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系统生产管理系统体系及保证要求措施Word格式.docx
《安全系统生产管理系统体系及保证要求措施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系统生产管理系统体系及保证要求措施Word格式.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架桥机安全措施(P21)
(四)运梁车安全措施(P22)
(五)高处作业施工安全措施(P22)
安全保证体系及措施
为了加强本标段安全生产管理,提高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成效和应急救援保证能力,全面提升一线工人对施工危害因素(危险源)的辨识能力和防范意识,有效预防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切实保障一线工人的人身安全和身体健康,我标段全面实施“单元预警法”方案,举办“一线工人业余学校”,一线工人业余学校实行“一长三员”制,项目经理任校长,对开课次数和上课内容负总责;
项目总工负责课程安排和具体教务并授课;
专职安全员和监理安全工程师任教员,或外聘相关专家授课。
落实“一会一志”制度,一会制度:
项目部将对每一个工点、每一天开工前,班组长将召开“班前会”。
一志制度:
安全员每天填写“安全日志”(人手一册),并将如实记录当天的安全生产情况,重点考虑第二天施工内容与安全注意事项,有针对性向施工班组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全面提高在建一线工人的整体素质,确保安全生产。
一、安全目标
以开展重大危险源普查登记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重大危险源的核查、登记和评估,摸清本项目重大危险源底数,建立安全生产重大危险源信息档案,促进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并通过开展“三阶段安全风险分析与预防”建设活动,切实将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技术标准落实到基层,全面夯实安全工作基础,做到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标准化、场容场貌规范化、安全管理程序化,切实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坚持安全培训教育,有效控制施工安全风险。
实现杜绝重特大事故、遏制较大事故、减少事故总量的目标,全面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确保项目安全生产总目标实现:
安全生产零事故。
二、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按照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建立职业健康安全保证体系,对高中风险编制紧急预案,明确安全目标,防止或减少施工人员伤亡和设备事故的发生,保障施工安全和人身安全,提供适宜的工作环境,使施工生产在有序环境中进行,促进各项工作正常开展。
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见表)。
1、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1.1、建立安全生产组织机构
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总工程师和副经理为副组长的安全领导小组。
项目部设质检安全部,设专职安全工程师,负责本合同段的安全监察、保障和管理工作。
施工队设专职安全员,工班设兼职安全员。
项目部成立施工安全领导小组:
组长:
王祖创副组长:
催汝波
组员:
汪成建、蔚道猛、肖桂荣、范武刚、谢承东、肖银仓、各班组长
项目安全部配备设备:
安全检查车,电脑、打印机、传真机、照相机、文件资料柜、资料夹、有毒有害气体检测仪、噪声检测仪、粉尘检测仪等。
组长:
王祖创
涵洞施工队
桥梁施工队
路基施工二队
路基施工一队
防护施工队
1.2、制度
对农民工进行岗前、法制、安全生产技能、行业管理规定、社会公德、职业道德、时事政治、形势任务、班组活动讲评等方面的教育培训,全面提高农民工的基本素质,改变建筑工地的面貌,确保建设工地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展示企业形象,提升企业竞争力,也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企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项目部每月至少召开一次安全生产工作例会和防范重、特大安全事故工作会议,研究部署和解决本项目在施工中所存在的安全问题,为职工提供一个安全卫生的工作场所。
安全生产例会由项目经理主持,项目部有关人员参加,各分项目
部成立安全生产组织机构项负责人、施工队长进行专题汇报。
主要内容包括:
