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强煤矿13201A面采煤作业规程.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081216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71 大小:401.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富强煤矿13201A面采煤作业规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富强煤矿13201A面采煤作业规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富强煤矿13201A面采煤作业规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富强煤矿13201A面采煤作业规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富强煤矿13201A面采煤作业规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富强煤矿13201A面采煤作业规程.docx

《富强煤矿13201A面采煤作业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富强煤矿13201A面采煤作业规程.docx(7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富强煤矿13201A面采煤作业规程.docx

富强煤矿13201A面采煤作业规程

第一章概况

(一)工作面境界范围

东部

西部

南部

北部

-300北翼皮带大巷

FS2

FS3上顺

13203回风顺槽

(二)煤层特征

项目

单位

指标

备注

煤层厚度

最小~最大/平均(m)

2.10~3.10/2.50

煤层倾角

最小~最大/平均(°)

13~17/14

煤层硬度

f

<3.0

煤层层理

发育程度

较发育

煤层节理

发育程度

较发育

水分

%

12.9

灰分

%

43.80

挥发分

%

66.73

容重

T/m³

1.40

发热量

MJ/Kg

13.6

自然发火期

12

相对瓦斯量

m³/t

2.3

煤尘爆炸指数

%

49.55

(三)顶、底板特征

顶底板

厚度(m)

岩性

顶板

老顶

0.25

泥岩

直接顶

2.10

泥岩

底板

0.65

泥岩

(四)储量

煤层

名称

工作面尺寸

平均煤层

厚度(m)

地质储量

(万吨)

工作面回采率(%)

可采储量(万吨)

走向(m)

倾斜(m)

32

160

40

2.50

2.80

95%

2.7

(五)简要说明

1、概况:

13201A工作面北部为13203回风顺槽,南部为13201A为FS3号断层,西部为FS2号断层,东部为-300北翼皮带大巷,地面为城西村村民宅及水田地。

地面标高+31.8~+32.9m,井下标高-298.95~-365.51m。

2、煤层:

13201A工作面所采煤层为32号煤层,煤层厚度2.10~3.10m,平均厚度2.60m。

局部有两层夹石,不稳定,厚度0.10~0.60m,煤层总体走向南北,倾向东西,煤层倾角平均14°该煤层煤质较好,为半亮-半暗型,煤层灰分43.80%,发热量13.6MJ/Kg。

3、构造:

工作面入风巷揭露的FS3号断层,走向近东西,倾向南,倾角56~67°,揭露处落差为17m。

4、水文:

部分回风巷道潮湿,回风巷及开切眼的部分顶板有滴水、淋水现象,预计回采过程中工作面涌水量0.2~2.5m³/h。

工作面局部顶板为中砂岩,有淋水现象。

5、其它:

(1)、若顶板淋水严重,需加强顶板管理。

(2)、开切眼断层处需加强支护,防止发生顶板事故。

提报人:

2012年月日附图:

1、煤层顶底板综合柱状图1:

200

2、13201A工作面煤层底板等高线实测图1:

2000

3、13201A工作面巷道地质素描图1:

2000

4、13201A工作面井上下对照图1:

2000

5、13201A工作面巷道布置图1:

2000

 

第二章采煤方法

采煤方法

倾斜长壁后退式

落煤方式

滚筒式采煤机组

顶板控制

全部垮落法

煤层厚度

2.2m~2.5m/2.4m

作业制度

追机作业

循环进度

0.6m

第一节巷道布置

一、采区巷道布置概况(包括溜煤眼、硐室及其它巷道)

13201A工作面位于-300北翼皮带大巷西侧,为32层第1个工作面,回风巷、入风巷均开口于-300北翼皮带大巷。

工作面回风巷:

1、13201A工作面回风巷为13201A面上顺,沿煤层顶板布置,顺槽左面铺设轨道,使用绞车运输,右侧铺有皮带,巷道主要用于回风和运料。

2、回风巷内设有防尘管路、排水管路、压风管路,敷设甲烷传感器、一氧化碳传感器、温度传感器、风速传感器。

工作面上出口设一台甲烷传感器,距工作面上出口不大于10m,随工作面推进而后移。

工作面入风巷:

1、1320A工作面入风巷为运输顺槽,沿煤层顶板布置,巷道左侧铺有轨道,用于调运物料,右侧设有皮带运输机。

入风巷主要用于入风和运煤。

2、入风巷内布置防尘管路、压风管路、排水管路、机组冷却水管路及回水管路各一趟,液压管路、电缆敷设在入风巷左帮侧,移动变电站、泵站安设在13201A面A工作面下顺。

工作面开切眼:

开切眼沿煤层顶板布置,断面为矩形,采用锚网、锚索支护,单体π钢梁抬棚支护。

二、工作面巷道描述

巷道名称

项目

基本描述

支护形式

锚网支护锚索支护,局部备工钢梯形棚支护

巷道净断面

锚网:

4.0×2.8=11.2㎡

巷道用途

回风、运料

支护形式

锚网、锚索支护,工钢梯形棚支护

巷道净断面

锚网:

4.0×2.8=11.2㎡

巷道用途

入风、煤炭运输

支护形式

锚网、锚索支护、单体π钢梁抬棚支护

锚索规格φ15.24-8300mm

巷道净断面

5.6×2.8=15.68m2

安装情况

掩护式液压支架29架

第二节采煤工艺

一、采煤工艺(工艺流程及说明)

工作面采用走向长壁后退式采煤法,采用综采采煤回采工艺,双滚筒采煤机割煤,割煤高度为2.1-3.1m,进度为0.6m。

工艺流程:

