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1000亩南方油茶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新建1000亩南方油茶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建1000亩南方油茶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建1000亩南方油茶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概要
1.1.1油茶及油茶产业简介
油茶原产我国,利用、栽培历史逾2000年,是我国主要的木本食用油料。
茶油是优质高级食用油,以油酸和亚油酸为主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占90%以上,茶油易于人体吸收、消化,不含人体难以吸收的芥酸和山俞酸,也不含会引起人体血压增高,而导致血管硬化的胆固醇。
茶油耐贮藏,不易酸败,不会产生引起人起致癌的黄曲霉素。
茶油色美味香,是烹制食品、加工罐头、制造人造奶油的最好油料,被誉为“东方橄榄油”。
油茶从开花至结果,历经春、夏、秋、冬,素有“抱子怀胎”之说,饱含天地灵气,其栽培历来不使用化肥、农药,为茶油提供了纯天然的绿色基础。
茶油作为一种极富营养价值的“绿色食品”,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青睐,食用茶油已经成为一种消费时尚。
茶油除食用外,还是凡士林、生发油、机械润滑油以及医药上制作青、链霉素油剂的原料。
油茶是一种常绿、长寿树种,一次种植,收获期长达百年以上。
一般栽后8-10年郁闭成林,既能增加油源,又可提高森林覆盖率。
它有美化环境、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的生态功能。
同时,它又是一个抗污染能力强的树种,对二氧化硫抗性强,抗氢和吸氯能力也很强。
我县位于*****省中西部,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都非常适宜油茶的生长,山区农民历来都有种植油茶、喜食茶油的传统习惯。
大力种植油茶树,开发油茶的食用、药用价值,使之培育成油茶产业,对促进我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1.1.2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本项目建设单位为*****县锦绣油茶种植基地,为普通合伙企业,执行业务合伙人(法人代表)胡宜和,合伙人为当地经济作物种植的农民,参加过当地大部分农业经济发展基地的建设,在山地经济作物的开发方面有一定的经验,经营过茶叶基地和其它的食用菌基地的建设,合作各方可代表当地农民发展经济林和农业产业的项目开发。
项目负责人胡宜和。
1.1.3项目基本建设内容
项目名称:
*****县锦绣油茶种植基地
建设性质:
新建
建设地点:
*****县*****镇段里村
建设规模:
新建1000亩标准油茶种植基地
主要建设内容:
平整土地、挖沟排水、施基肥、种苗繁育等基地设施建设。
1.1.4项目建设方案
通过清理林地,深挖垦复、作梯开沟,蓄水保土、合理施肥提高地为、林疏伐,稀林补植、更换劣株,高接换冠、整枝修剪,优化树形等措施对项目区内现有低油茶林进行改造,并按照技术要求进行造林补苗,达到基地建设标准。
基地建设遵循以下原则:
1、据本地自然资源优势和优质品种优势合理安排种植地点,尽力利用现有的油茶林进行低产改造。
2、资金使用上,先安排平整土地、挖沟施基肥、种苗繁育、等基地设施。
3、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现有的油茶林可用设施,逐步创造和完善生产条件。
1.1.5进度安排
项目建设期为2008年5月~2010年5月,时间为3年。
投产期从2011年开始,油茶林开发试产,2013年项目进入丰产期,项目周期30年。
1.1.6投资概算及资金来源
本项目概算总投资22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200万元,铺底流动资金20万元。
在项目建设的总投资中请求安排政府财政农业发展基金40万元,其余均为企业自筹。
1.1.7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
序号
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1
油茶种植基地
亩
1000
2
总投资
万元
220
(1)
固定资产投资
万元
200
(2)
流动资金
万元
20
3
