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治医师考试相关专业知识复习要点精华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085365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188 大小:3.1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主治医师考试相关专业知识复习要点精华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8页
主治医师考试相关专业知识复习要点精华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8页
主治医师考试相关专业知识复习要点精华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8页
主治医师考试相关专业知识复习要点精华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8页
主治医师考试相关专业知识复习要点精华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主治医师考试相关专业知识复习要点精华版.docx

《主治医师考试相关专业知识复习要点精华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主治医师考试相关专业知识复习要点精华版.docx(18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主治医师考试相关专业知识复习要点精华版.docx

主治医师考试相关专业知识复习要点精华版

第一单元 颈部疾病

中级职称考试复习的基本思路:

  ·主要内容见本课程第九单元—胃十二指肠疾病第一部分前12分钟。

  ·强调3点:

  1.部分考试大纲要求的内容需要参考黄家驷外科学。

本教程已作补充。

  2.关于在职工作人员复习时间的安排问题:

无需太长时间,灵活掌握。

  3.成功=正确的坚持!

  本节考点:

  颈部肿块

  

(1)常见肿块表现

  

(2)治疗

  一、颈部肿块

部位

单发性肿块

多发性肿块

 颌下颏下区

 颈前正中区

 颈侧区

 

 锁骨上窝

 颈后区

 腮腺区

 颌下腺炎、颏下皮样囊肿

 甲状舌管囊肿、各种甲状腺疾病

 胸腺咽管囊肿、囊状淋巴管瘤、劲动脉

 体瘤、血管瘤

 

 纤维瘤、脂肪瘤

 腮腺炎、腮腺混合瘤或癌

 急、慢性淋巴结炎

  

 急慢性淋巴结炎、淋巴结结核、

 转移性肿瘤、恶性淋巴瘤

 转移性肿瘤、淋巴结结核

 急、慢性淋巴结炎

  

  

(一)颏下皮样囊肿

  1.先天性,位于颈部正中线,舌骨与下颌骨之间,囊性,指压可改变形状。

  2.治疗:

完整切除。

  

(二)甲状舌管囊肿

  ·甲状舌管退化不全而形成的先天性囊肿。

  1.临床表现

  ·多见于15岁以下儿童。

  ·表现为:

颈前区中线、舌骨下直径1-2cm球形、无痛性肿物,边界清楚、表面光滑,可随吞咽或伸舌活动。

  2.治疗原则

  ·宜手术切除

  ·需切除一段舌骨以彻底清除囊壁或窦道,并向上分离至舌根部,以免复发。

  (三)胸腺咽管囊肿

  ·胚胎期原始咽下行发生胸腺的胸腺咽管退化不全,形成囊肿。

  1.临床表现

  ·位于颈侧部、胸锁乳突肌的前方或深面、球形、无痛性肿物。

  ·可破溃形成瘘管,外口位于胸锁乳突肌前缘。

  2.治疗原则:

完整切除。

  (四)颈部囊状淋巴管瘤(先天性囊状水瘤)

  1.临床表现:

  ·常见于婴儿

  ·位于颈侧方、胸锁乳突肌外侧、锁骨上方之皮下,柔软、波动感、透光肿物,界限不清,不能压缩,无疼痛。

  2.治疗原则

  

(1)手术:

完整切除。

  

(2)注射疗法:

适用于大的、深的、指状突起进入重要器官而无法切除者。

沙培林注射治疗

  几个颈部肿物的简单鉴别

  

 颏下皮样囊肿

 甲状舌管囊肿

 胸腺咽管囊肿

 颈部囊状淋巴

 管瘤

 主要特征

 指压可变形

 随吞咽伸舌移动

 可破溃形成窦道

 透光,不能压

 缩

 外观部位

 颈前区正中线

 颈前区中线

 颈侧部

 颈侧方

 实际部位

 舌骨与下颌骨

 之间

 舌骨下

 胸锁乳突肌的前

 方或深面

 胸锁乳突肌外

 侧、锁骨上方

  【习题】

  1.甲状舌管囊肿的诊断依据

  A.可触及潜行的条索状物

  B.肿物与皮肤无粘连、边缘光滑、界线清楚

  C.多在1岁时出现

  D.肿物可随吞咽及伸舌而上下移动

  E.当肿物发生感染时局部红肿压痛

  【答疑编号20010101】

  答案:

D

  2.(以下选项为

(1)、

(2)题共用备选答案)

  A.位于颈部正中线,指压可变形

  B.位于颈部正中线,随伸舌活动

  C.位于气管前,透光肿物

  D.位于颈侧部,透光肿物

  E.位于颈侧方,随伸舌活动

  

(1)颈部囊状淋巴管瘤表现为

  【答疑编号20010102】

  答案:

D

  

