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三校届高三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880508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79.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三校届高三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湖北省三校届高三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湖北省三校届高三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湖北省三校届高三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湖北省三校届高三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北省三校届高三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

《湖北省三校届高三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三校届高三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湖北省三校届高三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

其实,在生产和生活中,我们已经沦为了信息的奴隶。

例如,离开了电脑和电子邮件,我们无法工作了;

不依靠导航系统,我们不会走路了;

离开手机,会产生孤独感甚至恐惧感,好像自己被世界抛弃了似的。

(摘编自于殿利《阅读的三个时代·

读屏时代与信息革命》)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信息社会给阅读带来了某些潜在的危机,这需要引起高度的重视和警醒。

B.在信息时代,在数字互联网时代,大量信息涌入会对真正的阅读造成影响。

C.网上充斥垃圾信息的原因是难以严把信息质量关以及各种经济利益的推动。

D.我们变得无法独立生活是看似提高了我们T作效率的搜索引擎导致的。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采用举例论证和类比论证等多种手法来论述读屏给人们带来的危害。

B.文章指出读屏时代无法更好地进行知识积累是由两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C.文章重点论述的是信息浏览与知识积累的矛盾以及虚假信息泛滥这两大问题。

D.文章采用总分的方式论述信息革命后读屏这种阅读方式产生的诸多影响。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认真理解、品味才能积累知识,所以浏览信息会让人逐渐变得无知。

B.网上的海量信息如同慢性毒药正毒害着人们的精神世界,带来严重后果。

C.如果我们不再被大数据所牵引,就有可能摆脱沦为信息的奴隶的命运。

D.读屏的方式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只要我们警醒就可以避免它带来的危机。

【答案】1.D2.C3.C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所谓996,是指工作从早上9点到晚上9点,一周工作6天,代表着中国互联网企业盛行的加班文化。

我国《劳动法》规定,“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

”第四十一条规定,“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

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

”根据上述规定,若公司强制实行996工作制度是违反法律规定的。

对于违反法律规定强制要求的加班,劳动者有权拒绝。

张耀律师表示,若是单位安排员工延长工作时间的,属于法律意义上的加班,单位应当根据法律规定支付加班费或予以调休;

但若员工出于自愿加班的,不属于法律意义的加班,单位也无需支付加班费。

如果企业利用鼓励的模式变相强制要求员工加班,比如公司因员工拒绝加班而对员工降职、降薪、处罚、辞退的,员工可以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从政府的角度来说,必须高度重视劳动法律法规的完善,尽快构建起法治维权的法律体系,重点治理各种形式的“隐性强迫”加班现象。

(摘编自新华网2019年4月16日)

材料二:

我们的企业不仅要依靠员工的汗水,更要激发员工的灵感;

崇尚奋斗、崇尚劳动不等于强制加班。

苦干是奋斗,巧干也是奋斗;

延长工时是奋斗,提高效率也是奋斗。

因此,不能给反对996的员工贴上“混日子”“不奋斗”的道德标签,而应该正视他们的真实诉求。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很多企业都面临生存考验,强制推行996,不仅解决不了企业管理中的难题,也会助长“磨洋工”的顽疾。

从企业家角度来看,他们身上的极限奋斗精神是可贵的,但要考虑到普通员工的位置不同,强制灌输996的加班文化,不仅体现了企业管理者的傲慢,也不实际、不公平。

事实上,这涉及到企业管理的核心问题:

如何才能最大限度激励员工的积极性?

