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抗旱应急预案Word文档格式.docx
《xx县抗旱应急预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县抗旱应急预案Word文档格式.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轻度干旱
中度干旱
重度干旱
特大干旱
旱期连续天数
旱期日平均降水量
(毫米)
春旱
3月—4月
30—39
≤0.5
40—49
50—59
≥60
夏旱
5月—6月
20—29
≤1.2
≥50
伏旱
7月—8月
≤1.4
秋旱
9月—11月
≤0.6
冬干
12月—1月
≤0.4
在轻度、中度、重度干旱中,如果旱期达到相应标准,但旱期日平均降水量小于相应标准,则干旱程度升一级。
在特大干旱中,如果日平均降水量大于相应标准,则干旱程度降为严重干旱。
旱灾标准:
冬干:
12-2月季降水量距平百分率-20至-40为一般冬干;
季降水量距平百分率小于-40为严重冬干。
春旱标准:
3-4月连续30-39天总降雨量小于20.0毫米为一般春旱;
连续等于或大于40天总降雨量小于20.0毫米为严重春旱。
夏旱标准:
5-6月连续20-29天总降雨量小于30.0毫米为一般夏旱;
连续等于或大于30天总降雨量小于30.0毫米为严重夏旱。
伏 旱:
7-8月连续20-29天总降雨量小于35.0毫米为一般伏旱;
连续等于或大于30天总降雨量小于35.0毫米为严重伏旱。
编制目的:
确保**县防抗旱灾安全,做好各类旱灾突发事件防范与处置工作,提高对旱情灾害的应急快速和处理能力,保证抗旱救灾工作高效有序进行,以减轻灾害损失、维护人民的饮水安全、保障农业在干旱情况下达到稳产高产。
编制原则:
贯彻各极行政首长负责制;
以防为主,防抗结合,防重于抗,抗重于救;
全面部署,保证重点;
统一指挥,服从大局;
条块结合,属地为主;
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兼顾一般;
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以蓄水保水安全保障为基础,尽可能调动全社会积极因素投入抗旱救灾,确保全县安全度旱。
**县防抗旱灾工作的重点:
一是按确保人畜饮水安全;
二是确保农作物苗情生长,力争抗旱夺丰收。
在严重干旱出现后,实行全面抗,重点保,力争少损失。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等。
(2)《城市节约用水管理规定》、《取水许可制度实施办法》等。
(3)《旱灾损失与抗旱效益计算办法(试行)》,《特大防汛抗旱补助费使用管理暂行办法》、《报旱制度》、《报旱标准》、《抗旱预案编制导则(试行)》等。
(4)《关于**省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06年计划草案的报告》、《**省减灾规划(1998~2010年)》、《**县统计年鉴(2005)》、《**县水利志》等。
(5)《**省水资源开发总体规划报告》、《**省水利工程管理条例》、《**省节约用水办法》等。
1.5适应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行政区域内干旱灾害的预防和抗旱应急处置。
**县人民政府抗旱指挥部编制**县抗旱应急预案,镇(街道办)抗旱指挥部编制本辖区抗旱应急预案,县级有关职能部门按职责分工编制专业预案。
⑴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实现以防为主、防抗结合、防重于抗、抗重于救,不断提高防旱现代化水平。
⑵防旱工作实行各级人民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统一指挥,分级分部门负责。
坚持因地制宜,城乡城筹,突出重点,兼顾一般,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
⑶坚持确保农村、农业、农民安全度旱,为**县新农村建设,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提供防旱安全保证为首要目标,实行常备不懈,以防为主,防抗结合的原则。
