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永州市祁阳县九年级语文第二次模拟试题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901448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8.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永州市祁阳县九年级语文第二次模拟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湖南永州市祁阳县九年级语文第二次模拟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湖南永州市祁阳县九年级语文第二次模拟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湖南永州市祁阳县九年级语文第二次模拟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湖南永州市祁阳县九年级语文第二次模拟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南永州市祁阳县九年级语文第二次模拟试题文档格式.docx

《湖南永州市祁阳县九年级语文第二次模拟试题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永州市祁阳县九年级语文第二次模拟试题文档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湖南永州市祁阳县九年级语文第二次模拟试题文档格式.docx

5.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下列各选项中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古代历法中24节气中的“立夏”这一节气大约是现行公历的5月5号—6号。

B.《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C.我国四大民间传说故事是《牛郎织女》、《孟姜女》、《白蛇传》、《山海经》。

D.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耄耋之年是指八十岁。

6.综合探究与运用(10分)

栀子飘香,榴花明艳……在充满生机的初夏时节,为了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增添人文气息。

学校将开展“书香满校园”的主题活动。

(1)请你为这一活动拟一条标语。

(3分

 

 

(2)按下面要求策划一个班级活动方案。

①活动主题:

(1分)

②活动目的:

③活动方式:

(3)学校的文化长廊里有以下几位文化名人的雕像,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位,用一句简练的话,进行介绍。

(4分)

孔子屈原居里夫人爱因斯坦安徒生曹雪芹

7.名著阅读(共5分)

“他什么也不知道了,只茫茫地觉得心有点热气,耳边有一片雨声。

他要把车放下,但是不知放哪里好。

想跑,水裹住他的腿。

他就那么半死半活的,低着头一步一步地往前拽。

坐车的仿佛死在了车上,一声不出的任凭车夫在水里挣命。

(1)选文出自中国现代作家老舍的《》。

选文中的“他”指________(2分)

(2)选文中“他”在性格上前后有什么变化?

你认

为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3分)

二、古诗文阅读(共28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文言文阅读(15分)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官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

“善.”乃下令: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晋平公与群臣饮,饮酣,乃喟然叹曰:

“莫乐为人君!

惟其言而莫之违。

”师旷侍坐于前,援琴撞之。

公被衽而避,琴坏于壁。

公曰:

“太师谁撞?

”师旷曰:

“今者有小人言于侧者,故撞之。

”公曰:

“寡人也。

“哑!

是非君人者之言也。

”左右请除之。

“释之,以为寡人戒。

” 

注:

①师旷:

春秋时晋国乐师。

他双目失明,对音乐有极深的造诣。

②援:

执持,拿。

③衽:

衣襟。

④哑:

表示不以为然的惊叹声。

⑤除:

清除。

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臣之妻私臣(偏爱) 

B.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当面指责)

C.饮酣(尽兴或畅快) 

D.以为寡人戒(惩罚)

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师旷侍坐于前 

B.皆以美于徐公/以为寡人戒。

C.朝廷之臣莫不畏王/是非君人者之言也 

D.时时而间进/惟其言而莫之违

10.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甲】文中邹忌用设喻说理的方法,把家事和国事进行类比,以此达到讽劝的目的。

B.【乙】文中师旷先借撞“小人”引起晋平公的重视,再直言以出,达到劝谏的目的。

C.【甲】文中齐威王能正视自己的不足,并勇于改正自己的缺点。

D.【乙】文中的师旷是一个正直、忠诚、刚烈,不畏权势但缺乏智慧和谋略的人。

1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6分,每小题3分)

(1)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2)莫乐为人君!

