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物理上学期教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089000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66 大小:160.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物理上学期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初三物理上学期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初三物理上学期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初三物理上学期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初三物理上学期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三物理上学期教案.docx

《初三物理上学期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物理上学期教案.docx(6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三物理上学期教案.docx

初三物理上学期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初三、第一学期

 

 

班级:

初三班

教师:

 

第十一章多彩的物质世界

第一节宇宙和微观世界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知道宇宙是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

(2)了解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

(3)了解原子的结构;

(4)对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有大致的了解;

(5)初步了解纳米技术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对物质从宇宙到微观世界的研究介绍,发现并说明物质是可以分割的;

(2)通过把原子结构与太阳系的类比,建立微观世界的结构模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物质世界的研究,认识并体验我们生活在物质的世界中,宇宙由物质组成。

学习物质的世界,体会物质世界的奇妙。

(二)学法点拨

物质世界可以从以下三个层面研究:

宇观世界:

宇宙、银河系、地球等。

它们的体积非常大,大多距离我们非常远,要借助天文望远镜观察和研究:

宏观世界:

地球上人类可以实地观察和研究;微观世界:

物体尺寸非常小,要借助显微镜、电子显微镜观察和研究。

微观物质的尺度很小,人类肉眼无法直接观察。

但是,分子也有结构,它是由原子组成的。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物体的三态变化.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宇宙及其组成.

教学过程

一.宇宙是由物质组成

教师:

人们说广阔的宇宙是无边无际的,那么,这宇宙究竟大到什么程度?

宇宙万物,变化万千,那么,这绚丽的世界到底是由什么组成的呢?

这一切给人类留了许许多多的谜,引发了人类无限的遐想,激发了一代代科学家对它们孜孜不倦的观察和研究。

那么,这一节课就让我们沿着科学家的探究的足迹,从宏观到微观作一次旅行,对这些问题作一些初步的探讨吧。

1.宇宙有多大?

综合观察课本图11.1-1和课本图11.1-2。

请同学们说出太阳系的九大行星(现报道发现第十大行星)。

在太阳系示意图中找出我们生活的地球。

(在离太阳比较近的第三条轨道上)

2.交流资料数据:

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置身于太阳系之中,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遍的行星;

太阳系置身于银河系之中,太阳只是银河系中几千亿科恒星中的一员;

银河系只是数十亿个星系中的一个,一束光穿越银河系需要十万光年;

在浩瀚的宇宙中,还有许多像银河系这样的星系。

目前,我们人类观测到的宇宙中拥有数十亿个星系。

(3)根据以上资料、数据让学生推理,说一说他们所想像的宇宙有多大。

(4)结论:

宇宙是广阔无垠的,大得很难以想象。

3.人类对宇宙的探究过程。

交流资料:

中国古代关于宇宙结构的学说;

哥白尼与日心说;

从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到人类第一次乘飞船进入太空;

美国的“阿波罗”登月计划;

我国“神舟”号飞船的五次成功飞行。

宇航员杨利伟顺利进入太空绕地球航行。

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人类对太空宇宙的探索越来越深入,宇宙的奥秘将逐渐被揭示。

4.宇宙的组成

问题:

宇宙究竟是由什么组成的?

地球及其他一切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的。

物质处于不停的运动和发展之中。

物质由分子组成

5.达标自查

1.我们人类生活在广阔的宇宙里,太阳是中一千亿颗恒星中的一员,人类生活的地球在离太阳比较近的第条轨道上运行。

目前发现的太阳系有大行星。

2.物质由微小的粒子组成。

这些微小粒子保持了物质的性质,我们叫它。

由于它的体积很小,一般要用观察。

3.固态物质中,粒子之间有强大的作用力,具有一定的和。

4.液体没有确定的,具有。

气体粒子之间作用力小,故气体容易被,并具有性。

5.物质由组成。

分子由组成。

原子核外的电子绕运动。

6.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时候,体积变化的正确说法是:

()。

A.体积都变小;B.体积都变大;C.有的体积变大,有的体积变小;D.无法判断。

7.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固体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B.液体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

C.液体有一定的体积,没有一定的形状;D.气体没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

8.下列单位换算中,正确的是:

()。

A.12nm=1.2×109m;B.12nm=1.2×10-9m;

C.12nm=12×109m;D.12nm=12×10-9m。

9.下列对物质结构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固态物质的排列规则,就像学生做广播体操一样;

B.液态物质的分子可以移动,就像操场上踢足球的学生一样可以在球场上跑动;

C.气态物质的分子几乎不受力,就像下课以后的同学可以自由活动。

能力提高

【板书设计】

第一节宇宙和微观世界

课题

11.1宇宙和微观世界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1

授课人

重点

能描述固液气三物态的基本特征,了解固液气三物态微观的分子排列。

难点

学生对物质世界从宏观到微观尺度的了解

知识与技能:

大致了解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认识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将不断深入;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了解原子的核式模型。

了解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并认识这种探索将不断深入;对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有大致的了解;初步了解纳米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过程与方法:

建立模型、拟人类比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科学家对科学的探索历程的艰辛,培养学生坚持真理、尊重科学的精神。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媒体显示

引入新课

对学生课下的研究性学习进行评价、交流(以知识竞赛的形式)

提出问题

学生抢答

抢答题目

讲授

新课

总结刚才所抢答的题目,得出物质从宏观到微观的尺寸排序。

宇宙、物质、分子、原子、原子核和电子、原子核分为中子和质子、质子和中子又是由夸克组成的。

引导学生

总结

谈感受

讲授新课

日常生活中物质的状态有:

固态、液态、气态。

这三种状态在宏观上有什么特点?

