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屁经典Word文件下载.docx
《马屁经典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屁经典Word文件下载.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此时,环保局正面临着内忧外患的被动局面。
自2002年起,由于县伟达纸业公司、郝王庄造纸厂等几个重点污染源被关停治理,环保局的排污收费额大幅锐减,致使全局财政异常紧张,职工工资拖欠长达七个月,外债高达150多万元,办公车辆和执法车辆被法院扣押抵债,干部群众思想涣散,情绪极度低落。
面对这一被动局面,宗连国坚持以人为本,把建立一个坚强的战斗集体,打造一支高效廉洁、爱岗敬业的环保队伍作为首要任务。
为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他在班子成员中大力倡导四个带头,即:
带头讲学习,坚持学政治、学理论、学法律,善于运用法律法规,增强依法行政水平;
带头讲廉洁,坚持做到不以权谋私、不收受贿赂、不吃拿卡要、不优亲厚友开后门;
带头讲团结,在学习上常交流,工作上多商量,互相信任,互相支持,和谐融洽,团结奋进,促进工作的开展;
带头讲实干,叫响“向我看齐”,要求职工做到的,班子成员必须做到。
为切实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依法行政和执法水平,宗连国加强对职工队伍的教育培训,组织干部职工深入学习各级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及环保法律法规,增强全体执法人员为全县经济建设服务的大局意识和责任感。
同时,把提高执法队伍素质作为一项长期性、战略性任务切实抓紧抓好,制订并落实了年度学习教育培训方案,坚持每周五为集中学习日,组织政治和业务学习,增强干部职工学习的紧迫感和自觉性。
为树立环保队伍良好形象,他在全局推行了“八要八不准”等工作制度,并严格落实国家环保总局的“六项禁令”,通过新闻媒体、公布了执法承诺和举报电话,从而规范了一线执法人员的行为,从而有效地遏制住了执法人员的“吃、拿、卡、要”等不良行为。
为强化对执法队伍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宗连国改革创新内部管理体制,在推行全员竞争上岗、双向选择的基础上,针对内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建立完善了一系列内部管理制度,求严求细,把日常管理转变为依规管理,认真研究和借鉴先进单位的管理经验,制定了全员《行风建设责任制》、《环境执法目标考核责任制》和《积分制考核制度》,对全局干部职工实行了责任目标考核,把行风建设及各项工作目标、责任落实到科、室、站、队及每名工作人员名下,实行百分量化考核。
全部考核情况由政工科、督察科负责登记汇兑、备档,当月考核兑现并实行全局通报,年终进行综合奖惩,大大激发了广大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使全局工作效率明显加快,工作质量明显提高。
甘愿清风拂两袖,不使丹心染纤尘。
在日常工作中,宗连国“廉”字当头,坚持从自身做起,大力加强自身廉政建设,在执法和收费中不徇私情,坚决杜绝人情费、关系费,凡是托关系到他这里求情的,他一律坚决拒绝,从没利用职权为亲朋好友开过一次“后门”。
在他的带动下,环保局建起了一个团结务实的领导班子,塑造了一支廉洁高效的职工队伍。
2003年以来,全局执法人员没有发生一起违规、违纪事件,为环保工作的良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万事民为先:
恪尽职守创佳绩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环境形势日益严峻,人民群众环境意识和环境需求的增强,环保工作所承担的压力也在日益增加。
为切实加强污染治理,改善全县环境质量,宗连国坚持“宣传先行”的工作思路,亲自组织有关人员,积极开展各种宣传活动,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等各种方式加大对环保法律法规的宣传,并紧密结合环保工作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定期和不定期编印《环保信息》、《环保工作动态》和《报阅件》,及时报送给县几大班子领导和各有关部门,不仅为上级领导实施科学决策提供了可靠依据,也为各有关部门之间协调配合工作及时提供了信息,极大增强了全县上下的环境意识。
在此基础上,他以全面落实环境目标责任制为重点,建议县政府出台了有关文件,带领全体干部职工不断加大环境源头监管力度,使我县建设项目环评和“三同时”执行率首次达到100%。
2004年以来,共对水兴真元铝轮毂电镀、真元水兴铸造、日新化工公司、古贝春热电厂、康达化工乙醛生产项目以及神龙地毯等6家企业办理了“环评”手续,对9个项目进行了“三同时”监督,较好地控制了新污染源的产生;
他积极创新环境监察工作机制,将原环境监理收费站更名为环境监察大队,并下设了一个大队部、四个中队和一个稽查队,根据环境监察实际情况,实行了辖区任务目标责任制,奖优罚劣,及时考核兑现,充分调动了环境监察人员积极性,环境执法力度不断加大,2004年以来,共依法查处不法排污企业22家,其中依法取缔3家,责令搬迁1家,限期治理企业3家,促进了全县环境质量的改善。