(二)古代诗歌阅读(7分)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报携玉龙为君死。

12.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二句中“黑云”比喻敌人大军压城的气势,“金鳞”比喻铠甲在太阳下反射的闪光。

B.第四句中“燕脂”、“紫”都是形容边塞泥土的颜色怪异,包含着当时战况严峻的象征意义。

C.第六句,“寒声”指战鼓的声音低沉重浊,“不起”指战士们在这样沉重的鼓声中斗志难振。

D.第七、八句意思是战士们为了报答君王平日里对自己的重视,决心奋战沙场,为君王献身。

13.“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是传诵千古的名句,请任选一个角度谈谈它好在何处。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每空1分)

1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了却君王天下事,。

(辛弃疾《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周敦颐《爱莲说》)

(3),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

咏梅》)

(4)百川东到海,。

(汉乐府《长歌行》)

(5)在《望岳》中,杜甫用“,”启迪我们要不怕困难,勇攀人生高峰。

三、现代文阅读(32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说明性文章(6分)

假如没有台风和闪电

①人们不喜欢台风,也害怕闪电。

但是,在这个世界上,如果没有了台风和闪电,又将怎样呢?

②假如没有台风,全世界本已严重的水荒就会更加严重。

台风能为人类送来大量的淡水资源。

据测算,一个直径不太大的台风,登陆时可带来近30亿吨降水。

每年,台风给中国、日本、印度、菲律宾、越南以及美国沿海地区带来的水量,往往要占到当年降水量的25%以上。

在炎热的季节里,台风暴雨的光临,可以缓解旱情,使作物焕发生机。

③假如没有台风,世界各地冷热将会更不均衡。

赤道地区日照最多,气候炎热。

台风最大时速可达200千米,如果没有台风来驱散、带走这一地区的热量,热带便会更热,寒带也会更冷,而温带将从地球上消失。

④假如没有闪电,人类将失去一位勤奋的“清洁工”。

雷电交作时,空气中的部分氧气会激变成臭氧。

稀薄的臭氧不但不臭,而且能吸收大部分宇宙射线,使地球表面的生物免遭紫外线过量照射的危害。

闪电过程中产生的高温,又可杀死大气中90%以上的细菌和微生物,从而使空气变得更加纯净,更加清新宜人。

⑤假如没有闪电,人类就将失去一座巨大的“化肥厂”。

据估计,每年地球上空会出现31亿多次闪电,平均每秒钟100次。

每次放电,其电能高达52700千瓦时,连世界上最大的电力装置都不能和它相比。

空气中含有占总体积78%的不能被作物直接吸收的氮气,闪电时,电流高达10万安培,空气分子在瞬间被加热到3万摄氏度以上,致使大气中的氮和氧化合,生成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继而转化生成二氧化氮。

雨水又与二氧化氮反应生成硝酸,含有微量硝酸的雨水降落地面后即是作物可以直接吸收的氮肥。

据测算,全球每年由雷雨(闪电)“合成”的氮肥达5亿吨。

这5亿吨从天而降的化肥,相当于5万个年产1万吨的化肥厂的产量总和。

15.选文第④段划线句使用的说明方法是()

A.下定义B.举例子

C.打比方D.作诠释

16.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A.每年,台风给中国、日本、印度、菲律

宾、以及美国沿海地区带来的水量,要占到当地降水量的25%以上。

B.如果没有台风,全世界上的水荒就会更加严重,世界各地的冷热会更不均衡。

C.第⑤段划线句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准确、突出地说明了闪电的放电量巨大,从而进一步说明假如没有闪电,人类将失去一座巨大的化肥厂。

D.这是一篇事理说明文,全文介绍了台风和闪电给人类带来的益处。

(二)论述性文章(6分)

跨越苦难

①苦难原本是生命旅途中一道不可残缺的风景。

②苦难是竖在现实和未来之间的一扇纸糊的门,你只要敢于捅破,前方的路便天宽地阔;

苦难是蹲在成功门前的看家犬,怯弱的人逃的越急,它便追你越紧;

苦难是火焰熊熊的炼狱,灵魂在苦难中涅槃,就会显露出金子般的成色……

③四季轮回,既然有春天的葱茏,也就有秋天的落叶;

既然有夏天的热烈,也就有冬天的风雪。

我们没有理由不接受苦难,没有理由不善待苦难。

④世上没有不弯的路,人间没有不谢的花。

苦难宛如天边的雨,说来就来了,你无法逃避,无法退却;

