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川区地名词语文化内涵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923170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9.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淄川区地名词语文化内涵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淄川区地名词语文化内涵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淄川区地名词语文化内涵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淄川区地名词语文化内涵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淄川区地名词语文化内涵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淄川区地名词语文化内涵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淄川区地名词语文化内涵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淄川区地名词语文化内涵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淄川区地名词语文化内涵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以为西晋有般阳县属齐郡。

晋确有般阳县,而《晋书》漏载无疑。

南北朝时期(公元420-589年),战争频繁,社会动乱,宋武帝刘裕侨置清河郡于般阳城,属齐州(治历城),并于今临朐县境置般阳县,属于清河郡的贝丘、绎幕、武城诸县亦侨置于原般阳县境及其附近。

北魏改刘裕侨置的清河郡为东清河郡,属齐州。

隋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置淄州,十八年(公元598年)改贝丘县为淄川县,大业初撤销州制,淄川县属齐郡。

唐初置淄州,继改为淄川郡,后又改为淄州,淄川县先后为州、郡属县。

宋置淄州淄川郡,属京东东路,辖四县,系军事要地。

元设般阳府路,治所在淄川城。

明太祖为吴王时改般阳路为淄州,淄川县为府郭。

后撤销州制,淄川县属济南府。

清沿明制,仍为淄川县,属山东省济南府(后改济南道)。

抗日战争期间,1938年7月1日中共淄川县委在佛村建立,有第二、第八、第九三个区。

1939年8月1日在井筒(村)(时属益都县)建立了淄川县抗日民主政府,1940年春,县委、县政府由淄东迁往淄西镇门峪。

1948年3月最后解放淄城,淄川县全境仍为十一个区,将洪山区改称佛村区。

建国初期,淄川县先隶山东省淄博工矿特区,后属淄博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1955年4月,淄川县建制撤销,原县境划为杨寨、昆仑、洪山三个区,属淄博市。

1956年2月撤销昆仑、杨寨两个区的建制,设淄川区。

1958年4月,洪山区建制撤销,其所属五个乡三个镇并入淄川区。

同年9月成立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原乡(镇)名称撤销。

1982年1月改罗村、洪山、昆仑三个公社为镇,又建城关街道办事处。

1984年,地方建制改革,公社之名撤销。

1985年撤销城关街道办事处,所辖并入淄城镇。

1992-1995年先后对杨寨、双沟、黄家铺、东坪、口头进行撤乡设镇。

撤销二里镇、查王镇合并成立城南镇。

撤销商家乡、冶头乡合并成立商家镇。

撤销黄家峪乡并入岭子镇。

2000年撤销淄城镇设立般阳路、商城路、松龄路三个街道办事处。

三、淄川区地名词语特征

淄川区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众多,因而使境内地名的形成、演变和词语等具有鲜明的特征。

一是古老的地名较多淄川区虽经历代变迁,但“淄川”专名却世代传承,沿用至今。

因而,决定了境内主要村庄都具有古老的特征。

据对全区435个行政村、47社区考证和统计分析,清建村70个,占总数的14.5%(300年以上), 

明建村185个,占总数的38.5%(600年以上),元建村 

163个,占总数的33.8%,宋以前建村45个,占总数的9.3%(1000年以上)。

也就是说,在考证、统计的435个行政村、47社区中,96.1%的村都是300年以上的老村。

二是以姓氏命名的地名多明朝年间,因战乱境内人口稀少,遂由山西大批迁民来此定居,为怀念家乡故土,村庄多由迁民大户姓氏命名。

如“袁家”“杨家”等,根据对全区482个村、社区考证统计,以姓氏命名的有91个,占总数的19%。

三是反映当地地理特征的地名多淄川境内地形为泰沂山脉北部,多丘陵,高低悬殊,丘陵山地相连,形成居住地多以地理特征命名村名。

如“马陵”、“西槐峪”“翟家崖”等。

地名实体文化内涵

淄川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文物古迹遍布全境,曾经发生过一些重大历史事件,从而造就了淄川区的深厚历史文化。