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宗连国始终把人民群众的环境权益和关注的热点、难点,作为自己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他以环境信访工作为突破口,针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热点、难点问题,通过组织法规信访、监察、稽查、监测等科室联合执法,大力开展查处环境违法行为专项行动,使一大批偷排偷放污染物及环境扰民案件得到了及时查处。
2004年以来,他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化工、玻璃钢废料和小钢铁污染问题,积极争取县政府支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对这三个行业进行了专项治理。
一是把康达化工列为环境重点监理单位,向县政府提出对该企业进行限期治理的申请,在督促其搞好污染治理的同时,加大环境监管力度,对其超标排污行为依法进行了经济处罚;
二是为解决玻璃钢废料污染问题,他深入调查并积极争取县政府批准,在玻璃钢企业较为集中的鲁权屯、滕庄、老城、甲马营、街道办外的棘围垃圾处理厂五个乡镇选定了6处场址,对玻璃钢废料实行了划片定点、统一存放、集中处理。
同时加大了巡查力度,严厉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对乱倒滥烧玻璃钢废料的13起违法案件依法进行了处罚,使玻璃钢废料污染问题得到明显好转;
三是对于小钢铁污染问题,因我县原有的两个小钢铁项目均系招商引资项目,在实施关停中面临着种种压力,宗连国从维护全县经济健康发展和人民群众环境权益的大局出发,顶住种种压力,积极向县政府及上级有关部门汇报有关情况,并向县政府提出了对两个污染项目予以关停的建议,最终依法取缔了这两个项目。
在宗连国及全局干部职工的努力下,2004年以来,全县群众环境信访处结率为100%,杜绝了群众集体上访等恶性事件的发生,县环保局被评为省市县环境信访先进单位,为维护全县社会稳定做出了应有贡献。
丹心谋全局:
奏响和谐发展最强音
发展是硬道理,但发展决不是单一追求经济利益的无序发展,而是可持续战略下的经济、环境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法律无情,但执法者不能无情,在法律的框架下,追求法律效果与经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应该成为新形势下环境执法的目标。
宗连国说:
“要强化环境执法,更要强化职能服务,通过为企业提供服务,让企业从不懂环保、抵制环保,到理解环保、明确环保的重要性,再到主动积极地搞好环保,这是近年来武城环境执法从量变到质变的一次飞跃。
”
伟达纸业公司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由于污染重、对南水北调工程造成一定影响,2003年,伟达纸业草浆生产线被关停,全厂人心浮动,企业生存和社会稳定面临着严峻考验。
此时,宗连国及时责令执法人员进驻到企业,广泛宣传环保知识,给企业领导做思想工作,并派出王立民副局长驻厂帮助制定实施治污方案,推行清洁生产,历时半年时间,终于使企业在全市第一个通过了清洁生产认证。
企业度过了难关,保住了全厂500名职工的饭碗,也为全县社会稳定做出了应有贡献。
对此,宗连国坦言:
惩罚不是目的,重要的是企业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
关闭和取缔更不是环保局的初衷,目的是想让企业在保护环境的同时得到更好的发展。
本着这一指导思想,宗连国在全局推行了《服务承诺》、《首问负责制》等一系列制度,充分发挥部门职能,积极为企业提供快捷高效的一流服务。
执法过程中,他教育执法人员在维护环保尊严的同时,坚决避免态度生硬,对企业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同时无偿为企业提供法律、技术和信息的支持,积极为企业申请上级环保专项资金,帮助企业解决治污资金困难,先后引进上级环保专项资金300多万元,帮助10余家企业按期完成了限期治理任务;
帮助水兴橡塑、日新化工等企业完成了高技术对接,为企业的健康长足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在宗连国的带领下,武城全县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实现了环保工作的历史性突破。
2004年以来,全县新、扩、改建项目“环评”和“三同时”制度执行率及执行合格率均达到了100%,执行企业家数分别较上年增长了3倍和2.6倍,彻底扭转了工作被动局面。
县环保局在市局综合考核中位居全市前三位,先后被授予市级文明单位、全市文明服务窗口单位、全市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工作先进单位、全市环境宣传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市环境信访工作先进单位、全县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安全生产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宗连国个人被评为全市环境管理工作先进个人……
武城环保,在宗连国及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谱写了一曲和谐发展的华彩乐章!
