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知识点精解精析检测题18.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089674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54.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地理知识点精解精析检测题18.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三地理知识点精解精析检测题18.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三地理知识点精解精析检测题18.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三地理知识点精解精析检测题18.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三地理知识点精解精析检测题18.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地理知识点精解精析检测题18.docx

《高三地理知识点精解精析检测题18.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地理知识点精解精析检测题18.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地理知识点精解精析检测题18.docx

高三地理知识点精解精析检测题18

 

(2018上海卷)(十二)阅读关于PM2.5的资料,回答问题。

(18分)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颗粒直径只有一根头发丝的1/20,又称“可入肺颗粒”。

人吸入过多的PM2.5可引起多种疾病。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环境空气质量指导值中,PM2.5为每立方米10微克。

我国华北某城市冬季监测采样点环境状况和PM2.5监测浓度

采样点

采样点环境状况

PM2.5(µg/m3)

学校。

东、北、西约1000米处各有一条车流量较大的公路。

140

老城改建区。

南面、西南面约1000米是煤矿,北临车流量较大的公路。

160

步行街。

紧邻车流量较小的公路。

70

居民区。

紧邻大型集市、交通繁忙区,东北约500米有一热电厂。

170

煤化工区。

东邻车流量较大的国道。

340

26.与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值相比,所列采样点的PM2.5浓度均已超标。

归纳监测点PM2.5污染物可能的主要来源。

(4分)

27.一般而言,大气中的PM2.5浓度除与污染源有关外,还会受哪些气象因素影响?

如何影响?

(6分〉

28.大气中的PM2.5除影响人体健康外,还会对大气环境产生哪些影响?

(4分)

29.为降低大气PM2.5含量可以采取哪些积极的举措?

(4分)

【答案】

26.机动车尾气排放;企业和居民燃煤。

27.大气中PM2.5浓度还与风速、气温、降水等因素有关。

(任答两个因素即可)

风速:

风速较大时,可以降低PM2.5浓度;反之,PM2.5容易积聚。

气温:

近地面气温较高时,大气对流作用加剧,可以降低PM2.5浓度;反之,大气出现逆温层时,PM2.5不易扩散。

降水:

降水有利于降低PM2.5浓度。

(任答两个因素即可)

28.利于水汽凝结,形成云雾和降水;削弱部分太阳辐射和阻挡地面辐射,影响气温;污染大气,降低能见度。

(任答两点即可)

29.借鉴发达国家大气环境污染治理的经验和技术;严格立法与执法,提高大气质量标准;提高汽车尾气排放标准;积极发展煤炭的气化、液化技术;推广利用新能源,优化能源结构;提高植被覆盖率。

(任答四点即可)

【解析】

(2018海南卷)表1为我国某区域1999年主要土地覆被类型的面积。

图5示意该区域1999-2019年土地覆被类型面积变化率,正值表示增长,负值表示减少。

该区域生态环境已呈退化趋势。

据此完成14~15题。

表1

土地覆被类型

面积/万hm2

沙地

468.7

草地

58.8

盐碱地

32.1

耕地

16.6

沼泽地

10.7

建设用地

1.4

 

14.改善该区域生态环境首先应()

A.治理盐碱地B.退耕还草

C.保护沼泽地D.植树造林

15.该区域可能位于()

A.云贵高原东部B.松嫩平原中部

C.黄土高原中部D.内蒙古高原西部

【答案】14.B15.D

【解析】

14.根据表中数据,可知该地区以沙地为主,其次是草地,植被稀少,且草地下降最快,耕地增加,草地退化严重,该区域生态环境已呈退化趋势,退耕还草是改善该区域生态环境首要选择。

15.该地区以沙地为主,其次是草地,植被稀少,可知该区域可能位于内蒙古高原西部。

【考点定位】该题组考查中国地理和荒漠化的治理。

(2018广东卷)2.海洋浮游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能够对大气中的CO2浓度进行调节,有人称之为海洋“生物泵”作用。

该作用可能()

