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结题材料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课题结题材料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题结题材料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填写一份中期报告,中期检查活动简况[检查时间、地点、评议专家和专家评估要点以现代化建设创建或复查回访(或责任督学检查)其中一次为准。
10.其它重要材料
(1).工作报告
(2).调查问卷
(3).调查问卷数据统计分析
(4).数据统计结果
(5).课题研究出版物、增刊等
6.其它主要成果
(1).以课题研究成果实际应用结果下发意见、条文等材料
(2).实际工作中已应用的课题研究成果材料
9.成果影响证明材料
(1).以课题研究成果在大会上所作讲话、经验介绍交流材料
(2).上级给予课题研究成果方面表彰、奖励材料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在经济日益繁荣的当今社会,人们的物质生活富足了,但思想观念却没能及时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
即使在学校中,常规的教育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也缺乏必要的关注。
由此直接导致部分中学生存在心理问题,甚至有部分青少年在走上社会后做出了危害他人甚至社会的行为。
二、研究价值
1、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为学校提供教育教学上的指导,为改革教育观念、教育实践铺路;
2、实时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减少或避免他们存在的心理障碍,让他们更加健康的学习和生活。
三、研究目标
了解我校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指导我校教育教学活动。
四、研究内容
1、调查我校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归类整理常见问题及原因
2、探究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途径和有效方法
3、研究学生心理健康与促进其全面素质提高的关系
五、主要观点
1、实施素质教育要关注学生心理健康;
2、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教学活动具有指导意义;
3、心理健康教育的成败关系人的一生。
六、研究方法
调查问卷、讲座、开展心理咨询、经验总结等。
七、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
申报立项(2010年4月——2010年6月)成立课题研究小组,明确工作职责,提出课题申请。
第二阶段:
调查分析(2010年7月——2011年6月)编写心理调查量表;
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试;
统计分析所取得的调查数据。
第三阶段:
心理健康教育(2011年7月——2012年12月)进行心理辅导讲座,开展心理咨询及个案分析。
第四阶段:
撰写结题报告(2013年1月——2013年7月)撰写结题报告,收集整理课题研究相关资料。
八、完成课题的可行性阐释
(一)组成结构
本课题的参加者正处于老中青结合状态,团队中所有参加者均在我校一线教学岗位工作,处理学生问题与校园突发事件出色。
整个团队不仅有着丰富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而且具有较强的教科研能力,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总结和成果曾有多人次获各级教育学会的各类奖项,这是我们能力的突出表现,同时也受到了校领导好评,更有部分研究经验在校内得到推广。
(二)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
1、研究资料:
以校图书馆为依托,搜集互联网为辅助。
2、研究经费:
学校资助5000元,自筹1000元。
3、研究时间:
预定研究时间为两年,根据实际需要可能会有所浮动。
九、预期研究成果
1、教育研究成果集
2、实验结题总结报告
《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结题报告
课题负责人:
武宏亮
所在单位:
侯家营镇三岔口初级中学
一、研究概况:
研究的目的:
了解我校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指导我校教育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学校、社会生活,培养健康个性,预防、克服各种心理障碍,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引领学生全面发展。
研究的内容:
研究的方法:
研究结果及价值:
1、编写心理调查量表,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试;
统计分析所取得的调查数据,完成前期调查;
进行个案分析。
2、初步提出核心概念和基本观点,对研究成果进行总结;
依据所得研究材料,撰写相关论文;
进行心理辅导讲座,开展心理咨询及个案分析。
3、教师对学生的心理辅导能力得到了加强,科研能力有所提升,最终形成教育研究成果集。
形成了针对我校学生的第一手心理健康教育资料,基本上了解我校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对指导我校教育教学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学校、社会生活,培养健康个性,预防、克服各种心理障碍,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引领学生全面发展能直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课题的政策、理论依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制定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要求。
中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特别是面对竞争的压力,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升学和自我意识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或问题。