(2)甲状舌管囊肿表现为

  【答疑编号20010103】

  答案:

B

  考点回顾:

  颈部肿块

  ·颈部肿块临床表现是重点。

  ·皮样囊肿是一种囊性畸胎瘤。

  ·甲状腺舌管囊肿表现为颈前正中线甲状腺软骨上方圆形结节,随吞咽及伸舌活动。

  ·施行甲状腺舌管囊肿切除术的正确术式:

切除囊肿及舌骨中段。

第二单元 甲状腺及甲状旁腺疾病

本单元考点:

  1.单纯性甲状腺肿

  2.甲状腺功能亢进

  3.甲状腺肿瘤

  

第一节 单纯性甲状腺肿

  

(一)病因(3类)

  1.甲状腺素原料(碘)的缺乏:

环境中含碘量不足是主要原因(地方性甲状腺肿)。

  2.甲状腺素需要量的增高:

如青春发育期、妊娠期或绝经期的妇女。

暂时性。

  3.甲状腺素合成和分泌的障碍:

如久食含硫脲的萝卜、白菜等。

  演变过程:

  弥漫性甲状腺肿——结节性甲状腺肿

  

(二)治疗原则

  1.青春发育期或妊娠期的生理性甲状腺肿:

可不用药物治疗,多食含碘丰富的海带、紫菜等。

  2.20岁以内的年轻人的弥漫性甲状腺肿:

可给予小剂量甲状腺素,以抑制腺垂体促甲状腺素的分泌。

  3.手术

  手术指征:

(重要!

  

(1)压迫气管、食管或喉返神经而引起临床症状者。

  

(2)胸骨后甲状腺肿。

  (3)巨大甲状腺肿影响生活工作者。

  (4)结节性甲状腺肿继发功能亢进者。

  (5)结节性甲状腺肿可疑恶变者。

  

第二节 甲状腺功能亢进

  

(一)分类和特点

  1.原发性甲亢:

最常见,属自身免疫性,甲状腺对称性肿大的同时,伴功能亢进,常有突眼(突眼性甲亢)。

  2.继发性甲亢:

先有结节性甲状腺肿,后有甲亢,无突眼,易发生心肌损害。

  3.高功能腺瘤:

腺体内有自主性高功能性结节,周围腺体萎缩,无突眼。

  

(二)诊断

  1.临床表现

  ·甲状腺肿大,性情急躁,失眠、两手颤动、怕热、多汗、皮肤潮湿、食欲亢进反而消瘦,体重减轻,心悸、脉快有力、脉压增大、内分泌紊乱(如月经失调)以及无力、易疲劳、出现肢体近端肌肉萎缩等。

  ·判断病情程度和治疗效果的重要标志:

脉率增快和脉压增高的程度。

  2.基础代谢率

  ·BMR=(脉率+脉压)-111

  ·BMR正常为-10~+10%

  A.轻度甲亢:

+20~+30%

  B.中度甲亢:

+30~+60%

  C.重度甲亢:

>+60%

  3.T3、T4含量测定

  T3含量测定较敏感

  甲亢时,血清T3可高于正常4倍,而T4仅为正常2倍半。

  4.甲状腺摄131I率

  22小时内摄碘超过人体总量的25%,或24小时超过人体总量的50%,且吸碘高峰提前出现,均可诊断甲亢

  (三)外科治疗适应证

  1.继发性甲亢或高功能腺瘤。

  2.中度以上的原发性甲亢。

  3.腺体大,伴有压迫症状或胸骨后甲状腺肿伴甲亢。

  4.抗甲状腺药物或131I治疗后复发者,或不能坚持用药者。

  5.妊娠早、中期,有上述指征者。

  ·手术禁忌:

  1.青少年患者。

  2.症状较轻者。

  3.老年病人或有严重器质性疾病不能耐受手术者。

  (四)外科治疗要点

  1.充分的术前准备:

是预防手术后发生甲状腺危象的重要一环。

  2.术式:

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

  ·切除范围:

双侧腺体的80%~90%+峡部。

  ·保留:

每侧残留腺体以如成人拇指末节大小为恰当。

必须保存腺体背面部分(以免损伤喉返神经和甲状旁腺)。

  3.术中严格止血,术毕置引流物,防止术后出血和导致窒息(颈部空间狭小,少量积血就可压迫气管)。

  4.加强术后观察和护理,防治术后并发症。

  (五)手术前准备

  

  1.心理准备:

消除病人的顾虑和恐惧,适当应用镇静剂和安眠药。

  2.术前检查

  ①颈部透视或摄片,了解气管是否受压或移位;

  ②检查心脏有无并发症;

  ③喉镜检查了解声带功能;

  ④测定基础代谢率了解甲亢程度,选择手术时机。

  3.药物准备

  1)碘剂准备:

  ·时间:

2~3周,

  ·直到甲亢症状得到控制(病人情绪稳定、睡眠良好,体重增加,脉率90次/分以下,基础代谢率+20%以下)。

  ·如使用碘剂2周后,效果不好,合并使用硫脲类药物。

  2)硫氧嘧啶类加碘剂

  先用硫氧嘧啶类药物,待甲亢症状得到基本控制后,停服,改服碘剂1~2周,再行手术;

  注意:

硫氧嘧啶类药物可使甲状腺肿大和动脉性充血,手术时易发生出血,服用硫氧嘧啶类药物后必须加用碘剂,使甲状腺缩小变硬。

  碘剂的使用方法:

  ·复方碘化钾溶液,每日3次。

  ·第1日每次3滴,第二日每次4滴,以后逐日每次增加1滴,至每次16滴,维持此剂量至手术。

  ·注意:

碘剂只抑制甲状腺素释放,不抑制合成,停用后甲亢症状可更严重。

因此凡不准备手术者,不要服用碘剂。

  3)普萘洛尔准备

  能控制甲亢症状,缩短术前准备时间,用药后不引起腺体充血(适用于:

对硫脲类药物效果不好或反应严重者)。

  每次20~60mg,6小时1次,4~7日后脉率可降至正常水平,可施行手术。

  最后1次服药在术前1~2小时,术后继续服药4~7天,术前不能用阿托品,以免引起心动过速。

  4.甲亢基本得到控制的标志

  ①BMR<+20%,

  ②脉率<90次/分,

  ③情绪稳定,睡眠良好,体重增加。

  (六)术后并发症及其处理

  1.呼吸困难和窒息:

发生在术后48小时内。

  

(1)原因:

  ①切口出血压迫气管:

止血不完善,结扎线滑脱。

  ②喉头水肿:

手术创伤、气管插管所致

  ③气管塌陷:

气管壁长期受压软化,切除甲状腺后,软化的气管失去支撑。

  ④双侧喉返神经损伤:

手术损伤。

  ⑤气管痉挛

  

(2)表现

  ·进行性呼吸困难,烦躁、发绀,甚至发生窒息。

  ·颈部肿胀,切口渗血:

多为切口内出血所致。

  (3)处理

  ·立即床旁抢救(重要的是:

术后常规将拆线用的无菌器械放于床旁!

)。

  ①剪开缝线,敞开切口,清除血肿,

  ②呼吸仍无改善立即气管插管,

  ③情况好转后进手术室检查、止血。

  2.喉返神经损伤

  多发生于:

处理甲状腺下极时不慎将其切断、缝扎或挫夹等导致。

  A.挫夹、牵拉或血肿压迫所致损伤为暂时性,3~6个月可恢复;

  B.一侧损伤所致声嘶,可由健侧代偿而好转;

  C.双侧损伤导致声带麻痹引起的失音和呼吸困难,需气管切开。

  3.喉上神经损伤

  多发生于:

处理甲状腺上极时,离腺体太远,分离不仔细或将神经与周围组织一同束结扎所致。

  A.外支——运动支——损伤可引起音调降低;

  B.内支——感觉支——损伤可引起饮水呛咳;

  ·一般经理疗后可自行恢复。

  4.手足抽搐

  ·原因:

甲状旁腺被误切、挫伤或血供受影响,致使甲状旁腺功能低下。

  ·出现时间:

术后1~3天。

  ·表现:

多数只有面部、唇部或手足部的针刺样麻木感或强直感,2-3周后随着未受损伤的甲旁腺增大,代偿作用下症状消失;严重者:

面部和手足持续性痉挛,伴有疼痛;更严重者:

喉和膈肌痉挛,窒息、死亡。

  ·处理:

关键在于预防!

切下甲状腺标本时应检查其背面甲状旁腺是否被误切,如是,可设法移植到胸锁乳突肌中。

  ①限制肉、乳品和蛋类食品(含磷高,影响钙吸收)。

  ②抽搐发作时:

立即静注10%葡萄糖酸钙或氯化钙10~20ml。

  ③轻症:

口服葡萄糖酸钙或乳酸钙等钙口服制剂。

  ④重症:

加服维生素D3,以促进钙在肠道内的吸收。

  ⑤二氢速固醇(AT10)。

有提高血中钙含量的特殊作用;作用缓慢,但较持久,口服2-3日发生作用,可维持6-7日。

  ·仅适用于较严重的病例。

(因其易导致高血钙,用药过程中需严密检测血钙)

  5.甲状腺危象

  ·是甲亢的严重合并症,与术前准备不充分、甲亢症状未能控制及手术应激有关。

  原因:

甲状腺素过量释放引起暴发性肾上腺素能兴奋现象。

若不及时治疗,可迅速发展至昏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