割煤→移架→推溜→准备(清架间货、回尾巷等)。

二、采煤方法

1、采煤机进刀方式

采煤机双向割煤,自开缺口。

当工作面大面积片帮或伪顶大面积脱落时,采煤机可单向割煤,上行空刀,下行割煤。

正常情况下采用端部斜切进刀的进刀方式。

斜切进刀段的长度为40m,进刀深度为0.6m。

采煤机进刀步骤如下:

(1)采煤机向下(上)割透端头煤壁后,按顺序上(下)推移刮板运输机,使得刮板运输机弯曲段为20m后,将两个滚筒的上下位置调换,向上(下)进刀,通过20m的弯曲段至40m处,使得采煤机进入刮板运输机平直段。

(2)将两个滚筒的上下位置调换,向下(上)割三角煤至割透端头煤壁。

(3)割完三角煤以后,将两个滚筒的上下位置调换,采煤机空刀返回,进入正常割煤状态。

2、采煤机正常截割及牵引方式

采煤机正常割煤采用前滚筒在上部、后滚筒在下部的落煤方式。

牵引方式为无链齿轨电牵引,设计割煤运行速度0~5.7m/min,正常割煤长度为40m,煤壁采成一条直线,不破顶底板,采高控制在2.1-3.1m。

工作面刮板运输机移设平直,按顺序多点推移,三次推靠,进度0.6m。

3、各工序与采煤机的安全距离

(1)在采煤机割煤时,滞后采煤机后滚筒3架,按顺序将前探梁伸出。

(2)移架滞后采煤机后滚筒3-6架,不得超过6架。

(3)移设刮板运输机必须滞后采煤机后滚筒5架支架距离以外。

(4)处理工作面端头(包括尾巷)与机组割煤安全距离不小于30m。

(5)需要从机道拣锚杆、锚网等杂物时,关停工作面运输机,在采煤机退后3m以上距离并停机打开离合后方可拾取。

(6)如因过断层等原因,需放震动炮时,放炮位置与机组安全距离不小于30m,打眼、装药、放炮等工作必须停机进行。

(7)处理冒顶时,机械必须停止运转,冒顶附近停止其他作业。

三、工作面正规循环生产能力

W=L×S×h×r×c=40×0.6×2.4×1.4×95%=76.61T

式中:

W--工作面正规循环生产能力,T;

L---工作面长度,40m;

S---工作面循环进度,0.6m;

h---工作面采高,2.4m;

r---煤的容重,T/m3;r取1.4T/m3;

c---回采率,95%。

附图6:

采煤机进刀方式示意图

第三节设备配置

一、工作面液压支架见下表7-1:

表7-1

支架型号

ZY3800/13/33

合格证号

200561395

支架高度m

1.30-3.30

中心距㎜

1500

支架宽度m

1.43-1.60

初撑力kN

3090

工作阻力kN

3800

支护强度MPa

0.77

支架重量T

8.5

推溜力/拉架力kN

272/360

泵站压力MPa

31.5

对底板平均比压MPa

1.4

二、工作面过渡支架:

支架型号

ZY3800/13/33

合格证号

200561395

支架高度m

1.30-3.30

中心距㎜

1500

支架宽度m

1.43-1.60

初撑力kN

3090

工作阻力kN

3800

支护强度MPa

0.77

支架重量T

8.5

推溜力/拉架力kN

272/360

泵站压力MPa

31.5

对底板平均比压MPa

1.4

三、工作面采煤机见下表7-2:

表7-2

采煤机型号

MG150/380-WD

机身长度m

12.58

采高m

1.4-3.0

滚筒直径m

1.6

截深m

0.6

牵引速度m/min

0-6.5

最大牵引力kN

500

总装机功率kW

380

牵引形式

齿轮销轨无链

截割功率kW

2×150

冷却形式

水冷

喷雾形式

内外喷雾

四、工作面刮板运输机见下表7-3:

表7-3

刮板机型号

SGZ730/500

机头尺寸(长×宽)㎡

3.90×1.93

运输能力T/h

700

链速m/s

1

铺设长度m

43/60

电机功率kW

1×250

电压V

1140

刮板链形式

中双链

 

五、入风巷顺槽刮板机设备见下表7-4:

表7-4

设备型号

SGB630/150

运输能力T/h

500

推移方式

双速绞车牵引

链速m/s

1.33

铺设长度m

40

电机功率kW

90

电压V

1140V

刮板链形式

边双链

六、入风巷胶带运输机见下表7-5:

表7-5

设备型号

DSJ10/63-2×90

带面宽度m

1.0

运输能力T/h

630

电压V

1140

铺设长度m

260

电机功率kW

2×90

附图7:

工作面设备布置示意图

第三章顶板控制

第一节支护设计

一、液压支架支护强度验算

1、根据矿压观测资料、地质报告、顶板控制专家系统:

确定本工作面所需最大支护强度为0.62MPa。

2、应用经验公式计算液压支架载荷:

在最小控顶距时的载荷Q小=(9.81×h×r×n)KSkN

Q小=(9.81×2.4×2.5×6)×1.3×5.1=2341.5kN

在最大控顶距时的载荷=(9.81×h×r×n)KSkN

Q大=(9.81×2.4×2.5×6)×1.3×6.0=2754.6kN

式中:

h—采高2.4m;r—顶板岩石容重取2.5T/m3;

n—支柱支撑上覆岩层厚度与采高之比,取6倍采高;

K—液压支架卸载移架所增加的阻力系数,K=1.3;

s、S—工作面最小、最大控顶距时单个支架的支护面积,㎡。

3、根据工作面条件与支架适应条件对照表(表1)校验:

工作面选用的液压支架(见表7-1),同时满足顶板控制支护强度和底板比压值要求。

表1工作面条件与支架适应条件对照表

项目

单位

工作面条件

支架适应条件

说明

采高

m

2.10-3.20

2.0-3.5

满足要求

倾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