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专题复习镁及其化合物的推断题综合题含答案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838773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3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镁及其化合物的推断题综合题含答案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镁及其化合物的推断题综合题含答案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镁及其化合物的推断题综合题含答案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镁及其化合物的推断题综合题含答案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镁及其化合物的推断题综合题含答案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镁及其化合物的推断题综合题含答案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镁及其化合物的推断题综合题含答案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专题复习镁及其化合物的推断题综合题含答案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镁及其化合物的推断题综合题含答案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详解】

(1)若C是离子化合物,D是一种强碱,可能为NaOH,则C可为Na2O2,生成气体为O2或H2,Na2O2是离子化合物,其电子式为

①D为氢氧化铝既能溶于强酸,又能溶于强碱的原因的电离方程式为酸式电离和碱式电离,电离方程式为:

H++H2O+AlO2-

Al3++3OH-;

②E为H2S,与NaOH反应生成的正盐溶液为硫化钠溶液,硫离子水解,溶液中离子浓度存在电荷守恒为:

c(Na+)+c(H+)=2c(S2-)+c(HS-)+c(OH-):

(3)若C是一种气体,D是一种强酸,应C为NO2,则D为HNO3,E为NO;

NO2与水反应生成HNO3和NO,反应的方程式为3NO2+H2O=2HNO3+NO,此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为

(4)若A是一种单质,该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最内层,气体E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气体E为NH3,A为Mg,B为氮气,生成的C为Mg2N3,Mg2N3溶于水发生双水解,生成氨气和氢氧化镁,故D为Mg(OH)2。

2.已知A为单质,B、C、D、E为化合物,它们之间存在如下转化关系:

(1)若A为非金属单质,B为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之一,其与水反应可生成气体C,D为无色气体,在空气中可变成红棕色,C与HCl气体反应生成E时产生大量白烟,则B的化学式为,由C转化为D的化学方程式为,上述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有。

(2)若A为生活中常见的金属单质,B为A与盐酸反应的产物,C可通过单质间的化合反应制得,加热蒸干并灼烧C的溶液可得到红棕色的D,将C滴入沸水中可得E的胶体,则由B转化为C的离子方程式为,加热蒸干并灼烧C的溶液可得D的原因是。

(1)Mg3N24NH3+5O2

4NO+6H2O①②③⑤

(2)2Fe2++Cl2=2Fe3++2Cl-

FeCl3水解吸热,且水解产物HCl易挥发,从而彻底水解生成Fe(OH)3,灼烧时分解生成Fe2O3。

试题分析:

(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主要产物有氧化镁和氮化镁,因B可与水反应生成气体C,所以A为N2,B为Mg3N2,C为NH3,D在空气中由无色变红棕色,故D为NO,NH3与HCl气体反应生成NH4Cl时产生大量白烟,所以E为NH4Cl。

根据反应过程中是否存在元素化合价变化,可判断出氧化还原反应有①②③⑤。

(2)由C可通过单质间的化合反应制得,加热蒸干并灼烧C的溶液可得到红棕色的D,且B为A与盐酸反应的产物,可判断A为Fe,B为FeCl2,C为FeCl3,D为Fe2O3,E为Fe(OH)3。

考点:

元素化合物

3.X、Y、Z为三种常见的单质,Z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后的产物之一,A、B为常见的化合物。

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均不是在溶液中进行的反应)以下每空中填入一种即可)。

(1)当X、Y均为金属时,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Z为____________(填名称)。

(2)当X为非金属且为气体,Y为金属且为紫红色时,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A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3)当X为金属、Y为非金属且为固体时,X与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X、Y均为非金属固体时,X与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Al氧气H2CuO2Mg+CO2

2MgO+CSiO2+2C

Si+2CO

Z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后的产物之一,应为O2,X+A→Y+B的反应为置换反应,X、Y为单质,A、B为氧化物,据此答题。

(1)当X、Y均为金属时,此反应应为铝热反应,则X为Al,Z为氧气,答案应为:

Al、氧气;

