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科学基础教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093698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4.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然科学基础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自然科学基础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自然科学基础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自然科学基础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自然科学基础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自然科学基础教案.docx

《自然科学基础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科学基础教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自然科学基础教案.docx

自然科学基础教案

 

自然科学基础知识----生物

 

 

 

任课教师:

李用

第一章、生物的基本特征

第一节、生物的新陈代谢

类型:

新授课

课时:

2

教学目标:

 

1、识记新陈代谢的概念; 

2、识记新陈代谢基本类型的概念和区别; 

3、知道自然界存在中间代谢类型。

 

教学重点:

 

1、新陈代谢相关的多个概念;   

2、生物的新陈代谢基本类型。

 

教学难点:

 

1、同化作用、异化作用、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四者的关系; 

2、化能合成作用的有关知识。

 

教学过程:

 

一、引入 :

在回顾以往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引出新陈代谢基本代谢的课题 二、讲

二、板书:

1、新陈代谢的概念 

(1)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的概念和关系

 

(2)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的概念和关系 

(3)新陈代谢的意义 

2、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 

(1)同化作用的类型 

〈1〉自养型的概念、代表生物 

〈2〉异养型的概念、代表生物 

(2)异化作用的类型 

〈1〉需氧型的概念、代表生物 

〈2〉厌氧型的概念、代表生物 

(3)介绍自然界存在的中间代谢类型

小结:

本节课程详细讲述了生物新陈代谢的概念、类型、与对生物的意义,让学生理解新陈代谢与生物的重要联系,能够区分生活中常见生物的新陈代谢类型。

作业:

名词:

新陈代谢

 

第二节、酶与新陈代谢

类型:

新授课

课时:

2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让学生能够理解酶的本质

2、通过学习,让学生理解酶的特性

3、通过学习,让学生能够正确的使用生活中的酶制品

教学重点:

1、酶的本质与特性

2、酶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

1、酶的本质与特性

2、酶的作用机理

过程:

引入:

图片引入(生活中的含酶制品)

板书:

1、酶的概念与本质

(1)酶的概念

(2)酶的本质

2、酶的特性

(1)高效性

(2)专一性

(3)作用条件温和

(4)活性可调节

(5)反应前后数量和性质不变

3、生活中含酶制品的使用

小结: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让学生能够将知识运用于生活,从而普及科学知识,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第三节、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授课类型:

新授课

课时:

2

教学重点:

1、生物生殖的类型

2、生殖的意义

3、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的比较

教学难点:

1、生殖的类型

2、不同生殖方式的对比

教学过程:

引入:

提问:

生物通过什么来产生后代,所有的生物生殖方式都是一样的吗?

不一样的话有哪些不同呢?

板书:

1、生殖的概念

2、生殖的类型

3、无性生殖类型

(1)分裂生殖

(2)出芽生殖

(3)孢子生殖

(4)营养生殖

4、有性生殖类型

(1)同配生殖

(2)异配生殖

5、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的比较

6、变态发育

7、生殖的意义

小结:

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了解到生物繁衍的手段—生殖,让学生再一次领略生命的伟大。

 

第四节:

生物的遗传与变异

授课类型:

新授课

课时:

2

教学重点:

1、遗传物质DNA的结构

2、变异的类型

3、遗传和变异的本质

教学难点:

1、DNA的结构与特点

2、DNA的复制方式

3、基因对生物性状的控制机理

4、变异类型的区分

教学过程:

引入:

图片引入(明星父子的照片对比),为什么会长的如此相似?

为什么有的长得不行呢?

板书:

一、遗传

1、遗传的概念

2、遗传物质DNA

(1)DNA结构

(2)DNA复制

(3)基因表达(基因怎么控制生物性状)

(4)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

二、变异

1、变异类型

(1)基因突变

(2)基因重组

(3)染色体变异

2、变异对生物的好处与坏处

小结:

希望学生通过学习本节内容,能够了解生物生殖过程中的遗传与变异现象的本质,并能够知道遗传与变异对生物的重要作用。

 

第五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授课类型:

新授课

课时:

2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明白自然与生物之间的密切联系

2、让学生了解生物为了适应环境所发生的改变

3、让学生见识更多的奇异生物,从而爱上与自然界中生物相处

教学重点:

1、生物圈的概念

2、生物与环境以及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

3、生物对环境适应过程中所学会的手段

教学难点:

1、生物与生物之间各种关系的区分

2、生物对环境适应过程中学会的手段的区分

3、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教学过程:

引入:

图片引入(犀牛和犀鸟关系图、大豆与根瘤菌关系图等),引发学生思考生物圈各种生物之间的联系

板书:

一、生物圈的概念

二、生态学的概念

三、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1、光照

2、水

3、温度

4、湿度………………

四、生物对生物的影响

1、种内关系

(1)互助

(2)斗争

2、种间关系

(1)共生

(2)寄生

(3)共栖

(4)捕食

(5)竞争

五、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1、保护色

2、警戒色

3、拟态

小结:

通过对本节内容的讲授,希望学生能够更加深入的了解大自然,热爱大自然。

其次,发现学生对有趣的图片很有兴趣,以后可以多多加入进ppt。

作业:

新陈代谢

生物对环境影响的方式有哪些?

 

第二章、植物

 

第一节、植物的主要类群

授课类型:

新授课

课时:

2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能够知道各类植物的特点

2、让学生能够区分生活中常见的植物

3、让学生能够了解植物的美丽,并懂得去欣赏这种美

教学重点:

1、各类植物的特点

2、植物的分类

教学难点:

1、植物的种类繁多,完全记忆下来较为困难

2、有一些植物形似都很高,较难区分

教学过程:

引入:

图片引入(诗句中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所描绘的场景),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江水会绿如蓝呢?

