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 生物个体的稳态 单元测试 5Word文件下载.docx
《苏教版 生物个体的稳态 单元测试 5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 生物个体的稳态 单元测试 5Word文件下载.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试题分析:
刺激可能来自内环境理化性质的改变或外界环境的变化,A正确,①②③和①④均表示通过反射弧完成神经调节,B正确,内环境中血糖主要与⑥⑤途径有关,pH调节主要通过血浆中的缓冲对,C错误,剧烈运动时,①②③、①④⑤和⑥⑤途径共同发挥作用维持内环境稳定,D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名师点睛】血糖调节途径:
1.体液调节:
血糖浓度的变化直接胰岛细胞,促进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或胰高血糖素,进而调节血糖浓度。
2.神经调节:
血糖浓度的变化刺激下丘脑,下丘脑通过神经调节胰岛细胞的分泌。
3.如图为某反射的反射弧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若在II处给予足够强的有效刺激,则在a处可检测到电信号
B.在b处发生的信号转换为:
化学信号→电信号→化学信号
C.在b处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后会迅速被酶分解
D.在II处施加有效刺激引起的屈肌收缩不属于非条件反射
【解析】由图中神经节可以判断,Ⅱ位于传出神经上,a位于传入神经上,传出神经受到刺激产生的兴奋不能传到传入神经,所以刺激Ⅱ处,a处检测不到电信号,故A项错误;
图中b处为突触结构,兴奋在突触处传递时,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故B项错误;
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上,其发挥作用后会立即被酶降解,故C项正确;
反射活动需要有完整的反射弧参与,在Ⅱ处施加有效刺激虽然能引起屈肌收缩,但由于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所以不属于反射,故D项错误。
4.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幼嫩叶片中的色氨酸可转变为生长素
B.成熟茎韧皮部中的生长素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
C.幼嫩细胞和成熟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相同
D.豌豆幼苗切段中乙烯的合成受生长素浓度的影响
【解析】A、在植物体内,合成生长素最活跃的部位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的种子,即具有分生能力的细胞都能利用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可转变成生长素,A正确;
B、生长素在植物体内可以进行极性运输和非极性运输,B正确;
C、幼嫩细胞和成熟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相同,C错误;
D、生长素浓度升高时促进乙烯的合成,乙烯浓度升高时抑制生长素的作用,故豌豆幼苗切段中乙烯的合成受生长素浓度的影响,D正确。
故选:
C。
【考点定位】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情况。
本题考查了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的情况,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属于简单题。
考生在积累知识点时注意:
生长素一般产生于生长旺盛的部位,而分布比较广泛,即植物的各器官中都有分布。
【名师点睛】生长素的产生:
在植物体内,合成生长素最活跃的部位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的种子,即具有分生能力的细胞都能合成生长素。
运输:
在胚芽鞘、芽、幼叶和幼根中,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也就是只能单方向的运输,称为极性运输;
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以通过韧皮部进行非极性运输。
分布:
生长素在植物体各器官中都有分布,但相对集中的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位,如胚芽鞘、芽和根顶端的分生组织、形成层、发育中的种子和果实等处。
5.对细胞免疫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免疫是建立在体液免疫的基础上的
B.细胞免疫不需要吞噬细胞的参与
C.效应T细胞能够使靶细胞裂解死亡,释放出抗原
D.效应T细胞能够使抗原裂解死亡
【解析】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是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过程,A错误;
细胞免疫的感应阶段需要吞噬细胞参与,B错误;
效应T细胞与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即靶细胞)密切接触,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使靶细胞的通透性改变,渗透压发生变化,最终导致靶细胞裂解死亡并释放出细胞内的抗原,C正确;
效应T细胞能够使靶细胞裂解死亡,释放出细胞内的抗原,但不能使抗原死亡,D错误.
【考点定位】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名师点睛】细胞免疫过程为:
(1)感应阶段:
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抗原,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然后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
(2)反应阶段:
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同时T细胞能合成并分泌淋巴因子,增强免疫功能.
(3)效应阶段:
效应T细胞发挥效应.效应T细胞与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即靶细胞)密切接触,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使靶细胞的通透性改变,渗透压发生变化,最终导致靶细胞裂解死亡.
