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编制说明Word下载.docx
《第一章编制说明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编制说明Word下载.docx(9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按照招标文件对工期的要求,结合投标人的人力资源、机械装备和类似工程的施工管理经验,以科学的施工组织、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法、可靠的技术保证措施,来确保按期、优质、安全、高效的完成工程施工。
三、坚持事实求是的原则。
在制定施工方案时,坚持科学组织、合理安排、均衡生产,采用项目法管理,通过与业主、监理和设计单位的充分合作,实现人力、机械、物资等资源的最佳优化。
四、根据工程施工现场的特点,以尽可能减少占地,控制环境污染,压缩临时设施规模,搞好文明施工。
五、积极推广应用“四新”成果的原则。
在各项施工中,对于能够提高工程质量、加快施工进度、降低工程成本的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等积极推广采用。
东营联合石化全厂道路工程(道路、排水沟工程)共分五个标段,本技术标书根据第#1--#5标段编制。
全厂道路第#1标段:
为环场北路、环厂西路、西一路、西一路及环厂西路之间的部分支路。
全厂道路第#2标段:
为南二路、西二路及西一路与西二路之间的支路。
全厂道路第#3标段:
为北一路、东二路及东二路与东一路之间的支路。
全厂道路第#4标段:
为南一路、东一路及东一路与环厂东路之间的支路。
全厂道路第#5标段:
为环厂东路、环厂南路及中控室与全厂仓库之间的支路。
一、工程概况
(一)工程简介
东营联合石化全厂道路工程(路面、排水)第#1-#5标段。
位于东营东营港经济开发区境内
(二)道路路面结构设计
混凝土路面行车道设计宽度为9米、8米、2.5米,路拱曲线采用二次抛物线型,路拱设计坡度1.5%,与建筑物相接部位下部设油浸板伸缩缝,上部40mm用沥青混凝土填实,单侧设钢筋混凝土排水沟,面层、基层自上而下分别为:
a、250mm厚C30混凝土面层;
b、150mm厚12%灰土+3%水泥混合土
c、150mm厚10%灰土
d、素土碾压,密实度不小于95%(环刀取样)。
二、自然条件
1、地形地貌
工程所在地地属东营港经济开发区,属黄河冲积平原的滨海地带,属黄河三角洲尾闾部分。
地势总体平缓,地面高程一般在2.5--4.2米之间。
2、水文特征
东营港经济开发区地处海潮浸渍和海陆相交替沉积的黄河三角洲地区。
浅层地下水300~500米之内基本无淡水,绝大部分地区为全咸区。
浅层地下水受黄河侧渗和海水顶托,潜水位高,出流微弱。
地下水埋深浅,矿化度高,全区盐渍化面积大,含盐量高。
3、工程地质
东营港经济开发区地势平坦,广为第四系覆盖,地表无基岩出露。
基岩埋层深,表层底层主要为第四系为黄泛冲积物,主要为粘土、亚粘土、亚砂土及粉砂等。
4、气候条件
工程所在地地处中纬度,背陆面海,受亚欧大陆和西太平洋共同影响,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
春季回暖快,降水少,风速大,气候干燥;
夏季气温高,温度大,降水集中,有时受台风侵袭;
秋季气温急降,雨量骤减,秋高气爽;
冬季寒冷干燥。
三、施工条件
(一)交通运输条件
由于工程所在地道路纵横,路况较好,交通运输方便。
(二)水、电及通讯
1、施工、生活用水
施工、生活用水可与当地水网接入,施工前办理好各种手续,并做好水管接口。
2、施工用电
施工用电与建设单位协商解决。