正气丹心铸天平
2005年2月7日,《人民法院报》在二版头条位置刊登了这样一篇通讯:
岁末年初,地处鲁西北平原、京杭大运河畔的武城县人民法院捷报频传——2004年,该院各类案件审结率达到100%,执结率达到98%,服判息诉率达到99%,并荣获2004年度最高法院开展的“司法公正树形象”活动和山东省高院“规范化管理年”活动先进集体称号,一跃成为山东法院系统的一颗新星……
这条令人鼓舞的消息发布之时,正值苏建军上任武城县人民法院院长三周年之际。
一花独放不是春,三年时间,武城法院在一步又一步的跨越中,迎来了一个姹紫嫣红的春天——
三年时间,武城法院先后被授予“人民满意政法单位”、“全省思想宣传工作先进单位”、“全省行政审判工作先进集体”、“全省司法警察工作先进单位”、“全省法院执行工作先进集体”、“全省法庭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三年时间,武城法院连年在全市法院系统综合评比中名列首位,多次受到省市领导的表扬;
三年时间,苏建军当选德州市人大代表、两次荣膺“人民好公仆”,并被省高院荣记个人二等功……
走近武城法院,在清风扑面中你会感觉到春潮涌动的勃然生机;
走近苏建军,在正气凛然中你会感觉到他永远追求卓越、浩瀚深情为民的人格与胸怀……
追求卓越,铸造阳光下的事业
2003年9月的一天,武城县老城镇一企业负责人来到武城法院,满怀感激地送来一面写有“严格执法秉公办案,服务企业保驾护航”的锦旗,并诚恳地向审判人员道谢,感谢法官们以公正的司法原则和先进的司法理念,圆满审结龚某对本企业副厂长刘某某的故意伤害案。
事情追溯到这年4月29日下午,该企业副厂长刘某某下班骑自行车回家,当路过厂门口东的公路时,发现被告人龚某正在挖沟埋地下水管道,刘某某便上前查看并阻止其与企业的下水道连接,双方发生争执后被龚某打倒在沟内,导致眼眶骨折造成轻伤。
刘某某以故意伤害罪向武城法院提起自诉,同时向被告人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法院受理此案后,法官在庭审中,通过询问、举证、辩论及判前评断、充分说理和分析利害,使被告人充分认识到自身的过错,被害人也同意了调解解决民事赔偿的建议。
庭审结束后,法官给双方当事人和亲属做了大量耐心细致的工作,双方当事人本着互谅互让的态度,各自做了让步,顺利达成了一致意见。
被告人在充分认识到自己错误、向被害人赔礼道歉的前提下,及时赔偿了医疗费、误工费等相关费用,被害人也同时谅解了被告人的过错,并建议法院对其从轻处罚。
最后,双方约定事后不再为此发生任何争执。
调解协议达成后,被告人家属及时给予赔偿,使被害人经济损失得到弥补,精神得到抚慰。
而由于被告人认罪态度较好,法院也对其作出了判处有期徒刑两年缓期三年执行的从轻处罚。
一桩涉及刑律的官司,通过武城法官辩法析理、耐心细致的工作,达到了胜败皆服的良好效果,画下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而这,只是武城法院审判工作的一个缩影。
“公正与效率”是法院工作的世纪主题。
“让打不起官司的百姓打起官司,让有冤情的百姓打赢官司,为武城百姓撑起一片蓝天”,是苏建军向武城37万人民庄重作出并始终践行的承诺。
