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三上期末生物复习卷 71含答案解析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841669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35.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三上期末生物复习卷 71含答案解析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学年高三上期末生物复习卷 71含答案解析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学年高三上期末生物复习卷 71含答案解析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学年高三上期末生物复习卷 71含答案解析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学年高三上期末生物复习卷 71含答案解析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三上期末生物复习卷 71含答案解析Word格式.docx

《学年高三上期末生物复习卷 71含答案解析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三上期末生物复习卷 71含答案解析Word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高三上期末生物复习卷 71含答案解析Word格式.docx

D.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温度、pH条件下的分解实验中,氯化铁溶液和肝脏研磨液都属于无关变量

二、探究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59.0分)

7.被称为“史上最萌植物”的多肉植物中,有一种特殊的CO2固定方式:

夜间气孔开放,固定CO2产生苹果酸储存在液泡中,白天气孔关闭,苹果酸脱羧释放CO2,用于光合作用,基本过程如图所示。

请据图分析回答:

(1)白天,影响该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外界环境因素有______,光合作用所需CO2的来源有______。

(2)该植物细胞在夜间能产生ATP的场所有______;

夜间能吸收CO2,却不能合成糖类等有机物的原因是______。

(3)从该植物气孔开闭的特点,推测它们最可能生活在______的环境中。

8.人体排尿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如图甲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某神经中枢”位于______。

若该中枢与大脑皮层之间的联络中断,成人也会小便失禁,由此说明______。

(2)神经元③能接受来自不同神经元释放的神经递质,直接原因是______。

(3)据图乙分析,刺激神经元④时,逼尿肌并没有收缩,原因可能是______。

9.我国经济发展具有不均衡性,中西部地区相对滞后。

这里的农村家庭孩子多、家庭负担大。

很多年轻人选择到东部沿海城市去打工,留守的少数青壮年劳动力有的开垦荒山变果林,有的改造洼地成鱼塘等等。

请回答:

(1)依据种群的数量特征分析,城市人口在增多与农村留守人口在减少,直接影响其人口数量变动的因素是______;

经过多年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通过降低______,我国各地区原籍人口增长的速度都明显减缓。

(2)荒山、洼地经过改造成为果林、鱼塘,说明人类的活动能够改变群落演替的______。

在养鱼过程中,一定要捕捉除去鲶鱼、乌鳢等肉食性鱼类,从能量流动的角度解释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

(3)某生物课外活动小组调查该地区生物多样性时,仅对物种的数目进行了统计。

他们的做法是否科学,为什么?

______

10.若某哺乳动物毛色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决定,其中A基因编码的酶可使黄色素转化为褐色素;

B基因编码的酶可使该褐色素转化为黑色素;

D基因的表达产物能完全抑制A基因的表达;

相应的隐性等位基因a、b、d的表达产物没有上述功能。

若用两个纯合黄色品种的动物作为亲本进行杂交,F1均为黄色,F1雌雄个体间自由交配,F2中毛色表现型出现了黄:

褐:

黑=52:

3:

9的数量比。

(1)F1基因型为______,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

(2)F2黑色小鼠中杂合子所占比例为______。

(3)让F2中的褐色小鼠自由交配,得到的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______。

11.在农业生产中,微生物是土境肥力的重要因素,可分解有机残体,促进难溶性矿物质转化;

有些微生物还可以固定空气中素,増加土壤有效养分,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土境微生物70%-90%是______(填“细菌”或“真菌”或“放线菌”),土微生物取样时用于盛土样的信封在使用前需要______(填“灭菌”或“消毒”)。

(2)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能分泌纤维素酶,该酶是由3种组分组成的复合酶,其中的______酶可将纤维二糖分解成______。

(3)在微生物的纯化培养中,无菌操作是取得成功关键,其中微生物培养中使用的培养皿应采取______法灭菌。

微生物接种最常用的方法是平板划线法和______两种,平板划线法第二次以及其后的划线操作时,总是要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的原因是______。