板书:

一、藻类植物

1、基本特征

2、常见的藻类植物

二、苔藓植物

1、苔藓植物的特征

2、常见的苔藓植物

3、苔藓植物对自然界的意义

三、蕨类植物

1、蕨类植物的基本特征

2、常见的蕨类植物

3、蕨类植物的经济意义

四、裸子植物

1、裸子植物的基本特征

2、常见的裸子植物

3、裸子植物的意义

五、被子植物

1、被子植物的一般特征

2、常见的被子植物

3、被子植物的意义

小结:

通过对本节内容的学习,学生基本能够掌握生活中常见植物的区分,了解这些不同种类的植物对人类的重要作用。

学生较为喜欢看图,可继续保持

 

第二节:

植物的形态结构

授课类型:

新授课

课时:

2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知道植物各个部位的组成,名称及类型

2、学生能够讲述植物各个器官对植物的作用

3、学生能够从植物的单独的各个部分去发现植物的美

教学重点:

1、植物各个器官的类型

2、植物各个器官对植物的重要作用

3、植物各个器官的形态结构

教学难点:

1、植物共有6个器官,每种都有不同的类型,区分起来易混淆

2、每种器官的生理功能不同,要想熟记有一定难度

教学过程:

引入:

图片引入(千年古树图),千年古树之所以能够活这么久,是因为什么?

加入某个部分断掉,是否还能继续存活呢?

板书:

一、根

1、根的类型

2、根系及根系的类型

3、根的特性

4、根的结构

5、根的生理功能

二、茎

1、茎的形态

2、茎的结构

3、茎的生理功能

三、叶

1、叶的组成

2、叶的基本形态

3、单叶和复叶

4、叶序

5、叶的结构

6、叶的生理功能

四、花

1、花的结构

2、花的种类

3、单生花和花序

4、花的生理功能

5、开花和传份

五、果实

1、果实的结构

2、果实的类型

3、果实的生理功能

六、种子

1、种子的结构

2、种子的类型

3、种子萌发的条件

小结:

通过对本节内容的学习,学生能够基本了解被子植物的形态结构组成,并能简要叙述各个器官对植物生长的重要作用。

 

第二节、光合作用

课型:

新授课

授课时间:

1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光合作用的反应式以及概念。

2、了解光合作用意义及作用。

3、通过光合作用的发现史对学生进行科

学史教育。

今儿使学生认识到科学发

现的艰难、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及

综合利用各学科研究成果和研究手段

的重要性。

4、通过探究实验的结果的分析总结,培

养学生分析概括的能力。

5、通过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学习,让学生

理解绿色植物在维持环境稳定中的重

要作用,理解光合作用产物对人类生

活的意义,在此基础上,增强学生爱

护绿色植物,关心农业发展的意识,

从而对学生进行生命科学价值观的教

育。

【教学重点】:

1、光合作用的概念与本质;

2、光合作用发现史与意义。

【教学难点】:

通过一系列验证性实验是学生了解光合

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以及场所,在

这个过程中,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

析上,以及对光合作用的概念和实质

的掌握上有一定难度。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大家每天都需要通过吃饭来补充能量,那么,同学们知道米饭中的什么物质为我们每天的生活提供能量能?

回答:

淀粉

那么,这些淀粉是哪里来的呢?

回答: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合成的

对,我们每天都吃的米饭中的淀粉都是由植物光合作用合成的,由此可见,光合作用对我们是很重要的,这节课,我们就跟随前人的步伐,进一步了解光合作用。

二、光合作用探究历程(图片、讲解、提问结合):

1、柳树实验

2、普里斯特利的小鼠实验

3、天竺葵遮光实验

4、金鱼藻实验

5、银边天竺葵实验

6、天竺葵去二氧化碳实验

三、光合作用的反应式:

(引导学生推导)

四、光合反应的概念(引导学生推倒得出):

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氧气的过程。

五、光合作用的意义:

1、物质转化

2、能量转换

3、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平衡

六、光合作用的应用:

1、合理密植

2、延长光照

3、植树造林改善空气质量

七、板书设计:

1、海尔蒙柳树实验

结论:

水是植物建造自身的重要原料

2、普里斯特利的实验

结论:

绿色植物在光照下能够产

生氧气

3、天竺葵遮光实验

结论:

绿叶在光下制造了淀粉

4、金鱼藻实验

结论:

绿色植物在阳光下产生了

氧气

5、银边天竺葵实验

结论:

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

用的场所

6、天竺葵实验Ⅱ

结论: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不

可少的原料

7、总结:

光合作用反应式

光合作用概念

八、总结与作业:

1、总结:

光合作用的概念、场所、条件、原

料与产物。

2、思考:

《齐民要术》中强调农作物栽培要

通其风、正其行的原因?

3、作业:

设计一个实验探究呼吸作用的原料

与产物。

 

第三节、呼吸作用

授课类型:

新授课

课时:

2

教学目标

1、概述呼吸作用的过程。

2、通过证明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实验,使学生掌握呼吸作用的概念,理解呼吸作用的过程。

3、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试验现象的除试验结果。

4、认同绿色植物在制造有机物方面对与生物圈的重要意义。

重点和难点

1、植物呼吸作用实验的设计、分析,以及呼吸作用的概念、公式是重点。

2、呼吸作用的实质是本节课的教学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