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外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代表人物及观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847420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9.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今中外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代表人物及观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古今中外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代表人物及观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古今中外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代表人物及观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古今中外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代表人物及观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古今中外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代表人物及观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古今中外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代表人物及观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古今中外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代表人物及观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今中外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代表人物及观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古今中外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代表人物及观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东汉王充:

“天地合气,万物自生。

一天一地,并生万物,万物之生,俱得一气”

张载的“太虚即气”、“凡可状皆有也,凡有象皆象也,凡象皆气也”;

刘禹锡的“五行之气”、“天与人交相胜”;

古希腊泰勒斯的“水是万物的始基”;

赫拉克利特的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

“原子是世界的共同基础”等。

南朝范缜:

“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明朝王夫之:

“气者,理之依也。

”“天下唯器”,“道者器之道”,“无其器则无其道”。

/

老子《道德经》一书是一个唯物主义体系,并具有朴素辩证法思想。

它宣扬自然无为的天道观和无神论。

其唯物主义体系的核心是“道”,老子反对天道有知,提出了天道无为的思想以及“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即道是构成万物的基础,道并不是意志有目的的构成世界万物,道是世界万物自身的规律。

【扩展】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经典观点

五行说:

生成万物的基本元素是金、木、水、火、土

阴阳说:

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荀子)

形神说:

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王充)

气理说:

气者,理之依也(王夫之)

活火说:

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赫拉克利特)

水为始基:

“水”是万物的“始基”(泰勒斯)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即机械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又称机械唯物主义。

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指用形而上学观点解释宇宙的唯物主义哲学;

狭义指西方哲学史上第二种唯物主义形态,即16~18世纪的唯物主义哲学。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亦称机械唯物主义,唯物主义发展的第二种形态。

以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解释自然界和认识论问题的哲学学派。

以17、18世纪西欧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为典型。

它承认世界是物质的,在反对唯心主义和宗教神学的斗争中起过积极作用。

例如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霍布斯认为,哲学的对象是客观存在的物质实体,物体是不依赖于人们思想的东西,它是世界上一切变化的基础。

世界上除了具有广延的物体之外,不存在其它任何东西。

从这一观点出发,他论证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批判了宗教神学和笛卡儿的二元论。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还包含某些辩证法因素。

但是,机械性、形而上学性是它的主要特点,而且在历史领域仍然是唯心主义观点。

它把一切运动归结为机械运动,用力学的观点解释一切现象;

否认自然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否认事物内部因矛盾而引起的发展变化,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实质上是不变的,即使有变化,也不过是量的增减或场所的变更,没有质变,也没有飞跃;

离开人的社会性,不了解认识对实践的依赖关系,把认识看作是直观的、消极的、被动的反映,把抽象的理性、天性、情感等属于社会意识的现象当成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是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伴随着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而出现的,是上升时期的资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随着社会历史和科学的发展,它被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哲学所代替。

A)机械性。

就是把世界万物的运动都理解为或归结为机械运动。

  例如霍布斯就曾经写道:

“运动就是失掉一个位置而获得另一个位置。

”他在《利维坦》一书的序言中把人的心脏比作钟表上的发条,把神经和关节比作其中的油丝和齿轮。

拉美特利更干脆地宣布:

“人是机器”。

认为人归根结蒂是一些在地面上直立着爬行的机器而已。

  B)形而上学性。

就是说,他们的唯物主义思想都具有极大的片面性,并且善于以孤立、静止的观点去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

  C)不彻底性。

一方面表现为对整个世界认识的不彻底性:

“半截子唯物主义”,就是说,他们在自然领域内是唯物主义,而一走进社会历史领域便陷入了唯心主义。

他们不知道社会基本矛盾,更没有找到社会发展最根本的经济原因。

他们往往把人们的“思想动机”、“理性”看作社会历史。

  另一方面,表现为对自然的唯物主义认识的不彻底性。

比如,培根就提什么“二重真理论”,把人的知识分为神学和哲学两种:

人的知识就如同水一样,有的是从天上降落的,有的是从地下涌起的;

一种是来自人对自然物质世界的感觉经验,另一种则来自上帝或神的“启示”。

这就为神学信仰留下了一块地盘。

主要代表人物

  十七世纪英国的唯物主义者有培根、霍布斯、洛克;