⑷坚持依法防旱,实行公众参与,军民结合,专群结合,平战结合。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主要承担防汛抗旱的急难险重等攻坚任务。
⑸坚持在防汛抗旱保安的前提下,尽可能利用洪水资源;
以法规约束人的行为,防止人对水的侵害,既利用水资源又保护水资源,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1自然地理
**县位于**平原西南隅,北倚**市温江区、青羊区、武侯区,南靠新津县、彭山县、仁寿县,东与龙泉、简阳接壤,西与崇州相邻。
地理坐标为东经103°
47′51″—104°
15′33″,北纬30°
13′32″—30°
40′12″,东西宽45.5公里,南北长49.2公里。
全县幅员面积1067平方公里,其中:
平坝区325.52平方公里,牧山台地区166.94平方公里,东山丘陵地区512.99平方公里,龙泉山区61.55平方公里。
县境内的地形受地质构造、岩性、流水作用控制有明显的差异,沿西北—东南向展布,依次为平原—台地—丘陵—低山。
东南部为龙泉山脉,最高峰位于永兴镇金台村龙神埂,海拔969米,最低处位于黄龙溪镇陈新村大河滩,海拔437米,最大高差532米。
西北部平原平均海拔500米,由北向南地面坡降为3.2‰。
整个地形为东高西低微向南倾斜地势。
县内地貌主要受岩性、构造和外营力作用的控制,由西向东展布为冰水—流水堆积扇状平原,侵蚀堆积台地及构造剥蚀丘陵、低山。
地貌类型简表
表2—1
成因类型
侵蚀——堆积地形
侵蚀剥蚀地形
构造剥蚀地形
形态类型
漫滩及
一级台地
二级阶地
(河间地块)
条状、带状
平原
宽谷
垄岗
中谷圆弧状、坪状浅丘
平谷圆顶状,坪状浅丘
窄谷脊
状低山
2.2土壤与植被
**县位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由于人类的生产活动影响和地貌的差异,地带性土壤和植被已被反映区域性的土壤水平分布和人工植被所替代。
2.2.1土壤
县内成土母质类型较多,共11种。
其中,主要成土母质类型有第四系、白垩系、侏罗系等地层。
在不同的水热条件下,形成4个土类,4个亚类,21个土属,44个土种的土壤。
4个土类是砂质粘土、冲积土、黄壤土、紫色土。
(1)砂质粘土
主要分布在平原与山丘河流两岸,丘陵和台地也有分布。
根据母质和发育阶段,又可划分为冲积性水稻土、黄土性水稻土、紫色性水稻土3个亚类。
PH值呈中性至微碱性,土壤肥力高。
(2)冲积土
主要分布在平原河流和山丘河流两岸的河漫滩和一级阶地,呈条带状分布。
经流水冲刷搬运,沉积发育而成。
可划分为紫色冲积土和灰色冲积土两个亚类。
土壤透气性能良好,PH值呈微碱性,土质松散,肥力较低。
(3)黄壤土
分布于牧马山台地区、平原也有极少分布。
根据母质来源不同,可划分为妾石黄泥土和冲积黄泥土两个亚类。
土壤PH值呈微酸性或酸性,土质粘性、通透性差、较贫脊。
(4)紫色土
主要分布于东山丘陵地带和龙泉山低山,成土母质主要是侏罗系、白垩系砂泥岩,自然肥力较高,养分补充快,基本上承受了母质的颜色和理化性质,PH值呈微碱性或碱性。
可划分为五个亚类:
砖红紫泥土、红紫泥土、黄红紫泥土、棕紫泥土、红棕紫泥土。
2.2.2植被
县境内地带性植被为常绿阔叶林带,包括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暖性针叶林和暖性竹林四类。
由于人类生产活动频繁,现有植被的组成主要为人工栽培的农作物和人工林及次生林。
植被垂直分布带不明显。
龙泉山一带为桤柏混交林,牧马山为马尾松、青杠混交林,丘陵平原住宅四旁为慈竹林和桉树林等。
经济林有柑桔、桃、梨、李、枇杷等数十种。
全县主要树种38科55种,覆盖面积达15万亩。
农作物可终年栽培,大田作物一年两熟或两年五熟。
农作物以水稻、玉米、红苕、花生、小麦、油菜、豆类等为主。
**县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常年气候温和,空气潮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春暖秋凉,四季分明,长年云雾多,日照少,属全国日照低值区。
无霜期长,多年平均无霜期为287天。