苦难又似横亘的山,赶也赶不跑,你只有跨越,只有征服。

面对苦难,最要紧的是心不烦,意不乱。

闭上你的眼睛,聆听一段清泉叮呼的乐曲,幽远清新的旋律会送你一份“心静自然凉”的轻松;

放飞你的思想,翻开油墨飘香的书页,睿智俏丽的文字会给你一份“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惊喜。

在泪水涌出眼眶之前,请抬起你的头。

仰望头顶那方包容了亿万年风霜雨雪的天空,读懂那份旷达,那份宽容,那份蔑视一切的恢宏气势后,你怎能不顶礼膜拜,信心倍增?

⑤也许,所有的艰难险阻是通向人生的驿站的铺路石,也许,每一阵雷电霹雳是响彻青春岁月的爵士乐。

曹雪芹满腔辛酸作成《红楼梦》,贝多芬用苦难谱写《第九交响曲》,诺贝尔用生命的代价换取了震慑世界的一声巨响。

苦难之于人生,实在是一笔丰富迷人的财富。

⑥失意的时候,总要忍不住说日子难过。

但再苦再难也得过。

人生如爬山,苦难便是通向山巅的崎岖小路。

不曾历经苦难,你就永远只能在山脚下徘徊,永远无法领略虎啸生风,群峰叠翠的无限风光。

⑦生命总是在挫折和磨难中茁壮。

思想总是在徘徊和失意中成熟。

意志总是在残酷和无情中坚强。

⑧让我们对所有的苦难心存感激,然后投入所有的心智所有的激情,认认真真地过好每一天,用一生的无畏和执著浇灌勃勃生命,如花绽放。

⑨接受苦难,不为别的,就为你来到了这世上。

跨越苦难,不为别的,只为你不白活一回。

17.对本文的中心论点概括最恰当、最简明的一项是()

A.接受并战胜苦难,就会走向成功。

B.苦难之于人生,是一笔财富。

C.苦难是生命旅途中的一道风景。

D.跨越苦难。

18.以下是关于选文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第⑥段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论述了在困难面前要吸取经验与教

训,接受挑战,磨炼意志,从而增强战胜艰难困苦的勇气,走向成功。

②文中引用曹雪匠、贝多芬、诺贝尔的例子是为了证明“苦难之于人生,实在是一笔丰厚迷人的财富”这一道理。

③文章还可以举“爱迪生历尽艰辛万苦发明了电灯”、“巴尔扎克废寝忘食著成《人间喜剧》”的事例来证明作者的观点。

④“所有的艰难险阻是通向人生驿站的铺路石”告诉我们,只要经历了苦难就可以走向成功。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三)记叙性文章(20分)

老汪栗子

  明前茶

  ①等别的炒栗店开张约20天后,老汪的炒栗店才开张。

他等得很有耐心,因为没熟透的栗子口感甜脆,宜做成凉拌菜下酒,若炒来吃,既不粉也不糯,是要坏了招牌的。

  ②在老汪的店里,满匾的栗子看上去十分朴素,就像山间老农的脸色,是那种没有反光的棠皮色,不像别的摊上的栗子那么

好看,或油光发亮,或肚上横切一刀,露出诱人的暖黄色的栗肉来。

老汪的栗子不打蜡,不喷糖水,不开口子,偏是他的店门前排长队。

顾客等得急,老汪一点也不急,非要把刚倒出的满匾的热栗子轻抖一遍,在抖动的过程中,老汪眼疾手快地挑出了十几个坏栗子,搁到一边。

  ③这真是神奇,生栗子已经挑拣了一遍,现在挑出来的,外面看没坏,他怎么知道是坏的?

