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文明礼仪例子范本模板Word文档格式.docx
《不文明礼仪例子范本模板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不文明礼仪例子范本模板Word文档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我微笑了一下:
“真的对老师还有意见吗?
”“不,老师,你误会了。
其实,今天我们只是感到意外,从来只有我们向老师、大人承认错误,老师向我们学生认错的我还是第一次碰到.我觉得你就像我们的大朋友,我们喜欢像你一样的老师.”说完,他就向我敬了个队礼回教室去了。
真诚的一声“对不起,请原谅"
,我在孩子的眼里看到的除了惊喜,只有善意的微笑,再也没有其他.常常看到有些报刊杂志上的小幽默,明明是家长或老师错了,因为觉得自己在孩子面前承认错误有失自己的威严,所以故意歪曲事实,不肯承认,给孩子幼小的心灵抹上了阴影,自己的形象也在孩子的心目中变质了。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只要我们面对现实,丢弃师道尊严,放下架子,与学生以诚相对,说清过失的原因,学生会看不起我们老师,会不服我们的教育吗?
会不配合我们的教学吗?
不会!
在教唱新歌时,我常常要一边指挥、一边弹琴,还要面向学生,观察学生的表现,所以有时也总要弹错旋律,但是我总会对学生说一声“对不起,请原谅,请大家重新来一遍”,全班学生总会很配合。
久而久之,当学生起来范唱或范奏由于紧张而曲不成调时,学生也会说“对不起,请原谅,老师,可以再给我一次机会吗?
这时教室里就会不约而同响起热烈的掌声。
。
礼仪教育乐在其中
—-文明礼仪教育活动案例
听,五
(1)班教室里不时传来阵阵歌声、掌声和笑声,原来他们在开展《文明礼仪我先行》的主题队会.队会在《咱们从小讲礼貌》的歌声中拉开了序幕,学生自编自演的小品《碰撞以后》生动地再现了学生平时文明礼仪与不文明礼仪的行为,让同学们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新三字经》、故事《孔融让梨》、《程门立雪》让学生重温了古人讲究礼仪、提升修养的故事,从而认识到自己身为二十一世纪的接班人,更应该讲文明礼仪,懂礼仪;
三句半《校园礼仪》让同学们在欢乐的笑声中懂得了遵守校园礼仪应该怎么做;
学生们在“如何争当文明礼仪小标兵”的热烈讨论中感悟到文明礼仪的语言就是一首诗、一幅画,生活的每个日子,都是内容不同的一本书,风格迥异的一幅画,而文明礼仪就是书中最精彩的一段,画中最美的一笔;
诗朗诵《当我们在影院里》使学生懂得了文明礼仪不是拘束,文明礼仪不是纪律,文明礼仪是思想,是意识,是自觉的行为,言行有了规范,生活才能和谐,语言美、行为美,才算真正的美。
最后,学生快乐地唱起了《文明礼仪拍手歌》,真正领会了“美在文明礼仪里”的含义。
最后,老师告诉大家:
文明礼仪是一粒最有生命的种子,只要在心里播下这粒种子,它就会
在我们的精神世界里生根、开花、结果,那样我们的生活就会更加美好,我们的校园就会更加和谐。
文明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古至今,源远流长,它被人们作为衡量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之一,广受推崇。
多年来,我们学校一直十分重视学生的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每月有训练目标,每周有训练重点,从学生的走路、说话、做操、用餐等细小处入手,注重基础、重视细节、强化过程,引导学生自主管理,努力营造文明礼仪和谐的校园.我校利用晨会、夕会、品德课进行宣传教育,要求学生在家做父母喜欢的好孩子,在校遵守学校规章制度,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
学校还专门制订了《青阳实验小学学生文明礼仪行为细则》,分别对学生的进校礼仪、集会礼仪、上课礼仪、家庭礼仪、餐桌礼仪等十个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为了使教育成效落到实处,学校大队部还设立了红领巾监督岗,加大督促力度,开展“文明礼仪”、“卫生"
、“两操”三项竞赛,进行检查评比,督促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以提高学生文明礼仪的自觉性。
应该说,在活动初期,往往能看到学生的可喜变化,可没过多久,学生就有松懈,不能持之以恒地做好.如何提高学生讲文明礼仪懂礼仪的自觉性,巩固文明礼仪教育成果呢?