12.Rag2基因缺失小鼠不能产生成熟的淋巴细胞。

科研人员利用胚胎干细胞(ES细胞)对Rag2基因缺失小鼠进行基因治疗,简易操作流程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Rag2基因缺失小鼠体内不存在特异性免疫,理由是______。

(2)图中③过程所用培养液成分一般都比较复杂,除了______以外,还要要加维生素、激素、氨基酸、核苷酸等营养成分,以及动物血清等物质。

添加动物血清的原因是______。

(3)图中②过程卵母细胞需除去______,才能与上皮细胞结合成重组细胞。

(4)图中⑤过程导入到ES细胞的是含有Rag2基因的______。

(5)ES细胞具有胚胎细胞的特性,在形态和功能上的特点分别是______;

图中⑥过程诱导ES细胞定向分化成造血干细胞时,需向培养液中添加______。

(6)经⑦过程处理后,为检测Rag2基因是否成功表达,可提取该小鼠骨髓细胞的蛋白质,并用抗Rag2蛋白的抗体进行杂交实验,理由是______。

--------答案与解析--------

1.答案:

B

解析:

解:

A、人体的胃蛋白酶的最适PH值为1.5-2.2,A错误;

B、ATP中的“A”代表腺苷,DNA中的“A”代表的是腺嘌呤,B正确;

C、酶可以反复起作用,C错误;

D、长跑时,人体骨骼肌细胞所需的直接能源物质是ATP,D错误。

故选:

B。

1、ATP的组成元素:

C、H、O、N、P

2、ATP的结构式及各组分的含义:

ATP的结构式可简写成A-P~P~P,式中A代表腺苷,T代表3个,P代表磷酸基团,~代表高能磷酸键。

通常断裂和合成的是第二个高能磷酸键。

一个ATP分子中含有一个腺苷、3个磷酸基团、2个高能磷酸键。

ATP的一个高能磷酸键水解,形成ADP(二磷酸腺苷),两个高能磷酸键水解,形成AMP(一磷酸腺苷)。

ATP的结构如图所示(虚线框表示腺苷):

2、酶的特性:

(1)高效性:

酶的催化效率大约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

(2)专一性:

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

(3)作用条件较温和:

高温、过酸、过碱都会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使酶永久失活;

在低温下,酶的活性降低,但不会失活。

本题考查酶的特性,ATP的结构,意在考查考生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的能力,难度适中。

2.答案:

D

A、DNA复制使DNA数目加倍,染色体复制也使DNA数目加倍,而染色体数目不变,A错误;

B、染色体数目变异既可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也可发生在有丝分裂过程中,B错误;

C、着丝点的分裂与纺锤丝的牵引无关,C错误;

D、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只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D正确。

D。

1、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

(1)间期:

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2)前期:

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

(3)中期:

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

(4)后期:

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

(5)末期:

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2、减数分裂过程:

(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

染色体的复制。

(2)减数第一次分裂:

①前期:

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

②中期:

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

③后期:

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④末期:

细胞质分裂。

(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

本题考查细胞的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和数目变化规律,能对两者进行比较,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3.答案:

A

A、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是可遗传变异,A正确;

B、基因突变发生在体细胞中,一般不会遗传给后代,B错误;

C、基因突变引起的疾病有的可以用显微镜观察,如镰刀型贫血症,C错误;

D、引起猫叫综合征的原因是5号染色体缺失某一片段,D错误。

A。

变异分为可遗传变异和不遗传变异,单纯由环境改变引起、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的变异是不遗传变异;

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是可遗传变异,可遗传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发生在体细胞中一般不遗传给后代,发生在生殖细胞中会遗传给后代,镰刀型贫血症属于基因突变,由于碱基对发生替换导致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中发生氨基酸替换,使红细胞称为镰刀状;

