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行业分析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911608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260.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子行业分析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电子行业分析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电子行业分析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电子行业分析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电子行业分析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子行业分析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电子行业分析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行业分析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电子行业分析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在计算机网络、移动通信、数字化终端产品和新型元器件等领域科研开发及产业化取得新的突破。

技术改造、电子发展基金和企业上市取得了良好效果,新增投资300多亿元,有效地补充了产业发展的资金需求。

在出口环境趋紧的形势下,电子信息产品出口稳步增长,占全国外贸出口的比重达到24.3%,对全国外贸出口增长的贡献率为58%,创历史最好水平。

一批有实力的家电企业在国外投资建厂,国产通信系统进入几十个国家的市场。

根据国务院的部署,积极筹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

2001年909工程和海外投资新建的一批芯片生产企业,进一步提升了我国集成电路规模化生产水平和技术档次。

国家级软件产业基地的建设,方舟一号、龙芯CPU设计验证系统、红旗LINUX操作系统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开发成功,标志着我国软件和集成电路设计水平又取得了重要进展。

全年共认定软件企业2141家,登记软件产品4471个,为软件企业退税约20亿元,有力地支持了软件和集成电路设计业的发展。

各地也结合本地实际出台了相应的扶持政策,我国软件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正在形成。

(二)主要产品市场分析

手机

2001年,移动电话生产总量为9709.04万部,中国移动电话市场销售总量为8758.2万部,其中:

国内销售4655.6万部,出口4157.22万部,库存185万部。

到2001年12月底,中国移动电话用户数已经达到1.45亿,比2000年增加5954万户,增长69.8%。

中国的移动通信市场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移动通信市场。

程控交换机

程控交换机是我国通信制造业的主导产品,也是一种成熟的产品,在我国已经接近饱和。

2000年我国程控交换机市场规模为4500万线,2001年我国局用程控交换机市场规模5000万线,比2000年增长11%,国产程控交换机的市场份额继续提高,进口程控交换设备市场销售锐减。

由于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价格继续下滑,使其在通信设备生产厂家利润份额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下降。

用户程控交换机市场萎缩,交换机市场中心向小城市和农村转移。

计算机

2001年,中国计算机市场大体上供需两旺,但处于供大于求的不平衡发展状态。

以投资拉动的增长由于受到网络泡沫的影响而减弱,但政府电子政务和行业、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推动力却对中国计算机的市场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2001年,PC台式机销售728.1万台,比2000年的620万台增长17.4%,销售额由2000年的460.1亿元增长到2001年的516.7亿元,增长幅度12.3%。

2001年,消费PC电脑市场竞争异常激烈。

竞争主要是围绕P4与“液晶”展开。

竞争以价格手段为主。

消费PC市场销售量为288万台,联想、方正、TCL、同方等品牌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

移动消费PC销售量为36500台,联想昭阳、IBM、ACER、方正、紫光等品牌占据领先地位。

显示器

2001年显示器市场的总销量为830万台,比2000年同期增长16.9%,增长幅度比2000年有较大幅度的下降。

原因主要有:

一是世界经济低迷,IT市场景气度下降,国内IT市场也受到影响;

二是国内消费市场不活跃,尤其是到了下半年,耐用消费品的消费明显收缩;

三是台式PC市场的连续升级和显示器价格大幅下降反而造成个人家庭消费的持币待购心理。

从市场结构来看,纯平产品和液晶产品的比例有较大程度的提高,17寸成为主流的显示器类型。

(三)电子信息产品出口分析

1.电子信息产品出口概况

2001年,我国电子信息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1241亿美元,增长13.9%,占全国对外贸易总额的24.3%。

其中,电子信息产品出口额650.2亿美元,增长17.9%,高于全国外贸出口增幅11.1个百分点,占全国对外贸易出口总额的24.4%,在全国出口增长6.8个百分点中拉动约4个百分点,贡献率达58%;

进口总额590.8亿美元,增长9.6%,占全国外贸进口的24.2%;

