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降水排水技术交底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926256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61.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坑降水排水技术交底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基坑降水排水技术交底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基坑降水排水技术交底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基坑降水排水技术交底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基坑降水排水技术交底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坑降水排水技术交底Word格式.docx

《基坑降水排水技术交底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坑降水排水技术交底Word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基坑降水排水技术交底Word格式.docx

层厚0.50~5.60m,平均厚度2.27m,层底标高-2.25~2.25m。

该层沿线基本均有分布。

③1粘土层:

黄褐色~褐黄色,可塑,局部为硬塑,干强度、韧性高。

层厚0.80~4.30m,平均厚度2.64m,层顶标高-1.30~2.25m,层底标高-2.71~-1.08m,埋深在1.50~5.00m之间。

该层压缩性中等,沿线基本均有分布。

③2粉质粘土层:

灰黄色,可塑~软塑,下部局部夹粉土时呈流塑,干强度、韧性中等。

层厚0.70~2.00m,平均厚度1.27m,层顶标高-2.71~-1.08m,层底标高-4.13~-2.35m,埋深在4.70~7.50m之间。

该层压缩性中等,沿线均有分布。

技术负责人

交底人

接受交底人

注:

1、本表用于承包单位对作业班组的技术交底;

2、本表一式三份,交底后承包单位项目部、作业班组各留一份,报监理部一份备案。

③3粉土层:

灰黄色~灰色,稍密~中密,饱和,夹薄层状粉质粘土,局部粉质粘土含量较高,干强度低,韧性低。

层厚2.20~460m,平均厚度3.67m,层顶标高-4.13~-2.35m,层底标高-7.66~-5.49m,埋深在6.00~9.20m之间。

④2粉砂夹粉土层:

灰色,中密~密实,饱和,呈水平状分布。

层厚4.00~9.40m,平均厚度6.13m,层顶标高-7.66~-5.49m,层底标高-16.18~-10.99m,埋深在9.50~11.70m之间。

⑤1粉质粘土层:

灰色,软塑~流塑,较均质,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偏低。

层厚2.40~12.60m,平均厚度5.25m左右,层顶标高-16.18~-10.99m,层底标高-25.53~-16.65m,埋深在14.20~19.50m之间。

该层压缩性偏高,沿线均有分布。

⑥1粘土层:

暗绿~褐黄色,可塑~硬塑。

干强度高,韧性高,无摇振反应。

层厚2.20~5.10m,平均厚度3.98m左右,层顶标高-19.59~-16.65m,层底标高-23.00~-21.10m,埋深在20.40~29.00m之间。

⑥2粉质粘土夹粘土层:

灰黄~青灰,可塑为主,局部软塑。

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层厚7.80~14.00m,平均厚度11.22m左右,层顶标高-25.53~-21.10m,层底标高-35.80~-32.26m,埋深在24.80~27.00m之间。

⑦1粉质粘土层:

灰色,软塑~流塑。

层厚2.80~6.00m,平均厚度4.62m左右,层顶标高-35.80~-32.26m,层底标高-39.16~-35.39m,埋深在35.80~39.00m之间。

该层压缩性中等偏高,沿线均有分布。

⑦3粉质粘土层:

灰~青灰色,软塑为主。

层厚3.50~11.90m,平均厚度6.91m左右,层顶标高-39.16~-35.39m,层底标高-50.12~-41.79m,埋深在39.20~42.80m之间。

⑧1粘土层:

青灰~灰色为主,可塑,局部硬塑。

强度高,韧性高。

层厚1.50~4.30m,平均厚度2.59m左右,层顶标高-44.95~-41.80m,层底标高-47.23~-44.46m,埋深在45.50~48.90m之间。

⑧2粉质粘土夹粉土层:

灰色~青灰色为主,可塑~软塑。

层厚5.10~12.00m,平均厚度8.92m左右,层顶标高-50.12~-44.46m,层底标高-56.97~-53.53m,埋深在48.00~51.00m之间。

⑩1粉质粘土层:

夹少量薄层粉土,局部粉土为主。

层厚2.00~5.50m,平均厚度3.92m左右,层顶标高-56.29~-53.53m,层底标高-61.28~-56.08m,埋深在57.50~60.50m之间。

