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和号战列舰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856290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45.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和号战列舰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大和号战列舰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大和号战列舰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大和号战列舰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大和号战列舰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和号战列舰文档格式.docx

《大和号战列舰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和号战列舰文档格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和号战列舰文档格式.docx

1937年(昭和12年)3月29日,将建造“大和”及“武藏”的计划名由“A140-F6”改为作临时使用的“第一号舰”及“第二号舰”。

8月21日,由米内光政海军大臣下达大和制造训令“官房机密第3301号”。

完成日期预定为1942年(昭和17年)6月15日。

同年11月4日,于广岛县吴市的吴海军工厂造船船坞〔造船船渠〕开始动工。

该干船塢曾经建造过战列舰“长门”及航空母舰“赤城”,这次因建造“大和”的关系而进行扩建,完成后长314米、宽45米、深11米。

当时为了不让英国及美国知道建造中的“大和”己超越该国的战列舰,因此成为机密并秘密地建造,连给设计者等人员的辞令亦在下达后即场回收。

46厘米炮弹(于大和博物馆中保存)

据说最初海军方面只有部份人知道正建造“大和”。

为了保持机密,在能俯视造船厂的地方都加上围板。

而为了禁止外人知道船坞中军舰的长度,就连船坞上也加上屋顶,亦在周围加上经干燥过的和棕榈树叶(唐棕榈叶。

经干燥后可制成“帚”使用)。

从事建造的人身份被严密调查,向非直接相关人员只提供最低限度的情报。

而造船所本身亦执行着严谨的机密管制。

在见到建造船坞的山上亦有宪兵驻守。

不过,在海军相关人士之间,建造这巨大战列舰的事实是公开的秘密[。

海军兵学校学生乘坐练习机在“大和”上空飞行的时候,教官甚至向学生们作出说明。

可是,大和型战列舰在建造期间所执行的机密保持措施,却被很多建造舰只的相关人员指摘太过严厉。

其后在1940年(昭和15年)8月8日下水,尽管说是下水,但绝不是字面般如“武藏”从船台这样下水,而是在“大和”所在的船坞注水,再由拖船拉出来而已。

而且,由于保持机密,进水式(下水典礼)并没有向外公布,仅有高官100名及进水作业员1000名等监察著,因此世界第一的战列舰的下水典礼显得非常冷清。

本来是预定天皇陛下御临出席下水典礼(“天皇陛下进水式御临席”)的,但结果只是久迩宫朝融王大佐(皇族军人)出席,而海军大臣代理嶋田繁太郎海军中将更只是低声说出将暂称“一号舰”的巨舰正式命名为“大和”。

海军的名舰命船有个惯例,由海军省建议两个舰名后再由天皇选定1个,不过除“大和”外的另一个候选舰名是什么就不得而知(有一说法为“飞驒”)。

“大和”于10月19及20日进行航行试验,在同月30日的全力公试中全速记录为27.46节﹐11月25日山本五十六及联合舰队司令部登上“大和”参观。

于1941年12月7日完成公试,并在同年12月16日服役并编入第一战队。

供昭和天皇所天覧的1/500“大和”模型,放置在海军舰政本部的金库作保管。

同时,“大和”使用了很多当时最新的技术。

球状船首用以增加航行速度,而在烟囱的开口处就使用了蜂巢状的装甲。

其他的就是采用了非常巨大的观测用望远镜及测距仪,在下水的时候为世界上最新最精锐的舰型。

电波探信仪(即雷达)在服役后顺次序陆续安装。

不过在初期时其性能并不安定,直到1944年(昭和19年)以后才转用量产的假称二号电波探信仪二型(22号电探)才有改善,该为日本制造的电探中比较能发挥到良好的性能,但与欧美的相比仅为性能不足的代用品。

战历

舰队于文莱出港,并航向莱特湾

(由右起“长门”、“武藏”、“大和”…1944年10月)

于莱特湾上空俯瞰的“大和”。

被美军军机空袭期间,进行回避行动中的“大和”。

锡布延海海战中被直击弹击中第一炮塔的“大和”(1944年10月24日)

