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你学语文七年级上册苏教版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900825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6.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伴你学语文七年级上册苏教版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伴你学语文七年级上册苏教版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伴你学语文七年级上册苏教版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伴你学语文七年级上册苏教版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伴你学语文七年级上册苏教版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伴你学语文七年级上册苏教版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伴你学语文七年级上册苏教版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伴你学语文七年级上册苏教版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伴你学语文七年级上册苏教版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6.白纸姥姥炊烟茂盛歇脚恭敬念叨恍如惊醒拐杖亭子发呆

7.

(1)娓娓动听

(2)身临其境(3)引人入胜(4)春雨点点善于讲故事春雨点点田老师的故事教学对?

走上文学之路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8.

(1)我仍像四十年前的小学生那样,恭恭敬敬地向他行礼。

(2)田老师善于运用故事教育吸引学生,正是这些引人入胜的故事激发了作者对语文、对文学的兴趣,也正是有了田老师播下的这些文学的?

种子?

,才引领着?

走进了文学的殿堂,硕果累累。

【篇二:

txt>

第一单元1师恩难忘

戛然而止:

引人入胜:

【我探究】

因为田老师在?

5.种植一棵树需要十年左右就可以长成大树,而培养一个人则需要更长远的打算,表示培养人才不容易。

【我挑战】

6.白纸姥姥炊烟茂盛歇脚恭敬念叨恍如惊醒拐杖亭子发呆

7.

(1)娓娓动听

(2)身临其境(3)引人入胜(4)春雨点点善于讲故事春雨点点田老师的故事教学对?

【我拓展】

9.

(1)因为她从来不打骂我们;

她教我们跳舞;

她对?

的接近文学和爱好文学,有着很深的影响。

(2)一个是男老师,一个是女老师;

一个用讲故事教学,一个用她的多才多艺教学;

一个选了一个教学示例,一个选了多了教学示例等。

(4)既要……也要……

8.

(1)陶行知健康学问工作道德

(2)激励鞭策身体健康学问进修工作效能道德品格(3)?

健康第一?

?

科学的健康堡垒?

目标责任心自己手上的每一件事?

真人?

在各方面有长足的进步

9.

(1)示例:

即使你再怎么努力,也不会改变这个结果。

(2)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即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不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3)公德私德

(4)既讲究?

公德?

,又讲究?

私德?

的人才能被称为?

2陶校长的演讲

2.陶校长演讲的主要内容是要求学生每天从健康、学问、工作、道德四个方面问一问自己。

4.陶校长和同学们谈了健康、学问、工作、道德四个问题。

他这么做是想以此激励和鞭策学生在各个方面不断进步,从而体现了老一辈教育家对学生的关怀和爱护。

5.本文是总分总的结构,开头一段总领全文,点名中心,与尾句相呼应。

第2-5自然段每段开头都有一个主旨句,是整段的中心句。

6.高尚长足牢固鞭策7.

(1)因为……才……

(2)即使……也……(3)虽然……但……

2

3古诗两首

1.

(1)《寻隐者不遇》:

松树下问一个童子,说是师傅采药去了。

就在这座深山中,但云雾弥漫,不知在何处。

《所见》:

牧童骑着黄牛缓缓地行走在林间小路上,嘹亮的歌声透过树林,回环呼应。

大概是想捕捉那正在鸣叫着的蝉吧,牧童突然停止了行走,不再高声歌唱了。

2.《寻隐者不遇》记叙了诗人前往山中寻访隐者而没有遇到这件事。

诗人与童子的问答,体现了

隐者高洁的性格以及诗人对隐者的仰慕。

《所见》向我们展示了一幅生动的牧童行歌捕蝉图,抒发了诗人对乡村田园风光的喜爱之情。

4.一个僧人在一个深山里拜访一位隐者,但是隐者不在,他的小徒弟说他师父到山里采药去了,不知道具体在哪。

这首诗体现了隐者高洁的品格以及诗人对隐者的仰慕。

5.一个牧童骑在牛背上,发现了一只鸣叫的知了,他安静下来不再唱歌,想去捉那只知了。

6.

