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史第二次作业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877656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5.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国文学史第二次作业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外国文学史第二次作业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外国文学史第二次作业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外国文学史第二次作业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外国文学史第二次作业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外国文学史第二次作业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外国文学史第二次作业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国文学史第二次作业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外国文学史第二次作业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18、中古日本具有“俳圣”美誉的诗人是(C)

19、《一千零一夜》的引子故事是(C)

20、日本自然主义文学的奠基作是(A)

21、《吉檀迦利》的书名的含义是(B)

22、长篇小说《戈丹》的主人公何利的身份是(C)

23、“开罗三部曲”的作者是(C)

24、大江健三郎的代表作是(B)

二、多项选择题:

在下列各题的5个选项中,至少有2项是符合题意。

错选、多选、漏选的,该题不给分。

1、19世纪后期欧洲主要的文学潮流有(B)(C)(D)()()

2、19世纪中后期象征主义诗人有(A)(B)(C)(E)()

3、自然主义文学的特点有(B)(D)(E)()()

4、萧伯纳的著名剧作有(B)(C)(E)()()

5、海明威以两次世界大战为背景的小说有(B)(D)(E)()()

6、20世纪初期俄国文坛最活跃的现代主义文学流派有(B)(C)(D)()()7、苏联文学中以卫国战争为题材的作品有(A)(B)(C)(E)()

8、福克纳的重要作品有(C)(D)()()()

9、《尤利西斯》中的主要人物有(A)(C)(D)()()

10、萨特的戏剧作品有(A)(B)(C)(E)()

11、萧洛霍夫表现哥萨克人生活和历史变迁的作品有(C)(D)(E)()()

12、后期象征主义的代表人物有(B)(C)()()()

13、德莱塞的著名小说有(C)(D)(E)()()

14、20世纪初期俄国文坛最活跃的现代主义文学流派有(B)(C)(D)()()

15、艾略特的著名诗作有(A)(B)(C)()()

16、法国新小说的代表作家有(B)(C)()()()

17、卡夫卡创作中习惯于采用的艺术手段有(A)(B)(E)()()

18、萨特的小说有(A)(C)(D)()()

19、印度古典文学时代成就较高的文学是(C)(D)(E)()()

20、古代印度文学发展的几个阶段是(B)(D)(E)()()

21、《旧约》的几个部分是(A)(B)(D)()()

22、《一千零一夜》故事的主要来源有(A)(B)(D)()()

23、被誉为“波斯诗歌四大柱石”的诗人有(A)(C)(D)(E)()

24、萨迪的主要作品有(B)(D)()()()

25、《源氏物语》中重要的女性形象有(A)(B)(C)(D)(E)

26、夏目漱石的“前三部曲”有(A)(D)(E)()()

27、《我是猫》中的知识分子形象有(A)(C)(D)()()

28、泰戈尔的诗集有(A)(C)(E)()()

29、现代日本无产阶级文学的重要作家有(A)(B)(C)(D)(E)

30、朝鲜无产阶级文学流派“新倾向派”的代表作家有(B)(C)(E)()()

31、普列姆昌德的著名作品有(A)(C)(E)()()

32、埃及现代著名作家有(A)(E)()()()

三、解释下列名词

1、“阿克梅派”

“阿克梅”源出于希腊文,即“最高级”、“顶峰”之意。

1913年,古米廖夫在《阿波罗》杂志上发表《象征主义的继承和阿克梅主义》一文,打起了该派的旗号。

他们反对象征派迷恋“来世”,提倡返回尘世、返回物质;

反对语言和形象的朦胧,要求语言有明确的含义;

反对虚幻、抽象的描写,要求描绘事物具体、清晰。

代表人物有古米廖夫、阿赫马托娃等。

2、俄罗斯“白银时代”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俄国社会剧烈动荡,人民革命屡屡发生,而在文学界,各种思潮迭起,流派林立,呈现出纷纭多变的特点。

这一时期的文学被近年来的俄国文学界称为“白银时代”,表示它是仅次于普希金所代表的“黄金时代”的又一个文学创作丰硕期。

3、“冰山原则”

海明威在描写西班牙斗牛的专著《死在午后》中总结了自己的创作经验,提出了“冰山原则”:

