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重点课文解析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889363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7.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语文重点课文解析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大学语文重点课文解析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大学语文重点课文解析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大学语文重点课文解析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大学语文重点课文解析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学语文重点课文解析Word格式.docx

《大学语文重点课文解析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语文重点课文解析Word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学语文重点课文解析Word格式.docx

批评了他缺乏政治远见,专恃武力经营天下的致命错误。

项羽残忍有余而仁爱不足。

3、艺术特色:

表里俱现,刚柔相成,性格更丰富,个性更鲜明,浑厚立体,显示了人物性格的矛盾性,也渗透了作者的惋惜之情,发人深省,耐人寻味。

其形象塑造相当成功,洗练多变的语言,突显人物性格的口语,都迸发出荡人心魄的艺术力量。

4、司马迁人物性格:

他打造了“成者为王,败者为寇”的统治阶级的历史偏见,将项羽放在本纪中,并赋予了这个失败者赞颂和同情,在当时是颇具胆识的。

《史记》表现出先进的历史观和强烈的批判精神。

题型一、本文主要描写了哪三个场面?

这三个场面各自表现了项羽怎么样的性格特点?

本文通过三个场面的描写,塑造了一个个性特点十分鲜明的悲剧英雄形象。

在四面楚各种霸王别姬,慷慨悲歌,表现了英雄多情而又无可奈何的心境,同时也暗示出项羽不善用人,众叛亲离的困境。

在东城快战中连斩数将,说到做到,,展露了项羽勇猛无比的英姿,,同时也表现出他爱逞匹夫之勇,不理解自己失败原因的悲剧性。

因愧见江东父老而自刎乌江,宁死不辱,揭示了项羽心世界中知耻重义的一面,同时也表现出他走投无路、只能一死了之的英雄末路心情。

多角度的个性描写和心理刻画,大大增加了人物形象的立体感。

四、《春江花月夜》

艺术特色:

1、艺术结构严谨完美

2、善于烘托和铺垫

3、选择人物极具典型性

4、语言清晰,韵律婉转

赏析:

这首七言古诗,以春江花月夜为背景,描写了春夜月光下美丽的景色,并由此发生对宇宙语人生的思索和对游子思妇在明月良宵天各一方的惋惜。

虽然不无青春苦短的伤感情绪,但却表现了人们对纯洁爱情和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以及对宇宙人生的积极探索。

全诗以月为中心,以春、江、花、月为陪衬,诗情围绕着明月初升、高悬、西斜、下落的过程而展开,描绘了潮水、波光、花林、沙滩、夜空、白云、青枫、闺阁、镜台、海雾等一系列景象,并将游子思妇的离怀别绪融入其中,是抽象的情感变得鲜活生动。

全诗可分为三部分:

从开始到“汀上白沙看不见”为第一部分,描绘了一幅优美、恬静的春江花月夜的夜景;

第二部分从“江天一色无纤尘”到“但见长江送流水”,由“江月”联想到人生,抒发了对宇宙人生的无限感概;

第三部分从“白云一片去悠悠”到诗歌结尾,抒写花夜春宵游子思妇的离愁别恨。

全诗格调高远不俗,达到了诗情、画意、哲理相交融的境界。

语言清新自然,音韵和谐流畅。

每四句换韵,平仄相互交替,有些诗句还使用了律句的平仄,同时也采用了不少对偶句。

这些都使得这首长诗音节和谐婉转,读起来琅琅上口,极富音乐美感。

全诗紧扣春江花月夜五种意象,融诗情画意哲理为一体,由情入景,以景结情,在细腻描写恬静优美的春江月下美景的过程中融入了诗人对宇宙、人生的思考,形成了一个情、景、理有机统一的完整境界。

意象:

明月(疏离孤单)、江水(时光流逝)、落花(青春易逝,人生短暂)

吴中四子:

若虚、贺知章、旭、包融

五、《长恨歌》

白居易:

人生准则——达则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创作主——歌诗合为事而作,文章合为时而著

主题:

讽喻说——通过对唐玄宗和贵妃爱情悲剧的描写,对他们荒淫生活了讽刺

爱情说——对悲剧的描写,歌颂他们真挚与专一的爱情

双重主题说——对爱情悲剧的描写,既有讽刺批判又有同情歌颂。

主旨:

对悲剧的同情和对两人真心相爱的歌颂

历史事实的描写和浪漫爱情相结合的创作写法前半部分重写实,后半部分重在虚构,《长恨歌》叙述了唐玄宗和贵妃的悲剧故事,在此以前文人作品大抵局限于帝妃爱情所导致的人生悲剧。

而作者借历史的一点影子,又加以卓越的浪漫主义创造,以“长恨”为中心既写其生前又写死后,叙事,抒情,写景巧妙结合在一起。

回旋曲折,婉转动人的故事,不仅引发了后人对其多重主题的争议,也影响了后代的戏曲创作。

题型一、第三段从哪几个方面表现玄宗对贵妃的思念深情?

其中运用了哪些抒情方法和修辞手段?

通过景物、举止、神态、心情四方面的描写表现了玄宗对贵妃的思念。

运用了比喻抒情、举止抒情、移情于景的抒情方法,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

题型二、对《长恨歌》的主题思想,历来有不同认识,有人认为是荒淫讽刺,有人认为是歌颂爱情,有人认为是讽刺与爱情的双重主题。

你的意见如何?

理由是什么?

长诗对、故事的描述,有一定的史实与传说作依据,但也融进了作者丰富的艺术想象和独特的感受,因而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出美丽的宫廷爱情悲剧。

诗中对、早先的耽乐误国,有所讽刺,如“汉皇重色思倾国”、“从此君王不早朝”、“姊妹兄弟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等,但这不是主要的。

作者精心描绘的是、生死离别,在天人阻隔之后,依然苦苦相思的那份真爱与深情。

因此,全诗的主旨是对、悲剧的同情和对两人真心相爱的歌颂。

六、《武陵春》

这是清照避难时所写的一首诗。

当时国破家亡,夫伤物散,她也流离失所,无依无靠,所以,诗词及其悲苦凄惨。

首句写当前所见,“风住尘香”四个字表达了一场小小的灾难的后果,这四个字不但含蓄,而且扩大了容量,使人从中体会了词人更为丰富复杂的感情。

次句写由于所见所闻,故所为如此。

三四句,由含蓄转而纵比直写,点明一切悲苦,由来皆因物是人非。

而这种变化是广泛的、重大的、剧烈的变化,无尽的痛苦、悲哀全在其中。

前两句含蓄,后两句直率。

含蓄,是由于此情无处所诉;

直率,是由于虽明知无处可诉,仍不得不诉。

故似相反,而实则相辅相成。

上片既极言所见景物之凄惨,心境之凄苦,所以,下片便宕开,从远处说起。

词人的设想既新颖,又真切。

下片共四句,以“闻说”“也拟”“只恐”六个虚字来转折传神。

三个词欲抑先扬,曲折尽情的表达作者沉重、无奈的心理变化,道出哀愁之重。

这首词的文思新颖,自然贴切,丝毫无矫揉造作之嫌。

以船来载愁,形象笔致,将仇物质化了。

春光已尽,又由风住香留触发到物是人非的深沉痛苦,作者在这里才是要表现的最动人的部分。

人们总是把愁比作连绵不断的流水,比作斩尽还生的野草,作者在这里巧用比喻,将心中抽象的愁转化为具体可触的事物。

婉约派:

为中国宋词流派,婉约即婉转含蓄,其特点主要是容侧重儿女风情,结构深细缜密,音律婉约和谐,语言圆润清丽,有一种婉约之美,婉约派代表人物有煜、柳永、晏殊、欧阳修等。

《望江南》与《武陵春》比较:

望江南清新明快,武陵春直率凄婉;

望江南是对夫的思念,武陵春还包括了对故国的思念,情感较为广泛;