A.缓解全球变暖B.缩小臭氧层空洞

C.减轻酸雨污染D.加快洋流流速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环境问题的成因。

此题关键是对海洋“生物泵”的理解,能够对大气中CO2浓度进行调节,可能增加或减少CO2浓度,则该作用可能缓解全球变暖。

【考点定位】该题考查植物的大气中CO2浓度进行调节作用。

(2018福建卷)C.[选修6——环境保护]

图17为2000年中国南北方城市生活垃圾的成分构成。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中国城市生活垃圾中不可回收物成分构成的地区差异,并从气候角度说明其成因。

(9分)

(2)简述城市生活垃圾产生的主要危害。

(6分)

【答案】

(1)地域差异:

无机物的比重北方多于南方,有机物的比重南方多于北方。

原因:

北方冬季气温低,需要燃煤取暖,产生大量煤灰等;南方水热条件好,蔬菜种类多、产量大,产生的菜叶等生活垃圾多。

(2)堆放垃圾占用土地或水域;污染地下水、土壤和大气;危害人体健康。

【解析】

(1)对比中国南北方城市生活垃圾的成分构成,可知无机物的比重北方多于南方,有机物的比重南方多于北方;结合南北方城市生活垃圾成分构成的不同,注意审题“气候角度”,北方冬季气温低,需要燃煤取暖,产生大量煤灰等,而南方水热条件好,蔬菜种类多、产量大,产生的菜叶等生活垃圾多。

(2)城市生活垃圾产生的主要危害是带来大气、水、固体废弃物污染,危害人体健康。

【考点定位】该题考查城市生活垃圾的构成、成因以及带来的危害。

(2018四川卷)图2为亚洲某国年降水量分布图。

读图回答3-5题

3.据图示信息推断,甲乙丙丁四个城市中,人口数量最多的应该是()

A.甲城市B.乙城市C.丙城市D.丁城市

4.针对该国面临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应采取的主要防治措施是()

A.调整农作物熟制B.大面积营造水土保持林

C.广泛建设人工水域D.实施林草结合的防风固沙工程

5.下列结论的依据,所用图示信息正确的是()

A.河流稀少,有内流河,所以该国为内陆国

B.中、东部城市分布较多,故该国中、东部为平原

C.位于温带地区,导致该国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

D.降水量稀少且呈条带状分布,使该国植被呈现东西延伸、南北更替

【答案】3.C4.D5.D

【解析】3.人口数量最多的城市应位于自然条件最好的地点。

从图可知四地相比,丙地海拔最低,热量条件最好,地形平坦开阔,靠近河流,水源充足为自然条件最优越的地区。

4.从图中的经纬度判断为该地位于中亚地区,地处内陆,降水少,主要的生态问题是土地荒漠化,防治措施是防风固沙工程。

5.有内流河不是判断内陆国的依据,是否临近海洋才是判断内陆国的依据,A错;水源的丰富程度是影响人口、城市分布的主要因素,B错;图中没有温度的信息,C错;图中的降水信息表现为东西向延伸,南北向更替,将使该国植被呈现东西延伸、南北更替,D正确。

【考点定位】该题组考查中亚地区的城市人口的分布和生态环境问题。

(2018海南卷)26.(10分)环境保护

城市涝灾(内涝)和城市水资源短缺并存,已成为我国部分城市的新环境问题。

收集拦蓄雨水为城市所用被称为城市雨水资源化。

城市雨水资源化可同时缓解城市涝灾和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根据资料,提出实现城市雨水资源化应采取的措施。

【答案】

建设雨水收集、储存设施,收集储存雨水;建设蓄洪系统,拦截雨水;将收集和拦蓄的雨水回灌补给地下水或灌溉绿地、喷洒路面等;增加城市地表透水面积,提高雨水入渗量;制定雨水资源化的法律法规。

(答出一项三分得3分,答出三项即可得满分。

其他合理答案酌情给分)

【解析】根据资料中提示“收集拦蓄雨水为城市所用被称为城市雨水资源化”,并具备“缓解城市涝灾和水资源短缺的问题”作用,可知实现城市雨水资源化应采取的措施主要是能实现收集拦蓄雨水,并能缓解城市涝灾和水资源短缺的各种措施。

