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模拟理综生物选编遗传的 基本规律解析版 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820557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01.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模拟理综生物选编遗传的 基本规律解析版 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高考模拟理综生物选编遗传的 基本规律解析版 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高考模拟理综生物选编遗传的 基本规律解析版 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高考模拟理综生物选编遗传的 基本规律解析版 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高考模拟理综生物选编遗传的 基本规律解析版 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模拟理综生物选编遗传的 基本规律解析版 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高考模拟理综生物选编遗传的 基本规律解析版 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模拟理综生物选编遗传的 基本规律解析版 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模拟理综生物选编遗传的 基本规律解析版 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2018陈笑整理)B

A、根据分析,亲本雌果蝇的基因型为BbXRXr,A正确;

B、F1出现长翅雄果蝇(B_)的概率为

,B错误;

C、母本BbXRXr产生的配子中,含Xr的配子占

,父本BbXrY产生的配子中,含Xr的配子占

,因此亲本产生的配子中含Xr的配子都占

,C正确;

D、白眼残翅雌果蝇的基因型为bbXrXr,经减数分裂产生的极体和卵细胞的基因型都为bXr,D正确.

B.

F1的雄果蝇中出现白眼残翅雄果蝇(bbXrY),因此亲本基因型肯定为Bb×

Bb.

据题干信息,若双亲的基因型为BbXrXr和BbXRY,则子一代中全部为白眼雄果蝇,不会出现

的比例,故双亲的基因型只能为BbXRXr和BbXrY.

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伴性遗传,要求考生掌握伴性遗传的特点,能根据题干信息推断亲代果蝇的基因型;

掌握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能运用逐对分析法计算相关概率.

3.

南瓜果实的黄色和白色是由一对等位基因(A和a)控制的,用一株黄色果实南瓜和一株白色果实南瓜杂交,子代(F1)既有黄色果实南瓜也有白色果实南瓜,让F1自交产生的F2的表现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由①②可知黄果是隐性性状

B.由③可以判定白果是显性性状

C.F2中,黄果与白果的理论比例是5:

3

D.P中白果的基因型是aa

(2018陈笑整理)D

A、由①可知黄果如为显性则为杂合,再结合②可知黄果为隐性,A正确;

B、由③出现性状分离可知白果是显性性状,B正确;

C、P中白果基因型为Aa,F1中黄果(aa)占1/2;

白果(Aa)也占1/2,F1中黄果自交得到的F2全部是黄果,F1中的白果自交得到F2中,黄果:

白果=1:

3,所以F2中黄果与白果理论比例是(

+

×

):

)=5:

3,C正确;

D、由于白色是显性性状,所以P中白果的基因型是Aa,D错误.

D.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

白果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说明白色是显性性状.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的基础知识,分析题图,结合问题的具体提示综合作答.

本题考查分离定律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分析和判断能力及计算能力.

4.水稻高杆(H)对矮杆(h)为显性,抗病(E)对感病(e)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若让基因型为HhEe的水稻与“某水稻”杂交,子代高杆抗病:

矮杆抗病:

高杆感病:

矮杆感病=3:

3:

1:

1,则“某水稻”的基因型为(  )

A.HhEeB.hhEeC.hhEED.hhee

只看高茎和矮茎这一对相对性状,后代高茎:

矮茎=(3+1)(3+1)=1:

1,属于测交类型,亲本的基因型为Hh×

hh;

只看抗病和感病这一对相对性状,后代抗病:

感病=(3+3):

(1+1)=3:

1,属于杂合子自交类型,亲本的基因型为Ee×

Ee.

综合以上可知“某水稻”的基因型应为hhEe.

后代分离比推断法

后代表现型

亲本基因型组合

亲本表现型

全显

AA×

AA(或Aa或aa)

亲本中一定有一个是显性纯合子

全隐

aa×

aa

双亲均为隐性纯合子

显:

隐=1:

Aa×

亲本一方为显性杂合子,一方为隐性纯合子

隐=3:

Aa

双亲均为显性杂合子

本题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及应用,对于此类试题,首先需要考生掌握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学会采用逐对分析法分析每一对性状的遗传情况;

其次学会应用后代分离比推断法推测亲本的基因型,特别是根据“3:

1”和“1:

1”的比例进行推断.