一、深厚的历史文化

(一)历史渊源

淄城是一座有悠久历史的古老名城,因是清代著名的短篇小说之王蒲松龄的故乡,所以提及淄城,人们并不陌生。

自西汉初设般阳县,以此城位于般水之阳而得名,至北魏,将般阳县改为贝丘县,隋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在淄城建立了淄州,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将贝丘县改为淄川县,古城随之冠以“淄”字,般阳城的名称消失。

初为土城,后几经重修。

明崇祯九年(1636年)改建为石城,高三丈二尺。

周围八里,四门皆建有重门,分别为拱极门、叔圣门、书带门、沙堤门。

据说现在的菜园村址初为跑马场,《宋史》和《金史》均有“淄川郡‘军事’”的记载。

建国后,城区不断扩大,现城区面积18.2平方公里。

城市人口16.8万人。

淄城素有“桥城”之称,在孝妇河上自南至北 

,在千米之距,连跨公路和铁路四座桥梁,为济青公路、张博公路和张博铁路的交通咽喉,四座雄伟的桥梁,将淄城这一古老的城池装点的更加壮观。

(二)文物古迹

淄川区文物古迹多而全,从上古时代到历史的各个时期,均有多处文化遗存,如古长城、古寺庙、古窑址、古墓葬和古宅院一应俱全,且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1、古遗址