(2)当X为非金属且为气体,Y为金属且为紫红色时,Y为Cu,则X应为H2,答案应为:

H2、CuO;

(3)当X为金属、Y为非金属且为固体时,X应为Mg,Y应为C,该反应应是Mg和CO2的反应,反应的方程式为2Mg+CO2

2MgO+C;

(4)当X、Y均为非金属固体时,X应为C,Y应为Si,该反应应是C和SiO2的反应,反应的方程式为SiO2+2C

Si+2CO。

4.已知一定条件下,单质X、Y、Z与化合物甲、乙之间存在如下变化关系:

(1)若X是O2,Y是S,Z是H2,化合物甲是一种可燃性气体,则化合物甲是_________,化合物乙是__________。

(2)若X是Mg,Y是C,Z是O2,化合物甲是一种不可燃气体,则化合物甲是_________,化合物乙是__________。

【答案】H2SH2OCO2MgO

根据已知的X、Y、Z以及化合物甲的性质,结合物质的性质分析判断。

(1)若X是O2,Y是S,Z是H2,化合物甲是一种可燃性气体,则硫在氢气反应生成H2S,H2S与氧气的反应生成H2O和S,则化合物甲为H2S,化合物乙为H2O,故答案为H2S;

H2O;

(2)若X是Mg,Y是C,Z是O2,化合物甲是一种不可燃气体,则碳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Mg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MgO和C,则化合物甲为CO2,化合物乙为MgO,故答案为CO2;

MgO。

5.已知A、B、C为常见的单质,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关系如图:

(1)若常温下,A、B均为气体,C为红色固体,E为黑色固体,则E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写出A+E→D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常温下B、C均为气体,A为金属单质,D为黑色晶体,则E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写出A+E→D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常温下B为气体,C为黑色固体,则构成金属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写出A+E→D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CuOCuO+H2

Cu+H2O

3Fe+4H2O

Fe3O4+4H2

2Mg+CO2

2MgO+C

(1)若常温下,A、B均为气体,C为红色固体,E为黑色固体,则A-E分别为氢气、氧气、铜、水、氧化铜,氢气与氧化铜加热时反应生成铜和水;

(2)若常温下B、C均为气体,A为金属单质,D为黑色晶体,则A-E分别为铁、氧气、氢气、四氧化三铁、水;

铁与水蒸气加热时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

(3)若常温下B为气体,C为黑色固体,则A-E分别为Mg、氧气、C、MgO、二氧化碳,镁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化镁和碳;

6.在MgCl2和AlCl3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直至过量。

经测定,加入的NaOH的物质的量(mol)和所得沉淀的物质的量(mol)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1)写出代表下列线段发生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DC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原溶液中Mg2+、Al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

(3)图中B点时所加入溶液中含NaOH为________mol

(4)若向50mL2mol·

L-1的AlCl3溶液中加入100mLKOH溶液,充分反应后得到3.12g沉淀。

则KOH的物质的量浓度可能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Al(OH)3+OH-=AlO2-+2H2O2∶10.8mol1.2mol·

L﹣1、3.6mol·

L﹣1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与Al(OH)3有关的图像的计算,Al3+与强碱反应的计算。

在MgCl2和AlCl3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图像中OD段发生的反应为MgCl2+2NaOH=Mg(OH)2↓+2NaCl、AlCl3+3NaOH=Al(OH)3↓+3NaCl;

Mg(OH)2不溶于NaOH溶液,Al(OH)3溶于NaOH溶液,DC段发生的反应为Al(OH)3+NaOH=NaAlO2+2H2O。

(1)DC段为Al(OH)3溶于NaOH生成NaAlO2和H2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OH)3+OH-=AlO2-+2H2O。

(2)根据纵坐标,Mg(OH)2物质的量为0.2mol,n(Mg2+)=n[Mg(OH)2]=0.2mol,Al(OH)3物质的量为0.3mol-0.2mol=0.1mol,n(Al3+)=n[Al(OH)3]=0.1mol,原溶液中Mg2+、Al3+物质的量之比为0.2mol:

0.1mol=2:

1。

(3)根据反应Mg2++2OH-=Mg(OH)2↓,Mg2+消耗的NaOH物质的量为0.2mol

2=0.4mol;

B点时Al3+完全转化为AlO2-,根据反应Al3++4OH-=AlO2-+2H2O,到B点时Al3+消耗的NaOH物质的量为0.1mol

4=0.4mol;

图中B点所加溶液中含NaOH物质的量为0.4mol+0.4mol=0.8mol。

(4)n(AlCl3)=2mol/L

0.05L=0.1mol,n[Al(OH)3]=

=0.04mol

0.1mol。

可能存在两种情况,①若加入的KOH溶液较少使部分AlCl3反应生成Al(OH)3沉淀,根据反应AlCl3+3KOH=3KCl+Al(OH)3↓,消耗的KOH物质的量n(KOH)=3n[Al(OH)3]=3

0.04mol=0.12mol,c(KOH)=

=1.2mol/L;

②若加入的KOH使AlCl3完全沉淀,KOH又溶解了部分Al(OH)3,AlCl3完全沉淀消耗KOH物质的量为0.1mol

3=0.3mol,生成Al(OH)3沉淀的最大值为0.1mol,则溶解的Al(OH)3物质的量为0.1mol-0.04mol=0.06mol,根据反应Al(OH)3+KOH=KAlO2+2H2O,溶解Al(OH)3消耗的KOH物质的量为0.06mol,加入的KOH物质的量为0.3mol+0.06mol=0.36mol,c(KOH)=

=3.6mol/L;

KOH物质的量浓度可能为1.2mol/L或3.6mol/L。

7.为探究某抗酸药X的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查阅资料:

①抗酸药X的组成通式可表示为:

MgmAln(OH)p(CO3)q(m、n、p、q为≥0的整数)。

②Al(OH)3是一种两性氢氧化物,与酸、碱均可反应生成盐和水。

Al3+在pH=5.0时沉淀为Al(OH)3,在pH>

12溶解为AlO2-。

③Mg2+在pH=8.8时开始沉淀,pH=11.4时沉淀完全。

实验过程:

步骤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I

向X的粉末中加入过量盐酸

产生气体A,得到无色溶液

II

向Ⅰ所得的溶液中滴加氨水,调节pH至5~6,过滤

生成白色沉淀B

III

向沉淀B中加过量NaOH溶液

沉淀全部溶解

IV

向II得到的滤液中滴加NaOH溶液,调节pH至12

生成白色沉淀C

(1)Ⅰ中气体A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A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

(2)II中生成B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

(3)III中B溶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

(4)沉淀C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

(5)若上述n(A)∶n(B)∶n(C)=1∶2∶3,则X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

【答案】CO2Al3++3NH3·

H2O===Al(OH)3↓+3NH4+Al(OH)3+OH-===AlO2-+2H2OMg(OH)2Mg3Al2(OH)10CO3

利用信息、根据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推理回答问题。

(1)抗酸药X的通式中有CO32-、实验I中加入稀盐酸,可知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A只能是CO2。

(2)实验I的溶液中溶质有MgCl2、AlCl3、HCl。

据资料②③可知,用氨水调节pH至5~6,Mg2+不沉淀、Al3+完全沉淀。

则实验II中生成B的离子方程式Al3++3NH3·

H2O=Al(OH)3↓+3NH4+。

(3)实验III中Al(OH)3溶解于NaOH溶液,离子方程式是Al(OH)3+OH-=AlO2-+2H2O。

(4)实验II的滤液中溶有MgCl2、NH4Cl。

滴加NaOH溶液调节pH至12时,Mg2+完全沉淀,则C为Mg(OH)2。

(5)n(A)∶n(B)∶n(C)=1∶2∶3,即CO32-、Al3+、Mg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3。

