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教专业心理学纲要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小教专业心理学纲要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教专业心理学纲要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有预定目的,需要作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有意注意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发生和发展起来的,是人所特有的一种心理现象。
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和方法:
(1)加深对活动的目的、任务的理解
(2)培养间接兴趣(3)合理的组织活动:
智力活动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根据任务提出一定的自我要求、提出问题有利于加强有意注意。
(4)用意志与干扰作斗争
有意后注意:
事前有预定的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有意后注意是从有意注意发展而来的。
注意的特征(品质):
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广度、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转移
注意的稳定性:
在同一对象(狭义)或同一活动(广义)上注意所能持续的时间。
注意起伏的周期:
包括一个正时相和一个负时相。
处于正时相时,感受性提高,感觉到有刺激或者刺激增强。
注意处于负时相时感受性降低,感受不到刺激或者刺激变弱。
周期平均8—10秒。
保持注意稳定性:
(1)主体状态和对象的特点有关
(2)刺激物的强度(3)持续时间(4)内容丰富的对象比内容单调的对象更容易保持注意稳定性(5)活动的对象比静止的对象更容易保持注意稳定性(6)设法避开干扰刺激(7)对干扰刺激保持平静的态度
注意稳定性还存在着个体差异(神经过程强度)和年龄差异。
儿童注意稳定性一直在发展,但其发展速度不尽相同。
小学阶段发展速度很快,幼儿阶段和中学阶段发展速度较慢。
注意的分散:
注意离开了当前应当指向和集中的对象,而转向其他对象。
是由无关刺激的干扰或由单调刺激的长时间作用引起。
注意的广度:
同一时间内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
影响注意广度的主要因素:
知觉对象的特点;
个人知觉活动的任务和知识经验
注意的广度除了有同时广度还有即时广度(时间上连续出现的刺激物的数量)
注意在时间上的广度也受知觉对象的特点和主体状态的影响,也有个体差异和年龄差异。
注意的分配:
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于不同的对象。
(农村老太)
注意的分配的条件:
1、同时并进的两种活动中必须有一种是熟练的。
2、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之间的关系也很重要
注意的转移:
注意的转移是指注意的中心根据新的任务,主动地从一个对象或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对象或另一活动上去。
注意的转移不同于注意的分散:
注意的转移是在实际需要时,有目的地把注意转向新的对象,一种活动合理地代替另一种活动。
注意的分散是在需要注意稳定时由无关刺激干扰或由单调刺激所引起,使注意离开需要注意的对象。
注意的规律与教学:
一、正确利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1、要尽量防止那些足以使学生离开教学内容的无意注意;
2、教师也可以利用刺激物的特点来吸引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注意)二、指导学生经常根据学习要求锻炼自己的有意注意(1、提高活动的目的性;
2、激发学习动机;
3、训练良好的注意习惯)三、善于运用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相互转化的规律来组织教学。
第三章感觉和知觉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影响感觉的主要因素:
刺激强度的影响(感受性、感觉阈限)、刺激时间的影响(正后像、负后像)、感觉相互作用的影响(适应、对比、融合)
感受性:
感受性是指感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
感觉阈限:
是指引起感觉的、持续一定时间的刺激量。
绝对阈限、下阈:
使感觉得以产生的刺激强度有一定范围,刚刚能够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就是这个范围的下限。
最大刺激阈限:
即使继续增强也不能使感觉进一步变化的刺激强度。
差别阈限:
任何刺激强度的增减只有超过差别阈限才能被感觉到,刺激强度过大或过小,差别阈限都会发生显著变化。
