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二轮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专题卷全国通用9.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089629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75.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二轮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专题卷全国通用9.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届二轮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专题卷全国通用9.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届二轮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专题卷全国通用9.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届二轮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专题卷全国通用9.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届二轮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专题卷全国通用9.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二轮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专题卷全国通用9.docx

《届二轮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专题卷全国通用9.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二轮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专题卷全国通用9.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二轮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专题卷全国通用9.docx

届二轮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专题卷全国通用9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微生物代谢和生长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微生物通过改变已有酶的催化活性来调节代谢速率,这属于酶合成的调节

B.某些细菌的芽孢在稳定期形成

C.大肠杆菌培养基里如果一旦出现乳糖则将会有分解乳糖的诱导酶产生,但分解葡萄糖的组成酶在细胞内一直存在

D.组成酶只受酶合成的调节,诱导酶既受酶合成的调节,也受酶活性的调节

【答案】B

【解析】略

2.将配制好的培养基进行灭菌应采用()

A.灼烧灭菌B.高压蒸汽灭菌

C.干热灭菌D.煮沸灭菌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A、灼烧灭菌一般适用于金属接种工具或试管口的过火灭菌,A错误;

B、培养基的灭菌通常用高压蒸汽灭菌,B正确;

C、干热灭菌适用于需要保持干燥的空玻璃器皿的灭菌,C错误;

D、煮沸灭菌一般适用于餐具或不耐高温的食品等的消毒,D错误.

故选:

B.

3.下列对灭菌和消毒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灭菌是指杀灭环境中的一切微生物的细胞、芽孢和孢子

B.消毒和灭菌实质上是完全相同的

C.接种环、接种针用灼烧法灭菌

D.常用灭菌方法有灼烧法、干热灭菌法、高压蒸汽灭菌法

【答案】B

【解析】灭菌使用强烈的理化因素杀死物体内外所用的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A正确;消毒和灭菌都是杀灭杂菌,但是灭菌更彻底,B错误;接种环、接种针用灼烧法灭菌,C正确;常用灭菌方法有灼烧法、干热灭菌法、高压蒸汽灭菌法,D正确。

【考点定位】灭菌和消毒

【名师点睛】消毒和灭菌的比较:

消毒

灭菌

概念

使用较为温和的物理或化学方法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的部分微生物(不包芽孢和孢子)

使用强烈的理化因素杀死物体内外所用的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

常用方法

煮沸消毒法、巴氏消毒法、化学药剂消毒法、紫外线消毒法

灼烧灭菌、干热灭菌、高压蒸汽灭菌

适用对象

操作空间、某些液体、双手等

接种环、接种针、玻璃器皿、培养基等

4.牛或山羊的瘤胃中生活着多种微生物.若想从瘤胃中分离出能够分解尿素的微生物,下列哪一项操作会导致达不到实验目的(  )

A.以尿素为唯一氮源B.以葡萄糖作为碳源

C.将培养基调至酸性D.培养环境有充足O2

【答案】D

【解析】分离出能够分解尿素的微生物,必须制备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选择培养基,A正确;培养基中可以以葡萄糖作为碳源,B正确;牛或山羊的瘤胃内为酸性环境,所以需要将培养基调至酸性,C正确;牛或山羊的瘤胃中是一个相对缺氧的环境,所以筛选分离牛或山羊的瘤胃能够分解尿素的微生物需要保证在缺氧条件下培养,D错误。

5.5.下列关于微生物的培养和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通过消毒不能杀死物体内所有的微生物

B.利用平板划线法可以统计样品中活菌的数目

C.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常用于微生物的接种

D.微生物所用的培养基成分和植物组织培养用的培养基成分不同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消毒只要求杀灭或清除致病微生物,使其数量减少到不再能引起人发病。

灭菌不仅要求杀灭或清除致病微生物,还要求将所有微生物全部杀灭或清除掉,包括非致病微生物,故A正确;在微生物的培养中,稀释涂布平板法常用来统计样品中活菌的数目,故B错误;微生物的接种常采用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法,故C正确。

培养基的成分会根据培养动物、植物、微生物的不同而不同,故D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微生物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6.防止杂菌入侵,获得纯净培养物,是研究和应用微生物的前提。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实验室里可以用石碳酸、煤酚皂或紫外线对物体表面或空气中的微生物进行消毒

