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教师资格证考试重点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883741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51.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职教师资格证考试重点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中职教师资格证考试重点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中职教师资格证考试重点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中职教师资格证考试重点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中职教师资格证考试重点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职教师资格证考试重点Word格式.docx

《中职教师资格证考试重点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职教师资格证考试重点Word格式.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职教师资格证考试重点Word格式.docx

1强制性2普遍性3基础性教材?

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包括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参考书、活动指导书及各种视听材料。

其中教科书和讲义是教材的主体部分教学的概念?

教学是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

教学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

1教学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2教学由教与学两方面活动组成3教学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教学的一般任务?

1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首要任务)2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能力。

智力包括:

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核心)、想象力。

3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4关注学生个性发展如何认识教育过程的本质?

1教学过程主要是一种认知过程。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借助教材或精神客体的中介,掌握科学任职方法,以最经济的途径认识现实世界并改造主观世界、发展自身的活动过程。

2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特殊性在于:

教师领导未成熟的主体通过学习知识去间接认识世界。

学生认识的特殊性表现在:

认识的间接性、交往性、教育性、有领导的认识。

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

基本规律?

1间接经验与直接法的好公民。

德育的意义?

1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2德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3德育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条件和保证德育管理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德育目标应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现代意识。

2德育方法应当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

3教师要真诚地关心和爱护学生。

4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情趣和才艺。

5为学生寻找生活的榜样。

6要借助集体舆论的影响。

7德育手段要创新。

1988、1994和1996年中共中央有关决定我国德育内容?

1政治教育2思想教育3道德教育4心理健康教育德育过程的规律?

1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

(1)知、情、意、行是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

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品德的过程;

学生品德由这四要素构成;

它们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

知,道德认知;

情,道德情感;

意,道德意志;

行,道德行为

(2)知、情、意、行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展:

相互作用,知为基础,行是关键。

多种开端。

2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规律:

(1)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

(2)德育的过程中的活动和交往的主要特点:

具有引导性、目的性和组织性;

不脱离学生学习这一主导活动和主要对象的教师和同学;

具有科学性和有效性。

3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

(1)德育过程既是社会道德内化为个体的制约。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谁掌握了生产资料的所有权,谁掌握了国家政权,谁就能够控制精神产品的生产,谁就能控制学校教育的领导权,并通过控制教育方针、政策的颁布,教育目的的制定、教育经费的分配,教育内容特别是意识形态教育内容的规定,教师和教育行政人员的任命聘用等,实现对教育两道的控制权。

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

一个国家设立怎样的教育制度,什么人接受什么样的教育,基本由政治经济制度决定。

教育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不同社会里,不同的人享有不同的受教育权。

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特别是培养出的人应具有怎样的政治方向和思想意识倾向,是由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的。

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不同,教育目的也不同。

一个国家的政治理念、意识形态、社会的伦理道德观,直接收到一个国家政治经济制度制约4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二)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

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

通过培养人材实现对政治经济的影响,是教育作用于政治经济的主要途径。

任何政治经济制度要想得到维持、巩固和发展,都需要不断有新的接班人。

进入现代社会,社会生活日益复杂,必然依靠专门化的学校教育培养专门化人才。

2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

学校自古就是宣传、灌溉、传播一定阶级的思想体系、道德规范、政策线路的有效阵地。

学校又是知识分子集中的地方,学校的教师和学生的行为言论以及教材、文章是宣传某种思想,借以影响群众,服务于一定政治经济的现实力量。

3教育可以促进民主:

一个国家的民族程度直接取决于一个国家的政体,但又间接取决于这个国家人民的文化程度、教育事业发展的程度。

普及教育的程度越高,人们的知识越丰富,就越能增强人民的权利意识,认识民族的价值,推崇民族的政策,推动政治的改革和进步。

总之,政治经济制度直接制约着教育的性质和发展方向,教育又对一定的政治经济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教育对政治、经济的变革不起决定作用。