这就需要我们每位老师深入思考,随时调整教育策略,探索学生适于接受、乐于参加、善于做到的教育途径,让文明礼仪教育之花在校园常开不衰.
作为班主任,对于本班学生的养成教育更是责无旁贷,我们要引导学生参加学校的各项教育活动,要时刻关注学生的表现.同时,还牵挂着班级能否得到流动红旗、能否被评选上国旗班、星级行规示范班等,因此对于学生的疏忽或不理想的表现尤其着急.记得每学期期初,我总是指导学生复习礼仪规范要求、小学生守则等,学生往往都能熟练地背诵。
可是,平时还是有学生早读不自觉、不戴红领巾、上下楼梯不逐级行?
?
为此常常被纪律员给扣分,当问及他相关的礼仪要求,又明白得很。
这些同学因自己的随意为班级抹了黑,不仅自己被老师批评,还被班里其他的同学所指责。
可是他却屡教不改。
我生气之余不禁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猛然醒悟:
理论的说教对于小学生来说略显苍白,小学生的自控能力、荣誉感是有差异的,仅靠现有的激励措施肯定不能确保全体学生都达到要求。
于是,我一直在想,怎样将道理寓于喜闻乐见的形式中让学生喜欢接受并乐意去做呢?
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比较容易记住影像、故事、歌曲等形式中的内容,每次上课他们都让我放课文的动画,还经常要求我在课上讲故事。
我灵机一动,何不将文明礼仪教育的内容也换化成这些形式呢?
这样学生或许会印象更深刻些。
于是,当有一次,两位同学课间因一点小事而发生争执以后,我便因势利导,让他们排练了小品《碰撞以后》,然后在晨会课上演给大家看,接着组织同学们讨论。
没想到,这么即兴的表演不仅让两位吵架的学生化干戈为玉帛,更让大家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学生们又向我提出演第二次《碰撞以后》,我立即饶有兴致地问他们怎么演,看完后我不仅为自己的灵感叫好,更感叹学生的创造力与接受力,同时启发了我后来的教育思路。
我鼓励学生将文明礼仪知识编成文明礼仪三字经、拍手歌、三句半等在课间经常说、读,在朗朗上口的诵读中,学生真正牢记了文明礼仪要求。
每当再有学生胸前没有红领巾,旁边的同学立即会来上一句:
“红领巾要天天戴!
”当地上再出现纸屑时,见到的同学便会弯腰拾起,口里还念着“见到废纸不放过!
“不、放、过!
”看着这一切,我欣慰地笑了。
原来,文明
十、介绍班级文明小标兵
十一、结尾:
唱童谣《文明礼仪拍手歌》
齐唱《歌声与微笑》。
【活动反思】
活动以多种形式展示了队员在礼仪教育中,对文明礼仪的理解;
在实践礼仪中,对文明礼仪的感悟。
检测与表演相结合,让队员在活动中加深了文明礼仪知识的把握,提高了对文明礼仪的认识。
辨析交流与小品相结合,让队员们在讨论合作中增强对文明礼仪的辨析能力,提高文明礼仪执行的自觉性。
考核竞赛与双语相结合,让队员在实践行动中增强交际能力,提高文明礼仪的能力。
总之,教育寓活动之中,体现了学校的特色。
讲文明、守礼仪、贵坚持
——思品礼仪教学案例
青阳实验小学刘芳
流一下,你属于什么型,并坦诚地说说自己还存在的不足,好吗?
请你写一写主要的问题是什么?
【案例反思】这部分分两个环节对同学进行了文明礼仪的检测.首先是检测学生在理论知识方面的掌握情况,只有了解、知道了在校文明礼仪的知识点,才可以落实到实际行动中来呀!
