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088770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21.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教学设计.docx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教学设计.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教学设计.docx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教学设计

[键入文字]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教学设计

 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课标要求】

 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

转变的必要性。

 了解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识点: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特点、新经济政策的内容、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

现。

1

[键入文字]

 2、技能:

理解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农业集体化的弊端、斯大林模式的形

成原因和评价;

 运用:

认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模式对中国的影响;斯大林模式与社会主义发展模式

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1)探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对影响及现实意义。

(2)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内外的资料,从多角度地认识、解释历史事物,进一步提高学

生阅读历史资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3)通过对斯大林模式的探讨,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通过分组讨论,培

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

[键入文字]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特殊性;实施新经济政策的被迫性、必然性和不彻底性;在社

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不断进行改革的必要性。

(2)结合所学的中国现代史的相关知识,比较苏联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

 【重点难点】

 重点: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和作用;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

 难点:

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评价;对斯大林模式的评价

 新经济政策为什么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的探索?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讨论法、谈话法、图文教学法

3

[键入文字]

 【教具准备】

 1、准备多媒体设备(电脑、液晶投影仪、视频展示台)及网络设备。

 2、图片、实物等直观教具。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学生根据图片回顾必修一《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的相关知识:

 1、十月革命的直接原因

4

[键入文字]

 一战激化俄国的各种矛盾

 【合作探究】

 (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

 2、结果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3、作为一个新生事物,俄国面临着一系列函待解决的问题,其中最迫切的任务是

什么?

 巩固新生政权

 【资料补充】1921年,列宁在纪念十月革命四周年时说:

重要的是,坚冰已经打

破,航路已经开通,道路已经指明。

在俄国十月革命胜利91周年的今天,我们将通过

5

[键入文字]

对本课的学习,破解列宁这句话的含义,总结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经验和教

训。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坚冰已经打破

 1、背景

 【合作探究】

 思考:

坚冰指的是什么?

用什么去打破坚冰?

 坚冰严峻的国内外形势

 一方面:

 国内:

被推翻的剥削阶级企图通过武装暴乱恢复其失去的政权。

6

[键入文字]

 国际:

帝国主义集团英法美日一方面派军队侵犯苏维埃俄国,一方面扶植俄国国内

反革命力量,使内战更尖锐化和复杂化。

 导致俄国被迫进行了三年战争(19181921)

 另一方面:

 经过四年世界大战,俄国的经济极为糟糕,燃料、原料和粮食供应困难,40%的工

厂停产,红军战士和城市居民得不到最低限度的食品。

 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环节

 俄国有一部反映俄国十月革命后严峻形势文学作品《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自问世

以来60多年长盛不衰。

究其原因,除了该书真实而深刻地描绘了十月革命前后娥国的

生活外,还塑造了保尔-柯察金执著于信念而坚韧不拔的崇高人格,其形象超越时空,

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

 就它对读者影响的力量和深度来说,在世界文学史上是独一无二的。

7

[键入文字]

 2、措施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主要)

 苏维埃政府实施过一种特殊政策,由于兼有战时和共产主义的特征,我们称之为战

时共产主义政策。

 【合作探究】思考:

你如何理解战时和共产主义两大特点?

 战时:

措施具有非常性的特点,主要满足战争的需要;

 共产主义:

生产资料高度公有制;实行按需分配。

 实行基础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水平

(1)内容

 A、余粮收集制:

8

[键入文字]

 利:

保证了对前线红军的粮食供应,成为扭转战局的重要因素;

 弊:

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尽管余粮收集制存在着弊端,但在当时严峻的形势下还是获得了广大农民的理解和

支持的。

 B、全面工业国有化,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

 利:

统一对企业实行管理,最大限度的调动了工业生产的能力,满足战争的需要;

 弊:

完全按国家行政手段管理经济,企业没有自主权,缺乏积极性。

 C、取消自由贸易、实行配给制

 利:

使极度匮乏的物资得到最高效的使用,稳定国内的秩序;

9

[键入文字]

 弊:

取消商品贸易,否定了市场价值规律,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不利于社会经济

的发展。

 D、普遍劳动义务制

(2)评价

 从战时共产主义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出,这个经济政策具有明显的战时和共产主义的

特征。

列宁说:

当时所处的战争条件下,这种政策基本上是正确的。

因为俄罗斯同它

的主要产粮区隔绝了除了余粮收集制之外,当时我们是没有别的办法来实现粮食政策

的,因为战争的形势已经斩钉截铁地规定了这种公式和条件,我们没有丝毫的选择余

 【合作探究】根据列宁的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不是苏俄理想的政策?

