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高边坡监控措施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871476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5.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路基高边坡监控措施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路基高边坡监控措施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路基高边坡监控措施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路基高边坡监控措施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路基高边坡监控措施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路基高边坡监控措施文档格式.docx

《路基高边坡监控措施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路基高边坡监控措施文档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路基高边坡监控措施文档格式.docx

施工中如发现山体有滑动、崩坍迹象危及施工安全时,应立即停止施工,撤出人员和机具,并报告监理办和指挥部处理。

滑坡地段的处理,应从滑坡体两侧向中部自上而下进行,严禁全面拉槽开挖。

施工中要设专人观察,严防塌方。

遇有大雨、大雪、大雾及六级(含六级)以上大风等恶劣天气时,应停止作业。

高边坡路堤下方有道路的,施工时应设置警示标志。

施工机械靠近路堤边缘作业时,应根据路堤高度留有必要的安全距离,并应有专人指挥,指挥人员不得进入机械作业范围内。

弃土下方和有滚石危及范围的道路,应设警告标志、作业时下方禁止车辆、行人通行。

弃渣时,应有专人指挥机械的运输车辆,运输车辆不得直接在坡顶边缘卸喳,应在坡顶边缘一定安全距离的位置卸喳,再由推土机或装载机弃喳推出边缘。

(三)安全专项施工措施

1、须按设计规范施工。

2、作业要严格操作规程。

3、路基施工准备

(1)、机械设备的配备,挖掘机、装载机、推土机、羊足碾、平地机、压路机、自卸翻斗车、电缆线、照明设备、漏电保护器。

(2)、安全防护品的配备,口哨、安全帽、红绿旗、警示牌、标志、红色警示灯、铁丝网。

4、开工前检查:

挖掘机、装载机、推土机、羊足碾、平地机、压路机、自卸翻斗车是否处于良好状态、各项制动是否有效,电缆线有无裸漏

情况。

5、施工安全注意事项

(1)、在公路、街道、交通繁华的道路上或附近施工,须有专人警戒。

(2)、车辆通过较多的便道,弯道半径小于15m,特殊地段小于10m须挂红黄绿旗及警示牌。

(3)、施工便道急弯处及陡坡地段须挂标志警示牌。

(4)、严禁穿硬底、带钉、易滑、高跟、拖鞋或赤脚进入施工现场。

(5)、施工现场材料、设备摆放有序、整齐。

(6)、现场施工人员须戴防尘口罩。

(7)、施工翻斗车不能行车载人及超载超速。

其余各施工机械不能超速及违章作业。

前后两车(机械)间距不应小于10m。

(8)、路堑开挖严禁采取掏底开挖(忌挖神仙洞)。

以免坍塌。

(9)、严禁在松动危石下、未熄火的大型机械旁作业和休息。

(10)、弃土场的选址需避免泥石流沟。

(11)、严禁在山坡上同一地段的上下同时作业。

(12)、人工挖掘作业人员横向间距不应小于2m,纵向间距不应小于3m。

(13)、滑坡地段开挖,须从两侧向中部自上而下开挖。

禁止全面拉槽开挖。

(14)、根据设计横断面及规范要求的超填宽度,精确放出路堤坡脚。

地面横坡较陡时,按路基纵向、横向衔接部设计图组织施工,以防止路基填筑产生纵、横向裂缝。

(15)、严格控制好每层的松铺厚度不大于30cm,控制最佳含水量偏差为±

2%,严格按照试验路得出的压实方法进行压实。

如填料来源不同,其性质相差较大时,分层填筑,不分段或纵向分幅填筑,且不同材料的填筑层厚不小于50cm。

(16)、断面分层填筑,连续压实,强振碾压,以防止路基不均匀沉降、开裂。

(17)、根据坡比变化,每填筑好一级后,及时修坡防护,以防止雨水对边坡的冲刷。

在雨季施工时,注意排水工作,在路基顶面做成2-4%的双向横坡,防止积水,边坡上做临时泄水槽,排泄路基顶面积水,防止冲刷边坡。

在填挖交界处,挖一些临时排水沟,以便雨水集中排出,避免雨水对整个边坡的冲刷,雨季过后,对于被水冲毁的部分边坡,及时填土夯实,以避免边坡进一步坍塌。

二、危险因素及应对措施

(一)重大危险源的识别

高边坡的施工因地形和地质水文条件的复杂,从业人员的素质较低,因此它是高风险和易发生安全事故的施工作业。

从人、机、料、

方法、环境等因素综合分析,识别确认有4个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的危险源为:

1、机械伤害

2、爆破伤害

3、触电伤害

4、坍塌和滑坡

(二)对重大危险源的评价

1、机械伤害:

机械运转工作时,因机械意外故障或违规操作可能造成人身伤害或机械损害。

2、爆破伤害:

爆破施工时,因违规操作而引起的人员和财产损害。

3、触电伤害:

工程外侧边缘距外电高压线路未达到安全距离,用设备未做接零或接地保护,保护设备性能失效,移动或照明使用高压,违规使用和操作电气设备,对人身造成伤害或损害。

4、坍塌和滑坡:

路基开挖时因施工方法不当,机械使用不当,造成的坍塌和滑坡,对人身或机械造成伤害或损害。

(三)预防措施

危险源的综合预防、控制措施

1、对重大危险要采取“两个控制”,即前期控制,施工过程控制。

前期控制:

工程开工前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或专项施工方案时,针对工程的各种危险源,制定出防控措施。

施工过程控制: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各项操作规程和专项安全施工方案施工和监督检查,认真落实整改。

2、加强安全生产的综合管理。

认真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杜绝一切人为事故的发生。

加强对员工队伍人员的安全教育,提高作业人员素质和安全生产自我保护意识。

增强各级管理人员安全责任意识,加强安全专业知识培训。

严格加强各种危险源预防管理工作,结合工程特点,针对确认的危险源实施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

3、切实加强安全交底制度的落实

交底必须在施工作业前进行,任何项目在没有交底前不准施工作业。

交底工作一般在施工现场项目部实施交底必须履行交底人和被交底人的签字模式,书面交底一式二份,一份交底给被交底人,一份附入安全生产台帐备查。

被交底者在执行过程中,必须接受项目部的管理、检查、监督、指导,交底人也必须深入现场,检查交底后的执行落实情况,发现有不安全因素,应马上采取有效措施,杜绝事故隐患。

4个危险源的具体预防措施

1、预防机械伤害事故的防护措施为保证作业人员的安全,防止机械对人体的伤害事故,制定本措施。

对所有各种机械设备进场后,必须由设备部负责人会同安全员和使用机械的人员共同对该机械设备进行进场验收工作,经验收发现安全防护装置不齐全的或有其它故障的应退回设备保障部门进行维修和安装。

使用前要对设备使用人员进行

必要的安全技术交底和教育工作,使用人员必须严格执行交底内容及最近操作规程操作。

使用中眼经常对设备进行维修保养,停止使用后切断电源并锁好电闸箱。

各种机械设备必须专人专机,凡属特种设备,其操作负责人要按规定每周对施工现场的所有机械设备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隐患及时解决处理,确保机械设备的完好,防止机械伤害事故的发生。

2、预防坍塌和滑坡事故的防护措施

为防止高边坡开挖出现坍塌和滑坡事故,特制定防护措施施工的过程中,对施工开挖的地质情况,施工情况等信息尽心动态监测,对地质有出入的应联系设计部门进行相应设计修改。

高边坡监测:

用于稳定性监测的位移边桩设置一般纵向每隔50-100米左右设置一个观测断

面,对于一些特殊可酌情增设观测断面。

路堑高边坡监测:

监控内容

监测方法

监测目的

地表监测

水平位移监控

全站仪

观测地表位移、变形发展情况

垂直变形监控

水准仪

裂缝监控

标桩、直尺

观测裂缝发展情况

地下位移监控

钻孔斜测仪

监测地下岩体位移,证实和确定正在发生位移的构造特征,确定潜在滑动面深度,判定主滑动方向,必要时采用

地下水位监控

人工测量

观测地下水变化与降雨关系,评定边坡排水措施的有效性,必要时采用

支挡结构变形、应力

斜测仪、分层沉降仪、压力盒、钢筋应力计

支挡构造物岩石体的变形观测,支挡构造物与岩土体间接触压力观测,必要时采用

充分考虑季节性气候对高边坡施工的影响,尽量避免安排在雨季

施工。

所有高边坡的施工必须提前做好截水沟和排水沟,截断山体水流。

排水设施必须与实际地形和临近的沟渠顺接,确保雨季排水畅通,不积水。

为防止水流下渗和冲刷,截水沟进行严密的防渗和加固,地质不良地段和土质松软、透水性较大或裂隙较多的岩石路段,对沟底纵坡较大的土质截水沟及截水沟的出水口,均采用加固措施防止渗漏