B.牛奶使用巴氏消毒法处理,在100℃煮30min,可以杀死牛奶中的微生物,且牛奶的营养成分不被破坏

C.在实验室中,不可吃东西、喝水,离开实验室一定要洗手,以防止被微生物感染

D.使用后的培养基丢弃前一定要进行灭菌处理,以免污染环境

【答案】B

【解析】在防止杂菌污染,研究和应用微生物时应进行消毒和灭菌,实验室可以用紫外线或化学药物进行消毒,A正确;巴氏消毒法处理的温度不是很高,一般在70-75℃煮30min或80℃煮15min,B错误;在实验室中,切不可吃东西、喝水,离开实验室时一定要洗手,以防止被微生物感染,C正确;使用后的培养基丢弃前一定要进行灭菌处理,以免污染环境,D正确。

【点睛】切记巴氏消毒法属于消毒技术,消毒过程中处理物理或化学方法比较温和,因此巴氏消毒法中处理的温度不应该太高。

7.下列不属于菌落特征的是()

①菌落的形状

②菌落的大小

③菌落的多少

④隆起程度

⑤颜色

⑥有无荚膜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⑤C.③⑤⑥D.③⑥

【答案】D

【解析】一般来说,在一定的培养条件下(相同的培养基、温度及培养时间),同种微生物表现出稳定的菌落特征,这些特征包括菌落的形状、大小、隆起程度和颜色等方面,因此本题应选答案D。

8.本课题以土壤中的细菌为研究对象,要达到的目的是()

①从土壤中分离出能够分解尿素的细菌

②从土壤中分离出能够分解氨的细菌

③统计每克土壤样品中究竟含有多少分解尿素的细菌

④统计所取土壤样品中究竟含有多少分解尿素的细菌.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是对土壤中分解尿素的菌的分离和计数的实验的考查,回忆土壤中分解尿素的菌的分离和计数的实验过程,然后分析选项进行解答.

解:

①以土壤中的细菌为研究对象,可以从土壤中分离出能够分解尿素的细菌,①正确;

②氨气是气体不能存在于固体培养基中,因此不能土壤中分离出能够分解氨的细菌,②错误;

③可以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根据公式估算出每克土壤样品中的菌落数,即每克土壤中的菌落数=,③正确;

④由③知公式表示每克土壤样品中的菌落数,但不是所取土壤样品细菌数,④错误.

故选:

A.

点评:

本题的知识点是分离土壤中分解尿素的菌,根据平板上的菌落数估算每克样品中的菌株数,对于土壤中分解尿素的菌的分离和计数的实验的掌握是本题考查的重点.

9.某一种细菌株要从环境中提取现成的亮氨酸(20种氨基酸中的一种)才能生长,此菌株对链霉素敏感。

实验者用诱变剂处理此菌株,想筛选出表中细菌菌株类型。

根据实验目的,选用的培养基类型是( )

注:

L—亮氨酸  S—链霉素  “+”—加入  “—”—不加入

如:

L—:

不加亮氨酸  S+:

加入链霉素

选项

筛选出不需要亮氨酸的菌株

筛选出抗链霉素的菌株

筛选出不需要亮氨酸的抗链霉素的菌株

A

L+  S+

L—  S—

L+  S-

L-  S—

L+  S+

L—  S+

C

L—  S+

L+  S+

L—  S—

D

L+  S—

l—  S—

L+  S+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表中所列均为选择培养基。

根据题目要求,筛选出不需要亮氨酸的菌株,即在没有亮氨酸的培养基上能够生长,应使用的培养基为L-、S可加可不加;筛选出抗链霉素的菌株应使用的培养基为S+、L可加可不加,筛选出不需要亮氨酸、抗链霉素的菌株应用的培养基L-、S+,故选B。

考点:

选择培养基

点评:

本题考查了选择培养基的应用,属于对分析、理解的考查,属于中档题。

10.下列有关微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的微生物的培养不需要额外补充生长因子

b.分离单细胞蛋白可以用过滤、沉淀、离子交换等方法

C.酵母菌生长的最适宜PH为6.5-7.5

D.培养根瘤菌时要用无氮培养基

【答案】A

【解析】略

11.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筛选出真菌和细菌,试分析此类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与下列哪种生物类似?

