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以教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下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850392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337.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章以教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下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第三章以教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下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第三章以教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下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第三章以教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下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第三章以教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下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三章以教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下Word格式.docx

《第三章以教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下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以教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下Word格式.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三章以教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下Word格式.docx

邬美娜主编,《教学设计》,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李克东、谢幼如编著,《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北京:

科学出版社,1992

教研室主任审阅

签字:

日期:

年月日

备注

课时教学计划(续页)

教学步骤及主要内容

媒体

应用

一、导入:

通过教学系统设计的前端分析以及教学目标的分析,已经回答了下面三个问题:

为什么要教学?

教学从哪里开始?

教学目标是什么?

接着要解决的问题是:

为了实现目标、满足学习的需要,应该选择哪些教学内容来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

应采取哪些教与学的活动?

即要回答“如何教”的问题。

要解决如何教的问题,除了要设计适合当前教学任务的教学策略以外,还要考虑教学结构的设计,本章将重点阐述教学内容分析、教学方法、教学媒体与教学策略的选择父母的具体方法和内容,最后对教学结构的设计做一些分析。

二、告知学生本章内容结构及本节学习要点

三、新授:

第三章以教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下)

3.1教学内容分析

一、教学内容的选择

教学内容——是指为了实现教学目标,要求学习者系统学习的知识、技能和行为规范的总和。

分析教学内容的工作以总的教学目标为基础,目的在于规定教学内容的范围、深度和揭示教学内容各组成部分的联系,以保证达到教学最优化的内容效度。

教学内容的安排既与“学什么”有关,又与“如何学”有关。

教学内容有一定的结构层次。

在微观层次的教学设计中,教学内容的选择一般从单元层次开始。

单元的选择与设计通常涉及三个基本方面:

范围:

主要确定内容覆盖的广度与深度。

在决定范围时,要从课程的连续性以及社会和学生的需要出发,确定单元内容中各种事实、概念与概括的相对重要性,从而选取难度适当的核心内容。

重点:

确定内容中的关键成分。

学习单元重点通常围绕特定的主题与观点展开,这一主题又由若干课题构成,从而形成一定的理论框架。

序列:

确定内容展开的顺序。

一般在确定材料的序列时,要注意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保证新的学习以原有学习为基础展开。

通过选择与组织单元,可确定课程内容的基本框架。

随着学科的特点不同,所进行的划分也不同。

(P103示例)

二、教学内容的编排

(一)含义

教学内容编排是对已选定的学习任务进行组织编排,使它具有一定的系统性或整体性。

在一门课程中,各单元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一般有三种类型,在组织教学内容时,首先要搞清楚各项学习任务之间的联系。

(二)几种有影响的教学内容组织编排理论

1、布鲁纳提出的螺旋式编排教学内容的主张

布鲁纳认为教材应把反映该学科发展水平的最基本概念和原理作为主体,以达到较强的迁移。

在学习的早期阶段就应该使用这样的教材,且须与儿童的智力发展水平相适应;

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均可分别从动作的、表象的、符号的三种不同智力发展水平,加以编撰和组织,教学涉及的概念和原理可能相同,但教材的直观程度逐渐降低,抽象程度不断提高,内容不断加深,体现“螺旋”式上升的特点。

如英语、计算机等

2、加涅提出的直线编排教学内容的主张

每一个简单的部分都是复杂部分的先决条件,复杂部分的教学都是以简单的教学为基础的,如数学运算。

3、奥苏贝尔提出的渐进分化和综合贯通原则

渐进分化是指学科的最一般和最概括的观念应首先呈现,然后按细节和具体性逐渐分化。

综合贯通是强调学科的整体性。

4、梅里尔等人提出的最短路径序列

借鉴了计算机程序编制和信号管理的基本思想,采用分析的方法,确定一个程序中所有可能的学习途径。

教学时,先教授构成最短途径的运算过程,其余部分由越来越长的路径所构成。

上述几种观点从不同角度探索了学习内容组织编排的方法,在具体编排学习内容时,在遵循以下四个原则的基础上,可根据学科特点对上述观点加以选用。

1、由整体到部分,由一般到个别,不断分化

2、确保从已知到未知

3、按事物发展的规律排列

4、注意学习内容之间的横向联系

三、确定单元目标及对内容进行初步评价(指导学生自学)

四、分析教学内容类别及性质

由于不同类型的教学内容需运用不同的内容分析方法,在此同时,在教学过程中需运用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以在编写单元目标时,需对教学内容的类别和性质做出基本判断,学习者必须学习哪些具体的知识与技能?

