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093658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538.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人教版八年级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人教版八年级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人教版八年级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人教版八年级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

《人教版八年级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八年级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

人教版八年级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人教版八年级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春》片段,完成下面小题

小草偷偷地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

 

①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②粉的像霞,红的像火,白的像雪。

③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满是桃儿、杏儿、梨儿④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⑤野花遍是:

杂样的,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1.想像一下,“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下面的诗句中哪一句描写的画面与它最接近?

()

A.春风又绿江南岸(王安石《泊船瓜州》)

B.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C.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D.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

2.在写景的时候,我们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并从多个角度,生动描绘景物,本段文字是按照

___________的顺序,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角度描绘春暖花开的美好景致的。

3.请找出与原文内容不符的一处(只写序号),说说为什么不能这样改。

4.选段中共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请结合文段中的某个句子,从修辞的角度做一点简单的赏析

5.怎样理解第二自然段第四句“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我的幼年

张充和

①四岁时,外面来的客人们问我说:

“你是谁生的?

”我总是答一声:

“祖母。

”他们总是大笑一阵,我只是莫名其妙地望着他们,心里说:

“这有什么好笑?

难道你们不是祖母生的,还是从天上落下来的?

”我一直不晓得祖母而外还有什么更亲的人。

②在花园里,站在祖母面前,没有祖母的手杖高,祖母采了四朵月月红戴在我的四条短的发辫上。

因为花园里没有镜子,我只得向地上看我的影子,只见牛角似的发辫每个上面添了一朵花的影子,我欢喜得直跳跃起来。

我跑到许多深草处寻找野花和奇异的草,祖母向我说:

③“孩子,丛草处,多毒虫,不要去!

快来!

你乖,来!

我替你比比看到我手杖哪里?

”我跑了去,祖母替我比一比,然后叫我拾一块碎碗来,在手杖上刻了一个痕,又向我说:

“今年这样高,明年就有这样高,后年就和手杖平了。

”我开心极了,一心就想长到祖母的手杖高。

④书房窗外两棵梧桐树那样高,秋深了,梧桐子时而落了下来。

我在读《孟子》:

“孟子见梁惠王,王立于沼上,顾鸿雁麋鹿,王曰:

‘贤者亦乐此乎?

’孟子对曰:

‘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虽有此,不乐也。

’——先生,我要小便去。

”先生允许了,我便一溜烟地跑了出去,满院的梧桐子,我拾了许多,袋袋里满了,又装些在套裤筒里,在外面打了一个转,又回到书房里去,先生给我瞒过去了。

⑤晚上总是我先睡,祖母看着佣人替我脱衣,有时也亲自动手,今天也是这样,脱到套裤时“哗喇喇”一阵响,桐子都落下来;我心里有点着慌,怕祖母责备,哪知她还笑了一声说:

“生的吃不得,明天我叫他们拾些来炒熟给你吃,以后不要拾了。

”啊!

祖母,你哪知我骗了先生呢!

⑥葡萄架下一张方桌,我坐在祖母怀里,手伸在几本书上,给一个戴宽边眼镜的医生在诊脉。

佣人拿了电报来,祖母看了电报就老泪横流了。

医生去了,祖母把我的一条红花夹裤翻了过来,里子是白色的花布。

祖母又把我搂在怀里,眼泪不住地流着,带着颤抖的音调向我说:

“乖乖,你从此要做个没有母亲的孩子了……你要好好地听我话,你母亲是个好媳妇……以后……再也没有她……她了!

”我这才晓得我另外还有个母亲,但是在我晓得有母亲时,母亲已经死了。

我看见祖母也哭得那么厉害,我也跟着哭了,祖母又拍着我说:

“孩子,乖乖,不要哭,你不是说你是我生的吗?

你是我的孩子,我爱你!

你不要哭吧。

”祖母又叫佣人把我抱回床上去,说:

“这里有风,哭了不好,怕病才好又要被风吹坏的。

⑦现在我已长得比祖母的手杖要长一尺多了。

祖母墓上的草,我以为一定不会有毒虫的。

假使现在要有人问我:

“你是谁生的?

”我还要说:

“祖母。

”不过,我明白了还有一个,也是生我的,叫做“母亲”,因为她们都爱我的。

⑧我似乎时常听见祖母高声说:

⑨“孩子,丛草处,多毒虫,不要去!

(选自《人民周刊》2016年第16期,有删改)

6.文章记叙了“我”与祖母之间的哪些故事?

7.品味下列句子,回答问题。

(1)“祖母采了四朵月月红戴在我的四条短的发辫上。

”这句话中的“戴”字有什么意味?

(2)第⑨段,有的版本写作“孩子,丛草处多毒虫不要去!