于萨马岛海战向美军航空母舰队进行炮击的“大和”。

后方为妙高型重巡洋舰。

于萨马岛海被美军军机球发现的“大和”。

后方为金刚型战列舰。

1942年(昭和17年)2月12日,“大和”成为联合舰队旗舰。

因“大和”比前旗舰战列舰“长门”的居住性更佳,而令参谋们相当欢喜。

在3月30日,“大和”的46厘米的主炮向距离38100米外的地点进行主炮射击训练。

5月29日,因中途岛作战的关系,山本五十六联合舰队司令长官乘坐“大和”从柱岛出航,但是﹐其间只是在主队后方,并且没有与与美以炮火进行交战。

6月10日,以二号副炮及高角炮向美军潜艇发炮。

同年6月14日回归柱岛。

不与机动部队同行的原因﹐实为与战前开始的舰队决战思想相同,以航空母舰是前卫部队,战列舰为主力部队的核心思想作为兵力配备﹐与舰艇最高速度并没有直接的关系。

实际上,主力航空母舰中最低航速的“加贺”与大和型战列舰的速度差近乎0,飞鹰型航空母舰25节的速度比大和型更慢。

日本海军确切认识到航空母舰才是海军的主要战斗力是在中途岛海战败战以后,尽管这个时候已经很少,但编配上战列舰仍为主力部队。

美国海军方面收到中途岛海战的情报后,以战列舰“田纳西”号、“密西西比”号、“爱达荷”号、“新墨西哥”号、护卫航空母舰“长岛”号为中心的第1任务部队由旧金山出发。

而该部队将会与在夏威夷西北1,200浬外的战列舰“科罗拉多”号、“马利兰”号合流,以准备防御日本舰队对西海岸的攻击,其实,以航空母舰作为战列舰前卫部队使用,于这时而言日美两军的思想并没有太大分别。