(本来的刺激越大,增加量就需要越大才能造成感觉发生变化)
刺激时间的影响:
从刺激作用于感受器开始到最终形成感觉有一个短暂的潜伏期。
感觉逐渐增强,最后达到一个稳定的水平。
感觉后效:
刺激停止作用以后,感觉并不立刻消失,而是逐渐减弱,这种感觉残留的现象,称为感觉后效。
视觉后像有两种:
正后像和负后像。
一般来讲,刺激的强度越大,时间越长,后像的持续时间也越长。
感觉的适应:
在刺激的连续作用下(强度不变),感觉会随刺激时间的延续而逐渐发生变化(感受性降低,甚至消失)视觉的适应现象很明显,分为感受性提高的暗适应和感受性降低的明适应。
同一感觉之内感觉的相互作用——对比是同一感觉器官在不同刺激物作用下,感觉在强度和性质上发生变化的现象。
融合是两个以上的刺激同时作用而产生一个新感觉的现象。
不同一感觉器官在不同刺激物作用下——联觉:
一种感受器官受到刺激而产生一种特定感觉的同时,又产生另一种不同的感觉。
知觉:
知觉是人脑对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直接反映,是对事物各种属性和各个部分的整体反映。
知觉不仅受感觉系统生理因素的影响,而且极大地依赖于一个人过去的知识和经验,受人的心理特点的制约。
总的来说,知觉在感觉之后。
在时间上,感觉和知觉的过程经常是重叠的。
知觉的基本特征:
1、知觉的整体性2、知觉的选择性3、知觉的理解性4、知觉的恒常性。
知觉的组织化:
如果感知的对象是没有经验过的或不熟悉的话,知觉就更多地以感知对象的特点为转移,将它组织成具有一定结构的整体。
空间知觉:
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方位知觉、深度知觉
时间知觉:
是对客观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应。
方式:
1、根据自然界的周期现象2、有机体各种节律性的活动3、借助计时工具
运动知觉:
是对物体空间位移的知觉。
一般可按照人所知觉到的各种运动现象的形成条件,将运动知觉分为真动知觉、似动知觉、运动幻觉。
运动幻觉:
1、诱导运动:
实际不动的静止之物因周围物体的运动而看上去在运动的知觉现象。
2、自主运动:
如果个体在暗室中注视一个静止的光点,过一段时间便会感到它在不停的动来动去。
错觉:
错觉是对客观事物的不正确的知觉,是在客观事物刺激作用下产生的一种对刺激的主观歪曲的知觉。
产生的原因:
对象所处的客观环境,人的情绪状态,感觉的相互作用。
如何将感知规律运用到教学中:
1、感知的强度规律,作用于感官的刺激必须达到一个强度;
2、知觉的整体性,时空上接近和相似的刺激易于构成一个整体为人们所感知;
3、知觉的选择性,对象与背景差别越大,越易感知;
4、知觉的理解性,言语指导在理解知觉对象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5、感知的协同律,个体对事物的感知,通常通过多种分析器协同活动实现的;
6、活动的对象较静止的对象更容易被感知。
第四章记忆
记忆:
记忆是人脑对经验的识记、保持和重现。
从信息加工观点来看,记忆是信息的编码、贮存和提取的过程。
记忆包括:
识记、保持和重现三个基本环节。
识记和保持是再认和回忆的前提,再认和回忆又是识记和保持的接过,并能进一步巩固和加强识记和保持。
记忆表象:
感知过的事物不在面前,头脑中再现出来的形象。
表象具有直观性、概括性。
表象是介乎直觉和思维的中间环节。
作用是:
1、是感性认识过渡到理性认识的桥梁。
2、是学习的重要内容。
3、是想象的基本步骤。
按记忆的内容可以把分为:
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运动记忆。
按记忆活动特点可以分为:
感觉记忆(瞬时,0.25~2s)、短时记忆(1min,容量大体上是7个,保持短时记忆方法:
组块化和复述)、长时记忆(1min以上)。
按再认或回忆时意识状态分为:
外显记忆(在任务的成绩需要有意识地回想已有经验时)、内隐记忆(在没有有意识地回想的情况下,任务的成绩也能有所增近)
根据有无明确目的把识记分为:
无意识记、有意识记。
无意识记:
事前没有确定识记的目的,也不用任何有助于识记的方法。
无意识记具有选择性,不需要意志努力,消耗精力少。
但缺乏目的性,识记内容往往带有偶然性和片段性。
有意识记:
明确了识记目的,并运用一定方法的识记。
需要一定的意志努力。
识记的目的越明确,越能集中注意;
记忆的持久性与识记任务对记忆保持时间的要求有关。
根据有无意义把识记分为:
意义识记、机械识记。
是人们识记的两种基本方法。
意义识记:
通过对材料的理解而进行的识记。
机械识记:
依靠机械重复而进行的识记。
保持:
保持不仅是巩固识记,也是实现再认或回忆的重要保证。
经验在头脑中保持并不是静止的,它会发生质和量的变化。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遗忘进程不是均衡的,在识记的最初时间遗忘很快,后来逐渐减慢,而一段时间过后,几乎不再遗忘了。
(遗忘规律)
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
1、时间因素2、识记材料的意义和作用3、实际材料的性质4、识记材料的数量5、学习程度(150%效果最好)6、识记材料的系列位置
遗忘的原因:
1、干扰说:
记忆材料之间的干扰,产生相互抑制2、消退说:
遗忘是由于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3、压抑说:
由于某种动机引起的遗忘,压抑痛苦的记忆以免引起焦虑4、认知理论:
感觉记忆的遗忘是记忆痕迹的消退;
短时记忆的遗忘是痕迹消退和干扰;
长时记忆的遗忘主要由于干扰,是一种提取信息的障碍。
前摄抑制:
先学习的材料对记忆后学习的材料所发生的干扰作用。
倒摄抑制:
后学习的材料对记忆先学习的材料所发生的干扰作用。
复习:
1、及时复习2、合理分配复习时间3、反复阅读和试图回忆相结合4、采用多样化的复习方法,动员多种感官参加复习5、活动有助于记忆
再认:
经验过的事物再度出现时,能把它认出来。
条件:
1、对旧事物识记的巩固程度;
2、再出现的事物与以前识记过的有关事物的相似程度。
回忆:
经验过的事物不在面前时,能把它重新回想起来。
根据回忆是否有预定的目的任务,分为有意回忆和无意回忆;
根据回忆是否需要中介,分为直接回忆和间接回忆。
回忆是以联想为基础的,大量形成联想和充分利用联想是提高记忆效果的有效方法。
联想分为:
接近联想、相似联想、对比联想、因果联系。
如何运用记忆规律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1、注意教学安排的合理化(要注意合理安排课程、要保证课间休息、要适当调节教学进度)2、创设良好的教学心理背景(让学生处于良好的情绪状态;
使学生具有明确的识记目的)3、运用记忆规律组织学生复习
第五章:
想象
想象:
在人脑中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基本特征:
形象性和创造性。
想象的基本材料是表象,表象基本上是过去感知过的事物形象的重现。
根据产生想象时有无目的和意图分为有意想象和无意想象。
其中,有意想象可根据创造性程度不同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幻想则又是创造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
再造想象:
根据别人的描述或图样,在头脑中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
正确的再造想象条件:
1、正确理解词与图样标志的意义2、丰富的表象储存
创造想象:
根据预定的目的,通过词对已有表象进行选择、加工、改组,而产生可以作为创造性活动“蓝图”的新形象。
发展创造想象的条件:
1、创造动机2、扩大知识范围,增加表象储备3、思维的积极活动4、灵感和艰巨劳动
幻想:
一种与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于未来的想象。
幻想是创造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与一般创造想象不同:
1、幻想中所创造的形象,总是体现着各人的愿望,是向往的事物。
2、幻想不与目前行动直接联系,而是指向于未来,常常是创造活动的准备阶段。
理想:
在正确的世界观的指导下,符合客观规律、可能实现的幻想。
空想:
不符合客观规律,毫无实现可能的幻想。
慢波睡眠所做的梦:
概念性强,内容涉及最近生活中发生的事。
上半夜。
快波睡眠所做的梦:
直觉性强,内容生动古怪。
下半夜。
睡眠是一种复杂的过程,由中枢神经结构和递质协同活动来实现。
梦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催眠:
类似于睡眠但对刺激尚保持多种行为反应的心理状态。
如何保护孩子的想象力:
1、要丰富孩子的感性认知,使其头脑里充满各种事物的形象,这是儿童想象力发展的基础;
2、鼓励孩子大胆想象;
3、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培养想象的主动性;
4、在游戏中激发幼儿的想象。
第六章思维
思维:
是人脑对客观现实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是揭示事物本质特征及内部规律的理性认识过程。
思维具有间接性和概括性。
间接性:
人凭借已有的知识经验或以其他事物为媒介去理解或把握那些没有直接感知过的,或根本不可能感知到的事物,以推测事物的过去,认识事物的本质,推知事物的发展。
概括性:
把同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和本质特征抽取出来加以概括,也指将多次感知到的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关系加以概括,得出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或规律。
思维和感知觉有着本质的不同,思维是在感知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根据思维过程中的凭借物或思维形态的不同,分为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动作思维:
在思维过程中以实际行动作为支柱的思维。
特点是:
任务是直观的,以具体形式给予的,操作过程要借助实际动作。
形象思维:
以事物的具体形象或表象为支柱的思维,其基本单位是表象。
抽象思维:
以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来反映客观事物的运动规律,是对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部联系的认识过程。
