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总结高中历史一本通整合多版本教材深度解析历史必修一重点知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863805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149 大小:316.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知识点总结高中历史一本通整合多版本教材深度解析历史必修一重点知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9页
知识点总结高中历史一本通整合多版本教材深度解析历史必修一重点知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9页
知识点总结高中历史一本通整合多版本教材深度解析历史必修一重点知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9页
知识点总结高中历史一本通整合多版本教材深度解析历史必修一重点知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9页
知识点总结高中历史一本通整合多版本教材深度解析历史必修一重点知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知识点总结高中历史一本通整合多版本教材深度解析历史必修一重点知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知识点总结高中历史一本通整合多版本教材深度解析历史必修一重点知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知识点总结高中历史一本通整合多版本教材深度解析历史必修一重点知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4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知识点总结高中历史一本通整合多版本教材深度解析历史必修一重点知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是在保证王权强大的前提下,将宗族姻亲等分派到各地,广建子国,用以巩固统治的一种政治制度。

(2)渊源:

由商王朝的内外服制度演变而来。

(3)原因:

①西周疆域广阔,需要加强统治,巩固固政权;

②扩展周的统治范围。

(4)内容:

①受封者:

周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先代贵族和氏族首领,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周王室。

其中,周王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周王子弟是分封的主体。

②义务:

受封诸侯有服从周王命令、随从作战、镇守疆土、交纳贡赋、朝觐述职的义务。

③权利:

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

有再行分封、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的权利。

④分封的主要诸侯国:

鲁、齐、燕、卫、宋、晋等。

(5)积极影响:

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开发了边远地区,扩大了疆域。

形成了对周王室众星拱月般的政治格局,周朝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

(6)消极影响:

诸侯在其领地内有很强的独立性。

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被破坏。

春秋战国时期,形成诸侯混战、割据争霸的局面,分封制逐渐崩溃。

春秋时期,楚王问鼎是对分封制的公然挑战。

3、宗法制

(1)概念:

以宗族血缘关系为纽带,与国家制度相结合,维护贵族世袭统治的制度。

渊源于氏族公社的父系家长制,西周形成系统而完整的制度。

(《左传》记载:

“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

(2)目的:

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保证王权的稳定。

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

(3)内容:

①周天子作为嫡长子为天下大宗,执掌国家最高权力。

②其余诸子分封为诸侯。

诸侯相对天子为小宗,在本国为大宗。

③特点:

大宗小宗具有相对性;

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和士都实行嫡长子继承制,等级森严;

根据血缘关系的亲疏,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宗法等级。

(4)作用:

①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与特权地位,防止在权利的继承问题上发生纠纷,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②宗法制建构了中国社会,使中国的社会结构呈现出“家国同构”的特点。

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

③宗法制对中国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如“单位”的“家族化”、任人唯亲、重男轻女等都体现了宗法制的影响。

与分封制的关系:

二者互为表里、相互依存。

分封制是“表”,是宗法制在政治上的具体表现;

宗法制是“里”,是分封制实施的法则和基础。

(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秦的统一:

经过商鞅变法,秦国实力大增。

公元前230——221年,秦王嬴政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完成统一,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朝,定都咸阳。

1、形成条件

小农经济的分散性;

巩固国家统一的需要;

法家思想提供理论基础。

2、主要内容

(1)皇帝制度:

①国君称皇帝。

总揽全国政治、经济、军事、司法等一切大权;

从中央到地方主要官员都由皇帝直接任免;

军队调动以虎符为凭据,虎符由皇帝控制、发给。

②以皇位世袭制、终身制、皇权至上和天下独尊为特点的皇帝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特征。

(2)中央官制:

秦始皇以战国时期的官制为基础,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度。

①三公:

丞相,为“百官之首”,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受御史大夫牵制;

太尉,“掌武事”,主管全国军事;

御史大夫,“掌副丞相”,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兼理监察系统。

②九卿:

分别掌管各项具体政务,是中央政府的职能部门。

一些部门专门负责皇室事务,体现了“家国同治”的特点。

(3)郡县制:

在地方废除西周以来的分封制,全面推行郡县制。

①内容:

地方政权机构分郡、县两级,郡守和县令都由皇帝任免。

县级以下设乡、里两级地方基层行政组织。

②作用:

郡县制的建立,从根本上否定了分封制。

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打击了地方分裂势力,确保了皇帝对全国的统治,有力的维护了国家统一,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3、特点

官职分工明确,既相互配合,又彼此牵制;

皇权至高无上,地方绝对服从中央,最高统治权掌握在皇帝一人手中。

这套金字塔般统治机构的建立,标志着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4、历史作用

(1)积极作用:

①秦始皇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模式,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后来历代王朝所沿用,并得到不断改革和完善。

②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对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以及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形成都起了重要的作用。

(2)消极作用:

形成皇帝的独断专权和秦朝的暴政,造成阶级矛盾迅速激化,秦朝很快被农民起义的大风暴推翻。

(三)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1、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

(1)汉朝:

①汉初:

丞相位高权重,集决策、司法、行政大权于一身,权力很大。

②汉武帝:

为削弱相权,频繁更换丞相;

重用左右亲信近臣(侍从、秘书),让他们参与军国大事,形成“中朝”决策机构。

以丞相为首的三公九卿组成的机构演化为执行机构,称为“外朝”。

形成“中朝”与“外朝”相抗衡的中央政治制度。

相权削弱,君权加强。

③东汉光武帝:

正式设立尚书台,由尚书执掌朝政,中央虽设有三公,但“事归归台阁”。

(2)唐朝:

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

①渊源:

魏晋南北朝时期逐步形成三省体制,隋朝的三省已成为中央政府最高统治机构,唐朝进一步完备。

②内容:

三省最高长官都是宰相。

中书省掌决策,负责草拟皇帝诏令;

门下省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

尚书省“事无不总”,负责执行政令,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运作程序是中书省(决策、草拟)→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下设六部)。

③评价:

相权一分为三,削弱了相权;

三省既相互合作,又相互牵制和监督,保证了君权的独尊,提高了行政效率;

尚书省下设六部,分别主管相关事务,完善了三省六部制的管理体制;

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新,对后世影响深远。

(3)宋朝:

①设中书门下作为最高行政机构,长官为宰相。

②鉴于唐朝后期藩镇割据的教训,宋初采取增设管理机构以加强皇权的措施。

设枢密院管军事,以分割宰相军权;

设参知政事(副相),分割宰相行政权;

设三司使管理财政,分割宰相财权。

把相权一分为三,便于皇帝总揽大权。

(4)元朝:

①综合汉蒙政治制度,以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替代三省,统领六部行使宰相职权;

②以枢密院为中央最高军事机构;

③设宣政院,管理宗教事务和西藏等地区。

演变特点:

①秦朝建立了以皇权为核心的中央集权政治制度。

从汉朝起,为解决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历代王朝不断改革丞相制度和完善中央机构,以达到加强皇权的目的。

②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演变的总体趋势是:

君权日益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被废除。

君主专制制度走向极端,严重影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2、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

①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

封国是朝廷的依靠力量,但有时也与朝廷对抗。

②通过汉景帝的“削藩”和汉武帝的“推恩令”,王国问题逐步解决,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③东汉末年,形成州、郡、县三级体制。

实行道、州、县三级。

唐朝中后期,设置许多节度使。

地方节度使的权力越来越大,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这一状况一直延续到唐朝灭亡,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

(3)元朝:

①背景:

为适应疆域辽阔的现状,并吸取宋朝地方无权、人浮于事的教训,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

全国设十大行省,由中央委派官员管理。

行省之下,设路、府、州、县。

除十大行省外,还有两个单列的行政区划,一是中书省直辖的“腹里”,二是宣政院管辖的西藏和四川、青海部分地区。

③监管:

行省的行政、军事、财政等权力都受到中央节制。

对行省官员,中央以监察机构进行监督,还采取省官互迁等办法加以控制。

(4)明朝:

承宣布政使司(行省)、府、县三级。

(5)清朝:

省、道、府、县四级。

影响:

①分封制、封国制在一定时期内产生过积极作用,但诸侯势力的膨胀破坏了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造成长期动乱;

②郡县制在否定分封制的基础上得到确立和发展,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巩固,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对后世影响深远,而且经过不断的调整和补充,其积极作用日益明显;

③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是我国省制的开端,为我国后来的地方行政区划奠定了初步基础。

共同点:

①都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

②目的都是为了巩固统治。

③结果都在一定时期内产生过积极作用。

3、监察制度的演变及特点

(1)秦朝:

中央设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系统。

(2)汉武帝后期:

分全国为十三州,州设刺史,代表中央监察地方高官。

中央行政机构的监察,主要由御史大夫手下的官员承担。

(3)历朝都有监察机构的设置:

如唐元时期的御史台、宋朝的提点刑狱司、清朝的都察院等。

评价:

①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比较成熟。

初期的职能是监督和促进地方官员履行职责,后期成为职权上高于地方的一级行政机构。

②监察制度对防止地方官员的专权、腐败及其割据势力的形成都有一定积极作用。

但受制于专制制度的制约,其作用也是有限的。

4、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

(1)演变过程:

先秦“世官制”——汉代“察举制”——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隋唐至明清“科举制”。

(2)评价:

①世官制:

将官职限定在贵族范围内,由贵族子弟继承祖上权位。

官吏来源被贵族垄断,不利于人才选拔。

②察举制:

由官吏察访合适的人才向中央推荐予以任用的选官制度。

这种制度以官举士,权操于上,百姓不得参与,民意无从体现。

③九品中正制:

地方行政部门设置“中正”,对当地人物进行德才评定,分成九个等级,作为授官的依据。

比“察举制”有所完善,但仍是以官举士,民意难以真正体现。

④科举制:

考试选官的制度,隋朝创始,唐朝完善。

(进步性)破除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局面,扩大了选官范围,扩大了统治阶级的基础,加强了中央集权;

有利于提高行政官员的素养,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

从公平公正的角度看,也有一定的合理性。

(局限性)考试科目及内容大都不出儒学经义的范围,特别是明清八股取士,选拔的多是缺乏进取精神和创新意识的读书人;

也是统治者笼络人才的手段。

(四)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加强

1、表现

(1)明朝:

①明太祖裁撤中书省,废除丞相制度。

权分六部,六部尚书直接对皇帝负责。

背景:

明太祖认为,宰相位高权重,“威权专断”,威胁君权,是历代祸乱的根源。

中国宰相制度从此废除,君主专制达到新的高度。

②明成祖设立内阁。

原因:

丞相废除后,明太祖“躬览庶政”,政务繁多,分身无术;

后来,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

形成:

明成祖时,选拔翰林院官员入值文渊阁,内阁制正式确立。

发展:

明宣宗时,授予内阁大学士替皇帝起草答批大臣奏章的票拟权。

后来,内阁的地位日益提高,主持内阁的首辅更是权压众臣。

性质:

明朝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而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

阁臣的升降由皇帝决定,票拟是否被采纳也最终取决于皇帝的批红。

内阁首辅权力很大,但并非法定的中央政府最高行政长官。

内阁是君主专制的产物,不可能对皇帝起到制约作用。

(2)清朝:

①康熙在宫内设置南书房,中枢机构一分为三。

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南书房三足鼎立,互相制约,最后集权于皇帝。

②雍正帝设置军机处,挑选亲信的满汉官员充任军机大臣。

最初目的:

及时处理西北军务的需要,起初称军机房,不久改名为军机处。

根本目的:

加强君主专制集权。

特点:

军机处机构简单,人员精干,地处内廷,外界干扰少,办事效率高。

军国大事全凭皇帝裁决,军机大臣只是跪受笔录后加以传达执行,地方军政首脑直接听从皇帝指挥,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

