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九年级中考名著复习《西游记》练习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938771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13.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九年级中考名著复习《西游记》练习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重庆九年级中考名著复习《西游记》练习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重庆九年级中考名著复习《西游记》练习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重庆九年级中考名著复习《西游记》练习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重庆九年级中考名著复习《西游记》练习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重庆九年级中考名著复习《西游记》练习Word下载.docx

《重庆九年级中考名著复习《西游记》练习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九年级中考名著复习《西游记》练习Word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重庆九年级中考名著复习《西游记》练习Word下载.docx

《西游记》,长篇章回体神话小说,鲁迅先生称之为“神魔小说”,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最富想象力的作品之一,作者是吴承恩。

《西游记》主要讲述唐僧师徒取经路上战胜无数妖魔,历经重重困难,终于到达西天,取回真经的故事,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三打白骨精、大闹天宫、真假美猴王、三调芭蕉扇等。

孙悟空号称“美猴王”“齐天大圣”,它的兵器原是大禹治水的定海神针,又唤如意金箍棒,大闹天宫后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

后皈依佛门,唐僧为他取名行者。

它忠贞不二,为保护唐僧西天取经立下汗马功劳。

猪八戒又叫悟能,原为管理天河水兵的天蓬元帅,因醉酒调戏嫦娥,被贬下凡,误投猪胎。

他有很多缺点,如好吃懒做、爱占便宜等,但不失忠勇和善良,大战红孩儿,是悟空的得力助手。

7.下列关于文学名著《西游记》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沙悟净原是天上的卷帘大将,因打破了王母娘娘的琉璃盏,被罚下界,每七日便受百余下飞剑穿心之苦,直到唐僧到来才脱离了苦海。

小说通过写师徒四人历尽千难万险,最终到达西天取得真经的故事,曲折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矛盾,表现了人民惩善扬恶的愿望。

唐僧善良、懦弱。

明知西天取经之路“只怕有去无回,难保性命”,依然执着地勇往直前,可见他信仰坚定,不畏艰险。

《西游记》的作者罗贯中运用丰富的想象、奇特的夸张手法,成功地描绘了一个神奇而又充满生活气息的神话世界。

8.选出对名著《西游记》相关内容的表述错误的一项( 

孙悟空在龙宫索得金箍棒和一身披挂,惹恼了龙王四兄弟,被告到天庭。

玉帝派太白金星下届招安,封悟空为“弼马温”。

猪悟能被高太公招为上门女婿,虽然他勤劳能干,不伤害百姓,但因相貌丑陋、食量惊人,又经常飞沙走石、来去无影,所以被众人当成妖怪。

《观音赴会问原因,小圣施威降大圣》这一回中,小圣是指托塔李天王,大圣就是美猴王,即后来保护唐僧取经的孙悟空。

《西游记》可分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一到七回)介绍孙悟空的神通广大,大闹天宫;

第二部分(八到十二回)叙三藏取经的缘由;

第三部分(十三到一百回)是全书故事的主体,写悟空等降服妖魔,最终到达西天取回真经。

9.名著积累——下列对《西游记》中几组词所涉及人物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观音院 

黑缨枪 

黑风洞 

守山大神

②枯松涧 

火尖枪 

火云洞 

善财童子

③宝象国 

蘸钢刀 

波月洞 

奎木狼

①青牛精 

②白骨精 

③玉兔精 

①黑熊精 

②红孩儿 

③黄袍怪

①红孩儿 

②玉兔精 

③青牛精 

①白骨精 

②黄袍怪 

③黑熊精

10.下列对名著《西游记》评述有错误的一项( 

孙悟空的第一个师傅是菩提老祖,孙悟空从菩提祖师处学到七十二变、筋斗云等神通。

孙猴子在大闹天宫后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后给唐僧做了大徒弟,唐僧为他取名悟空。

《西游记》的作者运用了浪漫主义手法描绘了一个奇妙的神话世界,花果山水帘洞洞口的对联是:

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

铁扇公主不借扇给孙悟空的主要原因是孙悟空请来了南海观音收服了她的儿子红孩儿,他们之间因此而结仇。

11.下列关于文学名著《西游记》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西游记》中,唐僧先后在五行山收了孙悟空,在鹰愁涧收了白龙马,在高老庄收了猪八戒,在流沙河收了沙和尚。

师徒历尽磨难,取得真经。

孙悟空在龙宫索得定海神针和一身披挂,惹恼了龙王四兄弟,被告到天庭。

玉帝派太白金星下界招安,封孙悟空为“弼马温”。

为了度过火焰山,孙悟空前往南海向观音菩萨借到了芭蕉扇。

沙僧原是天宫中的卷帘大将,因失手打碎琉璃盏被贬下界,在流沙河为妖。

12.《西游记》全书共________,孙悟空自号________。

13.《西游记》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写出下列故事涉及的人物的名字。

《西游记》中“大闹五庄观,推倒人参果树”的是________;

《西游记》中劝孙悟空上天招安的是________;

把孙悟空投入八卦炉中炼成火眼金睛的是________。

15. 