(1)齐长城(淄川段)遗址自岳阳山、淄河谷地的城子要塞直达三泰山至淄川、博山交界处的达摩山。

现在三泰山主峰西部约有500米依然保存完好,建在连接主峰以西的淄河转弯处,呈“U”字形,高3至5米,宽2米,局部设有燎望台,山顶建有城堡。

长城与其之后的崇山峻岭巧妙结合,以山险代城墙,其中鹿角山海拔852米。

马鞍山、莲花山、劈山一线有复线一条。

在马鞍山西峰山上有齐长城古兵营遗址及烽火台。

2002年,被列为国家一级文物保护单位。

(2)寨里古瓷窑址1957年第一次文物普查发现,主要分布在寨里与大张村之间的高地上,耕土层下有大面积瓷片堆积,厚约40—100厘米。

是目前全国唯一已知的北方青瓷产地。

窑址长宽均为450米左右,总面积约20万平方米。

1993年曾发现窑炉遗迹,有大量瓷片暴露在断崖表面,出土器物为青褐釉,器类简单,多为生活用具。

碗的造型与南方青瓷略同,深腹、直口,外腹下部无釉,有些碗壁上饮莲瓣划纹,粗壮质朴。

罐为四系,曲腹平底,灰胎,外腹痛下部无釉。

高足盘呈豆形,下部无釉。

寨里窑青瓷,胎骨一般较薄,带灰白色,火候较高,无黑斑现象。

釉色深浅不一,釉面厚薄不匀,还原气氛控制较差。

用三角支顶托烧,具有早期烧瓷工艺的特点。

从器物造型、釉色及烧造工艺等特点综合分析,该窑址烧造年代上限可追溯至北齐,下限可待续到隋唐。

(3)磁村古瓷窑址位于磁村镇磁村东0.5公里。

遗址南北长约500米,东西宽约300米,面积15万平方米。

1976年,在其北部曾挖掘邮出窑炉12座和大量瓷片标本,按器型及釉色特点可分为早、中、晚三期。

早期以黑釉为主,其次为青釉、酱色釉和茶叶末釉等,釉色较为纯正,器型主要有碗、盆、瓶等。

碗灰胎,黑釉,足部无釉。

盆灰胎,内施黑釉,外青釉,足部无釉。

瓶红胎黑釉,正底处无釉。

中期以白釉为主,有少量青釉。

施护胎釉,白度不高。

胎以红胎为主,灰胎次之,白胎很少。

装饰技法以白釉加绿点彩的作法较普遍,多施在碗的内壁近沿处。

器类简单,以碗为多,其次为钵、罐、瓶等。

碗斜腹痛较浅,壁型足,灰胎,白釉,腹外仅口沿部有釉。

钵腹微鼓,剑口沿外有凸棱,平底。

罐灰胎,白釉,呈青灰色,下腹部及足部无釉。

晚期以白釉为主,黑釉少见,一般均为白胎。

装饰技法出现划花和剔花。

主要器型有碗、罐、碟、瓶等。

碗白胎,白釉,外腹下部无釉。

碟白胎,白釉,底无釉。

磁村窑址烧造历史较长,根据出土遗物的造型、釉色及工艺特点分析,烧造年代约为唐代中期。

2、古建筑

(1)杨寨塔为境内现存唯一古塔,位于城北十公里杨寨(村),此塔原无专名,现名系以村名得称。

该塔始建于宋,为原龙山寺内的主体建筑。

据明《嘉靖淄川县志》载:

“龙山寺故址在县治北,有塔七级。

”清初,龙山寺改称文教宝塔寺(简称宝塔寺)乾隆四十一年《淄川县志》载:

“宝塔寺旧名龙山寺……康熙三年,邑人高司寇重修。

石刻“阿弥陀佛”四字,云间沈探花荃笔。

邑塔高峻无逾于此者。

”又载:

“朗公道行碑,僧福真撰,智澄正书并篆额。

大德六年三月。

在县北二十里杨家寨宝塔寺内。

”当地民间又有“先有塔后有寺”之说。

宝塔寺系宋、辽、金时期佛寺建筑配置,塔居于寺院中心。

塔北筑有大殿,殿前左右碑对称而立。

塔南建有东西两厢,面对寺院山门。

山门上嵌一石匾,文曰“文教宝塔寺”。

塔形为仿阁楼式,八面七级,底面直径近四米,通高约十八米。

塔身为纯砖结构,空心,有梯可攀登顶层,造型古朴雄浑,落落大方,清代被誉为县内二十四景之一。

旧志赞:

“塔高峻,四望廊如孝水出其东,林木郁葱,称胜概焉。

(2)青云寺位于岭子镇槲林村西北约里许之深山幽谷中,佛教寺院,为淄川名刹。

其地四山环合,古树偃蹇,景色秀丽,系古般阳二十四景之一。

青云寺又曾以其十景(九纹呈彩、四盘据胜、月山晚照、途井涵春、龙台荐蔼、龟林毓秀、辋谷响应、屏壁舒卷、鸽崖绕回、鹰峰□□)闻名遐尔。

青云寺旧名上泉庵,建于明代正统年间,明、清两代多次重修。

原为一宏大庙宇建筑群,张中发、蒲松龄等名士撰写之石碑达70余方,至今有400余年历史。

青云寺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受严重破坏,庙宇被拆,碑林被砸,今只残存天王殿、祖师殿与古柏两株。

(3)六龙桥六龙桥是境内现存最古老的桥梁,此桥有七大、八小十五个石拱桥孔,端庄浑厚,古色古香,现在仍为淄城与西关的交通咽喉。

此桥始建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据清乾隆《淄川县志》载:

“是年秋,举者六人,因宾兴于桥上,遂名焉。

”意思是说,这年秋,淄川一科中了六个举人,地方官宴请于桥上,遂名“六龙桥”。

但工程未竣中断,于天启四年(1624年)续建,三年建成。

“桥长十三丈九尺七寸,宽二丈四尺有咫,高出水者三丈,下入水者二丈六分,为孔者十五,为拒水者十六,两周设白石楹与桥等,以防陨坠。

(4)王家大院位于淄川区磁村镇张李村,是目前淄博市保存最完整的清代民居。

从清光绪初开始,由王士英及其子王振坊、王振堂主持陆续建造了王家大院。

从清光绪未年到抗日战争爆发前,是王家大院最辉煌时期。

建造王家大院用了三年时间,耗费钱财已不可计。

整个大院占地十余亩,全部为青砖灰瓦建筑,典型的清代风格。

大门朝东,进大门有一条长长的通道,把整个大院分为南北两个部分,共二十个院落,两处花园,各院都有角门相通。

主院在东部偏北,正房三间,两边各带一间耳环房,前有廊厦,屋脊上的鸱吻、“滴水”下的砖雕都十分精美。

西边的院落因隔着街,上边有过街楼相连,可通过此楼来往。

过街楼南建有戏台,每逢过年过节唱大戏,女眷们便可在过街楼上看戏。

大院四角建有炮楼,全部用青石砌就,三面有炮眼,可顺街射击,具有很强的防御功能;

院内建有地道,地道口在村外庄稼地里,非常隐蔽,遇有特殊情况,可通过地道转移。

包括主院在内,现在还有七个院落保存完好,大门、二门、二层楼也尚完整,其中一个院门周围建有栏杆,十分独特。

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是淄西重要的文物旅游资源。

(5)蒲松龄故居蒲松龄故居——聊斋小院,原有东向大门一间,正房三间,东西廂房各一间。

方正石及乱石墙基、青砖柱门窗、草顶、小青瓦接檐,是典型的北方农家建筑。

蒲松龄去世后,其故居一直由他的后人居住,后因故被毁,聊斋小院仅剩残墙四堵。

1948年,济南解放后,人民政府即派员了解聊斋故址及蒲墓的毁坏情况。

1953年,山东省文化局派著名蒲学专家路大荒先生对聊斋故址进行了考察。

在此基础上,于1954年拨专款修复了蒲松龄故居。

1958年,淄博市文化局成立了由当地干部参加的蒲松龄故居管理委员会,并将聊斋正房开辟为展室,陆续征进并展出了蒲松龄使用过的或与蒲松龄有关的文物、资料。

此后,聊斋又历经数次维修。

1977年,山东省革命委员会将蒲松龄故居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附属保护遗址还有柳泉和蒲松龄墓园。

柳泉位于蒲家庄村东沟底,原名满井,因井水常满常溢,故名。

当年,这里是青州府通济南府的交通要道,路人熙熙攘攘。

传说蒲松龄曾在泉边茅亭下设茶摆烟,每逢路人经过,便邀其休息,请人谈狐说鬼,借以搜集创作素材。

蒲松龄非常喜欢柳泉,自号“柳泉居士”,并刻了一枚柳泉肖形图章。

在他撰写的《募建龙王庙序》碑文中,称此泉“水清以冽,味甘以芳,酿增酒旨,瀹增茗香”,并称“予蓬莱不易也”。

标志碑为沈雁冰手书。

蒲松龄墓园位于蒲家庄村东一里许,占地1000多平方米,内有古墓30多个,古柏30多株。

蒲松龄墓在墓园的西北角,系他与夫人刘孺人的合葬墓。

墓前原有清雍正三年张元撰《柳泉蒲先生墓表》石碑一座。

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毁碑挖坟。

现在的蒲墓是后来修复的,墓表碑也是1979年依据原碑拓片重刻的,并新立由沈雁冰书写“蒲松龄柳泉先生之墓”石碑一座。

3、古墓葬

(1)西周墓葬位于太河乡南阳村100米之高地处,1982年11月掘土时发现。

墓为东西向,墓室为土坑竖穴式。

墓内有人骨一具,出土时基本完好。

随葬器有铜鼎1件(残),陶鬲1件,陶豆4件,陶罐2件。

铜鼎为直耳,深腹寰底,兽蹄足,腹上部饮窃曲纹,下部饰纹。

陶鬲为夹沙灰陶,饰粗绳纹,口沿外折,袋形实足较高。

各器物均具有西周中期同类器物的典型特征。

(2)苏相墓位于城南镇南苏村村西100米处。

现封土高约5米(以南侧为准),占地约1000余平方米。

墓南100米外原有一桥(即现济青公路石桥处),名为苏相桥,为古般阳二十四景之一。

据县志载:

苏相墓,县西10里,墓南有桥,墓东有村,咸以苏相名墓,临崖有泉出其下,旧传为苏相耳,不言秦也,后人遂为秦墓,然无确据。

按《山东通志》,青州府城东北苏埠社亦有苏秦墓,未知孰是?

(3)庞涓墓位于商城街道办事处将军头村东。

县志载:

庞涓墓,县西南里许。

相传孙膑减灶增兵破魏后,涓自杀。

韩、赵以涓常暴于彼,与齐兵分其尸,齐得其首,葬此。

今墓西之村仍名曰将军头。

明嘉靖淄川知县李性碑其墓曰:

“魏将军庞涓墓”。

庞涓墓封土原高约8米,直径约25米。

20世纪60年代初被挖掘。

据目击者言,墓四壁为长石砌成青砖发券,墓室宽2米,长4米,青石墓门,门外有一香炉,室内有一头骨,封土被推平。

(三)历史事件

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发生在淄川地域上的历史事件,史不绝书。

它们记录了淄川的历史沿革,记录了战争、灾祸,记录了先民创造的文明成果,记录了淄川人民前进的脚步,现把多方考证的历史事件列举几件如下:

1、刘德培起义刘德培起义是历史上从淄博地区发起的最大的最有影响的一次农民起义。

刘德培,字春田,一字雪田,淄川城东人。

早年中秀才,后当过塾师。

1860年在家乡率众抗议官府加收漕米,失败被捕,在押往济南途中逃脱。

1861年再次领导抗漕斗争,次年在淄川组织团练,称“信和团”,密谋起义,并与捻军取得联系,不断扩充实力。

同年七月率团勇五百余人进驻淄川县城,制造兵器,招兵买马,斗争恶霸,为民除害,数次打得清军丢盔弃甲,狼狈不堪。

九月,转战沂蒙山区。

成立“大汉政府”,改用干支纪年,被封为“督招讨大元帅”,后改称“大汉德主”,并亲自撰写对联悬于府前,其中一幅写道:

“只手挽乾坤,遣一旅直抵幽燕,伐暴除残,愿我民共登衽席,重睹尧天日月;

同心辟宇宙,借宁土而安齐鲁,攀龙附凤,与多士际会风云,再见汉代衣冠。

”清廷为镇压起义,又派出多支军队进攻淄川,均遭失败,不得不派负责鲁豫等军事的统帅僧格林沁亲自指挥,镇压刘德培起义军。

1863年4月,僧格林沁率清军包围淄川。

刘德培动员全城人民同心协力,奋勇抵抗。

6月,终因寡不抵众,被清军攻破,刘德培兵败自杀。

2、马鞍山战斗马鞍山坐落在淄川区淄河镇以南,是淄河上游一座险要山峰。

1942年11月9日至10日,八路军在山上养伤的30余名伤病员和家属,在副团长王凤麟的带领下,凭借山势与疯狂围攻的千余名日本侵略军进行了一次英勇悲壮的战斗,最后除跳崖者中有两名幸存外,其余全部壮烈牺牲。