总结本月安全生产工作,查找不足,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对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提出整改意见和防范措施,对不同季节、不同施工阶段、不同施工工艺制定相应的安全生产目标,明确下一步安全生产工作方向,并做好会议记录。
为进一步强化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严格落实施工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充分发挥项目经理、工地安全员在安全管理中的能动性,增强安全生产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项目部决定实施安全日志制度。
要求安全日志按单位工程填写,由安全员进行记录;
项目经理对安全员每日记录内容进行检查,并签署意见。
记录时间从工程开工时起到竣工验收时止,逐日记载,不许中断。
记录内容必须真实、完备,中途发生人员变动,应当办理交接手续,保持安全日志的连续性、完整性。
1.3、实行单元预警法
项目部各施工单位将单元预警法的实施与制度有机结合,建立健全了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加强了一线工人安全知识和安全生产技能培训,通过召开班前会,运用不同色彩的警示牌、警示旗、袖章及警示灯等形式,发布安全生产预警信息,提高了一线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使施工人员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生产操作过程中潜在的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提高了自我保护能力。
各参建单位安全管理人员普遍增强了对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和单元预警法的再认识,强化了安全管理不仅仅是以政策宣传为主的行政管理手段,还是综合了管理工程、施工技术等多种专业的一门科学的认识。
肯定了单元预警法是从传统的静态管理转变为现代的动态管理,是从过去粗放式管理转变为精细化管理,是从传统的被动、滞后的安全管理转变为现代的主动的、超前的安全管理,是一种有效的安全管理新方法。
项目部进一步细化单元预警法的工作内容,把握了“五个重点”,即单元预警的划分、预警等级的确定、预警发布的形式、实施的措施及实施的评价。
通过实施项目安全生产“单元预警法”管理,将单元预警和本项目现有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密切结合,形成安全防护屏障,切实提高项目安全生产管理水平,降低安全风险,减少施工现场安全隐患,有效防范各类安全生产事故,杜绝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及时掌握各项目施工过程中的阶段性、苗头性、关键性和倾向性的安全隐患,各项目施工的安全生产注意事项、主要安全隐患和危险程度及时通报,并通过监督、检查和及时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及适时完善应急预案,落实过程控制和闭环管理,确保项目施工安全生产。
努力实现:
“零死亡”的安全生产管理目标。
1.4、创建平安工地
创建平安工地活动,进一步加强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深入推进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落实企业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安全监管主体责任,全面排查事故隐患和薄弱环节,监控重大危险源,认真解决突出问题,建立重大危险源监控和重大隐患排查机制及分级管理制度,初步构建各级重大危险源、重大隐患管理信息系统,有效防范和遏制安全事故的发生,真正把安全生产法规和各项制度落实到实处,确保生命财产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强化工程质量和安全监督,促进工程质量进一步提高,确保安全生产总体形势保持稳定。
重点抓好有关规定的落实情况。
严格按照有关规范标准,全面检查所有在建工程项目施工现场安全防护以及周边环境情况,及时排查和消除各类安顿隐患。
严格实行层级管理,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负责,谁考该”的方法进行。
并将考核验收结果作为评定先进单位的依据。
做好创建平安工地活动的动员和宣传活动,营造一个良好有活动氛围。
对照标准,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有针对性地制定各项细则和具体实施方案。
开展好总结评比工作,树立典型,总结经验,改进不足,由检查组对达到平安工地活动标准的建设工进行评审。
2、三阶段风险预防与分析
(一)预案阶段
项目部定期组织对项目危险源进行辨识、评价、更新,汇总本项目危险源辨识结果,建立本项目《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记录表》和《重大危险源清单》,并负责对本项目危险源实施控制管理,项目部建立管理体系时进行初始风险评价,以确定或调整月度控制目标,编制相应的管理方案。