6.阻断下丘脑与垂体的联系后,血液中含量变化最小的激素是
A.抗利尿激素B.促甲状腺激素C.胰岛素D.性激素
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分泌,垂体释放,故阻断下丘脑与垂体的联系后,血液中激素含量会明显减少,A错误;
下丘脑会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后,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使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B错误;
下丘脑通过传出神经直接作用于胰岛,不需经过垂体,所以血液中胰岛素的含量变化很小,C正确;
下丘脑分泌促性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垂体分泌促性激素作用于性腺,性腺分泌性激素,D错误。
下丘脑的功能
【名师点睛】下丘脑分泌的激素有作用于肾上腺、甲状腺、性腺的促激素释放激素,阻断下丘脑与垂体的联系后受影响都较大,而下丘脑对血糖的调节是神经调节,没有对应的促激素释放激素,所以阻断后胰岛受到的影响较小。
7.下列有关化合物和细胞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含有C、H、0、N元素的有机物属于生物大分子
B.线粒体、核糖体、染色体、叶绿体等结构中都含有DNA
C.糖蛋白、抗体、限制酶、载体都是具有特异性作用的物质
D.动物激素都是基因表达的直接产物,可调节生命活动
【解析】生物大分子指由单体聚合而成的多聚体有机物,像氨基酸含有C、H、0、N元素,不属于生物大分子,A错误;
线粒体染色体、叶绿体等结构中都含有DNA,但核糖体只含RNA,不含DNA,B错误;
糖蛋白、抗体、限制酶、载体都是具有特异性作用的物质,C正确;
只有蛋白质类的动物激素才是基因表达的直接产物,像甲状腺激素、性激素等不是基因表达的直接产物,D错误。
【考点定位】组成细胞的化合物
【名师点睛】本题是一个有关细胞内相关化合物的组成、作用的小综合题,需要学生对化合物的相关知识必须准确掌握才能做出准确判断。
8.去甲肾上腺素(NE)既是肾上腺髓质细胞分泌的激素,也是某些神经一肌肉接点处神经元分泌的神经递质,这种递质可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引发突触后神经元兴奋,也可与突触前膜受体结合,抑制NE继续分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NE既参与神经调节,也参与体液调节
B.NE作用于突触后膜,促进Na+外流
C.NE与突触前膜受体结合,抑制神经元继续分泌属于反馈调节
D.突触后神经元兴奋的产生,实现了化学信号与电信号的转换
【解析】NE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引发突触后神经元兴奋,说明NE可以参与神经调节。
NE也是肾上腺髓质细胞分泌的激素,说明NE可以参与体液调节,A项正确;
NE作用于突触后膜,促进Na+内流,引发突触后神经元兴奋,B项错误;
突触前膜释放的NE可与突触前膜受体结合,抑制神经元继续分泌NE,属于反馈调节属于反馈调节,C项正确;
突触后神经元兴奋的产生是由NE这种化学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的过程,D项正确。
9.动物被运输过程中,体内皮质醇激素
的变化能调节其对刺激的适应能力。
下图为皮质醇分泌的调节示意图。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运输刺激使下丘脑分泌激素增加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B.图中M促进皮质醇分泌的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C.皮质醇作用的靶细胞还包括下丘脑细胞和垂体细胞
D.动物被运输过程中,体内皮质醇含量先升高后逐渐恢复正常
【答案】ACD
【解析】运输刺激使下丘脑分泌激素增加的过程属于神经调节,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A项正确;
图中M为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该激素通过体液的运输,与肾上腺皮质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促进肾上腺分泌皮质醇增加,该过程属于体液调节,不涉及神经调节,B项错误;
皮质醇可以通过负反馈作用于下丘脑细胞和垂体细胞,C项正确;
动物被运输过程中,先通过下丘脑和垂体促进皮质醇的分泌,皮质醇分泌过多又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因此体内皮质醇含量先升高后逐渐恢复,D项正确。
【考点定位】人和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名师点睛】正确区分生命活动的调节方式
调节类型
调节机制
举例
神经调节
刺激引起的反射活动,通过反射弧完成
各种反射活动
体液调节
体液中激素和其他化学物质直接对生命活动起作用
激素、CO2、H+等的调节
神经—体
液调节
口渴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尿量减少
体液—神
经调节
CO2对呼吸运动的调节
10.如图中A.B.c分别表示3种细胞外液,箭头表示3种液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中的蛋白质含量最高