根据总体安排,设总配电柜一台,并做一次重复接地,接地电阻不大于4欧姆,构成三相五线制低压系统放射式供下一级配电箱,额定输出电压为380V/220V。
同时预备二台360KW发电机备用。
3、通讯
沿线通讯条件较好,有国内外直接通讯设施。
四、工程要求
(一)工程工期要求
工程工期为2013年2月26日开工,2013年8月1日竣工,总日历天数150天。
(二)工程质量要求
符合《公路工程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标准》(JTJ071-98)及其他有关规范规程,达到合格标准。
质量仲裁部门为垦利县工程质量监督站。
(三)安全要求
安全标准执行国家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及安全技术规范,达到合格标准。
确保工期,优质安全,重视环保,文明规范。
精兵强将:
组建一个精干高效、施工组织管理能力强的现场指挥部,抽调有丰富施工经验、又有专业特长的施工队伍进场施工,确保政令畅通和各项工作目标的落实。
设备优良:
调入和配备能满足现场施工要求的性能良好的施工机械设备和测量试验检测仪器,用设备保工艺,以工艺保质量。
技术先行:
组织有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上场,深入调查研究,弄清设计意图,认真学习新工艺、新规则,制定详细的工艺流程,确保新技术新工艺的顺利实施。
重点保障:
针对该工程的重难点工程,在设备、人员、物资、资金上重点保障,确保按期突破,按期完成。
强化管理:
以人为中心,以工程为对象,以保工期、创优质为目标,以合同为依据,强化企业的各项管理,充分挖掘各生产要素的潜力,确保目标的实现。
均衡生产:
施工中合理调配物资,设备和劳动力,在保证重点的同时,统筹兼顾,循序并进,避免忙闲不均,大起大落,实现同步建设。
确保工期:
保证在计划工期内干净利索地完成全部工程。
优质安全:
把我单位以往工程质量管理上的成项经验,综合运用到该工程上,贯彻ISO9001标准,确保“开工必优,一次成优”,争创精品工程。
坚持“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思想,加强标准工地建设,确保安全生产达国家标准。
重视环保:
头脑中始终保持环保意识,施工前制定详细可行的环保方案和保证措施,施工中随时检查环保设施的应用情况和最终效果,及时制定改进方案,确保“修路、环保双成功、双满意”目标的实现。
文明规定:
切实抓好文明工地建设,有条不紊,忙而不乱,做到施工场地标准化、施工操作规范化,施工工艺程序化。
根据招标文件、招标答疑和业主的要求,结合我方实力,为保证交给业主一个放心、满意的优质工程,我方对该工程施工做出庄重承诺:
质量承诺:
在施工中我们将认真贯彻“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严格执行有关规范规程,认真贯彻ISO9001质量体系文件,以全面质量为核心,加强工程质量的检查与控制,做到“精心组织、科学管理、严格施工”,确保工程质量达到合格。
工期承诺:
招标文件中规定工期为2013年2月26日开工,2013年8月1日竣工,总日历天数150天;
我保证在建设单位要求的施工工期内完成本工程所有施工项目,并力争在计划工期的基础上提前完成。
安全承诺:
杜绝责任人身重伤及以上事故;
杜绝责任火灾及爆炸事故;
杜绝责任机械设备大事故及以上事故;
杜绝责任交通肇事事故;
实现安全生产。
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承诺:
满足招标文件对环境保护及文明施工的要求,落实完成与工程所在地环保部门签订的《环保目标责任书》,达到工地整洁平整,防护设施齐全,警示标志明显,无任何影响环保和干扰居民正常生产生活的程度,切实做到文明施工。
一、施工程序
施工准备就绪后,根据各标段划定的施工范围进行施工。
施工时遵循“先地下后地上,先深后浅”的原则。
具体施工程序如下:
现场清理→土方路基→路基整修→拌和灰土底基层→摊铺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道路面层→修整路肩→竣工清理。
二、地基处理,共有三个方案备选
(一)、强夯机实
1、强夯能级分区
根据设计图纸并结合地质资料的填土厚度确定场地处理厚度,划分强夯区域。
在施工阶段应根据现场实际适当调整强夯分区边界必要时可补充勘探)。
夯击能--填方厚度≤4.0m采用2500kN·
m,填方厚度≤6.0m采用3000kN·
m,填方厚度≤8.0m采用4000kN·
m,填方厚度≤10.0m采用5000kN·
m,填方厚度≤12.0m采用6000kN·
m;
2、强夯施工参数
(1)点夯
夯锤采用直径为2.0~2.2m直径的铸钢锤,夯点采用正方形布置,夯点间距3.5x3.0m(2500kN·
m),3.5x3.5m(3000kN·
m),4.0x4.0m(4000kN·
m),4.0x4.5m(5000kN·
m),5.0x5.5m(6000kN·
m);
收锤标准:
同时满足总击数≥15击(4000kN·
m以下),总击数≥20击(4000kN·
m以上)或最后2击平均夯沉量≤10cm;
遍数:
2遍;
(2)满夯
夯锤采用15~20T铸钢锤,锤径2.0~2.5m,夯击能--1500kN·
m或1000kN·
夯点布置:
锤印搭接宽度不小于30cm;
击数:
2~3击;
点夯1遍。
强夯施工前应选20×
20m区域进行试夯,通过试夯对强夯的施工参数进行调整,以便指导施工。
3、试夯区选择及试夯目的
在强夯范围内不同区域各选择一块有代表性的区域(20m×
20m)作为试夯区,由各方现场共同确定,采用夯锤直径D=2.0~2.2m,夯锤重15-26T,夯击能量和每点夯击数暂按设计要求执行,通过试夯验证,然后最终确定。
本次试夯区和主要目的是:
检验土的加固效果:
施工设备性能和考核;
确定和调整正式强夯施工参数,根据试夯结果指导大面积强夯施工。
试夯区收锤标准如下:
、总击数≥15击(4000kN·
4、试夯区检测
试夯区强夯效果检验包括现场2×
2m2承载板试、动探、土工试验检测。
夯实后地基进行承载板试验,要求地基承载力达到160kPa。
5、确定和调整强夯施工主要参数
(1)、夯击能量
①单击夯击能量
②强夯最佳击数
理论上,能使土中出现的孔隙水压力达到土的覆盖压力时的夯击能的击数为最佳击数。
可用土的有效压缩率与夯击数关系来确定强夯最佳击数。
从夯沉量—击数曲线来看,随着击数增加,曲线趋于平缓,点夯满足收锤标准,表时此时击数为强夯最佳击数。
(2)、夯点布置
(3)、夯点间距
(4)、加固范围
根据规范规定,强夯处理范围应大于基础范围。
每边超出基础边缘的宽度宜为设计处理深度的1/2—1/3,并不宜小于3m。
6、施工顺序
土方回填平整场地测量高程设点定位第一遍点夯平整场地重新放点第二遍点夯修整场地交工面测量检测验收。
7、工艺流程框图
施工准备
`
场地平整
监测
点夯第二遍
夯中检测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是
否
夯后检测
工程验收
施工工艺流程框图
8、施工步骤
(1)、按甲方移交的场地,场地整平;
(2)、布置第一遍置换夯点,用装土的红色塑料袋标出每一个夯点点位,且偏差不大于5cm;
(3)、夯点布置:
点夯间距分别为3.5m×
3.0m、3.5m×
3.0m、4.0m×
4.0m、4.0m×
4.5m和5.0m×
