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docx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高考目标定位】
课程标准
考试大纲
考点搜索
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①智者学派、苏格拉底等人的思想主张②人文精神内涵③中西古典人文思想比较④古代人文思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启示
【基础知识梳理】
一.人是万物的尺度
1.智者学派兴起的原因
(1)自然条件优越,对外交流频繁;文化多元化为其提供重要前提。
(2)希腊工商业的发展、平民地位的提高及由此产生的个人主义的成长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等因素的推动。
(3)古希腊社会经济发达,政治制度先进,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4)先哲们勇于探索、思辨。
2.智者学派研究的主题:
以人和人类社会为研究主题,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会组织、风俗习惯和伦理道德。
3.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
普罗泰格拉
(1)特别强调人的价值。
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认为人的感觉是判定一切的准绳,否定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尺度,树立了人的尊严和权威。
他的思想概括了智者学派的主要思想,体现了希腊文化人文主义的本质。
(2)智者学派反对迷信,强调自由,认为一切制度、法律和道德都是人为的产物,因此约束力是相对的,其兴废都要以人为尺度。
(3)在社会道德上每个人都应该自己判断,不应强求一律。
4.地位:
(1)体现了希腊文化人文主义的本质。
(2)过分强调个人的主观感受,但忽视了伦理道德。
二.美德即知识
1.苏格拉底研究的主题:
认识人,重视人的伦理道德,追求人生真谛。
2.思想主张:
(1)“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2)“知德合一”。
(3)善是人内在灵魂。
(4)教育与美德同样重要。
3.地位:
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三.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1.柏拉图的思想主张:
提出“理想国”的学说。
地位:
他鼓励人们独立思考,为理性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亚里士多德思想主张:
(1)强调在整个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
(2)创建了逻辑学。
【热点要点全析】
1.对智者学派出现的背景认识错误
【点析】
(1)古希腊的特殊地理环境促使了城邦政治发展。
公元前5世纪,在雅典等一些古希腊城邦,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民主政治的发展,公民积极参与政治,为思想发展提供了政治条件;古希腊工商业发展为思想发展准备了物质基础;希腊城邦制的发展所提供的民主、开放政策,使公民的社会生活丰富多彩、思想活跃,为思想文化的繁荣提供了重要条件;随着社会发展,希腊一些人开始怀疑宗教神话对世界和人生的解释,试图从实际出发去探究世界;希腊先哲们勇于探索,善于思辨,注重继承和发展。
(2)这些条件当时西方的其他国家尚不具备或不完全具备,于是西方哲学和人文精神便最早在古希腊产生。
人们越来越多地参与政治生活,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有些学者的研究越来越关注“人”本身。
于是,出现了所谓的智者学派。
这说明一定社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的反映,并反过来影响经济、政治的发展。
【典例】智者学派出现的基本条件是
A.古代希腊城邦奴隶制民主政治的发展B.资本主义的萌芽
C.工业革命的开始D.反封建运动的广泛开展
【解析】:
此题易错选为B。
错选原因是对智者学派出现的基本条件认识理解错误。
公元前5世纪,在雅典等一些古希腊城邦,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雅典成为希腊政治和文化中心。
人们越来越多地参与政治生活,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有些学者的研究越来越关注“人”本身。
于是,出现了所谓的智者学派。
直到公元十四、十五世纪,意大利才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这成为文艺复兴运动出现的根本原因。
故A项符合题意。
【答案】:
A
2.智者学派与苏格拉底思想的异同