十八世纪法国的唯物主义者有拉美特利、爱尔维修、狄德罗、霍尔巴赫;

十九世纪德国的唯物主义者费尔巴哈(近代唯物主义的集大成者)。

拉美特里(继承和发展了唯物主义和的思想,在法国第一次提出系统的机械唯物主义哲学体系。

他认为统一的实体是唯一的存在,运动同广延一样是物质的本质属性)。

狄德罗:

自然界由数目无穷、性质不同的异质元素构成

培根:

万物的基础是原始物质,是基本元素

二、唯心主义:

世界的本质是意识,世界上先有意识后有物质,意识决定物质,物质是意识的反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

1、主观唯心主义代表人物:

英国:

贝克莱(1684年—1753年);

“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

德国:

费希特(1762年—1814年);

他认为我们应该抛弃物自体这个概念,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绝对自我的概念。

中国:

孟轲(约前372年—289年)、王守仁(1472年—1528年)。

“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陆九渊(宋);

“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王阳明(明);

“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复合”——贝克莱(英国)

“我思故我在”——笛卡尔(法)

“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康德(德)

“物是感觉的复合”——马赫(奥地利)

“万物皆备于我”——(孟子)

“人是万物的尺度”——普罗泰戈拉(古希腊)

禅宗五祖慧能:

不是幡动,不是风动,唯有心动。

笛卡尔(实际上是个二元论):

我思,故我在。

主观唯心主义把主观精神作为惟一真实的存在和世界的本原,客观事物以至整个物质世界都是这种主观精神的产物。

其荒谬之处在于它必然导致"

唯我论"

2、客观唯心主义代表人物:

中外“神创论”(盘古开天地、上帝创世纪)

老子: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柏拉图(公元前427—347年)认为现实世界是由“理念世界”创造的,理念是世界的本原,现实世界是理念的“影子”。

黑格尔(1770-1831)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独立存在的“绝对精神”,“绝对精神”的自我辩证发展到一定阶段外化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

宋朝哲学家朱熹:

“理在气先。

门格尔、帕累托、希克斯门格尔认为不同的商品效用可以互相比较,并且商品价格决定于商品的边际效用。

在门格尔等人思想的基础上,艾奇沃斯、帕累托、希克斯等得出了无差异曲线。

门格尔、希克斯等人实际上认为,2件棉衣加上3个面包,同1件棉衣加上5个面包可以“无差异”。

也即物理、化学等客观状态不一样的东西给人带来的感觉可以是一样的。

进一步而言,人的主观感觉可以脱离物理、化学状态而独立存在,并成为决定人们行为的源泉——这是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者的精神症状。

可恨的是,希克斯、门格尔等人糟蹋了经济学中极为重要的两个概念,效用和函数。

门格尔、希克斯等人糟蹋了效用的概念。

效用本来可用于描述商品满足人某种需要的能力,可是希克斯等人出世以后,效用就成了人的主观感觉,从而“商品具有的满足人某种需要的客观的能力”这一重要的内容就没有了合适的概念去表示。

希克斯等人还糟蹋了函数。

学过数学、物理等的人都知道,一般而言,函数都是指变量之间的固定的统一的关系。

一旦上升到了函数,必将是一个客观的、精确的规律。

可希克斯等人的效用函数却是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环境而已。

同样的2件棉衣和3个面包,张三的效用函数的取值今天为8、明天为10,李四的效用函数取值明天30、后天50。

这哪里还是函数当然,严格而言这也可称为函数,不过是没有任何规律的函数。

人类创造函数这一概念,是专门用来解释规律的,而到了经济学家这里,函数却是没有任何规律的函数。

客观唯心主义把某种脱离任何个人的精神变为独立的存在,并把它作为世界的本原(例如理、理念、宇宙精神、绝对观念等),其荒谬之处在于以哲学化的方式承认"

宗教创世说"

【扩展】生活中的客观唯心主义(神秘主义)

“8”就是发,喜鹊报喜,慧星出现乃不祥之兆,指纹、手相、星座、生肖、风水决定人的命运

【扩展】唯物主义一定正确,唯心主义一定错误吗

古代唯物主义和近代唯物主义是根本观点正确,但有一定局限性。

唯心主义是根本观点错误,但从局部范围看有一定借鉴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