设计定员
人
25
4
年销售额
万元
140
5
年经营成本
万元
76
6
年利润
万元
64
7
投资回收期
年
6.44年
包括三年建设期
8
投资利润率
%
29.09
9
投资利税率
%
29.09
1.2项目建议书编制依据
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2006年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申报指南》
⑵《*****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
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收若干政策的意见》
⑷《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
⑸《*****省油茶产业规划》
⑹《宜春市统计年鉴》(2001年~2006年)
⑺《*****县统计年鉴》(2001年~2006年)
⑻其它相关的技术经济资料
1.3综合评价
1.项目建设是以农产品种植为主,实行“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2.项目以改造提高我县传统油茶的产量和品质为出发点,有利于农民增收,更有利于振兴我县的传统油茶产业。
3.项目品种种植和培育油茶林,有利于提高区域绿化覆盖率,生态效益较好。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发展前景及市场分析
2.1项目提出的背景
200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指出:
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的方略,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稳定、完善和强化各项支农政策,切实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继续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努力实现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把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切实抓紧抓好,为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要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建设农产品产业带,发展特色农业。
各地要立足资源优势,选择具有地域特色和市场前景的品种作为开发重点,尽快形成有竞争力的产业体系。
各地和有关部门要专门制定规划,明确相关政策,加快发展特色农业。
建设特色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筛选、繁育优良品种,把传统生产方式与现代技术结合起来,提升特色农产品的品质和生产水平。
*****省是传统农业省,有优越的农业自然优势、生产优势和产品优势。
2004年*****省委、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加强农业、支持农业和保护农业的政策,加大了扶持特色农业发展的政策力度,并提出“山上办绿色银行,山下建优质粮仓”的发展战略,大力发展特色农业。
*****省是全国油茶的主产区,目前油茶林总面积达1113万亩,常年产油量4000万公斤,均居全国第二位。
但油茶产业发展存在资金投入不足、龙头企业不多、科技水平不高等问题,2006年全省油茶林平均亩产茶油只有4.3公斤,不到高产油茶的10%。
为有效改变上述状况,今后几年,*****省将在多渠道筹集资金的基础上,走科技兴油之路,高起点、高标准建设油茶林基地;同时,坚持种育加、贸工林一体化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大力扶持龙头企业发展,研制加工新工艺,开发新产品,加强市场营销,形成油茶产业的规模化、品牌化,提高油茶的经济效益。
《*****省油茶产业规划》提出:
*****省将推动油茶产业跨越式发展,使其成为促进农民增收、提高林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将实施油茶产业“1155”工程,即培养年产值过亿元的油茶龙头企业10个,带动1万个油茶专业大户,建成油茶丰产林基地500万亩(其中改造油茶低产林400万亩,新造油茶林100万亩),力争到2010年全省油茶产业年总产值达50亿元以上。
*****县是一个以山地、丘陵为主的山区丘陵县。
属半山区半丘陵地貌,呈“七山半水二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的布局。