为把“公正与效率”的阳光普照到武城大地的每个角落,苏建军上任伊始,就大刀阔斧地进行了审判方式改革。
他在全院大力推行了民事审判“八个一阳光工程”,即:
一份诉讼风险告知书,讲清双方责任及不履责的后果;
一份案件受理(应诉)通知书,告知程序与规则,使当事人做好有关准备;
一份案件适用法律索引表,随开庭传票一并送达当事人,使有理者充分掌握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使无理者及早悔悟;
一份判前评断词,展示法官“为什么这么判”的思维过程与详细理由,使赢者明白输者服判;
一份裁判文书,载明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
一份法官判后语,调整当事人心态和情绪,避免“一辈子官司三辈子仇”;
一份执行权利义务告知书,促使案件义务方自觉履行,权利方自我保护,减轻法院执行压力和当事人诉累;
一份举证通知书,避免因不重视证据导致的“有理打不赢官司”。
“八个一阳光工程”,不仅涵盖了案件审理的全部过程,体现了审判工作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更重要的是,它环环紧扣地维护了社会公正的最后一道防线,把冷冰冰的法律审判,铸造成为阳光般公正与温暖的事业。
“执行难”、“执行乱”是法院工作的痼疾。
为攻克这一顽症,苏建军亲自分管执行工作,在原有执行局的基础上,他在全市率先成立了执行裁决庭,并不断加大执行改革和案件执行力度,施行“1+2+1”执行新机制,即:
一个执行裁决庭、两个执行庭、一个法警队,实现了执行裁决权与实施权分离,既克服了“执行难”,又纠正了“执行乱”,防止了执行权的过度集中,保证了执行公正,提高了执行效率,使案件执行率提高了30%,案件平均结案时间降低到了3个月,解决了执行中的疑难问题,特别在清理执行积案工作上取得了明显成效。
短短三年时间,武城法院共执结积案575件,涉案标的额达8000多万元,做到了件件案件有着落、事事案结事了。
不仅未出现一起因执行不当或违法执行而导致的上访事件,而且使一些老上访户奔波多年没有解决的问题也得到了彻底解决,他们纷纷给法院送来了锦旗、感谢信……
2004年6月3日,退休老干部侯某来到武城法院,眼含热泪向执行干警送来一面锦旗,并向干警鞠躬致意,感谢武城法院为他执结了一起长达5年的积案。
原来,早在1999年,侯某的儿子向武城法院起诉了追还魏某欠其16000元借款一案,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由于魏某出走下落不明,案件便一再被搁置下来。
侯某心中焦急万分,甚至一度对办案干警产生了误解。
2004年,苏建军亲自督办此案,经过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终于作通魏某子女的工作,由他们代为其父偿还了债务。
侯某了解了事情的前后经过,深受感动,激动地说:
“感谢法院领导和同志们为我追回了欠款,更钦佩他们严肃认真、热情周到的工作作风。
我原来对他们产生过误会,现在表示深深的歉意!