(1)唐贾岛拜访在满怀希望失望品格高洁

(2)清袁枚悠闲自在骑黄牛歌声振林樾闭口立意欲捕鸣蝉

7.松下问童子——满怀期望言师采药去——无可奈何只在此山中——又有了希望云深不知处——感到失望8.示例:

师傅在这座树林茂密的深山里采药,山中弥漫着浓雾,半山腰挂着云彩,我也不知道师傅现在去哪里采药了。

恍如歇脚激励鞭策滋润否则二、1.圆(园)2.忍(韧)三、树义尘袖草多毛

四、1.既要……又要……

2.即使……也……3.只有……才能……五、1.杨柳随着微风翩翩起舞。

2.老师的恩情,我不会忘记。

3.天空的云像妈妈手中的剪纸千变万化。

六、1.示例:

提供蚕丝的蚕一本

书一位园丁

2.有学问的贤士事情发生的

地点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3.歌声振林樾歌声4.示例: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

挂云帆济沧海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七、示例:

请不要把花儿采光留

着满园的花朵让蝴蝶翩翩起舞,孩子们欢乐游戏八、1.去邻居家的玉米地偷玉米?

从小就爱吃玉米,但

是?

家没有种玉米,总吃不到玉米?

第一次吃到了自己辛勤劳动得来的玉米

2.从那以后,伙伴们骂我?

小偷?

3.玉米甜感受到了从辛勤的3

第一单元综合练习

一、炊烟锻炼感谢道德

劳动中品尝到的甘甜4.劳动能使你得到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4)园(圆)教(交)(5)荫(阴)

野花随着风摆动着它的身姿。

(2)大自然难道不是是绿色的课本吗?

(3)因为大自然蕴藏着无穷的知识,所以大自然是绿色的课本。

10.

(1)①b②a

(2)①山上有一棵苍劲老松。

②石门上刻着的几个毛笔字十分苍劲有力。

11.

(1)攀登吧饱览无限的风光

满怀少年的豪情前进吧奔向浩瀚的大海显示少年的胸襟飞翔吧张开你羽翼渐丰的翅膀飞向你高远的志向停下吧低头闻一闻身边的花香原来幸福就在身旁

(2)首尾呼应,增强感染力(3)金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蓝色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我拓展】

12.

(1)①虚浮、渺茫。

②眼睛

欲闭又开。

(2)①这句话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

这么写更加形象、生动。

②这句话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

这么写更加生动、富有感染力。

(3)短文从夜空、草丛里的昆虫、花朵、田野等方面写出了夏4

第二单元

4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4.课文中描绘了翠竹、松柏、果园、沃野、鸣禽、野花、青山、绿水、大海、填空、云锦、早晨、黄昏等。

这些景物都是美丽的、奇妙的大自然的景色。

我们应该以欢快的语调来朗读。

观察,经常思考。

6.敞开芬芳无限描绘胸襟云锦微风黄昏饱览相聚苍劲清凉

7.清凉芬芳明亮绚丽浩瀚明媚挺拔苍劲无限绿色翠绿丰收

8.

(1)已(以)颂(诵)

(2)作(做)做(作)(3)署(暑)圆(园)

夜的迷人。

(4)示例:

夜里静悄悄的,白日的燥热已经退去,留下的是阵阵清凉的风。

草丛里不知名的昆虫时鸣时静,一只萤火虫趴在暗中时暗时亮。

7.昆虫垃圾著名纵横可恶中毒光泽观察责骂殿堂闪烁痴迷

8.蛛蝉蜻蜓蝉蜂螳螂9.

(1)甲虫的大小和颜色惊喜

(2)法布尔把甲虫放到蜗牛壳里,包上树叶,装进自己的衣袋,打算回家后再好好欣赏。

从?

放进、包上、装进?

等词可以看出法布尔对小甲虫的珍爱,也说明了法布尔对昆虫、对大自然充满好奇,有强烈的探究欲。

(3)这几处细节描写突出体现了法布尔对昆虫迷恋之深,点明了主题。

【我拓展】10.

(1)螳螂

(2)凶猛、残忍的印象。

它真凶猛如饿虎,残忍如妖魔。

它专吃活的动物,在它温柔的面纱下,隐藏着十分吓人的杀气。

5装满昆虫的衣袋

(2)纺织娘鸭子蝴蝶甲虫田螺鱼蠕虫

(3)着迷观察欣赏极不情愿心爱迷恋兴致勃勃痴迷3.课文写了法布尔捉纺织娘、在水边观察动物、捉蓝色的甲虫这几件事。

5.?

鼓鼓的衣袋?

里装满了贝壳和彩色的石子。

用?

装满昆虫的口袋?