全县辖区面积为1642平方公里,林业资源丰富,全县活立木蓄积量503万立方米,毛竹蓄积8097万株,全国“毛竹王”就产于*****,是全国九个丰产毛竹示范林基地县和全省36个重点林业县之一。
林业在县域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1985年末*****县共有油茶林近5万亩。
在随后20多年的造林过程中,各类林业主体根据市场的需求大多是营造湿地松、杉树等用材林,对油茶、油桐等经济价值较高的经济林几乎很少营造,有些地方还用湿地松、杉树取代现有的油茶林,造成我县油茶林面积减少得较快。
再加上有的油茶林多年没有垦复,落叶堆积、枯枝横陈、杂草丛生,成了山林火灾的重大隐患,历年来都会发生因火灾烧毁大片油茶林的现象,人为地造成油茶林面积减少。
现*****县油茶种植几乎都为农民自留种植,“人种天养”,产出率很低,2005年产出油茶籽仅为1556吨。
项目区海拔100米左右;年平均气温17—19℃,无霜期250—270天。
年降雨量1300—1600毫米;土质主要是红壤,比较适宜油茶种植,现该地油茶呈成片或小片状分布,总面积近5000亩,发展油茶产业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茶油较高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已经越来越被广大市民所认识和接受,随着市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茶油终将“飞”入寻常百姓的家庭。
同时可以预见,茶油价格一定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走高,国内外消费市场开发前景十分广阔。
从调查的总体情况来看,我县不但有种植油茶树的传统习惯,而且现有的油茶林还有一定的基础,有利的地理、土壤和气候条件为我们提供了十分优越的培育基础,加工技术和设备的提高为我们提供了深度开发的可能,潜在的巨大商机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销售空间,已经具备了能在较短时期内做成产业的条件。
*****县现有油茶林虽然存在管理经营粗放、树龄老化等不利因素,但只要有龙头企业带动,能给农民带来可观的效益,使之成为农民增收的一条好渠道的话,农民经营油茶林、种植油茶树的积极性就会迅速提升。
*****县现有的油茶林虽然面积不是很大,但是通过对现有油茶林进行低改、精耕细作挖掘生产潜力和新种扩大面积,单产和总产在现在基础上增加三成不成问题,生产原料供应还是比较充足。
实践证明,油茶生产已成为农民收入来源的一条重要途径,成为“山上再造”的一个重要内容,成为各级政府重视和扶持的重要项目。
*****县现有的油茶林抚育都是靠农民自发进行,在资金和技术方面的投入明显不足,如果各级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对现有油茶林在垦复、常规改造、低改等方面给予资金和技术上支持的话,现有油茶林增产潜力将大为提升。
同时,对现有的规模较大一点的油脂加工厂进行技改,采用先进的榨油技术,茶籽的出油率提高5%不成问题。
通过利用副产品的再加工、再利用,生产茶皂素等产品,不但能提高生产效益,还能避免资源的浪费。
虽然茶油营养价值较高,但是价格普遍较高,过去一般都是收入较高的家庭才能消费得起,然而随着市民收入的不断提高,对生活质量和食品安全的要求也日益增强,茶油将逐步进入寻常百姓的家庭。
茶油不仅具有广阔的国内消费市场,还有很大的出口创汇市场。
以我县为例,按平均每人每年消费1斤茶油保守计算,年消费量就可达310吨,市场空间广阔。
2.3油茶产业发展前景
2.3.1我国油茶产业发展情况
油茶是我国特有的山茶科油料树种,被西方誉为“东方树”。
但分布范围有限(北纬18度-34度,东经98度-121度),因而产量有限。
而随着茶油及其副产品的作用逐渐为世人所接受和推崇,市场需求量日益扩大,呈供不应求之势。
目前我国整体的油茶情况是:
油茶品种品质不高,野生油茶林多,树龄老化,品种低劣混杂,管理粗放,油茶单产一直在10公斤左右徘徊,影响了农民发展油茶的积极性;推品牌的创新意识不强。
茶油是地地道道的绿色食品,但至今没有得到相关认证,影响了产品进入更广阔的市场。
深度加工不够,产品转化成商品的比例低。
2.3.2油茶产业的发展前景
油茶产业发展过程上虽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这只是前进中的问题,对油茶产业的发展要充满信心,从目前全国发展的态势,已经看到,油茶产业的春天到来了。