一心为民,让群众与公正“零距离”
2003年9月4日的《人民法院报》和10月16日的《山东法制报》,相继以二版头条和头版头条的位置,刊登了武城法院始终坚持以“公正与效率”为主题,以“司法为民”为宗旨,积极改进审判方式,为群众提供优质法律服务的先进经验。
武城法院的做法,在全省法院系统和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
走进武城法院机关大楼,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这样两句话:
从人民满意的地方做起,从人民不满意的地方改起。
如果把这两句话看作是苏建军对全院干警的警示,那么,立案大厅等处摆放着的饮水机、老花镜和针线包,则无不透射出他对人民群众细致入微的人性化关怀。
苏建军认为,要真正把“公正与效率”的世纪主题落到实处,就必须让群众“零距离”感受公正。
本着这一指导思想,苏建军在大力推行审判方式改革的同时,坚持便民、利民、亲民的原则,不断探索司法为民的新内容、新形式。
为方便群众诉讼,上任伊始,苏建军克服办公场所紧张、资金不足等困难,对办公楼内各庭室布局进行了重新调整,把与群众打交道最多的立案庭、执行局和法警队安排在一楼,在大门东侧设立了咨询法官接待室,具体负责法律咨询、受理投诉、指导诉讼和先行调解等工作,确保到法院办事的群众能够在第一时间内得到热情接待和明确的答复。
对咨询法官无法立即答复的,及时与有关庭室协调,必要时还可直接调度有关人员和车辆,帮助群众排忧解难。
同时,在执行庭、立案大厅、咨询接待室等处还配备了饮水机、老花镜、针线包及急救药品等,细致入微地为群众提供方便。
并针对各类具体案件制作了详细的诉讼指南,在执行局张贴了案件执行流程图,对行动不便的当事人,坚持送法上门、到“家”开庭。
三年多来,先后派出巡回法庭上门审理各类案件100多件,既节省了当事人开支,又创造了利于解决纠纷的宽松环境。
对家在外地、担心人身安全无保障的当事人,院里安排警车免费接站送站;
对生活困难的当事人,全力给予各种司法救助,院领导带头捐款,2002年以来,全院干警先后为困难群众捐款10000多元。
苏建军始终把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作为自己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工作中处处体现司法为民的思想。
他以信访工作为突破口,变被动接访为主动出击,认真排查各类信访积案,并建立了信访案件预警制度,在诉讼各环节上加大对群众信访的处结力度,不断妥善处结了大量缠诉积案,而且杜绝了新的积案产生。
苏建军时刻牵挂着弱势群体的切身利益,竭尽全力为他们提供司法援助,三年来,仅诉讼费就免除了3万多元,帮助一大批群众解决了诉讼中遇到的难题。
为群众提供亲情化的优质服务,是苏建军致力追求的奋斗目标。
在推行“八个一阳光工程”的基础上,他克服资金困难,大力加强基层法庭建设,先后筹集资金300余万元,完成了武城镇、老城镇二处基层法庭的规范化建设,实现了“三区分开”,完善了“五小工程”,成为全省基层法庭建设的“样板”,受到了德州市委、省高院、市中院领导的高度评价和人民群众的广泛好评。
桩桩件件系民心,枝枝叶叶总关情。
在苏建军的带领下,武城法院司法为民的理念如春风化雨,滴滴润入人们的心田:
反目成仇的邻居和好如初了,感情濒危的夫妻破镜重圆了,失足少年幡然醒悟了,被弃老人重获赡养了……他们由衷地感谢武城法官的帮助,更永远感念着苏建军对他们无微不至的呵护。
胸装全局,打造经济“护航舰”
发展是硬道理,是党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法院工作也不例外。
苏建军认为,新时期的法院工作必须紧紧围绕发展这个第一要务,服从和服务于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做到经济发展到哪里,法院服务的触角就延伸到哪里,努力把人民法院打造成为经济发展的“护航舰”,为地方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2003年9月16日,武城宾馆被一种热烈而隆重的气氛笼罩着,德州市华海空调设备有限公司与武城县人民政府招商引资协议签订仪式正在这里如期举行。
华海公司决定投资1000万元,在武城县鲁权屯镇建设一个占地面积30亩的生产基地。
而不久前,该公司还准备将这个项目建在外地一个省会城市。
那么,是什么原因改变了他们的投资方向呢?
事情还得从头说起——
华海公司是一家私营企业,于1999年7月至2000年7月间与长春中安房地产开发公司签订了总金额达851万元的加工安装合同。
到2002年11月,由于中安公司内部人事变动及其他原因,致使货款迟迟不能收回。
为避免风险,华海公司遂提起诉讼。
德州市中院指定该案由武城县法院管辖。
面对该案纠纷时间长、涉及金额大、情况紧急的困难,苏建军四次派员赶赴长春,历经波折,终于为华海公司追回了货款。
武城法官的出色表现,使华海公司负责人深受感动。
华海公司的两名老总激动地说:
“这几百万元的货款,把我们企业从生死线上又拉了回来。
武城法官,是我们华海公司一百多名员工的救星啊!