多年平均气温为16.2℃,全年月平均气温以7月最高,达25.4℃,1月最低,多年平均5.4℃。
**县多年平均降水量904mm,最多年降水量1291.3mm,最少年降水量645.6mm。
降水年内分布很不均匀,冬春季节阴沉细雨,夏秋季节各月降水日数多,雨量大。
全年以7月份降水最多,多年月平均降水250.2mm,1月最少,多年平均降水仅5.6mm。
夏秋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总量的75%以上。
县内多年平均径流深393.8毫米,多年平均径流量4.3462亿立方米(见表2-2)。
多年平均过境水资源量109.59亿立方米(见表2-3)。
地下水总量2.0159亿立方米(见表2-4)。
**县各区不同代表年地表径流量表
表2-2单位:
亿立方米
项
目
分
区
多年平均
变差系数
CV
偏差系数
Cs
不同代表年年径流量
径流深
径流量
(亿立方米)
50%
75%
95%
径流深(毫米)
平坝区
409.15
1.4804
0.34
2CV
393.1
1.4233
311.2
1.1267
212.9
0.7708
牧马山区
415.1
0.6923
0.33
398.4
0.6651
315.4
0.5265
220.0
0.3673
东山区
369.0
1.8923
0.35
354.2
1.8170
280.4
1.4384
188.2
0.9654
龙泉山区
457.0
0.2812
438.7
0.2700
347.3
0.2138
233.1
0.1435
全县
393.8
4.3462
378.4
4.1754
299.5
3.3054
203.6
2.2470
**县各河、渠多年平均过境水量、配水量和可利用量计算表
表2-3单位:
项目
分区
河渠名称
过境水量
配水量
典型年可利用量(万立方米)
灌溉面积
(万亩)
备注
P=50%
P=75%
P=95%
岷江
66.4
0.9960
0.8000
0.7200
3.4761
过境水
江安河
10.6
4.3474
4.0812
3.4185
13.7628
配水、过境水
杨柳河
1.5
1.3581
1.2749
1.1474
8.8619
配水
洗瓦埝
0.25
0.1625
0.1600
2.4525
小计
78.75
6.8640
6.3186
5.4459
28.5533
锦江
25.86
0.5600
0.2489
牧马山干渠
0.81
0.2440
0.2513
0.2662
7.2235
26.67
0.8040
0.5002
0.5151
新南干渠
1.99
1.1734
1.0564
0.9508
16.7151
老南干渠
0.38
0.7615
0.7340
0.6606
16.7535
古佛堰
府河
0.0937
提引水
鹿溪河
1.8
0.0070
0.0060
0.0050
4.18
2.0356
1.8901
1.7101
33.5564
全县
合计
109.59
9.7036
8.7089
7.6711
69.2454
在P=75%时,全县水资源总量136964万立方米(见表2-5)。
全县水资源贫富悬殊较大:
在P=75%时,平坝区,产水模数226万立方米/平方公里;
牧马山台地区,产水模数62万立方米/平方公里;
东山浅丘台地区,产水模数64万立方米/平方公里;
龙泉山区,产水模数36万立方米/平方公里。
空间分布不均,由西至东减少幅度甚大。
全县人均占有水资源量1590立方米/人。
4、水资源特征
水资源特征:
一是时空分布不均,夏秋丰富,占87%,冬春少,占13%;
二是受地域、地形条件限制可利用量少(表2-5);
三是地表水资源污染严重,水质趋于恶化。
资源性缺水与污染性缺水并存。
**县水资源总量计算成果表
表2-5单位:
万立方米
区名
幅员面积(平方公里)
频率(%)
地表水量
地下水可开采量
水资源总量
产水模数
当地降水
过境水可利用量
平坝区
325.52
P=50
14233
68640
11678
94551
252
P=75
11267
63186
10400
84853
226
P=95
7708
54459
8800
70967
188
牧山
台地区
166.94
6651
8040
1808
16499
88
5265
5002
1579
11846