实现贸易顺差59.4亿美元,占全国顺差总额的26.4%,创历年来顺差最高记录。

2.电子信息产品出口构成情况

2001年电子信息产品出口构成中,通讯类产品出口增长最快,共出口92亿美元,增速达到34.7%。

消费类电子产品出口155亿美元,同比增长28.5%。

计算机类产品出口223亿美元,同比增长27.1%。

来料加工贸易继续在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出口中占据重要地位,共出口584.9亿美元,约占出口总额的90%,对全部电子产品出口增长的贡献率为90.6%。

三资企业仍是电子信息产品出口的主力军,共出口510.7亿美元,约占出口总额的78.6%。

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出口市场比较集中的局面仍未改变。

向排在前十位的国家和地区共出口538.7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82.8%。

其中,出口我国香港163亿美元,列第一位,所占比重为25%,增速21.8%;

出口美国136.5亿美元,列第二位,占出口总额的21%,同比增长8.5%,增幅下降27个百分点,主要是由经济不景气影响所致;

出口日本82亿美元,列第三位,占12.6%,同比增长27.1%。

出口依然集中在广东等沿海省市。

出口金额前五位的省市共出口564.4亿美元,占全部出口的86.8%。

其中,广东省352.7亿美元,占全部出口的54%,同比增长16.7%,对全国电子产品出口增长的贡献率为51.2%;

江苏省80.3亿美元,占12.4%,同比增长31.8%;

上海市68.7亿美元,占10.6%,同比增长21%;

天津市38.7亿美元,占6%,同比增长19.73%;

辽宁省23.8亿美元,占3.7%,同比下降0.8%。

3.电子信息产品出口成为对外出口的重要推动力量

当前,电子信息产品出口持续快速增长为我国外贸出口和经济增长做出了新的重要贡献,成为我国扩大对外出口的重要推动力量。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在外贸中的地位日趋重要,占全国外贸出口的比重不断提高。

1991年,电子信息产品出口在全国外贸出口中的比重为6%,1998年14.7%,1999年20%,2000年22.1%,当前该比重已升至24.4%。

二是保持高速增长,为拉动我国外贸出口持续增长发挥重要作用。

近几年,电子信息产品出口一直保持两位数增长。

当前,其增速高于全国外贸出口增速11.1个百分点,在外贸出口增长6.8个百分点中拉动4个百分点,贡献率高达58.4%。

三是为增加我国外汇储备做出的贡献不断加大。

从1998年至今,电子信息产品累计实现贸易顺差123.4亿美元。

四是为提升我国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做出重要贡献。

据外经贸部统计分析结果,2001年高新技术出口增长有90%来自电子信息产品。

而从电子信息产品本身看,以组合收录机、黑白电视机、电话为代表的传统电子产品出口比重不断下降,一些技术含量高的产品如手机、基站、程控交换机、激光打印机、不间断电源、路由器等出口快速增长,比重不断加大。

4.2002年出口形势分析

2002年,我国电子信息产品扩大出口既有不少有利因素,也存在许多比亚洲金融危机更为不利的因素。

影响电子信息产品出口的不利因素

(1)世界经济增长放慢使电子信息产品出口形势严峻。

2002年,世界经济形势难以发生根本性变化,我国的电子信息产品出口形势依然较为严峻。

而且,由于此次世界经济增速放慢从网络泡沫破灭开始,因而电子信息产品出口,将比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更大的挑战。

(2)入世后,促进电子信息产品出口的产业政策环境将发生变化。

按照承诺,我国将逐步取消电子信息产品出口方面的一些优惠政策,如出口补贴、财政支持等;

对三资企业的限制,如出口比例、本地化率等,也将进一步取消;

国际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强,我国出口电子信息产品将因向国外缴纳专利使用费而导致成本提高。

这些都将使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出口竞争力下降,并将削弱三资企业在电子信息产品出口中的作用。

(3)出口中的结构性矛盾短期内难以改变。

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由于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企业研发投入不足,电子信息出口产品技术含量低的局面短期内很难有所改变;

国际电子信息产业竞争日趋激烈,发展中国家市场机制不健全、开拓阻力及风险较大,导致出口市场集中的局面难以在短期内取得实质性突破。

因此,结构性矛盾仍将在一定时期内影响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出口的增长。

(4)关税倒挂问题阻碍电子信息产品出口的扩大。

根据我国入世谈判承诺,2002年我国将全面履行信息技术协议(ITA)降税义务,在2005年前全部信息技术产品将实行零关税。

这对我国信息产品制造业冲击较大,尤其是2002年我国入世,移动通信、计算机等主要电子整机产品将实行零关税,而为其配套的一些零部件在我国入世后二、三年内才实行零关税,形成零部件与整机进口关税税率倒挂。