根据思维时是否具有或遵循明确的逻辑形式和逻辑规则,分为非逻辑思维和逻辑思维。
非逻辑思维:
不具有明确的逻辑形式或不遵循明确的逻辑规则的思维。
动作思维、形象思维、直觉思维都是非逻辑思维。
逻辑思维:
有明确的逻辑形式,并遵循一定的逻辑规则的思维。
分析推理的过程就是逻辑思维。
根据思维过程中的指向性不同,分为集中思维和发散思维。
集中思维:
思考问题时信息朝一个方向聚敛前进,从而形成单一的、确定答案的思维过程。
即利用已有的信息,达到某一正确结论。
(求同)
发散思维:
思考问题时朝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不局限于既定的理解,尽可能作出合乎条件的多种解答。
(求异和创新;
创造性思维的基础)
思维和语言是有区别的。
1、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
2、思维与客观事物的关系是反映与被反映,其间有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而语言同客观现实的关系是标志与被标志,无必然联系。
3、语言中的词与思维中的概念并不完全等同。
4、语言的语法结构与思维规律之间既有联系,也有区别。
分析:
在头脑中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个别特性或个别方面。
综合:
把事物的各个部分或不同特性、不同方面结合起来。
比较:
在头脑中把对象和现象的个别部分、个别方面或个别特征加以对比,确定被比较对象的共同点、区别及其关系。
抽象:
在头脑中抽出同类事物的本质特征,舍弃非本质特征的思维过程。
概括:
在头脑中把同类事物的本质特征加以综合并推广到同类其他事物的思维过程。
具体化:
将通过抽象的概括而获得的概念、原理、理论返回到实际,以加深、加宽对各种事物的认识。
概念:
人脑对客观事物和现象的一般特征和本质属性的反映。
每一个概念都有它的内涵和外延。
内涵指概念的含义,即概念所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外延指概念的范围。
根据概念反映客观事物属性的抽象与概括程度,分为具体概念和抽象概念。
根据概念反映客观事物属性的数量及其相互关系,分为合取概念、析取概念和关系概念。
根据方向性不同,分为纵向思维和横向思维。
纵向思维是由点到点的单一直线式思维,横向思维是由面到面的平行式的或曲面式的思维。
根据概念掌握的途径,分为日常概念和科学概念。
日常概念是指个体在日常生活中通过人际交往和经验积累而形成的概念。
科学概念是指科学研究中经过假设和检验后逐渐形成的,反映客观事物本质特征及内在联系的概念。
帮助学生掌握概念时注意:
1、提供必要的感性材料2、运用变式对概念加以说明3、突出本质特征,减少或消除非本质特征4、适时给概念下定义5、在实践中运用概念
问题解决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1、提出问题:
发现问题和明确问题2、分析问题:
分析问题的性质与条件3、提出假设:
考虑解答方法4、检验假设:
获得正确方法和结果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1、问题本身的难度,问题情境的复杂程度,问题解决者本身的能力水平2、迁移3、原型启发4、功能固着5、心理定势6、情感与动机7、人格
迁移:
已经学过的知识在新情境中的应用,或是已有的问题解决经验对解决新问题的影响。
一般分为两类:
正迁移(促进),负迁移(干扰)。
思维定势
功能固着:
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只看到某事物通常的功能,看不到它可能存在的其他方面的功能,从而干扰问题解决的思维活动。
心理定势:
心理活动的一种准备状态,它影响着解决问题时的倾向性。
无意识地影响问题的解决,有时候促进,有时候妨碍。
情感与动机:
人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往往带有情感和处于某种动机,这些必然会影响解决问题的效果。
动机程度过大或过小都不利于解决问题的效率。
创造性思维:
以新颖独创的方法解决问题,或者产生新颖独创的思维成果的思维过程。
创造性思维特点:
1、既需要发散思维,又需要集中思维2、创造性思维没有现成答案3、迷恋和目的指向性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特征4、灵感状态5、创造性思维需要创造性想象的参与
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1、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求知欲和好奇心2、培养发散思维、集中思维和横向思维3、发展直觉思维和形象思维4、培养创造性人格
第七章情绪和情感
情绪:
原始的情绪是与生理的需要满足与否相联系的心理活动。
快乐、愤怒、恐惧、悲哀四种基本原始的情绪;
情绪往往与低级的心理过程(感觉、知觉)相联系;
动物和人都具有的。
情感:
与社会性需要满足与否相联系的心理活动。
社会性的需要、人的意识(包括愿望、期待和目标)紧密相联,具有社会历史性,人所特有的。
情绪与情感的关系:
联系:
情绪是情感的基础;
情感通过情绪表现出来;
情绪是情感的具体表现。
区别:
多与生理需要相联系,发生早,情境性和暂时性、外显性;
情感:
多与社会需要相联系,发生晚,稳定性和深刻性、内隐性。