5.孟德尔在研究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时,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的假设是()

A.F1表现显性性状,F1自交产生四种表现型不同的后代,比例为9:

B.F1形成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C.F1产生数目、种类相等的雌雄配子,且雌雄配子结合机会相等

D.F1测交将产生四种表现型不同的后代,比例为1:

A、F1表现显性性状,F1自交产生四种表现型不同的后代,比例为9:

1是实验结果,A错误;

B、F1形成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是根据实验结果,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的假设,B正确;

C、F1产生雌雄配子数目不相等,雄配子数目多,C错误;

D、F1测交将产生四种表现型不同的后代,比例为1:

1,这是孟德尔对假设进行的验证,D错误.

B.

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

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①提出问题(在实验基础上提出问题);

②做出假设(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

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

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

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③演绎推理(如果这个假说是正确的,这样F1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这样测交后代应该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

④实验验证(测交实验验证,结果确实产生了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

⑤得出结论(就是分离定律).

本题考查孟德尔遗传实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要求考生识记孟德尔遗传实验的过程,掌握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6.某高等植物只有当A、B两显性基因共同存在时,才开红花,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一株红花植株与aaBb杂交,子代中有

开红花;

若此红花植株自交,其红花后代中杂合子所占比例为(  )

A.

B.

C.

D.

(1)一株红花植株(A_B_)与aaBb杂交,后代有

开红花,因为

=

aa→

Aa,Bb×

Bb→

B_;

所以亲本红花的基因型是AaBb.

(2)红花植株(AaBb)

F2中:

F2共有16种组合方式,9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其中双显(红花):

一显一隐(白花):

一隐一显(白花):

双隐(白花)=9:

①双显(红花):

AABB、

AaBB、

AABb、

AaBb;

②一显一隐(白花):

AAbb、

Aabb;

③一隐一显(白花):

aaBB、

aaBb;

④双隐(白花):

aabb.

所以此红花植株自交,其红花后代中杂合子所占比例为

1、用分离定律解决自由组合问题:

(1)基因原理分离定律是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

(2)解题思路首先将自由组合定律问题转化为若干个分离定律问题.在独立遗传的情况下,有几对基因就可以分解为几个分离定律问题.如AaBb×

Aabb可分解为:

bb.然后,按分离定律进行逐一分析.最后,将获得的结果进行综合,得到正确答案.

2、由子代推断亲代的基因型(逆推型)

a、隐性纯合突破方法:

若子代出现隐性性状,则基因型一定是aa,其中一个a来自父本,另一个a来自母本.

b、后代分离比推断法

本题以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为背景,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要求考生识记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的过程,掌握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分清楚各种类型,计算出每一种分离比.

二、探究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64分)

7.如图表示某一年生自花传粉植物(2n=10)的细胞中部分染色体上的基因排列情况,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回答:

(1)若该种植物的高度由三对等位基可B、b;

F、f;

G、g共同决定,其显性基因具有增高效应,且显性基因的个数与植株高度呈正相关,即每个显性基因的增高效应都相同,还可以累加。

已知母本高60cm,父本高30cm,则F1的高度是______cm,F1测交后代中高度为40cm的植株出现的比例为______。

(2)该种植物叶缘锯齿的尖锐与光滑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只有其基因都为隐性时才表现为光滑。

已知其中一对是位于1、2号染色体上的D、d.请设计实验控究另一对等全位基因A、a是否也位于1、2号染色体上(不考虑交叉互换)。

第一步:

选择图中的父体aadd和母本AADD杂交,收获F1种子;

第二步:

______。

第三步:

结果与结论:

?