望江南的情感变化是期望、失望最后绝望肝肠寸断,武陵春的情感则是对故国、亡夫的思念和愁绪,中间有片刻的轻松,但终被愁绪所淹没。

七、《西湖七月半》

西湖七月半描述了明代人七月半看月的风习,作者以新鲜活泼、寓谐于庄的语言、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当时浏览西湖的五类看月游的人的神情意态,如一幅世俗风情画。

文中不着议论,但作者的情趣不言自明。

五类人:

1、名为看月而实不见月的达官贵人;

2、身在月下而实不看月的富豪;

3、亦在月下、亦看月而欲人看其看月的故意风雅的游客4、月亦看、看月者亦看、不看月者亦看而实无一看的市井之徒;

5、看月而人不见其看月之态,亦不作意看月的文人雅士

艺术特点:

1、写人生动传情2、善于营造氛围3、笔调幽默诙谐4、巧语用字和安排句式

对比描写:

人物形象对比、氛围对比、境界对比;

寓情于景

题型一、作者对这五类人是怎样的态度?

从他们的身份地位,情态格调上予以概括描述,生动泼辣,好恶明确,抒发了作者鄙视庸俗的情怀。

八、《婴宁》

婴宁的人物形象特点:

1、刻画人物,虚实相衬,“痴憨”相衬,众星捧日,以优美的景色衬托人物美好的心灵2、抓住个性特征,反复渲染爱花、爱笑的特点,使婴宁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笑声塑性格,鲜花配美人3、亦憨亦黠,写狐写人,表达了对自由幸福的爱情生活的大胆追求。

婴宁的形象小结:

1、爱花成癖2、笑口常开3、呆痴如婴儿

王子服性格特点:

痴情、宽容、平等、善良、正直、可爱。

艺术成就:

1、故事以王生与婴宁从相识到结婚,使全文笼罩着奇幻色彩2、淡化故事情节,细致刻画人物3、选取典型细节,如花、笑,反复渲染,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蒲松龄:

字留仙,又字剑臣,别称柳泉居士,自称异史氏,世称聊斋先生,《聊斋志异》在艺术上最大的特点是,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作者借助“花妖狐媚”来抒发心孤愤,曲折的批判社会,表达理想。

作者突破了现实社会生活中才子佳人的爱情模式,多是描写人鬼、人狐、人仙相恋,借超现实的力量反映作者的爱情愿望

题型一、婴宁的个性特点和性格转化

婴宁的性格最终发生了很大的转化,由无时不笑到失不复笑,再到笑须有时。

显然这转化意味着婴宁自然天性的失落和对社会扎法的顺应,虽然这是不得已的,但却是社会人生的必然;

孤女要走出荒山深谷,投身人际社会,由自然人变成社会人,就必须经由这样一番洗礼。

如果说这里有一种隐于笑的悲剧意味,那就是因为他象征着人类永远也无法解脱的个体性与群体性,自然性与社会性相矛盾的困境。

题型二、作者说婴宁是“隐喻笑者”,这话该如何理解?

蒲松龄说婴宁是“隐于笑者”,有两层意义,一是婴宁的天然本性得到了隐藏,即是婴宁对当时社会的适应,是婴宁成熟的表现,,又是婴宁的天然本性并没有改变,仅仅是表现形式的改变而已;

二是作者点明了本文的主旨;

揭示人类永远无法解脱的个体性与群体性的、自然性与社会性相矛盾的困境。

题型三、作者以花喻婴宁,写出婴宁哪些美好的个性?

花是自然的,写花就是写婴宁的天然自在

花是纯洁的,写花就是写婴宁的纯真童贞

花是沁人心脾的,写花就是写婴宁美好的心灵

题型四、作者反复摹写婴宁在不同场合的笑,用意何在?

