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版七下生物期中综合检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877350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505.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济南版七下生物期中综合检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济南版七下生物期中综合检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济南版七下生物期中综合检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济南版七下生物期中综合检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济南版七下生物期中综合检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济南版七下生物期中综合检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济南版七下生物期中综合检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济南版七下生物期中综合检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济南版七下生物期中综合检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10.小明用玻璃管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他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

A.氧气B.水蒸气

C.二氧化碳D.氮气

11.血液中含水量最多并且与体内的物质运输有关的成分是()

A.红细胞B.白细胞

C.血小板D.血浆

12.(2011·

十堰学业考)一个慢性贫血者突患急性阑尾炎,到医院做血常规化验,其化验结果可能在正常值范围之外的是下面哪项()

A.血浆、白细胞B.红细胞、白细胞

C.红细胞、血小板D.血小板、白细胞

13.在无同型血的紧急情况下,哪一种血型的血液可以少量输给患者()

A.A型B.B型C.O型D.AB型

14.(2011·

福州学业考)人体内能进行物质交换的血管是()

A.主动脉B.肺静脉

C.上腔静脉D.毛细血管

15.甲血管与心房相连,流动脉血;

乙血管与心室相连,流静脉血。

这两条血管的名称依次是()

A.主动脉与上腔静脉B.下腔静脉与肺动脉

C.肺静脉与肺动脉D.肺动脉与主动脉

16.从下列哪个器官流出的血液中的氧气减少、废物增多、营养物质增多()

A.肺B.心脏C.小肠D.肾

17.某人近来发现自己的尿液经常招引一些蚂蚁,到医院检查的结果是尿中含有葡萄糖。

据此,你认为下列哪一结构可能发生了病变()

A.肾小球B.肾小囊

C.肾小管D.肾单位

18.如图所示的是肾单位的部分结构,④中液体与③中血液相比,主要区别是不含有()

A.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

B.血细胞和葡萄糖

C.尿酸和尿素

D.血细胞和无机盐

19.张大爷最近经常头昏、乏力,到医院做了相关检查,如表为部分检查结果(“+”代表检出,“-”代表未检出或微量)。

则该患者()

检查项目

检查报告

参考值

血常规

红细胞

(RBC)

4.8×

1012个/L

男:

(4.0~5.5)×

女:

(3.5~5.0)×

白细胞

(WBC)

16×

109个/L

(4~10)×

血小板

(PLT)

275×

(100~300)×

尿常规

蛋白质

-

未检出或微量

葡萄糖

++

血压

19.1/13.7kPa

12~18.7/

8~12kPa

①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

②体内有炎症

③血小板数量减少,并患有贫血

④患有糖尿病和肾炎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20.体操世界冠军由于长期的训练,“手上的老茧比樵夫脚后跟的茧还硬”,凭着这种顽强、吃苦的精神,为国家争得了荣誉。

这层老茧是下列哪项显著增厚的结果()

A.角质层B.生发层C.皮下组织D.真皮

二、非选择题(共7小题,共60分)

21.(10分)如图为人体消化系统组成示意图。

请据图回答:

(1)细嚼米饭一会儿,感觉有点甜,这是因为[]_________中有_______分泌的消化液,分解了米饭。

米饭经消化后的营养成分是由[]________吸收的。

(2)当[]_________分泌的胆汁不足时,将影响肥肉的消化。

(3)只能对部分蛋白质进行初步消化的器官是[]__________。

 

22.(10分)如图是人体内的气体交换过程示意图,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个过程。

(2)图中①表示__________的扩散过程,②表示_________________的扩散过程,扩散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②是由____________运送的,①是由_________________运送的。

(4)气体进出肺泡是通过____________来实现的。

(5)从图中可以看出,人体的呼吸过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A、B四个环节。

23.(7分)如图是人体血液循环与气体交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处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间的气体交换,该过程是通过___________实现的。

(2)血液由[4]射出,流经[8]、[10]至[5]的循环途径叫______________。

(3)血液由D流向C后,成分变为____________。

(4)某红细胞随血液流动至A处时,其中的血红蛋白与氧气结合。

请你写出该氧分子到达B处组织细胞的途径(用序号、字母和箭头表示):

___________。

24.(5分)在我们身体里有遍布全身的大大小小的血管,血管里流动着血液。

如图为人体内三种不同的血管,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所示的血管是__________________。

(2)血管中血液流动的动力来自________________。

(3)如果乙血管受伤出血,应在受伤血管的____________止血。

(填“近心端”或“远心端”)