这些知识与技能之间存在哪些联系等?

分析学习内容的基本方法有:

(一)归类分析法

主要研究对有关信息进行分类的方法,旨在鉴别为实现教学目标所需学习的知识点。

对言语信息进行分析的最有效的手段是确定信息的主要类别。

在归类分析中,各知识点之间不存在难度的层级关系。

(二)图解分析法

是一种直观形式揭示教学内容要素及其相互联系的内容分析方法,其结果是一种简明扼要、提纲挈领地从内容和逻辑上高度概括教学内容的一套图表或符号。

优点是使分析者容易觉察内容的残缺或多余部分以及相互联系中的割裂现象。

(三)层级分析法

用来揭示教学目标所要求掌握的从属技能的一种内容分析方法。

这是一个逆向分析的过程,即从已确定的教学目标开始考虑。

在层次分析中,越是在底层的知识点,难度等级越低,越是在上层的难度越大。

而在归类分析中则无此差别。

(四)信息加工分析方法

由加涅提出,是将教学目标要求的心理操作过程揭示出来的一种内容分析方法。

特点是能够清楚地揭示达到终点目标所需的心理操作过程或步骤。

或者说描述完成任务的思维过程。

在许多教学内容中,完成任务的操作步骤不是按上述的线性程序进行的。

当某一步骤结束后,需根据出现的结果判断下一步怎么做。

在这种情况下,就要使用流程图表现该操作过程。

信息加工分析也适用于描述或记录外显的动作技能的操作过程。

(五)使用卡片的方法

(六)解释结构模型法(指导学生自学)

五、我国教学设计实践中对学习内容的分类

1、事实类学习内容

指一些术语和言语符号信息。

是最为简单的一类学习内容,也是其他类别内容学习之基础。

2、概念类学习内容

是指将具有同样特征的事物,用来表征这种事物属性及名称的名词,类似于具体定义概念。

3、技能类学习内容

指各种心智的或身体的行动以及对观念、事物和人所做的反应。

包括了智力技能和动作技能两大类内容。

其行为和反应是学习者在习得了某一技能内容之后,以行为的协调、连贯、迅速为表现方式的。

4、原理类学习内容

指将若干个概念组合在一起,用来指导行动或解释变化的规则。

人们通常所指的知识学习,即事实、概念、原理内容的学习。

5、问题解决类学习内容

指的是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和技能,通过思索去探究问题答案的一类学习内容。

它是最复杂的学习内容,是思维学习的内容,是发现问题、搜集事实、做出解释论证的程序与方法的学习内容。

以下的实例说明具体学科内容的分析:

语文学科内容分析:

(1)事实类内容:

生字

(2)概念类内容:

词、句、段、篇

(3)原理类内容:

语法、逻辑、修辞、标点符号

(4)技能和问题解决类内容:

听、说、读、写能力

物理学科内容分析:

各种物理现象与事实

名称、术语、物理量重要常数

定律、定则、定理

(4)技能类内容:

实验技能、数据处理技能

(5)问题解决类内容:

通过实验方法、数学方法、逻辑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学习内容的类别与学习内容的分析方法之间的对应关系

学习内容的各种分析方法说明在进行内容分析的过程中,每一类别的内容都存在与其对应的分析方法,同学们试着总结归纳:

学习内容的类别

学习内容的分析方法

事实(言语信息)

归类分析法、图解分析法

概念、原理(智力技能)

层级分析法、信息加工分析法

技能

层级分析法

问题解决

信息加工分析法、综合分析法

当针对学习内容构成的复杂关系时,可采用综合分析的方法进行分析。

综上所述,进行学习内容分析的步骤可归纳为:

1、找出学习内容中将要学习的知识点

2、鉴别知识点的类别

3、分析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即明确知识结构。

分析确定达成某一教学目标所必需掌握上位知识之间的关系,尽管下位知识不是最终的学习结果,但它确是掌握上位知识概念不可或缺的内容,能有效的促进知识的迁移和有效的学习。