  ④老汪说,气味不对。

他打了个比方:

比如一个在车站或码头当了20年便衣警察的人,在万千人中扫视,只要他拦下的人,多半是网上通缉的嫌疑犯,他都不需要与那人对视,只要从他身边过,就感觉“气味不对”。

  ⑤栗子要有香甜粉糯的口感,七分在栗种,三分在炒制的功夫。

老汪不肯给栗子开口子,是因为硬开口子的栗子,水分都在炒制的过程中跑光了,热吃噎人,凉吃更是口感铁硬。

但没开口的栗子很容易在炒制的过程中炸锅,要是有一小部分栗子像控制不住的火药一样迸壳而出,就会溅得一炉栗子都斑斑点点。

所以,控制炒栗炉的火力非常重要。

每一炉栗子下锅前,老汪都要细验单颗栗子的分量,以及皮壳的厚度,他炒好的栗子,顶端会有自然的放射状裂纹,手轻轻一挤,栗壳就开了。

老汪得意地搓搓手:

“这锅栗子的‘梅花裂’炒成了。

”“梅花裂”指的是栗子顶端的裂口是五道,“丁香裂”是四道,这样的雅名也只有老汪这样的戏迷才会想出来。

  ⑥每过十几天,栗子店会关门一天。

老汪自己在门楣上手书致歉条一张,毛笔字写得很端庄:

“名角来了,听戏一天。

”或者是:

“去大别山收栗一天,新鲜炒野栗,明日赶早。

”老汪信不过批发市场的栗子,定要自己开车去大别山收栗子。

那里除了家栗外,还

出产一种口感细腻粉甜的野栗子,有一股奇特的果香,比莲子大不了多少,呈尖锥形,是当地的留守儿童和老人去大山的荆棘丛中打来的。

打栗人要穿粗布衣裤,把衣袖裤脚都扎紧,趟过与野栗树混生的荆棘,仰面用小木棍去抽打那些长满刺的栗苞;

回来后要把栗苞装在小麻袋里摔打,使之裂开;

再戴上粗线手套把野栗剥出,十分辛苦。

老汪说:

“每个交栗子的人手上都裂着口子。

”那是山区老人和学童一笔很重要的零花钱,是家中没有栗园的人也有的得意小收入,老汪说:

“既然这样,为啥不帮帮他们?

  ⑦山里人也纯朴,11月,第一场雪落下来,野栗子就没人打了,因为老辈人说,天寒地冻,野鸟们少吃食,那些留在树上的野栗子,是它们一冬的口粮呢。

  ⑧老汪每年收栗子时,都要在山区帮扶两三个刚考上大学的孩子,栗子收到哪里,他就帮扶到哪里,没有一定。

老汪在与老乡的闲聊中知道那孩子的情况,到人家家里看一看,讨碗水喝,吃上一两个山里人待客的水柿子,临走前,帮扶的钱就被悄悄压在装柿子的竹簸箕底下。

(选自《扬子晚报》2015年1月24日)

19.请通读全文,然后参照提示,在下列横线上填上适当的短语,概括文章讲述的老汪的几个动人故事。

晚开店→ 

→ 

→收野栗→ 

20

.文章第②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有什么作用?

(3分)

21.根据提示,品析语言。

⑴“他炒好的栗子,顶端会有自然地放射状裂纹,手轻轻一挤,栗壳就开了。

”(从加点词角度)(2分)

⑵“在老汪的店里,满匾的栗子颜色看上去十分朴素,就像山间老农的脸色,是那种没有反光的棠皮色。

”(从修辞的角度)(2分)

22.文章第⑥段中画横线处关于打野栗的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

文中的老汪是一个怎样的人?

请作简要概括。

23.如果你是文中被老汪资助的大学生,请在下面横线上写一段话,来表达在拿起被压在簸箕底下的钱的一刹那,你心里的感想。

(6分)

四、作文(60分)

24.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个太太多年来不断抱怨对面的太太很懒惰,“那个女人的衣服永远洗不干净,看,她晾在外院子里的衣服,总是有斑点,我真的不知道,她怎么连洗衣服都洗成那个样子......”

直到有一天,有个明察秋毫的朋友到她家,才发现不是对面的太太衣服洗不干净。

细心的朋友拿了一块抹布,把这个太太的窗户上的灰渍抹掉,说:

“看,这不就干净了吗?