《西游记》中“________”的故事最能表现孙悟空桀骜不驯的性格和追求自由、追求平等、敢于斗争的精神。

16.《西游记》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三打________、大闹________、真假________、三借________。

17.阅读《西游记》选段,完成相应任务。

你看他从袖子里,却象撮傀儡一般。

把唐僧拿出,缚在正殿檐柱上。

又拿出他三个,每一根柱上,绑了一个。

将马也拿出拴在庭下……叉道:

“徒弟,这和尚是出家人。

不可用刀枪,不可加铁钺,且与我取出皮鞭采,打他一顿,与我人参果出气!

”众仙即忙取出一条鞭,不是什么牛皮、羊皮、麂皮、犊皮的,原来是龙皮做的七星鞭,着水浸在那里。

令一个有力量的小仙,把鞭执定道:

“师父,先打那个?

”大仙道:

“唐三藏做大不尊,先打他。

”行者闻言,心中暗道:

“我那老和尚不禁打,假若一顿鞭打坏了啊,却不是我造的业?

”他忍不住开言道:

“先生差了。

偷果子是我。

吃果子是我,推倒树也是我,怎么不先打我。

打他做甚?

”大仙笑道:

“这泼猴倒言语膂烈。

这等便先打他。

”小仙问:

“打多少?

“照依果数,打三十鞭。

”那小仙轮鞭就打。

行者恐仙家法大,睁圆眼瞅定,看他打那里。

原来打腿。

行者就把腰扭一扭,叫声“变!

”变作两条熟铁腿,看他怎么打。

那小仙一下一下的,打了三十,天早向午了。

大仙又吩咐道:

“还该打三藏训教不严,纵放顽徒撒泼。

”那仙又轮鞭来打。

行者道:

“先生又差了。

偷果子时,我师父不知,他在殿上与你二童讲话,是我兄弟们做的勾当。

纵是有教训不严之罪,我为弟子的,也当替打,再打我罢。

“这泼猴,虽是狡猾奸顽,却倒也有些孝意。

既这等,还打他罢。

结合选文相关内容,完成下表。

故事地点

①________

故事人物

人参果树主人②________

起因和结果

③起因:

________ 

结果:

________

人物赏析

④请根据孙悟空对唐僧称呼的变化,概括孙悟空的性格特点。

18.“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大战红孩儿”都是展现孙悟空的精彩情节,请你任选一个内容做好读书卡片。

19.《西游记》中孙悟空结交某些神仙朋友的方式,可以说是“不打不相识”。

请根据下列内容,分别选出相应的神仙。

A.镇元大仙 

B.二郎神 

C.哪吒三太子 

D.太上老君

①________笑道:

“那猴儿才自变庙宇哄我。

我正要捣他窗棂,踢他门扇,他就纵一纵,又渺无踪迹。

可怪!

②________笑道:

“我把你这个泼猴!

你瞒谁哩?

你倒在我观里,把我人参果树打倒,你连夜走在此间,还不招认,遮饰甚么?

不要走!

趁早去还我树来!

③________奏到:

“那猴吃了蟠桃,饮了御酒,又盗了仙丹。

我那五壶丹,有生有熟,被他都吃在肚里,运用三昧火,锻成一块,所以浑做金钢之躯,急不能伤。

20.《西游记》的阅读记忆:

(1)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全书共回,孙悟空自号。

《西游记》中许多故事脍炙人口,如________、________、三借芭蕉扇等。

(2)《西游记》中,孙悟空原为东胜神州花果山上的一块仙石,他拜谁为师?

他的武器是在东海龙宫得到的,在那里这东西叫什么?

重二万三千五百斤,经孙悟空变化,名字叫什么了?

(3)唐僧分别在哪里收了三个徒弟?

观音赐的名字分别叫什么?