⑩2粉质粘土夹粘土层:

青灰~灰色,可塑~软塑。

该层野外未揭穿,揭示最大厚度5.30m。

三、水文地质

车站范围内无明显地表水体分布,苏州市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较大,轻度潮湿,据近资料,苏州历史最高洪水位为2.49m(1954.7.28),最低河水位为0.01m(1934.8.27),常年平均水位为1.00m。

根据地下水埋藏条件,可将地下水分为孔隙潜水及微承压水。

(1)潜水:

含水层主要由填土层组成,勘察区域内均有分布。

主要接受大气降水的入渗补给。

其下部③1粘土层,均质致密,为超固结土,据室内试验,其渗透系数(取最大试验值,下同)Kv=8.8E-08cm/s、KH=9.6E-08cm/s,属不透水土层,③2粉质粘土层,据室内试验,其渗透系数KV=1.6E-06cm/s、KH=3.2E-06cm/s,属微透水土层。

勘察期间实测潜水稳定水位在1.12~1.72m之间。

据区域水文资料,苏州市历年最高潜水位标高2.63m,最低潜水位标高为0.21m。

(2)微承压水:

含水层主要为③3粉土及④2粉砂夹粉土层,其透水性及赋水性中等。

该含水层主体车站范围均有分布,埋深一般在6.00~9.20m之间,厚度在2.20~4.60m。

根据室内渗透试验结果结合抽水试验成果,③3、④2层渗透系数K值按最大平均值考虑,可取5.65E-3cm/s,为中等透水土层。

该含水层的隔水顶板为③1粘性土层,隔水底板主要为⑤1粉质粘土层。

微承压水水头标高在1.05m左右。

据区域资料,苏州市历年最高微承压水头标高为1.74m,年变幅1m左右。

四、工程周边环境情况

道路与桥梁:

广济北路(南北向)现状地面道路宽52m,为城市主干道,XXX路(东西向)道路宽度43m,XX路(东西向)道路宽度36m。

XXX跨线桥东侧邻近车站结构,桥桩为钻孔灌注桩,直径1.2m,长度28~53m,桥桩中心距离车站围护结构外沿最小距离为8.4m;

河道:

车站北端为既有XXX河道,河道宽度约25m,常水位标高1.0m,水深约2.0m,河底淤泥厚度约0.8m,该河道驳岸基础为整板砼基础,厚度0.5m,宽2.5m,板底标高-1.5m,砼基础上为浆砌块石至现有标高3.3m,顶部宽度0.5m。

该河道驳岸距离车站围护结构约10.0m。

五、降水施工方案设计

5.1、降水目的

根据本工程的基坑开挖和基础底板结构施工要求,本工程降水的目的为:

1、疏干开挖范围内土体中地下水,方便挖掘机和工人在坑内施工作业

2、提高开挖过程中土体稳定性,防止土体纵向滑坡。

5.2、基坑底板抗渗流稳定性计算

基坑底板抗突涌验算示意图

基坑开挖后,基坑与承压含水层底板间距离减小,相应的承压含水层上部土压力也随之减小,当基坑开挖到一定深度后,含水层承压水顶托力可能大于其上覆土压力,导致基坑底部失稳,严重威胁基坑安全。

因此在基坑开挖的过程中,需考虑基坑底部承压水的水压力,必要时需降压,保证基坑安全。

基坑底板抗涌稳定性条件:

基坑底板至承压含水层顶板间的土压力应大于安全系数下承压水的顶托力,即:

-承压水头高度至承压含水层顶板的距离(m);

-基坑底至承压含水层顶板间的土的重度(kN/m3);

-基坑底至承压含水层顶板间距离;

-水的重度(kN/m3),取10kN/m3;

-安全系数,一般为1.0~1.2,本工程取1.05;

由地质详勘资料可知,承压含水层⑦1粉质粘土层,按最不利因素考虑,以JZ-II10-M4-84孔为例(含水层顶板标高为-35.39m),取承压水头-1.05,⑦1粉质粘土层重度取19.110kN/m3,车站结构底板标高在-13.54左右。