原来,是自己家的窗户脏了。

请根据对上述文字的感悟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

标题自拟,不少于600字。

文中如果涉及真实的姓名或校名,请用化名代替。

24.以“因为懂得”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祁阳县2017年初三第二次模拟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题号

1

2

3

4

5

8

9

答案

D

A

B

C

10

12

15

16

17

18

6.(10分)

(1)(3分)示例一: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示例二:

让花香伴随书香,让名家走进心灵。

(可引用名言,也可以自拟。

符合活动主题即可)(3分)

(2)(3分)示例:

活动主题:

阅读名著,陶冶情操

活动目的:

通过名著阅渎,培养文学素养,提高文化品味。

活动方式:

①请作家到班上举办专题讲座②举行“我爱文学”的主题班会③举办”阅读名著”的手抄报比赛

(3)(4分)提示:

能抓住名人特点,与名人生平事迹吻合,语言简练即可。

(2分,人物不计分,只引用名人的原话不得分)

7.(5分)

(1)骆驼祥子祥子(评分标准:

2分。

每空1分,字错不给分)

(2)祥子原是一个年轻健壮的农民,忠厚善良,勤劳朴实,沉默寡言,坚忍要强,但经过三起三落挫折打击,他的理想终于破灭,性格扭曲,堕落成没有灵魂的行尸走肉。

原因:

旧军阀旧封建社会对祥子这个老实人的压榨和剥削,3次有了车,3次都丢了,最后放弃了心中那可怜的理想(意对即可。

评分标准:

原来的性格1分,后来的性格1分,产生变化的原因1分)

(一)文言文阅读(15分)

11.

(1)由此看来,大王您受蒙蔽太深了

(2)没有谁比做国君更快乐的了!

只有他的话没有谁敢违背!

(二)古代诗歌阅读(7分)

13.示例①:

这两句既是写景,也是写事;

首句描写了城头黑云密布低垂,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的情景;

次句描写一缕日光从云缝里透射下来,映照在守城将士的甲衣上,守军将士严阵以待,气氛异常紧张的情景。

示例②:

这两句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法,渲染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赞美守军将士的高昂士气。

示例③:

在色彩和形象上,首句与次句形成鲜明的对比,相互映衬。

渲染了紧张气氛。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4.

(1)赢得生前身后名

(2)濯清涟而不妖(3)零落成泥碾作尘(4)何时复西归(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评分提示:

每空1分,错一个字便不给分。

(一)记叙性文章(20分)

19.挑坏栗炒香栗助学子(每空1分,表述得当均可。

共3分。

  20.动作描写。

用“抖”、“挑”、“搁”等动词,生动传神地写出了老汪挑坏栗子的过程,表现了他娴熟的技艺和纯朴的品质。

(描写方法1分,作用2分,共3分。

21.

(1)不需用力就能剥开,突出了老汪炒栗技术的高超。

(2分)

(2)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老汪炒的栗子外表朴素,不造假。

(2分)

22.突出打栗人劳动的辛苦,为表现老汪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作铺垫。

老汪是一个技艺娴熟、纯朴善良和富于爱心的人。

  23..示例:

汪爷爷,您真是一个好心人,谢谢您!

我一定会认真读书,学好本领,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做一个有爱心的人。

四、作文(60分)

24.本题材料是一个蕴涵哲理的故事。

一个太太自家窗户不干净不觉得,却说人家衣服洗不干净;

自己懒惰不觉得,却说人家懒惰。

写作时,可选择以下任何一个角度。

(1)故事蕴涵的道理:

人常常只看见别人的过错,而不易看到自己的过错。

(2)这位太太的表现从反面启示我们:

发现别人过错时,要多自我反省,也许自己也有同样的过错,有时问题就出在自己身上。

(3)这位太太的朋友的行为启示我们:

我们在作判断与决策时要多多听取他人的意见与建议,这有利于我们获得正确的认识,作出正确的判断与决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自我管理与提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