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2、新课标的要求。
《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
“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不同内容的教学也有各自的规律,应该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
3、新课程的指导思想。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教师应尊重学生个性,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加强思想品质和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4、主体教育理论。
把学生当成教育的主体,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是未来社会发展的要求。
教育者要努力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5、人本教育理论。
教育的本质在于“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为了每一位学生健康地、积极地、主动地、活泼地发展。
教育者必须眼中有人、脑中有人、心中有人。
6、世界心理卫生协会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
“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是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
心理健康是健康的一个主要部分。
三、研究过程:
(一)切实负责地开展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全面分析学生心理健康形成的诸多因素。
1、2010年7月——2011年6月,我们课题组对我校2010级100名学生,作了调查研究。
以调查问卷的形式,精心设计测试,这些题目包括面广,涉及到学生心理的多个角度。
被测试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如实填写“是”和“否”。
我们以班级为单位,本着学生完全自愿的原则进行独立地测试。
然后根据学生的得分,来分析学生是否存在着心理上的缺陷,并统计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
我们测试的成绩进行了科学的分析。
结果表明,我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为27%。
其中,性别的差异显著,男生问题检出率高于女生检出率9个百分点。
另外,调查发现,离异子女问题检出率高达42%,完整家庭的子女情况相对要好得多。
2、将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作了一个统计,发现问题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一是人际关系紧张,占39%;
二是学习考试焦虑,占据28%;
三是“自我”方面出现的问题,约占29%;
其它各类问题占15%。
进一步分析得知:
首先,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主要涉及师生关系、亲子关系、同伴或同学关系、异性关系等。
其中,同伴或同学关系的问题最为突出,32%的同学不能正确认识,出现闭锁、防御、自卑等交往心理障碍。
而离异家庭子女竟有38%的同学关系紧张。
其次,心理健康问题表现在学习上,具体分为:
学习压力、厌学、学习困难、考试焦虑。
再次,“自我”问题表现在:
自我评价不准,或过高或过低;
自我体验错误,出现自卑、焦虑或逆反心理;
自制力差,易冲动、耐挫力弱。
3、通过个案分析,学生不健康心理有如下几种类型:
(1)骄傲自负心理:
部分学生在小学时学习成绩好,或长期担任班干部,或经常参加比赛并获奖,或自恃父母有钱有权而骄蛮无理等。
进入中学后不能正确对待以往的成绩和外在的条件,不习惯中学的学习生活方式,又没有继续学习的决心和行动,他们就产生失落、怨恨心理,总认为自己“失宠”被“冷落”没有人“关心”等。
(2)自卑孤僻心理:
有的学生由于生理素质弱,学习成绩差,家庭经济状况不如人家等原因,产生了自卑孤僻的心理,不愿与同学、老师交往,尤其不愿与条件比自己好的同学或是学习好的同学交往,他们心理压抑、行为孤僻,有时甚至有古怪异常的行为。
(3)贪图享受心理:
现在的农村生活好过了,家境较好的学生,家长宠爱有加,不愿让孩子吃一点苦,使他们逐渐变得行为懒散,好逸恶劳,学习上怕苦、生活上讲究吃穿、抗挫能力差。
(4)过分依赖心理:
部分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学习上过于被动,遇到难题就等老师讲解,考不好就闹情绪;
生活上自理能力差,往往容易造成流生。
(5)任性自私心理:
很大部分学生有这种不健康心理,他们在家中完全以自我为中心,顶撞父母,不孝敬长辈,在学校里吃不得一点亏,不礼让同学,不能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6)虚荣妒忌心理:
有的学生无法正确对待比自己强的同学,对比自己强的同学、对被老师表扬的同学总是心存忌妒。
(7)盲目从众心理:
有些学生无法正确看待其他同学的违纪行为,总认为“别人可以抄作业,我也可以抄”、“你敢抽烟、我也敢”等。
4、我们结合我校学生的家庭情况、当前的社会情况,对这些问题的出现作了深入的分析,我们认为,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外部因素,“金钱至上”的消极思想,妨碍了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助长了他们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
传统“应试教育”留下的弊端,不可避免地产生重智轻德、分数至上的消极现象;
家庭的不和谐,导致学生出现种种问题。
二是内部因素,初中生是理想、信念迅速变化时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趋于成熟时期,开始了以道德意识、道德观念来指导自己行为的时期;
这时候,学生的生理也迅速成熟,而心理的发展跟不上生理的发展,幼稚与成熟、冲动与控制、独立与依赖,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因不能正确认识,或不能处理好而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我们心理健康研究组认为,现代社会关于“健康”的概念已超越了传统的医学观点,不仅躯体、生理健康,还应该精神、心理健康。