把加班长短作为激励手段,这肯定是最简便易行的方法,但显然不是最有效的方法。

企业不仅要让员工更努力地工作,更要激发员工更高效地工作;

不仅要靠加班工资的激励,更要让家人的陪伴、身体的健康、意义的饱满也成为工作的奖赏。

只有那些能够做好平衡兼顾的企业,才能顺应时代的变化、获得可持续的竞争力。

(摘编自人民日报评论《崇尚奋斗,不等于强制996》)

材料三:

互联网各类企业分布比例图

(选自《中国互联网企业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材料四:

我们国家还处于发展中的阶段,仍然需要劳动者的奋斗与拼搏。

正是中国人的勤劳与奋斗,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推动中国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

奋斗与拼搏,仍将是我们这个快速前进社会的主题词。

而996的讨论则启示我们:

未来中国的活力,将来自于快乐地去劳动,让劳动者创新创造的源泉充分涌流。

人们对“美好生活”有了更高的诉求,不再是温饱时期的拼命工作赚钱,而是需要在工作之外获得更多价值,发现兴趣、陪伴家人、寻找意义。

因此,正确打开996话题的方式,不是要不要奋斗拼搏,而是如何更好地去奋斗拼搏。

按照“效率工资理论”的观点,员工工资水平越高,他们的生产就越有效率,忠诚度也会大幅提高。

当然,员工也要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权益,注重工作家庭生活的平衡。

如此,实现劳动者更高质量就业和体面就业的目标,才能顺利实现。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9年4月15日)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996工作制代表着中国互联网企业盛行的加班文化,这种工作制工作时间超过了《劳动法》规定的正常工作时间。

B.如果企业在管理过程中能做好平衡兼顾,让员工能兼顾工作和休息,就能顺应时代变化,获得可持续的竞争力。

C.当劳动者被企业要求延长工作时间时,这属于法律意义上的加班,劳动者应得到相应的加班费或调休,企业不能利用鼓励的模式强行推行996工作制。

D.人们现在需要在工作之外获得更多价值,对“美好生活”有了更高的诉求,期望实现更高质量就业和体面就业的目标。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

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反对996工作制的员工并不等同于不奋斗的人,崇尚奋斗,崇尚劳动应提高工作效率,而不是一味地要求强制加班。

B.企业管理者强制灌输996的加班文化,体现了管理者的傲慢,管理者应思考怎样最有效地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C.材料三中显示中国互联网企业中,国有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加起来占比不足一成,民营企业占比最高,所以996工作制在民营企业中最盛行。

D.中国人的勤劳与奋斗,加快了中国工业化进程,新时代使劳动者快乐地劳动,有助于激发未来中国的活力。

6.材料一、二、四中,都报道了996工作制,报道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

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答案】4.B5.C

6.材料一侧重从法律的角度,论述996工作制违反了《劳动法》,政府应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材料二侧重从企业的角度,论述996工作制的弊端,企业应做好平衡兼顾才能提高效率。

材料四侧重从劳动者的角度,论述新时代劳动者也需要奋斗,但不是通过996的方式,对“美好生活”有了更高的诉求。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小题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饱学之士

沙叶新

观念更新,姑娘们的婚恋观最善于更新。

解放前别提了,那时候姑娘们没自主权,“全凭父母一句话,屎壳螂、癞蛤蟆都要嫁”。

解放了,姑娘们才开始有权选择意中人。

五十年代那会儿,当兵最光荣,姑娘们“不爱金,不爱银,最爱肩上有星星”,大都爱找当军官的。

到了“文革”,又不一样了,“只要成分好,别的不计较”,所以,当时的国营企业工人、三代贫下中农最容易娶到如花似玉的老婆。

80年代初,又一变,有那么一阵子是“姑娘找老公,专找海陆空”,凡是有海外关系的、落实政策补还一大笔钱的,家有空房的,姑娘们都趋之若骛,你争我夺。

这几年,随着改革开放,姑娘们的心也搞活了,找港商,找洋人,找什么样的人都有;

还有一些“华籍美人”,专找那“美籍华人”的。

但也有许多不同流俗的姑娘,由于“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风气使然,别具眼光,爱才若命,“只要学问高,就把彩球抛”,专找那有真才实学的郎君。

绝代佳人黄娅便是不同流俗的姑娘。

黄娅今年27,不算小了,之所以至今尚未婚配,就是想找一个饱学之士。

找呀,找呀找,还真让她找到了。

那天,黄娅在书店,面对浩瀚的书海,深感自己的浅陋无知。

“有没有《美学入门》?