③密折制:

雍正帝还命令地方大员密折奏事。

军机处的建立和密折制的推行,提高了中央集权政府的行政效率。

2、影响

①君主专制的强化,客观上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有利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

②专制主义的高压政策,如明朝的八股取士、清朝的文字狱以及闭关锁国政策等,对社会的进步、先进思想的传播和新的生产方式的发展起了阻碍作用。

而同一时期西欧国家已初步建立起近代民主制度,政治上开始步入近代社会。

③总之,从秦朝到唐朝,积极作用是主要的;

从宋朝到清朝,消极作用逐渐增大。

特别是明清时期,专制集权的强化,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在中国迈向近代社会的进程中危害尤为严重。

④中央集权制度是祖先留下的一笔丰厚的政治遗产,有精华有糟粕,应该批判的继承。

三、重要问题解析

1、掌握中国古代朝代的先后顺序,增强历史的时序性

尧舜禹后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秦汉三国西东晋,

南朝北朝是对头,隋唐五代十国乱,宋元明清帝王休。

2、宗法制的历史溯源和影响

(1)中国古代的早期国家(夏商周三代),是在原始社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在原始社会,基本的社会关系就是血缘关系。

因此,夏商政治制度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宗法制由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

(2)宗法制即宗族法规,是一种权利继承制度,将君位的传承用嫡长子继承制的形式确定下来,防止贵族之间因为权力的继承问题发生纷争。

这种制度等级森严,尊卑有序,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维护了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把“国”与“家”密切的结合在一起。

(3)宗法制与分封制密切相关,互为表里,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辅之以礼乐制度,形成家国一体的统治结构。

世袭制、宗法制和分封制一起,构成了夏商周时期政治制度的主体,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全面认识

(1)含义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包括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两层含义。

专制主义是指中央的决策方式,主要由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行政权、财权、军权于一身;

中央集权是指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行政权、财权、军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听命于中央。

但两个概念相辅相成,不可分割。

(2)两大基础

经济基础:

分散的小农经济;

理论基础:

韩非子关于中央集权和法治的思想。

(3)基本矛盾

君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政府与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中的基本矛盾。

基本趋势是:

君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被废除;

不断改革地方行政机构,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4)特点

皇权至上原则;

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

从中央到地方的主要官吏由皇帝直接任免;

皇帝掌握立法、司法、行政等独断权力;

宣扬“君权神授”;

思想文化的专制统治。

(5)积极方面

①政治:

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

②经济:

有利于有效的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开展大规模的生产活动,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③民族关系:

有利于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

民族融合的加强,促进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④对外关系:

中央集权的加强,为抵抗侵略、维护国家主权提供了强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保障。

⑤文化:

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便利了各民族的文化交流,推动了中华民族文化的整体发展。

(6)消极方面

君主专制易形成暴政统治和导致腐败现象的出现,成为阻碍历史发展的因素。

在明清时期,严重阻碍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③思想文化:

加强思想文化控制,文化专制日趋严厉,严重阻碍了科学技术和文化的发展。

④长期的人治传统:

派生出庞大的官僚队伍和特权阶层,极易出现政治腐败和人浮于事的现象。

4.比较明清时期中国和当时西方的政治状况

(1)明清时期

①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空前加强,农业文明逐渐走向衰落。

明太祖废除丞相、雍正帝

设立军机处标志着专制主义皇权达到顶峰。

②中央对地方实行多层次、多渠道的管理,牢牢控制着对官吏的任免、考察、监督权,地方必须服从中央。

(2)同时期的西方

①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西方主要国家相继建立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国王和总统

的权力在不同程度上受到法律限制。

②中央在加强权力的同时,给予地方一定的自治权。

(3)中国与西方政治制度的影响不同

①中国皇帝是最高立法者、最高行政者、最高司法者,其决策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

地方对中央惟命是从,难免会出现人浮于事,缺乏创造性的局面,极大的阻碍了社会进步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中国逐步落后于西方。

