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研究生计划表.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093867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63.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博士研究生计划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博士研究生计划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博士研究生计划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博士研究生计划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博士研究生计划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博士研究生计划表.docx

《博士研究生计划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博士研究生计划表.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博士研究生计划表.docx

博士研究生计划表

博士研究生计划表

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研究计划

 

报考学院_____文学院_________________

报考专业_____文艺美学_________________

报考研究方向________文艺美学与文化______________

考生姓名_______朱鑫龙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______李天道________________

 

 

预研究领域

或题目

领域:

邛崃窑发展的历史进程与美学文化

选题来源实地考察

选题分类

国家级

科研项目

部委级

科研项目

地方政府科研项目

横向

课题

自选

课题

基础

研究

应用

研究

技术

开发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000字以上)

邛窑分布在我国的四川省境内,以青釉、青釉褐斑、青釉褐绿斑和彩绘瓷为主,始烧于南朝衰于宋朝,时间踌度约800年的中国古代陶瓷名窑。

邛窑是我国著名民间瓷窑之一。

器物有各种盘、碗、罐等日用器皿,其中以丰富的小瓷俑最为生动形象,以创造了陶瓷省油灯而闻名全国。

邛窑是始烧于南朝衰于宋朝,时间踌度约800年的中国古代陶瓷名窑。

邛窑是我国著名民间瓷窑之一,也是我国古代青瓷的重要产地,邛窑出土的文物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由于邛窑是最早对陶瓷器进行彩绘装饰的窑址,釉色丰富多彩、鲜艳夺目,被认为是我国彩绘瓷的发源地。

邛窑湮没了一千多年,它被人们重视是近百年的事。

 

 

邛窑分布在我国的四川省境内,以青釉、青釉褐斑、青釉褐绿斑和彩绘瓷为主。

器物有各种盘、碗、罐等日用器皿,其中以丰富的小瓷俑最为生动形象,以创造了陶瓷省油灯而闻名全国。

邛窑是位于成都平原的一个古代窑址群,它开始于东晋时期,盛于唐,衰于南宋,断烧于元代,是我国著名的民间瓷窑之一,也是我国古代青瓷的重要产地。

邛窑分布很广,如邛崃什方堂、尖子山窑、成都市区的青羊宫窑、琉璃厂窑、都江堰的玉堂窑、彭州市的瓷峰窑、郫县的大坟包窑等都被通称为邛窑。

特别是邛崃境内的什方堂等窑址面积最大、窑包最多、时间延续最长、器物流传最广、纹饰造型最美、出土文物也最为丰富,是邛窑陶瓷的代表。

第一,善于将雕塑艺术的手法运用到瓷器的造型上。

纵观邛窑瓷器,雕塑艺术品特别多,例如各类大小动物,胡商俑、武士俑、劳作俑、侍女俑、役仆俑等形象都用雕塑手法作出,就是一些实用生活用具、文房用具、储盛用具等雕塑艺术的作法也处处可见。

另一个巨型三彩釉陶砚台,塑成一个伸颈昂首,瞪眼张嘴的大龟,四腿塑成兽蹄形,盖用雕塑手法塑成隆起的龟背,再刻划出背纹和裙边,既实用又具有很高的艺术性。

有的执壶,口部以上塑一鼻孔上翻,鼓目张嘴的人头,整齐的牙齿外露,似乎正在歌唱。

有的器盖塑成一个天真的儿童,光头,昂首,两眼上视,双臂伸开,两退上翻,脚交织在一起,天真活泼,很像现在的杂技表演。

瓷枕也塑造成虎形,下为一个椭圆形底板,上塑的虎,咧嘴露齿,翻鼻鼓睛;作伏卧状,背上的枕面四角圆润,前部较小,后面较大,中间略微低下,虎的前额、眉眼、皮毛和枕面以褐绿彩点画成彩斑装饰。