做题目表现了法布尔对昆虫的喜爱之情。

6.课文抓住法布尔捉纺织娘、在水

边观察动物、捉蓝色的甲虫这几件事写法布尔对昆虫的喜爱和执著。

通过具体事例的描写更加能表现出法布尔对昆虫的喜爱和痴迷。

5

6变色龙

【篇三: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测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

150分钟满分:

150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37分)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

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我也不知道他去哪儿了?

b、他想做风,吹过你的萧萧枝杈;

想做你的影子,在水面上随了日光而俱长。

c、守岁的时候,大人给孩子说笑话,讲故事,猜谜语,就是不可以让孩子睡觉。

d、“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学习成绩的提高,取决于学生自身是否努力。

b、为了避免今后不发生类似的事故,我们应尽快健全安全制度。

c、数学对我不感兴趣。

d、通过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我市环境卫生状况有了很大改变。

4.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15分,一空一分)

(1),一枝红杏出墙来。

(2)我寄愁心与明月,。

(3)晴空一鹤排云上,。

(4),思而不学则殆。

(5),病树前头万木春。

(6)不识庐山真面目,。

(7),白铁无辜铸佞臣。

(8)江山代有才人出,。

(9)沾衣欲湿杏花雨,。

(10)巴东三峡巫峡长,。

(11)行远必自尔,。

(12),谬以千里。

(13)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笑着,走着。

,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5.阅读名著《汤姆索亚历险记》,交流体会,也是一种快乐的分享。

(6分)

(1)《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作者是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

文中记叙了主人公汤姆和(一个即可,写两个加一分且最多加一分)等小伙伴们惊险、有趣的美国生活。

(3分)

(2)汤姆早年失去双亲,被寄养在姨妈那里。

在姨妈眼中,他是一个淘气、捣蛋的孩子。

在学校也是一个令老师头疼的问题儿童。

对他离家出走历险,从你的角度上讲,你赞同吗?

请谈谈你的看法。

(50字左右。

)(3分)

6.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

(8分)

(1)你能写几个关于狼的成语么?

(至少两个,多写一个加1分且最多加1分)(2分)

(2)我们从小接受的是做个“好孩子”的教育。

这种“好孩子”往往被定位成像羔羊一样温顺,像小牛一样憨厚,像兔子一样谨慎,像小鸟一样依人。

如果现在要求我们以强悍的姿态去做一匹狼,你是赞同还是反对。

(4分)

(3)请你制作一张读书文摘卡。

(2分)

书名作者

内容摘要

二、阅读理解(共53分)

(一)阅读《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完成第7题。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7.

(1)诗的第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请你也用相同的手法,以“春雨”为描写对象,写一句话。

(3分)。

(2)诗人为什么说初春的草色“绝胜烟柳满皇都”(1分)?

(3)阅读全诗,说说作者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阅读《雷简夫移巨石》一文,完成8一12题。

(14分)陕西因洪水下大石,塞山涧中,水遂横流为害。

石之大有如屋者,人力不能去,州县患之。

雷简夫为县令,乃使人各于石下穿一穴,度如石大,挽石入穴窖之,水患遂息也。

(选自《梦溪笔谈》)

8.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塞山涧中()②人力不能去()..

③雷简夫为县令()④水遂横流为害()..

9.与例句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

州县患之.

a.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狼》)b.至之市,而忘操之。

(《郑人买履》)..

c.方为秋田之害(《以虫治虫》)d.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小石潭记》)..

10.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2分)

雷简夫为县令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石之大有如屋者。

②人曰:

“何不试之以足?

”。

12.读了《雷简夫移巨石》的故事后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2分)。

(三)阅读的《人类和技术环境》一文,完成13一15题。

(10分)

①近几十年来,人类发明了维生素、杀虫剂、雷达、发动机、原子反应堆、电子计算机……这一切构成了今天高度发达的技术环境,也称为“第二自然界”,使地球上的物质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大约每隔15年其数量增加一倍。

在当今世界,人类正面临着自己建造的技术环境的严峻挑战。

②跟技术环境的速度相比,生物机体的速度极其缓慢。

考古学家和人类学家都认为,原始人与现代人在大脑构造上相差无几。

几千年来人对语言的反应速度并无差异,基本上是平

均每秒钟接受2.5个单词。

然而,从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以每秒钟运算5000次到当前的每秒钟几百亿次的大型电子计算机,才只有半个世纪的时间。

③人的大脑能否不断适应飞速发展的技术环境呢?

有的人甚至认为将来人工智能也许会完全取代自然智能。

难道果真如此吗?

科学界的有识之士,对于第一点的回答是肯定的,而对于第二点则持否定态度。

④大脑是人类自然智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人的大脑里的神经元有140多亿个,构成了地球上最完美和效率最高的自然界的美妙绝伦的创造,是人类发明的任何最先进的信息技术工具或人工智能所无法超越的。

⑤总之,尽管人类创造的技术环境无时无刻不在向它的主人提出严峻的挑战,但是,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界的过程中,人类永远是技术环境的主人。

13.第②段中,通过和的比较,具体说明了人工智能的发展速度比自然智能快。

14.从第③段的内容看,科学界有识之士肯定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否定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本文使用的说明方法有_________。

16.从全文看,作者要表达的最主要的观点是什么?