(示例:

鹰愁涧收白龙马)

21.名著——《西游记》阅读。

(1)《西游记》是由我国明代小说家________写的一部章回体________小说。

(2)作品的第一号人物是孙悟空,请用简明的语言对他在小说中的经历进行介绍。

(3)《西游记》中,不仅写孙悟空的故事情节生动形象、家喻户晓,写猪八戒的也同样栩栩如生、人人尽知。

你能写出一个表现猪八戒的故事情节,并据此用一句话对其作简洁评价吗?

22.名著阅读《西游记》。

(1)唐僧师徒遇到的妖怪有些和天上的菩萨、神仙有关,根据小说内容选择填空

①黄眉怪________ 

A太上老君

②金角大王________ 

B弥勒佛

③青毛狮怪________ 

C文殊菩萨

(2)下面是关于《西游记》的相关内容,不正确的一项是( 

悟空被授以“弼马温”之职,他得知此官为末等职,回花果山。

玉帝命托塔李天王与其子哪吒擒悟空,被悟空打败。

唐僧师徒经过宝象国,黄袍怪变为一美男子,前往宝象国探望岳丈国王,他把唐僧变为狮子。

车迟国斗法时,虎力大仙先登坛作法,召来风、云、雾诸神和四海龙王,被悟空使法力阻住,无雨降下。

经过火焰山时,悟空向牛魔王妻罗刹女借扇,罗刹女因其子红孩儿被观音收伏,把悟空扇到五万里外的灵吉菩萨处。

23.根据你对《西游记》的阅读,回答问题。

(1)取经路上,孙悟空因和唐僧产生矛盾两次回到花果山,两次分别是什么原因?

(2)取经归途,师徒四人在通天河又遇白罐,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

24.简述《西游记》中“四圣试禅心”的情节。

25.回忆《西游记》原著,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请在横线处根据著作原文内容填空。

桥边有花有树,乃是一座石房。

房内有石窝、石灶、石碗、石盆、石床、石凳。

中间一块石碣上,镌着“________,________。

”真个是我们安身之处。

里面是宽阔,容得千百口老小。

我们都进去住,也省得受老天之气。

(2)请将孙悟空的战斗故事与相应的妖怪正确匹配。

①孙行者大闹黑风山

A金毛犼精

②车迟国猴王显法

B黑熊精

③悟空大闹金兜洞

C虎力、鹿力、羊力大仙

④悟空计盗紫金铃

D青牛精

26.根据你对《西游记》的阅读,回答小题。

(1)简述孙悟空受制紧箍咒的过程。

(2)下面是《西游记》第23回“三藏不忘本,四圣试神心”故事结尾处的颂子。

请根据它的提示,概括这个故事中八戒的性格特点。

黎山老母不思凡,南海菩萨请下山。

普贤文殊皆是客,化成美女在林间。

圣僧有德换无俗,八戒无禅更有凡。

从此静心须改过,若生怠慢路途难!

27.观察《西游记》连环面,完成下列题目。

(1)图A选自《西游记》第二十四回《万寿山大仙留故友,________》。

请从以下提示语中选择合适的词语。

将上述回目补充完整。

行者 

大圣 

窃人参果 

五庄观 

天竺国 

闹天宫

(2)李卓吾评点八戒的“吃”:

“凡形容八戒饮食处,都俗,且重复,可厌!

”你赞同这种看法吗?

结合上述图文及《西游记》相关内容,简要分析。

28.在叙述中插入诗词,是《西游记》行文的一个特点。

下面是从《西游记》中摘录的有关孙悟空的诗句,请概括出相应的故事情节。

(1)渴饮嫆铜捱岁月,饥餐铁弹度时光。

天灾苦困遭磨折,人事凄凉喜命长。

(2)棒架威风长,枪来野性狂。

一个是混元真大圣,一个是正果善财郎。

29.《西游记》中“大闹五庄观、推倒人参果树”的是 

________。

30.列举《西游记》中你喜欢的两个情节,并说明理由。

31.下面是《西游记》的相关内容,先画出错误之处,然后在横线上订正。

(1)孙悟空:

本一顽石,后通人性变成石猴,因大闹天宫,被压五行山下,后被观世音菩萨所救,一路降魔斗怪,护助唐僧,取得真经。

加升为金身罗汉。

(2)师徒四人行至一座山前,“白骨”分别变成了一位年轻男子、一位老妇人、一位老公公,被孙悟空三次识破,终于现出白骨原形。

32.《西游记》是长篇________体________小说,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代人。

33.明代文学家吴承恩的《西游记》,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

这是一部神魔小说,历来受到读者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的欢迎,相信同学们已经阅读了。

请同学们结合《西游记》这部名著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孙悟空一调芭蕉扇,是用什么方法?

