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重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881325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59 大小:56.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审计重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审计重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审计重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审计重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审计重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审计重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审计重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审计重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5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审计重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制定具体审计计划的目的、审计项目合伙人对项目组成员指导、监督和复核应考虑的因素有哪些你能不能回忆一点出来啊?

【考点四】重要性的概念【理解】

(一)概念(记住三个特征)

1.如果合理预期错报(包括漏报)单独或汇总起来可能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依据财务报表作出的经济决策,则通常认为错报是重大的;

2.对重要性的判断是根据具体环境作出的,并受错报的金额或性质的影响,或受两者共同作用的影响;

3.判断某事项对财务报表使用者是否重大,是在考虑财务报表使用者整体共同的财务信息需求的基础上作出的,不考虑错报对个别财务报表使用者可能产生的影响。

要知道,重要性就是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总体能够容忍最大错报(注册会计师角度),在确定重要性之后,就意味着注册会计师在计划时,要将超过重要性水平的错报都找出来。

(二)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水平

特点:

每次审计必须制定,且只有一个。

1.使用整体重要性水平的目的(选择题):

(1)决定风险评估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

(2)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

(3)确定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

(4)评价已识别的错报对财务报表的影响和对审计报告中审计意见的影响。

2.制定的时间

在计划审计工作(制定总体审计策略)时,注册会计师应当确定一个可接受的重要性水平,以发现在金额(数量)上重大错报。

3.确定计划的重要性水平时,应考虑的因素:

(1)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了解(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越高,则应制定较低的重要性水平);

(2)审计的目标;

(3)财务报表各项目的性质及其相互关系;

(4)财务报表项目的金额及其波动幅度。

4.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水平的确定

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适当的基准×

适当的百分比。

(1)基准

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基准,基准不是一成不变。

注册会计师通常选择相对稳定、可预测且能够反映被审计单位正常规模的基准,如果营业外收入或税前利润不稳定,不可预测,不宜用作基准。

(2)百分比

①应当运用职业判断经验.;

②考虑百分比与基准的关系;

例如:

税前利润对应的百分比通常比营业收入对应的百分比要高

③不需考虑与具体项目计量相关的固有不确定性。

(3)要求

①每次审计都应确定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水平。

②每次审计只应确定一个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水平。

如果采用不同的基础确定的重要性不同,应选取最低的作为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水平。

(三)特定认定的重要性水平

无须每次审计制定,如有,可以是多个。

1.不是每次审计都应确定特定认定的重要性水平。

是否制定,应考虑下列因素:

(1)法律法规或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对特定项目计量或披露的要求;

(2)与行业相关的关键性披露;

(3)财务报表使用者是否特别关注的特定方面。

2.每一财务报表可确定一个或多个特定认定的重要性水平;

3.特定认定的重要性水平一定低于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水平,但多个特定认定的重要性水平之和可能高于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水平;

4.某些错报虽低于整体的重要性水平但高于特定认定的重要性水平,但也会影响报表使用者的经济决策,因此该错报也会影响审计意见。

【考点五】实际执行的重要性【理解】

每次审计必须制定,且可以是多个。

(一)定义:

实际执行的重要性,是指注册会计师确定的低于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的一个或多个金额,旨在将未更正和未发现错报的汇总数超过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的可能性降至适当的低水平。

(二)定量确定

注册会计师无须将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水平平均分配或按比例分配至各个报表项目来确定实际执行的重要性水平。

实际执行的重要性确定为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的50%-75%之间的应考虑的情形?

(选择题)。

(三)作用

1.注册会计师在计划审计工作时可以根据实际执行的重要性确定需要对哪些类型的交易、账户余额和披露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

(1)注册会计师通常制定审计计划时,会将金额超过实际执行的重要性的账户纳入审计范围,因为这些账户有可能导致财务报表出现重大错报;

(2)但这不代表注册会计师可以对所有金额低于实际执行的重要性的财务报表项目不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

2.运用实际执行的重要性确定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

(1)在实施分析程序时,运用实际执行的重要性确定可接受的差异临界值;