相关法律法规变化、新技术、新材料、新业务使用前,项目部应适时对职责范围内的危险源进行辨识、评价和更新。
1、危险源识别的范围
1)为确保辨识的充分性,危险源辨识时应考虑以下过程或活动:
a项目部所有的常规活动和非常规活动(含临时工程);
b所有进入工地范围的人员(包括项目部员工、合同方人员和访问者)的活动或项目员工外出处理与工程相关的活动;
c与本项目相关的设施(无论是项目部内部的或是外界所提供的,如:
办公设备、空调、电力、各种车辆机械、库房和附属设施)包括相关方的设备;
d所处的场所和周边环境;
2)在进行危险源辨识应考虑的问题
a应充分考虑发生危害的根源及性质:
火灾和爆炸;
冲击与撞击;
中毒、窒息、触电、坠落、雷击、溺水及中暑等;
暴露于化学性危害因素和物理性危害因素的工作环境;
人体工效因素(比如工作环境条件或位置的舒适度、重复性工作等);
设备的腐蚀;
有毒有害物料、气体泄漏;
失稳;
坍方;
烫伤;
放炮;
车辆伤害;
机械伤害;
起重伤害。
b应充分考虑可能发生的后果:
人身伤害、死亡(包括割伤、挫伤、擦伤、肢体伤员等);
疾病(如呼吸困难、失明、职业病、肢体不能正常动作等);
财产损失;
工作环境破坏。
c应考虑由于过去、现在和将来“三种时态”的过程或活动造成安全危害及环境影响。
d应考虑正常、异常、紧急“三种时态”下的危害因素(如包括装置、运输车辆的启动、关闭、维修、停机、工程开始结束及其他运行情况)以及事故和潜在的紧急情况。
e评估人员应通过现场观察及所收集的资料,对所确定的评估对象,识别尽可能多的实际的和潜在的危害,包括:
物(设施)的不安全状态,包括可能导致事故发生和危害扩大的设计缺陷、工艺缺陷、保护措施和安全装置的缺陷;
人的不安全行动,包括不采取安全措施、误动作、不按规定的方法操作,某些不安全行为(制造危险状态);
可能造成职业病、中毒的劳动环境和条件,包括物理的(噪音、振动、湿度、辐射),化学的(易燃易爆、有毒、危险气体、氧化物等)以及生物因素;
管理缺陷,包括安全监督、检查、事故防范、应急管理、作业人员安排、防护用品缺少、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等的管理。
2、风险评价
1)风险评价判别准则
a是否符合国家、政府和上级关于健康、安全的政策、法规、标准和规范;
b是否符合相关方关于健康、安全政策、方针和目标;
c是否满足合同双方的合法要求;
d是否在法律允许的情况下,满足项目部实际抗风险的能力
2)项目部组织由安全、技术等方面人员全面、详实识别本项目的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价,填写《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记录表》,并确定《重大危险源清单》。
3)项目部安全部归类、汇总、分析,制定项目部《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记录表》和《重大危险源清单》,并下发至各部门和各分项负责人、各施工队确认。
3、风险评价的方法
风险评价可采用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即LEC法(D=LEC)
式中:
----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取值见表一)
----E=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取值见表二)
----C=发生事故可能出现的结果(取值见表三)
----D=风险值(取值见表四)
表一: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
分数值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10
完全可以预料
0.5
很不可能
6
相当可能
0.2
极不可能
3
可能,但不经常
0.1
实际不可能
1
可能性小,完全意外
注:
确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时,需充分考虑人员素质、设备状况、管理水平、环境影响等四个方面因素。
表二:
暴露于危险环境频繁程度(E)
频繁程度
连续暴露
2
每月一次暴露
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
每年几次暴露
每周一次,或偶然暴露
非常罕见地暴露
表三:
可能出现的结果(C)
可能出现的结果
100
大灾难,很多人死亡
7
严重,重伤
40
灾难,数人死亡
重大,残伤
15
非常严重,一人死亡
引人注目,需要救护,轻伤
表四:
风险值(D)
风险级别
事故的可能性
≥320
极其危险,不能继续作业
4
≤120
一般危险,需要注意
160-320
高度危险,需立即改正
120-160
显著危险,需要整改
4、重大危险源的判定和风险级别
1)按表四风险分为四级,用LEC评分法,D≧120时可直接判定为显著风险。
2)对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判定为显著风险:
a不符合安全法律、法规和标准,预计可能导致重伤以上事故发生的;
b交通运输部规定的十大危险性较大的工程;
c曾经发生事故、至今未采取有效措施的;
d直接观察到可能导致危险且无适当控制措施的。
确定的重大风险需按风险大小和管理需求建立《重大危险源清单》,并根据风险等级分级予以控制。
5、风险控制
1)风险控制策划原则