结果怎样?

(2)某校七年级

(1)班同学在阅读《西游记》时,对猪八戒这个人物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为此语文老师组织了一场辩论赛,请根据反方的辩词,写出正方的辩词。

反方辩词:

我方认为猪八戒好吃懒做,见识短浅,在取经的路上,意志不坚定,遇到困难就嚷着散伙。

而且还经常拨弄是非、耍聪明,说谎,又爱占小便宜,贪恋女色。

是一个贪生怕死、自私自利的人。

34.《西游记》中最能反映孙悟空反抗精神的故事是________。

35.你最喜欢《西游记》中哪个人物?

写出你读的书中印象最深的一个人,并简要写出其人物形象。

36.从《西游记》中选取一个人物及其相关故事,写出下联。

上联:

鲁智深倒拔垂杨柳

下联:

37.《西游记》中有诗云:

“只因路阻鹰愁涧,龙子归真化马形。

”请概述与此相关的情节。

38.《西游记》作者是________,这部小说的思想比较复杂,释、道、________都有所涉及。

39.名著阅读。

①《西游记》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代人。

②《西游记》中的人物刻画得各有特点,请各写出一个以沙僧和猪八戒为核心展开的故事情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0.你能写出几句出自《西游记》中的经典语句吗?

41.《三国演义》中的三国分别指:

、 

,《西游记》中的东土和西天分别指 

42.名著阅读。

《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作者是明代的 

① 

《西游记》以丰富想象描绘奇异的神魔世界的同时,也借唐僧师徒在西天取经途中斩妖除魔的故事,表现了 

② 

的古老主题。

其中“三打白骨精”、“计盗紫金铃”、“ 

③ 

”等都是人们耳熟能详的故事。

答案解析

1.【答案】C

2.【答案】B

3.【答案】B

4.【答案】D

5.【答案】B

6.【答案】D

7.【答案】D

8.【答案】C

9.【答案】B

10.【答案】B

11.【答案】C

12.【答案】一百回;

美猴王

13.【答案】三打白骨精;

大闹天宫;

真假美猴王;

三借芭蕉扇

14.【答案】孙悟空;

太白金星;

太上老君

15.【答案】大闹天宫

16.【答案】白骨精;

天宫;

美猴王;

芭蕉扇

17.【答案】五庄观;

镇元大仙(镇元子);

孙悟空偷了三个人参果,后因不满于童子的态度,将整棵树推倒;

观音菩萨出面,复活了人参果树。

师徒继续西去。

在选文中,孙悟空先称呼唐僧为“老和尚”,可见他的顽劣,心性中尚带有一点野性;

后来称呼唐僧为“师父”,可见他对唐僧的关切,对唐僧的尊敬。

18.【答案】示例:

三打白骨精:

机智勇敢,富有斗争精神。

大闹天宫:

本领高强,敢于反抗压迫。

大战红孩儿:

精明能干、大智大勇。

追求个性和自由。

19.【答案】B;

A;

D

20.【答案】

(1)100;

齐天大圣

(2)菩提祖师、定海神针、如意金箍棒

(3)五行山救孙悟空;

高老庄收猪悟能;

流沙河收沙悟净

21.【答案】

(1)吴承恩;

神魔

(2)先跟菩提祖师学七十二般变化、十万八千里筋斗云,到东海龙宫借来如意金箍棒,大闹天宫,被如来佛压在五行山下;

后护唐僧西天取经修成正果,被封为“斗战胜佛”。

(3)云栈洞悟空收八戒,浮屠山玄奘受心经;

黄风岭唐僧有难,半山中八戒争先;

八戒大战流沙河,木叉奉法收悟净;

猪八戒义激猴王,孙行者智降妖怪;

猪八戒助力败魔王,孙行者三调芭蕉扇;

盘丝洞七情忘本,濯垢泉八戒忘形。

22.【答案】

(1)B;

C

(2)B

23.【答案】

(1)一次是因为白骨精假变成人要抓走唐僧,被悟空识破并将之打死,唐僧认为悟滥杀无辜,便写了贬书。

一次是唐僧被盗贼捉住,孙悟空将金箍棒变大将盗贼压死,唐僧见悟空又杀了人,大怒,将他赶走。

(2)白鼋在即将到岸时将师徒四人以及宝马经书等一同沉入河中。

因为唐僧没有帮助白鼋向如来询问何时变为人身之事,一气之下将他们沉入河中。

24.【答案】为试探师徒的禅心是否坚定,四位菩萨(黎山老母、观音、普贤、文殊)化身母女,假意要招他们为夫婿。

四圣用“撞天婚”戏耍八戒,最后八戒被四圣设计用珍珠篏锦汗衫捆住,吊在树上。

25.【答案】

(1)花果山福地;