设CO32-、Al3+、Mg2+物质的量分别为1mol、2mol、3mol,据电荷守恒OH-为10mol。

该抗酸药X的化学式为Mg3Al2(OH)10CO3。

【点睛】

根据实验现象分析推理过程中,要充分利用题目所给信息。

任何化合物或电解质溶液都符合电荷守恒规则,这是解题的隐含条件。

8.铝镁合金已成为飞机制造、化工生产等行业的重要材料。

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为测定某含镁3%~5%的铝镁合金(不含其它元素)中镁的质量分数,设计下列两种不同实验方案进行探究。

填写下列空白。

[方案一]

〖实验方案〗将铝镁合金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测定剩余固体质量。

(1)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称取5.4g铝镁合金粉末样品,溶于VmL2.0mol/LNaOH溶液中。

为使其反应完全,则NaOH溶液的体积V≥______________。

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固体。

该步骤中若未洗涤固体,测得镁的质量分数将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方案二]

〖实验方案〗将铝镁合金与足量稀硫酸溶液反应,测定生成气体在通常状况(约20℃,1.01

105Pa)的体积。

〖问题讨论〗(3)同学们拟选用图一实验装置完成实验:

①你认为最简易的装置其连接顺序是:

A接(______)(_______)接(______)()接()(填接口字母,可不填满。

)②实验开始时,先打开分液漏斗上口的玻璃塞,再轻轻打开分液漏斗可旋转的活塞,一会儿后稀硫酸也不能顺利滴入锥形瓶中。

请你帮助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实验结束时,在读取测量实验中生成氢气的体积时,你认为最合理的是__________。

(有几个选几个)。

A.等待实验装置冷却后再读数

B.上下移动量筒F,使其中液面与广口瓶中液面相平

C.上下移动量筒G,使其中液面与广口瓶中液面相平

D.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点水平,读取量筒中水的体积

(4)仔细分析实验装置后,同学们经讨论认为以下两点会引起较大误差:

稀硫酸滴入锥形瓶中,即使不生成氢气,也会将瓶内空气排出,使所测氢气体积偏大;

实验结束时,连接广口瓶和量筒的导管中有少量水存在,使所测氢气体积偏小。

于是他们设计了图二的实验装置。

①装置中导管a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前后碱式滴定管中液面读数分别为V1mL、V2mL。

则产生氢气的体积为_________mL。

(用含V1、V2的式子表达)

【答案】2Al+2NaOH+2H2O=2NaAlO2+3H2↑97mL偏高EDG镁、铝与稀硫酸反应放热且生成气体,使锥形瓶中气体压强变大ACD使分液漏斗内气体压强与锥形瓶内气体压强相等,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时稀硫酸能顺利滴下,滴入锥形瓶的稀硫酸体积等于进入分液漏斗的气体体积,从而消除由于加入稀硫酸引起的氢气体积误差V1-V2

方案一:

⑴.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与氢气,反应方程式为:

2Al+2NaOH+2H2O=2NaAlO2+3H2↑,故答案为2Al+2NaOH+2H2O=2NaAlO2+3H2↑;

⑵.含镁为3%时,金属铝的含量最高,5.4g合金中铝的质量为5.4g×

(1−3%)=5.4×

97%g,则:

2Al+2NaOH+2H2O=2NaAlO2+3H2↑

54g 

2mol 

5.4g×

97%g 

10−3L×

2.0mol/L

得54g:

(5.4g×

97%g)=2mol:

(V×

2.0mol/L),解得V=97,NaOH溶液的体积⩾97mL;

镁上会附着偏铝酸钠等物质,若未洗涤固体,会导致测定镁的质量偏大,镁的质量分数偏高;

故答案为97mL;

偏高;

方案二:

⑶.①.合金与稀硫酸反应,用排水量气法测定氢气的体积,其中盛水的试剂瓶导管一定要短进长出,利用增大压强原理将水排出,量筒中水的体积就是生成氢气的体积,量筒内导管应伸入量筒底部,故连接顺序为:

(A)接(E)、(D)接(G);

故答案为E、D、G;

②.镁、铝与稀硫酸反应放热且生成气体,使锥形瓶中气体压强变大,导致硫酸不能顺利滴入锥形瓶;