(2)在实施审计抽样时,运用实际执行的重要性确定可容忍错报等。

【考点六】错报【理解】

(一)错报的分类与累积

1.累积识别出的错报

错报的汇总数=已识别的具体错报+推断错报=事实错报+判断错报+抽样推断错报

学会对错报的分类

2.明显微小的错报临界值

低于明显微小的错报临界值的错报不需要累积。

如果治理层提出希望知悉审计过程中发现的所有错报,注册会计师确定的明显微小错报的临界值为零。

(二)对审计过程中识别出的错报后的审计程序

1.发现错报,先可以与管理层沟通(除非涉及管理层诚信、胜任能力或值得关注的内控缺陷等),所有的沟通,都应当写及时或尽快沟通。

2.处理:

要求管理层查明原因→查找类似的错报→并对已发现的错报进行调整。

3.对审计影响:

(1)重新评价内部控制→重新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修改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

(2)是否是舞弊,对管理层的诚信和管理层声明的可靠性产生疑虑,考虑以前获取证据的充分性和可靠性。

第三章 

审计证据

考题预测:

【考点一】审计证据的分类【了解】

(选择题)

1.财务报表编制基础的会计记录所含有的信息——一般由被审计单位提供,如订购单、合同、银行对账单等。

2.其他信息——一般由采用程序获取

【考点二】审计证据充分性和适当性【理解】

影响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的因素?

理解充分性和适当性之间的关系

1.审计证据的充分性

审计证据的充分性说的是审计证据的数量问题,也就是审计抽样中的样本量。

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越高,需要的审计证据,但是仅靠审计证据的数量不足以弥补质量上的缺陷。

2.审计证据的适当性

审计证据的适当性说的是审计证据的质量。

相关性和可靠性是审计证据的核心内容。

注册会计师在获取证据时首先考虑的是相关性,如果需要测试应付账款的低估认定是否存在重大错报风险,那么检查已记录的应付账款就是不相关的审计程序,因为低估的话,被审计单位不会将其记录在账上的;

其次考虑其可靠性,如银行存款询证函回函就要比被审计单位提供的银行对账单可靠;

最后考虑充分性,只有充分且适当的审计证据才是高质量的审计证据。

对于确定审计证据相关性时应考虑的因素、确定审计证据可靠性考虑的原则、评价充分性与适当性时的特殊考虑要熟悉。

【考点三】获取审计证据时的特殊考虑【熟读】

审计工作通常不涉及鉴定文件记录的真伪,但应当“考虑用作审计证据的信息的可靠性,并考虑与这些信息生成与维护相关控制的有效性”。

如果在审计过程中识别出的情况使其认为文件记录可能是伪造的,或文件记录中的某些条款已发生变动,注册会计师应当“做出进一步调查,包括直接向第三方询证,或考虑利用专家的工作以评价文件记录的真伪”。

如果在实施审计程序时使用被审计单位生成的信息,注册会计师应当“就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获取审计证据”。

如果从不同来源获取的审计证据或获取的不同性质的审计证据不一致,表明某项审计证据可能不可靠,注册会计师应当“追加必要的审计程序”。

注册会计师可以考虑获取审计证据的成本与所获取信息的有用性之间的关系,但“不应以获取审计证据的困难和成本为由减少不可替代的审计程序”。

【考点四】函证【理解】

(简答题)

(一)函证的内容、方式、时间

1.银行存款、借款及与金融机构往来的其他重要信息(必要性程序)

对零余额账户、在本期内注销的账户实施函证,以防止被审计单位隐瞒银行存款或借款。

除非有充分证据表明“某一银行存款、借款及与金融机构往来的其他重要信息对财务报表不重要”且“与之相关的重大错报风险很低”。

注册会计师应当对银行存款等项目实施函证。

2.应收账款(必要性程序)

除非存在下列两种情形之一,注册会计师应当对应收账款实施函证:

(1)根据审计重要性原则,有充分证据表明应收账款对财务报表不重要。

(2)注册会计师认为函证很可能无效。

如果不对这些项目实施函证,应当在审计工作底稿中说明理由。

3.函证的时间?

4.管理层要求不实施函证时的处理?

【记忆】

5.采用消极的函证方式的条件【熟读】?