当今社会竞争激烈,造成人们心理压力重,在校中学生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下生存,面临升学压力,心理脆弱,心理压抑得不到一定的宣泄;
再者,我国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的问题也显得越来越严重;
更甚者,由于家庭的残缺,如父母离异、丧父或丧母的单亲家庭,隔代抚养孩子等现象,都使孩子缺乏良好的生活和教育环境。
有关研究表明:
心理发生变化的高发区在青春期,中学生存在问题令人触目惊心,学校里学生各种不良现象屡禁不止,各种失控越轨行为时有发生,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与学生素质不高,尤其是心理健康水平不高,心理素质较差有极大的关系。
我们如果只重视学生生理健康的教育,而不重视心理健康的教育,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
就目前状况而言,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尤为重要。
我们心理健康组成员认真分析了学生不健康心理的表现形式,较为全面地透析了学生不健康心理的形成原因,充分认识到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重要性,因此,下一步的关键就是结合全国心理健康研究的先进经验,并针对我校的具体情况,着力探索如何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
我们的一致认识是,健康的心理不能像教学那样,而应该从各种活动中让学生获得健康心理的体验。
(二)有的放矢地开展各项心理健康活动,在诸多的活动中,在让学生能有切身的体验,让学生的心理得到健康的锻炼。
1、创设有利于培养和增强学生健康心理的校园环境和教育氛围。
在校园的环境建设上,创设一种和谐的、让学生感到充满期望的校园氛围,把看似不经意的校园环境作为一种“润物细无声”教育环境来设计。
连续几年对校园进行了改造,校容校貌起了巨大的变化,校内道路平整宽阔,校舍整齐美观,优雅、洁净、文明、舒适的校园环境,名人名言、校风校训以及各种宣传橱窗都会给学生美的享受和理性的思考。
师生们一走进校园就感到赏心悦目,兴奋愉悦,还能从中去感受生活的美,心灵也会得到良好的洗涤。
创设育人情境,促进学生心理品质的优化。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单纯的口头说教,更重视创设各种情境,在行动中促使学生自我体验、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控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一定的心理素质。
如学校的一些随处可见富有人性化的标语。
我校立足于教育实践宣传心理健康知识。
2、打造一支技术过硬、重视心理渗透教育的教师队伍。
让每一节课都能向学生施以健康的心理品质的教育。
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关键是有一支素质良好的教师队伍。
我们从接受这项实验研究课题起,就十分重视打造一支名师队伍。
没有重心理品质培养的教师,不懂得心理品质培养的教师,一切都是纸上谈兵。
德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
“没有教师给学生的个人的直接影响,深入到学生性格中的真正的教育是不可能的。
”这对教师提出必须是知识渊博、品行端正,还有一个重要的是“心理健康”。
教师的衣着仪表、言谈举止、待人接物、性格人品、精神风貌无时不在影响着学生。
我们认为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
“要尊重学生、要保持师生间良好的关系、要接纳每一位学生、要关怀学生、要给学生一些自由。
”我们联合校德育处,定期进行班主任教育的交流会,会上大家各抒已见,相互研讨,取众人之长,大胆运用到教育教学活动中。
目前我校已涌现出一批具有较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3、以课堂为主阵地,充分发挥教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动性。
学科课程是有机渗透心理教育的重要载体,课堂是学校开展心理教育的最重要阵地。
我们从心理教育的角度大胆改革传统教育的重智而不重心理品质的教学模式,摒弃“分数至上”的旧教学观念和评价机制。
我们主要是通过举办培训班、举行教师心理专题讲座,学习心理科学理论知识、探讨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转变教师旧的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对学生的评价观、教师的角色观、教育教学目标观等,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把微笑带进课堂,把关爱送给学生。
我们每一位教师的每一节课是否向学生渗透心理品质,是评价这节课是否成败的关键之一。
在方法上提倡老师借助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智能训练,引导学生敢于质疑,开展讨论,进行探索性的教学;
开设学科“学法指导课”,引导学生在学习中自悟学法,提高学习效率;
进行耐挫折教育,引导学生客观地认识自己,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正确对待他人,正确评价自己。
在教育艺术上为学生创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减轻学生的学习焦虑情绪,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体验成功的快乐;
在途径上则鼓励教师充分展现学科教学的特色和各自的教学风格,尽量挖掘潜在的心理教育因素,在传授学科知识的同时,考虑心理教育的内容,使两者得到协调发展。
要求教师充分结合课文的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状况,不单纯的说教,通过正面形象,通过教学艺术,在不知不觉中渗透思想、意识、行为、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良好的心理品质。
4、开设心理健康课程,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活动,在学生的集体活动中,逐渐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对于处在“疾风暴雨”期中的中学生,他们将面临人格的完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青春期烦恼的排除,学习过程的优化,人际的沟通,社会环境的适应,心理压力的应付等任务。
结合初中生的特点,我们的心理辅导突出寻学生的学习辅导、人格辅导、生活辅导、交往辅导、挫折教育、诚信教育等等。