”最终,他们作出了一个充满信心的决定:
将原计划建在外地的生产基地改址武城!
这一千万元招商引资项目“凤落武城”,只是苏建军带领全体干警增强大局意识、服务经济建设的一个缩影。
三年来,苏建军带领干警积极参与城区改造、工业园区建设、基金会清欠、后进村治理等地方党委、政府的各项中心工作,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作出了突出贡献。
2002年8月,武城辣椒城建设进入拆迁关键时期,但由于部分拆迁户缺乏大局意识和法律意识,只看眼前利益和个人利益,硬是拖着不拆迁。
在其他部门多次劝说无效的情况下,县法院接受了这一艰巨任务。
苏建军连夜召开专题会,制定方案,研究工作方式、方法,并亲临拆迁第一线,给拆迁户讲政策,讲法律,讲辣椒城建设的长远利益,耐心细致地给群众作思想工作。
不分昼夜,经过三天的教育引导,拆迁户们终于被苏建军院长和诸多法官们的精神所感动,在思想上增强了法律意识,全部自行拆迁,使辣椒城建设得以顺利进行。
目前,该辣椒城已经发展成为华北地区最大的辣椒集散地,使辣椒成为武城的一大农业支柱产业。
1999年,德州亚太公司与太原迎泽区危房改造指挥部签订合同,向其提供了价值数十万元的玻璃钢产品。
但随着危房改造工程结束,指挥部也被取消,亚太公司的数十万元货款没有收回,公司业务员在太原市和迎泽区多个部门间反复奔波,连承担付款的责任单位都没有找到。
2004年10月,该公司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来到武城法院进行咨询并提起诉讼。
苏建军对此案高度重视,亲自督办,多次派员去太原,顶着地方保护主义的重重压力和困难,终于将货款追回……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
三年来,苏建军带领全院干警仅为企业追回经济损失就高达3000多万元。
苏建军带领全院干警,在经济建设的大舞台上书写着卫士般的忠诚!
赤子丹心,铸造精兵护法魂
宁让清风拂两袖,不使丹心染纤尘。
苏建军从一名普通干警一步步走上领导岗位,从没有因职务的变迁而改变自己的人生准则。
他以一身正气、拳拳赤诚,浇铸着事业的辉煌;
他以两袖清风,耿耿忠心,向人们展示了一名共产党人的高尚情操。
他坚持一手抓审判工作,一手抓廉政建设,主持制定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责任制》、《武城人民法院干警违规违纪惩戒暂行办法》等规范性文件,使各项工作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他从自我做起,大力加强自身班子廉政建设,对全院干警响亮地喊出了“向我看齐”的口号,并要求党组成员做到“四个经得起”:
政治上经得起考验,工作上经得起考评,廉政经得起审计,生活上经得起检验;
“三个管得住”:
管住自己的嘴,不该吃的不吃;
管住自己的手,不该拿的不拿;
管住自己的腿,不该去的地方不去。
为提高干警队伍素质,他狠抓业务培训,强化纪律观念,积极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大力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在全院牢固树立“法院就是我的家”、“院兴我荣,院衰我耻”的思想。
他一方面严格落实各项管理制度,对违规违纪行为不放纵,先后严肃处分了6名违纪干警;
另一方面,他对干警队伍实行人性化管理,坚持从优待警,克服院里经济基础薄、物质条件差的困难,力所能及地提供干警福利待遇。
干警的婚丧嫁娶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不仅件件牵挂在他的心里,而且会及时得到他雪中送炭般的帮助。
他大胆创新,大力实施了法官队伍建设“七个一工程”,不断强化法官的职业意识,培养法官的职业道德,树立法官的职业形象,完善法官的职业监督,确保“三个不出,四个提高”目标的实现……
群雁高飞头雁领。
苏建军深知,喊破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