关税税率倒挂将导致整机产品进口增加,对我国刚刚起步的部分信息产业、特别是市场潜力大的移动通信设备制造业造成较大的冲击,并削弱企业出口的积极性。

(5)区域经济的加强带来国际贸易保护的加强。

区域经济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日趋增强,对其加盟国家和地区的产业利益的保护作用越来越突出,对我国这样的未加盟国家形成贸易壁垒。

发达国家通过运用反倾销、技术壁垒等新的贸易保护措施,限制发展中国家的商品进入本国市场。

2001年国外对我出口电子产品提出反倾销、保障措施等案件明显增多。

此外,我国出口信贷及保险体系不够健全、出口秩序混乱等问题也影响了电子信息产品出口的扩大。

促进电子信息产品出口的有利因素

(1)电子产品出口具有良好的政策环境。

如《关于“十五”期间进一步促进机电产品出口的意见》、《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关于促进移动通信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软件出口有关问题的通知》、《关于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若干问题的通知》等,从产业发展、出口退税、通关手续等多方面,为扩大电子信息产品出口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2)三资企业对出口的推动作用将更加明显。

随着国家信息化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电信重组改革方案、奥运会筹办方案等重大战略和方案的实施,我国国内电子信息产品市场将不断扩大。

多方面的有利因素将吸引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来中国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其对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出口的拉动作用将越来越大。

(3)加入WTO有利于扩大电子信息产品出口。

加入WTO,将有利于扩大我国电子信息产品的国际市场,特别是扩大通信产品、家电产品向发展中国家的出口;

有利于信息产业充分利用国际市场的资源和技术,增强国际合作,全方位参与国际分工;

有利于我国利用国际规则解决贸易争端,减少电子信息产品出口中面临的贸易壁垒和贸易歧视。

5.2002年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出口工作重点

2002年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出口工作重点是:

进一步加强协调;

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培育新的增长点;

继续推进市场多元化战略;

鼓励企业合作,推进联合出口;

大力发挥中介机构的重要作用;

加强进出口管理,建立产业损害预警机制;

继续完善电子信息产品进出口网络服务体系;

加强对外宣传,提高我国电子信息企业和产品的国际知名度,推动我国电子信息产品的出口。

二、2001年中国彩电行业分析

(一)彩电行业运行分析

1.2001年中国彩电产业盈利状况

1999-2001年,彩电行业盈利率保持在2%以上,但是行业盈利能力呈现持续下滑趋势。

1999年彩电行业的产值盈利率为2.26%,2000年为2.11%。

2001年,中国彩电业的处境比较艰难,彩电行业盈利能力继续恶化,盈利率同比下降2.84%,仅为2.05%。

单从经济效益上看,主要的彩电企业经营业绩都不如前几年,有的企业甚至出现了亏损。

据调查分析,2001年,彩电主要生产企业,利润总额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下降幅度在15%~80%之间,其中有多家企业亏损。

2.行业盈利水平下降的原因分析

导致我国彩电行业盈利水平持续下滑的原因主要有:

客观原因

(1)产能严重过剩、供给大于需求的市场状况

目前,我国彩电工业生产能力已经超过7000万台,而目前市场的有效需求量还不足3000万台,在供过于求的市场状况下,彩电企业纷纷采取价格竞争策略,以利润的减少换取市场占有率的升高,其必然结果是利润率的下跌。

(2)引进技术的历史原因造成产品同质化

我国彩电工业走的是一条“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的道路,引进的生产线趋同,而技术创新能力缺乏,造成产品同质化情况严重,这使得降价策略依然是当前彩电市场竞争的主要策略,低盈利率成为必然。

(3)消费者消费观念的理性化导致降价策略失灵

随着消费者的消费理性程度的增加,对耐用消费品的选择更为慎重。

价格已经不再是消费者选购彩电的首要因素。

面对彩电业的价格战,消费者少了一份冲动,更多了一份理智,厂商的降价策略效果不如以前;