教育与生产力。

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两方面实现(教育在生产劳动力,教育在生产科学知识);

人力资本理论,包括学校教育、职业教育、卫生保健及为适应就业变化而进行的信息搜集等形式。

美国,舒尔茨,“人力资本投资”—“宪章”。

教育与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动力作用;

指明方向,预示结果。

科学技术能改变教育者的观念;

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

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

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

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再生产;

教育推进科学体制化;

教育具有科学研究功能。

信息技术与教育。

信息技术改变人们关于知识(数量、质量)的观念;

改变人们关于学习和教育的观念;

信息技术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第三次飞跃提供平台。

*络教育的意义。

改变了传统教育教学手段;

构建*络学校。

*络学校是真正意义上不受时间、空间和地域的限制;

工作与学习完全融为一体;

最大限度的发挥学习者主动性、积极性;

教学模式完全可以按照个人的需要进行;

以激发学习者兴趣,为其探索式、发现式学习创造有利条件。

学校文化的特征?

1组织文化2整和性较强的文化3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4校园文化个体身心发展?

促进人的身心发展是教育的直接目的,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1顺序性(要求教育工作循序渐进)。

个体身心发展在整体上具有一定的顺序,身心发展的个别过程与特点的出现也具有一定的顺序。

2阶段性(要求教育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内容不同的方法不同的手段)。

个体不同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

前后相邻的阶段有规律的更替;

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年龄特点,是在发展的不同年龄阶段中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教育目的?

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者产生怎样的结果。

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把对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人才的总的要求。

教育目的的作用?

1导向2激励3评价。

教育目的是衡量和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理论?

1人的全面发展是与人的片面发展相对而言的2人朝什么方向发展,怎样发展,发展到什么程度取决于社会条件3从历史发展的进程来看,人的发展受到社会分工的制约4现代大工业生产的高度发展必将对人类提出全面发展的要求,并提供全面发展的可能性5人类的全面发展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得以实现6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现阶段我国的教育目的?

1999年6月《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如何理解素质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人人有受教育的权力2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

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⑴创新能力不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是一种精神状态⑵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重视⑶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所在。

教师职业的涵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1教师职业是专门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⑴专门技术受过专业训练⑵有一定的专业自主权控制权⑶必须有资格证书2教师是教育者,教师职业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教师职业的特点?

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多样化1传道者2授业、解惑者3示范者4管理者5朋友6研究者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1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⑴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技能⑵了解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⑶了解学科的发展脉络⑷了解该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2教师的教育专业素质⑴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

热爱学生,忠于教育事业;

具有符合时代特征的教育观、学生观。

⑵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⑶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学生和教师的关系?

1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构成授受关系⑴从教育内容的角度说,教师是传授者,学生是接受者:

知识、智力、社会生活经验。

⑵学生主体性的形成,即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条件⑶对学生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2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民主平等的关系⑴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个体,在人格上与教师是平等的⑵严格要求的民主的师生关系,是一种朋友式的友好帮助的关系:

以教师为中心的专制型;

儿童为中心。

3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⑴师生关系从本质上是一种人—人关系,教与学的关系,角色互动关系。

⑵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仅是知识上的、智力上的影响,更是思想上的、人格上的影响。

教科书的作用:

学生获得系统知识,进行学习的材料,帮助掌握教师讲授内容,便于预习、复习和做作业;

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

根据教学计划对本学科要求,分析本学科教学目标、内容范围、教学任务;

本学科在学校课程中的地位,与其他学科关系,理论与实际联系基本途径与最佳方式,确定该学科主要教学活动、课外活动、实验活动或其他社会实践活动,做出统筹安排。

课程?