(二)函证的实施与评价【记忆】

(注意实务改错题)

1.函证实施过程的控制

注册会计师应当对选择被询证者、设计询证函以及发出和收回询证函保持控制。

在邮寄询证函时,一定要先核实由被审计单位提供的联系方式是不是官方的地址或邮箱,亲自寄发询证函,不要使用被审计单位本身的邮寄设施。

如果注册会计师跟函,注册会计师需要在整个过程中保持对询证函的控制,同时,对串通舞弊的风险保持警觉。

2.回函的控制

将回函寄至被审计单位再转交注册会计师,或口头回复的,均视为不可靠的审计证据,可以要求被询证者直接书面回复。

对传真或电子邮件回复的,注册会计师和回函者应采用一定的程序为电子形式的回函创造安全环境,或采用一定的技术确认发件人身份的。

例如,当被询证者通过电子邮件回函时,注册会计师可以通过电话联系被询证者,必要时,注册会计师可以要求被询证者提供回函原件。

3.积极式函证未收到回函时的处理

如果采用积极的函证方式实施函证而未能收到回函,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

①与被询证者联系,要求对方作出回应或再次寄发询证函。

②如果仍未能得到被询证者的回应,注册会计师应当实施替代审计程序。

4.评价函证的可靠性

(1)对回函可靠性不产生影响的格式化的条款。

如条款中:

提及“责任”的--不会影响回函的可靠性

提及“信息”的--会影响回函的可靠性

(2)对不符事项和舞弊迹象的处理

①调查不符事项,以确定是否表明存在错报。

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不符事项是否构成错报及其对财务报表可能产生的影响,并将结果形成审计工作记录。

除此之外,注册会计师还应当考虑不符事项发生的原因和频率。

不符事项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双方登记入账的时间不同,或是由于一方或双方记账错误,也可能是被审计单位的舞弊行为。

②关注的舞弊风险迹象

注册会计师需要始终保持职业怀疑,对舞弊迹象保持警觉(迹象和应对措施见教材P56)。

【考点五】分析程序的用途【理解】

综合题一定会考到分析程序。

分析程序的目的一定要记住了,理解不同阶段分析程序的用途(目的)和使用要求的区别。

在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时和用作总体复核是必须使用分析程序的,而作为实质性程序并非是必须的。

过程

程序

要求

风险评估过程

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并评估财务报表层次和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

强制使用

进一步审计程序

当使用分析程序比细节测试能更有效地将认定层次的检查风险降至可接受的水平时,分析程序可以用作实质性程序

选择使用

完成审计工作

对财务报表进行总体复核。

最终证实财务报表整体是否与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的了解一致及与所取得的证据一致

第四章 

审计抽样

以往,每年都有抽样的简答题,但去年却没有抽样的计算,但不排除今年不会出现。

如果是简答题,但不会全部考计算(2012年除外),除了计算外还会在简答题中考核抽样的基本理论。

计算题主要集中在样本量的计算、推断错报上,最大的可能就是控制测试中属性抽样的错报率上线的计算,细节测试中非统计抽样的样本量的计算,细节测试中采用传统变量抽样时,采用三种方法(均值估计、比率估计、差额估计)推断总体错报。

考题计算主要来源于教材中的例题。

【考点一】在哪些程序中不能使用审计抽样【熟读】?

风险评估程序、对于未留下运行轨迹的控制进行测试,实施询问、观察等审计程序时,以及在实施实质性分析程序时,不宜使用审计抽样。

对选取的样本项目实施的审计程序通常也与使用的抽样方法无关。

【考点二】影响抽样风险的因素?

及影响审计效率和效果的风险有哪些?

抽样风险与非抽样风险的区别【熟读】

【考点三】统计抽样与非统计抽样的区别【理解】

【考点四】样本规模的影响因素以及与样本量的关系要熟练掌握【熟读】

熟悉教材P69表4-1

【考点五】对样本结果评价,形成审计结论【理解】

关于偏差的界定,例如注册会计师在对选取的样本项目进行控制测试时,发现其中一张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由被审计单位银行存款出纳代为编制,注册会计师复核后发现该表编制正确,不将其视为控制偏差,这个判断就是错误的,这是以前考过的题,本年有类似的考题。

关于评价结论,首先计算总体偏差率上限,然后用总体偏差率上限(而不是总体偏差率的最佳点估计)与可容忍偏差率比较,比较结果。

例如如总体偏差率上限“大于或等于”可容忍偏差率时,或总体错报上限“大于或等于”可容忍错报是时,注册会计师如何处理?