同时,由于降价策略的高频率使用,还使得消费者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对彩电价格下降的预期心理,加重了降价策略的效果下降。

主观原因

(1)过分强调规模而忽视效益

我国部分彩电企业长期存在过分追求市场占有率,而忽视效益的问题。

为了提高市场占有率,挤占弱势品牌,争取长期盈利目标,企业争相降价,甚至采取一些极端的营销手段和策略,不惜以短期盈利水平的下降为代价。

然而,由于彩电行业的退出机制尚不健全,寡头垄断的竞争市场格局的形成尚需时日,短期内这部分企业利润水平的下降成为必然结果。

(2)技术创新的能力不足

近年来,我国彩电行业的技术创新水平已经有很大提高。

但就整体水平而言,与日本等先进技术国家水平大约还有2-3年的差距。

产品技术含量的不断提高,是企业取得竞争优势和丰厚利润的根本保障之一,而技术创新能力的不足,将会使企业发展缺乏后劲。

(3)市场调查分析、市场细分及定位问题

彩电产品同质化严重问题的存在与企业市场调查不足直接相关。

由于缺乏足够的市场调查分析,企业因此不能更好地进一步进行市场细分和市场定位,市场上产品品种、规格过分集中造成库存积压,而另一方面许多细分的市场需求还未得到满足。

(4)产品供应链效率不高,导致资产周转能力较差

2001年,彩电全行业保持着600万台左右的平均库存水平,占用流动资金80多亿元。

由于市场竞争的压力较大,企业生产的产品又不能尽快送到消费者手中,同时,企业在作生产决策的时候又不能充分考虑到市场需求的变化,对市场信号反映比较迟缓。

在生产膨胀和市场需求不旺的前提下,巨大的产品库存为企业的经营蒙上了阴影。

(5)产品价格下降,使得产品利润空间减少

由于以上种种原因,价格竞争成了彩电企业最直接和最频繁使用的竞争手段。

2000年一年当中,彩电价格平均下降15.6%,2001年,彩电价格平均降幅超过18%。

由此看出,企业价格竞争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这使得整个行业损失惨重,2001年价格下降使得整个行业损失了近30亿元的利润。

(二)相关行业:

彩管业发展分析

据对彩管行业八大厂家的不完全了解,2001年彩管中的电视机用CPT总产量约比上年减少。

2002年全球彩管将从2001年的2.46亿只(其中彩电用CPT和个人电脑用CDT分别为1.40亿只、1.06亿只)上升到2.52亿只,微增2.4%。

CPT因为东南亚、非洲、东欧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彩电普及率上升而带动全球约增长4.0%,达到1.456亿只;

个人电脑用CDT受主机滞长和LCD平板显示器推广的影响,43cm(17英寸)以上略增、38cm(15英寸)以下减少,总体呈徘徊状态。

作为全球彩管生产、供给中心的我国彩管产业,CPT经过2001年调整之后,将从0.35亿只上升到0.39亿只或更高,增长10%以上。

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入世刺激下,整机出口异常活跃,还有纯平管(PF)大批量上市,使传统球面彩电的更新换代加速。

另一方面,CDT在2001年产量上升太快,2002年即使增速放缓仍不会少于1800万只。

于是,2002年国内整体彩管产量可能上升到5700万只,占全球总量的22.6%。

1.2002年我国CPT出口形势分析

我国彩管产业无论从产能、规模、产品质量和制造成本上已经在世界确立优势;

入世后,发达国家和地区名目繁多的出口限制、歧视性关卡的取消,我国平等外销权力的获得,意味着我国彩管(彩电)走向世界的大门已经敞开。

从单管产品出口看,长期致力于外销的彩虹集团,2001年出口创汇近1亿美元;

赛格日立等企业也进一步扩宽市场渠道。

不过短期内,新增出口主要表现为管子与整机和散件的配套出口。

据媒体消息,康佳在印度等国带料加工具备百万台以上规模;

TCL计划出口150万台;

创维为三洋、三菱、汤姆逊加工合同达到200万台;

长虹更是技高一筹,正在酝酿一笔更大的出口北美的订单。

另一出口大户是外企整机厂。

到2001年,在国内生产的大连东芝、沈阳LG等十余家外企生产能力达到1000万台,南京夏普、大连东芝、通广三星等总产量70%以上外销,全年总出口量500万台以上(含散件)。