只表现事物的八分之一,而让其余的八分之七在水下,使作品内容给人以充实、含蓄与耐人寻味之感。

这一理论不但使作品趋于精练,更重要的是缩短了作品与读者之间的距离,使读者能动地阅读和思考。

4、“陌生化效果”。

又称“间离法”,德国戏剧家布莱希特创立的戏剧理论。

传统戏剧理论要求演员消失于角色之中,观众与剧中人一体化,追求共鸣效应,而布莱希特所建立的戏剧样式则强调演员与角色保持距离、观众与剧中人保持距离、以惊愕和批判来代替共鸣。

这种彻底的反叛具体化为艺术原则和艺术方法时,就是布莱希特所说的陌生化效果。

5、后期象征主义。

出现在20世纪20年代以后,是19世纪末象征主义的继续和发展。

它依然坚持着凭借直觉把握内在真实的创作方法,主张寻找思想的“客观对应物”,以可感的形式去体现抽象的理念,在象征、意象中隐含人生的哲理。

不同的是,后期象征诗人主张超越狭窄的生活圈和纯粹个人感情的局限,力图深刻地反映整个现代社会的精神面貌。

代表作家有法国的瓦雷里、奥地利的里尔克、英国的艾略特、爱尔兰的叶芝等。

6、黑色幽默。

是20世纪60年代风行于美国的一个现代主义小说流派。

这一流派的作家以愤世嫉俗和玩世不恭的态度,以及夸张到荒谬程度的幽默手法嘲讽荒诞的世界、人生以及压迫人的社会环境。

它是一种用喜剧形式来表现悲剧内容的文学方法,还被称为“绞刑架下的幽默”。

它是一种使人苦笑不得的幽默;

塑造的都是一些“反英雄”式的人物;

在叙事结构上采用“反小说”的方法。

美国作家海勒、品钦等成为黑色幽默的重要作家。

7、摩西五经。

犹太教经典《旧约》的一部分,又称经书或法律书,包括《创世记》、《出埃及记》、《利未记》、《民数记》、《申命记》五个部分。

这一部分的内容包括神话和传说,以及犹太教所订的教规国法,托名创国英雄摩西受命于天而写成的,所以被称为“经”或“律”。

8、日本无产阶级文学。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由于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播和工人运动的开展,无产阶级文学运动随之兴起。

1920年《播种人》杂志创刊,标志着日本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的开端。

叶山嘉树的《生活在海洋上的人们》、黑岛传治的《盘旋的乌鸦群》、宫本百合子的《伸子》、德永直的《没有太阳的街》以及小林多喜二的创作等,成为这一时期无产阶级文学的光辉成就。

9、埃及现代派。

又称“埃及现代主义派”,它的出现,标志着埃及现代文学的开端。

是20世纪20、30年代影响广泛的埃及现代文学的主要流派。

但它同欧洲的现代主义派别完全不同。

这一流派主张:

在创作中应以现实主义态度描写社会的现实生活,表现人民群众以及中产阶级的不幸遭遇和苦难生活,并表达他们的理想和愿望,为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运动服务。

为埃及现代文学的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作家有艾哈迈德·

邵基、塔哈·

侯赛因等。

10、叙美派。

19世纪中期,阿拉伯人不能忍受土耳其奥斯曼帝国的统治,许多人纷纷移居美洲生活。

其中有些文人兴办报纸、书刊,出版文学作品。

以旅居北美的黎巴嫩作家纪伯伦为首的一些作家于1920年成立了“笔会”,形成近现代具有巨大影响的文学,这就是“叙美派”(又称“旅美派”)。

四、简要回答下列各题

1、《象棋的故事》怎样揭露了法西斯主义对人性的摧残?