开设了应考心理辅导等专题讲座,有力地保障了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及时地接受心理教育方面的训练,增进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为学生的健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5、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从活动中让学生获得切身的情感体验。
(1)举办健康心理的演讲活动。
能参加在近两千的大会上演讲本身就是一种多种心灵品质的训练,广大学生又从演讲材料中的事迹得到良好的熏陶感染。
(2)邀请知名人士来我校作专题报告。
近年来,我们先后邀请了公安派出所的法制专员、成功的企业家、专职心理辅导人员来我校给学生作了生动的报告,从他们的身上,让我们的学生汲取的无穷的力量,懂得了是是非非,学到了如何去克服自己身上的一些毛病、如何去做一个出色的人。
(3)学校团支部组织有关初中生的青春期知识讲座,让学生不要害怕青春期的到来,相反应以积极的态度去迎接;
、少年团校、青年志愿者服务、爱心社、公益劳动等等活动,也让学生的心灵受到洗礼。
(4)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如“如何择友”、“战胜自卑、走向自信”、“诚信需要你我他”等讨论会。
(5)其它活动。
体育运动会是毅力、团结、进取的熔炉;
各项表彰会是荣誉、信念、成功的动力;
文艺会演是兴趣、爱好、美感的摇篮。
其它如对违纪学生的处分通报、一帮一互助组、参观文化古迹等无不是心理品质锻炼的绝佳场所。
6、帮助家长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知识。
面对学生的心理障碍,我们除了与学生进行沟通处,我们还及时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与家长配合,一致探讨最佳的方案,在双方的努力下,都取得了积极的效果。
首先,要重视每学期
家长会,班主任向家长传授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也可请一些专家、教师到会为家长们上课。
其次,学校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和渠道,让家长更多地知道如何对孩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再次,班主任通过家访与家长进行沟通,共同商定、采取措施解决孩子的心理问题。
最后,班主任还可通过写书信或电话联系的方法,与家长进行更多的交流,及时地把学生有关情况反映给家长,取得家长支持,共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7、重视社会教育功能。
不能整天把青少年禁锢在书本上和屋子里,要让他们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打开他们视野,增长他们社会经验。
组织学生参加一些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逐步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关心社会,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四、课题研究的结果:
经过三年的实验,我们针对农村初中学生的特点,了解学生不健康心理的成因及引导对策,制定出培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课题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归纳如下:
1、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不少学生进步较大,对学业的态度有了转变,学习较为刻苦认真,成绩也逐步提高。
人生观、价值观得到端正,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2、动员各方力量对学生进行思想、行为矫正。
不少学生有明显进步,特别是有了一定的是非、纪律观念,有了明确的人生态度和目标追求,能遵守校纪校规,团结同学,尊敬师长,学习成绩也有提高。
3、开展家访工作,利用家校联系,举办家长培训。
不少家长明确了家庭的教育责任,家庭教育环境得到了改善,家长的观念和态度得到了更新,对孩子的关心、教育意识得到加强。
4、教师自身教研能力有所提升。
我以教育心理学原理为指导,学习各种教学原理、学习心理辅导理论等,自身素质有了提高,不仅在教育教学理论方面有所突破,而且促进教育观念的更新和教育教学实践行为的改善。
在整个研究过程中,我们加强教学实践与思考,撰写十几篇论文、案例、教学设计,较大地提高了自身的科学研究能力。
蓟县教育科研课题
结题评审书
课题名称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课题负责人武宏亮
所在单位蓟县侯家营镇三岔口初级中学
填表日期2013年5月10日
蓟县督导室制
结题申请:
尊敬的各位专家:
你们好!
2010年4月我组织并参与研究的课题《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研究经历了准备,研究和总结阶段。
在3年的研究过程中,我们课题组成员查阅相关资料,努力丰富自身理论知识,积极参与课题研究,根据所教班级学生存在的问题,直接进行或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试,依据所得研究材料,撰写相关论文;
在使学生心理素质得到提高的同时,教师对学生的心理辅导能力得到了加强,科研能力有所提升。
经过三年的努力,本课题研究已初见成效。
我符合结题的必备条件,特别是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刘金玲、王秀娟老师的教学设计在第四周期继续教育优秀成果评选中获县级一等奖;
王秀娟老师参加了“265农村骨干教师培养工程”并取得一系列优秀成果;
课题组成员撰写的论文3篇获县级奖,7篇获市级奖,2篇获国家级奖;
刘金玲同志以优异的表现荣获“2012年度县级骨干教师”称号,武宏亮同志参加“‘国培计划’义务教育骨干教师远程培训”并结业,王秀娟同志顺利完成“265农村骨干教师培养工程”培训,其公开课荣获县级三等奖。
到2013年5月,本课题研究已完成研究任务,具备结题的条件。
现特向课题专家组申请结题验收。
此致
敬礼
课题负责人签字:
年月日
课题所在单位意见:
单位公章
年月日
成果介绍:
研究的主要结论与观点;
研究方法的特色与创新;
研究的突破性进展;
学术价值的的自我评价;
成果的社会影响;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今后的设想。
一、课题研究的结果:
二、主要观点
1、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