第二,彩绘装饰十分普遍,邛窑陶瓷有单色釉、如青釉、棕黄色釉、褐黑色釉,灰白色釉。

由于泥料较粗,普遍含有细沙粒,胎面普遍施化妆土,用当地原料配出浅黄、深黄、棕黄、老绿、翠绿、孔雀蓝、藏蓝、紫黄、黑色等彩在瓷器上作画,大多数是釉下彩。

由于邛窑瓷器釉层稀薄,釉下彩或釉上彩不易分辨,但大多数是釉下彩。

以大片圆形彩斑、联珠、多层菱形、圆圈构成的图案,有些和刻花、划花、粘贴、捏塑、模印等共同组成装饰面。

最突出的是彩画。

这些釉下彩绘,由于工匠有深厚的文化根底和书画艺术的功力,以没骨画的技法,率然落笔,粗悍展开,画出的花纹潇洒豪放,韵味无穷。

 贴近生活的创造,四川自古以来崇尚读书,学子们多贫寒清苦,邛窑创造出省油灯,陆游说“书灯勿用铜盏,惟瓷盏最省油。

蜀有夹瓷盏,注水于盏唇窍中,可省油之半。

”受到士大夫文人和广大庶民百姓欢迎。

这种创造为文化教育的普及提供了条件。

 

已研究相关成果

邛窑历史悠久,在陶瓷史上占有很重要地位。

自南朝至两宋,共经历了八个多世纪,是目前已知的四川古陶瓷窑址中,烧造时间最长、产品最丰富、造型纹饰最美的名窑。

在南朝即广泛使用化妆土美化陶瓷;在隋代就独树一帜地创造了釉下彩绘;唐至五代以其釉下彩绘著称于世,达到了它的历史高峰;五代至两宋,还创烧了有名的“省油灯”,大大扩展了瓷业生产范围。

现存有13个窑堡,其中以十方堂邛窑遗址和固驿瓦窑山邛窑遗址最为著名。

1983年四川省考古队在十方堂邛窑遗址发掘,出土各种完残器物10000余件。

出土器物不仅数量大、种类多,而且从产品到窑炉、窑具都有完整的实物,它对中国古陶瓷史的研究有着很重要的价值。

1988年1月十方堂邛窑遗址由国务院正式公布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8年10月,省考古队对固驿瓦窑邛窑遗址进行正式发掘,清理出45.7米的龙窑1座,虽有一定损坏,但主要部分(火膛、炉身、烟道)是齐全的。

在古陶考古中保存情况如此良好的窑炉还不多见。

古陶学界一般都认为唐以前的窑炉没有超出30米,而瓦窑山出土的龙窑竟长达40多米,这就使得古陶瓷学界的定论将予以修正。

另外,在固驿窑出土的大批隋代陶瓷器中,还发现有联珠纹釉下彩绘器3件,较《中国陶瓷史》认定的中国釉下彩生产最早的湖南长沙窑(中唐时期)早将近两百年左右。

据此考证,固驿窑是我国已发现的生产釉下彩瓷的最早窑堡。

 

选题价值和意义

(500字—1000字)

邛窑-邛窑陶瓷备受推崇

解放后,文物部门征集了一部分邛窑陶瓷器,并多次有规模地对部分邛窑遗址进行发掘,如1955年、1982年和1983年文物部门先后对青羊宫窑址进行了数次考古发掘,现该窑址已受到国家保护,成立了隋唐窑址文管所。

近年来,随着民间收藏热升温,一些收藏家也获得了大量邛窑陶瓷器的实物资料,为传世邛窑古陶瓷的研究、鉴定提供了详实可靠的依据。

2001年4月,由中国科大、省文物管理局、邛崃市政府联合发起的“中国邛窑古陶瓷科技考古研讨会”在邛崃召开。

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考察了什方堂、固驿瓦窑山等古陶瓷遗址以及邛崃市文管所和邛窑古陶瓷博物馆,他们万分震惊并高度评价。

著名考古学家俞伟超先生说:

“唐代邛窑在制作以铜、铁着色的多色彩瓷器方面有首创之功。

”著名古陶瓷鉴定专家耿宝昌先生认为:

“高低温釉下彩、三彩更是‘邛窑’的代表作品,均较早烧制成功,其工艺传播于江南诸名窑,而又以湖南长沙‘铜官窑’受其影响最深,因之两窑产品颇为相似,成为姐妹艺术,堪与其周边各窑媲美。

”中科院院士、中国科大校长朱清时先生更是一语道破邛窑的珍贵:

“沉睡上千年,一醒惊天下”!