A.硝化细菌B.蓝藻C.蚯蚓D.兔子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真菌和细菌,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是分解者,硝化细菌和蓝藻为生产者,故AB错误;蚯蚓为分解者,故C正确;兔子为消费者,故D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2.下列关于微生物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倒平板时,应将打开的皿盖放到一边,以免培养基溅到皿盖上

B.分离土壤中的细菌时,采集的土样经高温灭菌后制成土壤稀释液

C.土壤中各种细菌的数量不同,因此分离不同细菌时要采用不同的稀释度

D.用平板划线法纯化大肠杆菌时,灼烧接种环的次数少于培养基上划线区域数

【答案】C

【解析】倒平板时,用左手将培养皿打开一条稍大于瓶口的缝隙,右手将锥形瓶中的培养基(约10~20mL)倒入培养皿,左手立即盖上培养皿的皿盖,A错误;分离土壤中的尿素分解菌实验中,采集的土样经高温灭菌后,其中的微生物全部被杀死,不能得到目的菌,因此不能灭菌处理,B错误;土壤中各种细菌的数量不同,因此分离不同细菌时要采用不同的稀释度,C正确;用平板划线法纯化大肠杆菌时,每一次划线前后都要灭菌,所以灼烧接种环的次数多于培养基上划线区域数,D错误。

13.环境中氧含量的状况,对不同代谢类型的微生物群体的生存具有不同的影响,其对下列菌种影响较小的是()

A.酵母菌B.产甲烷杆C.硝化细菌D.乳酸菌

【答案】A

【解析】

14.某种微生物以为唯一碳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同时为该微生物提供能源

B.水是该微生物的营养要素之

C.无机盐可以作为缓冲剂保持细胞生长过程中pH稳定

D.含氮无机盐可为该微生物提供氮源

【答案】A

【解析】二氧化碳不能为微生物提供能源,只能提供碳源,A错误;水是微生物的营养物质之一,B正确;无机盐可以作为缓冲剂,保持细胞生长过程中pH稳定,C正确;含氮无机盐可为该微生物提供氮源,D正确。

15.关于灭菌和消毒的不正确的理解是()

A.消毒和灭菌实质上是相同

B.灭菌是指杀死环境中的一切微生物的细胞、芽孢和孢子

C.接种环用烧灼的方法灭菌

D.常用消毒方法有加热法、紫外线法、化学药品法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灭菌与消毒是两个概念。

灭菌是指杀灭一定环境中的所有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

根据不同的材料选用不同的灭菌方法,如接种环用火焰烧灼法,培养基用高压蒸汽灭菌法等。

消毒是指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的部分微生物(不包括芽孢和孢子),使用的是较为温和的物理或化学方法。

故选A

考点:

本题考查灭菌和消毒的相关知识。

点评:

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比较区分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

16.培养基、培养皿、接种环、实验操作者的双手、空气、牛奶采用的灭菌或消毒方法依次是

①化学消毒

②灼烧灭菌

③干热灭菌

④紫外线消毒

⑤高压蒸汽灭菌

⑥巴氏消毒法

A.⑤③②①④⑥

B.①②③④⑤⑥

C.⑤②③④①⑥

D.③④②①⑥⑤

【答案】A

【解析】①实际操作者的双手用化学药剂进行消毒,用酒精擦拭双手;②接种环可用灼烧灭菌达到迅速彻底的灭菌效果;③培养皿能耐高温,需用干热灭菌;④空气可用紫外线消毒;⑤培养基用高压蒸汽灭菌;⑥巴氏消毒法用于牛奶及其制品的消毒,不会破坏其营养成分;所以选A。

【考点定位】微生物培养与分离过程中灭菌与消毒的方法

【名师点睛】无菌技术的方法、类型和对象

17.为验证某同学的培养基是否被污染,可设计两组实验,甲组用严格消毒的培养基并稀释涂布培养,乙组直接用该同学的培养基进行培养,此实验中乙组为(  )

A.空白对照B.自身对照C.条件对照D.标准对照

【答案】A

【解析】生物实验中空白对照指的是不给对照实验如何处理的对照。

根据题干信息已知,甲组用严格消毒的培养基并稀释涂布培养,而乙组直接用该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