五、学习内容的类别与分析方法之间的对应关系

归类分析法

层级分析法、

信息加工分析法

技能

信息加工分析法、

综合分析法

六、学习内容与学习目标的关系——利用操作表格进行分析的方法

1、二维层次模型

 

2、学习内容/学习目标分析表

3、学习水平描述表

3.2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分组讨论自学)

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既包括教法,也包括学法。

美国的媒体技术研究专家海涅克等人将传统的教学方法与媒体的选择有机结合起来,提出了与媒体选择和信息技术有关的教学方法,对教材方法的选择与运用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一、几种主要的教学方法

1、讲授法——是指教师通过口头语言,辅以板书、挂图、幻灯、投影或其他媒体向学生传授言语信息的方法,主要是一种教师讲、学生听的活动。

又可分为讲述、讲解和讲演三种形式。

2、演示法3、讨论法4、训练和实践法

5、合作学习法6、示范模仿法7、强化法

二、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有机结合

一般要根据教学目标、学生特点、学科特点、教师特点、教学环境、教学时间、教学技术条件等诸多因素来选择教学方法。

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教材、学生和环境,组合出不同的教学方案。

正是在教学方法的组合与灵活运用方面,教师的创造性能够得到最充分的发挥。

简单介绍巴班斯基教学方法选择的七步骤。

四、小结:

本章前两节主要介绍了以教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的教学内容的分析及教学方法的选择,大家要熟悉我国教学设计实践中对学习内容的分类;

理解学习内容的类别与学习内容的分析方法之间的对应关系;

并明确几种主要的教学方法的特点。

五、布置作业:

(见首页)

第三节教学媒体的选择与运用

(一)

教学时数

3课时

本节总的

教学目标

(3课时完成)

知识性目标:

1、知道信息技术的教育价值观和常用媒体的优缺点;

2、复述教学媒体选择的程序;

3、能阐述教学媒体的选择依据;

4、熟悉“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媒体呈现功能”三维层次模型图,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其对教学媒体选择的意义。

技能性目标:

1、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学会根据三维层次模型图和媒体选择程序填写教学媒体选择工作表。

2、能在今后的实践活动中正确选择教学媒体。

情感性目标:

1、能够不断关注信息技术和媒体技术的发展状况;

2、能够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注重新型教学媒体的运用;

3、能不断探索,深入研究各类教学媒体的特性。

1、教学媒体的选择依据;

2、“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媒体呈现功能”三维层次模型图和媒体选择程序;

3、根据三维层次模型图和媒体选择程序填写教学媒体选择工作表。

1、用自己的话解释教学媒体的选择依据;

2、能够根据三维层次模型图和媒体选择程序填写教学媒体选择工作表。

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

教学媒体

多媒体计算机、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师课堂演示型)

本节的

拓展内容

1、信息技术的教育价值观;

2、“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媒体呈现功能”三维层次模型图。

1、有人认为“多媒体计算机具有的多种特性使其具有超媒体功能,因而可以替代传统教学媒体,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再没有选择媒体的必要”,你对此观点有何看法?

2、请以小组为单位,总结教学媒体选择时需遵循的其他原则,并将结论以电子作品的形式保存在自己的电子学习文档中。

张筱兰主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与方法》,民族出版社,2004

WalterDick著,《教学系统化设计(影印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媒体应用

第一课时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已给教育领域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和变化,大大丰富了教学手段和教学媒体,为创造更好的教与学的环境提供了技术条件。

作为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学生来说,了解信息技术的教育价值观,对于我们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学会进行教学媒体的选择和使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示课件)信息技术的教育价值观主要分为三种:

媒体观、工具观和生态观。

媒体观主要是把媒体看作是教育信息的表现和传递。

工具观是指把信息技术作为根据整合于教学,使媒体成为学生的交流工具、研究工具、效能工具和问题解决工具。

生态观是指利用信息技术创建新型的学习生态环境,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中心的信息技术既可拟人,更可拟物,发挥重要的辅助学生学习的作用。

从分析可以看出,媒体观适合以教为主的教学,而工具观和生态观更注重媒体对学生学习的重要影响,更适合以学为主的教学。

因此,今天我们从媒体观角度出发介绍教学媒体的选择与使用。

二、告知学生本节的学习要点和学习目标

1、点明本节在以教为主教学设计程序中的位置

2、主要知识点介绍

3、告知学习目标

三、新授

3.3教学媒体的选择与运用

一、教学媒体与教学媒体的选择

(一)教学媒体

提问: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能够接触到很多媒体,是不是所有的媒体都叫教学媒体吗?