就算日本舰队在丧失4只航空母舰后仍强行攻击中途岛,美军该6只战列舰亦可用作防卫。

1942年(昭和17年)8月7日,美军开始进攻瓜达尔卡纳尔岛,正式打响瓜达尔卡纳尔岛之战。

8月17日因支援所罗门方面而从柱岛出航。

8月21日航行到葛莱姆斯岛附近[41],期间发生第二次所罗门海战。

8月28日经楚克群岛特拉克锚地入港。

在入港前,受到美军发射3枚鱼雷攻击,不过当中2杖自爆,之后成功避开第3枚。

当时曾经被考虑编入参加亨德森基地舰炮射击任务,但后来被取消。

在第三次所罗门海战中,旧舰金刚型战列舰“雾岛”被与“大和”同世代的美军新锐战列舰“南达科他号”号与“华盛顿”号击沉。

以这时期来说,有意见指出联合舰队对投入大和型战列舰作战的态度相当消极,而反观美国则较为积极。

1943年(昭和18年)2月11日,以“大和”运用经验为基础,并改良了通信、旗舰设备的大和级‎2号舰“武藏”,取代“大和”成为联合舰队旗舰。

5月8日,“大和”从楚克出航航向柱岛。

在吴增强了对空兵器后,再装上21号电探及22号电探等的雷达装备。

于8月16日再次航向楚克。

虽然所罗门群岛的作战战局不断恶化,但“大和”仅停留在楚克岛的锚地没有参加实战,至于“武藏”与“长门”的情况也跟“大和”一样,依然没有特别的举动。

乘员毎天除日常指定活动及舰上保养外没事可做,而“大和”高居住性与餐饮上的优待等方面的结合,被其他舰只及陆军将兵揶揄为“大和旅馆(大和ホテル)”。

在作战行动完结的时候驱逐舰会横靠“大和”,而驱逐舰乘组员就经常使用“大和”上巨大整齐的浴室。

然而在10月中旬被命令往马绍尔群岛出击。

因为得到了预计美军特遣舰队(机动部队)可能向马绍尔移动的情报。

旗舰“武藏”以下包括“大和”以及“长门”的主力舰队准备向楚克进发时已有寻机决战的觉悟。

但是,在4日间的等待及埋伏下并没有遇上美军特遣舰队。

10月26日于楚克岛归港。

1943年(昭和18年)12月,“大和”参加了戊一号输送部队。

该部队以“大和”及驱逐舰“秋云”、“山云”、“谷风”等组成,并由横须贺出发,将独立混成第一联队及军需品由日本送到楚克锚地参与作战。

12月25日楚克岛以西180海里被美军潜艇“𫚉

鱼”号的鱼雷攻击,3号炮塔右舷被鱼雷击中。

“大和”被鱼雷击中后将速度增至18节回避。

当是时并没有人感觉到被鱼雷击中,不过发现船身有稍微异常的倾斜。

爆炸的冲击将船舷侧水线装甲后的支撑肋条插入舰体内,令固定防御弹片的纵向墙铆钉飞脱,而机械室及3号炮塔上部的火药库生入水的情况。

船内入水量约3000至4000吨。

敌弹命中水线钢板下端附近可能更舰身入水,使海军方面重新认识在装甲实射试验期间所忽略但又危险且致命的缺陷。

在楚克进行了应急的维修后返回日本内地。

为对应这个缺陷,在水密隔舱上进行加强入水极限的改装。

在修理期间,一并装两舷的副炮移除,并新装上6座高角炮及增设多挺机枪,希望强化其对空兵装。

1944年(昭和19年)5月4日,宇垣缠中将将第一战队旗舰由“长门”改为“大和”。

6月14日,参加为迎击于比亚克岛登陆的美军的浑作战,在美军于塞班岛登陆后浑作战随即中止。

其后“大和”及“武藏”共同北上﹐并与小泽机动部队合流。

于6月15日参加马里亚纳海战(菲律宾海海战)。

日本海军首次将战列舰‎编入机动部队掩护航空母舰作战。

“大和”所属于栗田健男中将指挥的前卫舰队。

6月19日,将在前卫舰队上空经过的日本方面第一次攻击队被误认为美军军机,周遭的舰艇向他们作出射击,犯下了击落数架友机的失误情况。

证言指出当时“大和”并没有发炮。

同日,日本军机动部队被美军潜艇以鱼雷攻击,丧失了航空母舰“大凤”及“翔鹤”。

6月20日,“大和”向美军攻击队发射27发三式弹。

这是“大和”初次于实战中使用主炮发射该弹。

6月24日,“大和”返回日本。

停泊约10日后,搭载着陆军将兵与物资航向新加波,7月16日,到达加林锚地。

之被在这里进行3个月的间训练,10月时将甲板涂装成黑色。

莱特湾海战

1944年(昭和19年)10月22日,“大和”参加莱特湾海战并为第二舰队(通称栗田舰队)第一战队旗舰,于文莱出击﹐目标为消灭美军登陆上船队。

23日清晨,栗田舰队的旗舰重巡洋舰“爱宕”被潜艇击沉,所以暂时由乘坐于“大和”的第一战队司令官宇垣纒中将暂代指挥。

黄昏的时候,栗田健男中将移乘到“大和”,因此第二舰队旗舰也改到该处,不过这样令到两个司令部同时设于“大和”内,而令舰桥内弥漫着沈重的气氛。

24日﹐姊妹舰“武藏”于锡布延海受到空袭而丧失。

而“大和”于舰前部被1枚炸弹命中。

25日早上7时,于萨马岛海发现美军护卫航空母舰舰队,因此立即与其他舰艇共同进行水上射击以攻击美军。

在这次战斗中,“大和”总共发射了104枚主炮弹。

而“大和”在32,000米的远距离外于第一次齐射时发射的炮弹交叉夹中目标,美国方面以“炮术士官所期待的完美落点”作评价。

可是,护航航空母舰“加里宁湾”号的评价却为“射程距离正确,方位低劣”。

有证言指出当时的大和炮术长能村(后为大和副长),在射击期间主炮炮弹配置为前部6门中装填2枚穿甲弹,其余4门则装填三式弹。

都竹卓郎在战后查证过两军的文献及自己本身的记忆,认为《战藻录》讲述“对31公里外的炮战开始,2、3次齐射后1只击破,转换其他目标(31キロより砲戦開始、2、3斉射にて1隻撃破、目標を他に変換す)”为既定的事实[67],最初被认为是“正规航空母舰”的“怀特普莱恩斯”号实为护卫航空母舰,而另外一艘则是护航空母舰“方肖湾”号。