”黄娅不那么自信地问营业员。

“有。

”营业员说。

可他找了很多书架,一层一层地找,也没找到这本书。

一个男子不知何时来到黄娅的身边,他突然用一种似乎转速不对的声音一口气说道:

“浅表层次信息载体积淀于框架深层之书的群落耗散无序之网络淡化视象之走向致使文化消费呈现危机氛围。

他说什么?

黄娅不知其所云。

但从这男子的语气和态度上推断,黄娅似乎感到他是在说书摆得不好,所以找不到。

但他干吗不直说呢?

而且说得又没标点。

黄娅想也许有学问的人都是这么说话的;

假如说得平淡如水,那还有什么学问可言?

黄娅侧身看了看这个男子,只见他高挑的身材,清瘦的面孔,戴副金丝边眼镜,头微仰,下巴前伸,目光居高临下。

没学问的人是不可能有这种架式的。

黄娅顿时肃然起敬。

男子又说道:

“种姓符号余非社会角色诗人。

黄娅似懂非懂,心想他大概是在作自我介绍:

他叫余非,是个诗人。

不,也许他是说我不是个诗人。

说话没标点,真难断句。

此时这个可能叫余非的诗人或者他不叫余非也不是诗人的男子又向黄娅伸出手来:

“一丁角色期待使用非语言的重声姿态符号期待与另一角色系统的沟通and反馈。

这下黄娅可懂了,她的懂并不是听懂了,而是看懂了。

谁都可能看得出一个人向你伸出手来意味着什么。

黄娅很高兴地也伸出手去,她想这可能就是对方期待的反馈。

他们就这么认识了,而且很快就进行了约会。

他是叫余非,也确实是个诗人。

第一次约会,余非就向黄娅出示了他的诗作,标题为《熵与人生的倒错及孤独的裂变》,全诗有四句:

绿色的皮肤挂在透明的树枝上/在厕所尽量把蓝色的屁放响/叫春的猫排泄出一碗酒刺/负面超越人生宀。

黄娅怀着崇敬之心将这首诗反复吟诵了三遍,她不敢说不懂,这倒不是担心会显露自己的无知,而是怕伤害诗人的自尊,所以她尽力做出充分理解并被感动的样子。

但最后一行的三个字她实在不解其意,还是忍不住问了:

“最后三个字是不是缺了几笔?

”诗人摇摇头,不屑一答。

“您这是什么诗派?

诗人拿出一纸宣言,递给黄娅,上面写道:

“超前意识诗派主张诗歌是诗人超前意识的排泄是诗人边缘意识的错乱是诗人人格分裂的击撞是诗人孤独情感的呼吸是他妈的滚他娘的闹着玩。

越是不懂,黄娅越是对诗人崇拜。

经过和诗人的几次接触之后,她深感自己的才疏学浅。

为了缩短她与诗人的差距,她要诗人介绍几本高层次的书籍供她学习。

诗人开列了一个长长的书单.并一一指示快速阅读的门径。

于是黄娅沉下心来,闭门谢客,发奋攻读。

不出半年,她便自觉学有所成,为了感激她的启蒙者,也为了向诗人表达自己的爱慕之心,她请诗人来家中一叙。

诗人来后刚一坐下,黄娅便激动地说道:

“为了拓展你我之间的情感张力为了构建新的角色组合为了使我们两性之间的亚稳结构嬗变为超稳定系统特通过语言媒介向您传播爱的代码请求您多元的多层次的多视角的全方位的对我观照反思我多么期望我的爱能化释你被压抑的伊特能涵盖你的心能通过原发过程在你的口唇区获得心灵的对应物。