和冲刷沟底及沟壁。

严格执行分级开挖分级防护,对不稳定的边坡采取开挖和防护相结合,避免开挖边坡暴露时间过长,使边坡松弛范围变大,造成新病害。

如有地下水出露,应将地下水排出引入排水系统,不可堵死。

严格按照批准的施工方案施工,特别是爆破施工,必须严加控制,严禁有大药量爆破现象出现,并按照要求做好各种飞石措施。

严格实行奖罚制度,对违反高边坡施工安全的各种行为必须严加惩处。

4、预防触电事故的防护措施

根据国家JGJ-88规范规定,为了加强施工现场用电管理,保障施工现场用电安全,防止触电事故发生。

施工现场专用的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供电线路必须实行TN-SR接零保护系统,同时必须做到三级控制两级保护,电箱为标准电闸箱,并采取防雨、防潮措施。

电气设备应根据地区或系统要求,做保护接零,或做保护接地,不得一部分设备做保护接零,另一部分设备做保护接地。

必须由持有合格证件的专职电工,负责现场临时用电管理及安拆。

对新调入工地的电气设备,在安装使用前,必须进行检验测试。

经检测合格后方能投入使用。

专职电工对现场电气设备每月进行巡查,项目部每月对施工用电

系统、漏电保护器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检查。

配电箱设在干燥通风的场所,周围不得堆放任何妨碍操作、维修

的物品,并与被控制的固定设备距离不得超过3m。

安装和使用按“一

机、一闸、一箱、一漏”的原则,不能同时控制两台或两台以上的设备,否则容易发生误操作事故。

配电箱应标明其名称、用途,并做出分路标志、门应配锁,现场停止作业1h以上时,应将开关箱断电上锁。

照明专用回路设专用漏电保护器,灯具金属外壳做接零保护,室内线路及灯具安装高度低于2.5m的应使用安全电压。

在潮湿和易触及带电体的照明电源必须使用安全电压,电气设备架设或埋设必须符合要求,并保证绝缘良好。

任何场合均不能拖地。

线路过道应按规定进行架空或地埋,破皮老化线路不准使用。

使用移动电气工具和砼振捣作业时,必须按规定穿戴绝缘防护用品。

凡是从事与电有关的施工作业时,必须实行电工跟班作业。

三、安全管理措施

(一)、安全生产目标及方针

安全生产目标:

坚决杜绝重特大安全责任事故,施工人员死亡率为0,重伤率小于0.6‰。

(二)、安全施工组织机构与保证体系

1、安全施工组织机构

本施工标段工程项目部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对承建的工程项目的安全负全面责任。

项目经理是本项目的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全面

负责本项目的安全生产工作。

2、安全施工保证体系

本项目部在工程施工前《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保证体系》的要求建

立安全施工保证体系,安全施工保证体系分组织保证、工作保证、制度保证三个方面。

影响因素有人为因素、客观因素。

保证范围分人身安全保证、结构安全保证、施工安全保证。

同时认真地编制安全施工保证计划和各项专项施工组织设计,并严格按保证计划和专项施组的要求进行管理、实施。

 

四、应急救援预案监控措施

火灾应急监控措施:

(一)目的:

确立意外的火灾事故或紧急情况发生后应做的应急准备和应急措施,以减少事故发生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二)范围:

公司及项目部生活区、施工场所火灾事故发生后,伴随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三)应急机构、人员、组织及相应职责:

1、安全管理组:

负责事件发生后在5-10分钟内赶到现场,指挥并组织人员进行现场急救,并在事件结束后进行调查处理、逐级汇报。

2、工程技术部:

负责事故发生后,配合安全管理组对事故中所伴随的专业技术问题进行处理解决。

2、财务部:

负责事故急救中所需资金的及时供应。

3、现场指挥人员(安全领导组、安全员、相关技术员):

负责当意外火灾事故发生后,由专业指挥人员根据安全领导组的安排和指示及现场实际情况进行现场指挥。

4、有消防专业知识的职工:

协助现场专业指挥人员,带领群众利用消防设备和现场一切可利用条件进行灭火。

5、专职安全领导人:

负责事故发生后,由安全领导责任人根据现场情况统一布置,合理安排,竭尽全力把事故所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四)关键人员名单:

安全领导人:

胡建勇

专职安全员:

刘斌付志国

(五)应急措施:

1、火灾发生后,安全管理组人员、相关负责人及有关技术人员必须在5-10分钟内赶到现场,并组织现场人员在保证生命安全的情况下,迅速切断所有引火源,将闲杂人员安置于上风处或远离洼处。

2、安全领导人根据现场具体情况,沉着、冷静、合理安排急救行动。

首先迅速派人切断电源,并组织现场人员将易燃易爆物品与现场隔离,将重要的物资、资料迅速搬离现场(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进行)。

如果火势严重,应立即拨打火警电话119和120急救电话,同时安全员组织义务消防员和现场群众,利用现场消防设备和一切可利用条件全力灭火,使火势得到最大限度的控制,直到消防队赶到时,配合、协助消防队员作好消防工作。

3、人员急救措施:

如皮肤轻度烧伤,要立即给伤员冷敷;

如严重烧伤,应把伤员抬到安全地方,等候急救人员赶到救助,如果伤员停止呼吸,要立即给以人工呼吸。

(六)事故处理:

1、安全管理组负责调查事故现场,查清事故发生的原因,并逐级上报。

2、在现场调查结束后,组织人员对现场进行清理,尽快恢复生产。

3、根据事故等级和救援中危险程度的不同,设立奖惩等级。

对造成事故的责任人给予处罚,并对应急实施中为了保护国家财产和人民安全于自身不顾表现良好的员工给予适当奖励。

触电应急监控措施:

当意外触电事故发生后,做出相应应急措施,以降低因事故发生造成的人身伤害。

公司及项目部意外触电事故发生后,伴随的人身伤害。

(三)应急机构、人员、组织、相应职责:

负责事件发生后及时赶到现场组织实施急救措施,并对事件进行调查分析,逐级上报。

3、有人员急救知识和义务医务员:

负责120急救中心到来对受伤人员进行急救。

4、专职安全领导人:

负责事故发生后,根据现场情况合理安排、指挥急救,把事故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1、事件发生后,现场目击者应立即用绝缘木棍将伤员与导电体隔离并切断电源,把伤员抢救到干燥平整地方,使其平躺,同时派人通知相关负责人与安全管理组人员。

2、相关负责人、安全管理组接到通知立即赶到现场,指挥义务医疗人员对伤员进行加氧、人工呼吸、体外心脏按摩等急救措施进行急救,同时拨打120急救电话。

3、120急救中心到来后,由现场指挥人组织职工配合医疗人员进行急救。

1、事件发生后,由专业技术人员(电工)配合安全管理组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并逐级上报。

2、针对事故原因,及时制定更完善的防控措施,避免同类事件再次发生。

3、对事件责任人应给予严惩。

4、做好伤亡人员善后工作。

施工防洪应急监控措施:

确定潜在洪水发生的紧急情况发生后,做出的应急准备和响应措施,以减少对财务及人员造成的损失和伤害。

工地施工现场洪水发生伴随财产、人员伤害的有效防控。

(三)应急机构、人员、组织及相应职责:

负责事件发生后在5-10分钟内赶到现场,指挥并组织人员实施响应措施进行现场急救,并在事件结束后进行调查处理、逐级汇报。

负责事件急救过程中资金的及时供应。

3、施工机械队:

负责事件发生后,调配机械,配合人力进行急救。

4、现场指挥人员(安全领导人、安全员):

当意外洪水来临时,由安全领导人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现场指挥,安全员按照领导人指示安排和组织人员实施急救措施。

(四)关键人员名单:

(五)应急准备:

1、汛期成立防洪领导组,安排人员24小时轮流值班,并定期检查,建立严格的值班制度。

2、与气象部门作好联系,以便随时了解天气情况。

3、重要场所安置防汛设施,如排水设施、沙袋、遮雨设备等。

4、经常对路基两侧过水槽进行检查,发现有堆放弃土、弃渣等杂物,立即清理干净。

5、机械设备应停放在平稳安全的较高地段。

6、如若下雨,应立即将施工人员安排到上游较高地段避雨。

(六)应急响应措施:

1、洪水一旦来临,值班人员立即通知防汛组和项目经理及安全员。

2、防汛组和项目经理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赶到现场,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抢险方案,组织实施抢险措施。

(1)首先注意人员安全,迅速将其它作业人员安排在安全地带。

(2)如情况紧急,立即拨打110、120急救电话,同时派人向上级或地方防汛办报告情况,请求支援。

(3)如果有人被卷入洪水,立即调配大型自身较重(如挖掘机、推土机)等应急机械配合人员抢救落水人员。

(4)在保证人员生命安全的情况下,组织人员将重要的物资、资料、档案转移到安全地带。

(5)急救队伍赶到后,全力配合,抢救现场受伤人员和受控物资。

(七)事件处理:

1、安全管理组的相关技术人员对现场进行详细调查分析,认真研究,找出过去所采取措施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制定更完善有力的防洪措施,以防洪水再次来临。

2、调查结束后,项目部尽快组织人员对洪水破坏的施工作业场面进行补救,及早恢复生产。

3、将调查结果逐级上报。

4、根据事件等级和救援中危险程度的不同,设立奖罚等级。

高空坠落应急监控措施:

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建设行业标准及规范的要求,根据上级主管部门和地方安全生产监督局的有关精神,结合我项目部实际施工情况,特制定高空坠落预案。

(一)应急机构、人员、组织、相应准备:

负责事故发生后及时赶到现场,组织实施急救措施,并对事件进行调查分析,向上级汇报。

2、质安技术部:

3、财务部:

4、有人员急救知识和义务医务员:

负责120急救中心到来前对受伤人员进行的急救工作。

5、现场指挥人员(安全领导人、安全员、相关技术员):

负责事故发生后,对事件进行控制和急救的安排和指挥,分析发生原因。

6、专职安全领导人:

负责事件发生后,对现场急救的统一布置和指挥。

(二)关键人员名单:

(三)应急准备:

1、项目部应根据实际情况,组织模拟演练,各组员按其职责分工,协调配合完成演练工作。

演练结束后要对应急响应的在效性进行评价,必要时对应急响应的要求进行调整或更新,更新的记录应予以保持。

2、现场人员上岗前要进行岗前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并不定期的进行安全知识教育。

3、各种应急物质(如简易单架、跌伤损伤药品、包扎纱布等)要配备齐全,并加强日常管理。

(四)应急响应:

1、当发生高空坠落事故时,安全管理组人员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并保护好现场。

2、技术人员配合安全员做好现场救护工作。

3、安全员协助医务人员将伤员或休克人员进行现场抢救、包扎止血或做人工呼吸,最大努力抢救伤员,将伤亡事故控制到最小程度,损失降低到最小。

4、项目部应将事件情况及时上报公司机关,并上报当地主管部门,配合调查处理。

(五)应急措施:

1、认真判明周围环境,顶进作业时,在框构基坑边等部位设防护栏,搭走道板,设警示标志;

深基坑作业时,在开挖的坑边周围设安全防护栏;

高处工件吊装作业时,按规定设脚手架、防护栏、搭走道板、爬梯并设警示标志;

井架、龙门架、塔吊的安装作业时按规定设置防护和警示,非作业人员严禁进入警示区。

2、高处工件吊装和深基坑机械开挖作业时,做好设备的维修保养,严禁带病设备作业。

操作司机应严格按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操作设备。

严禁违规操作。

3、高处作业人员作业时,要系好安全带,戴好安全帽,按照设置好的作业通道进入施工现场。

4、高处作业时应明确现场指挥员,指挥员应先进行作业条件和人员的安全检查,严格按章指挥。

严禁非指挥人员越位指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