”与原文比较,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8.请简要分析第④段画线句在文中的作用。

9.反复是本文突出的表现手法。

请举例并说明其效果。

二、对比阅读

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文后小题。

(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

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皇佑二年,吴中大饥,殍殣枕路,是时范文正领浙西,发粟及募民存饷,为术甚备,吴人喜竞渡,好为佛事。

希文乃纵民竞渡,太守日出宴于湖上,自春至夏,居民空巷出游。

又召诸佛寺主首,谕之曰:

“饥岁工价至贱,可以大兴土木之役。

”于是诸寺工作鼎兴。

又新敖仓吏舍,日役千夫。

监司奏劾杭州不恤荒政,嬉游不节,及公私兴造,伤耗民力,文正乃自条叙所以宴游及兴造,皆欲以发有余之财,以惠贫者。

贸易、饮食、工技、服力之人,仰食于公私者,日无虑数万人。

荒政之施,莫此为大。

是岁,两浙唯杭州晏然,民不流徙,皆文正之惠也。

岁饥发司农之粟,募民兴利,近岁遂着为令。

既已恤饥,因之以成就民利,此先生之美泽也。

(选自《梦溪笔谈》,有删改)

(注释)①殍殣(piáojǐn):

饿死的人。

②募民存饷:

指招募灾民服役,使服役者有饭吃。

③敖仓:

粮仓。

④晏然:

安宁的样子。

10.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B.或/异/二者之为

C.太守/日出宴于/湖上

D.监司奏/劾杭州/不恤荒政

11.下面各项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以惠贫者

B.或异二者之为/好为佛事

C.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此先生之美泽也

D.是时范文正领浙西/是进亦忧,退亦忧。

1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予观夫巴陵胜状___________

(2)春和景明__________________

(3)南极潇湘_________________

(4)薄暮冥冥_________________

(5)迁客骚人__________________

(6)及公私兴造_______________

(7)沙鸥翔集________________ 

(8)把酒临风____________

13.翻译下列句子。

(1)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

(2)两浙惟杭州晏然,民不流徒,皆公之惠也。

(3)又新敖仓吏舍,日役千夫。

(4)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________

14.依据选文,回答问题。

古代仁人志士,无论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忧国忧民之心,未尝废替。

范仲淹忧国忧民的情怀既体现在“A”的抱负中,也体现在为政一方的实际行动里,(乙)文中范仲淹在浙西救灾时采取了“B_”和“C”两项措施,后来这两项措施被著录于令典。

(A处请用(甲)文语句回答,B、C两处请用(乙)文语句回答。

)________

15.阅读(甲)文第2、3段,结合具体语句谈一谈它们各自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其中蕴含着“迁客骚人”怎样的心境。

________

三、情景默写

16.默写

(1)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_。

(李商隐《无题》)

(2)锦帽貂裘,___________ 。

(《江城子·密州出猎》)

(3)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借用守边将士饮酒来表现他们因远离家乡和功业未立而发的惆怅之情的诗句是: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4)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达自己建功立业愿望的句子是: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

17.名著阅读。

【小题1】《洞中历险》选自《汤姆·索亚历险记》,这一章叙述了汤姆和      在岩洞里奇妙、曲折,紧张的历险过程。

【小题2】《汤姆索亚历险记》中汤姆把印第安人乔在洞里的事告诉了      (人名),他带人去查看时,洞口被打开了,印第安人乔早就饿死了。

【小题3】汤姆和哈克偷偷潜入岩洞中,根据偷听到的关于“二号十字架”的描述,找到了一个宝箱,里面有          元。

【小题4】读过《汤姆索亚历险记》后,你觉得汤姆·索亚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五、综合性学习

18.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订正(______)  瞥见(______)     佃户(______)

鬈发(______)  强聒不舍(______) 旁wù(______)

诬miè(______) 污gòu(______)   甲zhòu(______)

冥思xiá想(______)

19.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

(1)-(4)题。

早春二月,乍暖还寒,许多花木还未醒来,包河的柳枝已泛青了,环城的柳条      了,湖滨的柳浪也      了。

柳条、柳丝、春姑、俏影,挣脱寒冬的禁固,装点出大湖春色,渲染名城春烟,传递出春的信息和新年里的盎然生机。

柳条、柳丝,风情万种,ē娜多姿,缀着碧玉,泛着绿波,高咏绿色理念,编织成无边风景。

是的,包河、环城、湖滨翩翩起舞的柳条、柳丝、柳浪、柳烟,不是显示大湖名城万千英豪征服自然描绘青山绿水的智慧、能力和风情吗?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乍暖还寒(_________)   渲染(__________)    ē(__________)娜多姿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_。

(3)根据句子的意思,将“起舞”“抽丝”分别填入_______________两处的横线上。

(4)把文中画线句子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作文

20.

请以“我生活在      中”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提示与要求)

(1)把标题补充完整;

(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4)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入的文章。

参考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