据说,不久黄娅就与诗人结合了,而且也成了一位诗人。

(1988年)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以“饱学之士”为题,讲述了两个年轻人因“知识”结缘

喜剧故事。

故事虽荒诞,但依然合乎艺术真实,有其严肃的讽喻目的。

B.小说开头按时间顺序叙述姑娘们婚恋观的更新变化,以对比的方式引出女主角“绝代佳人黄娅”,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C.黄娅对男主角余非由疑惑到“肃然起敬”,再到“爱慕”,直至与之结合,体现了她对“知识”的崇拜以及由不理解到理解的过程。

D.这篇小说以诙谐的笔法,对早期改革开放过程中文化领领域所出现的“消化不良”现象开了一个友善的玩笑,于今仍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8.小说塑造了“饱学之士”余非什么样的形象?

请结合文章分析。

9.文章幽默诙谐的喜剧效果从何而来?

请从手法上加以分析。

【答案】7.C8.小说塑造了一个自以为是、言行怪异、看似有知识实则无知的诗人形象。

①骄傲自负(或者自以为是、喜好卖弄)。

书店邂逅,男主角“头微仰,下巴前伸,目光居高临下”,可见其自以为是。

当女主角对诗作中的“宀”三字表示疑惑时,男主角“不屑一答”,骄傲自负可见一斑。

②待人主动。

在女主角找书时主动交流,沟通,体现着青年人的主动热情。

③言行怪异。

男主角没有生活化的语言,只有文化术语,还不断句,晦涩难懂,语言怪诞。

④看似有知识实则无知(写对知识生吞活剥只知其表、一知半解,故作姿态,故作高深,不学无术皆可)。

男主角对于文化术语,只知其表,并未真正理解,将常态的生活变得复杂、艰深,这正是一知半解、无知的表现。

9.①人物前后变化对比。

女主角黄娅对知识从不理解的想当然到白以为理解的可笑,从盲目崇拜到被同化,对比鲜明,令人忍俊不禁。

②错位语言的夸张。

男主角在生活中摒弃常态的语言,故作高深,作者将其荒诞的语言风格夸张放大,极为讽刺。

(写语言描写、夸张皆可)③有趣的心理描写。

黄娅在初识男主角余非时,从外形、言语判断其有无学识的心理活动,以及她在与诗人的交往中种种想当然的猜测,非常细致,活化了其幼稚无知和盲从心态,十分有趣。

④反语。

文章标题“饱学之士”正话反说,“饱学”恰是无知的表现。

文中第一段结尾处谈不同流俗的女子们的婚恋观时,也多有反语,幽默风趣。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王士良,字君明,其先太原晋阳人也,后因晋乱,避地凉州。