突出婴宁率真浪漫,烂漫可爱,不受礼法约束的性格特征

九、《雪花的快乐》

徐志摩的创作以诗与散文闻名于世,是新月派的代表诗人。

徐志摩诗歌的特点:

歌咏爱情和理想,旋律优美,他对理想的歌咏,还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就是往往以追求爱情来象征追求理想。

徐志摩式的风格:

1、灵动飘逸的浪漫抒情风格2、轻柔舒缓的情感3、旋律优美4、歌咏爱情与理想

1、执着坚定的爱情追求2、清丽优雅的意境3、和谐灵动的清韵

《雪花的快乐》写于他与陆小曼相识热恋之时,代表了徐志摩的诗飞动飘逸的整体风格,充分体现了他追求美、爱和自由的人生观,以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歌对他的影响。

本诗以雪花自语表现诗人对理想、爱情的执着追求。

雪花是诗中的主导意象,代替了现实生活中的我。

这朵雪花为美而生死,追求美而矢志不渝,在飞蛾扑火般追求美的过程中没有痛苦绝望,反而畅想着选择热爱的自由,挥洒心快乐而甜蜜的爱情,表现以理智节制情感的原则,使全诗在热烈、自由的基调上飘动一层柔美朦胧的光辉。

题型一、雪花象征什么?

诗人以雪花自比,运用了借代的手法,以那潇洒飞扬的雪花为意象,她是诗人想象中的情人,更是升华了的神圣爱情,巧妙的传达了诗人执着追求爱情和美好理想的心声。

在诗中,诗人把它做了升华,既把对爱情的追求与改变现实社会的理想联系在一起,包含着反封建伦理道德,要求个体解放的积极因素,热烈而清新,真挚而自然,真切的表达了诗人对一切美好事物的追求。

十、《一切》

朦胧诗产生于二十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文革结束后的历史转折时代,具有不透明性和多义性。

代表诗人:

北岛(理性的)、舒婷(抒情)、顾城(重真)。

他们的创作以对黑暗现实的批判,对美好任性的呼唤为共同主题,意境复杂,予以朦胧诗其鲜明的艺术特色。

朦胧诗的思想:

1、对灰暗的表现传达出尖锐的否定意识;

2、对民族人类的关怀流露出浓郁的忧患意识3、对客观外界的表现凸显出鲜明的自我意识

朦胧诗的艺术审美特质:

意象化、象析性、跳跃性

写作特征:

摒弃直白浅露的艺术表达而追求朦胧迷离含羞幽深之美。

北岛的诗歌在历史、现实与自我的三个层面上同时显现强烈的批判意识和忧患意识。

他以严峻的怀疑主义、不妥协的批判精神、深刻的悲剧风格和精深的措辞,怀疑和批判精神,给中国诗坛带来极大的震撼。

他被称为意象诗人。

一切是北岛经历文革的磨难,情绪失望时发出的痛苦呻吟。

在这首诗里,诗人否定一切,怀疑一切,认为一切苦难都是命运的安排,一切追求都如烟云般稍纵即逝,一切有情都很虚伪,一切爱情都很自私,一切希望的花朵都化作失望的泡沫。

这首诗反映了文革后期许多人悲观厌世、迷茫失落的心态。

《一切》——朦胧诗特点:

容含蓄隽永,强调诗人的自我意识,往往借助象征,比喻、错觉、幻觉等手法把幽深的理念、叠加的印象、潜意识的流动融合在一起,变单一形象为多层次意象叠加,给诗蒙上一层朦胧的色彩,给人以独特的审美感觉。

十一、《哈姆雷特》

莎士比亚四大悲剧:

哈姆雷特、奥赛罗、尔王、麦克白

四大喜剧:

第十二夜、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皆大欢喜

莎士比亚戏剧的特点:

1、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有机的结合,现实和幻想融为一体2、善于处理题材点石成金3、喜剧人物丰富多彩,富于个性化4、情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的完美结合5、戏剧语言丰富

哈姆雷特通过丹麦王子为父复仇的悲剧,揭示了理想与现实的距离、现金与落后的矛盾,以及缩短这种距离,解决这种矛盾的必要性与迫切性。

他对于人和世界的看法也拓展了人们对文艺复兴时代人文主义思想与精神的了解

莎士比亚被称为英国戏剧之父

哈姆雷特的形象分析:

1、作为王子的哈姆雷特:

高贵的出生、纯真的感情、良好的教育

2、从王子到作为政治家的哈姆雷特:

富有责任感的政治家、不成熟的政治家

3、从王子到作为战士的哈姆雷特:

坚强果断的行动者、对乾坤颠倒,善恶混淆的时代的控诉和谴责

4、从王子到作为思想家的哈姆雷特:

社会的先知先觉者

5、总结:

他是文艺复兴时代人文主义者的典型,理想破灭,精神忧郁、思想危机

他是一个正直乐观有理想的青年,是人文复兴时期的理想人物,他是一个悲剧英雄,他坚强勇敢、思维缜密,富有人文主义情怀,本性善良,热情却不乏理智。

奥菲利亚的性格特点:

温柔善良,是善良与纯洁的化身,他的心世界是纯洁的

题型一、戏剧是什么?

戏剧是由演员在舞台上用动作和语言当众表演来塑造、反映生活的一种联合艺术。

包括话剧,歌剧,舞剧。

具有舞台性、动作性、冲突性。

揭示社会矛盾性,反映现实生活。

是文学体裁的一种。

戏剧的特点:

1、更典型、更集中的体现社会生活的冲突和斗争2、故事情节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往往很集中,登场人物也有一定的数量限制3、人物性格和故事情节主要是通过登场人物的语言来表现4、故事情节的发展往往分幕分场

十二、《论解嘲》

林语堂代表作京华烟云、生活的艺术,他的小品文主“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提倡幽默、闲适的性灵文学。

他的散文取材广泛“宇宙之大,苍蝇之微”皆可入笔。

1935年创办宇宙风。

文学常识:

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其艺术手法有赋比兴;

容可分为风雅颂,诗经共有305篇,故又称诗三百。

2、楚辞,本义即指楚地的歌辞。

楚辞具体指具有楚国地方特色的乐调、语言、名物而创作的诗赋,这样的创作以屈原为主要代表。

楚辞是西汉末年,向辑录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编成楚辞一书。

3、楚辞标志着中国诗歌史上由集体创作向个人创作的转变,成为中国诗歌创作浪漫主义的源头。

4、中国诗歌创作的源头主要有诗经、楚辞、汉乐府。

5、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著作是司马迁的史记,史记共130篇,52万余字,全书包括12本纪、10表、8书、20世家、70列传。

6、汉乐府的代表作家是司马相如,他的子虚赋、上林赋是汉大赋的代表性作品。

7、乐府,原指汉时代设立的音乐官署。

六朝时,人们把合乐的歌辞、袭用乐府旧题或模仿乐府体裁写成的诗歌统称为乐府,于是乐府演变成一种诗体名称。

8、中国文学的自觉始于晋南北朝时期。

9、渊明和灵运第一次把田园题材和山水题材引入到诗歌创作当中,成为唐代山水田园是派的先导。

10、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既是散文杰作,也是最著名的书法作品。

11、我国第一位把田园劳动作为审美对象的大诗人是渊明。

12、抒情长诗西洲曲和叙事长诗木兰辞,分别代表南北朝诗歌的最高成就。

13、年间约等人自觉地运用声乐来写诗,将声律的要求和对偶的形式相结合,形成了一种新诗体——体,这是我国格律诗的开端。

14、初唐四杰是指王勃、炯、卢照龄、骆宾王。

15、唐盛时期边塞诗派的代表作家有高适、岑参;