在《象棋的故事》中,茨威格没有写德国法西斯对人的肉体摧残,却表现了法西斯对人精神的折磨和摧残的残酷性。

博士在几个月之内将偷来的棋谱作为精神的唯一寄托,并把自己最不喜欢的象棋研究得出神入化,将棋艺发展到无敌的水平。

作者运用这种夸张的手法,旨在说明精神在空虚中受到的折磨,在使精神最后崩溃以前,会使精神发生如何畸形的变化。

作品告诉人们,法西斯对人类的摧残,不仅在于肉体和物质方面,更可怕、更贻害无穷的还在于精神方面。

 

2、简析《约翰·

克利斯朵夫》的艺术风格。

在《约翰·

克利斯朵夫》中,作者细致地描绘了人物的心理和思想感情,他们对大自然景物的深切感受,使作品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

作者又以大自然的美来对照现实的黑暗,使作品生动地表现出资本主义社会令人窒息的气氛,从而加强了作品的揭露和批判力量。

同时,作品的心理描写和自然景物描写,处处与作者的议论和思想发挥相映衬,抒情因素和哲理、政论因素互相交织,构成作品“长篇叙事诗”的独特格调。

3、《老人与海》的思想内容。

海明威通过这部小说,告诫人们要勇敢地面对失败,在暴力、死亡、失败面前要保持人的尊严和勇气,保持“男子汉的风度”:

“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被打败的。

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老人桑提亚哥虽然在斗争中失败,但他坚忍不拔、不断抗争、奋力拼搏,在精神上成为胜利者。

小说通过这个人物,歌颂了人类在同自然和命运的拼搏中不可摧毁的精神力量,表现了作者向往人类美好的未来的乐观精神。

4、《变形记》的思想内容。

变形记》是揭示现代人异化现象的代表作品。

小说的情节似乎荒诞离奇。

一家公司的旅行推销员格里高尔一天早晨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大甲虫。

作品展开了他变成大甲虫后家人对他的厌恶、他的孤独和死亡。

作品表现的是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科技与工业的迅猛发展,降低了人的价值;

社会的商业化和金钱万能的世风,淹没了正常的人性。

物,变成了同人对立的力量,形成了物操纵人、奴役人的局面。

在这种情况下,人实际上变成了非人。

格里高尔变成甲虫,就是人失去自己的本质,异化为非人的一种艺术表现。

5、为什么说《秃头歌女》是一部典型的“反戏剧”?

《秃头歌女》是一部典型意义上的“反戏剧”。

首先,它是“反情节”的,它没有一个有头有尾的故事,更没有步步展开的戏剧矛盾;

其次,它是“反人物”的,剧中人虽然有名有姓,但既无明确的身份,更无鲜明的性格;

第三,它是“反语言”的,全剧充斥的是空洞、无聊、紊乱、自相矛盾的台词;

第四,剧名是“反内容”的,剧中情节与“秃头歌女”毫无关联,只是作者偶然为之,更突出了戏剧荒诞的色彩。

6、《等待戈多》如何体现了荒诞派戏剧对人生的理解?

《等待戈多》写两个流浪汉在荒野中“等待戈多”的情景。

他们在荒诞无聊中等待,而等待本身同样荒诞无聊——等待什么、为什么等待、等待的结果是什么,统统是不可知的。

该剧充分揭示了人在荒诞世界中的尴尬地位,又通过两个流浪汉无休止的等待,表现了现代西方人希望改变自己的生活处境但又难以实现的绝望心理。

7、《沙恭达罗》在艺术上的成就

剧作的浪漫主义创作特色非常鲜明。

首先,在人物形象塑造中,迦梨陀娑在形象中融入了个人的理想和愿望,使剧中人物成为当时社会中应该合理发展的艺术形象。

其次,剧作在戏剧冲突的处理上也表现了浪漫主义特色。

沙恭达罗被豆扇陀遗弃,在剧情中是达罗婆娑仙人诅咒的结果。

这个非现实的、偶然性的事件,对戏剧结构和情节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

第三,作家善于通过自然景物,创造适合于情节发展的戏剧气氛,加强了戏剧的感染力。

剧中的自然景物被作家拟人化了,和人物形象建立密切的联系。

自然景物和人物形象的思想感情已经达到了水乳交融的地步。

在自然景物的描写中,同样表现了剧作的浪漫主义色彩。

8、希伯来文学遗产的特点。

首先,它反映希伯来民族的发展和王国兴亡的全部历史。

它的背景是原始氏族末期和奴隶制社会。

其次,希伯来文学的思想特点是一神论犹太教思想。

它的文学思潮以宗教为中心。

它最初不是严格的一神教,在被巴比伦俘囚后才逐渐完成犹太教义,编成圣经,成为后来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经书的土壤。