(4)若图中的“动脉”为肾动脉,则流入乙血管的血液中______________会大量减少。

(5)在消化、呼吸、泌尿等系统中,与甲血管管壁结构特点相同的结构有___

____________。

(举一例即可)

25.(8分)肾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它的基本功能是形成尿液。

如图为尿液的形成过程示意图,表中的液体A、B、C分别取自于图示结构的不同部位,经过化验得到如下数据。

请分析数据并回答下列问题:

成分

液体A

(克/100毫升)

液体B

液体C

7.20

0.00

0.10

无机盐

0.72

1.40

尿素

0.03

1.80

(1)图中结构[3]中流动的是____________血,与结构[2]中流动的血液成分比较,含量增多的是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表中各成分的含量变化,你认为液体B应是____________,取自于图中的[]_________部位,是经过__________作用形成的。

(3)液体A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葡萄糖通过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的吸收作用进入液体A中,运送到组织细胞后主要在细胞的___________结构中氧化分解,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4)尿的形成是连续的,但人体排尿是间断的。

这是由于____________具有暂时贮存尿液的作用。

26.(10分)(2011·

恩施学业考)如图为人体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和泌尿系统的生理活动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1和2比较,1中的_________气体比2中的含量增多。

(2)若静脉注射药物,则药物经过心脏各腔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_____(用图中字母和箭头表示)。

(3)张阿姨到医院进行血常规检查,测得血红蛋白含量为90克/升(正常值范围是110~150克/升),医生建议她应该注意多吃含蛋白质和__________丰富的食物,消化和吸收食物中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是____________。

(4)某肾炎患者检查尿液时发现尿液中有红细胞和蛋白质。

此人肾脏的_______

可能发生了病变,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27.(10分)为研究唾液及口腔的咀嚼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某小组设计并完成了下列实验方案。

分组

1

2

3

4

馒头块

0.5g

馒头碎屑

2mL

唾液稀释液

条件

37℃保温5分钟

碘液检测

2滴

实验现象

(1)为了证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应把________作为一组实验。

(2)若检测研究正常摄食情况下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应选择的实验组合是___________。

(3)3、4号试管中加入碘液后的颜色变化分别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你对此现象的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以上实验可知,口腔对淀粉既能进行_________消化,又能进行____

________消化。

(5)本实验用37℃水浴加热,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2和3能否构成一组实验?

_______________。

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1.【解析】选C。

本题考查人体内的营养成分的作用。

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是人体生长发育、组织更新和修复的重要原料。

糖类是主要的供能物质。

脂肪通常作为储备的能源物质在体内储存起来,在缺少食物来源的情况下,会为人体提供能量。

所以长时间处于饥饿状态下,消耗最明显的是皮下脂肪。

2.【解析】选B。

本题考查维生素的功能。

维生素D能促进小肠对钙的吸收,牛奶富含维生素D,“学生饮用奶”能预防佝偻病。

3.【解析】选C。

胃腺分泌的胃液,肠腺分泌的肠液,胰腺分泌的胰液,唾液腺分泌的唾液等消化液中都有消化酶,都能对食物进行化学性消化,但肝脏分泌的胆汁虽是消化液,但无消化酶,只能进行物理性消化。

图中C为肝脏。

4.【解析】选D。

本题考查食物的消化。

人体所需的六大类营养物质中,水、无机盐和维生素可不经消化直接被吸收;

淀粉最终被消化成葡萄糖,蛋白质最终被消化成氨基酸,脂肪最终被消化成甘油和脂肪酸,这些消化的最终产物才能被吸收。

5.【解析】选A。

本题主要考查合理膳食方面的知识。

由题干信息可知,小红妈妈设计的食谱营养不全面,不含有维生素,所以应多摄入含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如蔬菜和水果等。

6.【解析】选A。

本题考查呼吸系统各器官的功能。

鼻腔内有鼻毛能阻挡灰尘,鼻黏膜分泌黏液,能吸附灰尘和细菌,对空气有清洁和湿润作用,鼻黏膜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对吸入的冷空气有温暖作用;

喉是发音的器官;

气管是气体进入的通道,也对吸入的空气有清洁作用;

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7.【解析】选A。

本题主要考查人在平静完成吸气动作时,膈肌和胸廓的变化。

人在平静完成吸气动作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胸廓的上下径增大,胸廓扩大。

8.【解析】选C。

本题主要考查膈肌的运动与呼吸的关系。

膈肌收缩时,胸廓扩大,肺扩张,肺内气压下降,低于外界的大气压,外界的气体通过呼吸道进入肺;