食用油是人民生活不可缺少的必需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用油的消费量将不断提高。
从1996年至2005年,我国植物油的食用消费量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从790万吨迅速增到1400万吨。
人均消费量超过10公斤,但与世界人均年15公斤消费水平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即使通过改良栽植品种,提高其它油料作物的产量,我国食用油仍将存在着较大的消费缺口。
特别是随着消费观念的改变,人们对食品的需求从温饱型转向健康型,而茶油是世界最好的木本植物食用油之一,是非常理想的食用保健油,也是其它油品不能替代的植物油,目前,我国每年都要进口100万吨左右的棕榈油和橄榄油以满足市场需求,部分营养成份还稍逊于国产茶油的橄榄油,身价却是茶油的二至三倍,使得茶油在价格上具有竞争的优势。
可以断定,在不少国家已基本实现食用油木本化的今天,随着人们对茶油认知和认可的提高,茶油在国内外的需求将进一步增加,广阔的市场前景必将会给油茶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
成熟的科研成果和成功的推广示范正广泛得到应用。
上世纪80年代初,广大的科研工作者通过近二十年的努力,培育出了几十个高产无性系和高产优良农家品种,品系平均亩产茶油可达到50公斤以上,且高产稳产,而最为令人兴奋的是,优良品种的油茶不但便于采摘,而且大小年产量相差微小,其品质与野生山茶油完全一致,是名符其实的绿色产品。
*****丰城市白土镇农民自筹资金4万元,于1998年冬建立了100多亩的油茶高产基地,实现了3年挂果4年投产的目标,2005年平均亩产30公斤,最高的达到47.5公斤,即便在去年油茶的小年,平均亩产仍达到40公斤;新余市罗坊镇农民在1999年种植的150亩高产油茶,2005年平均亩产茶油20公斤,最高的达到每亩64公斤,这些示范大户为全省新造高产油茶林树立了样板。
油茶的生态、社会、经济综合效益的优势,使得各级政府和社会给予高度的重视和关注。
油茶是常绿阔叶树,它不与粮棉争地,还能为农业生产提供肥料和农药;它不仅能绿化荒山,美化环境,保持水土,涵养水源,改善生态环境,还有较强的抗二氧化碳、氟和氯等有毒气体的能力,是很好的防火树种;油茶花色鲜艳,既是观赏树,又是蜜源林。
新造高产油茶林第三年可投产,第八年进入盛产期后,每亩产值超过1000元,可观的经济效益,使其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成为林农增收的有效途径。
龙头企业迅速崛起,带动了油茶种植专业户的发展。
宜春“青龙高科”、玉山“春源”、上饶“恩泉”、永丰“绿海”等油茶加工企业通过“企业+基地+农户”的模式带动油茶种植的快速发展,全省营造油茶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产业分工日趋细化,专营种植的公司和大户大量出现,大量资金融入到油茶种植业,近两年全省新增油茶种植企业和大户10万多户,经营面积30多万亩。
连续几年优良苗木供不应求。
大幅度提高油茶产量已成趋势,有专家预测,照此发展,到2015年我国茶油产量将达到38万吨,到2025年,可望达到70万吨,届时油茶将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强势和优势产业。
2.4市场分析
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食用油的消费观念也在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即由基本生活需要向既营养又健康的方向转变。
茶油是我国特有的食用油,它与橄榄油并称世界两大木本食用油,有“油中珍品”之称,其不饱和脂肪酸高达85-97%,有极高的营养和保健价值。
同时油茶生长在空气清新、水质清澈的山地,没有受到任何污染,是货真价实的“绿色食品”,符合现代人的消费倾向,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但我县年产茶油不过18—20万吨,根本无法满足市场需要,而实施本项目能有效带动油茶生产,进而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对绿色食品的需求。
油茶是我国特有的山茶科油料树种,被西方誉为“东方树”。
但分布范围有限(北纬18度—34度,东经98度—121度),因而产量有限。
而随着茶油及其副产品的作用逐渐为世人所接受和推崇,市场需求量日益扩大,呈供不应求之势。
油茶籽富含茶油,种仁的含油量高达59.2%,是我国产油量最高的植物之一。