(学生讨论)

(教师小结:

只有当媒体直接介入教学活动过程之中,作为教学过程中信息传输的手段,有效结合教学策略,传载教育教学信息时才可称为教学媒体。

从某种意义上将,有了教学活动,就有了教学手段和工具,只是在不同时期,各种教育媒体在教学中所起的作用不同而已。

传统的书本、黑板以及随后出现的幻灯机、投影仪、电视机等教学媒体在教学中主要是发挥教学手段的作用,辅助教师传递教学的信息,而在现代教学中,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不再是单纯的教学手段,它还可以为学生创设多种学习环境,提高学习的效率,可以作为学生的认知和学习工具,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在选择教学媒体之前,我们要熟悉现代教学媒体的特点。

(二)教学媒体的基本特性

1、学生活动:

小组课前预习成果展示(请个别小组学生代表演示关于“教学媒体的基本特性”的电子作品)。

2、教师小结:

呈示教学媒体特性对照表。

由于不同教学媒体的特性不同,各种媒体都有自己的优缺点,在擅长于表现某一类信息内容的同时,又有自己所不能表现的方面,可见,没有一种媒体能对任何学习目标和任何学习者发生最佳的相互作用,能够适应所有的教学情境。

因此,就有了媒体选择的必要性和意义。

所谓教学媒体的选择是指在一定的教学要求和条件下,选出一种或一组适宜可行的教学媒体。

在教学设计中合理选择运用媒体,就可真正发挥媒体资源的作用,反之媒体的选择和运用如果不能和教学系统中的各要素协调为统一整体,就会出现“为了技术而技术”的情况,媒体成了课堂教学的点缀品和装饰品。

好的教学媒体是依靠教师来根据具体的教学来选择和设计的。

那么,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在功能各异的、丰富多彩的教学媒体中如何选择适宜的、有效的媒体呢?

这就是这一节所要探讨的问题。

二、教学媒体选择的基本依据:

教学媒体的选择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原因在于它涉及很多影响因素,英国著名教育技术专家罗密斯佐斯基提出了一个影响媒体选择的因素模型,揭示了影响媒体选择的主要因素。

从图中可以看出,影响媒体选择的因素很多,既有来自教学目标、教学活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选择方面的影响因素,又有来自学习者的特点、教师态度、技能方面的影响,也有来自管理方面影响因素,如实施教学的地点、对象、时间、资金及可行性等因素,还有教学环境因素的影响,如教学的空间、光线等,因此,媒体的选择是在综合考虑众多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做出的谨慎选择。

其基本核心思想如图3.3—2所示,并由此形成了媒体最优决策模型图(如图3.3—3所示)。

但是,在具体的教学设计过程中,如何判断哪些是高功效、低代价的媒体呢?

我们主要将四个要素作为选择教学媒体的依据。

(一)目标控制原则

每个单元、课题、项目都有一定的教学目标,即具体的教学要求,比如要使学生知道某个概念,明白某种原理或掌握某项技能等等。

为达到不同的教学目标,常常需要使用不同的媒体去传递教学信息。

以外语教学为例,让学生掌握语法规则和要求学生能就某个情境进行会话,是两种不同的教学目标。

(示课件:

模拟黑板和幻灯、投影的效果。

(示英语课实录视频,连入局域网的学习软件环境支持)

前者往往通过教师讲解,辅以板书或投影材料,使学生在井井有条的内容安排中形成清晰的语法概念;

后者往往采用角色扮演并通过录象资料或多媒体教学软件,使学生在情景交融的沟通条件下掌握正确的言语技能。

设计提问:

但假如要纠正学生的外语发音呢?