第三,它受过四邻文化古国的影响,如天地创造、洪水方舟等神话和巴比伦的极相似;

“智慧文学”深受埃及的影响,戏曲、牧歌和小说等受希腊的影响。

第四,希伯来文学的风格是简洁、生动,高度的形象性。

第五,它被译成世界各国的文字,对世界各国的文学,特别是对欧美文学有无可比拟的深远影响。

9、《一千零一夜》对世界文学的影响。

《一千零一夜》对世界文学产生了巨大影响。

在其编纂成书前,其故事就流传欧洲,对薄伽丘的《十日谈》、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产生过影响。

自从1704年迦兰的法译本首次在欧洲问世以后,各种文字的译本相继出现。

不少作家从中获取灵感。

莎士比亚的《终成眷属》、法国莱辛的诗剧《智者纳旦》、西班牙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等名著,在取材和写作风格上,都或多或少、直接间接受到《一千零一夜》的影响。

10、泰戈尔短篇小说的诗意美。

首先,泰戈尔的短篇小说具有悲剧的力度,悲剧的美。

他的小说表现了以悲为美的诗意。

如《摩诃摩耶》(1893),通过女主人公摩诃摩耶的悲剧,激起了人们对封建包办婚姻和婆罗门寡妇殉葬制度的愤懑。

显示出悲剧的力度。

其次,泰戈尔短篇小说的诗意美,还表现在哲理的深度上。

如《太阳和乌云》(1894)中,作者描写人世间充满着虚伪和不义,但仍有善良真诚的小姑娘吉莉芭拉,仿佛透过乌云的阳光一样,给人世间带来亮色,带来希望。

  第三,泰戈尔短篇小说的诗意美,还表现在作品的抒情风格方面。

这些作品并不以情节取胜,而以抒情格调为主,特别富有诗的情味。

五、分析论述题

分析葛利高里的形象。

静静的顿河》以中农哥萨克麦列霍夫一家的兴衰为主要线索,以逐渐走向毁灭的悲剧人物葛利高里为贯穿全书的“中心主人公”。

葛利高里在历史转折关头,不自觉地卷入历史事件的强大漩涡之中,一直动摇在两个敌对阵营之间,这是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和个人的主观原因的。

葛利高里出身于殷实的哥萨克中农家庭。

中农具有两重性,既是劳动者,又是私有者,作为劳动者,他淳朴善良,热爱自由劳动,热爱土地家乡。

劳动者的品性,使他向往真理和正义,追求社会主义新事物,所以他两次投身革命,和白匪英勇作战。

但是,作为一个私有者和哥萨克下级军官,葛利高里在政治上具有小资产阶级左右摇摆的全部劣根性;

他对真理、正义的苦苦探索,带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和严重的个人奋斗性质;

尤其是对几世纪遗留下来的保守落后的哥萨克传统观念和偏见,以及哥萨克军官的特权思想,他一直顽固地坚持,不愿舍弃。

这些又使他“倾向资产阶级”,因而三次投入反革命叛乱。

葛利高里在冰炭不容的敌对阵营之间动摇徘徊,在白军与红军中三进两出,竭力寻找一条超越革命与反革命的“哥萨克中间道路”——“第三条道路”。

然而,哥萨克中农是没有独立的政治路线的。

葛利高里顽固坚持“第三条道路”的结果,只能越来越背离人民,最后以自己的彻底毁灭而告终。

葛利高里悲剧的实质,是在阶级搏斗尖锐化的革命年代,企图追求和探索实际上不存在的“第三条道路”的“理想”遭到彻底破灭的悲剧;

是在艰难困苦的动荡时期,既要顽强地表现自己,又找不到自身的真正地位和道路的人的悲剧。

2、分析20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的特征。

首先,20世纪的现实主义文学紧紧跟随社会历史发展的脚步。

伴随着苏维埃的诞生,表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在苏联应运而生;

在反对法西斯主义和争取世界和平的运动中,表现反战与反压迫的现实主义文学呈现兴盛的势头;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西方各国都出现了大批揭露法西斯罪行、歌颂反侵略斗争的作品。