魏太武平沮渠氏,曾祖景仁归魏,为敦煌镇将。

祖公礼,平城镇司马,因家于代。

父延,兰陵郡守。

士良少修谨,不妄交游。

孝庄末,尔朱仲远启为府参军事。

历大行台郎中、谏议大夫,封石门县男。

后与纥豆陵步藩交战,军败,为藩所禽,遂居河右。

行台纥豆陵伊利钦其才,擢授右丞,妻以孙女。

士良既为姻好,便得尽言,遂晓以祸福,伊利等即归附。

朝廷嘉之,进爵晋阳县子,寻进爵琅王牙县侯,授太中大夫、右将军,出为殷州车骑府司马。

东魏徙邺之后,置京畿府,专典兵马。

时齐文襄为大都督,以士良为司马,领外兵参军。

寻迁长史,加安西将军,徙封符垒县侯。

齐文宣即位,入为给事黄门侍郎,领中书舍人,仍总知并州兵马事。

俄除骠骑将军、尚书吏部郎中。

未几,入为侍中,转殿中尚书。

顷之,复为侍中、吏部尚书。

士良少孤事继母梁氏以孝闻及卒居丧合礼文宣寻起令视事士良屡表陈诚再三不许方应命文宣见其毁瘠乃许之。

因此卧疾历年,文宣每自临视。

疾愈,除沧州刺史。

孝昭即位,遣三道使搜扬人物。

士良与尚书令王高睿、太常卿崔昂分行郡国,但有一介之善者,无不以闻。

及武成帝初,除太子少傅、少师,复除侍中,转太常卿,寻加开府仪同三司,出为豫州道行台、豫州刺史。

北周保定四年,宇文护联突厥伐北齐,权景宣以兵围豫州,士良举城降。

授大将军、小司徒,赐爵广昌郡公。

寻除荆州总管,行荆州刺史,复入为小司徒,俄除鄜州史。

士良去乡既久,得临本乡,耆老故人犹有存者,远近成以为荣。

加授上大将军,以老病乞骸骨,优诏许之。

开皇元年卒,时年八十二。

(节选自《周书·

王士良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士良少孤事/继母梁氏以孝闻/及卒/居丧合礼/文宣寻/起令视事/士良屡表陈诚再三/不许/方应命文宣/见其毁瘠

B.士良少孤/事继母梁氏以孝闻/及卒/居丧合礼/文宣寻起令视事/士良屡表陈诚再三/不许/方应命/文宣见其毁瘠

C.士良少孤/事继母梁氏以孝闻/及卒/居丧合礼/文宣寻/起令视事/士良屡表陈诚/再三不许/方应命文宣/见其毁瘠

D.士良少孤/事继母梁氏以孝闻/及卒/居丧合礼/文宣寻起令视事/士良屡表陈诚/再三不许/方应命/文宣见其毁瘠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字,指有身份的古人在成年时,在本名之外另外取一个和本名意思有某种关系的名字。

B.河右,泛指黄河以东地区,与“河东凶亦然”(《寡人之于国也》)的“河东”所指相同。

C.京畿,指国都及其附近的地区;

唐代有京畿道,宋代有京畿路,如今指北京及周边地区。

D.乞骸骨,古代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与之类似的词还有“乞身”“请骸骨”“致仕”等。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士良出身官宦,从小行事谨慎。

他的曾祖父曾任武将,祖父为官时举家迁居代郡,父亲曾任地方行政长官;

他少时就行事谨慎,不胡乱结交朋友;

B.王士良审时度势,劝谏敌军首领。

他与纥豆陵步藩交战时被擒,才华受到敌军首领赏识,被授官赐婚,后来他晓以利害,成功说服敌军首领归附朝廷。

C.王士良双亲早逝,侍奉继母至孝。

继母去世后,他为继母守孝,多次上书谢绝齐文宣帝的征召,他还因守丧哀伤过度长期卧病在床,皇帝亲白探望他。

D.王士良忠心事主,行事认真细致。

孝昭帝即位后重视选拔人才,王士良受到皇帝的委派,和同僚到民间为皇帝悉心访求人才,还被派到地方担任长官。

13.把下列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士良与尚书令王高睿、太常卿崔昂分行郡国,但有一介之善者,无不以闻。

(2)士良去乡既久,得临本乡,耆老故人犹有存者,远近咸以为荣。

【答案】10.D11.B12.D

13.

(1)王士良同尚书令王高睿、太常卿崔昴分别到地方(搜访人才),只要是有微小善行的人,没有不让皇帝知晓的。

(2)王士良离开故乡已经很久,(此次任职)能够回到故乡,还健在的老人和过去的朋友,远近的人都以他为荣。

王士良,字君明,他的祖先是太原郡晋阳县人。

后来因为晋代战乱,避难到了凉州。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平定沮渠氏,(他的)曾祖王景仁归附了北魏,担任了敦煌镇将。