膈肌舒张时,胸廓缩小,肺回缩,肺内气压上升,高于外界的大气压,呼出气体。

9.【解析】选D。

肺的通气是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没有血液的变化;

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是氧气进入血液,使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气体在血液中运输时不发生变化;

组织里的气体交换是组织里的二氧化碳进入血液,血液中的氧气进入组织细胞,血液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

10.【解析】选C。

本题主要考查人呼出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同时考查验证二氧化碳的方法。

由于组织细胞对氧气的利用,呼出气体与吸入气体相比,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

遇石灰水变浑浊是验证二氧化碳的常用方法。

11.【解析】选D。

本题主要考查血液的组成成分。

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

血浆中含水量占90%以上,血浆的主要作用是运载血细胞,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营养物质和体内的废物等;

红细胞能运输氧气,但含水少;

白细胞的作用是防御疾病;

血小板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12.【解析】选B。

本题考查血常规化验及各类血细胞的功能。

正常人体的血液中,各类血细胞含量是相对恒定的,当人体血液中红细胞数量过少时,容易患贫血;

白细胞能够吞噬病菌,对人体起防御和保护作用,当人体患急性炎症时,体内的病菌增多,人体会产生大量的白细胞,去吞噬消灭病菌,以保证人体的健康,故患急性炎症时,人体血液中的白细胞数量会明显增多。

13.【解析】选C。

本题考查不同血型的特点及输血的原则。

为防止血型不合引起的红细胞凝集,输血时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由于O型血红细胞上无凝集原,故在无同型血的紧急情况下,可以为其他血型的患者输入少量的O型血。

14.【解析】选D。

本题主要考查血管的类型和作用。

动脉是将心脏内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去的血管,静脉是将全身血液送回心脏的血管,毛细血管是连接小动脉和小静脉的血管,是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

15.【解析】选C。

心脏的四个腔中,与左心房相连的血管为肺静脉,内流动脉血;

与右心房相连的血管为上、下腔静脉,内流静脉血;

与左心室相连的血管为主动脉,内流动脉血,与右心室相连的血管为肺动脉,内流静脉血。

可见,选项C正确。

16.【解析】选C。

本题主要考查流经小肠的血液的特点。

血液流经小肠后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由于小肠是吸收的主要场所,所以血液流经小肠后,不仅氧气减少,二氧化碳等废物增多,而且营养物质也明显增多。

17.【解析】选C。

本题考查肾单位的结构和功能。

正常情况下,原尿流经肾小管时,肾小管能将原尿中的葡萄糖全部重吸收回血液,如果肾小管病变,重吸收功能下降,就会造成部分葡萄糖随尿液排出。

18.【解析】选A。

本题考查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判断④中液体是原尿。

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液中除大分子蛋白质和血细胞外的其他成分都可透过毛细血管壁和肾小囊内壁滤过到肾小囊腔中形成原尿。

19.【解析】选A。

本题考查对体检结果的分析。

通过检查报告与参考值比较可知,张大爷的红细胞正常,无贫血现象;

白细胞远远高于正常值,说明体内有炎症,但不一定是肾炎;

血小板数量正常;

尿中蛋白质正常,葡萄糖两个加号,说明有糖尿病;

血压高于正常值,说明血压高。

20.【解析】选A。

角质层位于皮肤的最外层,细胞排列紧密,有保护作用。

角质层增厚,能有效地防止因摩擦对皮肤的损伤,加强保护作用。

21.【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消化系统消化和吸收的相关知识。

图中1是唾液腺,2是口腔,3是食道,4是肝脏,5是胃,6是胆囊,7是小肠,8是大肠。

(1)唾液腺分泌唾液,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流入口腔后可以将一小部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使米饭越嚼越甜,没被分解的淀粉和被分解后的麦芽糖进入小肠后被彻底分解成葡萄糖并被小肠吸收。

(2)肝脏可以分泌胆汁,胆汁不含消化酶,但是可将脂肪乳化成脂肪微粒,增加脂肪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有利于脂肪的消化,肥肉含脂肪多,胆汁分泌不足会影响它的消化。

(3)胃壁内有很多胃腺,胃腺可以分泌大量的胃液,胃液呈强酸性,其中的胃蛋白酶对蛋白质具有初步的消化作用。

答案:

(1)[2]口腔唾液腺[7]小肠

(2)[4]肝脏(3)[5]胃

22.【解析】本题考查呼吸的过程和原理。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图。

(1)从图中看到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包括A和B两个过程,A过程为肺的换气,B过程为组织内的气体交换,其中的①表示氧气的扩散过程,②表示二氧化碳的扩散过程,其扩散的原理是肺泡与血液、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氧气和二氧化碳存在着浓度差。