茶油是植物油中的珍品,含有油酸83.3%,亚油酸7.4%,容易被人体消化利用,为营养学家所倡导。
茶油还有特异的香味,久食不腻,品质极佳;茶油具有有效改善心脑血管疾病、降低胆固醇和空腹血糖、抑制甘油三脂的升高,帮助“三高”的患者改善健康的功效。
中国的茶油品质与价值经美国白宫卫生研究院和中国疾病控制中心检验确认,在成分上均优于世界公认的橄榄油。
茶油富含维生素A、B、C、E及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不含芥酸及黄曲霉素,是公认的保健食品。
其作为食用油具有目前人们日常食用的任何食用油无法比拟的优势,符合消费趋势,因而市场价格看涨。
同时,茶枯还可提取茶皂素,茶饼是优质的有机肥料和高蛋白饲料,综合利用潜力巨大。
就经济效益而言,油茶有着巨大的开发价值。
第三章项目建设条件
3.1区位优势和自然条件
3.1.1地理位置
*****县地处赣西北部,辖18个乡镇场,人口28万,县城面积164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2万亩,林地面积165.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9%。
县城距省会南昌60公里,离港口城市九江170公里,交通便捷,通讯方便。
*****资源极为丰富,优质米、毛竹、猕猴桃、水电为*****四大优势,素有“贡米产地”、“中华猕猴桃之乡”、“江南竹县”的美称。
优质米声誉鹊起,成为*****农产品中的绿色食品和出口大米免检产品;毛竹蓄积量居全省第二,全国第五;猕猴桃风味独特,面积江南最大;中小型水电站星罗棋布,电力充足价廉。
*****是全国首批商品粮基地县、全国毛竹林基地县、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全国绿化先进单位和全国第一批农村初级电气化达标县。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济有了长足发展,形成了食品、酿酒、竹木加工、化工、电力、磨具磨料、造纸七大产业。
地形气候:
*****属赣西北九岭山的分支及余脉,分北、中、南三大支脉,向东伸展。
县境三面环山,形成西高东低的地势,从西向中、东部逐渐倾斜、低落,构成明显的西部中低山地、中部多丘陵、东部低丘河谷平原,属典型的丘陵山区地形地貌。
最高峰五梅山(海拔1516.3米),最低点宋埠中堡(海拔27米),全境平均海拔300米。
*****县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暖,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无霜期长,适宜农业生产发展。
随着地形变化,气温由东到西递减,降雨量由东到西逐增,东西干湿明显,南北温差较小。
全县年平均气温为17.3°C。
其中,一月份最冷,平均气温4.7°C,历史上极端最低气温为零下15.1°C,七月份最热,平均气温29°C,极端最高温曾在8月初出现达40.4°C。
全年平均降雨量为1612毫米,最多年份达2264毫米,最少年份只有1237毫米,降雨量集中在4—6月份,占全年的54%,7—9月雨量减少,不到全年的28%。
年相对湿度平均为79%,无霜期年平均为260天左右,年日照时数达1803小时。
3.1.2自然资源
*****县资源极为丰富,优质米、毛竹、猕猴桃、水电、花卉苗木、旅游为*****县的几大优势,素享有“贡米产地”、“优质米之乡”、“中华猕猴桃之乡”、“江南竹乡”和“仙源灵境”的美誉。
①农林资源:
境内有宜耕面积75万亩,现已开垦利用42万亩,年产粮食24万多吨。
*****优质米久负盛名,近年来更是声誉鹊起,碧云牌系列优质米先后荣获国家绿色食品、*****名牌产品和出口免检产品称号,在全国久销不衰。
全县有林地面积131万亩,其中毛竹林面积56.6万亩,活立木蓄积量288万立方米,毛竹蓄积量6725万根,居全省第二,全国第五。
猕猴桃面积2万余亩,面积江南最大,鲜果风味独特。
广阔的森林还衍生栖息着较为丰富的野生动、植物(野兔、野猪、狼、山鸡、蛇、药材等)资源。
②水电资源:
境内山溪河港交织,水电资源极为丰富,蕴藏量7.79万千瓦,可开发5.5万千瓦,现已开发3.1万千瓦,年发电量1.4亿度左右,名列全市首位、全省第三位。
已有大小水电站128座。
100%乡村通电,并有110千伏输变电站。
③水面资源:
全域水面面积9.76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3.92%,其中河流,港河水面达7.08万亩,水库1.84万亩,大小池塘0.84万亩,渔业养殖面积2万亩。
④矿产资源:
目前已探明的矿种有萤石、瓷土(含高岭土)、花岗岩、钾长石、粘土、砂石、石英石、钽铌矿、铜、铝、铁、铀等十几种,其中花岗岩石板材境内分布较广,且质地好,具有较大的开采价值。