①______,说明另一对等位基因A、a不位于1、2号染色体上。

‚②______,说明另一对等位基因A、a也位于1、2号染色体上。

(2018陈笑整理)45;

种植F1种子,植株成熟后进行自交,收获F2种子;

种植收获的F2种子,待植株成熟后观察并记录叶缘锯齿的尖锐与光滑的性状比;

如果叶缘锯齿的尖锐与光滑的比例约为15:

1;

如果叶缘锯齿的尖锐与光滑的比例不为15:

1(或约为3:

1)

(1)由父本基因型(bbffgg)及表现型可知一个隐性基因控制的高度为30÷

6=5cm,由母本的基因型(BBFFGG)及表现型及隐性基因的效应可推知一个显性基因的效应=60÷

6=10cm,两亲本杂交子代基因型为BbGgFf,高度为:

5+10×

3=45cm;

F1测交后代中高度为40cm的植株应该含有2个显性基因和4个隐性基因,即1BbGgff(40厘米)、1BbggFf、1bbGgFf(40厘米),所以F1测交后代中高度为40cm的植株出现的比例为

由“该种植物叶缘锯齿尖锐与光滑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只有基因都为隐性时才表现为叶缘光滑”可知叶缘光滑的基因型为aadd.探究基因A和a是否也位于1、2号染色体上,可采用测交法,也可采用自交法,通过观察子代叶片的表现型及其比例来作出判断。

以下是采用自交法进行探究的过程:

①若两对基因自由组合即另一对等位基因不位于1、2号染色体上,则有:

 

即:

叶缘锯齿尖锐:

叶缘光滑=15:

1

②若两对基因不能自由组合即另一对等位基因位于1、2号染色体上,则有:

即:

叶缘光滑=3:

1。

故答案为:

(1)45 

(2)第二步:

种植F1种子,植株成熟后进行自交,收获F2种子

种植收获的F2种子,待植株成熟后观察并记录叶缘锯齿的尖锐与光滑的性状比 

植物控制红色花色由三对等位基因B、b,F、f,G、g共同决定,由于母本含6个相关的显性基因,而父本不含相关的显性基因。

由于各显性基因的表现效果相同,且显性基因越多,红颜色越深,说明是数量遗传。

本题主要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

8.水稻抗稻瘟病是由基因A控制,细胞中另有一对等位基因B、b对稻瘟病的抗性表达有影响,BB使水稻抗性完全消失,Bb使抗性减弱.现用纯种易感病植株与纯种抗病植株杂交,F1全为弱抗病,F1自交产生的F2中,抗病:

弱抗病:

易感病=3:

7.回答下列问题:

(1)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F2的性状分离比说明基因A、a与基因B、b位于______(填“同源”或“非同源”)染色体上.

(2)F2易感病植株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______.若让F2中全部抗病植株自交,则所得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

(3)若将F1进行花药离体培养,则所得水稻植株中纯种抗病类型所占的比例为______.

(4)某同学欲通过测交实验来鉴定F2易感病植株的基因型,请判断该实验方案是否可行______(填“可行”或“不可行”),理由是______.

(2018陈笑整理)aaBB、AAbb;

非同源;

抗病:

易感病=5:

0;

不可行;

F2易感病植株的基因型为A_BB、aaB_、aabb,其中后两者的测交后代均为易感病植株

(1)根据分析,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F2的性状分离比是9:

1的变式,说明基因A、a与基因B、b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2)F2易感病植株中纯合子的基因型有AABB、aaBB、aabb,所占的比例为

.若让F2中全部抗病植株(

Aabb)自交,则所得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抗病:

易感病=(

(3)若将F1进行花药离体培养,则所得水稻植株都是单倍体,不存在纯种抗病类型.

(4)由于 

F2易感病植株的基因型为A_BB、aaB_、aabb,其中后两者的测交后代均为易感病植株,所以不能通过测交实验来鉴定F2易感病植株的基因型.

(1)aaBB、AAbb 

非同源

(2)

 

(3)0

(4)不可行 

子二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3:

7,是9:

1的变式,说明水稻的抗病由2对等位基因控制,且2对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子一代的基因型RrBb,表现为弱抗性.由于BB使水稻抗性完全消失,因此亲本基因型是AAbb(抗病)×

aaBB(感病),子一代自交转化成2个分离定律问题:

Aa→A_:

aa=3:

1,Bb×

Bb→BB:

Bb:

bb=1:

1.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理解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基因与性状之间的关系,学会根据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关系、题干给出的信息判断亲本基因型及遵循的遗传规律,并应用正推法结合遗传规律进行推理、判断.