上述出口CPT和装备成整机用CPT出口总量大于2000万只,假如2002年CPT年产量0.39亿只(不含可能进口的400万只),其中将有50%为出口。

同时,出口的扩大将推动国内生产和市场的增长。

2.2002年国内彩电市场规模分析

我国家电市场被公认为国内市场化程度最高的。

彩管市场以彩电需求量推算,2001年我国内销彩电约2500万台,比2000年略有增长,2002年将保持平稳上升。

近两年,国美等连锁店实行大批量统购分销政策,使低价机、特价机风靡全国,彩电价格普遍降到平均成本一带甚至更低;

本土品牌和外资品牌连动降价,对扩大市场尤其启动农村市场十分有利。

其次,新产品PF机正在成为城市家庭更新换代的主导机。

近一年来,纯平彩电单价平均下跌50%,使其性价比趋于合理化。

同期PF管从54cm(21英寸)到86cm(34英寸)品种成系列化,产能超过1000万只。

第三,除价格因素以外,彩电品种增多,消费者选择余地大。

城市71cm(29英寸)以上彩电占有率为50%,农村71cm(29英寸)比率上升到近20%。

预计2002年国内城乡市场规模约2560万台,比去年增长2.4%。

3.产品多样化提升企业竞争力

不堪价格大战和供过于求的巨大压力,从今年初以来,各厂除在降低经营、生产成本上下功夫以外,开始从单纯盲目的上量、上规模,转向产品多样化、经营多元化。

比如北京松下,在追求产品新颖性同时,增加外销的37cm小型管,开发大偏转角“大眼睛”54cm管;

三星注重PF等高附加值产品,并把月总产规模扩大到100万只以上;

福地副业主作,增加偏转线圈和LCD偏光片的投入;

华飞通过与LG强强联合,追求低成本,利用品牌优势,专注于全球市场营销;

永新在获得中科院资助之后,加紧HDTV管研制;

赛格日立PTV管即将投产;

彩虹集团荧光粉材料及零部件在满足自配以外,越来越多地被国际、国内同行业厂家采用等等。

产品的多样化,使54cm、64cm、71cm三品种机主导市场的产品结构得到优化,多品种、小批量、个性化、低成本、短交货期等,使国内彩管企业在加入WTO以后,应对全球竞争能力进一步提高,世界彩管中心的地位得到加强。

4.彩管业面临的挑战

跨入世界一体化市场的中国彩管业,虽然产品需求量不断上升,市场占有率继续扩大,但企业经营越来越难。

首先,价格跌势不止,成为困扰行业企业最大的难题。

2001年,主流品种和PF管新品,比上一年价格平均下跌近40%,导致上半年行业多家企业发生亏损。

由于2002年供过于求关系没有根本转变,整机价格战看不到尽头;

彩管价格受到整机厂打压同时,还受到LCD的竞争(主要为CDT),有的企业降低成本的努力,甚至难以补回价格下调带来的损失。

其次,加入WTO以后,关税下调使PF管等国内生产方兴未艾的高附加值品种,面临进口冲击;

据业界人士反映,2001年几乎所有企业的PF管的生产没有利润。

第三,加入WTO以后,CPT直接出口可能减少,这是因为跨国公司瓜分世界市场以后,四处布点,实行彩电/彩管一体化生产,在有市场的地区,彩管CPT地产地销十分普遍。

第四,一些跨国公司利用中国企业目前机制不够健全和对国际贸易规则不熟悉等,频繁进行所谓“反倾销”,限制和排斥彩虹及其它大陆厂家彩管对欧盟等地区出口,预计这种不公平竞争还将持续一些时间。

2002年彩管产业的经营和出口面对许多新情况、新矛盾、新机遇。

经过2001年调整和准备,中国彩管业将会一年比一年好。

(三)相关行业:

数字电视的发展状况

数字电视已经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电子行业的各个方面都在翘首盼望着数字电视大发展的到来,期望数字电视的全面启动。

为此,电视机厂家准备了倍场数字处理电视机、提高清晰度的中等清晰度电视机、高清晰度电视机、各种大屏幕电视机;

机顶盒厂家准备了诸多不同功能的机顶盒,卫星的、有线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