当时“怀特普莱恩斯”号被附近爆炸的炮弹轰到振荡并正喷著黑烟,“大和”就此判断“击破1只正规航空母舰”并更改目标到其他舰只。

而美军方面的记录则指出,当时“怀特普莱恩斯”号因身处随时击中的危险之中而开始施放烟幕。

在能村的回忆当中,向第一目标作四次齐射后“由于美国开始施放烟幕令视认目标困难,所以使之损伤后就转到攻击其他航空母舰(米軍の煙幕展開のため目標視認が困難となり、別の空母を損傷させようと目標を変更”。

战斗中,“大和”被美军驱逐舰所发射的鱼雷左右夹着船体,在未离开鱼雷射程极限之前一直也是背对着美军航空母舰方向航行。

更甚的是,美军驱逐舰所发放的烟幕及突如其来的暴风,令使用光学测距来引导射击的只有很短的时间。

在战斗的后半中,开始实施使用假称二号电波探信仪二型来进行雷达引导射击。

这战斗当中,发生“大和”使用右舷高角炮及机枪射击美军沉船及生还者的场面,直到森下舰长及能村副长出面才能制止。

根据克拉克·

雷诺斯(ClarkG.Reynolds)编写的著作《TheCarrierWar》中指出,美国护卫航空母舰“甘比尔湾”号是被“大和”主炮所发射的1枚炮弹所击中而发生大火并沉没,但是日本重巡洋舰“利根”舰长黛治夫大佐却提出反论,在其著书中指出“战列舰部队的主炮弹击中敌方航空母舰并使其发生大火并非事实(戦艦部隊の主砲弾で敵空母が大火災を起こしたような事実はなかった)”。

在美军方面的记录也指出“甘比尔湾”号被“大和”击中而发生发生大火并非事实,该日早上8时15分,最初击中“甘比尔湾”号的是洋舰“羽黑”及“利根”所发射的20.3厘米炮弹。

“甘比尔湾”号被击中的说法也用使用在大冈升平的“与太话(よた話)”之中。

在美军方面,大约0725﹣0730,驱逐舰“霍尔”号及“约翰斯顿”号遭到战列舰主、副炮的攻击。

这时能向该两舰作炮击的战列舰有“金刚”,但“金刚”于0725因入进暴风范围内停止射击,而同型舰“榛名”方面这时并没有作出射击,只有在0727报告以主炮射击“巡洋舰轰沈”的“大和”才有命中的可能性。

再者,第七战队的重巡洋舰也向“霍尔”号及“约翰斯顿”号射击,但这次炮击并没有迹象显示能够给美军驱逐舰造成致命伤,即使是被“战列舰的主炮弹”打中,但“霍尔”号舰桥上的Mk37射击指挥装置也没有被轰掉。

而“约翰斯顿”号方面,也因被第十战队的轻巡洋舰“矢矧”及以下给予致命的攻击,所以没有被“大和”直接送往海底的可能性。

尚且该海战中,有说法指“大和”在使用电测射击期间误击友方的重巡洋舰“鸟海”,但在“鸟海”及“筑摩”被击伤的期间﹐日本战列舰没有任何能对该两舰作出误射的射击机会,因此这说法实为误解。