把小学生在校最基本的文明礼仪,如“进校礼仪”、“课间礼仪”、“上课礼仪”、“尊师礼仪”、“用餐礼仪”、“交往礼仪”、“升旗礼仪”言简意赅的再次出现在学生面前。
与其说是文明礼仪的知识竞赛,不如
【
【案例反思】著名的儿童教育专家关鸿羽说:
“习惯培养需要训练”。
著名的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重视做中学,实践中养成习惯。
任何良好礼仪习惯的养成,必须通过学生亲眼看、亲耳听、亲身实践,这里通过榜样的力量,让学生眼见为实,耳闻为实,明确自己行为的目标方向。
通过课堂教学,在多次体验中反复积累,让他们坚定“讲文明礼仪,守礼仪,贵坚持”的信念,最终使学生把外在的行为表现真正内化成稳定的心理品质
【片段四】四、实践
师:
请看出示(日常友情提示:
1、写一句警句,张贴在写在显目的地方,经常提醒自己.
2、请家长、师友、同学督促自己.3、制作一本奖励薄,夸夸自己每天做的好的行规.3、制作一本忏悔录,记录每天做的不够好的反思。
4、自己设计一张礼仪日表,每天照一照。
)任意选择,持之以恒,相信你会成为一名坚持讲文明礼仪守礼仪的好少年.
今天我们就先请同学来写一句警句,时时提醒自己。
去寻找培养学生良好礼仪习惯的一些训练科学、规范的好方法。
让礼仪之花常开孩子们心中。
少一点说教,多一点行动
——文明礼仪教育案例
青阳实验小学刘燕红
“某某同学,你桌子旁边有一张废纸。
”
“这不是我扔的。
“不是你扔的就不能捡一下吗?
”篇二:
身边的文明礼仪故事
文明礼仪是什么?
文明礼仪是路上相遇时的微笑;
是同学有困难时的热情帮助;
是平时与人相处时的亲切;
是见到老师时热情的问候;
是不小心撞到对方时的一声“对不起”;
是自觉将垃圾放入垃圾箱的举动;
是看到有人随地吐痰时的主动制止,是在公共场所不大声的喧哗。
.。
.文明礼仪是一种品质,文明礼仪是一种修养。
今天让我告诉你发生在我身边的文明礼仪的故事讲给你听吧!
暑假期间,我和我的好朋友要出去学游泳,路很长还要乘公交车呢!
烈日炎炎,我们跑进公交车里,“真爽啊!
”我们第一个反应到。
但也非常得挤.老,弱病残幼专座上还坐着一些年轻人在谈笑风生。
“真不懂礼仪!
”朋友说到,“让一些白发苍苍的爷爷奶奶们站着!
”他显得非常气愤.我也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抢了一个位置,一屁股坐了下来,还帮我的好朋友“占"
了一个好位置,我急忙呼唤;
“喂!
这里有位置!
”咦?
他到哪儿去了?
我东张西望。
那时,我还不知道,他正在帮一些老年人寻找位子,匆忙中就没有听见我在叫他。
多好的伙伴儿呀!
他让我,不!
整个公交车里的人们懂得了文明礼仪!
我身边的文明礼仪小故事
文明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哪怕是一个手势、一句话语。
帮助别人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文明的行为。
它可以表现出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友谊。
像这种讲文明、有礼貌的小故事,在我们身边可谓是数不胜数的!
一天晚上,我正在房间里做作业,突然听到轻轻的“笃笃笃"
的敲门声.是谁?
爸爸?
他还没回家呢!
妈妈?
她正在做家务呢!
对了,一定是楼上或楼下的人家的敲门声吧,我便继续做我的作业。
刚动笔,又是一阵轻轻的敲门声,随即传来:
“宝贝,妈妈可以进来吗?
”啊,原来是妈妈!
我赶紧喊道:
“妈妈,快进来吧!
”妈妈微笑着进了门.我不解地问:
“你想进来就进来好了,干吗还敲门呢?
”妈妈摸了摸我的头说:
“你正在专心地做作业,我突然推门而入,会吓你一跳的!
”“嘿,妈妈,我是小男子汉,我可不会被吓着的!
”“看你急的,最主要的是我这样做那是对你的尊重,也是文明的表现呀!
你说是不是?
”妈妈笑眯眯地看着我。
听了妈妈的话,我觉得妈妈比平时更美了。
联想到平时我进出爸爸妈妈的房间都是长驱直入,我的脸红了:
妈妈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教育我,为我做榜样啊!
“好了,不打扰你了,做作业吧!
妈妈出了我的房间,又轻轻地关上了房门。
做完作业,呀,已经八点多了:
“去看看妈妈吧!