根据公式计算:

承压水对基底稳定性基本没有影响。

5.3、降水井的计算

围护结构已经完全隔断上部潜水含水层及微承压含水层,降水井设计一般根据基坑面积按单井有效抽水面积来确定,根据设计图纸XXXXXX路站单井降水面积不大于300m2,基坑总面积为13568.888m2。

根据上述原则,采用下式计算确定:

N=A/a

式中:

N——井数(口);

A——基坑面积(㎡);

a——单井有效降水面积(㎡);

按照设计原降水井40口,考虑工程地质情况增加降水井为54口。

详见降水井平面布置图。

5.3、基坑总涌水量

由于基坑围护结构以及下部粘土层的隔水作用,基坑外的地下水无法对基坑进行补给,基坑总涌水量可以按体积进行估算。

W=SLBW0

其中:

W为基坑总水量(m³

);

S为含水厚度(m);

B为基坑宽度(m);

W0为土层含水量(本基坑工程按30%考虑),XXXXXX路站W=32565m³

5.4、基坑单井出水能力

前期疏干井的单井水能力按如下公式计算:

q为单井出水能力(m³

/d),r为过滤器半径(0.15m)l为有效过滤器长度;

k为地层渗透系数(1.5m/d),XXXXXX路站q=64m³

/d。

由于基坑围护结构隔断了坑内外水力联系,根据工程地质情况,单井出水能力保守取30m³

5.6、预抽水天数计算

根据上述计算,基坑预降水天数

,XXXXXX路站为16天。

在施工中按20天考虑。

因此,在抽水20天以后,基坑内土体中的重力水基本被排出,即可开始土方开挖。

在开挖过程中继续进行疏干性降水,以保证土体中少量毛细水、弱结合水以及围护结构渗漏的排出。

5.7、降水结构

井深23m,深入基坑开挖面下下5~6m。

XXXXXX路站成孔孔径705mm;

滤管采用内径300mm、外径400mm的水泥砾石滤水管,外包40目锦纶滤网,滤料采用中粗砂和石英或砾石滤料。

6、施工工艺及技术要求

6.1、施工工艺流程

采用泥浆循环钻进、机械吊装下管成井施工工艺,降水井施工流程图如下:

施工准备→测量定位→场地平整→机械安装→材料进场→开孔钻井→设计孔深终井→换泥浆→安放井管→填滤料→抽水试验→正式投入降水

6.2、施工工艺

1、测放井位

根据井点平面布置使用全站仪测放井位,井位误差小于30cm。

当布设的井点受地面障碍物影响或施工条件影响时,现场可做适当调整。

2、护孔管埋设

埋设钢护筒:

钢护筒采用4mm钢板做成,直径1000mm,高度1000mm,在定好井位后先挖好孔埋设好才进行钻机就位。

护孔管插入原状土层中,管外用粘性土封堵,防止管外返浆,造成孔口坍塌,护孔管应高出地面10-30cm。

3、钻机安装

钻机底座应安装稳固水平,大钩对准准孔中心,大钩、转盘、与孔中心应成三点一线。

4、钻进成孔

降水井开孔孔径直径:

XXXXXX路站降水井705mm。

降水井施工采用冲击钻成孔,开孔时应轻压慢转,以保证开孔的垂直度。

钻进时一般采用自然造浆钻进,遇砂层较厚时,应人工制备泥浆护壁,泥浆护壁,泥浆密度控制在1.10-1.15.当提升钻具和临时钻停时,孔内应压满泥浆,防止孔壁坍塌。

钻进时按指定钻孔、指定深度内采取土样,核对含水深度、范围及颗粒组成。

5、清孔换浆

当钻进达到设计深度后,井超钻0.5-1m,作下管前沉淀沉渣,然后用大泵置换孔内的泥浆,减小孔内泥浆比重,当泥浆比重接近1.05g/cm³

后,立即下管,下管前在底下平铺300mm厚细石滤水层。

6、下井管

在下井管前再次逐根检查透水管的质量确保每根管垂直误差小于1%,透水管与接头处用固定物固定结实。

7、回填砾料

透水管下孔内后,开始回填滤料,填料根据设计要求应不少于计算量的95%,在地表以下回填2.00m厚粘土,并做好各项记录,以备验收。

8、洗井

在滤料和粘土填完后,立即开始洗井,用压缩空气洗井法清洗滤井,直至井管内排出的水由浑变清,达到正常出水量为止。

9、安装抽水设备

成井施工结束后,下入井泵、布设排水管道、安装水泵、接通电源,安装完毕后进行安装效果检查。

为避免抽水设施被碰撞、碾压受损,抽水设备须进行标识。

10、抽水及排水

采用潜水泵抽水,洗井及降水运行排出的水,通过施工场内排水沟汇集到沉淀池后排入场外市政管道中。

钻孔泥浆排至泥浆池内后进行外运,并弃置于环保部门指定堆放的地点。

对于施工现场的排水设施,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进行设计,但一般应满足以下要求:

1)排水设施应满足工程降水最大出水量的要求,并保障排水的顺畅;

2)应尽量缩短降水井与排水设施之间的距离,减少降水井排水的沿程水头损失,降低抽水设备的杨程消耗。

6.3、施工质量控制标准

1、井深误差:

小于井深的2‰;

2、孔斜:

每50m小于0.5°

3、井水含砂量:

抽水稳定后,小于1/20000(体积比)。

4、井中水位降深:

抽水稳定后,井中水位处于安全水位以下。

7、降水运行、监测及保护

7.1、试运行

每口管井施工结束后,进行预抽水试验,检查水量与土层的渗透性情况,根据出水的数据情况,分析判断降水的效果,作出修改与改进。

①运行前准确测定各井口、地面标高及地下水位;

②启动抽水设备,检查抽水设备、排水系统运转是否正常。

③抽水系统经检查符合要求后,开始抽水。

7.2、疏干降水运行工况

疏干降水应提前20天进行,以保证开挖范围内土方的干开挖。

在疏干降水前,监测单位应及早施工坑外潜水位观测孔。

潜水水位观测孔施工完成后及时开启疏干井进行疏干降水。

一般正常情况下,疏干井基本保持连续抽水。

出现降水异常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7.3、降水运行常规管理

1)运行前,降水井应合理布设排水管道井并便于接入施工现场排水设施;

2)降水运行前应做好降水供电系统,配备独立的电源线;

3)所有抽水井应在供电电箱插座、抽水泵电缆插头及排水管道上做好对应的标示,便于抽水运行管理;

供电电箱应定期进行检查并备有检查记录;

4)正式运行前降水工人应熟悉水泵开启、电路切换,以保证降水连续进行,避免因供电原因造成井底突水;

5)降水前各降水井均应测量其井口标高、静止水位并进行连续进行相关记录;

6)正式降水前必须进行试运行,进一步检验供电系统、抽水设备、排水系统及应急预案是否能满足降水要求;

试运行结果进行记录备案,根据试运行结果,对于无法满足降水要求的部分进行相应整改;

7)疏干井应成井一口投入降水一口,并尽可能保证在基坑正式开挖前20天抽水、确保能及时疏干基坑开挖范围土体并降低其水位在当前开挖面以下1m。

8)基坑开挖后,疏干井拆除井管时应及时测量井深,及时采取清淤措施;

9)抽水过程中应做好抽水井流量及观测数据记录;

降水井水位观测时可考虑利用一口降水井抽水后静止12小时测量其水位;

10)抽水运行过程中应随时检查设备运行情况,发现故障及时排除;

11)疏干降水井抽水时,潜水泵抽水间隔时间由短至长,降水井抽干后应立即停泵,以免烧坏电机;

12)抽水过程中应做好记录,内容包括井涌水量(Q)、水位降深(S),并绘制流量(Q)、观测孔水位、各监测点观测资料与时间的关系曲线,以掌握动态,指导降水运行,不断优化降水运行方案;

13)根据实际施工工况,在降水结束后,应及时将将井孔注浆封闭,补好盖板。

14)井口、井管设置醒目标志,做好标识工作;