有关美军方面的损伤,当中护卫航空母舰“甘比尔湾”号、驱逐舰“约翰斯顿”号、“霍尔”号、护卫驱逐舰“塞缪尔·

罗伯茨”号被击沈。

其后,美军护卫航空母舰部队被关行男海军大尉所指挥的神风特攻队敷岛队突袭,护卫航空母舰“圣罗”号瞬间被击沈,另外亦有数只受损。

萨马岛海炮击战后,栗田长官因接到辖下舰队附近发现美军特遣舰队的误报,所以命令舰队不突入莱特湾并且立刻调头。

在宇垣的著作中,描写出当时“大和”舰桥的混乱情况。

在回程引途中,于文莱附近被美国陆军航空队军机攻击。

因剩余弹药不足的关系只作近距离的对空攻击,期间击落当中数架。

往返的航程中,第一炮塔因美军的轰炸而中了4枚炸弹,但对后续战斗没有影响。

而直击炮塔的炸弹,由于装甲太厚的关系,炸弹不但被弹走,并且只令炮塔上的天盖涂漆剥落﹐不过炸弹在空中爆炸期间令附近25毫米机枪的操作员有所死伤。

根据第二炮塔长奥田特务少佐的手记中记述,炸弹命中后的冲击令第二炮塔的人员大半因脑震荡而倒下。

另外,前甲板因炸弹爆炸令铆钉底座仓库近水面产生破孔,令舰体前部入水3000吨﹐后来因需要复原倾斜在后部注入2000吨水。

10月28日,“大和”回到文莱[81]。

11月8日﹐因多号作战关系而由文莱出击,其目的是为吸引盟军空军的注意,后于11日归港,并没有发生特别的战斗。

11月16日,以主炮对应15架B-24轰炸机的机袭击、当中3架被击落。

同日黄昏,“大和”与战列舰“长门”、“金刚”、驱逐舰“浦风”、“雪风”、“矶风”等返回日本内地,途中“金刚”及“浦风”于台湾冲被潜艇击沈。

11月23日,回到呉。

此时宇垣中将退舰,而有贺幸作大佐成为“大和”第五代舰长,取代第4代的森下信卫(期后森下成为第二舰队参谋长而再次乘舰)。

由于姊妹舰“武蔵”的沈没,令之前相信大和型战列舰为不沈舰的乘组员带来很大冲击,总括来说,亦有不少人有与“大和”运命与共的觉悟。

在宇垣的战藻录中有这样的记述“呜呼,我失去了半身!

我实在没有任何辩解。

其这样离去后再没能替代大和东西。

今日武藏的悲运会轮到明日大和(嗚呼、我半身を失へり!

誠に申訳無き次第とす。

さり乍ら其の斃れたるや大和の身代わりとなれるものなり。

今日は武蔵の悲運あるも明日は大和の番なり)”。

特攻前夕

最终时的“大和”。

为美国方面的资料,并按照最新的研究考证,不过一号炮塔两旁,炮塔上的机枪形状与日本方面考证有所不同。

3月19日的呉空袭中,正在回避敌机攻击的“大和”。

在莱特湾海战后﹐联合舰队在事实上已经名存实亡。

由大和型战列舰3号舰改造成航空母舰的“信浓”在回航回吴途中被美国潜艇袭击并沉没,为“大和”及“信浓”无法汇合。

“大和”及以下残残存的舰艇由于燃料不足而不能进行充分的训练,只能继续在日本内地待命。

1945年(昭和20年)3月19日﹐在呉军港受到空袭期间﹐与敌机进行交战。

期后由呉退避往德山冲,在作战期间并没有显著的损伤。

同年3月28日,因“次期作战”的关系将“大和”(舰长:

有贺幸作大佐、副长:

能村次郎大佐、炮术长:

黒田吉郎中佐)编为第二舰队的旗舰(司令长官:

伊藤整一中将、参谋长:

森下信卫少将)并受命回航佐世保,因于预计美军军机将会进行空袭而将回航取消,第二舰队翌日未明的时候,回到德山冲。

在3月30日,美军军机在呉军港及广岛湾布置了1,034个水雷,由于需要时间清除水雷,所以令返回呉军港相当困难。

而关门海峡因货物船沉没转关系亦不能通航。

4月6日,根据“【电令作611号改】

(时间7时51分)突入冲绳将改为大和与二水战、矢矧加上8只驱逐舰。

出击时机为第一游击部队指挥官所定。

(【电令作611号改】

(时刻7时51分)冲縄突入を大和と二水戦、矢矧+駆逐舰8只に改める。

出击时机は第一游击部队指挥官所定を了解。

)”﹐由丰后水道出击时间为第二舰队负责。

第二舰队于同日黄昏,根据天一号作战(菊水作战)在山口县德山湾海向冲绳方向出击。

该作战以“发扬帝国海军海上部队的光辉传统,使其光荣流传后世。

(光輝有ル帝国海軍海上部隊ノ伝統ヲ発揚スルト共ニ、其ノ栄光ヲ後昆ニ伝ヘ)”及神重德大佐的提议而仓促实施。

草鹿龙之介联合舰队参谋长并没有参与这提案,并在自己的著作中记述,但高田利种少将断言草鹿为知道这件事。

一般来说进行特攻只装载单程燃料,但“大和”这次装载的燃料为来自油槽底部的储油及南号作战中拼死运回日本等的重油集合而成,而所装载份量能来回冲绳3次(参考后续的条目)。