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变异,染色体结构变异包括染色体片段的缺失、重复、易位、倒位。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理解可遗传变异的类型和实例,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并结合题干信息进行推理、判断。

4.答案:

A、结核杆菌属于原核生物,其细胞中没有成形的细胞核,A错误;

B、抗生素不能诱导基因突变,但可以对结核杆菌的抗药性进行选项,B错误;

C、只有浆细胞能产生抗体,C错误;

D、感染结核杆菌后,机体主要通过特异性免疫的作用将其消灭,D正确。

1、结核杆菌属于原核生物,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

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但原核生物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结构,含有核酸和蛋白质等物质。

2、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其具体过程如下:

本题以结核杆菌为素材,考查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免疫调节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

识记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具体过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5.答案:

A、由于受到重力作用,b侧生长素浓度高,抑制生长,相当于曲线CD段浓度,A错误;

B、据图示可知,C点之前(FC范围内),都是促进作用,B正确;

C、在太空中,坐标图中生长素的曲线仍然适用于根的生长,但由于太空中重力为0,所以a、b两侧生长素浓度相等,根水平生长,C错误;

D、CD范围内属于抑制作用,但根有可能生长,D错误。

分析题图:

C点之前,都是促进作用,其中A点对应的浓度是促进生长的最适浓度;

C点时,既不促进也不抑制;

C点之后,都是抑制作用。

由于受到重力作用,b侧生长素浓度高,抑制生长,a侧生长素浓度低,促进生长,所以根弯向地下生长,即根的向地性。

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生长素作用及作用特点,重点考查生长素的作用特点,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曲线图的分析,能判断不同浓度区段的生长素作用,尤其是AC段,虽然曲线是下降的趋势,但仍然是促进作用。

本题的难点是D选项,要求学生明确外界因素只能影响生长素的分布,不影响生长素产生和作用特点。

6.答案:

C

A、由以上分析可知,斐林试剂与双缩脲试剂的组成成分相同,但使用方法不同,A错误;

B、用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色素的实验结果表明,溶解度最低和最高的色素分别是叶绿素b、胡萝卜素,B错误;

C、观察植物细胞的失水和吸水以及光合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均可选用黑藻叶片作为实验材料,C正确;

D、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温度、pH条件下的分解实验中,不会用到氯化铁溶液,D错误。

C。

1、斐林试剂是由甲液(质量浓度为0.1g/mL氢氧化钠溶液)和乙液(质量浓度为0.05g/mL硫酸铜溶液)组成,用于鉴定还原糖,使用时要将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含样品的试管中,且需水浴加热;

双缩脲试剂由A液(质量浓度为0.1g/mL氢氧化钠溶液)和B液(质量浓度为0.01g/mL硫酸铜溶液)组成,用于鉴定蛋白质,使用时要先加A液后再加入B液。

2、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提取色素时需要加入无水乙醇(溶解色素)、石英砂(使研磨更充分)和碳酸钙(防止色素被破坏);

分离色素时采用纸层析法,原理是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随着层析液扩散的速度不同,最后的结果是观察到四条色素带,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橙黄色)、叶黄素(黄色)、叶绿素a(蓝绿色)、叶绿素b(黄绿色)。

本题考查检测蛋白质实验、检测还原糖实验、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等,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方法、实验现象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7.答案:

温度、光照强度、水分等 

苹果酸经脱羧作用释放、呼吸作用产生 

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夜间没有光照,光反应不能进行,无法为暗反应提供[H]和ATP,暗反应中仏还原成糖类等有机物的过程不能进行 

炎热干旱

(1)据图分析可知,白天时该植物不能吸收二氧化碳,故影响该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外界环境因素有温度、光照强度和水分等,植物白天进行光合作用所需CO2的来源有液泡中的苹果酸经脱羧作用释放CO2和细胞的呼吸作用产生。

(2)该植物细胞在夜间呼吸作用可以产生ATP,场所有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二氧化碳固定形成C3,C3还原成C6H12O6,光反应必须为此过程提供还原氢和ATP,夜晚无光不能进行光反应,所以这类植物虽然能吸收二氧化碳,但不能合成葡萄。