(四)历史人物

淄川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名人倍出,历代多有记载。

翟良(1587~1671)字玉华,明末清初名医。

淄川县(今淄博市淄川区西河镇)西河村人,汉族,男。

长于内科,精于痘疹。

方圆数百里,慕名求医者络绎不绝。

诊断高明,右手述方,左手诊脉,耳闻、目视、口阐并用。

治病救人,一视同仁,“富者给方,贫者给药”,名播乡里。

精于医,善于教,其《脉诀汇编说统》、《经络汇编》、《药性对答》、《本草古方讲义》、《痘疹类编释意》、《医学启蒙汇编》、《痘疹全书》等著述,继承和发展了传统中医。

高珩(1614~1696)字葱佩,号念东,淄川人,明.崇祯十六年进士,翰林院庶吉士。

入清官至刑部左侍郎,清初有名诗人,所作不下万余,散佚较多。

后编定为《栖云阁诗集》16卷、《拾遗》3卷、《栖云阁文集》15卷。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淄川蒲家庄人。

清代著名文学家。

先世为般阳(今淄川)土著,元末时,其先祖蒲鲁浑、蒲居仁曾做过般阳路总管,据蒲松龄撰《蒲氏族谱·

始祖蒲璋小传》载:

“宁顺间有夷族之祸,刑戮之余,只遗藐孤,时方六、七岁,匿于外祖家,外祖姓杨氏,居村北之杨家庄,遂从母姓为杨。

”直至明朝洪武年间,这位仅存的蒲氏后人才复姓蒲,这就是蒲姓始祖蒲璋。

明万历年间后,蒲姓子孙日繁,科甲相继,一度成为当地有名的望族。

到蒲松龄的父亲蒲槃时,家道中落,蒲槃弃儒从商,课子读书。

蒲松龄自幼聪慧过人,经史过目能了,深得父亲喜爱。

十八岁时,即以县、府、道三第一考中秀才,得到当时的山东学政、著名诗人施愚山的赏识。

踌躇满志的蒲松龄与同窗好友张笃庆、李希梅、王鹿瞻等共结“郢中诗社”,以风雅道义相劘切。

不幸的是,蒲松龄中秀才后,在科举道路上却屡受挫折,遭遇坎坷,家庭也陷入极度贫困。

为了养家糊口,蒲松龄开始了长达数十年的设帐生涯。

其中,康熙六年,蒲松龄曾应同邑好友、江苏宝应县令孙蕙之聘,前往为其做幕宾,但因厌倦官场生活,只有一年便辞幕返里。

蒲松龄在王村西铺毕家设帐授徒长达三十年,直到七十岁才撤帐归里。

在毕家,除授徒外,蒲松龄还担负着馆东繁琐的文事杂务,闲暇时便专心于《聊斋志异》的创作。

他将自己的怀才不遇、穷困潦倒、以及对当时社会矛盾的体察,饱蘸着血泪,倾注笔端,创作了流传百世的《聊斋志异》。

蒲松龄晚年家居时,家境逐步富裕,曾度过了一段心闲意适的生活。

但好景不长,随着他的几个孙子和相濡以沫的夫人刘孺人的相继去世,蒲松龄失去了最后的精神支柱,终于康熙五十四年与世长辞,享年七十六岁。

秉性耿直,愤世疾俗,常借狐鬼故事谐谑当时的腐败黑暗现象。

他一生“旁骛斜驰”,勤于写作,几乎涉及文学的各个门类。

既在传统的诗文方面颇有建树,又在创制通俗俚曲上卓有成就;

既孜孜不倦于大量内容广博的杂著的创作,又写下了不少为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科普读物。

主要著作除誉满中外的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外,还有文集13卷400多篇,诗集8卷1056首,词119阕,俚曲14种,即:

《墙头记》、《姑妇词》、《慈悲曲》、《翻魇殃》、《寒森曲》、《琴瑟乐》、《蓬莱宴》、《俊夜叉》、《穷汉词》、《丑俊巴》、《快曲》、《禳妒咒》、《富贵神仙后变磨难曲》、《增补幸云曲》。

其中《磨难曲》是《富贵神仙曲》的增订本,在流传中成为独立的两种,所以实际上有15种共70余万字。

除诗词、文、俚曲外,蒲松龄还撰写了《历日文》、《省身语录》、《历字文》、《日用俗字》、《家政外编》、《家政内编》、《农桑经》、《药祟书》、《怀刑录》等9种杂著,内容涉及天文、农业、医药、教育等各个方面。

另有《闱窘》、《钟妹庆寿》、《闹馆》等三部戏曲。

刘德培(?