遵循“消除、预防、减小、隔离、个体防护”的原则,实行分级控制,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要求必须予以控制;
对重大风险要进行重点控制,制定针对性的风险控制措施。
2)策划风险控制时可采取:
a如果可能,首先考虑消除危险源;
b如果不能消除,应努力降低风险;
c在其他地方控制措施均考虑后,作为最终手段,使用防护用品。
3)风险控制措施风险控制---各单位应按下表实施控制:
风险控制措施表
控制要求
1级(一般):
一般风险(D≤120)
施工方案中制定安全措施,逐层交底,并由现场兼职安全员旁站,其他部门和人员巡视,现场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整改。
2级(较重):
显著风险(120-160)
制定安全专项方案、应急措施并逐层交底,并由现场兼职安全员旁站,其他部门和人员巡视,其中项目部专职安全员重点巡视,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整改。
3级(严重):
高度风险(160-320)
调整施工工艺,并由项目部专职安全员和现场兼职安全员旁站,其他人员和部门巡视,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整改。
4级(特别严重):
极其风险(D≥320)
停止施工,请专家对方案进行论证,确定可行方案后方可施工,并由安全监理工程师、专职和兼职安全员旁站,项目经理、总工、重点巡视。
4)风险控制措施实施前应对其进行评审:
a计划的控制措施是否使风险降低到可容许水平;
b是否会产生新的危险源;
c是否已选定了投资效果最佳的解决方案;
d受影响的人员如何评价计划的预防措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e计划的控制措施是否被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5)经评审和批准后的风险控制措施,应立即组织实施,并由项目部安全部跟踪验证措施的有效性。
6、危险源的更新
当发生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对危险源进行评价、更新:
a有关法律、法规变更或追加时;
b环境变化时;
c引用新的生产设备、设施等;
d引用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时;
e工序进行转换时、施工人员、内容变化时。
(二)预控阶段
每个月月底前,由项目部安全负责人主持,专职安全员、施工班组安全负责人参加,召开次月施工危险源辨识防控分析会,对下个月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辨识,对防控措施进行分析、补充与完善,突出了下一个月内的防控重点。
1、每旬末专职安全员对未来一旬所做的工程进行危险源的排查、辨识、分析、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提出防范措施。
并将危险源处理结果上报项目总工及项目安全负责人。
2、项目总工对各专职安全员每旬上报的结果进行分析汇总,对评价结果及防范措施进行审核,上报监理组进行复核;
项目经理在项目部召开安全会以前,组织相关人员对危险源进行排查、辨识、分析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提出防范措施。
3、项目部结合安全会议、安全技术交底或内部学习的形式将三方形成的预控意见予以落实,并进行检查。
(三)预警阶段
项目部应根据各自项目对危险源辨识、评价、更新并汇总危险源辨识结果,负责对本项目危险源实施控制管理,由项目部建立管理体系及按《安徽省质监站单元预警实施方案》进行危险预警分析;
1、危险源发布
现场施工作业人员是实施危险源的主体,将危险源信息及时、准确的发布到每一位现场施工作业人员是实施危险源的必要条件。
领导小组根据本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主要采取以下的方法来进行危险源发布:
1)设置危险源预警标志牌。
领导小组制定统一规格的危险源预警标志牌,内容包括了危险源项目、危险源等级、影响因素、安全隐患和实施效果评价等。
现场设置在作业区域较醒目的位置,能够让所有进入施工现场的作业人员在第一时间看到“危险源预警牌”,提醒一线工人在施工作业时应该注意安全影响因素和防范安全隐患。
2)“班前会”和安全技术交底结合制度,在班前会对每一位施工作业人员进行实施危险源预警交底。
交代在当日作业过程中存在哪些安全影响因素和安全隐患,提醒作业人员注意,做好防范工作。
3)佩戴袖标现场作业班组长或兼职安全员佩戴和危险等级颜色一致的袖标。
各作业班组长或专职安全员是施工现场的一线管理人员,必须全过程、全天候常驻施工现场,由他们佩戴和危险等级颜色一致的袖标,能够时刻提醒现场施工作业人员注意施工安全。
4)现场提醒由项目管理人员、专职安全工程师在现场管理和安全巡查中将危险源信息传达到现场施工作业人员。
2、危险源的教育培训
对现场施工作业人员进行危险源项目的教育培训,主要通过“一线工人业余学校”和“班前会”并结合现场演练的形式对现场施工作业人员进行危险源项目的教育培训。
教育培训的主要内容结合“单元预警法”制定教材,通过教育培训和示范演练提高现场施工作业人员熟练掌握各项操作规程和安全作业技能。
同时向一线工人讲解和宣传,在各工序施工过程中如何了解作业现场的安全影响因素和辨识安全隐患以及如何防范和实施自我保护。