5.5m(如图所示);
○△○△
△○△○
○△○△
注:
○——第一遍点夯;
△——第二遍点夯。
(4)、夯机就位,按设计要求的夯击能定出高度,夯锤对准夯点中心进行夯击,形成夯坑,直至满足设计所规定的施工参数。
每台夯机派专人对每个夯点进行沉降量观测,观测仪器用S3水准仪;
(5)、施工过程中,定期地对夯锤吊高、击数及夯点偏差进行质量控制,并做好检查记录。
收锤标准同前所述;
(6)、回填夯坑整平;
(7)、进行第二遍点夯;
(8)、夯坑整平满夯;
9、强夯施工要点
(1)、分区作业:
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放线并结合勘察报告及原始
地形图,进行能级分区。
(2)、平整场地,用推土机推平场地,使场地平整具备施工条件。
(3)、控制基准点和夯点测设,使用经纬仪和钢尺或经纬仪和红外测距仪,测定区域内的边界控制基准点。
使用经纬仪和钢尺布设点夯的夯点位置,夯点中心放置白灰以标明位置。
(4)、施工机械,使用30-100T履带式起重机,夯锤采用直径1.2~1.6m异形锤,拉索牵引三轴式半自动脱钩器。
起重机的吊钩与脱钩器以钢索相连接。
脱钩器的吊钩可直接钩住夯锤的吊耳,用麻绳索一端连接脱钩器的脱钩把柄,另一端与起重机前部的稳固的销轴连接。
(5)、落距的确定:
按设计要求,单点夯击能量设定落距,脱钩器与起重机的吊钩和脱色拉索连接好之后,在脱钩器的吊钩上,系上钢尺或测绳,提升脱钩器,至一定高度即脱钩器吊钩与地面的高度为落距与夯锤高度之和,此时可将脱钩器拉索的下端与起重机前部的稳固部位加以牢固的连接。
(6)、施工机械的平面移动方向:
可沿场地长边方向或短边方向开始,退行施工,起重机臂杆左右摆动范围内可覆盖4排夯点。
因此可同时推进。
(见示意图)。
○○○○○○○
机具移动方向
○○○○○○
强夯施工平图示意图
(7)、夯坑推平,一遍点夯完成后,推平夯坑,再进行下一遍夯击,不应将在进行第一遍夯点与在进行第二遍夯击的夯点混在一起,交替施工,及时回真夯坑,不至回填夯坑不及时而影响后续的强夯面夯施工。
(8)、点夯施工测量:
需测量每个夯点的起夯面高程,每一击夯沉量:
以及每遍最终夯沉量,测量应使用经校正好的水准仪,同一夯点每击夯沉量的测量仪器应架设在相同位置高程。
(9)、点夯记录:
应按统一标准记录,应包含击数,夯沉量(与击数对应),能级、夯锤重、落距、施工时间、天数等。
10、施工技术要求
(1)、强夯施工按《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有关规定进行。
(2)、强夯施工的标高控制。
强夯施工要求夯前及每遍夯完后均进行高程测量,并计算平均下沉量,取得数据作为技术资料存档。
(3)、每遍强夯的时间间隔控制
强夯施工时要求每遍强夯应有一定的时间间隔,具体时间由现场确定。
11、减少强夯施工损害的质量措施
减少强夯施工对场地现有及即将施工的管线、结构造成损害的质量措施:
(1)、确定强夯范围时应离开现有建筑物或设施距离不少于20m。
(2)、可开挖隔震沟。
12、试夯竣工质量验收
竣工质量验收主要有现场效果检验和内部资料检查方面。
(1)、填写检验表格,与“验标”标准和设计标准进行比较,评定质量等级。
(2)、内业资料检查,主要查内容是否齐全,能否满足要求。
1)、材料出厂证明书(合格证)和试验报告表;
2)、工序质量检验签证及报告表;
3)、分项分部工程检查验收质量评定表;
4)、工程施工记录(包括设计图、施工图、变更设计图、变更设计通知单,监理工程师及甲方通知等);
5)、试夯报告。
13、强夯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1)、在施工过程中应采用住处化施工,及时在施工中将质量监控信息反馈并指导调整施工参数,确保质量。