”走到门前,刚想推门而入,猛地想起了刚才妈妈的表现,立刻收住脚,定了一下神,举起手,敲了三下.凝神一听:
“请进!
”我赶忙打开了门,冲向妈妈的怀抱。
“哎哟,吃不消,吃不消!
”妈妈捧起我的脸,亲了一下说:
“好儿子,也知道敲门了?
”我难为情地笑了。
“真是妈妈的好儿子!
记住,文明,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今天做起!
母子俩笑成了一团。
原来,一个小小的文明的举动,会给人带来这么多的快乐呀!
如果人人都讲文明,我们的社会该会多么和谐、快乐呀!
篇三:
文明礼仪历史故事
1、将相和—负荆请罪
蔺相如是春秋战国时期赵国的大臣,他很有见识和才能.在“完璧归赵”、“渑池相会”两次外交斗争中,捍卫了赵国的尊严,地位在名将廉颇之上。
这使廉颇很不服气,他对别人说:
“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为赵国立下了赫赫战功。
蔺相如不过是凭一张嘴巴,说说而已,有什么了不起,反而爬到我的头上.一定要侮辱他一番.”蔺相如听说后,尽量不跟廉颇会面,每次出门,避开廉颇,有时甚至装病不去上朝。
有一次蔺相如外出,远远看见廉颇的车马迎面而来,连忙叫车夫绕小路而行。
蔺相如手下的人对他这样卑躬让步的作法感到委屈,纷纷要求告辞还乡。
蔺相如执意挽留,并耐心地向他们解释说:
“诸位认为廉将军和秦王相比,哪个厉害?
”众人都说:
“当然廉将军不及秦王了。
蔺相如说:
“对啦,天下的诸候个个都怕秦王,可是为了赵国,我敢在秦国的朝廷上斥责他,怎么会见到廉将军倒反而害怕了呢?
你们的心情我是理解的,可是,你们想过没有,强大的秦国之所以不敢攻打赵国,就是因为赵国有我和廉将军两人的缘故。
如果两虎相斗,势必两败俱伤。
我不计个人恩怨,处处让着廉将军,是从国家的利益着想啊。
”听了这番话,大家都消了气,打消了告辞还乡的念头,反而更加尊敬蔺相如了。
后来,有人把蔺相如的话告诉了廉颇,廉颇大受感动,惭愧万分,觉得自己心胸竟然如此狭窄,实在对不起蔺相如,决心当面请罪。
一天,他脱下战袍,赤身背着荆条,来到蔺相如的府第,“扑”地跪在地上,老泪纵横,泣不成声地对蔺相如说:
“我是一鄙陋的粗人,见识浅薄,气量短小,没想到您对我竟这么宽容大量,我实在无脸见您,请您用力责打我吧!
就是把我打死了,也心甘情愿.”蔺相如见到这情景,急忙扶起廉颇,两人紧抱在一起。
从此两人消除了隔阂,加强了团结,同心协力,保卫赵国,强大的秦国更加不敢轻易地侵犯赵国了。
2、团结友爱-—心平气和的刘铭传
清廷派驻台湾的总督刘铭传,是建设台湾的大功臣,台湾的第一条铁路便是他督促修的。
刘铭传的被任用,有一则发人深省的小故事:
当李鸿章将刘铭传推荐给曾国藩时,还一起推荐了另外两个书生.曾国藩为了测验他们三人中谁的品格最好,便故意约他们在某个时间到曾府去面谈。
可是到了约定的时刻,曾国藩却故意不出面,让他们在客厅中等候,暗中却仔细观察他们的态度。
只见其他两位都显得很不耐烦似的,不停地抱怨;
只有刘铭传一个人安安静静、心平气和地欣赏墙上的字画。
后来曾国藩考问他们客厅中的字画,只有刘铭传一人答得出来。
结果刘铭传被推荐为台湾总督。
按语:
没有耐性的人,必定缺乏坚毅持久、克服万难的精神,自然成就不了甚么伟大的事业。
我们希望将来能有所作为,首先便须磨炼自己的耐心和毅力。
3、孔融让梨
孔融(153—208年),鲁国人(今山东曲阜),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他的文学创作深受魏文帝曹丕的推崇。
据史书记载,孔融幼时不但非常聪明,而且还是一个注重兄弟之礼、互助友爱的典型。
孔融四岁的时候,常常和哥哥一块吃梨。
每次,孔融总是拿一个最小的梨子。
有一次,爸爸看见了,问道:
“你为什么总是拿小的而不拿大的呢?