B.b中有的细胞不能进行有氧呼吸
C.c中含有激素和各种消化酶
D.抗体、胰岛素、氨基酸、糖原都是细胞外液中的成分
根据箭头方向可以判断,图中A.B.c分别表示淋巴、血浆和组织液,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最高,A错误,血浆中的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线粒体,不能进行有氧呼吸,B正确,c中含有激素,不会含有各种消化酶,C错误,抗体、胰岛素、氨基酸是细胞外液中的成分,糖原位于肝细胞或肌细胞中,D错误。
本题考查内环境。
【名师点睛】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特点及常考角度:
1.特点:
无细胞核和各种细胞器。
2.常考角度:
①不能进行有氧呼吸,只能通过无氧呼吸把葡萄糖分解为乳酸以获得能量。
②制备细胞膜的最佳材料。
③寿命较短,体现细胞核与细胞质的相互依存关系。
④以协助扩散方式吸收葡萄糖。
11.下列有关人体激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激素都是小分子物质B.激素对化学反应具有催化作用
C.激素参与的调节不属于体液调节D.激素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产生
【答案】D
动物激素不一定是小分子物质,如胰岛素属于蛋白质,是大分子物质,故A错误;
酶具有催化作用,而激素具有调节作用,不具有催化作用,故B错误;
激素参与的调节属于体液调节,故C错误;
激素是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故D正确。
本题考查动物激素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2.下图为神经元细胞动作电位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a阶段膜内K+浓度低于膜外
B.b阶段的电位变化是Na+主动转运所致
C.c阶段膜内Na+浓度低于膜外
D.d阶段的电位变化是K+内流所致
该图的横坐标为时间,反应动作电位的形成和恢复过程;
细胞膜内的钾离子浓度始终高于膜外;
膜外的钠离子浓度始终高于膜内;
b阶段钠离子内流,d阶段钾离子外流
本题考查动作电位的形成和恢复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要点。
13.如下图实验,甲、乙、丙切去顶芽,丁顶芽不切除。
将切下的乙顶芽放回原位置;
将切下的丙顶芽放置在琼脂块上一段时间后将琼脂块置于丙原顶芽位置。
四组枝条均给予图示单侧光照。
下列对实验结果预测正确的是
A.最先发育为侧枝的是侧芽2B.主枝直立生长的只有丙
C.能弯向光源生长的只有丁D.丁中4号芽较5号芽优先生长
解除顶端优势后,侧芽容易发育成枝条,最先发育为侧枝的是侧芽1,A错误;
甲主枝不生长,乙丁由于具有顶芽,在单侧光的照射下,生长素从向光一侧向背光一侧运输,都会向光生长,丙没有顶芽,但有含生长素的琼脂块,因此主枝直立生长的只有丙,B正确;
能弯向光源生长的有乙丁,C错误;
丁中4号芽生长素浓度高,生长受抑制,5号芽生长素浓度低,优先生长,D错误。
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
14.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下丘脑中有渗透压感受器,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可产生渴觉
B.发生膝跳反射时,兴奋在反射弧中是双向传导的
C.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通过协同作用调节人体血糖浓度
D.神经冲动通过突触传递时,体现了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解析】在水平衡调节过程中,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可感受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并将兴奋上传到大脑皮层,在大脑皮层产生渴觉,A项错误;
发生膝跳反射时,兴奋在反射弧中是单向传导的,B项错误;
胰岛素能降低血糖浓度,胰高血糖素能升高血糖浓度,二者通过拮抗作用调节人体血糖浓度,C项错误;
神经冲动通过突触传递时,突触前神经元通过神经递质将兴奋或抑制的信息传递给突触后神经元,体现了细胞间的信息交流,D项正确。
【点睛】
本题综合考查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相关知识。
解题的关键是把握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梳理所学的相关知识,根据选项描述结合基础知识做出判断。
15.当快速牵拉下图中骨骼肌时,会在d处记录到电位变化过程。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图中a-d构成了完成该反射的完整反射弧
B.兴奋到达b点时,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外的电流方向相同
C.刺激骨骼肌产生的信号传到c处就会形成痛觉
D.牵拉骨骼肌时,c处可检测到神经递质
由图中神经节(b上的
)所在的位置可知:
a是感受器,b为传入神经,c为位于脊髓神经中枢中的突触,d为传出神经,因缺少为效应器,图中a-d不能组成一个完整的反射弧,A项错误;