(1)共同点:
都把人类以及人类的生存环境作为探究的对象,由自然转向自我,由神本转向人本,强调人的价值。
(2)不同点
①智者学派主张民主政治,所有人都是平等的,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主张有知识、有道德的少数人治国,反对过激的民主政治。
②苏格拉底更重视人的伦理道德,追求人生真谛,主张“美德即知识”;反对智者学派完全从个人的角度和利益出发,忽视道德,追求功利。
人文精神的积极意义
智者学派、苏格拉底包括亚里士多德等人的思想都体现了强烈的人文精神,目的在于教育人们追求崇高道德,体现人生价值,反对迷信,从而提高全民族的人文修养,进一步构建和谐社会。
【训练】公元前5世纪中叶以后,“人”逐渐成为古希腊哲学家研究的中心,其主要原因是( )
A.他们失去了研究、探讨自然的兴趣
B.民主政治的发展使公民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逐渐提高
C.他们认为人与自然关系密切,研究人是为了更好地研究自然界
D.城邦的发展使人的作用和价值得到体现
【解析】 古希腊民主政治的高度发展,使参与政治生活成为每个公民生活的重要内容,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日益突出,于是有些学者把研究重点从自然转移到“人”本身。
【答案】 B
【高考零距离】
1、(2012·福建文综·T19)15世纪学者费奇诺说:
“这是一个黄金时代,(在佛罗伦萨)几乎所有以前原本消失的自由科目,如诗歌、雄辩术、绘画、建筑、雕塑、音乐都复活了。
”这反映了在该地 ( )
A.希腊罗马文化开始兴起
B.人文精神得到传承
C.宗教改革思想开始传播
D.启蒙思想影响巨大
【解题指南】本题解题关键在于结合材料中的关键信息“15世纪”“复活”,对时代特征进行判断。
【解析】选B。
具体分析如下:
选项
具体分析
结论
A
希腊罗马文化兴起于古代,而不是15世纪
错误
B
古典文化的复兴,符合15世纪文艺复兴的时代特点
正确
C
欧洲宗教改革开始于16世纪的德国
错误
D
启蒙思想传播于17、18世纪
错误
2、(2011·全国新课标文综·T27)苏格拉底在受审时申辩说:
“打一个可笑的比喻,我就像一只牛虻,整天到处叮住你们不放,唤醒你们、说服你们、指责你们……我要让你们知道,要是杀死像我这样的人,那么对你们自己造成的损害将会超过对我的残害。
”这段话表明苏格拉底()
A.维护公民生存权利B.捍卫思想自由原则
C.抗议雅典司法不公D.反对贵族专权暴政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时应结合苏格拉底的生活时代即古雅典民主政治时期分析材料,抓住材料关键信息“唤醒你们、说服你们、指责你们”体现了狂放不羁的自由思想,“对你们自己造成的损害”指对当时民主政治的破坏,“对我的残害”显然指生存权利的破坏。
【精讲精析】选B。
苏格拉底的本意是强调思想自由而不是公民生存权利,A项排除;C项与题干材料本意不符;苏格拉底反对极端民主政治,D项不符合史实。
故选B项。
3、(2011·北京文综·T20)某位古希腊哲学家首次让哲学“成为探究生活和道德、善与恶所必需”的学问,这位哲学家是()
A.普罗泰格拉(普罗塔格拉)B.苏格拉底C.柏拉图D.亚里士多德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时应注意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分析。
【精讲精析】选B。
古希腊哲学家首次让哲学“成为探究生活和道德、善与恶所必需”的学问,说明这位哲学家重视道德的作用,而苏格拉底强调知识的作用,认为人必须具有知识,才能达到善;无知是一切罪恶的首要根源。
他把道德和知识合二为一,认为道德行为必须以知识为基础,最高的知识就是对“善”这个概念的认识,而善包括健康、财富、地位、荣誉以及正义、勇敢等美德。
A项主张认识万物的尺度。
C项柏拉图认为人的一切知识都是由天赋而来。
D项亚里士多德的贡献是创立逻辑学。
4.(2010·广东高考)“我们不把任何未经验证的意见接受作为真理,而是遵照必要的次序,从一步推演到下一步……不论多么深奥,最终都能发现。
”与这句话的理念一致的说法是
A.“信仰即可得救”
B“人是万物的尺度”
C“.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已的理智”
D.“我们茫然于新事物,并对未来充满了恐惧”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材料信息的解读与知识迁移能力。
依据材料“经验证”,“一步推演”可以看出,要运用你自已的理智出发现真理。
A为宗教改革思想,强调信仰;D认为世界不可知;B“人是万物的尺度”强调个人的感觉,三选项都是错误的。
答案:
C。
5.(2010·浙江高考)论文的关键词对内容有着提纲挈领的作用。
有一篇评价某历史人物的论文,关键词有“哲学家”“中庸之道”“逻辑学”等,该人物最有可能是
A.孔子B.墨子C.普罗塔戈拉D.亚里士多德
【解析】:
本题考查涉及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内容。
在三个关键词中,孔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在协调“仁”和“礼”的关系上主张遵循中庸之道,符合其中两个方面,排除A项。