3、危险源的管理
现场施工就是危险源项目的正式实施阶段。
施工作业人员利用现场接受到的危险信息,结合危险源辨识、评价中的内容,根据不同的危险项目和危险源级别,采取相应的防范和保护措施。
安全管理人员要根据不同的危险级别,分别对各危险项目采取巡视、重点巡视和旁站的形式进行安全管理。
1)“一般等级”由现场兼职安全员旁站,其他部门和人员巡视。
2)“较重等级”由现场兼职安全员旁站,其他部门和人员巡视,其中项目部专职安全员重点巡视。
3)“严重等级”由项目部专职安全员和现场兼职安全员旁站,其他人员和部门巡视,其中监理组安全工程师重点巡视。
4)“特别严重等级”由安全监理工程师、专职和兼职安全员旁站,项目经理、总工、监理组长重点巡视。
4、危险源管理评价
领导小组不定期对各标段的每个危险源项目的预警效果和保障措施进行检查和评价,检查各安全生产牌的发布更新情况,并结合危险源辨识、评价结果为“一般等级、较重等级、严重等级、特别严重等级”四个级别,分别用“绿、蓝、黄、红”四种颜色表示,直接在危险源预警标志牌上标示。
1)当危险源项目被评价为绿色,则该危险源项目应及时整改。
2)当危险源项目被评价为蓝色,应进行分析整改并制定安全专项方案、应急措施并逐层交底。
3)当危险源项目被评价为黄色,应进行分析整改并调整施工工艺。
4)当危险源项目被评价为红色,则必须进行停工整顿并请专家对方案进行论证。
5、贯彻实施
1)为了扎实地做好安全生产,并通过检查,贯彻落实各标段项目部对危险源的等级划分、危险因素分析和根据自身的作业习惯、特点,制定防患措施,作为一线工人业余学校重点学习内容,使工人树立安全意识,明确防患目标,提高防范能力。
2)专职安全员根据所危险源项目划分每天施工的工艺要求、生产环境危险程度、气候变化等内容进行综合分析,确定危险等级,制定重点防范,并在班前会上进行讲解、告知,在危险源预警牌上发布。
作业区歇业或停业可不发布。
3)项目部在实施安全生产危险源的过程中,每天根据工程进度中出现的不同的危险因素,及时制定、发布最新危险源预警,起到按章操作,杜绝危害,人人安全,保障本项目施工建设安全、健康。
6、检查、考核
1)项目部自查每个作业危险源项目专职安全员安全预警告知、交底、发布、填写安全日志是否及时,危险因素划分是否准确,防患措施是否切合可行。
对危险源预警内容不与工程进度同步更新和及时发布的,安全负责人及时掌握情况,在信息集成管理系统中对标段项目部安全检查月度综合考评进行扣分。
做到及时反馈危险信息,提高安全管理效率。
2)现场专职安全员发现重大隐患及时向作业安全管理负责人报告,负责人迅速行动,组织制定整改措施或方案,经项目负责人审核签字实施,上报监理组,对不按照步骤实施的负责人将提出警告直至撤换;
3)专职安全员对违反作业规程,不按警示防患措施冒险蛮干作业人员,有权提出改正直至停止其作业,做好记录,按奖惩制度实施。
3、施工保障措施
3.1、桥涵施工安全保障措施
1、基坑开挖
a、基坑开挖前,在顶面边破以外的四周挖掘排水沟,并保持畅通,防止表水灌入而引发坍塌事故;
底部设置汇水坑。
弃土远离基坑和已施作的墩台,避免偏压造成坑壁或结构失稳。
并不得阻塞河道。
b、坑缘边设置护道,弃土及材料堆放距顶缘不小于0.5米,机械及机车通道距坑缘不小于1.0米;
堆置弃土的高度不得超过1.5米。
c、施工时随时注意观察坑缘顶面有无裂缝,坑壁有无松散塌落现象发生,视情况放缓基坑边坡或采取支挡措施,以确保施工安全。
d、基坑开挖需爆破时,严格按照《爆破安全规程》办理。
2、钻孔桩基础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a、钻机在转移及行进时,制定加固措施,防止钻机碰撞建(构)筑物、翻车等事故的发生。
b、钻机就位后,对钻机及配套设施进行全面的检查。
钻机安设平稳、牢固;
钻架加设斜撑或揽风绳。
c、钻机使用的电缆定期检查,确保接头牢固,不漏水、不漏电;
挪移钻机时,不挤压电缆线及风水管路。
d、钻进时,严密监视掘进情况,观察孔内有无异常情况,钻架是否倾斜、各连接部位是否松动、是否有坍孔征兆等,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3、墩台身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a、起吊作业吊勾要有防脱装置,稳起稳落;
高空绑扎、吊装严格遵守高空作业安全技术要求。
b、砼浇注时,漏斗的吊具、漏斗及串筒的挂钩和吊环均确保稳固可靠。
c、为砼输送管道搭设专用固定支架,严禁捆绑在模板及其支架上。
d、高墩作业脚手架必须为双层且必须有安全网防护。
高空作业人员须挂安全带。
e、动力及照明线路经常检查,机电设备设漏电保护装置,防止发生电击事故。
f、模板安装时,分段分层自下而上进行,内外均安设稳固支撑;
落地端加垫木,并设置防滑措施。
g、拆除模板或支架时严禁抛掷。
4、预制梁及现浇梁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a、龙门吊及架桥机必须由专业的人员操作,龙门吊及架桥机拼装时,人员禁止在机械操作范围内。
b、所有的机械使用前必须经安全人员进行检查,符合要求后使用。
c、预制梁吊装及架梁时严禁人员在梁上行走,龙门吊及架桥机行走范围内严禁站人。
d、梁落位时严禁在两端用千斤顶同时顶梁,落位后及时用斜撑支撑牢固。
e、现浇梁的支架搭设时,操作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带。
上下桥人员必须走桥侧面搭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