(启发学生回答采用录音媒体或语音实验室)

(二)内容符合原则

首先,学科内容不同,适用的教学媒体也不同,分别以语文学科、化学学科和生物学科为例。

比如在语文学科中讲读那些带有文艺性的记叙文和抒情诗歌,最好配合再造形象,应该通过提供某些情景的媒体,如通过电视媒体使学生有亲临其境的感受,为学生的体验性学习提供条件,(示初中语文课教学实录视频中的情境导入环节),通过图像与声音的信息组合,利用具体的场景和音响刺激学生,引起学生的情绪反应,激发学生在感情上参与 

另外,即使同一学科,各章节的内容不一样,对教学媒体的要求也不一样。

数学、物理等学科的概念、法则和公式都比较抽象,要经过分析、比较、综合等一系列复杂的思维过程才能理解,所以应该提供生动形象、富于变化的媒体教材,才能帮助学生理解。

以化学学科为例(示多媒体软件《有机化学》),在讲解分子特性对比时可以用图形或图表配合,而在讲解化学分析结构时最好用动画进行模拟演示为宜。

在生物学科的教学中,还可以直接用简便的挂图方式讲解动植物的内外部组成。

(三)对象适应原则

在学习者特征分析一节,我们已经知道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其认知特征有很大差别。

所以在进行教学媒体的选择与设计时,必须充分考虑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绝不能套用某种固定的、僵化的模式。

戴尔的经验之塔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理论基础。

比如,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是:

直观形象的思维和记忆要比逻辑抽象的思维和记忆发达,注意力不容易持久集中,所以此阶段各学科媒体设计的重点应放在如何实施形象化的教学,故可以较多地使用电影、录象和多媒体教学软件。

(示小学一年级音乐课教学实录视频《小蚂蚁》中的新授环节)。

当然在小学高年级和初中阶段应该把重点放在如何帮助学生完成由直观、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因而这一阶段的形象化教学可适当减少,但“形式运算阶段”初期的学习者的抽象思维仍属经验型,还需要感性经验的直接支持(示多媒体课件《延安颂》);

在高中阶段则应着重引导学生学习抽象思维概念,学会运用语言符号去揭示事物的内在规律,逐步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尽管形象化教学仍不可少,但是只能作为一种帮助理解抽象概念的辅助手段,而不能像小学那样以形象化教学为主,否则会喧宾夺主。

(四)条件适应原则

教学中能否选用某种媒体,还要看当时当地的具体条件,其中包括资源状况、经济能力、师生技能、使用环境、管理水平等因素。

比如说录象教学具有视听结合、文理皆适宜的优点,但符合特定课题需要的录象片也不能随手即得。

还有,语音实验室是一种极其有效的外语教学媒体,但并非每个学校都有能力置备,因陋就简采用录音机代替也是可以的。

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符合时代特性,但除了需要资金购买计算机,还得培训使用人员。

如果教室不具备遮光设备,就无法应用“价廉物美”的幻灯、投影了。

所以使用媒体必须考虑到是否方便,教师能否操作、控制;

是否在学校现有软硬件条件的允许范围之内,以及是否适合于教学的地点等等。

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媒体的特点组合教学,扬长避短,互为补充。

选择和使用教学媒体进行课堂教学,应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针对课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特征分析,从整体、系统的角度选择媒体,教学设计在对媒体选择与使用时有基本的原则和具体的操作方法。

1、请学生小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谈谈收获与感受。

2、教师总结:

本节课主要从教学媒体的作用和定义出发,阐述了选择教学媒体的依据,其实,认真深入的分析,关于教学媒体的选择还要遵循一些原则,这些原则就需要同学们自己去深入探讨了,希望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分析教学媒体选择要遵循的其他原则,并以电子作品的形式保存在自己的电子学习文档中。

重点是要在实际工作中学会选择适宜的教学媒体,并且关注媒体技术的发展状况,具有不断学习和掌握新型教学媒体使用方法的能力。

六、相关学习资源网站地址:

教育技术资源网

中国教育技术网

示课件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8页

第9页

学生演示本组的电子作品:

教学媒体的特点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19页

呈现课件的

视频一

第16、20页

视频二

呈现多媒体

课件

第21—22页

第23页

视频三

第24、25页

第三章以教为主教学系统设计(下)3

第四节教学策略的选择与运用

第五节教学设计成果的评价

1、阐述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的含义;

2、熟悉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的原理;

3、能在实际工作中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策略;

4、熟悉教学评价的功能、种类和原则;

5、知道如何进行教学设计成果的形成性评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