②西方逐步建立起资产阶级统治,实行行政、司法、立法三权分立和资产阶级代议制度,有利于防止君主或总统的权力滥用,有效地防止了专制独裁的出现。

地方拥有一定的自治权,有利于地方创造性的发挥,从而促进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专题二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课程标准

列举1840年到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1、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发动的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

2、概述三元里人民抗英、甲午海战、台湾人民反割台、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事迹。

3、体会中国华民族不屈的斗争精神。

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

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1、列举南京大屠杀和“七三一部队”对中国军民犯下的罪行等侵华日军的罪行。

2、简述中国军队抗击日军的几次重大的战役,中国军民坚持敌后抗战等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

3、探讨抗战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4、理解全民族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保证。

体会中华儿女万众一心、浴血奋战和不怕牺牲的斗争精神。

(一)1840~1900年间的列强侵略

1、鸦片战争(1840—1842年)

(1)原因

①根本原因:

19世纪上半期,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成为头号的资本主义强国,急需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

清朝日趋衰弱腐败,内部危机严重;

②直接原因:

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和中国人民的禁烟运动。

③导火线:

虎门硝烟。

(2)结果

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3)《南京条约》(1842年8月)

割香港岛给英国

破坏中国的领土主权;

使香港成为英国进一步侵华的基地。

赔款2100万银元

加剧了清政府的财政负担,加剧了中国人民的贫困;

开创了列强对中国勒索赔款的先例。

开放五处为通商口岸

使中国东南沿海门户洞开,便利了外国势力的侵入。

协定关税

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4)《南京条约》附件(《五口通商章程》、《虎门条约》)

①内容:

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和永久居住等特权。

②影响;

破坏了中国的司法、领土主权;

片面最惠国待遇的规定形成了“利益均沾”惯例,便利了列强对中国的共同侵略。

(5)影响

社会性质的变化

中国的领土主权遭到破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主要矛盾的变化

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成为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革命任务的变化

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成为中国人民的双重任务。

革命性质的变化

中国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

列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修约”要求被拒绝。

英法联军攻占北京,洗劫焚烧圆明园。

英、法、美、俄等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3)条约

时间

条约

内容

1858年

《天津条约》

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增开沿海沿江10处通商口岸;

外国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通航;

外国人可以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传教;

赔偿英法军费各200万两白银,英商损失200万两白银。

1860年

《北京条约》

承认《天津条约》有效;

增开天津为商埠;

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对英法两国损失各增至800万两白银。

沙俄侵占我国东北、西北地区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4)影响

中国丧失大片领土和更多的权益;

清政府开始被列强控制,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中国半殖民地化半封建程度加深。

3、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

明治维新后,日本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对外扩张野心膨胀,制定了以侵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

②具体原因:

日本爆发经济危机,社会动荡,转移矛盾。

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

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

(3)《马关条约》(1895年4月)

割让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等给日本

中国国土进一步沦丧,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赔款白银2亿两

大借外债,使列强进一步控制中国的政治、财政和外交。

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内地。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产品运销内地免收内地税。

列强加紧资本输出,严重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①对中国而言:

《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

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使中华民族的危机进一步加深;

洋务运动宣告破产,清政府的腐败进一步暴露;

面对民族危机,中国的知识界和各阶层以不同的形式展开了救亡图存的斗争。

如:

戊戌变法运动、资产阶级革命派开始斗争、义和团运动。

②对日本而言:

巨额赔款和大量权益大大促进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

对外扩张更加疯狂。

③使远东格局发生变化:

日本的地位迅速上升,一跃成为远东的重要国家,而中国的地位大幅度下降;

列强对远东的争夺更趋激烈。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年)

帝国主义瓜分中国;

镇压义和团运动。

八国联军从天津出发,经过廊坊、天津之战,攻陷北京。

1901年,签订《辛丑条约》。

(3)《辛丑条约》(19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职高对口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