(2)、强夯施工必须按设计参数和强夯工艺进行施工,夯点布置偏差不得大于50mm。
(3)、每个夯击点的夯击数按单点夯后确定的沉降量及贯入度控制,如按沉降量控制时应彩水准仪观测,并做好记录。
(4)、夯击时,落锤应保持平衡,夯点错位不大于20cm,夯坑底倾斜大于30度时宜用砂土或碎石将坑底整平,才能进行下一击夯击。
(5)、每夯击一遍完成后,应进行场地平整和测量场地标高与平均下沉量,并再进行施工放线及施放夯击点位,方可进行下一遍夯击,在施工过程中,对毁掉的施工夯击点标桩,应及时进行补放,以免丢失。
(6)、强夯施工过程中应有人专门负责下列监测工作。
1)、开夯前应检查夯锤生和落距,以确保单击能量符合设计要求。
2)、每遍夯击前,应对夯点放线进行复核,夯完后检查夯坑位置,发现偏差及时纠正。
3)、按设计要求检查每个夯点的夯击次数和每次的夯沉量。
(7)、在夯击中,当发现地质条件与设计提供的数据不符时应及时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处理。
(8)、施工中对方案制定的工作量或要求进行改变时,应报上级主管技术部门批准后方可施工。
(9)、强夯施工中应在现场及时对各项参数及施工情况进行详细记录。
(10)、强夯过程中夯坑周围不应有过大的隆起,如有异常及时报告监理工程师,会同设计、业主等部门再作处理办法。
(11)、夯坑应当日施工,当日推平,以防下雨泡水。
(12)、在施工过程中要求采取多遍夯击,直至满足墩体设计要求及收锤标准。
(二)、埋设砂桩
1、技术准备
施工设计程序
开工报告
测量放样
清理现场
铺设垫层
原材料试验
施打砂桩
检测
施工纪录
先平整场地,碾压,然后采用砂桩进行软基处理。
砂桩设计参数
(a)设计桩径φ50cm,桩距离1.2m砂桩设计长度L=1.2-2.3米(根据现场填土厚度而定),砂桩处理后复合地基承载力110KPa。
(b)设计桩长为穿透软弱进入原有土层层不小于0.5m。
若软弱土层厚度较大,砂桩长度按照设计桩长控制。
(c)桩体材料采用中,粗砂,大于0.6mm颗粒含量宜占总重的50%以上,含泥量应小于3%,渗透系数大于5×
10¯
²
m/S。
(d)施工用砂
采用中粗砂,渗透系数不应小于5×
10-3cm/s,且最大粒径不大于20mm,含泥量不应大于5%。
(e)、垫层的施工:
清表清淤结束后,即可进行垫层施工,垫层材料必须是砂砾土,不得含有草根、垃圾等杂物。
垫层施工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a、宽度严格按照图纸要求施工;
b、垫层厚度按设计图纸施工,为保证压实效果,采用平振法施工,最优含水量为15%~20%。
c、垫层铺设要均匀、刮平,每铺设一层均应平整压实,其间不能夹有大块或有尖锐棱角的块石。
d、垫层施工要有最少1%的横坡排水。
2、测量:
(1)施工前由测量人员先校核图纸,根据甲方提供的测量控制点和水准点及图上的线点位置,以及施工地段
的地形地物,确定施测方法。
(2)由测量人员根据设计图纸放出砂桩的边桩及中桩,通过钢尺量距确定每根砂桩的位置。
(3)将施工地段的原地标高复测一次,以确软基处理场地标高为1.65米。
(4)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要注意保护测量控制点,如发现测量控制点被破坏,及时会知测量人员补测,以保证测量精确度。
3、施工工艺:
工艺流程
机具定位
打入套管
灌砂
拔出套管
机具移位
(1)桩靴闭合,桩管垂直就位。
(2)将桩管沉入到要求深度。
(3)桩管达到设计深度后,立刻进行灌砂;
砂充填要密实,灌砂率应大于95%,不得有中断现象
(4)拔管时应先启动激振器,后提升套管,并注意竖直起吊,每拔起一定长度,停拔继续振动若干秒,如此反复进行,直至桩管拔出地面。