提问

学生讨论,完成表格

出示表格

讨论猜想:

为什么固、液、气三态会具有这样的宏观特点?

猜想:

与物质的分子排列情况有关。

为了表示三态物质分子排列情况的不同,需要建立一个模型。

老师引导

学生讨论

学生讨论建立模型

并上台展示

设计实验验证模型的正确性

老师指导

学生实验

得出结论,并让学生完成表格。

总结:

搜集资料→得出结论→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建立模型→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教师引导

老师总结整节课的程序。

学生讨论

布置作业

搜集资料探究纳米材料

第二节质量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及其单位;

(2)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

学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3)用分子和原子的概念初步理解“物质的量”的含义。

2、过程和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实验,认识质量是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空间而变化的物理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天平使用的技能训练,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协作精神。

(二)学法点拨

本节内容包括三部分:

质量的概念,质量的单位,质量的测量。

而质量的测量的重点。

要注意“物质”和“物体的区别。

物体有一定的形状,占据一定的空间,是有体积和质量的实物。

物质是构成物体的材料。

例如:

桌子是物体。

构成桌子的物质是木材,还可以是铁。

千克是国际单位。

国际单位还有吨、克、毫克。

实际生活中还用到斤,它不是法定计量单位。

注意记住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质量的测量工具是天平。

天平是精密测量工具。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质量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2.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及应注意的事项.

教学难点:

1.对质量的单位形成具体的认识.2.质量的单位换算、科学计数法的应用.

教学过程:

1、质量的概念

教师出示一块冰、一颗铁钉、一把教学用木制米尺,一块木板、一把铁锤、一桶水等物体,出示顺序随机,让学生观察。

问题:

能否将这些物体进行分类?

你分类的理由是什么?

学生交流、讨论。

归纳:

上述物体可以分为三类:

铁钉和铁锤为一类,它们都是铁制成的;

木板和米尺为一类,它们都是木材加工成的;

冰块和水为一类,它们都是水,只是状态不同而已。

教师:

铁钉和铁锤、木板和米尺、冰块和桶里的水,我们都把它们称为物体。

构成这些物体的铁、木材、水,我们都把它们称为物质。

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物体是由物质构成的。

结论:

一切物体都是物质组成的。

比较:

一把铁锤和一只铁钉都是由铁这一种物质构成的,但两者所含铁这种物质的多少不同,一把铁锤比一只铁钉所含的铁多;一张课桌和一把教学用木制米尺都是由木材这一种物质构成的,但两者所含木材这种的物质的多少不同,一张课桌比一把教学用木制米尺所含的木材多。

教师:

在物理上为了描述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引入质量概念,物理学中把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物质。

质量通常用字母m表示。

2、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

演示:

(1)把冰块放在烧杯中用酒精灯加热,使其熔化成水;

用铁锤把铁钉敲弯。

问题:

(1)烧杯中冰熔化成水,所含的水的质量有没有变?

(2)铁钉敲弯了,铁钉的质量有没有变?

如果将这一只铁钉由教室里带到宜宾,或带到更远的地方,它的质量会不会发生变化?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讨论、交流:

冰熔化成水,只是冰的状态变化了;铁钉敲弯了,只是铁钉的形状改变了;铁钉由教室带到宜宾,或更远的地方,只是铁钉的位置变化了在这几种的变化现象中,物质没有从物体中转移出示,也没有发生由一种物质转变为另一种物质的现象,因此,只要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不变,它的质量就不变。

结论:

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物体的质量不会随物体的状态、形状、位置的变化而变化。

3、质量的单位

质量的单位是千克,符号是:

kg。

常用的质量单位还有克(g)、毫克(mg)、吨(t)。

它们的换算关系是:

1kg=103g1mg=103g=10-6kg1t=103kg

二、质量的测量

天平是测量质量的常用工具。

在物理实验中常见的天平有托盘天平和学生天平。

1、天平的测量原理:

天平是一个等臂杠杆(有关知识在第十三章学习)

天平的两臂长度相等,当两个盘中物体的质量相等时,天平就会平衡,测量物体质量时,天平一个盘放被测物体,另一个盘放质量已知的砝码,天平平衡时,砝码质量就等于被测物体的质量。

2、认识托盘天平的构造;

①平衡螺母:

用来调节天平横梁平衡;

②指针和分度盘:

判断天平是否平衡,可以根据指针在分度盘上左右摆动幅度是否相等来判断,③而不必等到指针完全停止摆动,只要摆动幅度相同即可;

④标尺、游码、砝码:

指示所称物体质量。

每架天平都有自己的“称量”,也就是它所能称的最大质量。

称量值就等于这台天平配套砝码盒内砝码的总数加砝码最大的读数所表示的质量。

标尺上每小格表示的质量数就是天平的精确程度。

3、记住天平使用注意事项

达标自查

1、50千克最接近下面哪一种物体的质量()

A、新生儿B、中学生C、大象D、老虎

2、一台天平的砝码由于使用不当,粘上了许多灰尘并且受潮了。

利用它测量的物体质量比使用维护良好的天平测量的结果()

A、偏大B、偏小C、相同D、通过正确的读数,结果会相同

3、一个托盘天平未测物体的质量时,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边。

可以()

A、将平衡螺母向右调B、将平衡螺母向左调

C、先调底座水平,再调节横梁D、将天平横梁上的“游码“向左移动

4、一个物体质量的大小决定于()

A、物体的形状B、物体中含物质的多少

C、物体的空间位置D、物体的状态

5、一台已经调节好的学生天平,移动到另一张桌子上。

用这个天平测量质量,应该()

A、不必调节就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