故答案为镁、铝与稀硫酸反应放热且生成气体,使锥形瓶中气体压强变大;

③.反应放热导致氢气的温度偏高,故应冷却后再进行读取氢气的体积,读取实验中生成氢气的体积时上下移动量筒,使其中液面与广口瓶中液面相平,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点水平读取氢气的体积;

故答案选ACD;

⑷.①.装置中导管a的作用是:

保持分液漏斗内气体压强与锥形瓶内气体压强相等,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时稀硫酸能顺利滴下,滴入锥形瓶的稀硫酸体积等于进入分液漏斗的气体体积,从而消除由于加入稀硫酸引起的氢气体积误差,故答案为使分液漏斗内气体压强与锥形瓶内气体压强相等,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时稀硫酸能顺利滴下,滴入锥形瓶的稀硫酸体积等于进入分液漏斗的气体体积,从而消除由于加入稀硫酸引起的氢气体积误差;

②.滴定管的0刻度在上方,两次读取的体积数值之差为测定的氢气的体积,收集氢气后滴定管内液面上升,读数减小,所以测定氢气的体积为V1−V2,故答案为V1−V2。

9.一定质量的镁、铝混合物投到2mol·

L-1的盐酸中,待金属完全溶解后,再向溶液中逐滴加入2mol·

L-1的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

则:

(1)0~amL、a~80mL、80~90mL对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分别为:

①0~amL:

___;

②amL~80mL:

__、__;

③80mL~90ml:

___。

(2)金属铝的质量为___。

(3)盐酸的体积是__mL。

(4)

=__。

(5)a=__。

【答案】OH-+H+=H2OAl3++3OH-=Al(OH)3↓Mg2++2OH-=Mg(OH)2↓Al(OH)3+OH-=AlO2-+2H2O0.54g801.5(或3∶2)20(mL)

0~a段没有生成沉淀,说明盐酸过量,加入的氢氧化钠与氯化氢反应;

a~80段开始生成沉淀,加入80mL氢氧化钠溶液后沉淀达到最大量,此时溶液中的溶质为NaCl;

80~90段氢氧化铝开始溶解,溶解氢氧化铝消耗了10mLNaOH,则氢氧化铝沉淀的物质的量为:

2mol/L×

0.01L=0.02mol;

当加入90mLNaOH溶液后氢氧化铝完全溶解,此时沉淀只有氢氧化镁,

(1)①0~amL为氢氧化钠与氯化氢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

②amL~80mL为氢氧化钠分别于氯化铝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镁沉淀与氯化钠;

③80mL~90ml为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水;

(2)氢氧化钠的体积在80至90mL段内,所有的氢氧化钠用于溶解氢氧化铝,根据氢氧化钠的量确定氢氧化铝的量,根据原子守恒确定金属铝的量;

(3)加入80mL氢氧化钠溶液时,溶质为NaCl,根据质量守恒可以计算出氯化氢的物质的量,再根据V=

计算出盐酸的体积;

(4)由图得到氢氧化镁的质量,根据公式计算出氢氧化镁的物质的量,根据原子守恒确定金属镁的量;

(5)根据金属镁和铝的物质的量算出氯化铝和氯化镁的物质的量,根据化学方程式算出氢氧化钠反应的物质的量,用公式算出体积,则a=80-氢氧化钠的体积,据此解答。

当加入90mLNaOH溶液后氢氧化铝完全溶解,此时沉淀只有氢氧化镁;

(1)①0~amL为氢氧化钠与氯化氢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离子方程式为:

OH-+H+=H2O;

②amL~80mL为氢氧化钠分别于氯化铝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镁沉淀与氯化钠,离子方程式为:

Al3++3OH-=Al(OH)3↓,Mg2++2OH-=Mg(OH)2↓;

③80mL~90ml为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水,离子方程式为:

Al(OH)3+OH-=AlO2-+2H2O;

故答案为:

Al3++3OH-=Al(OH)3↓;

Mg2++2OH-=Mg(OH)2↓;

(2)从横坐标80mL到9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自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