【考点定位】该题考查城市的新环境问题城市内涝和城市水资源短缺。

(2018江苏卷)D.【环境保护】图2l是我国水土流失重点区和生态安全战略工程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1)我国水土流失重点区水土流失严重的共同原因是、。

(2分)

a.位于地势二、三级阶梯的交界处b.气温年较差大

c.降水集中d.植被破坏严重

(2)以流水作用为主的侵蚀区界线以西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1分)

(3)对减轻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旱涝灾害都有重要意义的生态安全战略工程是、

(填图中代号)。

①工程所在区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

(3分)

(4)分别从地形和气候两方面比较分析①、④建设防护林的条件。

(4分)

【答案】

(1)cd

(2)风力作用(3)③⑤土地荒漠化

(4)①地形起伏小,气候干旱;④地形起伏较大,气候湿热

【解析】

(1)结合已学知识,造成水土流失的原因主要有自然和人为两个方面即地形落差大,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植被破坏,题目所给的四个选项中a不属于共同原因,b不是造成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2)我国西部由于气候相对干旱,外力侵蚀作用主要表现为风力侵蚀;防御洪涝灾害在河流中下游主要措施为修建水库和植树造林。

(3)根据图中生态安全战略工程的位置分布,对减轻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旱涝灾害都有重要意义的生态安全战略工程是③和⑤,①工程所在区域降水较少,是我国土地荒漠化最严重地区。

(4)①、④建设防护林的条件分别表现为气候较干旱,地形起伏相对较小(植树造林防治荒漠化)、地形起伏较大,降水较充足(植树造林防治水土流失)。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生态环境问题分布、成因和保护治理措施。

(2018山东卷)34.(10分)【地理——环境保护】

表3为我国西北某区域三个年份各类盐渍化土壤面积统计表。

读表回答问题。

表3(单位:

km2)

年份

类型

1990年

2000年

2018年

重度盐渍土

153

425

755

中度盐渍土

133

219

293

轻度盐渍土

952

801

694

合计

1238

1445

1742

(1)分析该区域1990〜2018年土壤盐渍化变化的特点。

(6分)

(2)指出该区域农业生产中防治土壤盐渍化应采取的措施。

(4分)

【答案】

(1)中度、重度盐渍土面积增大,轻度盐渍土面积减少;盐渍土总面积增大;土壤盐渍化越来越严重。

(2)合理灌溉;修建排水工程;禁止盲目垦荒,退耕还草。

(答对两点即可)

【解析】

(1)从图表中即可读出土壤盐渍化的变化特点,在分析时需要抓住从整体、纵向、横向分别分析其特点;

(2)防止土壤盐渍化一般需要从其形成原因入手分析采取相应解决措施。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考查从图表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及其土壤盐渍化的防止措施。

(2018全国新课标卷)44.(10分)环境保护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百年来,上海市饮用水主要水源地发生了很大变化;1910年为苏州河,1928年改至黄浦江中、下游,1978年改至黄浦江中、上游,到2018年改至长江青草沙(见图13)。

(1)分析上海市饮用水主要水源地变化的原因。

(4分)

(2)提出保护城市水源地应采取的措施。

(6分)

【答案】

(1)水环境污染严重;城市需水量增加。

(2)控制污染源,加强水质监测和日常管理,防止水污染;制定污染事件的应急处理方案;加强城市水环境教育,增强公众环境保护意识;强化水资源管理等。

【解析】

(1)关键是从材料中找出上海市饮用水主要水源地变化的特点,从而分析其原因,根据材料可知,上海市饮用水主要水源地逐步远离城区,说明原来的水源地污染越来越严重,由苏州河、黄浦江到长江,水源地的河流流量不断变大,说明上海市需水量不断增加。

(2)由第

(1)问可知城市水源地污染严重,保护城市水源地应采取的措施主要从控制污染源、防止水污染、建立应急处理方案、加强环境教育,增强环护意识、强化管理等方面来考虑。

【考点定位】该题考查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