(3)该植物气孔白天关闭,夜间开放,可以减少蒸腾作用散失水分,故可以生活在炎热干旱的环境中。

故答案为:

(1)温度、光照强度、水分等 

苹果酸经脱羧作用释放、呼吸作用产生

(2)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夜间没有光照,光反应不能进行,无法为暗反应提供[H]和ATP,暗反应中仏还原成糖类等有机物的过程不能进行

(3)炎热干旱

据图分析:

图示植物吸收的CO2生成苹果酸储存在液泡中,夜晚能吸收CO2,却不能合成C6H12O6,故其白天进行光反应及暗反应合成有机物,夜晚只进行二氧化碳固定。

本题考查植物的二氧化碳的利用途径,生物与环境的适应性,主要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利用题图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题干信息进行推理的能力。

8.答案:

脊髓 

大脑皮层的高级中枢对脊髓中相应的低级中枢有调控作用 

神经元③的细胞膜上含有相应神经递质的特异性受体 

刺激强度较弱,不足以引起膜电位的变化

(1)人体排尿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若该中枢与大脑皮层之间的联络中断,则成人也会出现小便失禁现象,由此说明大脑皮层的高级中枢对脊髓中相应的低级中枢有调控作用。

(2)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发挥作用,神经元③能接受来自不同神经元释放的神经递质,直接原因是神经元③的细胞膜上含有相应神经递质的特异性受体。

(3)兴奋的产生必须要有适宜的刺激,刺激强度较弱,不会产生兴奋,所以刺激神经元④时,逼尿肌并没有收缩,原因可能是刺激强度较弱,不足以引起膜电位的变化。

(1)脊髓 

大脑皮层的高级中枢对脊髓中相应的低级中枢有调控作用

(2)神经元③的细胞膜上含有相应神经递质的特异性受体

(3)刺激强度较弱,不足以引起膜电位的变化

题图分析:

图甲排尿反射的过程为:

膀胱充盈刺激→膀胱壁感受器→①→②→大脑皮层→产生尿意。

排尿反射的低级中枢在脊髓,高级中枢在大脑皮层,低级中枢受高级中枢的控制,婴儿经常尿床的主要原因是大脑发育不完善,对低级中枢的控制有限。

图乙可知引起兴奋的阈刺激是S5。

本题以人体的泌尿过程为情景材料,考查反射的概念、神经冲动的传导,神经的分级调节,意在考生的识图能力、获取及处理信息的能力;

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9.答案:

迁入率和迁出率 

出生率 

速度和方向 

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方向 

不科学,因为生物多样性不仅包括物种多样性,还包括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1)农村留守人口减少的原因是农村人口去城市打工,这种人口数量变动的特征称之为迁出率;

城市人口的增多的原因是大量外来人口到城市打工,这种人口数量变动的特征称之为迁入率。

计划生育政策通过降低出生率来减缓人口增长速度。

(2)人类活动能够使群落的演替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物种越丰富,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强。

在鱼塘养鱼过程中,一定要捕捉除去鲶鱼等捕食其他鱼类等肉食性鱼类,这样可以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方向。

(3)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因此调查生物多样性时,不能仅对物种的数目进行统计。

(1)迁入率和迁出率 

出生率

(2)速度和方向 

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方向

(3)不科学,因为生物多样性不仅包括物种多样性,还包括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1、群落演替的影响因素

(1)群落内部因素:

群落内部环境的变化-动力;

种内和种间关系动态变化-催化剂。

(2)外界环境因素:

(重要条件)

①自然因素:

火灾、洪水、严寒等。

②人类活动:

人类的活动往往会使群落的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2、种群的特征:

(1)数量特征(核心问题):

①种群密度:

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②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

决定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

③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

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一般根据年龄结构)

(2)空间特征:

指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布局。

本题考查了群落演替、种群的特征、生态系统的结构以及功能等有关知识,要求考生掌握能量流动的特点,明确营养结构与生态系统稳定性之间的关系,难度适中。

10.答案:

AaBbDd 

AABBDD×

aabbdd或AAbbDD×

aaBBdd 

 

褐色:

黄色=8:

1

(1)由题意知,两个纯合黄色品种的动物作为亲本进行杂交,F1均为黄色,F2中毛色表现型出现了黄:

9,子二代中黑色个体占=

结合题干3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独立分配,说明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而黑色个体的基因型为A_B_dd,要出现

的比例,可拆分为

,而黄色个体基因型为A_bbD_、A_B_D_、aabb__,而符合子二代黑色个体的比例,说明子一代基因型为AaBbDd,再结合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对应关系,杂交亲本的组合可以为AAbbDD×

aaBBdd或AABBDD×

aabbdd。

(2)黑色个体的基因型为A_B_dd,其中纯合子有AABBbb一种,故F2黑色小鼠中杂合子所占比例为1-

(3)子一代基因型是AaBbDd,表现为黄色的是A_____、aabb__,共有2×

3+1×

3=21种;

子二代褐色个体的基因型是aaBBdd:

aaBbdd=1:

2,让其自由交配,相当于让BB:

Bb=1:

2的个体自由交配,bb=

,B_=

,因此褐色个体自由交配后代aaB_dd:

aabbdd=8:

1,分别表现为褐色、黄色。

(1)AaBbDd 

AABBDD×

aaBBdd

(2)

(3)褐色:

一、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内容及实质

1、自由组合定律:

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

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2、实质:

(1)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

(2)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二、A基因编码的酶可使黄色素转化为褐色素;

D基因的表达产物能完全抑制A基因的表达,说明黑色个体的基因型为A_B_dd,黄色个体的基因型为A_bbD_、A_B_D_、aa____,褐色的基因型为A_bbdd。

本题考查遗传规律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11.答案:

细菌 

灭菌 

葡萄糖苷酶 

葡萄糖 

干热 

稀释涂布平板法 

每次划线的末端微生物的数量最少,从上一次末端开始能使细菌的数目随着划线次数增加而逐步减少,最终得到由单个细胞繁殖而来的菌落

(1)土壤微生物70%-90%是细菌;

土微生物取样时用于盛土样的信封在使用前需要灭菌。

(2)纤维素酶酶是一种复合酶,包括Cl酶、Cx酶、葡萄糖苷酶,其中Cl酶、Cx酶可把纤维素分解成纤维二糖,葡萄糖苷酶可将纤维二糖分解成葡萄糖。

(3)对培养皿进行灭菌应该采用干热灭菌法。

接种微生物常用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

平板划线法第二次以及其后的划线操作时,总是要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的原因是每次划线的末端微生物的数量最少,从上一次末端开始能使细菌的数目随着划线次数增加而逐步减少,最终得到由单个细胞繁殖而来的菌落。

(1)细菌 

灭菌

(2)葡萄糖苷酶 

 葡萄糖

(3)干热 

稀释涂布平板法 

每次划线的末端微生物的数量最少,从上一次末端开始能使细菌的数目随着划线次数增加而逐步减少,最终得到由单个细胞繁殖而来的菌落

1、微生物常见的接种的方法

①平板划线法:

将已经熔化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制成平板,接种,划线,在恒温箱里培养。

在线的开始部分,微生物往往连在一起生长,随着线的延伸,菌数逐渐减少,最后可能形成单个菌落。

②稀释涂布平板法:

将待分离的菌液经过大量稀释后,均匀涂布在培养皿表面,经培养后可形成单个菌落。

2、在操作的第一步以及每次划线之前都要灼烧接种环,在划线操作结束时,仍然需要灼烧接种环。

第一次灼烧

每次划线之前灼烧

划线结束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材料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