62
3673
5151
1100
9924
54
东山浅丘台地区
512.99
18170
20356
6597
45123
74
14384
18901
4800
38085
64
9654
17101
3200
29955
51
龙泉
低山区
61.55
2700
76
2776
45
2138
42
2180
36
1435
27
1462
25
1067
41754
97036
20159
158949
129
33054
87089
16821
136964
111
22470
76711
13127
112308
92
地下水可开采资源统计表
表2-4
分区
地
段
数
量
面积
(平方公里)
富水
程度
(立方米/d)
机井
沉井
开采模数
(104立方米/平方公里d)
开采资
源量
(104立方米/a)
名称
代号
降深(米)
布井数量(个)
保证系数
涌水量(立方米/d)
开采资源量104立方米/a
保证
系数
(104立方米/d)
Ⅰ1
2
26.13
2000—3000
5
69
0.7
1400
1159.2
4
29
3360
1169.28
Ⅰ2
3
54.75
1000—2000
246
700
2066.4
103
1680
2076.48
19.75
500—1000
158
350
663.6
65
840
655.26
Ⅰ3
115.85
650
5460.0
271
5463.36
25.00
272
1142.4
112
1128.96
Ⅰ4
30.26
100—500
471
210
1186.92
195
504
1179.36
18
271.74
1866
11678.52
775
11672.7
牧山区
Ⅱ11
23.38
175
441.00
70
525
Ⅱ21
150.13
100—300
20
345
0.68
105
1284.44
Ⅱ31
28.51
<100
245
28
82.32
82
84
82.66
东山丘陵台地区
Ⅱ12
129.13
685
102
2550.26
Ⅱ22
68.4
684
679.08
Ⅱ32
3.91
34
34.75
12
36.79
Ⅱ13
71.08
249
927.03
Ⅱ23
148.14
518
1928.52
Ⅱ33
51.88
467
477.27
156
478.30
674.56
3437
8404.67
320
1038.75
Ⅲ1
110.13
0.69
75.99
全县可开采地下资源总量20159.18104立方米/a
注:
表中符号d——表示日;
a——表示年。
__
2006年,**县辖21镇、4个街道办事处,84个居民委员会、183个村民委员会,1480个村民小组;
全县总人口92.6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6.98万人,占总人口的61%,非农业人口35.71万人,占总人口的39%。
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1‰。
人口平均密度为869人/Km2。
2006年粮食播种面积达75.15万亩,粮经比5.4:
4.6,粮食总产量28.05万吨,较上年下降1.9%。
2006年全县国民经济总产值195.99亿元,人均GDP21144元(2578美元)。
其中工农业总产值111.01亿元,农业总产值18.97亿元。
农民人均收入4766.00元。
2.6.1建国前的旱灾情况
解放前,**县丘陵地区全靠塘、堰、冬水田蓄水灌溉,若天久不雨,即出现旱象。
据不完全资料:
民国时期大致每隔2~3年有一次偏旱,5~7年即有一次大旱,亦有连续数年旱灾的情况。
其间共发生旱灾12年次,又以民国十四年(1925年)和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旱情最为严重,人畜饮水十分困难。
2.6.2建国后旱灾情况
解放后至1958年,**县丘陵地区兴建了不少蓄水工程,取得一定效益,但若遇冬干春旱,再加夏旱,丘陵大面积田地仍然受旱。
从1957年开始,陆续兴修了老南干渠、牧山干渠、新南干渠和配套工程后,丘区农田用水才得到基本保证。
但旱地作物仍难摆脱干旱的袭击。
据资料记载: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