电流是由正电位流向负电位,兴奋到达b点时,b点的膜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而邻近的未兴奋部位的膜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所以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的电流方向相同,B项错误;
刺激骨骼肌产生的信号能够传到脊髓中的c处,但在此处不会形成痛觉,因为痛觉的形成部位是大脑皮层,C项错误;
牵拉骨骼肌时,产生的兴奋能够传递到c即突触处,进而引起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将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因此c处可检测到神经递质,D项正确。
【名师点睛】本题以图文结合的形式,综合考查学生对反射及其结构基础、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细胞间的传递、人脑的高级功能的掌握情况。
正确解答此类问题需要明确相关的基础知识、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
在平时的复习中一定要注意图文结合,进而达到巩固熟记基础知识的目的。
本题的易错点在于:
不能准确判断反射弧的各部分组成。
16.下图是反射弧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若切断②处,刺激④处,⑤处仍能出现反射活动
B.兴奋传导方向是⑤→④→③→②→①
C.在②所在的神经元上,完成了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换
D.③具有语言、学习、思维、记忆等方面的功能
【解析】②属于传入神经,若切断②处,则反射弧的结构被破坏,不能完成反射活动,A项错误;
分析题图可知,①是感受器,②是传入神经,③是神经中枢,④是传出神经,⑤是效应器,兴奋在反射弧上的传导途径是①→②→③→④→⑤,B项错误;
传入神经元上兴奋的传导是电信号(局部电流),兴奋传至传入神经元轴突末端时由电信号转变成化学信号(神经递质),C项正确;
③是脊髓的神经中枢,是反射活动的低级中枢,不具有语言、学习、思维、记忆等方面的功能,语言、学习、思维、记忆等方面的功能区在脑,D项错误。
【考点定位】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
【名师点睛】反射弧中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的判断
(1)根据是否具有神经节:
有神经节的是传入神经。
神经节如图中的c。
(2)根据突触结构判断:
图示中与“
”相连的为传入神经(b),与“
”相连的为传出神经(e)。
(3)根据脊髓灰质结构判断:
与膨大部分相连的为传出神经,与狭窄部分相连的为传入神经。
(4)切断实验法:
若切断某一神经,刺激外周段(远离中枢的位置),肌肉不收缩,而刺激向中段(近中枢的位置),肌肉收缩,则切断的为传入神经,反之则为传出神经。
17.下列各项中,可视为物质进入内环境的实例的是()
A.精子进入输卵管腔
B.牛奶被饮入胃中
C.氧进入血液中的红细胞里
D.胰岛素被注射到皮下组织中
输卵管直接与外界相通,不属于内环境,A错误;
胃直接与外界相通,不属于内环境,B错误;
细胞内为细胞内液,不属于内环境,C错误;
肌肉注射主要是进入组织液,属于内环境,D正确。
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组成,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的组成,明确内环境就是细胞外液,消化道、呼吸道、生殖道等都是直接与外界相通,不属于内环镜,并根据题干要求,选出正确的答案,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18.近年来研究表明:
调节性T细胞可以抑制T细胞增殖和分泌淋巴因子,在自身免疫、肿瘤免疫和移植免疫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调节性T细胞来源于造血干细胞,在胸腺中发育成熟。
调节性T细胞又可以分为CD4+、CD25+、Foxp3+等多种类型。
下列对调节性T细胞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造血干细胞可以通过有丝分裂直接产生多种类型的调节性T细胞
B.调节性T细胞与T细胞、效应T细胞具有相似的生理效应
C.给自身免疫病患者注射相应种类的调节性T细胞,可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
D.正常机体内的调节性T细胞有助于自身的免疫系统识别并清除肿瘤细胞
【解析】多种类型的调节性T细胞是细胞增殖、细胞分化的结果,即直接来源是基因选择性表达导致细胞分化的结果、而根本来源是由造血干细胞通过有丝分裂增殖而来,A错;
B选项考查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题干中明确指出调节性T细胞能抑制T细胞增殖,因而难以分化为效应T细胞,因而他们的生理效应不同,B错;
自身免疫病是自身免疫系统异常敏感、反应过度而攻击自身成分导致的,调节性T细胞可以抑制T细胞增殖和分泌淋巴因子,适当降低自身免疫功能,因而对自身免疫病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在免疫系统功能降低的同时,会使部分肿瘤细胞免于被识别和清除,C对D错。