课程始于英国教育家斯宾塞。

广义的课程各级各类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规定的学习科目及其进程的总和。

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课程实施结构。

安排课程表;

分析教学任务;

研究学生学习特点;

选择并确定教学模式;

规划教学单元和课;

组织教学活动;

评价教学活动的过程与结果。

经验相结合:

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与丰富学生感性知识的关系,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知与行的关系⑴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

并且是间接的体验,这是条认知的捷径⑵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⑴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⑵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⑶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3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⑴正确处理知情意的关系⑵知情意是教学过程的内在因素⑶情感意志兴趣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智力的发展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结合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⑵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应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体能动性⑶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教学过程的结构?

教学进程的基本阶段?

1引起学习动机2领会知识3巩固知识4运用知识5检查知识教学原则概念?

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我国中学教学原则及运用?

1直观性原则。

是指在教学中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知识,从而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

基本要求:

⑴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⑵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⑶重视运用语言直观2启发性原则。

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的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⑵启发学生独立思考⑶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⑷发扬教学民主3巩固性原则。

是指教学要引用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的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知识技能的运用。

⑴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⑵重视组织各种复习⑶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4循序渐进原则。

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⑴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⑵注意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⑶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5因材施教原则。

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⑴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⑵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

⑴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⑵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⑶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⑷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常用的教学方法?

1讲授法2谈话法/问答法3讨论法4演示法5联系法6实验法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

1备课2上课3作业的检查与批改3课外辅导4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备课内容包括?

1转眼教材2了解学生3制定教学进度计划:

学期教学进度计划;

课题计划;

课时计划。

课的构成:

组织教学;

检查复习;

讲授新教材;

巩固新教材;

布置课外作业。

上好课的具体要求?

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

如何上课?

1目标明确2重点突出3内容正确4方法得当5表达清晰6组织严密7气氛热烈教室布置作业应遵守?

作业内容符合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

分量适当,难以适度;

明确提出要求,规定完成时间;

经常检查和批改。

教学策略的主要类型:

内容型策略;

形式型策略;

方法型策略;

综合型策略。

德育的概念?

学校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与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社会思想道德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品德内部矛盾运动,以使其形成教育者所期待的品德的活动我国中小学生德育目标的总要求?

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为爱国的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的遵纪守思想品德过程又是个体品德外化为社会道德行为的过程,必然伴随思想矛盾和斗争。

(2)实现矛盾向教育者期待方向转化,外因是条件,内因是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3)德育过程也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的统一过程4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

我国中学德育的基本原则(或说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

1导向性原则,进行德育要有一定理想性和方向性。

要求: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德育目标必须符合新时期的方针政策和总任务的要求;

要把德育的理想性于现实性结合起来2疏导原则,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主动行使其积极向上。

讲明道理,疏导思想;

因势利导,循循善诱;

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3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的尊重和信赖与其思想和行为严格要求相结合。

爱护、尊重和信赖学生;

对学生提出合理正确,明确具体和严宽适度的要求;

认真执行提出的要求。

4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进行德育应当有目的、计划地把对学生教育的各方面影响加以组织、调解,使其协调一致,前后连贯进行。

统一学校内部各方面教育力量;

统一社会各方面教育影响;

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

5因材施教原则,进行德育要从学生思想认识和品德的实际出发,根据其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有区别的教育。

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

根据个人特点有的放矢的进行教育;

根据年龄特征有计划地进行教育。

德育的方法?

德育方法,德育目的在德育过程中采取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

包括教育者的施教传道方式和受教育者的受教修养方式。

我国德育的基本方法:

说服法、榜样法、锻炼法、陶冶法、表扬奖励与批评法。

补充教学原则?

依据教学规律和教学实践总结的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

教育机智?

是指教师迅速处理某个问题时高度理智感、责任感、道德感和智慧。

教学方法?

是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相互作用的手段和一整套方式。

班级授课制,就是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照年龄特征和学习程度编成班组,教师根据固定的授课时间和授课顺序(课程表),根据教学目的和任务,对全班学生连续教学的一种形式。

德育?

思想品德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和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的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以培养出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

美育?

也称审美教育,以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以及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一种教育活动。

教育适应并促进社会发展的规律?