~1863)字春田,一字雪田,淄川东关纸坊庄人。

1860至1861年间,在家乡领导抗漕斗争。

后组织“信和团”,占领淄川城,自称“大汉德主”,以干支纪年。

1863年,清军僧格林沁部掘长壕困淄城,义军粮尽,被迫突围,行至淄川东部大白山,刘德培兵败自杀。

路大荒(1895~1972)原名路鸿藻,字笠生,号大荒山人、大荒堂主人等。

淄川区菜园村人,是研究蒲松龄及其著作的专家。

30年代初,他陆续在上海《申报》、《国闻周报》、天津《大公报》等报刊上发表许多研究蒲松龄的文章,引起著名学者郑振铎、胡适等人的关注。

1935年、1936年分别出版《聊斋志异外书磨难曲》、《聊斋全集》。

建国后,先后任山东省图书馆整理委员会副主任、副馆长、山东省整理蒲松龄著作编辑委员会副主任等职。

1962年出版他毕生研究、整理蒲松龄著作的别集《蒲松龄集》,计123万字。

他精通版本学、目录学及古籍学,为保护山东省的文物、古籍发挥了积极作用。

(五)历代文学成果

淄川历代文人荟萃,朴实的民风、厚重的历史和包容性为文学创作提供了沃土,为淄川留下了丰富多彩的文学著作;

淄川籍现代文学科技人才济济,著作亦丰;

国画、书法、刻瓷多有名家。

众多文学艺术作品为淄川文化重墨增辉。

1、历代著作在汉至南宋时期,有4人20余部专著。

明清是淄川著作多产时期,共有107人,138部专著,主要是文学、诗集、考证等著作。

淄川历代著述详见下表(著述要目)

著述要目

书名

朝代

作者

《易传》

杨何

《琴略》及文集20卷

崔遵度

《游边集》2卷

北宋

王樵

《事言补》

南宋

杨宏道

《游晋诗》

王巽

《张仪部集》

张敬

《虎集》

孙坦

《阁·

汇》

张至发

《五经注辨》

王崇义

《青词》

孙光辉

《畅然园稿》

王睹

《越州帐史》

沈润

《横麓漫吟》

安仲

《学究传》

王建中

《埙编》

高举

纂《名文荃选》

高誉

《云水遗言集》

贾仲明

《易学辞象》二集

高捷

《芦花草》

王三近

《栖云阁诗文集》

明末清初

高珩

《息轩诗》

王鳌永

《南游诗草》

高玮

《聊斋志异》

蒲松龄

《志容堂集》

唐梦赉

《昆仑山房诗文集》

张笃庆

《四斋文集》10卷

李尧臣

《丁昶诗》

丁昶

《无梦诗集》

于桂秀(女)

《小山遗诗》

王相符

《仰古增今对联》

王廷

《苍雪斋稿》

王佳宾

《睡余轩稿》

王廷楠

《追远集》

王敏入

《问心集》

王观正

《聊复尔居诗草》

孙奉和

《燕翼堂遗诗》

孙宗元

《碧梧草堂遗诗》

孙腾蛟

《五谷诗草》

孙克昌

《万绿园诗草》

孙景曾

《鸿冥园集》

安大介

《校经室文集》

邹振岳

《放言集》

《孝湄诗草》

高聿昆

《驱事堂诗》

高炎绪

《于陵诗草》

高贻璠

《种书堂诗》

高往绪

《少白遗诗》

高贻素

《紫泥遗诗》

高贻圃

《书屋诗》

高贻芝

《榆萌堂诗》

高贻范

《训俗俚言》

高中谋

《淄邑金石考》

高廷谟

《芦洲诗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