3.1.3社会经济状况
*****县位于宜春市东北部,辖10镇3乡3场1个办事处1个管委会,2个街道办事处,面积1642.81平方千米,其中城区面积12平方千米,耕地面积2.51万公顷,有林面积10.22万公顷,森林覆盖率60.6%,总人口30.12万人,其中城区人口7万人,非农业人口8.64万人,有苗、回、壮等17个少数民族人口294人,人口自然增长率3.5‰。
2007年,全县完成国内生产总值41.20亿元,比2000年增长2.56倍,年均递增17.40%;三次产业比由2000年的48:
30:
22转变为31.00:
44.00:
25.00;财政总收入完成3.10亿元,比2000年增长127.69%,年均递增14.7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5.50亿元,增长130.60%,比2000年增长10.1倍,全市考核位居第一;现在的*****,有配套齐全的公路、通讯、供电、供水、汽车运输等设施,有完善的教育、文化、医疗等服务机构,人居环境得到提升,人民安居乐业。
3.1.4项目关联产业发展现状
在2007年召开的“中国油茶产业发展战略学术研讨会”上,来自营养学、生态学、医学、环境学、经济学、管理学及林业、农业等领域的专家学者与政府部门负责人、产业界人士围绕茶油与健康,茶油生产现状与未来展望,油茶产业发展的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效益,中国油茶产业发展战略等议题进行了较为客观、科学、热烈的讨论。
专家们认为,油茶产业有望成为我国特色农林业中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这对于打造中国农林业的品牌,形成中国农林业的核心竞争力将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专家认为,多年来,我国油茶产业发展受到制约,其主要因素是:
1、长期以来我国经济不发达,人民的生活水平不高,人们缺乏正确的营养观念;2、油茶树生长周期长,投入大,产量低,农民没有种植的积极性;3、缺乏好的农业发展模式;4.缺乏龙头企业的推动;5、对于油茶缺乏深入的科学研究。
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没有一个产业龙头来推动,更没有形成应有的影响力以引起相关的专家、学者、权威机构和政府对该产业的充分重视。
3.1.5项目建设地点选择
基地建设选择*****镇段里村伏龙岗组山地,该地区油茶树较为集中。
项目区海拔100米左右;年平均气温17—19度,无霜期250—270天。
年降雨量1300—1600毫米;土质主要是红壤,比较适宜油茶种植,该地油茶呈成片或小片状分布,总面积近5000亩,该地雨量充沛、土壤肥沃、独特的水、土、光、肥等自然要素为油茶生长营造了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
(详见规划图)。
3.2项目建设条件优劣势分析
3.2.1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
从*****省油茶产业规划可以看出,今后几年,*****省将推动油茶产业跨越式发展,使其成为促进农民增收、提高林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而*****县近几年,由于进一步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农业基础地位明显加强,呈现出结构调整获得新起色,农业产业化经营获得新突破,文明村镇建设迈出新步伐的全新局面。
对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县将从政策、信贷、市场、环境、服务等诸多方面给予支持。
另外,以修水泥路、建沼气池为主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较快发展,几年来全县建设沼气池1400个,铺设乡村水泥路达250公里。
干洲、会埠、罗市、*****、赤岸等地文明村镇示范点建设已初具规模。
再次,基础设施明显改善,交通、水利、电力、通信、城乡道路、城市供水等基础设施及旅游景点建设取得明显进展,极大地改善了*****县经济发展条件和投资环境。
3.2.2主要障碍因素及解决方案
从大的发展环境条件看。
一是经济总量小、产业层次低、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等问题较为突出,竞争力不很强,投资吸引力不很大,发展中处于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