邛窑精细彩绘中的褐彩具有明显的釉下特征,而且较为普遍。

有专家把邛窑和长沙窑比作“姐妹窑”,这是有道理的。

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湖南常德周新国先生《武陵藏珍》提出唐代武陵有个“龙阳窑”。

龙阳,即汉寿。

因龙阳位于朗州,故取名“朗州窑”。

朗州窑出现的“圆斑”装饰,不仅见于长沙窑,而且更多地见于和类似四川邛窑。

周先生指出朗州窑与邛窑的关系,应是“源”与“流”的关系。

邛窑是“源”,朗州窑是“流”。

 

已阅读相关文献

[1]王受之.世界现代平面设计史.广州:

新世纪出版社

[2]孙彤辉.平面构成[M].武汉:

湖北美术出版社.2009

[3]姜今.打散构成[M].长沙:

湖南美术出版社.1997

[4]李泽厚.美的历程[M].天津:

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

[5]辛华泉.形态构成学[M].杭州: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1

[6]陈雨前.中国陶瓷文化[M].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7]赵丰.几何纹锦中的打散构成设计—中国古代丝绸图案研究之二[N].1988年第5卷第2期

[8]杨新华.解析“现代陶艺”的装饰语意[D].苏州大学.2007

[9].中国陶瓷,冯先铭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10月一版四次

[10]中国陶瓷名著汇编,中国书店1991年5月初版

[11]中国陶瓷美术史,熊寥著,紫禁城出版社1993年8月初版

[12]中国瓷器鉴定与欣赏,朱裕平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3月一版三次

[13]古瓷鉴赏与收藏,张海国编著,上海书店出版社1996年3月初版

[14]中国古陶瓷鉴定基础,陈德富著,四川大学出版社1994年12月一版二次

[15]古代瓷器,赵丛苍主编、小鹿编著,中国书店1997年9月初版

[16]中国古代仿古瓷,赵宏著,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5月初版

[17]中国古陶瓷研究论文集,周仁等著,轻工业出版社1982年12月初版

 

待阅读关键文献

[1]陶瓷路,(日)三上次男著,宋念慈译,台湾艺术家出版社1980年2月1日初版

[2]陶瓷探隐,蔡和璧著,台湾艺术家出版社1992年11月初版

[3]宋代官窑瓷器,李辉柄著,紫禁城出版社1996年5月一版三次

[4]长沙窑,长沙窑课题组编,紫禁城出版社1996年10月初版

[5]  长沙窑瓷绘艺术,周世荣编著,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4年9月初版

[6]石湾陶瓷发展史,佛山大学石湾陶瓷艺术研究课题组编著,中山大学出版社1996年10月初版

[7]《景德镇陶录》详注,傅振伦著,书目文献出版社1993年2月初版

古陶瓷修复,毛晓沪编著,文物出版社1993年4月初版

[8] 陶说,(清)朱琰著,分说今、说古、说明(代)、说器上、说器中、说器下六卷,缕述景德镇瓷器源流。

(木兆轩主人赠)

[9]陶瓷,10开精装本图集,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61年10月一版一次,印数1500,50元。

就我有限的视野所及,有关陶瓷的全彩色大型图集,在60年代可能仅出过此一种。

[10]景德镇《瓷器》季刊10册:

1963年1、2、3、4,1964年1、2、3、4和1965年1、2期。

[11]日本出土的中国陶瓷,东京国立博物馆1978年3月印制,8开画册,日文及英文,207页。

钤印:

李知宴藏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