墨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俭,只符合其中一个方面,排除B项。
普罗塔戈拉是古希腊著名哲学家,也是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思想是“人是万物的尺度”,只符合其中一个方面。
亚里士多德是影响西方世界的伟大哲学家,在伦理学方面提出中庸理论,还创立了逻辑学,提出了著名的三段论,把逻辑学发展成为一门科学,所以D项为正确答案。
答案:
D
6.(2010·北京高考)英国学者罗素在论述一位
古希腊哲学家时说,他的一个重要思想是乌托邦,“它是一长串的乌托邦中最早的一个”。
这位古希腊哲学家的另一个重要思想是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理念论C.逻辑三段论 D.美德即知识
【解析】:
解答这题需要咋,即首先判断出该哲学家,再去选择他的思想。
如果考生知识面广一点,对哲学史知识了解较多的话,一看到“乌托邦”应该会联想到英国的托马斯·莫尔,可是题干已经限定是古希腊哲学家,所以可以不做考虑。
古希腊哲学家被大家熟知的本来就没有几个,根据题目信息应该可以知道是柏拉图。
而且在人教版必修3第5课的历史纵横中也对柏拉图的“理念论”做个简单介绍。
这题启示我们要关注课本上的课外阅读。
这就像是以前大纲版老教材中的小字(楷体字)部分,虽然不是正文,却是正文的补充阅读,如果不加以解读,是不能详细理解课文主题内容的。
因此我们关注”小字“并不只是怕它被考。
答案:
B
7.(2010·全国1)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认为,世上有两种形式的,即数量平等和比值平等。
数量平等是绝对平均主义;比值平等则根据个人的实际价值,按比例分配与之相称的事物。
根据上述观点,通常所说的“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应该是
A.更接近于数量平等B.更接近于比值平等
C.数量平等高于比值平等D.既非数量平等又非比值平等
【解析】:
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各地高考分数线不一致,在各地自主组织考试的情况下,学校对同一地区的考生实行同一分数标准。
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原则不是绝对平均主义,不是数量平等,而是比值平等。
答案:
B
【考点提升训练】
一、选择题:
1、(2012·广州模拟)2011年2月11日《广州日报》在社论中指出:
“人是万物的尺度”,一项公共决策的文明程度与进步意义如何,视其人本指标高下。
全国美术馆、图书馆、文化馆免费向公众开放,无疑是兔年春节后政府给公众派发的一个厚厚的开年“利是”。
下列对普罗泰格拉“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观点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认为没有人就没有万物
B.强调了人的价值和重要作用
C.体现了希腊文化人文主义的本质
D.突出了人的尊严和地位
解析:
普罗泰格拉的话强调了人的价值和重要作用,突出了人的尊严和地位,体现了希腊人文主义的本质。
故B、C、D三项表述正确。
“人是万物的尺度”并不是说人创造了万物,故A项表述错误。
答案:
A
2、(2011·北京高考)某位古希腊哲学家首次让哲学“成为探究生活和道德、善与恶所必需”的学问。
这位哲学家是( )
A.普罗泰格拉(普罗塔哥拉) B.苏格拉底
C.柏拉图D.亚里士多德
解析:
本题考查苏格拉底的思想,意在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调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苏格拉底认为人必须具有知识,才能达到善,无知是一切罪恶的首要根源,并将道德和知识合二为一,他对人性本身的研究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B正确;普罗泰格拉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但忽视了道德的作用,A错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是苏格拉底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他们的思想不符合“首次让哲学‘成为探究生活和道德、善与恶所必需’的学问”,排除C、D。
答案:
B
3、(2012·济南模拟)从下列图片可以看出,古希腊先哲的精神本质是( )
A.关注社会B.人文主义
C.探索自然D.个人主义
解析:
依据材料可以看出,无论是苏格拉底、柏拉图,还是亚里士多德,他们的思想核心均是以人为本,探索人生。
故B项正确。
答案:
B
4、(2012·焦作模拟)教士台彻尔在布道讲台上喊道:
“难道你们没有听见吗?
你那死去的爹娘,死去的亲友正在哭喊:
‘发发慈悲吧,发发慈悲吧,刑法太苦,受不了。
给点施舍,救救我们吧!