4、施工要点:
(1)对砂性土地基应从外转或两侧向中间进行,以挤密为主的砂桩宜间隔施工;
在淤泥质粘土地基中砂桩应从中间向外转或隔排施工;
在已有建(构)筑物邻近施工,应背离其方向进行;
在路堤或岸破上施工应背离坡顶或岸边方向进行。
(2)施工前应必须先打不少于5根的工艺试验桩,以检验机具性能及施工工艺中的各项技术参数。
(3)定位要准确,砂井垂直度要好,施工过程中应对其平面位置、间距、数量、外露长度、深度及时进行检验。
(4)控制每段砂桩的灌砂量。
桩管内的砂料应保持一定的高度。
(5)拔管速度不宜过快,应采用逐步拔管法将钢管拔出,一般拔管速度控制在1.2m-1.5min。
(6)桩管排砂不畅时可适当加大风压,桩管将拔出地面时应减小风压,防止砂料外溢。
(7)地面下一1-2m土层应超量投砂,通过压挤提高表层砂的密实程度。
(8)施工工中派专人负责记录。
并应随时检查施工记录,检查砂用量、桩长、提升时间、是否有断桩等。
对于不合格的桩应补打。
(三)、换填级配砂石、灰土基层
1、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
首先熟悉图纸和勘探报告,找出不符合处。
做好技术交底和定位放线。
2)、材料准备:
砂、碎石,圆砾等,且应在砂石厂按比例搅拌均匀运至现场。
3)、施工机械及工具:
3.1、反铲挖掘机1台;
3.2、大型推土机1台。
3.3、自卸汽车5台
3.4、水准仪1套
3.5、经纬仪1套
3.6、18t振动压路机1台(大面压实),电动振动夯(边角部压实)
3.7、污水泵1台。
4)、明确土建队、专业施工队、土方队各自的责任及配合事项。
2、施工技术方法
1)、开挖土方要求:
根据设计要求及开挖方案进行分层开挖,且边坡支护及时跟上。
2)、放坡要求:
总体放坡按1:
0.3。
3)、确定换填部位及换填深度:
由于基底标高不同,依次由高到低挖至设计标高,每挖到一个基底标高都应由勘探部门进行勘探,确定换填部位和换填深度。
不需换填的部位经验槽合格后,直接浇筑基底垫层,以防雨水浸泡基坑。
4)、回填的准备工作在开挖完成前必须完成。
包含场地、水电、材料、机械、人员,以及防雨措施(如:
材料的防雨布)。
5)、级配材料施工:
最好采用机搅,配以人工协助。
含水率要控制在2%,
6)、分层夯压,分层试验。
设置控制铺筑厚度的标志,如水平标准木桩或标高桩,分层虚铺厚度不大于300mm,回填料机械运到坑底,人工摊平。
为提高工作效率,大面采用18t压路机压实,边角采用电动机振动夯夯压密实。
夯实后根据换填面积按要求进行试验,试验采用灌水法或灌砂法,确保压实系数不小于0.97。
3、回填具体要求如下:
1、砂石配合比:
中粗砂:
20%,粒径小于20mm的圆砾:
30%,粒径20~50mm的碎石50%。
2、换填时应分层碾压,每层厚度不大于300mm,不小于18t震动压路机碾压,压实系数大于0.97。
3、挖出薄弱层时应注意放坡,扰动的卵石层应清除掉。
4、若小范围深挖无法使用大型设备时,局部换填C15混凝土后再回填砂石垫层碾压。
(最多至筏板底下300mm处再回填砂石垫层碾压)
5、垫层范围应伸出基础边缘不小于0.5m且不小于换填厚度的0.45倍。
6、换填后应按规范进行荷载试验,要求砂石垫层承载力特征值不小于550Kpa。
7、砂石垫层换填前及筏板施工前应分别采用不小于18t振动压路机对基底进行碾压处理,并不小于8遍。
8、换填灰土见灰土基层施工方案。
三、沟槽开挖
雨水沟槽开挖采用机械开挖为主,人工开挖为辅,施工过程中按现场开挖情况进行放坡,严格控制开挖高程,做到不超挖、深挖,做好人工清理,对淤泥流砂地段可根据现场情况采用打竖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