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四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案2Word格式.docx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四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案2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四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案2Word格式.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①通过对鉴真六次东渡、玄奘历时18年的西游和历时19年的译经生涯中体现出的精神的了解,激发学生积极上进、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
②通过讲述隋唐时期我国同亚洲各国友好交往对历史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
理解出现交往盛况的原
称为“遣唐使”。
跟随使节来华的,还有很多的留学生和留学僧等。
(>
>
PPT播放日本遣唐使图片)
日本派出的遣唐使有十几批,最多的一次达到500多人。
他们把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艺术、建筑艺术等传回日本。
PPT展示日本模仿唐朝的各个方面)
2.想一想:
日本为什么会派遣那么多的遣唐使来中国?
答:
日本派遣唐使来中国的目的是学习唐朝先进的文化。
因为日本当时刚刚进行“大化改新”,开始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唐朝封建经济的高度发展自然吸引了日本。
(二)鉴真东渡
(>
PPT播放鉴真东渡视频)
1.在唐朝与日本的文化交流中,最有影响的人物是鉴真。
鉴真是扬州大明寺的高僧,接受日本僧人的邀请东渡日本,前5次都因种种原因没有成功,辛劳过度而双目失明。
但鉴真仍矢志不渝,继续进行第6次东渡,终于在754年抵达日本。
2.鉴真(688~763年)(ppt展示鉴真铜像)
扬州江阴人,俗姓淳于。
原为扬州大明寺高僧,精通佛经和医学。
日本僧人荣睿.普照等曾邀请他去日本,先后五次东渡,均未成功。
753年,已双目失明的鉴真带着弟子第六次东渡,到达日本。
他带去佛教经典以及建筑、雕刻和医学等知识,对促进中日文化交流和日本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鉴真在日本十年,深受日本人民的崇敬,死后葬在日本的唐招提寺。
3.他在日本传授佛经,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11建筑、绘画等。
鉴真根据中国唐代寺院建筑的样式,为日本精心设计了唐招提寺。
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
(ppt展示日本奈良招提寺和鉴真手迹)
想一想:
鉴真为促进中日友好交往中做出了什么贡献?
答:
鉴真六次东渡成功到达日本,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为中日文化的交流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三)鉴真东渡
1.贞观初年,高僧玄奘西行前往天竺,他不畏艰险,历经磨难,经过4年的长途跋涉到达天竺。
他遍访天竺的寺院,研习佛法,曾在佛学最高学府那烂陀寺游学,成为远近闻名的佛学大师。
(ppt展示玄奘西行图)
2.玄奘(602—664)(ppt展示玄奘画像)
唐朝著名的三藏法师,汉传佛教历史上最伟大的译师。
佛教法相宗创始人。
他是我国佛教学界崇高声望的大德,是中国历史上最富于冒险、勇于克服困难、在沟通中印文化上最有贡献的一个人。
唐太宗贞观三年(629年),他历尽千难万险前往天竺取经求法,前后17年,博学了当时大小乘各种学说,携带回许多经籍,并长期从事翻译佛经的工作。
他的事迹被明代小说家吴承恩改编写入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西游记》中,千百年来广为流传。
3.10多年后,玄奘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主持译经工作,根据的他的口述,由弟子记录成书的《大唐西域记》,记载了他游历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ppt展示大唐西域记封面)
……山谷积雪,春夏合冻,虽时消泮(融解),寻复结冰。
经途险阻,寒风惨烈,多暴龙,难陵犯。
……暴风奋发,飞沙雨石,遇者丧没,难以全生。
——《大唐西域记》
4.动脑筋:
问题:
鉴真东渡和玄奘西行都经历了千辛万苦,他们是如何面对重重困难的?
答案:
靠的是坚持不懈、百折不挠,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
三、课堂总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唐朝对外友好交往,其中唐朝与日本、天竺的交往,意义深远。
鉴真六次东渡的感人事迹,代表了中国人民与邻国友好交往的真诚愿望。
中日友好交往,既对日本政治、经济制度的转变、社会生活的进步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同时也丰富了唐朝的经济文化生活;
玄奘西游取经,加深了唐朝对西域和天竺的了解,在中印友好发展史上留下一段佳话。
四、课堂练习
1.下列唐朝与国外友好交往的史事,发生在唐玄宗时期的是(B)
A.日本第一批遣唐使来到中国B.鉴真东渡
C.唐朝人到天竺学习熬糖技术D.玄奘西游
2.从贞观年间起,先后遣唐使来中国达10多次的国家是( D)
A.新罗B.波斯
C.大食D.日本
3.电视连续剧《西游记》里面的重要人物唐僧是根据什么人物模型而设计的( D )
A.鉴真B.郑和
C.义净D.玄奘
4.下列关于鉴真和玄奘的说法正确的是(D)
①都是唐朝时期的僧人;
②都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
③都为完成使命历尽艰辛;
④都有一种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
A、①②④B、②③④
C、①②③D、①②③④
5.阅读郭沫若的下列诗作
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
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请回答:
(1)“鉴真盲目航东海”发生在哪一朝代?
他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唐朝(唐玄宗)弘扬佛法,传播唐朝文化
(2)郭沫若为什么说鉴真“一片精诚照太清”?
前后六次东渡日本
(3)“奈良城”属于哪一国家?
哪一句诗体现了鉴真“传道艺”的影响?
日本唐风洋溢奈良城
五、作业布置
1.背诵本课知识点
2.做练习册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课是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教学的第四课,讲述唐朝的中外交流。
学生对历史课感兴趣,爱听历史故事,容易被新奇的事物所吸引,因此教师应发挥这些有利因素,引导学生认识到历史课是科学,学好历史有利于其他学科的学习。
教师运用生动直观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精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
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见解,勇于质疑,让学生热爱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