一.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1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二.教育与政治紧急的关系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2教育对政治、经济的影响。

教育要适应并促进人的发展?

1.影响人发展的因素。

2.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3.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教学的基本任务?

1.学习基本知识2.获得基本技能技巧(双基)3.培养情感态度4.发展智力与创造力5.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

1教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

3培养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科学的世界观基础。

4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1.感知知识阶段2.理解知识阶段3.巩固知识阶段4.运用知识阶段班主任工作的内容和方法?

1.了解研究学生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3.做好个别教育工作4.协调各方面的教育影响5.帮助学生搞好学习6.做好学生的操行评定7.做好班主任工作的计划和总结。

教师的劳动特点?

1复杂性2创造性3示范性4长期性5繁重性6高度的责任性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

优点:

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育作用有利于多快好省地培养人才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发展局限性:

不能充分照顾学生个性差异和创造力的培养它以班级为主要教学场所,不利于扩大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领域,难以使学生生动活泼地进行学习。

教学基本环节?

1备课—教学工作的基础环节2上课—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3作业的布置与批改4课外辅导—贯彻因材施教的重要措施5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教育要适应并促进人的发展?

一.影响人发展的因素1遗传素质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2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3.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二.教育适应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1教育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的同一性的规律(实施全面发展教育)、2连续性和阶段性的规律(系统性和特殊阶段性的教育)、3稳定性和可变性的规律(教学内容的相对稳定性,同时要根据时代发展的特点)、4速度不均衡性和个别差异性的规律(抓关键时期教育)委托任务和组织活动属于锻炼法陶冶法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

陶冶包括:

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

全面发展教育的相互关系?

1.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是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对人类长期培养人的教育实践经验的抽象和概括2.五育各有自己的特殊任务、内容和方法,对个人发展起着不同的作应主要包括下述三项基本内容:

1.儿童的发展是以个体的生物遗传素质为基础的2.儿童的发展蕴含于儿童主题的活动之中3.实现发展是儿童的权利。

如何理解儿童个体发展:

儿童个体发展是指儿童在其成长过程中,伴随着理论的逐渐成熟与社会生活经验增长的相互影响,其心理和胜利能力不断提高的变化过程。

把握儿童个体发展概念,需要澄清以下几个问题:

1.发展不是简单的变化2.发展不是单纯的生理成熟3.教育不等于发展.儿童发展的特点:

1.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2.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3.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4.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5.儿童身心发展具有分化与互补的协调性在儿童发展中,如何有效保证教育的主导地位:

1.教育目标要反映社会发展2.在成熟的基础上引导发展3.在整体发展的基础上促进个性发展4.教育过程中要尊重和发挥儿童的主体性教师专业化需要哪些基本条件:

1.具备专门的知识技能2.以奉献和服务精神为核心理念的职业道德3.具有为学生和社会所公认的复杂知识技能权威的影响力4.具有充分自治的自律性,有正式的专业组织对行业服务、培训及资格认证进行管理在我国担任教师职务的任职条件有哪些:

1.具备各级各类相应教师的资格2.遵守法纪,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教书育人3.具有相更重要,我们的观点所要强调的是,对美育的功能应有一个教过去更全面的认识。

美育的主要任务:

1.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2.培养和提高学生鉴赏美的能力3.培养和提高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4.培养和提高学生追求人生趣味和理想境界的能力夸美纽斯—《大教学论》(1632)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独立形态的教育学产生的标志)(1806)洛克—《教育漫话》斐斯泰洛齐—《林哈德和葛笃德》卢梭—《爱弥儿》斯宾塞—《教育论》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1研究教育现象2揭示教育规律3阐明教育理论思想观点泛智教育或实行班级授课制是谁提出来的?

夸美纽斯教育的起源?

心理起源论(孟禄)生物起源论(利托尔诺)劳动起源论(马克思主义)旧中国的学制演变?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入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