为什么?

 解题思路:

肯定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积极作用;抓住该政策的弊端,它不是向社会

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10

[键入文字]

 损害了农民、工人的利益,挫伤了生产积极性;取消商品贸易,否定了市场价值规

律,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按国家行政手段管理经济,企业没

有自主权,缺乏积极性。

它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二、新经济政策道路已经指明

 1、背景:

 【合作探究】思考:

道路是指什么?

什么政策指明了这种道路的方向?

 道路:

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政策:

新经济政策。

 当时燃料原料和粮食供应十分困难,工厂停产,一些工厂的工人开始骚动,举行罢

工,要求改善生活;

 广大农民反对余粮收集制,要求经营自由和贸易自由;

 海军基地发生兵变。

11

[键入文字]

 这些说明了什么?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日益严重,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战时共产主义

政策无法适应社会需要。

 2、内容:

 实施标志:

1921年,俄共(布)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通过《关于以实物税代替

余粮收集制》的决议。

 思考:

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新在何处?

 比较分析:

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比较(背景、内容、特点、作用)

 关注一:

新经济政策是否允许外国资本家经营苏俄的大型企业?

12

[键入文字]

 国家暂时无力开发的矿产、森林、油田等,允许国内外资本家投资开发。

 关注二:

中国改革开放与苏俄新经济政策比较。

 【问题深化】

 结合史实,从背景、内容和作用等方面概括说明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与中国改革开

放政策的共同之处。

 共同点(概括)

 背景:

当时都面临经济困难、社会动荡

 内容:

①都进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②都利用市场和货币关系发展经济

 作用:

都使经济得到恢复,社会得到稳定。

13

[键入文字]

 苏俄新经济政策(说明)

 背景:

三年战争结束后,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造成了政治危机和经济危机

 内容:

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放开商品市场;允许部分企业资本家经营,还允许

外国资本家到俄国经营;实行按劳分配。

 作用:

苏俄工农业生产逐渐恢复发展起来,苏维埃政权得到进一步巩固。

 中国改革开放政策(说明)

 背景:

十年文革使经济濒临崩溃,社会一片混乱。

 内容:

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多种经济成分,鼓励私人开办企业;90年代,

国企改革进入以产权制度为中心的改革阶段;同时,对外开放。

 作用:

农村经济全面振兴,国民经济得到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14

[键入文字]

 3、特点:

 ①经济管理方法和手段:

 高度集中,行政管理利用商品货币关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②经济体制方面:

 单一的公有制体制在公有制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

 4、作用:

 ①积极方面:

 a、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到1925年,苏俄的国民经济基本恢复。

15

[键入文字]

 b、起到了巩固工农联盟、稳定政治形势的作用。

 c、是列宁对俄国这样落后的国家如何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是一条适合俄国

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

 ②消极方面:

 在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加之领导人对这种政策的必要性和长

期性认识不足,以致后来过早地终止了新经济政策的执行。

 问题探究:

 通过对俄国经济政策变化的学习,你认为对中国今天的经济建设有何指导意义?

 1、任何政策都不能永保不衰,必须审时度势,积极应变。

 2、要根据本国国情制定经济发展政策,要符合经济发展规律。

16

[键入文字]

 3、经济改革要以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为前提。

 4、在目前的我国生产力水平下,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是必然选择。

 新经济政策使苏俄向社会主义国的正确途径,那么何为斯大林模式?

它有何特点?

大林模式为什么会取代新经济政策?

它有何作用?

 三、斯大林模式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又名苏联模式

 1、特点(从政治、经济两个角度分析)

 政治权力高度集中,党政不分,缺乏必要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