’”“金银入库,灵魂起舞。
”对此马丁·路德后来写道:
“他竭尽全力把上帝的恩仇卖的又亲切又便宜。
”对此材料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
A.教会利用教徒对地狱的恐惧来兜售赎罪券
B.当时欧洲人的思想和精神生活被教会所控制
C.马丁·路德揭露了台彻尔的敛财骗局
D.罗马教会的教义主张只要虔诚地信仰便可以得救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材料解析能力。
材料中教士代表天主教会,教会不主张信仰即可得救,这是马丁·路德的主张。
答案:
D
5、(2011·福建高考)当沉浸于对文艺复兴时期的思索之中时,人们能够回想起探索与发现的诸种辉煌成就……看起来仿佛是在每一个方面,人类行动的疆界都变得更为广阔。
能反映此观点的是( )
①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②马丁·路德倡导宗教改革
③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 ④拜伦的《唐璜》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解析:
本题考查世界近代人类思想的变化,意在考查学生获取与解读信息及对历史事件的综合概括能力。
材料强调文艺复兴时期在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下,人们能够想到探索与发现的成就,使人类的行动变得更加广阔。
①是新航路开辟的重要组成部分,明显正确;②宗教改革打破了民众对罗马教会的迷信,解放了思想,正确;③是文艺复兴的重要成就之一,正确;④反映了人们对启蒙思想家设想的“理性王国”深感失望,与题目信息无关,错误。
综上分析,应选A项。
答案:
A
6、文德尔班《哲学史教程》说:
“在古希腊民主政治确立以前,古希腊人认为自己的一切都是既定的,神授的,也是最好的,以服从法律为最高职责。
他们只知道服从命令,而不问命令从何而来,命令是否正当。
在智者学派以前,无一人曾想到过检验一下法律,问一问法律自称的合法权力究竟基于什么。
”这说明智者学派所起到的社会作用是()
A.中断了古希腊法
制建设
B.促使了古希腊人个人意识觉醒
C.阻碍了古希腊的民主制度
D.使得神学思想逐渐绝迹
【解析】选B。
本题考查学生对所给信息的分析理解能力。
由材料中以前只知“服从法律”到现在去“检验”法律的合法与否,可以看出当时希腊人自主意识的逐渐觉醒,开始用理性思维去判断事物的正确性与合理性。
7、(2011·潍坊模拟)智者学派有这样一段话:
关于神,我不可能感受他们如何存在或如何不存在,我们也
不可能感知他们的形状和相貌是什么。
因为有许多感知方面的障碍,人们不可能亲身体验到神,最重要的
是人生是那么短促。
这表明智者学派认为()
A.神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
B.神对社会人生起着超自然的作用
C.人要摆脱基督教的统治
D.神在人的感知范围之外
【解析】选D。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能力。
“因为有许多感知方面的障碍,人们不可能亲身体验到神”说明
神不在人的感知范围之内,选D。
8、关于16世纪的宗教改革,有人曾这样比喻:
“教会原本是教徒与上帝的接线员,于是借助这个电信垄
断地位大发横财。
自此之后,人人自带直拨上帝的‘热线’了。
”从材料中能够得出的主要观点是( )
A.主张废除教阶制度与宗教仪式B.否定信仰上帝
C.宣扬《圣经》至高无上D.挑战教会权威
解析:
宗教改革是要否定教会权威,主张信仰得救,主张信徒通过阅读《圣经》直接和上帝对话而得救。
]
答案:
D
9、有一位英国哲学家曾经明确指出:
“16世纪(欧洲)的宗教改革是一次心灵追求自由的运动。
”下列言论
能够佐证这位哲学家观点的是( )
A.赎罪券“增加的仅仅是贪婪之心”
B.“每一个人都可以是自己的牧师”
C.“上帝的恩典不是赐给所有的人”
D.“教皇没有免除任何罪孽的权力”
解析:
材料信息反映的观点是因信称义,即只要内心信仰即可以得到上帝的拯救。
故B项符合题意。
答案:
B
10、(2011·江苏高考)“人民的议员就不是、也不可能是人民的代表,他们只不过是人民的办事员罢了;他
们并不能作出任何肯定的决定。
凡是不曾为人民所亲自批准的法律,都是无效的;那根本就不是法律。
”
这段话体现了下列哪位思想家的主张( )
A.卢梭B.伏尔泰
C.孟德斯鸠D.康德
解析:
本题考查启蒙思想家卢梭的思想,意在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调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材料反映
了人民主权的思想,A正确;伏尔泰、孟德斯鸠和康德均无此思想,B、C、D均可以排除。
答案:
A
11、(2011·郑州模拟)“法律是人为的产物,具有多样性和变化性,不同的法律只不过是不同利益的体现,
政府制定法律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护它的利益,法律不可能为公道、正义等价值准则提供根据,因此法律对
人的约束力也就是有限的。
”提出这一观点的是
A.智者学派B.苏格拉底C.亚里士多德D.百科全书派
答案A
12、(2011·广州模拟)结合时代特征,
右图反映的直接信息是()
A.出现“智者学派”“诡辩学派”
B.出现逻辑学
C.出现“贤人”
D.“理念是万物的本原”
【解析】选A。