9.黄瓜是雌雄同株异花的二倍体植物.果皮颜色(绿色和黄色)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为了判断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甲乙两同学分别从某种群中随机选取两个个体进行杂交实验.请回答:

(1)甲同学选取绿果皮植株与黄果皮植株进行正交与反交,观察F1的表现型.请问是否一定能判断显隐性?

______,为什么?

______.

(2)乙同学做了两个实验,实验一:

绿色果皮植株自交:

实验二:

上述绿色果皮植株做父本,黄色果皮植株做母本进行杂交,观察F1的表现型.

①若实验一后代有性状分离,即可判断______为显性.

②若实验一后代没有性状分离,则需通过实验二进行判断.

若实验二后代______,则绿色为显性;

若实验二后代______,则黄色为显性.

(2018陈笑整理)不能;

如果显性性状是杂合子,后代会同时出现黄色和绿,不能判断显隐性关系;

绿色;

都表现为绿色果皮;

出现黄色果皮

(1)正交与反交实验可以判断是细胞核遗传还是细胞质遗传,或者是判断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如果显性性状是杂合子,则不能判断显隐性关系.

(2)①绿色果皮植株自交,如果后代发生性状分离,说明绿色果皮的黄瓜是杂合子,杂合子表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因此可以判断绿色是显性性状.

①若实验一后代没有性状分离,说明绿色是纯合子,可能是显性性状(AA,用A表示显性基因,a表示隐性基因),也可能是隐性性状(aa),则需通过实验二进行判断:

如果绿色果皮是显性性状,上述绿色果皮植株做父本,黄色果皮植株做母本进行杂交,杂交后代都是绿色果皮,也就是AA(绿色)×

aa(黄色)→Aa(绿色).

如果黄色是显性性状,则绿色(aa)与黄色果皮(A_)植株杂交,则杂交后代会出现黄色果皮(Aa).

(1)不能 

如果显性性状是杂合子,后代会同时出现黄色和绿,不能判断显隐性关系

(2)①绿色

②都表现为绿色果皮 

出现黄色果皮

显性性状是指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进行杂交,子一代表现出的性状是显性性状,为表现出的性状是隐性性状;

判断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方法:

①已知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都是纯合子,可以用两亲本杂交,子一代表现的性状即是显性性状;

②不知道是否纯合,先让进行自交,如果自交后代有一个发生性状分离,则该亲本的性状是显性性状,如果都不发生性状分离,然后在进行杂交,观察杂交后代的表现型.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理解显性性状、隐性性状的概念,掌握显隐性判断方法,并设计和完善实验步骤进行性状显隐性关系判断,预期实验结果、获取结论.

10.科研人员利用化学诱变剂EMS诱发水稻D11基因突变,选育出一种纯合矮秆水稻突变植株(甲).将该矮秆水稻与正常水稻杂交,F2表现型及比例为正常植株:

矮秆 

植株=3:

1.D11基因的作用如图所示.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1)BR与BR受体结合卮,可促进水稻细胞伸长,这体现了细胞膜的______功能.

(2)EMS诱发D11基因发生______(显性/隐性)突变,从而______(促进/抑制)CYP724B1酶的合成,水稻植株内BR含量______,导致产生矮秆性状.

(3)研究发现,EMS也会诱发D61基因发生突变使BR受体合成受阻.由此说明基因突变具有______特点.

(4)科研人员利用EMS又选育出若干株纯合矮秆水稻突变植株(乙).现将甲、乙水稻植株杂交,以判断乙水稻矮秆性状的产生原因是与甲水稻相同(仅由D11基因突变引起的),还是仅由D61基因发生显性或隐性突变引起的(其它情况不考虑).

①若杂交子代皆表现为正常植株,则表明乙水稻矮秆性状是由D61載因发生______(显性/隐性)突变引起的.