(他的)祖父王公礼,(担任了)平城镇司马,于是在代郡安家。

(他的)父亲王延,(担任)兰陵郡守。

王士良少时就处事谨慎,恪守礼法,不随便(与人)交往。

北魏建明初年,(王士良)被尔朱仲远启奏担任府参军事。

(王士良)历任大行台郎中、谏议大夫,晋封石门县男爵。

后来与纥豆陵步藩交战,失败,被步藩捉住,于是移居在河右。

行台纥豆陵伊利钦服他的才能,提拔他担任右丞,(并)把自己的孙女嫁给他。

王士良既然(与他)结为姻亲关系,便对他知无不言,于是就跟他讲明利害关系,伊利等人就一起归附了(北魏)。

朝廷嘉奖他,晋封晋阳县子爵,不久晋封琅邪县侯爵,授任太中大夫、右将军,出京担任殷州车骑府司马。

东魏迁都邺城之后,设置京畿府,(任命王士良)专门掌管兵马。

当时齐文襄做大都督,任命王士良担任司马,兼任外兵参军。

不久升任长史,加封安西将军,又转而晋封符垒县侯爵。

北齐文宣帝(高洋)即位,(王士良)入京担任给事黄门侍郎,兼任中书舍人,仍然总管并州兵马事。

不久授任骠骑将军、尚书吏部中。

不久之后,入京担任侍中,转任殿中尚书。

不久,又担任侍中,授任吏部尚书。

王士良少时丧父,侍奉继母梁氏因孝顺闻名。

到(继母)去世时,守孝合乎礼节。

文宣帝不久起用他令他管理政务,王士良屡次上表表达(尽孝)的赤诚之心(拒绝出仕做官),皇帝再三不答应,他才答应诏令。

文宣帝看到他因居丧过哀而极度瘦弱,就答应了他(的请求)。

(王士良)因此卧病多年,文宣帝常常亲自去看望他。

(后来慢慢)病愈。

孝昭帝(高演)即位,派遣三道使访求提拔人才。

王士良与尚书令赵郡王高睿、太常卿崔昂分别巡视郡国,只要有一个符合要求的人才,无不禀告皇帝。

到了武成帝初年,授任太子少傅、少师,又授任侍中,转任太常卿,不久加封开府仪同三司,出京担任豫州道行台、豫州刺史。

北周保定四年(564),宇文护联合突厥攻打北齐,权景宣待兵围困豫州,王士良带领全城投降。

授任大将军、小司徒,赐广昌郡公爵。

不久授任荆州总管,兼任荆州刺史。

又入京担任小司徒。

不久授任鄜州刺史。

王士良离开故乡已经很久,(如今)得以回到原籍,乡里年老而有地位的士绅、老朋友还有在世的,远近之人都认为(这是)特别荣耀的事。

(后来又)加授上大将军。

(后)因年老有病请求辞官回乡,朝廷特别下达褒美嘉奖的诏书答应(了他的请求)。

开皇元年(581)去世,享年82岁。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各题。

直中书省

唐·

白居易

丝纶阁下文书静,钟鼓楼中刻漏长。

独坐黄昏谁是伴,紫薇花对紫薇郎①。

入直召对选德殿②,赐茶而退

宋·

周必大

绿槐夹道集昏鸦,敕使传宣坐赐茶。

归到玉堂③清不寐,月钩初照紫薇花。

【注】①紫薇郎:

唐代官名,指中书舍人。

②入直召对选德殿:

《宋史》中有记载,孝宗以“在位久,功未有成,治效优劣”,“命必大等极陈当否”。

③玉堂:

翰林院。

14.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白诗所写的丝纶阁、钟鼓楼,不仅展现了宫廷建筑的特色,而且也点jLIJ了诗人T作的地点。

B.周诗中“入直召对”

过程虽简略,但并不同于汉文帝召见贾谊时“不问苍生问鬼神”的情景。

C.两首诗在写作方法上都选择略写供职之事,注重选取眼前景物来丰富诗歌内容,借以表达情感。

D.周诗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