教材P73也的结论必须理解或记忆。

在控制测试中,样本偏差率就是总体偏差率的最佳估计,但必须考虑抽样风险。

【考点六】抽样公式【记忆】

本章就这五个公式要记住,记不住,抄在纸上,考试前看看。

千万别带进考场,题目出来后检查一下,看有没有计算,如有就先算。

如果推断错报,最好分步计算,以免结果错误整体扣分。

如比率估计,我先算比率再推断推断总体金额或计算总体错报。

一般不需要写公式。

1.控制测试结果评价

偏差率上限=风险系数÷

样本量

计算结果如果大于可容忍偏差率时,对审计程序的影响?

2.细节测试中使用非统计抽样的样本规模确定

样本规模=(总体账面金额÷

可容忍错报)×

保证系数

3.细节测试中推断总体错报

(1)均值估计抽样

均值估计原理:

样本中每笔业务的平均审定价值

均值法推断总体错报=总体账面金额-(样本审定金额÷

样本规模)×

总体规模

(2)比率估计抽样

比率估计原理:

样本中每“1元”的账面价值实际会错多少(或审定价值是多少)

比率法推断总体错报=[(样本审定金额-样本账面金额)÷

样本账面金额]×

总体账面金额

(3)差额估计抽样

差额估计原理:

样本中每笔业务的实际会错多少

差额法推断总体错报=[(样本审定金额-样本账面金额)÷

样本规模]×

理解以上三种方法的计算的原理和适用范围,方法别搞混了!

【考点七】概率比例规模抽样法【理解】

(一)PPS抽样适用条件(量化指标记住)?

1.总体的错报率很低(低于10%),且总体规模在2000以上;

2.总体中任一项目的错报不能超过该项目的账面金额(低估错报不适用)。

PPS抽样适用于发现少量的大金额的高估错报

(二)PPS抽样的优点和缺点(你能说出几点?

优点:

1.可以发现极少量的大额错报;

2.PPS抽样以属性抽样原理为基础,样本规模无须考虑被审计金额的预计变异性(所有样本以一元作为抽样单元),不用直接考虑货币金额的标准差;

3.生成的样本自动分层。

如果项目金额超过选样间距,PPS系统选样自动识别所有单个重大项目;

4.预计错报不存在或很小,所需样本规模通常比传统变量抽样方法更小。

缺点:

1.要求总体每一实物单元的错报金额不能超出其账面金额;

2.被低估的实物单元被选取的概率更低;

3.对零余额或负余额的选取需要在设计时特别考虑;

4.当总体中错报数量增加时,所需的样本规模也会增加;

第五章 

信息技术对审计的影响

预计考题以客观题的形式出现,主要涉及到信息技术审计范围和信息技术内部控制审计等方面的内容。

【考点一】信息技术内部控制审计分类【理解】

信息技术一般控制、应用控制与公司层面控制分类及其三者之间的关系(选择题)。

【考点二】信息技术审计范围的确定的影响因素【熟读】

1.影响审计策略的因素?

2.对系统的依赖程度与信息系统审计范围的关系

对信息系统的依赖程度

对系统环境的了解与评估

验证人工控制

验证系统一般性控制

验证系统应用控制

不依赖

仅依赖人工控制,此类人工控制不依赖系统所生成的信息或报告

仅依赖人工控制,此类人工控制依赖系统所生成的信息或报告,审计需要通过实质性程序来验证控制有效性

同时依赖人工及自动控制

第六章 

审计工作底稿

本章每年基本上会有考题,一般以客观题为主。

(一)客观题:

编制审计工作底稿的目的、识别特征、归档期限、保存期限等。

(二)主观题可能有两类:

1.审计工作底稿复核、保管等与事务所质量控制相关的简答题。

在记录审计过程时应当特别注意的问题、重大事项包括的内容、针对重大事项如何处理不一致的情况、在归档期间对审计工作底稿做出的变动哪些属于事务性的、审计工作底稿归档的期限等要准等要求

2.与具体审计程序相联系,要注意工作底稿与监盘、函证等具体程序相联系的主观题,对底稿的形式(格式)、内容和实施的程序进行改错,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

(1)格式:

编制人和复核人的签字(姓名、日期)、索引号等要素缺失,使用了符号没有标注说明

(2)内容:

数字加减、比例计算错误、有些项目没有填写

(3)程序:

一般与存货监盘、函证要点相关,如果有结论,要注意其结论十有八九是错误的。

【考点一】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要求【记忆】

审计工作底稿的记录要求?