詹姆士—兰格的情绪学说:
情绪只是被那些内脏器官的变化所引起的集体感觉的总和。
巴甫洛夫情感学说:
情感是大脑皮层上“动力定型的维持和破坏”,如果外界出现有关刺激使得原有的一些动力定型得到维持、扩大、发展,人就产生积极的情绪;
如果外界条件不能使原来的动力定型得到维持,人就会产生消极情绪体验。
沙赫特的认识激活学说:
情绪产生于刺激因素、生理因素和认知因素的整合作用。
认知因素:
过去经验的回忆和对当前情境的估价唤起信息的输入;
生理因素:
内部器官和骨骼肌对大脑皮层的信息输入;
刺激因素:
来自感觉器官的外部刺激对大脑皮层的信息输入
情绪状态主要可以分为心境、激情、紧张和焦虑。
心境:
心境是一种比较持久的、微弱的、影响人的整个精神活动的情绪状态,有弥散性的特点,当一个人处于某种心境时,往往以同样的情绪状态看待一切事物。
激情:
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短暂的、暴发式的情感状态。
紧张:
紧张是人在某种压力环境的作用下所产生的一种适应环境的情绪反应。
应激:
在意料之外的紧急情况下产生的极度紧张的情绪。
焦虑:
焦虑是一种伴随着某种不祥预感而产生的令人不愉快的情绪,是一种复杂的情绪状态。
(个体担忧自己不能达到目标或不能克服障碍而感到自尊心收到持续威胁)
情感主要分为:
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
情感的功能:
动力功能(行为增加或减少)、调节功能(认知水平提升或降低)、信号功能(通过表情外显而具有信息传递)、健康功能(身心健康的增进或损害)、感染功能(对他人情感施予影响)、迁移功能
情操是情感发展成熟的标志,是高尚的情绪体验。
道德感:
道德感是关于人的行为、举止、思想、意图是否符合社会道德行为准则而产生的情绪体验,是由那些能满足人的社会道德行为准则的需要而产生的。
理智感:
理智感是在人的智力活动过程中产生的情感体验,是和人的认知活动、求知欲、认识兴趣的满足、对真理的探求相联系的。
美感:
美感是对事物的美的体验,是根据美的需要,按照个人所掌握的美的标准,对客观事物进行评价时所产生的情绪体验。
第八章意志
意志:
是自觉地确定目的,根据目的来支配和调节行为,克服各种困难,从而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意志的特征:
意志行动有明确的预定目的;
随意运动是意志行动的基础;
意志行动往往与克服困难相联系(外部困难和内部困难)。
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
发生动机的斗争,确定行动的目的,选择达到目的的行为方式和方法,做出实现意志行动的决定,实现所作出的决定。
意志行动过程中的分析:
一、采取决定阶段(动机冲突—确定目的—选择方法与策略—作出实现意志行动的决定)二、执行决定阶段(意志行动只有经过执行阶段,才能达到预定的目标;
不执行决定就没有意志行动可言)
动因:
引起一个人开始参加某种活动的相当稳定的行为倾向,它只有在行为中才能得以实现。
动机:
有机体在某一个时刻对于参加某种实际活动负有责任的状态,是实际引起人去行动或者抑制这个行动的一种内在推动力。
动机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内部动机是由一个人的发挥内在才能的需要,以及自我决定地对付环境的需要所引起的;
外部动机是为了活得外部奖励而激起的动机。
归因:
人们对他人或对自己的某种行为或倾向的原因进行分析、解释的过程。
人们把成功或失败的接过主要归于四个因素:
个人的能力、个人的努力程度、任务的难度和运气。
稳定因素:
能力、任务的难度不稳定因素:
努力、运气
内部因素:
努力、能力外部因素:
任务的难度、运气
坚强意志的基本品质是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和自制力。
自觉性:
个体在行动中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并充分认识行动的社会意义,使自己的行动服从于社会的要求。
(相反:
受暗示性和独断性)
果断性:
明辨是非、迅速而合理地采取决定,并实现所作决定的品质。
优柔寡断和草率决定)
坚韧性:
个体在执行决定时能坚持到底,在行动中能长期保持充沛的精力和坚韧的毅力,能勇往直前,顽强地克服达到目的过程中的重重困难等方面的品质。
顽固、执拗)
自制力:
自制力是指能够自觉、灵活地控制自己的情绪,约束自己的动作和言语方面的品质。
反映意志的抑制职能。
任性和怯懦)
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
1、加强目的性教育,注重培养道德情感2、组织实践活动,使学生取得意志锻炼的直接经验3、针对学生的意志类型,采取不同的锻炼措施4、启发学生加强自我锻炼5、学校的纪律对于培养意志有着重大的作用
第九章人格和人格倾向性
个性:
一个人的整个心理面貌,即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
(心理特质)
人格:
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人以特色的身心组织。
人格的特征:
人格的整体性;
人格的稳定性和可塑性;
人格的独特性;
人格的社会性和生物性
马斯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