本题考查学生综合分析能力。
图片反映了雅典民主政治的鼎盛,当时在公民大会实行辩论章程,与之相适应的是出现了“智者学派”“诡辩学派”。
13、有学者认为:
中国在明清时期就出现了早期启蒙思想,欧洲17、18世纪也产生启蒙思想,但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而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后者被看成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主要是因为(
)
A.推动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
B.促进了亚洲国家的社会改革
C.规划了资本主义的政治蓝图
D.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准备
【解析】选C。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
根据材料提供的启蒙思想被看成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应该理解为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到来提供了政治制度构建;A项和D项是并列选项,应排除;B项是客观的影响,也应排除,所以应该选择C。
14、(2011·舟山模拟)西塞罗曾说:
“法是一种自然的权力,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是衡量正义与非正义的标准。
”按西塞罗的观点,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法律应完全遵循多数人意志行事
B.法律可以剥夺平等这一基本人权
C.法律是人文和理性精神的统一体
D.法律是解决社会矛盾的万能药方
【解析】选C。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能力。
根据材料可知,法律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其中“精神”反映了人文主义,“理性”反映了理性主义,故选C。
A、B、D三项说法明显错误。
15、(2011·郑州模拟)苏格拉底率先“把哲学从天上请回人间”。
这主要是指他()
A.首先对客观的自然界进行哲学思考
B.强调个人利益,创立智者学派
C.把讨论的重点从自然转移到社会
D.把对人文精神的追求引向理性道路
【解析】选D。
根据所学,苏格拉底在哲学上的重大贡献是他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了“自我”,提出“认识你自己”。
苏格拉底主张:
凡是为一个人的理智宣判为错误的东西就不应该去想,不应该去做,哪怕受到当权者或任何法庭的强迫,也要不惜任何代价予以抵制,“未受考察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
这种对理性的尊崇和对思想自由的追求,与18世纪启蒙思想的特点极为相似。
18世纪的启蒙思想家把苏格拉底视为他们的先驱和战友。
据此本题D项符合题意。
二、非选择题: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某高中组织进行了关于“人文主义”的研究性学习。
第一组探究主题是“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主要思想
产生原因
普罗泰格拉
苏格拉底
(1)请你完成上面的研究表格。
(8分)
第二组研究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针对人文主义与基督教的关系,他们搜集整理了如下史料:
1.13、14世纪的修道院保留和研究古代文献
2.不少教会热衷于高等教育和艺术事业
3.众多修士从事科学、哲学活动
4.基督教精神内部强调人有精神上的积极追求的能力
5.学校教会教授“七艺”
(2)根据以上史料,你认为人文主义与基督教的关系是什么?
(4分)
第二组同学研究过程中了解到2006年4月6日,美国国家地理学会正式将一份遗失了约1700余年的《犹大福音》手稿及翻译公之于世。
手稿记载,犹大其实是按照耶稣本人旨意而出卖耶稣的(注:
耶稣授意犹大,完成上帝的救赎计划)。
犹大事实上是耶稣最喜欢、最信赖的门徒。
手稿经过放射性定年、墨水分析、多光谱照影术、内文比对、古字比对等五种方法鉴定后,被认为货真价实。
(3)根据这份《犹大福音》的手稿能为犹大平反翻案吗?
简要说明理由。
(4分)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材料及分析判断能力。
第
(1)问较容易,根据教材所学回答即可;第
(2)问材料中体现的是基督教促进了科学、教育事业的某种发展,所以实际上支持了人文精神的发展;第(3)问单凭这一孤证不足以为犹大平反。
答案:
(1)普罗泰格拉:
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
美德即知识、认识你自己。
原因:
希腊城邦民主政治高度发展;公民生活丰富多彩、自然哲学促进了人们的自主意识和精神觉醒。
(2)基督教信仰很大程度上支持了人文精神的发展。
(同样意思或言之成理即可)
(3)不能。
原因:
孤证不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