(2)血液中运输氧气的是红细胞,二氧化碳主要通过血浆运输,少部分二氧化碳也可通过红细胞运输。

(3)气体进出肺的过程称为肺通气,该过程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

(4)人体呼吸的四个过程包括:

肺通气、肺的换气、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组织内的气体交换。

(1)[A]肺泡内的气体交换[B]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2)氧气二氧化碳气体的浓度差

(3)血浆和红细胞红细胞

(4)呼吸运动

(5)肺的通气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23.【解析】本题考查对人体血液循环和气体交换过程的理解和运用。

(1)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血液流经肺时,进行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该过程是通过扩散作用实现的。

(2)体循环路线为:

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处的毛细血管网→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肺循环路线为:

右心室→肺动脉→肺部的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

(3)血液流经小肠时,氧气被小肠的组织细胞消耗,故从小肠流出的血液中,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

小肠是吸收的主要场所,大量营养物质被小肠吸收进血液,因此从小肠流出的血液中营养物质增多。

(4)氧气进入血液后,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随血液流动而运输到组织细胞,其途径为:

肺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组织细胞。

(1)肺泡与血液扩散作用(或气体的扩散作用)

(2)体循环(3)含营养丰富的静脉血

(4)A→2→3→4→8→B

24.【解析】

(1)血管甲与动脉相连,为毛细血管,乙为静脉。

(2)心脏收缩,推动血液在血管内流动,因此,血流的动力来自于心脏。

(3)若静脉出血应在远心端止血,若是动脉出血应在近心端止血。

(4)若图中动脉为肾动脉,乙血管内为流静脉血的肾静脉,其中的尿素等代谢废物明显减少。

(5)毛细血管壁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人体内小肠绒毛、肺泡、肾小球等结构的壁也都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分别与营养物质的吸收,气体交换及滤过等作用相适应。

(1)毛细血管

(2)心脏(3)远心端(4)尿素和氧气

(5)肺泡、小肠绒毛、肾小球、肾小囊

25.【解析】本题综合考查识图分析能力及对尿的形成过程的理解。

(1)[3]为出球小动脉,内流动脉血,与[2]入球小动脉中的血液相比,含量增多的是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

(2)液体A的蛋白质含量多,可判断其为血浆;

液体B蛋白质含量为0.00,葡萄糖含量为0.10,可判断其为原尿;

液体C蛋白质和葡萄糖均为0.00,可判断其为尿液。

血液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在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原尿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

(3)血浆的作用是运载血细胞,运输营养物质和产生的废物。

葡萄糖是通过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的吸收作用进入液体血浆中的,运送到组织细胞后主要在细胞的线粒体中氧化分解,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4)膀胱具有暂时贮存尿液的作用,当尿液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可以经过尿道排出体外。

(1)动脉

血细胞和蛋白质(或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不答、多答不可)

(2)原尿[4]肾小囊

(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

(3)运载血细胞,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线粒体

(4)膀胱

26.【解析】本题是一道综合性题目。

(1)图中1为从呼吸道排出的气体,2为吸入人体的气体,二者相比,1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明显高于2;

(2)静脉注射药物后,药物先经体循环进入右心房、右心室,然后经肺循环进入左心房、左心室,再经过体循环到达病灶部位,因此药物经过心脏各腔的顺序是:

C→D→A→B;

(3)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过少属于贫血,贫血患者可以多吃一些含蛋白质和铁丰富的食物,食物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是小肠;

(4)肾脏形成尿液主要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肾小球滤过时,血液中的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是不能滤过出来的,肾炎患者尿液中发现了红细胞和蛋白质,因此,可能是病人的肾小球发生了病变。

(1)二氧化碳

(2)C→D→A→B

(3)铁小肠(4)肾小球

27.【解析】

(1)2和4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馒头的形状,探究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对食物消化作用的影响。

(2)本实验3和4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唾液淀粉酶,4组不变蓝,因为4组中的淀粉被消化成麦芽糖,不含有淀粉。

(3)将四组实验装置放入37℃水中加热,是因为人体的温度是37℃,这个温度有利于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发挥。

(1)2和4

(2)3和4

(3)3号试管变蓝色4号试管不变蓝4号试管内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水解,3号试管中没有淀粉酶,淀粉不发生变化,遇碘变蓝色

(4)物理性化学性

(5)37℃时唾液淀粉酶的活性最高

(6)不能因为有两个变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