15)在开挖过程中,要做好井管保护工作。

7.4、降水监测

在坑外观测孔内埋入滤水塑料套管,管径90mm。

套管与孔壁间用干净细沙填实,然后用清水冲洗孔底,以防泥浆堵塞测孔,保证水路畅通,保证水路畅通。

测管高出地面约20cm,上面加盖,不让雨水进入。

在管的四周用砖砌起,以防损坏。

基坑内承压水位观测利用原有降水井,在基坑内部进行承压水观测。

地下水位监测可采用钢尺水位计,钢尺水位计的工作原理是在已埋好的水管中缓慢向下放入水位计测头,当测头接触到水面时,启动讯响器,此时读取测量钢尺在管顶位置的读数,每次读取管顶读数对应的管顶位置应一致,并固定读数人员。

根据管顶高程、管顶与地面的高差,即可计算地下水位的高程和埋深。

降水运行初期,每隔一段时间观测一次,运行稳定后每日观测一次,变化值控制在0.5m/d。

报表管理:

水位监测的原始数据应在当晚或次日早上及时上报项目部技术部门,以作为项目部土方开挖等其他工班施工的依据。

7.5、降水保护

1、坑内降水井尽可能靠近支撑边,沿支撑的垂直向支撑约80cm-100cm;

2、所有降水井应设置醒目的标记,弄好夜间施工反光带,加强人工值班保护;

3、基坑开挖到底板实要预留完好的降水井作为泄水孔,本基坑泄水孔数量按照每个结构段1口的原则进行布置。

7.6、排水系统

本工程施工场地内东侧硬化作为施工便道(6m-8m宽)便道东侧设置宽30cm的排水沟,西侧因距离跨线桥较近,采用砖砌砂浆抹面作为排水沟,两侧水沟沟底坡度2‰自南向北流向,汇集至厂区北门口洗车台兼沉淀池,排至市政污水管里。

八、降水应急预案

降水井在实际运行中,由于各种原因,可能出现机械损坏的情况,而造成降水工程的中断。

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在进行物资配备时,应适当考虑配备降水物资,在现使用物资出现异常时,及时更换备用物资,确保降水运行的顺利进行。

(1)配备双电源:

为防止大面积停电事故造成降水运行中断,降水工地配备柴油发电机,同时在电路配置时采用双向闸刀,电路停电时,以最快速度开启备用电源,确保降水连续进行。

备用发电机应定期运行一次,以保证应急时能够正常使用。

(2)降水过程中进行电源切换演练,使所有工作人员知道自己在电源切换时职责和任务,并能熟练进行各项操作,保证10min内能够恢复供电,使降水工作继续进行。

(3)抽水运行期间每天24小时不断巡视做好记录,记录内容降水井涌水量Q和水头降低S外,还应包括场地排水管道的畅通性,电箱、电缆线的完好性,抽水井的水泵是否正常运转等内容。

(4)工地现场要配备备用深水潜水泵,数量3-4台,以备深水泵发生故障时使用。

(5)现场配备回灌设备,如发现降水影响周边建筑物安全,立即停止降水,利用回灌井点进行回灌,确保建筑物安全,如影响较大时联系设计单位进行处理。

九、安全注意事项

1、临时用电

配电箱的电缆应有套管,电线进出不混乱。

大容量电箱上进线加滴水弯。

支线绝缘好,无老化、破损和漏电。

过道电线可采用硬质护套管埋地并作标记。

电线采用三相五芯电线。

2、电箱(配电箱、开关箱)

电箱有门、锁、色标和统一编号。

电箱内开关电器完整无损,接线正确。

各类接触装置灵敏可靠,绝缘良好,无积灰、杂物,箱体不得歪斜。

电箱安装高度和绝缘材料均符合规定。

电箱内设置漏电保护器,选用合理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进行分级配合。

配电箱应设总熔丝、分开关。

零牌地排齐全。

动力和照明分别设置。

配电箱的开关电器应和电线或开关箱一一接应配合,做分路设置,以确保专路专控;

总开关电器与分路开关电器的定额值、动作额定值相当适应。

熔丝应和用电设备的实际负荷相匹配。

金属外壳电箱应作接地或接零保护。

开关箱与用电设备实行一机一闸一保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升初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