理解有经验的专业人士是指什么?

【考点二】审计工作底稿的内容【了解】

审计工作底稿通常“不包括”的内容?

【考点三】工作底稿的要素【了解】

【考点四】记录重大事项和识别特征(选择题)

【了解】

需要记录的重大事项有哪些?

识别特征的内涵

【考点五】审计工作底稿的归档【记忆】

1.归档期限

已完成审计业务:

审计报告日后60天内

未完成审计业务:

审计业务中止后的60天内

2.归档要求

审计工作底稿归档工作属于一项事务性的工作,不涉及实施新的审计程序或得出新的结论。

在归档期间,注册会计师可以对审计工作底稿作出的变动属于事务性工作包括:

(1)删除或废弃被取代的审计工作底稿;

(2)对审计工作底稿进行分类、整理和交叉索引;

(3)对审计档案归整工作的完成核对表签字认可;

(4)记录在审计报告日前获取的、与项目组相关成员进行讨论并达成一致意见的审计证据。

3.保存期限:

自审计报告日起至少保存10年

自业务中止日起至少保存10年

连续审计:

当期归整的档案中可能包括以前年度获取的资料(有可能是10年以前)。

注册会计师应视为当期取得并至少保存10年。

【考点六】审计工作底稿归档之后的变动【记忆】

1.变动原则(归档之后的只能修改或增加,不得删除或废弃)

注册会计师不得在规定的保存期限届满前任何性质的审计工作底稿。

2.变动条件(情形)

(1)在出具审计报告前,注册会计师已实施了必要的审计程序,取得了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并得出了恰当的审计结论,但审计工作底稿的记录不够充分;

(2)审计报告日后,发现例外情况要求注册会计师实施新的或追加审计程序,或导致注册会计师得出新的结论。

3.记录要求(千万要注意,在简答题中,如果修改WP,就一定要record)

在完成最终审计档案的归整工作后,如果对工作底稿进行了变动,注册会计师均应当记录下列事项:

(1)修改或增加审计工作底稿的理由;

(2)修改或增加审计工作底稿的时间和人员,以及复核的时间和人员。

【注】与归档前的修改不同的是,归档后的变动均应当记录修改或增加审计工作底稿的时间和人员、以及复核的时间和人员及修改或增加审计工作底稿的理由。

审计档案应当保存原审计信息(如程序、证据和结论等)。

审计档案的所有权属于承接业务的会计师事务所。

 

以风险为导向的循环审计

本部分包括教材7-8章风险评估和风险应对,以及9-12章各循环项目的审计。

在最后几天,主要以看以前的考题中的简答和综合题为主,掌握考试特点与答题方法,教材的内容现在可以不必多看。

7-8章出现客观题的概率较大,适当看一下以下考点的内容,9-12章掌握重要项目重要审计程序的要点即可。

第九—十章风险评估和风险应对

综合题涉及到的风险评估和风险应对的内容,主要掌握答题技巧了。

本部在客观题中以考核理论知识为主,记忆性的东西比较多。

【考点一】审计风险准则的特点【熟读】

“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以及“实质性程序”是必须的程序,在审计的“所有阶段”(不仅在计划阶段)都要实施风险评估程序。

不得未经过风险评估,直接将风险设定为高水平。

如果考试中说注册会计师了解内部控制后得出内部控制有效就可不实施控制测试,那这肯定是不对的,或者说注册会计师通过对内部控制的了解和实施控制测试后评价内部控制有效时,可不进行实质性程序,这也是不对,了解内部控制和实质性程序无论如何都是必须实施的。

注册会计师应当针对评估的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确定总体应对措施,并针对评估的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设计和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以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

【考点二】风险评估(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作用【了解】P123

【考点三】风险评估程序【记忆】

风险评估程序有哪些?

观察和检查程序包括哪些内容要了解,可能有选择题。

项目组内部的讨论的要求?

项目组讨论历来都是重点,无论是在风险评估这章还是在对舞弊的考虑,如讨论的目标、内容、主要领域(作用)、人员等应知道,教材P127的表7-1要好好看看,有可能从里面挑出几点成为考题的选择项。

【考点四】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内容【了解】

了解的6个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