水帘洞洞天

(2)B;

C;

D;

A

26.【答案】

(1)孙悟空因打死六个强盗之事离开唐僧。

观音送唐僧一件衣帽和紧箍咒。

悟空回来后,出于好奇戴上帽子,帽子变成金箍。

唐僧一念紧箍咒,悟空就头痛难忍,从此他就受制于唐僧的紧箍咒,跟随唐僧取经。

(2)取经意志不坚定,贪图女色和富贵。

27.【答案】

(1)五庄观行者窃人参果

(2)示例一:

我不赞同这种看法。

《西游记》里说他是“睡梦里听见说吃好东西,就醒了”的角儿。

猪八戒在取经路上的吃相:

吃人参果,猪八戒“囫囵吞”,不知其味;

通天河、陈家庄、女儿国等地,通过与唐僧等人的“吃相”、“吃法”的比较——唐僧先念斋经再吃,猪八戒放开喉咙,大吃特吃,还连呼“添饭,添饭”。

情节上虽同为写吃,看似重复,实则是以夸张的手法写猪八戒在“吃”上大显神威,把一个害了馋痨的猪八戒描写得可谓有声有色,让我们看到一个率真可爱、不掩饰真性情的“吃货”形象,造成了一种幽默风趣的效果。

同时,作者极尽夸张地刻画取经路上好吃、贪嘴的猪八戒,为与取经后胃口变小的净坛使者形成对比反差,象征着八戒身上的世俗欲望被摒除的过程,隐含着《西游记》的主题,所以本书写到八戒饮食处,并不“都俗,且重复,可厌”。

示例二:

我赞同这种看法。

吃人参果,猪八戒“囫囵吞”,“却白着眼胡赖”问悟空和沙僧吃的是什么,什么味儿;

三清观里八戒“不论生熟,拿过烧果来,张口就啃”;

通天河、陈家庄、女儿国等地,通过与唐僧等人的“吃相”、“吃法”的比较——唐僧先念斋经再吃,猪八戒却放开喉咙,大吃特吃,还连呼“添饭,添饭”。

在重复的情节中,让我们看到一个粗鄙、嘴馋、贪婪的形象,实在让人喜欢不起来。

八戒饮食处,确实“都俗,且重复,可厌”。

28.【答案】

(1)被定五行山

(2)大战红孩儿

29.【答案】孙悟空

30.【答案】三打白骨精。

理由:

这可以体现出孙悟空百屈不挠,不怕困难的精神品质.而这种品质也正是需要我们去学习的。

大闹天宫。

悟空展现了其放任不羁的性格,打破了天宫教条,代表作者当时对封建思想的痛恨。

31.【答案】

(1)“观世音菩萨”改为“唐僧”,“金身罗汉”改为“斗战胜佛”。

(2)“年轻男子”改为“年轻女子”

32.【答案】章回;

神魔;

吴承恩;

33.【答案】

(1)变作一只虫子,钻进罗刹女的肚中,罗刹女疼痛难忍,给了悟空一把假的扇子。

(2)正方辩词:

我方认为猪八戒能吃苦耐劳,对师父忠心耿耿。

在与妖魔的斗争中,他总是挥舞钉耙,勇猛战斗,是孙悟空的得力助手。

他知错能改,乐于助人,是一个忠勇善良,淳朴憨厚的人。

34.【答案】大闹天宫

35.【答案】孙悟空。

他爱憎分明,坚定执着,有勇有谋;

他降妖除魔,嫉恶如仇;

他吃苦耐劳,有责任感。

36.【答案】示例:

孙行者智调芭蕉扇(猪八戒大战流沙河;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37.【答案】唐僧师徒行至鹰愁涧时,唐僧的马被龙太子吃了。

孙悟空前往讨要,与龙太子搏斗,龙太子抵挡不住逃回海底。

后经菩萨点化,龙太子化作白龙马,随同取经。

38.【答案】吴承恩;

四、问答题

39.【答案】①吴承恩,明代人。

②大闹流沙河高老庄娶亲。

40.【答案】①皇帝轮流坐,明年到我家。

②人生一世,草木一秋。

41.【答案】魏 

蜀 

吴 

唐朝 

古印度

42.【答案】①吴承恩 

②惩恶扬善(邪不胜正) 

③示例:

“真假美猴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