”孔融说:
“我是弟弟,年龄最小,应该吃小的,大的还是让给哥哥吃吧!
孔融小小年纪就懂得兄弟姐妹相互礼让、相互帮助、团结友爱的道理,使全家人都感到惊喜。
从此,孔融让梨的故事也就流传千载,成为团结友爱的典范。
4、程门立雪
“程门立雪”这个故事出自《宋史?
杨时传》:
“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
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去。
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程门立雪”说的是宋代学者杨时和游酢向程颢、程颐拜师求教的事。
杨时、游酢二人,原先以程颢为师,程颢去世后,他们都已四十岁,而且已考上了进士,然而他们还要去找程颐继续求学。
故事就发生在他们初次到嵩阳书院,登门拜见程颐的那天。
相传,一日杨时、游酢,来到嵩阳书院拜见程颐,但是正遇上程老先生闭目养神,坐着假睡。
这时候,外面开始下雪。
这两人求师心切,便恭恭敬敬侍立一旁,不言不动,如此等了大半天,程颐才慢慢睁开眼睛,见杨时、游酢站在面前,吃了一惊,说道:
“啊,啊!
他们两位还在这儿没走?
这时候,门外的雪已经积了一尺多厚了,而杨时和游酢并没有一丝疲倦和不耐烦的神情.
这个故事,就叫“程门立雪”,在宋代读书人中流传很广。
后来人们常用“程门立雪”的成语表示求学者尊敬师长和求学心诚意坚。
5、千里送鹅毛
千里送鹅毛"
的故事发生在唐朝.当时,云南一少数民族的首领为表示对唐王朝的拥戴,派特使缅伯高向太宗贡献天鹅。
路过沔阳河时,好心的缅伯高把天鹅从笼子里放出来,想给它洗个澡。
不料,天鹅展翅飞向高空.缅伯高忙伸手去捉,只扯得几根鹅毛。
缅伯高急得顿足捶胸,号啕大哭。
随从们劝他说:
“已经飞走了,哭也没有用,还是想想补救的方法吧。
”缅伯高一想,也只能如此了.
到了长安,缅伯高拜见唐太宗,并献上礼物.唐太宗见是一个精致的绸缎小包,便令人打开,一看是几根鹅毛和一首小诗。
诗曰:
“天鹅贡唐朝,山高路途遥。
沔阳河失宝,倒地哭号啕。
上复圣天子,可饶缅伯高。
礼轻情意重,千里送鹅毛。
”唐太宗莫名其妙,缅伯高随即讲出事情原委.唐太宗连声说:
“难能可贵!
难能可贵!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这个故事体现着送礼之人诚信的可贵美德。
今天,人们用“千里送鹅毛”比喻送出的礼物单薄,但情意却异常浓厚。
篇四:
文明礼仪小故事
文明礼仪
礼仪是在人际交往中,以一定的、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现的律己敬人的过程,涉及穿着、交往、沟通、情商等内容。
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一个人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
从交际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人际交往中适用的一种艺术、一种交际方式或交际方法,是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示人以尊重、友好的习
惯做法。
对一个人来说,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一个社会来说,礼仪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序、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
道德也许是一张纸的厚度,也许是一点耐心的等待,也许是一句善良的问候,更也许只是一个微笑。
一言一行总关情,在不经意间,我们传播着热情,尊重,关爱和友谊,这就是讲文明。
这点点滴滴的赞美和欣赏,如甘霖似雨露,滋润着我们的心田.