19.基因上胞嘧啶的甲基化能阻止基因的表达。
关于某人B淋巴细胞和胰岛B细胞内基因、酶以及ATP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基因的表达会受到激素、淋巴因子等物质的影响
B.两种细胞形态结构功能不同的根本原因在于mRNA不同
C.酶和ATP是基因表达的直接产物
D.B淋巴细胞中的胰岛素基因可能被甲基化
【解析】激素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而是给细胞传达一种调节代谢的信息,进而影响基因的表达,淋巴因子可促进B细胞的增殖分化,说明对基因的表达有影响,A项正确;
两种细胞形态结构功能不同,其根本原因在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而导致细胞中的mRNA不同,B项正确;
基因表达的直接产物是蛋白质,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ATP不是蛋白质,C项错误;
B淋巴细胞中的胰岛素基因没有表达,可能被甲基化,D项正确。
20.T细胞具有短期保护(效应T细胞)和长期保护(记忆T细胞)的分工:
短期保护的T细胞带有“战士”的蛋白分子标记;
长期保护的T细胞则有“记忆细胞”的蛋白分子标记。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T细胞在胸腺中成熟,受抗原剌激后可以产生效应T细胞
B.T细胞分化产生的效应T细胞能与侵入细胞内的抗原结合,将其杀死
C.记忆T细胞再次受到相同抗原刺激后,能够迅速产生大量的抗体
D.记忆T细胞能够呈递抗原并激活靶细胞,使其裂解
【答案】A
【解析】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使靶细胞裂解死亡,抗原暴露后与抗体结合。
记忆T细胞再次受到相同抗原刺激后,能够迅速增殖分化为效应T细胞。
记忆T细胞不能呈递抗原,也不能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
【考点定位】细胞免疫
二、综合题
21.瘦素是由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蛋白质类激素,与血糖调节有一定的关系,它的功能主要表现在对脂肪及体重的调控方面。
研究发现,目前绝大部分的肥胖病人都是因为体内发生瘦素抵抗现象而引起的,即瘦素与其受体识别的能力下降,从而导致摄食行为和细胞代谢不正常。
如图是人体内部分神经﹣体液调节示意图,①﹣⑤代表结构,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中与图中a激素呈协同作用的激素是。
如果a激素合成与分泌量减少,最可能的原因是。
(2)据图可得,瘦素作用的靶器官是[②],其接受瘦素的信号后,经过反应和处理形成一定的刺激传至结构④,令其产生饱觉进而减少摄食行为。
(3)目前绝大部分的肥胖病人血清中的瘦素浓度。
若要使用瘦素来治疗某些人的肥胖症,能否直接口服?
。
【答案】
(1)肾上腺素胰岛素分泌量增加(血糖浓度高)
(2)下丘脑
(3)偏高不能
(1)分析图示可知,激素a能够促进糖原分解,为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而肾上腺素也具有促进糖原分解的作用,因此与胰高血糖素呈协同关系的是肾上腺素。
当血糖浓度高时,对胰岛A细胞的刺激减弱,对胰岛B细胞的刺激增强,引起胰高血糖素即a激素合成与分泌量减少,胰岛素的合成与分泌量增加,而胰岛素分泌量的增加能够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所以如果a激素合成与分泌量减少,最可能的原因是胰岛素分泌量增加(血糖浓度高)。
(2)据图可知,瘦素作用的靶细胞是[②]下丘脑。
(3)依题意可知:
目前绝大部分的肥胖病人都是因为体内发生瘦素抵抗现象而引起,即瘦素与其受体识别的能力下降,因此目前绝大部分的肥胖病人血清中的瘦素浓度偏高。
瘦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口服会被消化道中的蛋白酶消化而失去作用,所以不能口服。
【考点定位】激素调节
【名师点睛】本题以“人人体内部分神经﹣体液调节示意图”为情境,综合考查学生对激素调节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解答此类问题的前提是:
需要熟记并理解相关的基础知识,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
更主要的是抓住题图中的关键信息,诸如“瘦素是动物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蛋白质激素”、“绝大部分的肥胖病人都是因为体内发生瘦素抵抗现象而引起的,即瘦素与其受体识别的能力下降”、“图示中的文字及箭头所示的生理过程”等等,将这些信息与所学知识有效地联系起来,进行图文转换、实现对知识的整合和迁移。
22.研究发现,促甲状腺激素受体(TSHR)脱落和裂解会引发机体发生免疫反应,裂解的促甲状腺激素受体会引发机体产生抗体,该抗体具有和促甲状腺激素相同的生理作用,但甲状腺激素不会影响该抗体的分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免疫学的角度分析,在该免疫反应中TSHR脱落和裂解物相当于___________,该物质进入机体后,首先识别该物质的细胞是_____________。
(2)据图分析,细胞b是________________。
艾滋病患者产生抗体的能力急剧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