什么,怎样得来的,是否充分调动学习热情,积极性等,是否解放了学生的大脑,双手,眼睛,嘴巴,耳朵,时间,空间,师生,生生的交流合作,各学科的联系,研究综合性学习等。
(五)新课程与课堂教学
1、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1)创设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环境;
(2)合理引导,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3)改革教学,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2、灵活开放与生成发展的课堂:
六大特征:
参与度,亲和度,自由度,整合度,练习度,延展度。
(1)提前进入情境的“预演”机制;
(2)呈现材料,融入经验的“体验”机制;
(3)平等交往的“对话”机制;
(4)见机而作的临场应变机制;
(5)“场外交流”的信息沟通机制;
(6)课后反思的“回授”机制。
3、提高课堂效率的手法。
(1)用心琢磨和恰当运用教学语言;
(2)努力创造和谐,融洽的课堂教学气氛;
(3)用心促成教学高潮;
(4)创造机会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5)注意课堂批评艺术。
4、创新型课堂教学:
(1)营造人人参与的氛围,激发学生的灵气;
(2)注重人人参与的过程,张扬学生的个性;
(3)给予人人参与的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
(六)新课程与学习方式
1、现代学习方式(自主学习)的基本特征:
(1)主动学习
(2)独立学习(3)无认知监控学习
发展性学习:
问题性,过程性,开放性。
2、新课程指导的学习方式:
(1)自主学习:
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
(2)合作学习:
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3)探究学习:
从学科领域或生活中选择确定研究主题,通过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等从而获得发展。
3、探究教学观念:
(1)潜能开发观
(2)问题探究观(3)学习主体观(4)行为实践观(5)个性差异观(6)师生合作观,(7)生命发展观
4、转变学习方式的原因:
(1)传统学习方式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依赖性的一面上,从而导致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的销蚀,要弘扬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就必须倡导自主学习。
(2)接受学习,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
发现学习,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
传统的学习方式过分强调接受,忽视发现,探究,要让学生发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就必须强调发现,探究,研究学习.(3)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就必须转变学习方式。
(七)新课程与教师专业成长
1、校本教研:
(1)以校为本,是新世纪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全新的教育理念;
(2)要充分发挥教师个人,教师集体和教学专业人员的作用;
(3)要有专业人员的参与,支持,指导;
(4)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校长是第一责任人,是学校教研的身体力行者;
(5)要有宽松的学术研究氛围,要尊重保护教师教研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他们的职业自信心。
2、校本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化:
(1)转变陈旧的观念,树立新的培训观。
转变校长的观念,学校是师生共同发展的场所,校长是培训的设计着和负责人。
转变教师观念,教师要主动发展自己的专业能力,要批判地反思;
(2)在训培过程中,要注重“查,实,活,新”;
(3)开展教师行动研究。
经验加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最有效的途径。
让教师沿着计划——行动——观察——反思这一互联互动的螺旋式的渐进过程,以求得问题的解决,从而提高专业化水平。
(八)新课程本身
1、核心理念:
(1)“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课程改革的出发点;
(2)开发型的课程观是建构现代化课程体系的必然选择;
(3)民主化是建构新型师生关系和课程管理体系的牢固基石;
(4)强调“三维目标”的整合(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5)树立终身学习观;
(6)树立评价促发展的发展观;
(7)批判与创新是本次基础教育改革的灵魂;
(8)回归生活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归属。
2、新课程的“新”:
(1)新课程目标追求多元性,时代性,可操作性;
(2)重建新的课程结构;
(3)课程标准取代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
(4)强调学习方式多样化,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研究学习;
(5)改革课堂教学;
(6)倡导面向未来,以发展为目标的评价观;
(7)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国家,地方,学校);
(8)重视教师的理解与参与;
(9)提出“先立后破,先实验后推广”的工作方针。
课程改革的目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
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
以及环境意识;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制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对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