第二舰队大和以下,由第二水雷战队(司令官:

古村启藏少将、旗舰轻巡洋舰矢矧)、第四十一驱逐队(防空驱逐舰冬月、凉月)、第十七驱逐队(矶风、滨风、雪风)、第二十一驱逐队(朝霜、初霜、霞)编成。

先导的反潜队(対潜掃討隊)第三十一战队(花月、榧、槙)3只驱逐舰因熟练度不足,从丰后水道返回吴。

当年美军侦察机F-13超级堡垒(B-29侦察机型)在上空摄影“大和”在出击后照片在2006年7月被美国发现。

在发现之前,还没有“大和”出击时武器装备状态的准确资料,而这张照片就被期待能确定最终时的武器装状态。

天一号作战(菊水作战、参考坊之岬海海战)的目的是在美军登陆冲绳战役中协防冲绳。

也就是说,该航程主要吸引美海军战斗机向大和攻击队迎战,缓和对日本特攻机的攻击。

如果能到达冲绳,就从东海西北方向冲縄岛的残波岬突入,并主动搁浅,成为能发射大量炮弹的炮台。

而舰上乘员则登陆支援陆上作战并冲入敌阵。

在冲绳的日本陆军第三十二军,将会应对联合舰队的请求并在4月7日发动攻势。

由于美军掌握著制海、空权﹐并且对这支舰队没有任何空中掩护,而令突破到冲绳近乎不可能,其作战意义是作为一亿总特攻的先驱。

但是在战争末期,日本军的暗号几乎全被美军破解,出击时的通讯谍报也被确认,在丰后水道附近的美军潜艇“鲅鱼”号及“锯齿鱼”号亦察觉该行动,在4月6日21时20分,“锯齿鱼”号浮起并确认发现“大和”。

“锯齿鱼”号的舰长佛雷·

尊尼中校[在联络时连密码也不用,用明语直呼“Yamato”(ヤマト、大和)舰名。

该电报被在“大和”及“矢矧”上工作并精于英语的日系2世通信士官截获,并在翻译后联系所有舰只。

当初,第5舰队司令长官雷蒙德·

斯普鲁恩斯上将考虑以战列舰迎击。

但是,由于“大和”有可能持续西进向日本海方面躲避美军的搜索,亦因以击沉“大和”作为目的,所以不采取以战列舰迎击的方式,而命令马克·

米彻尔中将指挥的特遣舰队作出航空攻击。

但实际上,雷蒙德·

斯普鲁恩斯打算部署战列舰作炮击战的时候,马克·

米彻尔却先派出攻击部队。

有传言指“武藏”是被潜艇击沈,因此马克·

米彻尔无论如何都只想以航空攻击将“大和”击沉。

尚且雷蒙德·

斯普鲁恩斯并没有被通知攻击部队已开始编组。

再者,雷蒙德·

斯普鲁与在美国留学时期的伊藤已有很深的交情。

坊之岬海战

“大和”暴露在敌机的攻击之中。

其航迹广阔并且十分注目。

被美军航空队轰炸并在燃烧中的“大和”(1945年4月7日)

闪避地狱俯冲者轰炸的“大和”(左)。

右方为秋月型驱逐舰。

保护已经倾斜的“大和”,进行防空作战的“冬月”,其长10厘米炮正在发炮。

连续被炸弹击中入水并且速度下降的“大和”(右)。

4月7日6时30分左右,“大和”因需对潜艇作出哨戒,因此派出零式水上侦察机。

最后该机返回鹿儿岛县指宿基地。

到达九州近海后,于莱特湾海战时曾乘坐“大和”的宇垣中将,率领第五航空舰队第二〇三航空队(鹿儿岛县南部笠、原飞行场)的零式舰上战斗机为舰队进行护卫。

在能村的回忆中指出只见到3架F6F地狱猫,而看不到日本军机。

另一方面﹐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