战后,当代西方现实主义博取其他文学艺术流派的养分,表现出作为一个真实地描写生活的历史的开放体系的强大生命力。

其次,20世纪的风云变幻和扑朔迷离的现实,引发了当代作家的怀疑、困顿乃至迷惘的情绪,也使当代读者的审美意识和思想情感方式发生巨大的变化。

19世纪读者与作品之间的那种和睦信任关系已被打破。

当代读者迫切需要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式认识和鉴赏当代人无限丰富的生活和无比复杂的处境和命运,因而只有多元化的现实主义文学和文学的多元化才能满足他们多方面的认识需求和审美需求。

20世纪现实主义在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高度发展的基础上,不断得到充实、丰富和提高,获得新的内涵和意蕴,向着更高的多元化境界发展,表现出广泛兼容并蓄的开放性和不拘成规的艺术活力。

第三,20世纪大部分现实主义作家作品表现出“向内转”的趋势:

从外在描写走向内在描写,从描绘形成人物性格、行为的客观世界走向描绘人物“内宇宙”的主观精神世界;

思辨倾向越来越加强,见证意识日趋淡薄;

世界不再是与“我”无关的独立存在,而是“我”感受到和体验到的东西。

这种“第一人称”的视角在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初步运用的基础上,到20世纪得到进一步强化。

除了“向内转”的发展趋势外,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还从《人间喜剧》、《卢贡一马卡尔家族》式的整套小说向《约翰·

克利斯朵夫》式的长河小说发展,从宏观综合性小说向微观分析性小说发展,并呈现出更多反映下层人民的生活,更多触及劳资矛盾,战争题材作品空前增多,视野扩大,思想深度加深,自传成分增强,象征手法和幽默幻想手法得到综合运用,情节日趋淡化,典型人物的塑造不再是艺术追求的中心等特点。

第四,20世纪现实主义作家大多数仍以人道主义为思想武器,但是20世纪的人道主义与宣扬理性的传统的人道主义也已不同:

它认识到宇宙的相对性,否认绝对性;

认识到人类面临灾难,文明的种种价值观面临挑战;

认识到“上帝已经死亡”,世界变得荒诞;

确认人的历史责任感,主张以和谐、平衡、稳定作为生活的准则、《永别了,武器》对帝国主义战争的控诉。

3、《雪国》怎样体现了川端康成艺术的独创性?

《雪国》充分体现了川端康成的创作特色。

第一,在创作方法上,东西结合,自成一格。

《雪国》将日本古典文学传统与西方的现代主义方法结合起来,既有具体的客观描写,又常常通过岛村的自由联想和意识流动写人状物;

在整体上按时间顺序叙述情节,在某些局部又通过岛村的意识活动展开,适当突破事物发展的时空界限,形成内容上的某种跳跃。

第二,在人物描写上,重视感觉,刻画细微。

《雪国》中特别注重人物纤细的感情和瞬间感受,往往从细处突出人物特点。

如岛村的观察、感受在小说中表现得很细致,他的虚无和感伤得到突出的表现;

驹子的心理矛盾和感情变化也表现得无微不至,从而刻画出这个向往美好生活却又沦落风尘的悲苦艺妓。

第三,字结构安排上,自由灵活,活而不乱。

《雪国》在整体上没有严密完整的构思,它是以“短篇”形式在报刊断断续续刊出,前后达十多年。

这种创作实况表明它没有事先的整体构思,而是十几个“短篇”的连缀;

自然结构显得松散;

但从人物和情节的连贯看,各篇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

  第四,在文章风格上,既美且悲,抒情味浓。

川端康成在文学精神上继承了日本传统文学的“物哀”、“幽玄”、“余情”,把美和悲连在一起,认为悲即美、美必悲。

《雪国》中驹子和叶子的美貌,雪国的自然风光之美都以浓笔重彩加以表现,但无论人物之美还是自然之美,都与人物的悲伤联在一起,一切都以岛村的伤感之眼去透视,人物的悲剧命运和结局都与美相交织。

叶子死于大火,火光映照着灿烂的星火就是最集中地体现悲美融合的场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