山水田园诗派代表有王维和孟浩然。

16、盛唐时期,出现了一位浪漫主义大诗人白,被称为诗仙。

17、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

杜诗真实的反映了唐代社会由极盛走向大衰这一历史转折时期的现实,被公认为是诗史。

杜诗以沉郁顿挫为基本风格,人称诗圣。

18、中唐时期,唐诗发生了变革,由白居易、元稹等诗人倡导新乐府运动。

新乐府是一种自命新题、歌咏时事、继承了汉乐府精神的现实主义诗歌。

19、孟诗派以愈、孟郊为代表,在艺术上刻意求新,形成奇险怪癖的风格。

20、宋代诗歌成就最大的作家是轼,提倡以才学入诗,以议论入诗,使宋诗容得以拓展。

21、晚唐时期被称为小杜的诗人分别是商隐和杜牧。

22、词作为一种文学样式,最初指的是歌词,它和音乐有密切的关系。

艺概中有言“词曲本不相离,惟词以文言,曲以声言耳。

”词,还可以称为曲子、曲子词、诗余、长短句等。

23、被称为花间鼻祖的词人是五代时期的温庭筠,他是第一个大力创作词的词人。

24、宋代诗坛上出现了诗法杜甫、黄庭坚的诗派,是两宋之交诗坛上影响最大的诗派。

25、周邦彦从语言、结构等创作技法上对柳永诗词做了改造。

扭转了柳词的俚俗。

26、宋代词人清照,提出了词“别是一家”的理论。

27、和轼并称为辛的豪放派作家辛弃疾,其词的容博大精深,风格雄深雅健,确立并发展了轼所开创的豪放一派。

28、晋南北朝时期志人小说代表作家义庆世说新语,志怪小说代表作搜神记。

29、唐传奇标志着古代文言短篇小说的成熟,清代蒲松龄的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标志着古代文言短篇小说的最高成就。

30、明代短篇白话小说二拍指的是凌濛初的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明代短篇小说三言指:

梦龙的喻世明言、醒世恒言、警世通言。

31、明代小说四大奇书包括:

三国志演义、西游记、水浒传、金瓶梅。

罗贯中的三国志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也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

施耐庵的水浒传是一部英雄传奇小说。

吴承恩的西游记是一部神魔小说。

金瓶梅是第一部以家庭题材揭露晚明政治、社会黑暗的长篇世情小说,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长篇小说。

32、代表明代传奇最高成就的作品是汤显祖的牡丹亭。

33、清代文言小说的代表作品包括蒲松龄的聊斋志异。

清代长篇小说的优秀作品有吴敬梓的儒林外史、雪芹的红楼梦。

清代戏曲的最优秀作品有洪昇的长生殿和孔尚任的桃花扇。

34、元曲四大家是指:

关汉卿、白朴、马致远、光祖。

35、光汉卿是元杂剧的奠基人,代表作有单刀会、救风尘、窦娥冤。

36、元杂剧作家王实甫成就也很高,他的代表作为西厢记。

37、红楼梦全书120回,后四十回文字,一般认为是高鹗所补。

38、1917年初,新青年杂志相继发表胡适的文字改良邹议和独秀的文学革命论,明确提出了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

39、1930年3月,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在成立,标志着中国现代文学进入无产阶级文学及左翼文学阶段。

40、1942年5月发表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明确提出了文艺的工农兵方向。

41、中国当代文学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77年至今的文学阶段被称为新时期文学。

42、新时期文学经历的文学思潮包括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寻根文学、先锋小说、新写实小说、都市浪子小说等。

43、《伤痕》(短篇小说)——卢新华;

《春之声》(短篇小说)——王蒙;

《长恨歌》(长篇小说)——王安忆;

《平凡的世界》(长篇小说)路遥。

44、《神曲》是中世纪意大利诗人但丁的代表作。

45、法国作家拉伯雷的代表作长篇小说《巨人传》。

46、长篇诗剧《浮士德》是18世纪德国作家歌德的代表作。

47、古希腊三大悲剧家:

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

48、莎士比亚举世闻名的四大悲剧是:

哈姆雷特、奥赛罗、尔王和麦克白

49、子衿选自诗经中风。

50、老子,姓,名耳,谥号聃,春秋楚国人,《老子》传说为老子所作,其又名《道德经》,同《论语》一样,《老子》也是语录体。

51、《史记》原名《太史公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它记载了上自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时代3000多年的历史,全书共130篇。

52、清照,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

53、岱是晚明小品文的代表作家,字宗子,又字石公,号庵,别号蝶庵居士。

著有《庵梦忆》、《西湖寻梦》等。

54、蒲松龄,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著有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55、徐志摩,现代诗人、散文家。

他是新月派代表诗人,新月诗社成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