有一次,我在电视里看到欧洲文明古国德国,在号召全国人民讲文明、讲礼貌,找回日耳曼民族古老的礼仪。
同时,举例讲了一个老奶奶经过马路,路上虽然只有她一个人,但她依然等红灯变绿灯才走。
老奶奶回答说:
“我怕楼上的孩子们看到后,以为红灯是可以通行的。
英国著名教育家约翰·
洛克说:
“礼貌是儿童与青年所应该特别小心养成习惯的一种大事。
这点,我们应向周总理学习,美国总统尼克松曾在他写的《领袖们》一书对此作过评价.尼克松说:
“周恩来的敏捷机智大大超过我能知道的其他任何一位世界领袖。
这是中国独有的特殊的品德,是多少世纪以来的历史发展种种中国文明的精华结晶,他待人很谦虚但很沉着坚定。
周恩来的文明谈吐、礼貌举止和他所具的令人折服的气质和风度,正是他那高尚的品德、宽阔的胸襟、超群的智慧、美好高尚心灵的生动体现。
看来,文明、礼仪是非常重要的。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做呢?
首先,注意培养自己美好高尚的心灵。
从表面上看,文明礼貌是外在的,而实际上外在的形式下蕴含着内在思想和情感.真正讲文明懂礼貌的人,是有着美好心灵的人,美好的语言来自于美好的心灵,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言为心声"
、“形为
内现"
其次,要在实践中用文明礼貌的道德标准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
文明礼貌,重在表现.主要包括四点:
①谦虚礼让②谈吐文明③举止端庄④讲究卫生。
我想,你若能做到以上四点,也不愧为“礼仪之邦"
的成员了。
德国著名文学家歌德有句话说得好:
“一个人的礼貌就是一面照出他的肖像的镜子。
”的确,人们总是根据你的
言谈举止评价你。
因为,礼貌是人类和谐相处的金钥匙,只有拥有它
才会有幸福、快乐。
孔融让梨
孔融(153—208年),鲁国人(今山东曲阜),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他的文学创作深受魏文帝曹丕的推崇。
据史书记载,孔融幼时不但非常聪明,而且还是一个注重兄弟之礼、互助友爱的典型。
孔融四岁的时候,常常和哥哥一块吃梨。
有一次,爸爸看见了,问道:
“你为什么总是拿小的而不拿大的呢?
孔融说:
孔融小小年纪就懂得兄弟姐妹相互礼让、相互帮助、团结友爱的道理,使全家人都感到惊喜.从此,
孔融让梨的故事也就流传千载,成为团结友爱的典范。
孔子尊师
公元前521年春,孔子得知他的学生宫敬叔奉鲁国国君之命,要前往周朝京都洛阳去朝拜天子,觉得这是个向周朝守藏史老子请教“礼制"
学识的好机会,于是征得鲁昭公的同意后,与宫敬叔同行。
到达京都的第二天,孔子便徒步前往守藏史府去拜望老子。
正在书写《道德经》的老子听说誉满天下的孔丘前来求教,赶忙放下手中刀笔,整顿衣冠出迎。
孔子见大门里出来一位年逾古稀、精神矍铄的老人,料
知道它是如何乘风云而上天的。
老子,其犹龙邪!
汉明帝敬师
亲自临丧送葬,并将其子女作了妥善安排。
曾子避席
“曾子避席”出自《孝经》,是一个非常著名的故事。
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有一次他在孔子身边侍坐,孔子就问他:
“以前的圣贤之王有至高无上的德行,精要奥妙的理论,用来教导天下之人,人们就能和睦相处,君王和臣下之间也没有不满,你知道它们是什么吗?
”曾子听了,明白老师孔子是要指点他最深刻的道理,于是立刻从坐着的席子上站起来,走到席子外面,恭恭敬敬地回答道:
“我不够聪明,哪里能知道,还请老师把这些道理教给我.”
在这里,“避席”是一种非常礼貌的行为,当曾子听到老师要向他传授时,他站起身来,走到席子外向老师请教,是为了表示他对老师的尊重。
曾子懂礼貌的故事被后人传诵,很多人都向他学习。
程门立雪
杨时(1053?
1135)是北宋时一位很有才华的才子,南剑州将乐人(今属福建)。
中了进士后,他放弃做官,继续求学。
程颢(1032?
1085)、程颐(1033?
1107)兄弟俩是当时很有名望的大学问家、哲学家、教育学,洛阳人,同是北宋理学的奠基人.他们的学说为后来的南宋朱熹所继承,世称程朱学派。
杨时仰慕二程的学识,投奔洛阳程颢门下,拜师求学,4年后程颢去世,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