②若杂交子代出现矮秆植株,尚不能确定乙水稻矮秆性状的产生原因.请进一步设计操作较简便的实验方案,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

实验方案:

杂交子代矮秆植株苗期喷施BR,分析统计植株的表现型及比例.

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

若植株全为______植株,则乙水稻矮秆性状的产生原因是与甲水稻相同;

若植株全为______植株,则乙水稻矮秆性状的产生是仅由D61基因发生显性突变引起的.

(2018陈笑整理)信息交流(或信息传递);

隐性;

抑制;

减少(或降低);

随机性;

正常;

矮秆

(1)BR与BR受体结合后,可促进水稻细胞伸长,这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

(2)F2表现型及比例为正常植株:

矮秆植株=3:

1,说明正常相对于矮秆为显性性状,由此可见EMS诱发D11基因发生隐性突变;

D11基因能控制合成CYP724B1酶,EMS诱发D11基因发生基因突变后会抑制CYP724B1酶的合成,使水稻植株内BR含量减少,进而产生矮秆性状.

(3)EMS会诱发D11基因发生基因突变,也会诱发D611基因发生突变,可见基因突变具有随机性特.

(4)纯合矮秆水稻突变植株(甲)是D611基因发生隐性突变形成的.现将甲、乙水稻植株杂交,以判断乙水稻矮秆性状的产生原因是与甲水稻相同(仅由D11基因突变引起的),还是仅由D61基因发生显性或隐性突变引起的.

①若杂交子代皆表现为正常植株,说明D11基因能控制合成CYP724B1酶,进而形成BR,且BR的受体正常,这有表明乙水稻矮秆性状是由D6基因发生隐性突变引起的.

②若杂交子代皆表现为矮秆植株,可能乙水稻矮秆性状的产生原因是与甲水稻相同(仅由D11基因突变引起的),也可能是仅由D61基因发生显性突变引起的,需要进行进一步实验来探究.若乙水稻矮秆性状的产生原因是与甲水稻相同(仅由D11基因突变引起的),则其矮秆性状形成的原因是不能合成CYP724B1酶,导致BR不能形成所致,这可通过给杂交子代矮秆植株苗期喷施BR,分析统计植株的表现型及比例来判断,若植株全长为正常植株,则乙水稻矮秆性状的产生原因是与甲水稻相同.

(1)信息交流(或信息传递)

(2)隐性 

抑制 

减少(或降低)

(3)随机性

(4)①隐性 

②正常 

分析题图:

图示为D11基因的作用机制图.D11基因能控制合成CYP724B1酶,CYP724B1酶能促进BR的合成,BR与细胞膜上的BR受体结合后可以促进植株长高.若D11基因发生突变,则会导致CYP724B1酶不能合成,进一步导致BR不能合成,因此形成矮秆植株.

本题考查基因与性状的关系、细胞膜的功能、基因突变、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应用,要求考生识记基因的概念,掌握基因与性状之间的关系;

识记细胞膜的功能;

识记基因突变的特点;

掌握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能根据实验目的,完善实验步骤并预测实验结论.

11.某种小动物的毛色可以是棕色、银灰色和黑色(相关基因依次用A1、A2和A3表示).如表研究人员进行的有关杂交实验.

组别

亲本

子代(F1)

棕色×

棕色

棕色、

银灰色

黑色

银灰色×

全是银灰色

请根据以上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由甲组分析可知:

______是隐性性状,产生子代(F1)数量比的原因最可能是______.

(2)让甲组的子代(F1)自由交配,得到的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

(3)选取______组的F1______个体与______组的F1______个体杂交,后代一定会出现三种不同表现型的个体.

(2018陈笑整理)银灰;

棕色基因纯合致死;

棕色:

银灰色=1:

1或棕色:

银灰色:

黑色=4:

丙;

棕色;

丁;

(1)甲组中,亲代均为棕色,子代(F1)中出现银灰色,判断银灰色是隐性性状,棕色是显性性状;

进一步推测甲组中亲代组合为A1A2×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