请用文中句子回答。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李丰春《烛心》,完成第17-18题。

(7分)

①乔迁新居,还没收拾完毕,突然停电了,室内一片漆黑。

②“笃、笃、笃”,小薇刚摸到蜡烛和火柴,门外便传来了敲门声。

③打开门一看,原来是一个小男孩,仰着小脸,背着手:

“阿姨,你家有蜡烛吗?

”④怎么?

刚搬进来第一天就支使孩子来借东西!

真是欺负新来的,这怎么行?

今天借给他家蜡烛,说不定明天又来借葱、蒜之类的。

不,不行!

小薇的脑筋急速地转着。

⑤“哎呀,真不巧,阿姨刚搬来,也没有蜡烛。

”说完就准备关门。

⑥“阿姨,你看,我妈妈让我送来的。

”小男孩变戏法似的从背后抽出手,高高地举着两根粗粗的蜡烛。

⑦面对孩子澄澈的眼睛,小薇一下子惊呆了,继而无力地倚着门,双手捂面,不敢与孩子对面……

17.本文中哪一句设置了悬念?

第四段属于什么描写?

18.本文主要表现的人物是谁?

其性格特点是什么?

(五)阅读《冬天过去了》,完成19-22题。

(共16分)

①坎坷中的记忆最难忘却。

那年冬天,弟弟患了急性肾炎。

于是,父亲东拼西凑弄了些钱,每日背着弟弟去乡卫生院治疗。

数九寒天,风雪交加,空着手走路尚且艰难,更何况父亲要背着十来岁的弟弟翻山越岭走上二十余里路。

有几次,一不小心陷进雪坑,父亲是背着弟弟慢慢爬上来的;

寒风袭来,怕弟弟冻着,父亲又脱下自己的棉袄,裹在弟弟身上。

一连几个月啊。

有一天,我跟在父亲后面当帮手。

回来时,父亲放下背上的弟弟,坐在路边的石头上歇息,望着积雪逐渐消融而变得花白了的山野,他喃喃地说:

“冬天快过去了。

②已经懂事的我,此时,仿佛忽然走进了父亲的内心。

是的,冰雪遍地的冬天对于贫弱的家庭是严酷的,孩子御寒的冬衣、屋内取暖的柴火、全家人充饥的饭食,哪一样都操碎了父母的心。

这个季节,他们就把自己像柴火一样点燃,让我们围着取暖。

我多渴望冬天快过去啊。

望着疲惫地坐在冰凉的山石上的父亲,正值中年的他已经生出了许多白发。

此情此景永久地刻在了我的脑海里。

③还是一个冬季。

有天早上,我磨蹭着没去上学。

饭票前天就用完了,家里无米让我背到学校换饭票;

借给我饭票的同学家里同样拮据。

因此,今天去学校,不仅自己肚皮打发不了,也无法面对帮助过我的同学。

父亲得知,喉头蠕动一下,手抚在的头上,说“你先去上学,我不会让你挨饿的。

④果然,中午时父亲扛着一袋米赶到学校来了。

他脚步沉重地走在冬天的残雪里,老远就听到他的喘息声。

我跟在他后面,几次要帮他一把,都被他拒绝了:

“不用不用,你人还小,扛不动。

”望着父亲被压得弯弯的腰,我鼻子突然一阵发酸。

后来知道,这袋米是父亲向好几个亲威家借来的,他天蒙蒙亮就出门了。

到食堂称过米,父亲把换得的饭票交给我:

“快去买饭吃吧,饿坏了。

”我要父亲一起吃,他无论怎样都不同意,说要赶回去,到家三十里的路呢。

走几步,他又回过头来,伸出手将我松开的一粒纽扣扣好,对我说:

“熬一熬,冬天快过去了。

”我看到,父亲帮我扣纽扣的手在微微发抖,我的鼻子一酸,不知该说什么,朝他点点头。

目送着父亲朝校门口走去,我忽然看到,他肩上有一片白渍渍的印迹,那是刚才扛米袋子时留下的灰。

我张张嘴想喊住他,帮他拍掉,他已走远了……

⑤父亲不是个文化人,说不出什么思想深刻的话语。

但那句“冬天快过去了”的喃喃自语,胜过我读过的任何诗句,。

⑥去年春节期间回故乡,又逢大雪。

中午,屋檐在阳光下滴答落水。

父亲望着屋外,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